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前夕,皇帝都是怎样鼓舞士气的?以北宋为例来谈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代大战前鼓舞士气的名言有哪些 大战前夕,皇帝都是怎样鼓舞士气的?以北宋为例来谈谈

大战前夕,皇帝都是怎样鼓舞士气的?以北宋为例来谈谈

2024-07-12 04: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此外,校阅的另一重要作用就在于提升军队的士气。激发士气,就是战争动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战前校阅活动的举行,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了激发军队的士气,从而使军队爆发出最大的军事实力。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国家已经基本统一,除了残存的北汉政权,“帝属意戎事,每朝罢,即于便殿或后苑亲阅禁卒取伉健者隶亲军,罢软老弱悉分配外州。自是藩卫之卒益精”。

为了进行统一北汉的战争动员准备,宋太宗先是通过对禁军的校阅来保证军队的战斗力优势,接着下令在开封城的杨村进行讲武台的修筑,关于这次的校阅,史籍有详细的记载:

“先是,以殿前杨信董其事,帝以信病瘖不能言,命天府左厢军都校崔翰代之。翰分布士伍,南北绵亘二十里。建五色旗而号令,将卒望其所举,以为进退之节。每按旗指踪,则千乘万骑周旋如一。甲兵之盛,近代无比。”

在这次校阅中,可以看出北宋此时军队规模宏大,军队的排兵布阵统一,进退一致,这些特质都彰显了军队战斗力的强盛。

毫无疑问,这次的校阅活动,给宋太宗和参与的官员、兵士在对北汉的战争中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增加了所有人的信心。

在这次校阅之后,太平兴国三年,宋太宗“幸讲武台,观飞山卒发机石、射连弩。将有事于晋阳,以习武事”。宋太宗集中校阅了军队对兵器的使用情况,准备对外战争军事目的已十分明显。

宋真宗咸平二年,“大阅诸军于东北郊”。此时,澶渊之盟尚未签订,宋辽边境不断爆发冲突,为了鼓舞士气,宋真宗对军队进行了校阅:

“殿前都指挥使王超执五方旗,以节进退又以行列遐远,号令所不能及,遂于两阵中起候台相望,使人执旗,如台之数以应之。初举黄旗,则诸军旅拜,举赤旗则骑进,举青旗则步进。每旗动,则鼓作,而士譟之声震于百里,皆三挑而后退。次举白旗,诸军复拜,呼万岁者三。”

宋真宗这次校阅与宋太祖时举行的校阅活动,目的都是为了战争的精神动员。统治者可以通过这样的手段来掌握军队平时训练的成果,从中窥探出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使北宋在对辽作战中不至于处于劣势。

咸平三年,宋真宗携带百官对数百名广锐骑兵进行了校阅,说“闻是兵久经战阵,皆可驱使”。可见,在对辽战争期间,统治者对军队的校阅只要能够激发朝野士气、鼓舞人心,就能达到目的。

2、校阅地方军队

对军队的校阅活动不仅仅限于中央禁军,有时地方军队也受到校阅。宋仁宗在位时,正值北宋与西夏战争阶段,庆历二年,恰逢西夏入侵萧关(今宁夏固原),宋仁宗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决定重用蕃落的将士们,“御崇政殿,阅泾原路蕃落弓箭手教阵”。

校阅过蕃落的弓箭手,宋仁宗认为“汝辈为国贼,朕深知劳苦”,并慰劳了蕃落的将士。蕃落的将士本就身处边疆很少能够直接接触到最高统治者的意志,虽然他们有保卫边疆的职责,但在最高统治者如此激励、体贴之下,激发了他们在对夏战争中的气势。在与别国的战争中,不仅仅要动员中央禁军的力量,更要因地制宜,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以保证动员效果的最大化。

靖康年间,金军围攻开封城,在这种情况下,禁军“兵不成行,战全无纪律,骑兵不肯鏖战”。地方军队作战成果亦是全盘溃败“自金人暴起,东南郡类以兵不足用,且无器甲,望风而溃者皆是”。

宋钦宗在危局下,不得不组织抵抗力量,下诏:“复置校场,春秋大阅,及复内教法以激赏之”。希望重新设置校场,加强将士们的军事训练,以此来激发将士们的斗志。同时宋钦宗还亲自检阅士兵们的训练情况,以显示政府对军队建设的重视。

