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小秘密”:谈古代奏折制度为何“桀骜不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代奏折范文文字 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小秘密”:谈古代奏折制度为何“桀骜不驯”?

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小秘密”:谈古代奏折制度为何“桀骜不驯”?

2024-06-20 23: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我国千年的朝野制度中,君与臣之间商讨国家大事,有一道流程叫做递奏折,而奏折是由清军入关,建立大清帝国之后出现的一种奏事制度,那么古代奏折制度为何桀骜不驯?那我们下文将从三个方面来剖析我们的标题。

奏折本身的分析:

奏折是我国封建王朝时期的一种议论国事的方式,但这种方式是在大清时代才出现的,那么它的前世是什么?那么它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特点?那它出现的意义是什么?

(1)奏折的前世

开头我们说到奏折是大清帝国建立之后才出现的一种君与臣之间商讨国家大事的一种程序,其实早在春秋战国年代,我国君臣上下之间奏议国事是用文书往来的,大多没有特别严格的界限,当秦国崛起吞并六国之后,就逐渐将奏议国事统一了公文体制,将奏折制度命名为诏,这是臣子与君主之间的一种专用的文书体制,随后秦国城破。

时间轴进入汉代,汉代沿用了秦代的这种公文体制,在这基础上又定义为奏章、奏文、表奏、奏议四种方式,这种公文体制在汉代出现的时候,它的定义开始非常的清晰,就是用于臣子向君主商讨国事陈述政事(但是在汉代这种制度的功能非常的单一),随后又到了明代,朝廷内外举行庆典的时候,又诞生了奏贺这种形式,直到清军入关建立大清,奏折才正式发展到最完全的状态。

(2)奏折的特点

奏折由私人的渠道传递,用当事人的折差直接将文件交付到朝廷,能够防止外朝机构的检查或者介入,我们可以直接形容为保密性强,奏折上奏后,它会直接的返还给上奏人,那么,上奏者就会很快地看到皇帝的批示,我们可以直接用来形容就是迅捷。

保密是一个概念而机密又是另一个概念,所以在雍正皇帝时期,它的奏折制度一直避开外朝,并且这些奏折又被称为密奏或密折,着重的体现了奏折以及它本身制度的保密性,所以,这种密奏密折,只能由上奏人亲自书写,即使是它们的军师也不得参与此事。

所以因为奏折的这些特性,就让皇帝能够知晓别的官员不可能知晓的事情,而且皇帝也鼓励这些外部官员使用奏折,这样奏折可以直接放到皇上面前。

(3)奏折出现的意义

奏折可以直接传递到皇帝的面前,奏折直接免去中间的机构的传递环节能够迅速的到达皇帝的手中从而被批阅,由于这一特点大幅度的提高了皇帝行使政权处理国事的效率,给大清的政治带来了一个好的影响,所以在大清帝国时期皇帝任何一位勤于政绩的皇帝都能够高效的处理国政。

清朝的奏折制度是皇帝为了巩固皇权而使用的,这是清代独有的一种政治体制,有一些的奏折甚至记载了见不得光的事情,所以奏折是必要的而朝堂之上的题本也是必要的,奏折交由军政机构抄录,也就达到了奏折、题本、军机处三者相辅相成,奏折的桀骜不驯就在于,他是皇权特许能够进行公私兼顾的一种政治形式,大大加强了清朝的封建君主专制的高度集中。

奏折制度的本质分析

我们了解了奏折的前世以及特点还有它出现的意义了解了它诞生的意义,而由这样的一个物质产生了一个制度,是更令我们好奇的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奏折制度。

(1)奏折制度的运行流程

奏折有多种运行的流程,第一种:上奏人书写奏折完成后交由折差送往皇宫,奏折到达皇宫后转呈给皇帝,随后皇帝用朱笔批示在当时被称之为在“朱批“,到了雍正时期还要送由军机处进行备份存档后再发还上奏人。

第二种:上奏人书写完后送往皇宫让皇帝批示,但皇帝不经行批示把奏折原件直接交由军机处存档。

第三种:由于个别的奏折性质比较机密,又或者是上奏人请求,再者是皇帝认为不方便公开,所以,当奏折递交到皇宫中之后,皇帝直接把奏折留在宫中(这种情况又叫做”留中“)不进行存档也不让军机处备份,这三种运行流程让奏折制度不再是事无巨细直接收录,而变得针对事情不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所产生的针对性。

