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工匠刻碑时,怎样保证碑上的字划和写手的笔迹完全吻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代刻石碑用什么工具 古代工匠刻碑时,怎样保证碑上的字划和写手的笔迹完全吻合?

古代工匠刻碑时,怎样保证碑上的字划和写手的笔迹完全吻合?

2024-07-05 20: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个问题提的非常的好。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古代工匠在刻碑的时候,他是没有办法保证碑上的字和手写的书法是完全吻合的。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大部分的字帖都是从碑刻上拓印下来的。他们的书法都是由专门的书法家来书写的,而刻碑的人则是由另外的工匠来完成的,那这样就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书法的失真问题,这在刻碑的过程中,是无法避免的。

所以古代的书法家认为,如果我们学习书法的话,最好的方式是去写墨迹本,而不是选择碑刻拓本,因为碑刻本在刻的过程中肯定是有失真的,墨迹本就没有碑刻这样的失真的问题。

这样讲可能会有一些抽象,那么我们就举一个例子吧,欧阳询的《九成宫碑》,史料记载欧阳询再写的时候,先是用毛笔蘸着朱砂,然后直接写在石头上的,然后这样的话。工匠就直接按照他写的朱砂字来进行凿刻,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书法字了。

当然刻碑的方法,还有另外一种,就是用毛笔写在纸上,然后。如果想保留原作的话,我们又用另外一张纸,把它的原作给描下来,然后再把这张描下来的纸铺到石头上,然后再想办法弄出轮廓在石头上,然后我们再请石匠在进行凿刻。

这样的话,你会看到我们在进行刻碑的过程中是有很多地方,它是会失真的,比方说在书法家写完之后,我们再用纸来把它给描下来,这个过程就会有失真。然后我们再把它描到石头上,这样又是一个失真的过程,然后我们再请工匠在进行凿刻,这样的话,也是一个失真的过程。

所以如果书法家想要自己书法尽可能不失真的话,经历的程序越少越好。

另外一个减少失真的办法,那就是让工匠自己也懂一些书法,比方说当时唐朝御用的刻匠,他们都是懂一些书法的,这样的话他们在凿刻的过程中,就能够体会到书法家用笔的意图。然后在凿刻的过程中也会尽可能的避免失真。

碑刻有时候是我们唯一的,能够了解古代书法家面貌的的方法,比方说欧阳询的书法有很多是墨迹本,但是他的楷书就没有墨迹本流传,只有石碑,那么我们想要了解到他的书法就只能靠石碑了。

中国著名的书法家启功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一段话:透过刀痕见笔痕。就是这个道理。这一点也提示我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不能够迷信碑刻。不能够完全的迷信碑帖的写法,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才能够慢慢的参透书法家的本来的意图。毕竟刻刀并不能代表书法家的毛笔,我们在临摹碑帖的过程中也不是要让自己的毛笔变成一个刻刀,我们是拿着笔在纸上写字。

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小问题,就是牵扯到北魏时期,很多魏碑,他们的书法有没有失真的问题,那么北魏时期的魏碑,他们是不存在失真的问题的,因为他们在凿刻之前压根儿就没有草稿,他们直接是拿着刻刀直接在石头上进行的,所以不存在时针这个问题,只有凿刻的刻刀能不能表现书法家本来意图的问题。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古代刻碑,有两种方法。

一是书丹,即书法家直接将字写在石上,工匠按字形来刻制。

二是双钩。即工匠按书法家写在纸上的字形状,将之描于石上,再去刻制。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刻碑工匠并不是书法家,有些甚至不识字,所以并不能保证每通碑均能与书家原件一样。

我想,这也是碑刻以正书居多的原因,毕竟,行书和草书中的飞白、枯笔等更难在碑上反应出来。

所以,临碑是件值得讲究的事,一是要选择经典碑刻,不要轻易学习未经专家肯定的碑刻。

二是学碑一定要以墨迹作参考。毕竟经过刀斧后笔意已失,而墨迹更能见笔法。

关于古代碑刻的刻字方式,其实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方法。

1.书丹上石

古人在石头上写字的时间,要远远早于在纸上写字的时间。早在秦朝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在石碑上刻字的技术就很成熟了。当然,那时没有纸,人们也不可能先在纸上书写,再刻到石头上。当时的人们习惯在竹简木简上书写,要在石头上刻字时,直接将字写在石头上,然后根据轮廓刻下来就行。当然,这时一般是用红色染料(一般是朱砂)来书写,所以叫“书丹”。