可以说宋钦宗这种重设校场和校阅的行动,展示了政府对武备的重视,并激励了将士们的战斗意志,起到了精神动员的作用。

临战前的校阅能够提升军队的士气,这对于取得战争的胜利是十分重要的。可见,战前的校阅又不仅仅限于中央禁军,对地方军队的校阅也必不可少。及时对地方军队校阅,能够显示出北宋政府临战动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虽然北宋末期军队的建设和校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这个结果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临战校阅对于战争动员还是非常必要的。

皇帝亲征,主动出击

北宋时期的对外战争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主动对外,为收复失地所进行的战争;二是被动防御,抵御外族入侵的战争。无论是准备哪一类战争,都会有皇帝亲征这种现象的出现。

皇帝亲征并不是战争动员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是,皇帝亲征能够起到振奋军心的作用,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果。

1.宋太祖亲征

宋太祖在建立北宋之后,先亲征李筠和李重进,在开宝二年又亲征北汉。虽然宋太祖亲征北汉的过程并不顺利,但出征的将士纷纷表示,愿意以死效国。宋太祖却说:

“汝曹皆我所训练,无不一当百,所以倍肘腋,同休戚也。我宁不得太原,登忍驱汝曹冒锋刃,蹈必死之地乎。”

宋太祖的这番话意在展示君主体恤下属之情谊,并没有强迫将士去冒死作战,虽然这场战役没有攻下北汉,但是这却对收拢军心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从宋太祖的这番话中还透露出另一层意味,北宋的退兵是由于皇帝的体恤,这样一来不至于打击军队的士气,更有利于下一次的战争动员活动。

从宋太祖亲征北汉失利这一点可以看出,皇帝亲征并不是保证一场战争胜利的法宝。皇帝亲征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振奋军心这一点上。

2.宋太宗亲征

宋太宗在继位后,便开始着手准备完成宋太祖未完成的统一战争,史称“太宗始嗣位,思有以帖服中外。”

在亲征的相关工作都准备齐全后,太平兴国四年二月,“车驾发京师”,宋太宗开始亲征北汉。为了鼓舞士气,宋太宗曾说:“将士争效命锋镝之下,朕岂忍坐观。”正是由于宋太宗这种身先士卒的精神指导:

“诸军闻之,人百其勇,皆冒死先登。凡控弦之士数万,列阵于乘舆前,蹲甲交射,矢集太原城上如蝟毛焉。”

将士们的士气达到了高潮,所以到了五月

“北汉平,凡得州十,军一,县四十一,户三万五千二百二十,兵三万”。

皇帝亲征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振奋了北宋将士的精神。在宋太宗领兵攻克北汉后,紧接着就把战争目标转向幽燕之地。可由于军队士气低落,多不愿再战,最终宋太宗只得下令撤军。

宋太宗未能在消灭北汉后调动起军队的战斗精神,宋军低迷的士气也导致了宋军在后来的战役中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3.宋真宗亲征

至道三年(997)宋真宗继位,北宋此时所面临的边防形势十分复杂:北方有辽朝军队不时南下入侵;西北还有党项一族虎视眈眈。

为了摆脱这种现状,北宋始终在进行积极防御。

景德元年(1004)前后,“西北用兵,边奏日耸,偏殿延访,或至旰昃,弗遑暇食”。辽朝对北宋北部的威胁日益明显宋辽双方在未进行澶渊会战之前,宋军对辽军屡败,极大地打击了宋军的士气,寇准此时便力主宋真宗亲征,以提升宋军的士气。

宋真宗的亲征也确实发挥了作用,有史料记载

“既至,登北城门楼,张黄龙旌,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宋真宗亲征前线极大地振奋了将士们的精神。宋人陈莹中这样评价宋真宗亲征一事:

“观契丹之人入寇也,掠威虏、安顺军,则魏能、石普败之,攻北平寨则田敏击走之,攻定州则王超等拒之,围苛岚军则贾宗走之,寇瀛洲则李延渥败之,攻天雄则孙全照却之,抵澶州则李继隆御之,兵将若此,则亲征者所以激将士之用命。”

宋军的战斗力在宋真宗亲征后被激发了出来,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扭转了宋军失利的局面,从而在北宋占优势的情况下对辽提出双方缔结澶渊之盟的要求。

结语:

皇帝一般通过战前校阅和御驾亲征两种方式鼓舞士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报国心。

由于皇帝作为天子,是整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所以如果皇帝亲自鼓舞士气,一般都能收到比不鼓舞士气好很多的效果。所以我们经常能在历史中听到皇帝“校阅兵士”和“御驾亲征”的故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