(2)奏折制度的优点

奏折制度源自于春秋时期的奏文制度,正式蜕变成奏折制度是康熙王朝时期,大力发展这种制度是雍正时代,因为奏折都是秘密上奏由上奏人派心腹亲信直接送往京城其中没有任何人能看到,所以,奏折制度保证了臣子们对皇帝所奏事情具有真实性,皇帝能够通过所递交的密折了解各地真实的民情,以及这是一种特殊的君臣沟通方式,这种方式能够让臣子们对皇权统治者产生一种亲近感。

密折上所记录的所有事情只有皇帝和臣子知晓,所以群臣才敢不怕得罪别的大臣直言进谏,大臣也不会因为弹劾某位官员被知道而遭遇生命危险,也就大大的保证了上奏人的生命安全,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大臣们对上奏一事的积极性,由于奏折制度不仅仅只有公事上的奏折,还有请安折、贺折等等。

雍正作为一个勤于政绩的皇帝,每天都要批复很多的奏折,也就只有在他生辰这一天会休息一下,所以雍正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奏折,而这些奏折大多数都是大臣书写的谢恩请安的折子,这像极了我们现在的社交聊天软件微信,这就像是古代的社交软件一样,除了用于工作事务以外还能用于联络君臣,皇族之间的感情。

在来来往往的奏折传递之中,皇帝处于所有信息的正中间奏折的传递,就在清国变成了一张巨大的网络,上面承载着帝国的各种信息传递,这张网每一次的运作信息都只会直达正中,每一次信息的传递都会让当权者更为了解举国上下的各种形势。

奏折制度为何桀骜不驯:

奏折制度起源于我国的春秋时期,随着后世发展到了清朝时期,发展成为了一种精妙的君主与臣子之间的沟通方式,奏折制度能够帮皇帝稳固朝堂以外的外部区域的皇权统治,那么它究竟是如何做到桀骜不驯的呢?

(1)奏折成为了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小秘密

在奏折制度中存在着一个典故,密奏的情况是康熙皇帝时期,康熙皇帝用来与它的心腹大臣江宁织造曹寅还有曹寅表弟李煦进行秘密通信所用,织造这个官职在外人面前可能是一个鸡肋官职因为毫无实权,但是江宁织造在康熙皇帝期间,实际上是皇帝安排在南部地区的眼睛,帮助位居北方皇城的天子观察江南地区的所有民间势力的动向为皇帝搜索情报。

所以,根据密折的特点江宁织造曹寅和苏州织造李煦能够畅所欲言的向皇帝传递南部地区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外人对此却分毫不知,这才是奏折制度的实际用途中的其中之一,不是某些影视作品中所表现的那样。

(2)奏折的其它特点为皇权所带来的影响

虽说奏折以及密折制度一开始是康熙皇帝启用,但实际将这制度发挥到最大效果的是雍正皇帝,在雍正帝时期上朝议事用的是题本,而君臣之间说一些比较私密性的事件所用的是奏折,奏折制度为雍正皇帝完成整顿吏治、改土归流、摊丁入母、火耗归公、废除贱民等多项国政大事业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雍正皇帝时期赐给1200多位手握大权的官员,也就是说至少有1200位政治大臣为雍正皇帝治理国政而出谋划策,让清朝时期的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统一迈出了一大步。

(3)奏折制度对君臣关系以及行政效率的影响

奏折制度之上的密折制度,能够由此权力的人数多达1200多人,所涉及的国政范围非常的宽广有:军事、政务、官吏制度、民情、社会情况以及自然灾害情况,让雍正皇帝更加了解真实的社会情况。

在奏折之中,臣子对君主毫无隐瞒的汇报各地的实际情况,让雍正更加深入彻底的对各方面的政治问题提出解决之法,有效的提高了以皇帝为首的中央政治机关的行政速度,让雍正皇帝对于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维持内外稳定等多项事业得到大力发展。

结语:

它的桀骜不驯就在于每一个上奏奏折的人,就像皇帝安装在每个地区的监视器,让皇帝在巩固中央政治权的时候也能够兼顾地方政权还能够促进君臣之间的关系,时光已经过去百年,现代也已经出现了更高级的联络社交方式,但奏折的出现,是一个时代的特色是一个时代发展的缩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