曹操的观沧海中有一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诗中的碣石,其实就是当时用来刻字的大石头,比后世的石碑更粗糙简陋,一般是一块圆形或椭圆形的大石墩。

这种直接写在石头上刻的方法叫“书丹上石”,好处是在刻字的时候能够最大程度保留书写的真迹。在后世也经常被一些人采用,例如欧阳询就用过这种方法。

2.蓝本拓刻

东汉之后的书法家们,喜欢在宣纸上书写,但是纸毕竟不适合长久保存,也不能宣示众人。人们还是需要将经典作品刻于石碑上。加上当时一些圣旨以及名人写序也都需要刻于石碑。于是,蓝本拓刻的技术就产生了。

这种方法说起来其实也挺简单,就是费些功夫。因为经典作品的原件需要保存,一般是先在原件上蒙一张透明度高的纸,拿细小的毛笔描出原作轮廓制作一张复印件,之后将复印件贴在石头上,按照轮廓刻出字。

由于经过了两道中间工序,这种方法很难与原作保持百分之百的一致。不过,好的工匠95%以上的相似度肯定能保证。

3.无本直刻

我们会在一些景区,看到古代留下的摩崖石刻。像这些石刻,有一部分是不事先书写,直接在心里打腹稿,然后用刻刀刻出来的。这种方式,只有高手才能做到。

还有一种高手,在刻字时虽然也用到蓝本,但是他不需要把复印件贴在石头上,也不需要事先写在石头上。而是在每个字的位置画上九宫格,然后采用九宫格和拆分法,把真迹刻到石头上。这也是一种很高明的方法。

我是凡尘往事,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每日奉献更多精彩原创!

碑刻是古代保存文献最好的方式之一。一个好的碑刻,要求非常高,一般要计算字数,安排章法,然后打上格子,最后才是书写,这些工作都由书法家来做。然后,交给工匠镌刻。

一般书法家用朱砂写字,所以叫“书丹”。这样在白色或黑色的石碑上,字迹就会非常显眼,工匠镌刻的时候,会看到清楚的提示,这就保证了把字能够刻的得非常精确,也就是跟笔迹一模一样。

工匠能不能做到刻字与书丹一模一样呢?当然能啊?为什么?第一,工匠的手艺都是家传,一个家族祖祖辈辈都是干这活的,所以,他们非常在意自己能不能把书法家的作品刻的栩栩如生。如果刻的走样没有精神,那是会影响他们的声誉的。同时,他们也应该既有书法素养也有书法家的指导。

再说呢?书法家对镌刻自己的书法作品那是非常重视的,因此,他们与工匠的合作关系也是密切的。

工匠能够把字刻的跟书写墨迹一模一样,我们还可以从篆刻来证明,是能够达到的。例如,吴昌硕就提出一个篆刻的美学标准,他说,好的篆刻,一定要“篆如书”好的书法要“书如篆”当然,他说的书如篆是指篆书,但是,我们说,篆刻能够做到的,碑刻也一定能够做到。

但是,我们说的主要是规范性强的那种书法,如果是草书行书,虽然笔画的轮廓没有问题,但是细末毫稍,那是根本刻不出来的。

甘肃天水市玉泉观有赵孟頫书写的石碑,刻工非常好,但是可惜赵孟頫行书的一些飞白处无法体现墨迹的笔法生动,这也是碑刻的局限性。

但是,碑刻能够体现出书法笔迹之美,我们应该有信心。

当然,古代工匠的镌刻艺术也是参差不齐的。我们如果学习的是经典碑刻,那一定是非常传真的书法。对一些粗糙的碑刻,我们也要做具体的分析。有些也自有一种镌刻的刀笔之美,这反而对学习书法也是一种启发和丰富。

