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五月新书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今图书集成白话图解堪舆 中华书局五月新书单

中华书局五月新书单

2023-06-13 22: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 学

1

《西京杂记校注》

中华国学文库

[晋]葛洪 撰  周天游 校注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35.00元

《西京杂记》共有六卷,一般认为是东晋葛洪所撰。就内容来说,该书是一部杂抄西汉故实和逸闻轶事之书,所记上及帝王将相,下及士农工商,涉及典制礼仪、天文地理、草木虫鱼、奇珍异宝、民俗风情、诗赋词曲、文论书函、秘闻趣事等,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此次校注,重点在于疏通疑难字词、阐述名物掌故、解释职官制度等,为读者研读破除障碍。所用底本为明孔天胤刻本。此次推出的是简体横排精装本。

2

《粤西唐诗之路探源与诗人寻踪》

唐诗之路研究丛书

莫道才 编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78.00元

广西师范大学莫道才教授编纂的《粤西唐诗之路探源与诗人寻踪》是一部粤西唐诗之路研究总结性的论文集,收录了叶嘉莹、户崎哲彦、陶敏、孙昌武等学者的十五篇论文。全书分为三部分:“粤西诗路与诗歌创作”主要讨论了粤西唐诗之路上的诗歌作品及其所反映的诗人情感、历史文化背景;“诗路诗人寻踪”主要考证了唐代诗人在粤西唐诗之路上的史实、行踪和遗迹;“粤西诗路丛考”考证了粤西唐诗之路的大致走向、遗迹以及诗路上的文化。

3

《词中老杜周邦彦研究》

“词家之冠”周邦彦的生平、文学思想、艺术风格、词史定位等全面研究之作。

揭示与李师师、宋徽宗等本事词的多重阐释空间。

孙虹、孙龙飞 著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128.00元

周邦彦其人其词,历来是词学研究的“显学”之一,在词史上具有集其大成、承前启后的崇高地位。近代词学大家郑文焯、王国维等更是将周邦彦拟诸“词中老杜”,足见其人在词史上地位之崇。

《词中老杜周邦彦研究》一书分别从周邦彦词作编年、词集的整理传播与文学评价、思想意趣、词学法度与审美规范、艺术风格创新与哲学意义、词史定位与影响等向度切入,梳理了两宋词学词风的发展流变,探究词体与其他文体(特别是诗歌)、哲学思潮的关系,进而论述清代及近代阐释经典的理论建构、治词方法的现代转型,为周邦彦与其词的研究提供一个更加多维、开阔、立体的视野。

4

《宋元文法论》

陆德海 著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78.00元

宋元文章学发达,文法论成为文章学的核心内容。本书针对宋元文章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南宋阶段的现状,将宋元文法论看作一个整体,把北宋欧阳修、苏轼、 黄庭坚等人的文论纳入考察范围,根据宋元文法论体系建构的实际情况,着重探讨了以“文章正统”的确立为主的师法对象认定、“辞涩言苦”与“简而有法”等文法理念之间的差异与冲突等内容,从文章学角度重新解读了以“自然成文”为标高的“作文之大法”,并介绍了宋元文章学家在字句锻炼与篇章安排布置等“定法”方面的探索与理论总结,充分展现了宋元文法论的理论水平及其动态发展进程。

5

《古书凡例与文学批评:以明清集部著作为考察中心》

何诗海 著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78.00元

凡例是置于卷首,揭示图书著述宗旨、主要内容和编纂体例的一种文体。明清时期,著述者发凡起例的意识远较前代自觉,撰写凡例蔚为风气,至于极盛,而凡例内容之丰富、体式之严整,更是前所未有,集部著作的编纂也不例外。就文学学术言,集部著作凡例绝非局限于介绍图书编纂体例和技术的说明性文字,而是包含着丰富的文学批评内容,集中体现了作者对许多文学根本问题的看法。因此,本书从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发,对于明清集部的凡例内容和体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6

《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五辑)

32开  平装

简体横排

68.00元

本书包括文学传播与接受理论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中外文学相互传播与接受研究等内容,既有对传播研究的理论思考和整体格局的建构,也有具体的个案分析;既探讨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及其特点,也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传播过程及其规律,同时还研究中外文学的双向互动传播及其影响。

