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哨点诊室工作制度、职责、流程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发热诊室工作制度内容 发热哨点诊室工作制度、职责、流程等

发热哨点诊室工作制度、职责、流程等

2024-07-04 18: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发热哨点诊室工作制度一、根据疫情防控“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要求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发热哨点诊室”设置标准及运行要求(试行)》制定本发热哨点门诊工作制度。二、门诊部建立相对独立的“发热哨点诊室”,配有专用留观室,单设通道。三、诊室应安排经培训合格的医生和护士。。四、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不得拒诊、拒收发热患者。五、对有明确原因(常见病、多发病)引起的发热,经核酸检测阴性者,予以对症治疗;对疑似患者,及时转诊,同时按规定做好登记、报告、处理和转运。六、哨点诊室的医务人员、原因不明的发热患者及陪同人员应与其他诊疗区域人员相对隔离,不得随意离开本区域来回走动,避免交叉感染。七、医务人员、发热患者及陪伴者、发热哨点诊室应按要求做好防护和消毒工作。八、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前后,要及时洗手或手消毒。九、发热哨点诊室医疗废物按本院规定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发热哨点诊室工作人员职责一、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工作制度,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二、发热病人接诊。1.复测体温。提供水银体温计对患者体温进行复测,并记录两次最高的体温。2.信息登记。询问并详细登记患者的姓名、性别、身份证件号、手机号、现居住地址等基本信息。3.询问流行病学史。询问发病前14天内患者的旅行史或居住史、与其他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患者的接触史、生活或工作场所的聚集性发病史。疫情期间还包括重点地区旅行史或居住史、与确诊病人的接触史等情况并详细记录。4.询问临床表现。根据患者主诉,详细询问病史以及发热和呼吸道症状、发病时间、鉴别诊断症状等情况并详细记录。5.检验检查。视情开展血常规、胸片等检验检查。对需要进一步化验的患者,可由诊室护理人员抽血送检或由化验室人员采取防护措施后至诊室抽血化验。对需要拍胸片的患者,可由医护人员陪同按固定路线前往检查,患者需全程佩戴口罩。三、发热病人报告与处置。1.对于无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不符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等传染病诊断标准,且有明确发热原因(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接诊医师可直接诊治。2.对于留观发热患者,联系指定核酸检测机构按相关规定及时进行核酸检测。3.对所有接诊和留观发热的患者,按照规定时间和路径,及时准确上报相关信息。4.对于具有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符合或部分符合新冠肺炎等传染病诊断标准的患者或需要作进一步诊断的疑似患者,由接诊医师引导患者至留观隔离区等待,同时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及时上报。由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安排的专用车辆转运,做好转诊和记录。患者转诊后,“发热哨点诊室”医务人员需对“发热哨点诊室”及相关区域进行终末消毒。发热哨点诊室病人登记制度一、对所有就诊的发热病人必须详细登记。二、询问并详细登记患者的姓名、性别、身份证件号、手机号、现居住地址等基本信息。三、登记要准确、客观、不漏项。发执病人转诊制度 对于具有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符合或部分符合新冠肺炎等传染病诊断标准的患者或需要作进一步诊断的疑似患者,由接诊医师引导患者至留观隔离区等待,同时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及时上报。拨打120联系县医院安排的专用车辆转运,做好转诊和记录。患者转诊后,“发热哨点诊室”医务人员需对“发热哨点诊室”及相关区域进行终末消毒。发热病人就诊须知1、发热(体温≥37.3℃)病人须经发热预检分诊后,由专人引导至发热哨点诊室就诊。2、病人及家属进入医院前须带好口罩,家属原则上在发热门诊外等候。3、请发热病人按就诊流程有序诊治,并配合有关检查和医务人员的宣教指导。4、请如实向医务人员提供发病前14天内的活动范围及密切接触人员情况,如实提供病情及有关资料(如症状、血细胞分析、胸部影像学结果)等。5、保持发热门诊的安静及良好的就诊秩序,尽量减少走动与聚集,避免交叉感染。6、请病人及家属耐心等待检验、检查结果。7、废弃物请丢入有盖垃圾桶内(脚踩开盖),痰液请先吐入纸内后再丢入垃圾桶,保持室内整洁。8、请配合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工作。9、离开发热门诊前请用快速手消液消毒双手。10、请注意卫生,勤洗手,多喝水,常开窗,足睡眠,强体质。11、如家中有人出现类似症状,请劝其及时前来就诊。12、病人如有其它不适症状,请在医生建议下前往有关科室就诊。发热哨点诊室工作流程预检:患者经预检分诊红外测温≥37.3→专人引导至发热哨点诊室。接诊:水银体温计复测体温→登记(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手机号、住址等)→询问流行病学史→(14天内旅居史、接触史、聚集史等)→询问临床表现(主诉、症状)→辅助检查(化验、拍片)。报告、处置:发热患者报告相关信息疑似新冠肺患者专车转运、记录不符新冠肺的患者直接诊治终末消毒。肠道诊室消毒制度

