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加冠及笄礼主持词【37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代女子及笄仪式 优选加冠及笄礼主持词【37句】

优选加冠及笄礼主持词【37句】

2024-07-10 20: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加冠及笄礼主持词

1、及冠,指男子到二十岁举行加冠礼,及笄指女子十五岁举行的成人礼,笄是簪子,女子成年可以用簪子把头发盘起来。

2、女孩的及笄礼,俗称“上头”、“上头礼”。笄,即簪子。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行礼时间多为农历三月三上巳节,和男子冠礼一样要三加或者二加。

3、及冠(也称加冠、弱冠):男子满二十岁之后,举行“及冠”之礼,表示已经是成年人了,可以取“字”。“字”,又称“表字”,是根据幼时取名的原意,例如诸葛亮,字“孔明”;岳飞,字“鹏举”。

4、古代男子和女子的成年时间各不相同,女子十五岁就可以成年嫁人了,被称为及笄之年。而男子需要等到二十岁才算成年,男子成年则被称为弱冠之年。及笄就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十八岁一样,不过及笄只是被用来特指女子的年龄,而不能用来形容男子。

5、及冠:读音【jíguān】及冠指男子年满二十,及冠也称加冠、弱冠。男子满二十岁之后,需要举行“及冠”之礼,表示已经是成年,也可以取“字”了。

6、这是说少年结婚的害处,最主要是不知道克制。我乡有句俗话,曰“娶了媳妇肿屌”,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7、“及笄之年”和“及冠之年”是古代男女成年人的“大节日”,从这年生日开始,就是男女最适合的婚嫁年龄了。

8、女子十五及笄,男子二十加冠,都是成年礼!

9、因为古人并不是二十岁才加冠啊。

10、及笄指的是女子满15周岁。

11、都是指成年

12、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13、冠笄指古代的成年礼,冠是男子成年礼,笄是女子成年礼。

14、岁: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袁枚《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2岁: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8岁: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9岁:九龄,为九岁,指数之年:儿童九岁。10岁: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也称外傅之年。12岁: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13岁: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15岁:及笄,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所以及笄指女子十五岁。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故束发是男子十五岁。16岁:二八,为十六岁。古文人把瓜拆分为两个八字以纪年。20岁: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弱冠是男子二十岁。桃李年华是女子二十岁。24岁: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30岁:而立,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40岁:不惑(不惑之年)。50岁: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54岁:六九年,即五十四岁。60岁: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61岁:还历寿,61岁的寿辰。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70岁: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77岁:喜寿,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80岁: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88岁:米寿,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90岁:上寿,九十为上寿。99岁:白寿,指九十九岁,百少一为九十九,故借指99岁。100岁:期颐:指百岁高寿。上寿,百岁;期颐之年,指百岁。108岁: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140岁:双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15、一、先加缁布冠,有治人治权;

16、二、加皮弁,表示从此服兵役;

17、加冠是古代男女的成年礼仪,分别为冠礼及笄礼。古代男子20岁女子15岁举行的成年礼仪,古代男子加冠是人生的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一般在寺庙举行选择良辰吉日由父亲或长兄主持。男子加冠一般分为三种:

18、几十年前,曾有一曲阜骚年,明明已经“成年”,明天就要娶媳妇了,却还露着个小鸡鸡,光着屁股满街跑。这大约与古代的风气和社会有很大关系,因此古代人在谈论这件事情的时候也很感慨,认为不该这样:

19、古代汉族成年礼。冠指冠礼,亦称结发,加冠,是男子达20岁时举行的成年礼。行此礼后,表示男子已经成人,可以结婚成家了。笄指笄礼,又称结发、加笄,是女子达15岁时举行的成年礼,行此礼后,表示女子已届婚龄。