历 史

7

《北户录校笺》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段公路 撰  [唐]崔龟图 注  许逸民 校笺

繁体竖排

32开  平装

46.00元

“北户”指南方边远地区,在日之南,北边的窗户朝着太阳,即北回归线以南,概指今天的岭南地区。本书是作者在广州时所撰,记载了岭南民风、土俗、饮食、衣制、歌谣、哀乐与中原不同之处,奇形异状的草木、果蔬、虫鱼、羽毛之类,以及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等,性质与张华的《博物志》相类似。书中征引文献亦极博洽,如《淮南万毕术》、《广志》、《南越志》、《南裔异物》、《灵枝图记》、陈藏器《本草》、《唐韵》、郭缘生《述征记》、《临海异物志》、《陶朱公养鱼经》、《毛诗义》、《船神记》、《字林》、《广州记》、《扶南传》等书,今皆散佚,可以藉此书略见一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作者段公路极有可能是《酉阳杂俎》作者段成式的次子,本书记载的许多内容可在《酉阳杂俎》中觅得踪影和来历,可以视为《酉阳杂俎》的续篇。许逸民先生以《丛书集成》本为底本作校勘、笺注,重点在考证本事与用典,引据书证力求准确与详备,书末附有《书目著录与版本序跋》及《主要征引书目》,以备覆案参考。

8

《资治通鉴》(全四册)

中华经典普及文库

鉴于往事 资于治道 治乱兴衰 智慧宝典

[宋]司马光 编著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238.00元

《通鉴》是司马光在其助手刘攽、范祖禹、刘恕等人的通力协作下,根据大量史料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共1362年的历史。书中描绘了战国至五代期间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秦、汉、晋、隋、唐等统一的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几十个政权的盛衰之由,生动地刻画了帝王将相们的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旋涡中的生死悲欢。时至今日,《资治通鉴》仍是一本了解和学习中国历史的必读之书。

9

《宋人生卒年月日考》

李裕民 著

繁体横排

32开  精装

198.00元

本书凝聚了著名宋史专家李裕民先生二十几年心血,对二千五百余宋代人物的生卒年、月、日作了细致的考证,绝大多数是他人尚未考证或所考有误的,是宋代人物研究中的一项有意义的成果,也是富有参考价值的工具书。本书按笔画顺序编排,每条前注《宋人传记资料索引》,该索引的册、页,以便对照使用。书后附人名索引、字号索引、主要参考文献,甚便检索。

10

《康熙传·雍正传·乾隆传》(全六册)

名家说清史,盛世论兴衰

康雍乾三代帝王成长之路

古今家国职场的人生智慧

32开  平装

简体横排

284.00元

卓越领导者的修炼指南

长销30年,全新再版,还原一个真实的康熙王朝

《康熙传》(全二册)

白新良 主编

108.00元

清军入关18年后,年仅8岁的玄烨登上帝位。谁也想不到,八年后,他一举擒拿权倾朝野的鳌拜集团,实现亲政。一个娃娃皇帝,他的见识与魄力从何而来?康熙告诉你,修炼领导力要趁早!

康熙是帝王,更是“卷王”。自律刻苦爱思考,解锁帝王必备技能之余,“卷”出职场新高度,老师忙飞,大臣崩溃。出塞外,巡江南,收台湾,拒沙俄,征朔漠,调度有方,用人得宜,建立不世功勋。弥合满汉,言出必行,经济文化两手抓,开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的辉煌巅峰。

本书充分运用《清实录》《康熙起居注》等一手史料,详细讲述康熙自律、勤奋、宽仁、开明的一生,解析卓越领导者如何提升自我,活到老、学到老,如何巩固权力,如何教养子女,平衡事业与家庭。

近40年长销,经典帝王传记全新修订

全面讲述一个真实的雍正帝和他的王朝 

《雍正传》(全二册) 

