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减”政策之下的农村义务教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双减政策的讨论 浅谈“双减”政策之下的农村义务教育

浅谈“双减”政策之下的农村义务教育

2024-07-10 21: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双减”政策的推出,其根本目标就是减轻学生和家长校内、校外的负担,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平。农村的义务教育更需要从整体框架上优化布局,落实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化,形成 “双减”措施的合力作用。将财政、设备和教师等资源向农村学校倾斜,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流动,切实推进城乡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关键词:双减;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教育资源;三位一体

为减轻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业负担,在过去很多年里,从上至下一直推进“减负”工作,却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效。应试教育下,学生们的课业负担反而越减越重,直至多如牛毛的校外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目前已成为了家长和学生的“刚需”,甚至我们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也都个个“争先恐后”的参与到校外培训中去。

2021年7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就“双减”问题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是第一次在国家最高层面上把学生的“减负”工作纳入到政府正式议程。一夜之间,“双减”政策在全社会引起了巨大讨论,备受各界关注。就如同环境治理需要打出“组合拳”一样,在不少教育界人士看来,应声落地的“双减”工作标本兼治,多方联动的特征同样明显:让学校教育回归本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从严治理,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管理;缓解家长焦虑,同时引导家长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教育。

“双减”政策实施之后,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如何保障,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大课题。需要从整体框架上优化教育布局,将财政、设备和教师等资源,向农村学校倾斜,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流动,推进城乡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双减”政策解读

这次国家的“双减”政策,较之前各地方和教育部出台的相关减负政策有了更深入、全面的指导,号称“史上最严”的教育政策,究竟说了点什么?

(一)对作业总量和时长提出了明确要求

政策要求减轻学生的作业量以及作业时长。要求合理的调控以及设计作业的结构,让孩子尽量在学校把作业完成,不能给家长布置作业,不能让孩子自己批改作业等。

(二)对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双减”政策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给孩子跟家长减负,为了归还教育的本意。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初中学校工作日晚上可开设自习班。让家长能够安心上班,孩子也能够安心学习。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教师校外有偿补课行为,直至撤销教师资格。

(三)学校要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做到应教尽教,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学校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提高难度、加快进度。

(四)对校外培训行为严格规范

这次的“双减”政策有一项是针对课外培训机构的,要求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线上培训要注重保护学生视力,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1点。

总之,“双减”政策从学校、培训机构、社会等多个层面,下达了一条条具体而细致的规定,体现出政府对义务教育减负的决心。

二、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诸多焦虑因素

说到教育焦虑,大家脑海中闪现的第一印象往往都是城市里孩子被排的满满的课表,大而沉重的书包以及参加多种校外辅导班。但其实,农村孩子同样也存在着教育焦虑。为了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部分农村家长会尽力让子女到城区学校就读,不能将孩子送入城区上学的父母往往会被视作“没能力、不负责任”。

那他们的焦虑从何而来呢?

(一)城乡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

这也是教育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当大量农村学生进入城镇时,就形成了城镇优质教育资源“挤兑”现象,并产生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如,城镇“大班大校”问题越来越严重;加重了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跨越原有的生活半径,难以实现就近上学。

(二)盲目扩大子女的课外教育投入

与择校相比,农村家长的焦虑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得更加明显。农村家长普遍奉行“学比不学强,多学比少学强”的教育观念,许多培训机构迎合了农村家长的这种心理,开设了数目繁多的辅导班和培训班以吸引农村家长。农村学生参加的辅导班越来越多,教育投入持续增加,导致“教育投入过度”的问题。

(三)过度干涉子女的教育出路选择

农村家长教育焦虑的第三重表现是代替子女选择教育出路。由于担心子女在选择教育出路时面临风险,农村家长往往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决策。在农村学生完成初中学业后,绝大部分家长会选择让其子女在普通高中就读,而完成高中学业后,即使选择复读也不愿意让其子女进入职业学校就读。作出这种选择的原因在于他们对职业教育存在刻板印象,而并非所有的农村孩子都适合普通高中。

三、今后的农村教育该何去何从?

