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重视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重视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022-03-27 09: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重视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靠常规,寻求变异,思维方式朝着多样化的方向演进,从各个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一直是数学教学中所关注的问题,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环节。我们应根据小学数学的具体情况,小学阶段应着重形象性发散思维的训练。本文主要结合小学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经历谈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从以下三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一、一题多问,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只给出已知条件,然后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自己去探求其结果的可能性。例如,由已知学校有男生600人、女生400人,提出许多不同的问题,比如:分别求全校总人数、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差、倍、比的关系;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值;男生人数占全校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人数占全校人数的几分之几等等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多方面联想。这样不但叫以显不字生思维的流畅性程度,还可以显示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思维是否流畅,主要取决于学生的知识面,也就是思维的范围广不广,已学知识是否掌握。因而,我们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设计能提出多种解答的问题,留给学生思考和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余地。让学生能够提出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这种训练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题多问有助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要求学生的思维活动要多向,不局限于单一角度,不受一种思维的影响,寻求多样化的解决方式,寻求多种可能性。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学生会另辟捷径,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如:某服装厂一个工人三天要加工60件衣服,假设第一天加工了1/3,第二天加工了1/4。对于这道题就可以从以下多个方面提出问题:   (1)这个工人第一天加工了多少件衣服?   (2)这个工人第二天加工了多少件衣服?   (3)两天一共加工了多少件衣服?   (4)那么这个工人第三天加工了多少件衣服?   (5)这个工人第一天比第二天多加工了多少件衣服?   (6)这个工人第三天比第一天多加工了多少件衣服?   (7)这个工人第三天比第二天多加工了多少件衣服?      二、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一题多变是根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进行变换已知条件,再探求问题的结果,或把问题与其中一个条件对换,再求结果;或给出部分条件与问题,要求补充相应的条件等等。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目的。如:   (1)一只猴子去摘一棵苹果树上的苹果,这棵树上总共有苹果10个,这只猴子摘去了它的3/5,问这只猴子摘了多少个苹果?   列式:l0x3/5=6(个)   (2)把比较量对应比率作为所求问题改成:   一只猴子去摘一棵苹果树上的苹果,这棵树上总共有苹果10个,这只猴子摘了6个,问这只猴子摘去了苹果总数的几分之几?   列式:6÷10=3/5   (3)把标准量作为所要求的问题而改成:   一只猴子去摘一棵苹果树上的苹果;摘去了它的3/5,正好是6个,问这棵树上总共有多少个苹果?   列式:6÷3/5=10(个)   (4)在不改1题条件的情况下,把所求问题改成:   一只猴子去摘一棵苹果树上的苹果,这棵树上总共有苹果10个,这只猴子摘去了它的3/5,问这棵树上还剩下多少个苹果?   列式:l0x(1-3/5)=4(个)   (5)在不改变3题所求问题的基础上,把已知条件改成:   一只猴子去摘一棵苹果树上的苹果,摘去了它的3/5,还剩下4个苹果,问这棵树上总共有苹果多少个?   列式:4+(1-3/5)=10(个)      三、一题多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同一问题,由于思维方式和分析角度不同,会得到不同的解法。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寻找解题的方法,从而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示其内在的规律,从而使学生掌握最佳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我在实习时上四年级数学的一堂练习课,其中有这么一个题目:不用计算,判断下面的算式是否正确。其中有这么一个小题:88x34=318   对这道题,学生们首先想到的是用估算的方法:把88看成90,把34看成30,然后进行验证90x30=2700,显然这道题是错误的。讲评时,我问学生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之后,有几个人回答,也可以用积的特点来判断,方法是:因为88乘以34,从个位上的两数看8乘以4得32,所以最终答案的个位应是2,而题目中的答案的个位是8,所以这道题是错的。   总之,课堂教学是学生汲取基础知识、激发发散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合适的时机,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打破现有的思维方式,积极开拓思路,从不同的角度探究问题;并鼓励他们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泉州师范学院教科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4736.htm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