冯尔康 著

98.00元

十三年如何改变一个国家?康熙末年,朝堂波云诡谲,诸皇子激烈争夺储位,四皇子胤禛,获得最后胜利,继承大统。刚刚即位的雍正却面临纷繁复杂、难以收拾的局面。党争对抗、财政混乱、吏治腐败、边疆不宁、社会矛盾尖锐等问题,预示着王朝正走在不可挽回的衰退之路上。然而雍正仅用十三年的时间,重塑体制,建立税收清晰、财政稳定、治理高效、社会稳定的强力国家机器,扭转了王朝危机,奠定乾隆盛世。

本书运用雍正朱批奏折等一手史料,拨开历史迷雾,复盘历史事件,全面展示雍正继位和打击政敌的政治权谋,解析雍正在位十三年如何从困局中突围,又如何运用雷霆手段推进改革,啃硬骨头。“朝乾夕惕”的帝王到底是暴君还是令主?政治改革非常时期,什么样的官员才能适应刚毅果决、深谙权谋的帝王需要? 

极致掌控者的骄傲与失控

全方位多角度揭示乾隆的一生功罪与复杂心理

《乾隆传》(全二册)

白新良 著

78.00元

25岁,如何掌控一个帝国?乾隆,是盛世巅峰还是帝国黄昏?

乾隆的一生,可以用一个字“顺”来概括。12岁预定帝位,25岁登基,执掌帝国最高权力长达63年。在他之前,父亲雍正给他留下丰厚的家底。经他之手,中央集权无以复加,清朝国力达到中国古代的高峰,但又迅速衰落。他打击政敌,发展经济,体恤百姓,但好大喜功,骄奢淫逸,大兴文狱,一生功罪,如何评说?作为极致掌控者,他有骄傲的资本,但晚年又屡屡失控,原因何在?能否避免?

本书充分运用《清实录》、宫廷档案、奏折等一手史料,详细讲述乾隆超长待机的一生,骄傲的来源与失控的根源,揭示复杂的人性心理与职场逻辑。

11

《西明东夏:唐代长安西明寺与丝绸之路》(全二册)

湛如 著

繁体竖排

16开  精装

480.00元

西明寺是位于唐代首都长安城延康坊的皇家寺院,是唐代强盛之时的众寺之首,也即所谓“国家大寺”,不仅是僧团日常活动的载体,还集译经的场所、著述的所在、外国僧人的留学重地、皇家礼仪活动乃至市民文化活动的场所等功能于一身,是一个不断吸引周边宗教与世俗精英的知识朝圣的中心,其辐射范围笼罩了整个周边地区与国家。玄奘、不空、道宣、慧琳等佛教精英,都曾活跃于此。《西明东夏:唐代长安西明寺与丝绸之路》以长安西明寺为切入点,从“帕米尔高原—敦煌—长安”、“西明寺—杭州—日本”、“南海—广州—长安”三条线路,对该寺在长安佛教乃至中国佛教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梳理,清晰呈现了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长安文明。其中神圣与世俗、超世离尘与财富金钱、政治与宗教、精神与物质、中土与异域、东方与西方完美地交融,折射出中古时期王权与教权间的微妙关系及神圣同世俗间的互动,可使读者深入了解通过丝绸之路而来的佛教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影响,理解中华文化鼎盛时期海纳百川、容摄万有的博大胸襟。本书分“研究编”与“史料编”两编,深入的研究与翔实的史料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12

《田野图像——北纬34°偏北》

一图一世界,一图一时代。

从图像中探寻人类古老的文明印记。

韩丛耀 著

简体横排

16开  精装 

158.00元

北纬34°偏北大致是长安—洛阳一线,是我国古代北方地区经济富庶、文化繁荣的区域。本书选取该区域有代表性的文化图像(如殷墟甲骨、汉代画像砖、清明上河图等),以出土文物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的方式,向读者介绍这一区域的典型文化图景,从文物考古、艺术鉴赏的角度,对相关图像作深入解读。全书语言流畅,资料丰富,配有大量精美实物图片,有趣易读。