复盘近年出台的“减负令”相信很多家长已经感到,在政策叠加效应下,义务教育阶段的高竞争性、高选拔性将继续降温,优质均衡发展是未来目标。而这其实也是让教育回归常态、让家长回归平常心、让人才培养顺应规律的一个明确信号。

“双减”政策的出台,正是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和家长负担,遏制“剧场效应”的蔓延和恶化,扭转短视化、功利性的教育观念,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要减的是负担,而不是教学质量,这就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保障农村孩子学足学好,尤其值得重视起来。

(一)农村义务教育在我国义务教育中占比更大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人数占比近2/3。据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共有义务教育在校生1.54亿人,其中城市在校生5770.9万人(小学3964.1万人,初中1806.8万人),农村在校生9629.1万人(小学6597.1万人,初中3020.3万人)。从数据上来看,要提升我国义务教育质量,农村是绕不开的大头。

(二)农村教育水平本身较弱

近年来,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城乡间教师素质差距逐渐缩小。但由于起点较低,进展缓慢,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依然是突出短板,乡村学校依然满足不了农村居民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亟待增加供给数量,提升供给质量。

(三)落实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 “双减”措施的合力作用

除了前面谈到的政策上的要求之外,就是要从根上去理解“双减”政策的本质和立意,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构成教育的有机整体来一起引导学生。

1、家庭层面

(1)未来教育发展核心到底是什么?

答案是:回归家庭。家庭教育实质是生活教育,核心是让孩子成人。首先要教孩子学会做人,再是学会生活,最后才能学会学习。“双减”政策的指导思想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家长因此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加强体育运动,鼓励孩子拥有艺术、体育类的兴趣爱好。

理清家庭、学校之间的关系和责任,孩子学科学习的事情,放心交给学校,家长则关注孩子的品德行为习惯,为孩子健康成长打下基础。“双减”政策让家长角色回归,从而也让家长面对新一轮的挑战。家长到底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2)给家长朋友们的建议

建议一:加强孩子内在自驱力的培养。双减,减去了作业量,减去了课外培训,学习回归课堂,在普遍性的教育模式中,不免会出现行为和成绩上的差异。作为最了解孩子的家长要专注于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专注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与老师携手,共同为孩子成长助力。要知道,孩子的学习是爬坡,更要家长和学校的“双向奔赴”。

建议二:只增不减的日常陪伴。如今没有了课外培训,我们更该利用孩子多出来的时间做好陪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阵地,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教育。真正优秀的父母,不在于为孩子报了多少班,而在于是否真正参与了孩子的成长。减负减不掉孩子的成长,因为成长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完成的一场修行。

建议三:注重好习惯的养成。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外力的推动,最终达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大多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又与优秀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例如: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能有效促进思维的发展,而好的运动习惯则能有效促进注意力和专注力的提高。又如,优秀的劳动习惯能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三观,培养责任感,提升独立能力,而参与家庭生活的习惯有助于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

建议四:助孩子制定正确的学习计划。好的学习习惯,离不开好的学习计划。家长和孩子一起商量制订完成,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目标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发生,同时也能促使家庭内部在学习问题上达成统一。其次学习计划是具体可操作的,如每天英语朗读半小时,两天完成数学练习一章节等,过程具体可操作,家长的监督起来也就更有效。再次,学习计划中写有自我鼓励和家长鼓励的话语,彰显孩子自己的决心,鼓励孩子坚持前行。

双减政策是国之大计,家之大业,更是家长素质和孩子能力的双重比拼。家长们要给孩子们苹果可以砸到头上的时间;给孩子们可以仰望星空的经历;给国家和学校让教育回归本质的机会。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有担当的家长,和在学校的共同努力下,为孩子们成就更美的明天。

2、学校层面

目前来看,很多中小学老师对于“双减”政策非常支持,但也有一些疑惑。“双减”工作关乎学生健康成长,关乎国家未来发展。推进实施“双减”工作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学校要进一步把上级关于“双减”的要求落到实处,科学把握“双减”的精神实质,特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严格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教师严格按照各学科课时量安排教学,不得以任何理由增减课程和课时。不得随意加深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要求。学校在校务公开栏上公布课表、作息时间表,主动接受社会、家长的监督;各科教学要严格按照市颁发的课程标准开展教学,