笔法和刀法本质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刀法没有也不可能体现出墨迹里面墨色的干湿不同的美感来。

谢邀。

这个我知道答案。因为我见过现代的篆刻家是如何还原古代工匠篆刻名人题字的石碑木匾的。

我是看现场哦!不是视频,当时是为了拍视频做得还原。

首先,把名人的原字帖(因为是拍视频,字帖是认识的书法家朋友现场挥毫泼墨写的)铺平在平整的桌面。

第二步,拿尺子和笔,把整个作品全部按比例和尺寸画格。

第三步,根据比例尺寸转换,放大数倍在石块或者木匾上面同样画格。

第四部,把格里的笔画(其实更像图画感)按格比例,一点点腾挪过去。

然后,开始篆刻!

说起来不难的样子,但是做起来太辛苦了。考量耐心和对手上功夫的把控。

希望可以帮到题主。因为我看到的是“复原现场”,所以简化了很多细节。

也没有照片或者视频,因为有版权问题。我不能发的。

严格意义来说,刻碑还是有一定的失真的,不过刻工的水平越高,这种失真度越小,如果是书法家加刻工的话,失真度更小,又如是书法家自书自刻,或者刻工书法家自书之刻,失真度更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要保证原作品刻在石碑上不失真,只有是书法家本人自己刻或者刻工自己书丹自己刻。

翰墨书道青少年时期就见过刻碑人是如何刻碑,就是刻碑者自己先用朱墨或者广告色在黑色的石碑上书写好碑文,然后用好几种不同凿刀去刻,可能常年刻碑吧,对石性、刀性非常熟悉,所以刻出来的字几乎和手写的有什么区别。一点一画基本上保留了毛笔用笔的轨迹。

实际上在现代的一些城乡地带,仍然有纯手工刻碑者。他们的水平都不俗,具有较高的书法修养。甚至有的是专业的,祖传的刻工。比如一些农村人,由于他们都所住的地方就在山去,有石料可去,甚至祖祖辈辈都靠刻碑为生,或者刻石狮子。

现在虽然有了高科技刻字机,有人造金刚石刀具刻的碑石书法,虽然非常精准,但机器刻的碑文始终有一种匠气,缺少手工刻制的文字具有人情韵致。

以翰墨书道的认识,要做到题主所说的,有一个基本功夫需要训练,就是双钩临摹描红功夫。

双钩描红,实际上和有刻刀在碑石上刻字非常接近。双钩时要按照毛笔书写的运笔轨迹去描红,比如一个横或,要四笔完成。当然在描红之前一定要读帖,就是读准范字的字形与笔意,理解之后再去双钩或者刻石。有的为慎重期间甚至自己先临摹一边,然在去刻。

记的小时候曾经见本家的一位爷爷用钉字在砖上刻字的情形,就是拿钉子直接在砖上刻的,和其本人写的毛笔字没有区别。

古代人刻石碑应该也是如此吧。以刀代笔的高手现在有也不是没有。

保证不了!

大书法家米芾曾经说过:“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

在欣赏书法的造诣上,我们应该尊重米芾吧!

刻字的工匠他是没有办法保证碑上的字和手写的书法完全吻合的。

然而这也无关重要。

书法艺术之美在于书法的“神韵”。

所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抓得住“神韵”也是一种艺术。

中国传统中有一样不好,那就是轻视“匠人”。

我们这里贴两张图片好了:

或者喷枪,或者刷子!

抓住汉字的神韵有什么难的了?——练也就是了。

长时间的练习也就是了。

书法何尝又不是长时间练习才能写得好呢?

众所周知,书法,不下个十年的功夫是写不出来的。

在古代,识字是特权,会写字的都是高级人才,会刻字的当然也是金饭碗了。

金饭碗当然要父子相传,祖辈习练了。

在古代,刻字的匠人基本上都是自小识字,自小刻字的,练的是童子功,熟读字帖,精通各种字体,熟悉各大家“神韵”的,十几二十年下来,他们刻出来的字完全可以称为艺术品。

刀刻的艺术品。

笔划最细微处可能做不到完全吻合,神韵上完全可以做到完全吻合的。

不然,后世为什么在碑文前叹为观止呢?