哲 学

13

《周易本义》

中华国学文库

[宋]朱熹 撰  廖名春 点校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33.00元

《周易本义》是朱熹的重要著作,也是易学史上继王弼注、孔颖达疏之后的第三座里程碑,明清时代科举考试皆奉为正宗,对后世影响极大。朱熹提出的“《易》本是卜筮之书”的易学观,《本义》卷首的九图,至今仍是学者热议的话题。可以说,不读《周易本义》,就无从了解易学在宋明以后直至当代的发展源流与脉络。本书以世界书局影印武英殿本为底本进行点校。此次推出的是简体横排精装本。

14

《道家哲学主干说》

陈鼓应著作集

“陈鼓应著作集”的收官之作

系统论述道家思想居于中国哲学史“主干地位”的学术经典

陈鼓应 著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60.00元

1990年,陈鼓应先生提出“道家哲学主干说”,引起学界很大关注。三十年来,陈先生围绕这一学说陆续发表了一些列文章,《道家哲学主干说》即是这些文章的结集。全书收文13篇,按照导言、方法论、概论、史论的结构编排,既有对道与物的关系、“理”范畴的理论模式、三玄思想的内在联系等宏观议题的整体把握,也有对郭店简本《老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王弼、周敦颐、张载等个体案例的深入分析,系统论述了道家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处于主干地位的学术创见。本书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是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具有“学术典范”意义的重要著作。 

15

《中国哲学的现代视野》

清华国学研究系列

陈来 著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98.00元

本书收录陈来教授最新论文共16篇,一方面依据现代哲学意识,分析了从王阳明到熊十力、梁漱溟、徐梵澄等思想家的哲学观点的精深涵义,探讨了近代以来中国哲学的精神性问题,深化了对心学体系的研究,另一方面,从中国哲学的立场,对西方哲学思想作了阐发,显示了当代中国哲学家对现代中国哲学中本原性问题的关注,和对现代西方思想的理解与问题意识。

语言文字

扬雄《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收集古今方国殊言别语的语言学著作,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方言学的诞生。明清以前,《方言》唯一传本——郭璞注本经过一千五百多年的传抄翻刻,“讹舛相承,几不可通”。明清时期出现多个《方言》校注本,另有王念孙散见于各类著作中的《方言》遗说,以及晚清以降一些学者著作中所涉《方言》的条校条释内容,我们将这些材料加以收集整理,作为《古代方言文献丛刊》(华学诚主编)第二辑推出。

16

《戴震方言疏证》

古代方言文献丛刊

“前清学者第一人”戴震的代表作品,

“自得此校本,然后《方言》可读”。

华学诚 点校

繁体竖排

32开  精装

68.00元

戴震是清代第一位对郭璞注《方言》进行全面整理与研究的学者,他的《方言疏证》考辨《方言》的作者,校订传本《方言》中大量讹脱衍倒、误连误分、内容窜乱等问题,同时对《方言》原文逐条进行疏通证明,取得了很重要的成就,成为后来者使用和研究《方言》的重要基础。

本书稿整理者深耕《方言》及其注家数十年,在深入调查《方言疏证》存世版本的基础上,以《丛书集成初编》影印武英殿聚珍版为底本,以四库系的文渊阁本、文津阁本和遗书系的《微波榭丛书》本、《安徽丛书》本对校,校正文字、复核引文、断句标点均严格按照古籍整理规范进行。书后附笔画索引,以便读者使用。

17

《卢文弨重校方言(附刘台拱方言补校)》

古代方言文献丛刊

清代校勘学代表人物卢文弨、刘台拱《方言》校本的首次整理。

华学诚 点校

52.00元

卢文弨《重校方言》是继戴震《方言疏证》之后清人的第二个校本。“论学识卢不如戴,论详审戴不如卢”,卢氏在搜集版本资料的完备性和运用理校考证勘误方面成就较高。《重校方言》和《补遗》有乾隆四十九年《抱经堂丛书》本、同治十二年《古经解汇函》本以及该本的光绪十四年蜚英馆石印本、光绪十五年湘南书局刻本等,此书从未整理。此次以《抱经堂丛书》本为底本,参校其他版本和抱经堂本的各种名家题跋本予以勘正,同时核校卢氏引文,全部标点断句。

