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词的用典及词牌《鹊桥仙》释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双调清江引格律 第十二讲:词的用典及词牌《鹊桥仙》释义

第十二讲:词的用典及词牌《鹊桥仙》释义

2023-12-14 13: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二】典故的运用形式

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形。

(一)用句——即引用前人的现成诗句入词。

两宋词人特别喜欢引用唐、五代及宋初著名诗人的诗句、词句。即把典故浓缩化为诗句,借以抒怀言志或影射时事,用前人诗句入词,大体上有如下几种情况。

1、原句借用:有的一字不改,有的稍改一二字。

如辛弃疾《阮郎归》便用得较好: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2、改字借用:既能保存原句精神,又能适应词句格律,较一字不改地袭用方便得多。

例如:

周邦彦《瑞龙吟》:“前度刘郎重到”,改字借用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前度刘郎今又来”句;

张元干《贺新郎》:“十年一梦扬州路”,改字借用唐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句;

辛弃疾《水调歌头》(醉吟)“池塘春草未歇,高树变鸣禽”,改字借用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句,等等。

3、套用:与借用稍有不同。它是套取或活用前人的成句而改变句法、变换字面,结果与原句差异明显,乍看起来似乎是词人的创作。

例如:周邦彦《应天长》“观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显然是套用唐韩翊《寒食》“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句。辛弃疾《太常引》“斫去桂婆娑,人道清光更多”,套用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句。

还有一种套用,不是套用字面,而是套用句法和意境,前后两句一比较便知后者从前者套来。

例如秦观《八六子》“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套用杜牧句“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阴”;刘基《谒金门》“风袅袅,吹绿一庭秋草”,套自南唐冯延巳“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这种套用,一般要用同一词调和相近主题,否则很难贴切。

4、句意化用:作者融会前人意境,用自己的言语重新组织起来,既有所本,又出新意。

苏轼《水龙吟》词“思量却是,无情有思’就都能脱出老杜原句‘落絮游丝亦有情’而有自己的创造;‘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依前被莺呼起’,即唐人诗(金昌绪《春怨》)云:‘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即唐入诗云:‘时人有酒送张八,惟我无酒送张八。君看陌上梅花红,尽是离人眼中血’。皆夺胎换骨手。”

类似的写法如:张元干《贺新郎》“遗恨琵琶旧语”化白杜甫《咏怀古迹》“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句。

如张元干《石州慢》说“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 化用杜甫《洗兵马》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名句。

如史达祖《绮罗香》“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上半句化用李重元(一说李甲作)《忆王孙》“雨打梨花深闭门”句,下半句化用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句,融合得十分自然。

(二)用诗:即檃栝前人整首诗或几首诗入词。

例如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就是隐括刘禹锡《金陵五题》中最著名的几首诗《石头城》,《乌衣巷》等而写成的。词句、大意都化白刘诗,却又无一句照搬原文: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沈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对照刘诗: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

可以看到周词跟刘诗的密切关系。经过周的重新组织,增添字句,比刘诗虽显得消极,但更使人感到人世沧桑,分外悲凉寂寞。



(三)用语典:即用其他典故或前人成句入词。

举凡作者感到适宜于表情达意的成句都可以取为己用。

如辛弃疾《一剪梅》(游蒋山):独立苍茫醉不归 化用杜诗“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如欧阳修《踏莎行》“草熏风暖摇征辔”用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熏”句;

苏轼《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用陶渊明“山涤余霭,宇暧微霄”句;

辛弃疾《霜天晓角》“明日落花寒食,得且住,为佳尔。”用晋入书帖:“寒食近,且住为佳尔”句,都属此类用法。

(四)用事——即把历史故事提炼成诗句用入词中,以此来影射时事或表达思想、抒发感情。

例如辛弃疾著名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借古讽今,批判了当时的掌权者韩侂tuō胄冒险北伐,图侥幸取胜的错误,

借以表达自己想报效国家却无人过问甚至还被小人中伤的悲愤之情。这就叫用事。

【二】运用典故要注意的问题

诗人在作品中用典,肯定有其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情的媒介,目的就在于借典抒怀、借古喻今。因此,鉴赏古诗中的用典,首先要了解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其次要了解它和诗歌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的密切关系,明确用典的作用。运用时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要熟悉掌握大量典故,这样在需要时才能随心所欲用得上,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一般都可以找到相关典故。找出诗词中用典的地方,对典故进行具体分析;

