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口语交际的意思怎么说 名师工作坊

名师工作坊

2024-06-09 16: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让我想起小沈阳的经典台词:“好吗?好的。”中间,没有时间差;顺利,让教学陷入尴尬。

这样顺利,为什么说“越教越不会说”呢?问题关键就在于实施“教”后,小孩学得“不好好说话”了。翻阅同行的同题案例,发现案例中的文字描述,商量的过程,小孩把话说得相当完美。问题就在这个“完美”上,让人明显感觉,在这些温和、流畅的话语中,口语交际教学呈现两个不良的倾向。

第一,原本应该教“口语”,如今成了教“礼貌用语”。几乎每一个案例中,只要是涉及口语交际,老师都要不断重复提醒小孩用上“请”“您”“谢谢”……整个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原本就非常熟悉的同学变得异常客气,一派祥和。想一想,这样的客气在现实的口语交际中,特别是在熟悉人的语境中,存在么?觉得古怪么?况且,重复不断将为数不多的“礼貌用语”确定为教学内容,是对学情的尊重么?过犹不及造成教学失效,让原本自然真实的口语交际变得不自然,不真实。

其次,“交际”有可能是三番四次的交锋,但教学中却都是“一帆风顺”。组织儿童进行口语交际,无论“教”与“学”都没有遇到障碍,你一言我一语,进行得相当顺利。所谓“顺”,一方总会顺着另外一方去说;所谓“利”,一方的表达总是有利于对方,交际中不存在“冲突”,互相迁就。教学中,交际双方都欢天喜地,教学就在喜洋洋的“大团圆”气氛中反复不断地“以礼貌用语进行对话”。岂不可笑?

口语交际落入这两个俗套中后,不存在执教的意义,而且出现教学反效“越教越不会说”。不但如此,这样的教学对交际能力的增长而言,存在明显的误导。

第一个误导:交际不需要“身份”。在真正的语境中,交际双方的身份确认是尤为重要的,可以说是交际的重要前提。身份,几乎决定了交际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一,决定语言是否需要完整。熟人之间用口语交际,语言是简短、非完整的。因为双方都很熟悉,心照不宣,没必要每次都完整表达。有时候一个眼神,就能完成交际信息的传达。其二,决定了“礼貌用语”的使用。注重交际中的礼仪,使用礼貌用语,毫无疑问是必须的,但也要注意区分场合和频次。特别是当双方身份得到确证后,不要让小孩“为了礼貌而使用礼貌用语”。要知道课堂执教的是“口语交际”,而不是“道德与法制”。熟人之间讲礼貌,在现实的交际中也不是那样刻板的。例如,在家中儿女喊自己父母亲的时候,很少用敬语“父亲”“母亲”。那样的书面化表达,在影视作品中有见到,在非常传统的家庭中有听闻,但在当代的生活中,确实少见。一般情况下,家人之间喜欢喊出一些代号,如我的儿子就喊我“老兔”,因为我称呼他为“小兔”。这都不影响彼此在对方心中的敬意。反倒是不顾身份、不顾场合滥用礼貌用语,交际就变得非常别扭。其三,决定了交际的成功率。有的时候,找对人,就完成了交际;有的时候,双方有隔阂,话说再客气都没有用。这三者都是“身份”为交际带来的重要影响,教学中不能不予以关注。

第二个误导:交际一定会成功。教学中总是出现美满结局,这等于仅让小孩体验交际中的“简单成功”而忽视“存在的失败”。实际上,在真正的交际中,成功是偶然的,不如意“十之八九”。因此,最具“教”的价值的,应是双方在交际中的“冲突”“障碍”“争执”,这是难点,也是重点。例如“商量”中,一方表示要“先走一步”,需要“教”的是——“对方不予支持”的情况下该如何进一步商量。老师可以提示“更换人”进行商量,如可以跟老师商量,调整值日生;也可以跟父母商量,迟一点来接自己。老师还可以教给小孩商量着“变化事”,例如,跟父母商量将生日延期;与伙伴商量一起做好值日后共赴生日聚会。老师还可以教小孩“调整时”,换一个时间过生日……口语交际纳入教学,就要直面问题,通过交际解决问题。而不是不断地营造和谐,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只要我礼貌客气了,就一定能达成目的。

基于对以上教学反思,我对“商量”一案的设计进行了调整。

第一个调整:明确交际中的“身份”。我让小孩明确“自己”与“他人”在话语情境中的身份,包括在班级中的职务、性格特点、自己与他人的相处等。有了身份才有语境,也才有交际的可能,说出来的“话”才是交际场中的,具有实际交际功能的语言。否则,口语交际教学就成了纯粹的“说漂亮话”练习。

第二个调整:编排交际中的“状况”。我们预设了几种交际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对学情做了充分的预估。我让小孩明白:和对方商量时,未必都会成功。商量,其实就是隐喻着“一切都有可能”。如果有十全的把握,那就是“告知”了。教学中,我特别制造了问题,让其遭遇商量“失败”的情况。当小孩“无法商量”时,他们开始思考如何继续商量,尝试开辟另外的交际路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这才真正触及交际能力,教学效果也才从此产生。

总之,在教学时让小孩明确“我是谁”“我和谁交际”“交际为的是什么”,三个要素构成教学设计的纲要。同时,做好应对失败,处理危机的心理准备,在教学中不断激活思维,以更加主动应对的状态参与口语交际,切实提升交际能力,提升运用口语的表达能力。

文章来源 | 语文榕公众号

图片来源 | 语文榕公众号

责任编辑丨其尘

编辑:《中国教师》编辑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