刘台拱《方言补校》直接针对卢文弨校本,或补缺拾疑,或订正卢校,或证成卢说,今人认为戴、卢两家之后“刘校最精”。本次整理以道光十四年《刘端临先生遗书》本为底本,以光绪十五年广雅书局本参校。

书后附笔画索引,以便读者使用。

18

《王念孙方言遗说辑录》

古代方言文献丛刊

清代训诂学大师王念孙关于《方言》研究成果的首次辑录整理。

魏鹏飞 辑录

118.00元

本书以王念孙手校明本《方言》、手校戴震《方言疏证》、《方言疏证补》、《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经义述闻》等王氏父子全部传世著作为辑录范围,选择各部著作最佳版本,在逐字逐句阅读中辑录其中校勘《方言》的成果和引用《方言》的内容,分列于《方言》原文相应条目之下,条内按王氏著作时间顺序编次。所辑内容均加以断句、标点,并核校引文。书后附笔画索引,以便读者使用。

19

《王维言方言释义》

古代方言文献丛刊

清末《方言》校注本手稿的首次整理。

王彩琴 点校

128.00元

《方言释义》是清末的一部《方言》校注全本,主要集中于疏解,也偶涉校勘。该书释义引例广泛丰富,重视因声求义方法的运用,同时重视使用当时的方言资料佐证释义。该书一直以稿本存世,此次整理以《山东文献集成》第一辑影印稿本为底本,并进行校勘文字、断句标点、复核引文等工作。书后附笔画索引,以便读者使用。

20

《陈与郊方言类聚  扬雄方言零札伍种》

古代方言文献丛刊

《陈与郊方言类聚》:

明代唯一一种《方言》校注本,以类相从重新编排。

《扬雄方言零札伍种》:

汇集孙诒让、王国维等人关于《方言》的研究成果。

魏兆惠 点校  游帅 辑校

58.00元

陈与郊《方言类聚》是明代唯一一种《方言》校注本,将《方言》原文条目依《尔雅》篇目重新编为《释诂》《释言》等十六门,使以类相聚。郭璞原注则总附每节后,低一格以别之。间有双行夹注,为与郊所考订。此次整理以万历刻本为底本,用其他明本校对《类聚》所引《方言》正文,用陈与郊校语所引源文献校其按语,同时断句标点。

《扬雄方言零札伍种》辑录孙诒让《札迻·方言校记》、王秉恩《宋本方言校勘记》、王国维《书方言郭璞注后》、吴承仕《经籍旧音辨证·方言郭注辩证》、吴予天《方言注商(附补遗)》五种《方言》条校条释材料,这些成果虽然零碎,但并不缺乏价值,一些条目的考订甚至很值得重视。我们为这些材料各自选择善本进行录排点校,以期方便学界的阅读与研究。

书后附《方言》原文条目与《类聚》《五种》条目对照索引,以便读者使用。

21

《仪顾集——古汉语与古文献研究》

季忠平  著

繁体横排

32开  精装

95.00元

本书是有关中古时期汉语史以及文献研究的论文集。汉语史方面,涉及汉语词汇、音韵、语法等。文献方面,涉及中古文献的校勘、避讳研究等。本集所收录的论文,多数为汉语史与古典文献学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对于汉语研究以及中古典籍整理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综 合

22

《顾颉刚殷履安抗战家书》

史学大家顾颉刚夫妇的“两地书”。

家国大义下的儿女柔情,宏大历史中的生活细节。

顾潮 整理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88.00元

《顾颉刚殷履安抗战家书》收录顾颉刚、殷履安夫妇1932年淞沪抗战以及1937—1943年全面抗战期间的往还家书。1932年1月23日,顾颉刚离开北平赴杭州看望父亲,“一·二八事变”后滞留杭州数月。1937年“七七事变”后,顾颉刚因宣传抗日被日人追捕,辗转绥远、苏州、甘肃、青海、云南、四川、重庆等地。动荡的岁月中,顾颉刚与家人聚少离多,夫人殷履安操劳一家生活,辛苦支撑。山河破残,妻孥离散,家国大义,儿女柔情,每通家书背后都有一段往事,每程邮路尽头都是一双望眼,个中滋味,在往还书信里体现得淋漓而尽致,颇具故事性、可读性、生活性。书末附其间顾颉刚长女、次女与父母的往还书信,可与顾殷家书参照对读,使夫妇间的部分情事连贯完整,视角多维,别有况味。整理者对书信中所涉人物及其字号、别名、昵称及当时的背景、人物关系等,做了简明的注释,更便理解。