1、严格执行肠道诊室隔离制度,肠道诊室的清洁消毒有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

2、肠道诊室医务人员工作是须穿工作服,戴帽子,检查和护理病人时须戴口罩。

3、肠道诊室医务人员接诊处理完病人后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诊室内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装置等洗消毒设施,检查每一患者前后都必须进行手卫生。

4、诊疗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听诊器、血压计等用品专室专用,用后消毒(如用75%酒精擦拭等方法消毒)。体温表用后清洗,消毒(如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冲洗后备用。诊疗桌等物体表面,每日清洁消毒每日2次(如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抹布用后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洗后晾干备用),有污染时及时消毒。

5、地面每日清洁消毒(如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一次,其余无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扫;有可见血液体液污染物时,先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擦拭后,再湿式清扫。拖把用后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冲洗后备用)。

6、便器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冲洗后备用。

7、空气消毒: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并根据气候条件适时调节,必要时安装通风设备,加强通风。在诊室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可使用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灯对空气进行消毒,每日用空气消毒机消毒2次,每次1小时。

8、对病人的污水、污物经二次消毒后排放。若有周围环境或物品被污染,均必须严格消毒。

9、检查疑似霍乱患者后,更换隔离衣和床单。用1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诊室的桌椅、门把手、门窗、诊查床及诊疗器械,并浸泡被污染物品1小时。患者呕吐物、排泄物,可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放置2小时倒入下水道。便器、痰盂可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30分钟,冲洗后备用。

10、医疗废物用黄色垃圾袋双层闭封包扎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发热诊室消毒制度一、空气消毒(1)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并根据气候条件适时调节,必要时安装通风设备,加强通风。(2)在无人条件下,可选择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消毒剂,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法进行消毒,还可用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消毒,用紫外线消毒时,可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到1小时以上。二、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和消毒1.清洁的一般要求包括:(1)进行湿式清洁,动作轻柔。(2)所有清洁后的物体表面、地面应当保持干燥。(3)清洁工作应当区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逐区进行。湿擦各种物体表面,湿拖地面;抹布、拖把要分区使用,及时更换。(4)工作人员进行清洁工作时,应当分区穿戴防护用品。(5)工作完毕后,应当及时清洁和消毒工作用具。2.物品表面和地面的消毒按照常规的消毒方法,消毒剂可选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每日2次。发热哨点出入口设置浸有2000mg/L含氯消毒剂的脚垫,不定时补充喷洒消毒液,保持脚垫湿润。有明显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清除污染,选5000mg/L〜lOOOOmg/L的含氯消毒液小心移除。三、防护用品的清洗与消毒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可以使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0.2%的过氧乙酸或者75%的乙醇浸泡30分钟后,清洗干燥后备用。四、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常规处理。五、患者使用物品的消毒:原则上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1.患者使用的床单、被罩等物品每周定期更换,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后及时更换。需要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1小时后,用双层袋封扎,标记后送洗衣房,清洗消毒。患者使用物品与医务人员使用物品应当分开清洗、消毒。2.接触患者的精密仪器设备,设备表面使用75%乙醇擦拭消毒每日2遍。3.患者使用后的体温计,浸泡于75%乙醇浸泡30分钟,或者浸泡于0.2%过氧乙酸中10分钟后,干燥保存。血压计、听诊器等,每次使用前、后用75%乙醇擦拭消毒。压舌板一人一用一灭菌,或者使用一次性压舌板。4.氧气瓶在移出隔离病房、隔离病区前,用1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外表面。5.患者使用后的痰杯,应当按照1:1比例向杯中注入2000mg/L含氯消毒剂处理痰液60分钟,然后将痰液倒入厕所。痰杯使用一次性痰杯,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6.患者复用的餐饮具,采用常规消毒方法即可。六、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的处理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应当使用专用容器盛放,及时采用有效氯2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按物、药比例1:2浸泡消毒2小时处理。清除污染物后,应当对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盛放污染物的容器可用有效氯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然后清洗干净。七、终末消毒患者出院、转院或者死亡后,患者房间的环境和使用的物品应当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是:1.空气消毒: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消毒,用紫外线消毒时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