20、总宜婚配及时,以杜其邪淫之渐。至于初婚时,少年血气未定,不知撙节,每从数月内,种下一生病根。或成痨瘵,甚则夭亡,即觉而知悔。

21、在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以表示成年;而女子则是在十五岁左右把原来披在肩上的头发用发簪梳起来表示成年。也就是说加冠特指男子,及笄特指女子,是不可能反过来的。至于娶老婆和成年的问题,没研究过。但是貌似也没有规定说结婚的时候一定要成年啊,再说古代貌似挺喜欢女大男小的。

22、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笄,发簪。后因称女子年满十五为及笄。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

23、成人礼(笄礼)参加人员、陈设方案及具体流程1、参加人员及笄者:仪式的主要参与者,贯穿仪式始终。以及笄展现成人礼的过程人数:3人主人:仪式的主要参与者,替及笄者(女子成人)及笄人数:2人(父母不在则由赞者替代)正宾:仪式的参与者,在加冠及笄以后下台祝贺及笄者并进行醮礼(以水代酒互敬)人数:1人赞礼:仪式主持人,协调仪式进程,解说仪式内容人数:1人赞者:助手,协助主人加冠和及笄人数:3人探者:助手,为来宾盥洗人数:1人执事:助手,仪式期间用以托盘送物人数:1人总计:12人

24、(《礼记》曰)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近今风气浮薄,不必拘古礼。大约不可过早,亦不可过迟。

25、及,是达到的意思,也就是到了……的时候

26、三、加爵弁,此生有生人之权。女子笄礼相对简单,一般由家中女性长辈主持,如20岁仍未家人则还需要笄礼。

27、及笄:读音【jíjī】及笄指女子满15周岁,也就是古代女子到了结婚的年龄。出自:《礼记·内则》:原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及笄,亦作“既笄”,笄:束发用的簪子。

28、古代成人礼是在男子满二十岁。成人礼是在少男少女达到成人年龄时举行的象征迈向成人阶段的仪式。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的各式各样成人礼。中国古代的成人礼指冠礼和笄礼,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朝,古代中国华夏族的成年礼,男子满20岁时行冠礼。即加冠,表示其已成人,被族群承认,之后可以娶妻。女子则是在满15岁后行笄礼,及笄之后可以嫁人。

29、这之前,幼童时期,叫垂髫,留着刘海,头发披散着,长到七八岁把头发扎起来,左右各一个发髻,叫总角。

30、举例,鲁襄公十三岁加冠,万历帝长子朱常洛十五岁被要求加冠,宋高宗赵构十六岁加冠,这种例子不胜枚举。着说的是虚岁,他们加冠的实际年龄还要更小。譬如朱常洛被大臣要求加冠的年龄是十五岁,实际上他那时候连十四周岁都不到(万历十年八月~万历二十四年二月)。

加冠及笄礼主持词

31、加冠和笄贯就是成年礼,没加冠和笄贯的,从礼仪上来说,就没结婚的资格。而结婚前,大人就务必要向世界证明孩子“已是成人,可担待婚姻大事了”,因此虽然书上说“男子二十加冠,女子十五及笄”,实际上很多时候并不这么执行。

32、民间也这样,争相早婚,风气很差。有的骚年太小,十三岁要娶媳妇,就赶着结婚前一段时间赶紧给来个加冠礼。也许你会说“他还是个孩子啊”,对,就是个孩子,但风气如此,等到二十岁冒头,就很难娶到媳妇,到二十五岁就非常艰难了。

33、男子叫加冠

34、笄礼作为女孩子的成人礼,象男子的冠礼一样,也是表示成人的一种仪式,在举礼的程序等问题上大体和冠礼相同。但也有许多问题需要另行强调明确。

35、先民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行冠(笄)礼者: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能履践孝、悌、忠、顺的德行,才能成为合格的儿子(女儿)、合格的弟弟(妹妹)、合格的公民(对于过去,即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辈,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惟其如此,才可以称得上是合格的社会成员人。因此,冠礼就是“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

36、简单来说,男行加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女行及笄礼就是将发辫盘至头顶,用簪子插住,以示成年。

37、及笄,拼音jíjī,汉语词语。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