23

《他乡的星光:欧美游学散记》

科学家的海外随笔集,

带你沉浸式感受科学与人文的交融

黎健  著

简体横排

32开  平装

56.00元

作者是北大78级毕业生、归国科学家,1989年作为洪堡学者赴联邦德国汉诺威大学学习,其后又在芬兰、加拿大、美国的大学、研究所和跨国公司学习、工作,并在海外安家生活。2008年底回国工作后,陆续撰写了一系列随笔文字讲述二十年海外游学经历。作为一部科学家的随笔集,本书文笔流畅优雅,引人入胜,而又别具匠心。其中既有异域风光、旅行见闻和海外生活的描写,也介绍了包括作者导师在内的众多欧美杰出科学家的成长路径和科研历程,以及多所殿堂级科研机构的发展历史。从这些文章中,读者可以沉浸式地感受西方科学文化,深入理解科学精神,体会饱满的人文情怀与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24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二十五辑)

卞东波 编

繁体横排

16开 平装

138.00元

本辑为“日藏写本与东亚汉文学”专号,收入约20篇有关东亚汉籍与汉文学研究的最新论文。分为“日藏写本研究”“东亚历史文化交流”“东亚汉文学的整体观照”“东亚汉文小说的新视野”“东亚的经典诠释”等专栏。本辑向学术界介绍了一些有关中国古典的新资料,如有关庾信《哀江南赋》的朝鲜注释、日本空海《秘藏宝钥》、藤原敦光《秘藏宝钥钞》中所见的汉籍等。又从更广阔东亚汉文化圈的视角,揭示了朝鲜燕行使与中国文化的东传,朝鲜通信使与日韩交流,乾隆五十五年安南朝鲜使臣的交流,以及对留存至今的19世纪中朝文人酬唱集的研究。日藏写本是本辑的一个特色,本辑论文对《千载佳句》的版本进行了新的考述,又对日本中世写本《晓风集》及其与日本禅林的学问转向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还向中国学界介绍了日本假名写本文献于域外汉籍研究的价值。东亚汉文小说研究是本辑的另一特色,本辑介绍了日本内阁文库明版白话小说的收藏与发现、日本明治时期汉文小说家菊池三溪、依田學海的创作,以及越南汉文小说《安南一统志》的内容与思想。

艺 术

25

《书法学习必读》

跟大师学书法

大师倾力之作,书法入门必读

邓散木 著

简体横排

16开  平装

29.00元

《书法学习必读》是邓散木先生对南宋姜夔所著《续书谱》一书的图解,是书法学习的入门图书,也是提高书法艺术修养的导游手册。邓先生因循《续书谱》的内容次序,对楷、行、草等各种书体的渊源、各个时代不同的风格特点等配以名家名迹进行解读;对运笔的方法、字形的结构酌附原迹或画出图例;在注释中疏解典故成说、书法术语等。他还指出书法要有神采,须得有崇高的品德。

26

《心鉴秋月:米芾的艺术史微观叙事》

李浩然 著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68.00元

中国艺术史的两大叙事体例于唐宋时臻于成熟:一是借用正史体例的艺术通史,二是传衍稗史志怪的私人艺术笔记。由于宋代及以后,以个人见闻、微观叙事见长的艺术笔记,无论是数量,还是学术影响力,都远超体现宏大历史叙事意识的艺术通史。因此,通过著述家及其文本案例,追问艺术史微观叙事勃兴的现象、缘由与价值,就是重审传统艺术史学的一个重要角度。作为著述家,米芾既参与过官方艺术通史的编撰,也因其自由、多变而具创见的五本笔记闻名于史。通过对其生平及著述的考察,米芾在宋前艺术著述的基础上,思考艺术著述的写作体例和艺术史论研究中的叙事对象问题,放弃了以朝代为类目、以艺术家为中心的宏观“叙史”品评体例,逐渐建构起以艺术作品为中心的微观“叙事”模式。

