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女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叔本华什么水平 《论女人》

《论女人》

2024-07-17 15: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著名厌女症患者,德国“哲学家”(未明子:显然要加引号)叔本华,在其臭名昭著《论女人》中,把女性形容成心理幼稚、生理早衰,“思想介于小孩和成年男人之间”。

虽然他认为女性在年轻时是美好的,但这是暂时的:

 

“造物者似乎把戏剧中所谓的“惊人效果”应用在年轻女孩身上。造化给她们的财富只是短短几年的美丽,赐予她们暂时的丰满和媚态——甚至透支她们此后所有的姿色。”

 

他继续推论,女性成熟地太早,“所以”失去了理性成熟的机会: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越是高等,他们达致成熟的时间就来的越迟。男人在28岁以前,成熟的并不多见,女子却在十八九岁便届成熟期。虽称“成熟”,她们在理性方面仍是十分薄弱,所以,女人终其一生也只能像个小孩。她们往往只看到眼前的事情,执着于现实,其思维仅及于表面不能深入,不重视大问题,只喜欢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未明子:然而,用当时的男人们的“成熟”标准,来衡量女性,是极其可笑的。坦白讲,德国的男人们根本没有资格制定“成熟”的标准。

当时(19世纪初)由日耳曼“男儿”所主导的德国,是西欧最不成熟的国家。

英国产生了工业革命,成为日不落帝国,法国诞生了拿破仑、大革命和民法典。这两者共同荡涤了全欧洲的传统封建势力,是时代精神的化身。德国呢?德国男人的民族精神,蜷缩在路德的阴影里,一路捡拾狂飙主义的遗粪,熏烧浪漫主义的迷烟,自我陶醉在谢林和黑格尔的哲学里,以为借此就超越了英国和法国人,走到了更深邃的境界——完全无视自己是直到1860年代才与俄国一起废除农奴制的吊车尾的事实。

幼稚的男人没有资格说女人幼稚,只消看这些幼稚德国男人的“理性”最终导向了什么样的悲惨而丑陋的民族历史。——那70多年前的惨痛历史,我不忍回忆和复述。

 

况且,叔本华本人也算不上什么“男子气概”的人,他的狡黠在于说话总会留一些余地:

 

“古日耳曼人的风俗,每当男人遭遇困难之际,往往移樽就教于妇女,此事实无可非议。……因为女人对于事物的理解方法和男人截然不同。她们的眼中只有近的事物,做起事来总是选择达到目的地最便捷的路径。……大抵说来,女人较冷静、不犹豫、单纯,不会被那些纷然杂陈的思想所混乱。”

 

未明子:上座部佛教(南亚的小乘佛教)有一种修行的法门,就是站着、行走着、觉知自己每一个当下的每个动作和念头,“眼里只有近的事物”、“冷静、不犹豫、单纯、不会被那些纷然杂陈的思想所混乱”。

叔本华经常吹嘘自己是一个佛教虚无主义者,却没有弄明白佛教的真谛,并不是那种偏激、狭隘的,让自我与世界同归于尽的悲剧精神“涅槃”,而是在静谧中冷眼热心地观察一切细微的生机和幽息。

叔本华将后一种更高的境界排斥在他心中幼稚的女性形像里,也就错失了进一步的真相。这种傲慢带来的代价就是陷入一种廉价的虚无主义。这一代价如同现世报一样交代在他自己身上,就是让他在爱欲上保受终生的不幸,始终未能拥抱爱情与婚姻。非常讽刺地探讨着诸如女人和孩子、人类种族的繁衍等等的议题,大言不惭地以“东宫娘娘烙大饼”的想象力,为婚姻中的男女划分他心目中“悲剧”的角色,却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态爆表。

 

未明子:这样一种厌女症最终会导向虚无主义。

 

为什么呢?

 

叔本华的年代,按照当时最正统哲学家康德的观点,人类乃至世界精神,由三个部分组成:

感性:直接、混乱、瞬息变化的感觉素材。

知性:单纯、简单、不加反思的意识官能。

理性:复杂、深邃、格局宏大的谋篇布局。

 

1、叔本华首先是把女人看作感性、情欲、幼稚的化身,从而加以排斥。这样感性的维度就被脸谱化地牺牲了。

2、叔本华接着又把女人看作是“冷静、不犹豫、单纯”的“做事方法”的知性化身,这样知性的维度也被牺牲了。

 

最后还剩下理性。我们看叔本华是怎么掐死最后的希望的:

 

“女人是弱者,没有雄浑的力量,造物者就赋予她们一种法宝——“狡诈”赖以生存。她们先天就有谲诈、虚伪的本能,这是上苍的巧妙安排。正如狮子有锐爪和利齿,象有牙,牛有角,乌贼有墨汁一样,造物者使男人具有强壮的体魄和理性,对女人也赋予防卫武装的力量——佯装的力量。”

 

这种假装的姿态,实际上是西方启蒙运动所倡导的理性的核心。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康德的理性主义启蒙计划是这样的:

 

A、每个人在一开始都是非理性的、偏激的、屁股歪的

B、但走向普遍的理性,不得不从非理性的特殊起点出发

C、于是理性的起点一定是一种假装“已经获得了普遍性”

 

康德在《何为启蒙》中认为启蒙运动的格言就是:“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每个人在运用理性时,都应当有勇气假装自己的理性就已经是最好的理性。

所以这种假装的本质,就是一种假装自己能够理性思考的自由!

恰恰是女性,是在通过自己的直觉和纯真,不停运用理性来阻止那越来越走向极端和幻灭的男权主义“理性”。这当然会被叔本华这样的厌女症看作是欺骗性的狡诈、佯装和歇斯底里。骗子的眼里,只有自己的谎言是真相。

所以……当叔本华把“佯装”、“狡诈”统统算成女性的缺点时候,他就已经错失了启蒙精神最重要的理性维度。

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维度,都被叔本华给否决了,他势必陷入一种消极的、虚伪地“悲悯众生”的虚无主义之中。

所以我要说:厌女症 必然导致 虚无主义。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