别称&雅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代孙辈的别称有哪些 别称&雅称

别称&雅称

2024-06-29 20: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古人有哪些关于「砚」的有趣别称?

「即墨侯」

砚的别名。据宋·苏易简《文房四谱·砚谱》载,唐人文嵩曾以砚拟人作《即墨侯石虚中传》曰:“上利其器用,嘉其谨默,诏命常侍御案之右,以备濡染,因累勋绩,封之即墨侯。”后因用以称砚。

宋·王迈《除夜洗砚》诗:“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

 

「罗文」

宋·苏轼戏称砚为“罗文”,并作《万石君罗文传》云:“中书舍人罗文,久典书籍,助成文治,厥功茂焉,其以歙之祁门三百户封文号万石君,世世勿絶。”

 

「润色先生」

砚的别称。

宋·陶谷《清异录·藏锋都尉》:“涛请走笔作《四友赞》,其略曰‘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引书媒而黯黯,入文亩以休休。’”

 

「石乡侯」

游戏文章中对石砚的戏称。

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杂记·人物异名》:“砚曰石乡侯。”

 

「石虚中」

游戏寓言文章中以拟人手法给石砚起的姓名。

宋·苏易简《文房四谱·砚谱》:“石虚中,字居默,南越高要人也。隐遁不仕,因采访遇之端溪,因累勋绩,封之即墨侯。”

 

「石端明」

游戏寓言文章中以拟人手法给石砚起的名称。

清·厉荃《事物异名录·文具·砚》:“《文房图赞》:石端明名甲,字符朴,号岩屋上人。”

 

「墨池」

指砚。

宋·范正敏《遯斋闲览·墨地皮棚》:“王僧彦父名师古,常自呼砚为墨池。”

 

「墨海」

大砚,大墨盆。也意为砚的别名。

宋·苏易简《文房四谱·砚谱一》:“昔黄帝得玉一纽,治为墨海焉。其上篆文曰帝鸿氏之砚。”

 

「研瓦」

砚的别称。

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二八:“曰研瓦者,唐人语也,非谓以瓦为研。盖研之中心隆起如瓦状,以不留墨为贵。”

 

「砚田」

旧时读书人以文墨维持生计,因此把砚台叫做砚田。

宋·何薳《春渚纪闻·跃鱼见木石中》:“徐州护戎陈皋供奉,行田间,遇开墓者,得玛瑙盂,圆浄无雕镂纹,盂中容二合许,疑古酒巵也。陈用以贮水,注砚田间,砚之中有一鲫,长寸许,游泳可爱。”

 

「砚池」

凹形的砚。亦指砚端贮水处。

唐·杜荀鹤《题弟侄书堂》诗:“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砚山」

砚台的一种。利用山形之石,中凿为砚,砚附于山,故名。

宋·贾似道《悦生随抄》:“江南李氏后主尝买一砚山,径长纔踰尺,前耸三十六峯,皆大犹手指,左右则引两阜坡陀,而中凿为砚。及江南国破,砚山因流转数十人,为米老元章得。”

 

「石友」

指砚。

宋·王炎《题童寿卿博雅堂》诗:“剡溪来楮生,歙穴会石友。”

 

「石泓」

砚的别称。

宋·黄庭坚《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

 

「寒泓」

指砚台。

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卷三引唐·庄南杰《寄郑碏迭石砚歌》:“半掬春泉澄浅清,洞天彻底寒泓泓。”

 

「陶泓」

陶制之砚。砚中有蓄水处,故称。

唐·杨炯《登秘书省阁诗序》:“陶泓寡务,紬素多闲。”

唐·韩愈《毛颖传》:“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按,毛颖指笔,陈玄指墨,陶泓指砚,褚先生指纸,皆为拟托人名。

 

「宝泓」

砚台的别名。

宋·黄庭坚《再和公择舅氏杂言》:“抚摩宝泓置道山,郁郁秀气似舅眉宇间。”史容注:“宝泓谓陶泓也。”

 

「金砚」

砚的美称。

元·成廷珪《送陈子山状元赴太庙署令》诗:“寳刀刻颂登彝鼎,金砚挥毫撰乐章。”

 

「红丝」

一种名贵的石砚。亦作砚的别名。

宋·陆游《秋雨初霁试笔》诗:“墨入红丝点漆浓,闲将倦笔写秋容。”

 

「黑白月」

圆形似月的砚池,隔分为磨墨与盛水两部分,前者黑,后者明,故称。

宋·苏轼《龙尾石月砚铭》:“萋萋兮雾縠石,宛宛兮黑白月。其受水也哉生明,而运墨者旁死魄。”

 

「凤咮」

砚石名。

宋·苏轼《凤咮砚铭》序:“北苑龙焙山,如翔凤饮下之状。当其咮,有石苍黑,致如玉。熙宁中,太原王颐以为砚。余名之曰凤咮。”

 

「玉带生

宋·文天祥所用砚名。

元·张宪《玉带生歌序》:“‘玉带生’,端人也,事文山丞相为文墨宾……丞相素重之,呼召不以名,但曰‘玉带生’。”

 

「铜雀砚」

从三国魏铜雀台遗址掘取古瓦研制的砚台。后遂为砚台的美称。

清·袁于令《西楼记·检课》:“悄书斋树阴满窗,铜雀砚墨花轻漾。”亦省称“铜研”、“铜砚”。

 

「火捺」

亦作“火捺纹”。广东端溪砚石的一种纹理,称“火捺纹”。因亦以为品种名。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石语·端石》:“端石凡十余种,其火捺以紫气奔而回礴,又如血晕散开,有若云雾之气,或小而圆轮若金钱者。”

 

「蕉叶白」

端州砚石的一种花纹。产于广东肇庆羚羊峡北岸坑。石质坚润,色青,纹理间有纯白片如蕉叶者,故名。用此石制成的砚,亦名“蕉叶白”,为端砚的一种。

清·钮琇《觚剩·石言》:“峡石矿凡十一,北岸坑曰阿婆,曰白婆坟,其石质黯黝不鲜,佳者亦有火捺纹、蕉叶白。”亦省称“蕉白”。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