27

《曲蕴华章——张蕴华带你走进单弦艺术(附光盘)》

张蕴华 编著

简体横排

32开  平装

298.00元

《曲蕴华章》是一部集音频、视频、唱段文本、教学示范于一身的鼓曲类出版物,内容涵盖单弦牌子曲、岔曲的各种表演形式,涉及74段曲目。绝大多数唱段文本都来自张蕴华1960年作为学员时手抄的珍贵文字,音频、视频则是张蕴华在知命之年录制下来的珍贵资料。 希望这些珍贵的单弦艺术资料能为曲艺从业者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曲艺爱好者提供一个近距离接触单弦艺术的机会。这也彰显了张蕴华为传承并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单弦牌子曲项目付出的辛勤劳动。

青少读物

28

《班固》

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曹菁菁 著

简体横排

32开  平装

20.00元

班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从小博览群书,少年时即入洛阳太学学习。父亲病逝后,班固继续父亲未完的事业,编纂记述西汉历史的史书,名为《汉书》。《汉书》起自汉高祖,终至王莽篡汉,与司马迁的《史记》一同开创了中国正史修纂的体例与标准,在中国史学史上举足轻重。因而班固与司马迁并称“班马”。

29

《董仲舒》

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杨蒨 著

20.00元

董仲舒,西汉时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汉景帝时,董仲舒为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时,他出任江都国国相。晚年则辞官归家,著书写作。无论在朝还是在野,董仲舒都没有放弃对儒学的追求,他用儒家学说,努力尝试约束、规范封建统治者的权力,促进了国家统一与社会安定, 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从此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对后世的影响长达两千多年。

30

《柳宗元》

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钟志辉 著

20.00元

柳宗元,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青年时中博学宏词科,随后进入仕途。贞元十九年(803),他与刘禹锡等 “二王八司马”发起 “永贞革新”,结果失败,开始了长期的贬谪生涯。四十七岁那年在柳州去世。虽然仕途坎坷,但柳宗元始终没有丧失儒家士人的操守与良知。他积极创作诗文以抒发情志,并主张言之有物、文以载道的创作理念,留下了一批优秀的诗文作品。

31

《张居正》

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陈时龙 著

22.00元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北荆州人,明朝政治家、改革家,辅佐万历皇帝,施行“万历新政”,取得了国富兵强的成果,史称“张居正改革”。本书是《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丛书之一种,以史料为根据,仔细讲述了张居正的人生故事,展示了这位著名政治家的抱负、品格和事功。

32

《黄宗羲》

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胡辉 著

22.00元

黄宗羲,明末清初思想家,清代浙东史学学派的开山祖。黄宗羲学问淹博,经史百家、天文算术等无所不究,而在政治思想方面,持有民本立场,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多有揭露,可谓中国启蒙思想第一人。本书是《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丛书之一种,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黄宗羲一生的行迹、抱负和主要学术成就。

33

《西游记》(少儿彩绘版)

肖骙、黄偲奇 编著  崔建岐 绘

59.00元

34

《水浒传》(少儿彩绘版)

薛斐 编著  张鑫 绘

59.00元

35

《三国演义》(少儿彩绘版)

张越 编著  肖连升 绘

55.00元

36

《红楼梦》(少儿彩绘版)

蒋芳仪、周淼 编著  小草棚 绘

55.00元

忠于原著,白话文趣讲经典故事,难字注音,全彩插图,讲解文化常识。

“给孩子的经典名著”系列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是专为孩子编写的“四大名著”读本。精选原著中经典、精彩的故事,用孩子读得懂的语言娓娓道来,并配有彩色插图,让小读者能够尽情领略古典名著的精华。书中设计了博闻馆、名著介绍等版块,《红楼梦》一书还附有“人物关系图”,小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名著的背景、与故事相关的文化知识,拓展视野,激发兴趣。

(统筹:一北;编辑:思岐)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