家族相传,技艺高超

古代工匠刻碑技术可以说是一个技术活,一般刻碑技术都是言传身教,师傅带徒弟,家族相传,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碑刻技术到唐朝可以说已经比较完善,唐朝时刻工一般分为三种:一是国家玉册官;二是常见百姓家里的石匠;三是下层官吏闲来无事刻碑玩玩。后面几个朝代也大多继承如此。我国古代不仅工匠,其他手艺也大多是师徒相传,世代延袭,形成一个掌握特殊技艺的团体,他们都是家族式的父子相传,延续几代人而成为石匠家族。所以来说他们在技术方面是很高的,有一定的基础。能够刻出与写手痕迹很相似的石碑。

有较好的碑刻手段和技术

中国古代的石碑雕刻是有一定的章法的。制作石碑一般分为三个步骤:书、摹、刻。书也叫“书丹”,书写者直接用毛笔蘸上朱砂把文字写在打磨平整并涂黑或者涂白的石板上,刻工再按照痕迹去刻字,朱砂是由细微颗粒组成的,写在较为光滑的石板上不会出现滑笔、走样,面粉状的墨,稳定性较差,不能保持笔触的原型,朱砂比墨更适合碑刻。还有石材选好后一般要在写字的一面涂黑封石(也有用白色颜料涂白的情况),用红颜色的朱砂书写,黑(白)红分明,笔画更加清晰,便于刻工刻字。

摹是书者将碑文写在纸上,再用纸覆盖在原本之上,利用光线摹取,或用黄蜡半透明之纸摹取。然后依原样用笔勾勒出痕迹,或者也有勾勒后用墨填充的情况,这种方法一般叫“双钩”或者“双钩填充法”。刻工在为石碑上石时,要在摹勒的样稿背面用朱砂勾勒出较为清晰的字迹,覆盖于涂黑(白)上蜡经过处理的石面上,再在上石后的样稿上覆以多层软纸,用圆滑细石均匀砑磨成粉末状,使双钩朱砂粘粘于石面之上,呈现出乌面朱字来,方可在石板上刻字。不过也有很多不规范的碑刻出现,在很多墓志中,有的因丧葬时间仓促等原因,不乏刻工直接操刀刻字于石面上的,减少了许多工序,刻出的字体虽然不是很端正,但是随意率真,有一定妙趣。

刻就是刻工一手拿锤,一手握刻刀,锤打击刻刀,运用冲、切、挖、剔,錾等技巧在石面上游龙走蛇,镌刻字体,所以刻工俗称“打石匠”。而在镌刻比较小的字体时,则不需敲击刻刀,很多技艺高超的刻工仅凭自己的眼睛视力,臂力腕功,运用熟练技巧就能刻出字体笔画。

但是碑刻依旧不同于书法,比如极具艺术特色的“草书”的勾横撇捺,很多碑刻都无法做到轻重点描,体现不出书法特色。

刻工跟书法家联系密切

古代书法家跟刻工之间的联系都很密切的,书法家一旦要将自己的作品雕刻于石碑之上,都会寻找一个合适的工匠或者说比较熟悉的工匠进行合作。开始刻的时候,双方都会进行很多的交流。选什么材质的石碑,用何种方法,书法又是怎样的。双方都会有足够的交流,工匠要有一定感知度才会动手刻碑。

怎样保证我不知道,柳公权有很多传世之作是邵建和邵建初兄弟刻的。而且时间跨度很大,就说明柳公权本人对邵氏兄弟碑刻水平的认可。所以,即使达不到复印件的程度,也能最大还原墨迹原貌。

古代比较正式的碑刻,首先请书家用朱砂写在石碑上,(故称“书丹”),再懂书法的刻手依样勒刻。所以基本不走样。但也的刀刻痕迹明显掩盖了笔迹,似乎是刻手的任性发挥,天真烂漫,趣味十足,这类在北方魏碑中占不少的比例,不但民间碑刻如此,官宦贵族的墓志也屡见不鲜,应该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审美观念所致……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