解连环·孤雁张炎 〔宋代〕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出自宋代姜夔的《疏影·苔枝缀玉》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水调歌头·张祥 〔宋代〕

为爱龙山胜,小队一登临。冯仙洞府安在,抉石试幽寻。商略生平事业,摆脱人间尘土,欲与断丝芩。泉响似相答,未可启归心。

中原地,禾黍茂,犬羊腥。君王梦想豪杰,有待扫妖氛。缚虎正须人手,跨鹤缓酬凤志,行矣勿因循。夜半遣雷雨,助我作秋成。

(2)结合诗歌的中心思想分析诗人用典的作用,要准确理解有关典故的正确含义和使用方法,避免用错,用偏,产生笑话,影响意愿的表达。  

(3)创作诗词时要注意掌握典故的活用,可以根据句子声韵和文字的需要变换调整。

(4)要注意典故的生命力。诗词写出来是要给别人看的,典故运用是为了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所用典故必须为多数人所理解,不可把过于冷僻生涩的典故写进诗词。

(5)典故在表现事物事理中毕竟是隔了一层,是一种由此及彼而产生的联想,缺少自己新鲜活泼的语言,难免使诗词艺术性减色。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诗词创作不宜多用典故。

(6)既然典故是历史的故事,其作用是为了更好表达思想情感的,根据阅读对象和内容需要纳入新的典故也就是很正常了。

二、词牌《鹊桥仙》释义

(一):词牌简介

鹊桥仙,词牌名,又名"鹊桥仙令""忆人人""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以欧阳修《鹊桥仙·月波清霁》为正体,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另有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韵;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苏轼《鹊桥仙·七夕》、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等。

古时关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神话,汉末应劭shào《风俗通》中已有记载:"织女七夕渡河,使鹊为桥。"自《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的描写以来,各代诗人都咏入篇什。遂取以为曲名,以咏牛郎织女相会事。

《钦定词谱》云:"此调有两体。五十六字者始自欧阳修,因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取为调名。周邦彦词名'鹊桥仙令',《梅苑》词名'忆人人'。韩淲词取秦观词句,名'金风玉露相逢曲',张辑词有'天风吹送广寒秋'句,名'广寒秋'。元·高拭词注:仙吕调。八十八字者始自柳永,《乐章集》注云:歇指调。"

(二):词牌格律

1、体格:

正格体一(钦定词谱):欧阳修《鹊桥仙•月波清霁》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

月波清霁 烟容明淡 灵汉旧期还至 

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句中仄中平中仄韵

鹊迎桥路接天津 映夹岸 

中平中仄仄平平句中中仄读中平中仄韵

云屏未卷 仙鸡催晓 肠断去年情味

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句中仄中平中仄韵 

多应天意不教长 恁恐把 欢娱容易

中平中仄仄平平句中中仄读中平中仄韵

正格体二(龙榆生词谱):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五十六字,上下片各五句、两仄韵。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句中仄中平中仄韵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 人间无数

中平中仄仄平平句仄中仄读平平中仄韵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句中仄中平中仄韵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 朝朝暮暮

中平中仄仄平平句仄中仄读平平中仄韵

2、格律规范

①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

②字数排序:全阕十句56字,上下片各28字。

③句子顺序:446 77 446 77

④句式结构:四字句——2/2;

六字句——2/4或4/2;

七字句——4/3(一句)3/4(一句)。

3、写作规范:

①平仄:上下片的所有四字句的第1、3字平仄不拘,都是中平中仄;上下片的六字句的第1、3、5字平仄不拘,都是中仄中平中仄;上下片的第一个七字句的第1、3字平仄不拘;第二个复合七字句:三字逗第三字必须为仄。

②韵字:压仄韵,一韵到底。上下片的第三、五句压韵。

③对仗:上下片的第一二句(四字句)以对偶句为宜。

4、词牌声情:

元高拭词注“仙吕调”。仙吕宫表达的感情--清新绵邈。

5、词牌特点:

①上下片起句是两个四言对偶句。我们填制的时候至少要有一处做对偶。

②对起之调,从容整练,奇偶相生,行文流畅。

③隔句压韵,声情极具和婉。

本栏编辑||海底月

声明||非商业行为。作者观点不代表中诗报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为创作者提供参考和交流 新诗与诗词探讨原创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