(2)加强有效教学研究

提高教研活动质量。各教研组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和进度,确保日常教学活动的正常有序;各教研组围绕教学重难点积极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各学科以“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为主题,组织教师上公开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一、优选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中尽可能多的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多读精练。教师的语言要简练,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话不说,保证课堂教学的高容量性。

第二、优化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注重基础规范的养成,重视个性化体验感悟、表达;提倡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重视思维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三、落实导优辅差工作,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减轻学生负担,不等于降低教学要求,既要重视对“尖子生”的培养,又要特别重视对部分“差生”的个别辅导。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习的要求。

第四、加强特色备课精心备课。采用集体备课与个人修改相结合的方式。除实行集体备课外,各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调整和修改,以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为出发点,着眼于学生将来的发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五、精心设计课内外练习,减轻重复性作业、避免机械性作业。在“练”字上下功夫,练习贵在得法,重在教会学生练习的方法与技巧,使减负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要严格控制作业量和作业时间。

第六、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促进课外的知识积累。加强家校联系,培养学生良好作业习惯,取得家长对“双减”的理解和配合,避免从家庭角度增加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主动征求来自家长的意见,交流教育学生自觉学习的有效方法。

第七、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各项竞赛,努力做到减“负”不减“质”。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根据学生的需求,让学生自由选择,在各门学科间开展相应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见识,拓宽知识面。

第八、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减负”不是取消考试,符合教学规律的检测是必须的、必要的。学校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难度,少考多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4)提高师德修养

关爱每个学生,对学生要尊重、理解、宽容,不得以粗暴的态度对待学生,不得讽刺挖苦学生,不得歧视差生。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应坚持正面教育,肯定成绩和进步。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谈心沟通,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5)保障学生睡眠时间

教师、学生、家长都要懂得充足的睡眠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学校建立学生睡眠质量监督机制。教师不得占用学生休息和活动时间集中上课。

3、社会层面:

有效减轻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是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有力举措。全社会要积极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落实落细“双减”工作。

(1)聚焦“双减”政策,结合对外宣传,形成社会共识。

通过电视、电台、APP、报刊、杂志等多种媒体加大“双减”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社会和各界人士及家长认识到“双减”不是减责任,而是更好地让学生的教育回归常温,让学生双肩得以释放,获得全面发展,使这项具有教育改革的政治任务人人皆知。

(2)聚焦“五项管理”,扎实推进课后服务。

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教育局靶向发力,出实招,重实效,切实减轻义务教阶段学生作业负担,认真对照教育部中小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等五项管理要求,全面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过程。

(3)聚集“双减”实效,结合排查整治,切实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教育局立足工作职能,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对接,对辖区内培训机构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排查摸底。全面依法依规对校外培训资质、项目、时间、收费等内容进行明确规定。关停所有义务段学科类培训机构,促进校外机构依规有序发展,大大减轻中小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

(4)聚焦乡村“少年宫”主阵地,结合校外德育基地,丰富学生五育融合教育。

突出乡村“少年宫”主阵地多样化、现代化、科技化的功能。充分利用乡村教育资源,发挥青少年活动中心、校外综合实践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德育教育基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美育教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等实践基地。使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生活丰富多彩。

(5)聚焦“家园共育”,完善家校协作,增强联育合力。

“双减”政策是国之大计,家之大业。“双减”不是放养学生,而是家长要真正参与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局积极会同关工委、妇联、团委等部门,积极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人观,理性确定学生成长预期,增强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努力形成减负共识,全面增强家校联育合力和效果。

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育人环境。有利于学生专心学习课本知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教师提高道德水平,提升教学能力,有利于家长减轻经济负担,增加亲子互动交流机会。

总之,“双减”政策的推出,其根本目标就是追求减轻学生和家长校内、校外的负担,充分体现教育公平。农村义务教育要想长期良序开展,更是要从整体框架上优化教育布局,将财政、设备和教师等资源向农村学校倾斜,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流动,切实推进城乡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