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力彼发布2022届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含顶级医院,省单医院,地级城市医院,肿瘤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县级市100强 艾力彼发布2022届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含顶级医院,省单医院,地级城市医院,肿瘤医院…)

艾力彼发布2022届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含顶级医院,省单医院,地级城市医院,肿瘤医院…)

2024-05-26 03: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省单医院100强

在此次发布的“2022中国医院竞争力春季榜·省单医院榜单”中,前三强依次为: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

省单医院评价对象:潜在上榜顶级医院100强的位于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和直辖市的综合医院,包含医学院附属综合医院,不含中医医院、专科医院和部队医院。

报告从经济、地理区域分析省单医院和专科竞争力情况。按经济区域分析,东部最强,中部最弱。 省单医院100强中东部入围最多,超过一半,其次是西部,中部最少;按地理区域分析,七大地区中华东地区最强,华中地区最弱;按城市分析,深圳、广州、昆明的竞争力指数位居前三名,只有乌鲁木齐、拉萨未有医院入围省单医院100强。

地级城市医院500强

在此次发布的“2022中国医院竞争力春季榜·地级城市医院”中,前三强依次为: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同上届相同。

地级城市医院评价对象:位于地级城市的综合医院、各级医学院附属综合医院和区级医院,不含中医医院、专科医院和部队医院。地级城市包括地级城市[不含省会(首府)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自治州、自治盟、地区。

地级城市医院 100 强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尤其是华东地区,江苏和广东两省入围机构数最多。而西部地区入围机构数最少,尤其是西北地区竞争力指数最低。高级职称人数呈持续上升趋势,年住院手术量、高级职称人数/全院职工人数、年出院量在 2021 届骤降的基础上,已大幅反弹至下降前的水平并略有增长,年门急诊量 2021 届降幅最大,2022 届虽有所回升,但距离 2021 届下降前仍有较大差距。

地级城市医院 300 强500 强的整体分布情况与 2021 届基本一致,从入围机构数量来看,华东地区最多,其次是华中和华南地区。全国各省份之间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存在。

(以下公布100强名单)

▲ 点击查看:【德品医疗股份】为中国医院打造更智慧的护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县级医院500强

在此次发布的“2022届中国医院竞争力春季榜·县级医院”榜单中,前三强依次为:江苏省 江阴市人民医院、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

县级医院评价对象:位于县域的综合医院。 不含中医医院、专科医院和部队医院。

纵贯分析近5年的县级医院发展趋势,高级职称人数与高级职称人数/全员职工人数持续增长,医疗技术要素进一步加强。床位数、医院职工人数略有增长。在疫情的严控之下,既往超负荷的床位和人力资源配置逐渐趋向合理。受到疫情的持续影响,年出院人次、年手术量继续下降。但老百姓的合理就医需求还在,所以年门急诊人次有所回升。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县级医院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首次出现县级医院100强全部为三级医院,在县级医院300强、500强中三级医院占比也有所增加。

就2022届县级医院数据而言,疫情虽然医院仍然影响深远,但同时也倒逼医院进行改革。让医院的的资源配置更趋合理,运营效率也得到进一步提升。提质增效、精细化管理及医疗费用控制初见成效,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差距明显缩小,但与东部地区仍然差距巨大。人才技术资源短缺仍然是中部、西部地区的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以下公布100强名单)

中医医院500强

中医医院评价对象:由各级中医药管理局管辖的综合性中医医院,包含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不含专科医院和部队医院。

在此次发布的“2022中国医院竞争力春季榜·中医医院榜单”中,前三强依次为: 广东省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2023)》指出,我国不同地区中医医院的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仍然存在,相比中部、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优质中医资源依旧拥有较大优势。优质中医资源较丰富且发展均衡的省份有江苏、广东、浙江、山东、湖南,西部地区省域内不均衡现象尤为突出,优质中医资源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此外,西部地区的学科带头人与高级层次人才占比仍较低,应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中医特色。整体上看,国家政策大力鼓励中医发展,中医医院整体竞争力不断提高,优质中医资源逐步下沉基层,但社会办中医医院的发展相对缓慢。(以下公布100强名单)

肿瘤医院80强

肿瘤医院评价对象: 肿瘤专科医院以及第二名称为肿瘤医院的大专科小综合医院。

在此次发布的“2022中国医院竞争力春季榜·肿瘤医院50强榜单”中,前三强依次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对比研究发现,肿瘤医院 10 强稳中有变,前 5 名和第 10 名保持不变,第 6~9 名存在名次调整: 华东地区入围医院数量最多,以江苏和安徽为主; 学科建设发展呈现加速趋势,科研水平迅速提高。肿瘤医院 80 强中,江苏和广东上榜医院较多华东、华北地区肿瘤医疗资源优于西南和西北地区,不同地区间优质肿瘤医院分布仍不均衡: 医院等级和医院性质与医院竞争力有关联,三级和公立医院的综合竞争力更强,肿瘤医院 80 强资源配置总体较优,省部级和公立医院集聚优势资源

妇产、儿童医院100强

评价对象:妇产专科医院、儿童专科医院,含妇幼保健院、妇儿医学中心,不含综合医院妇产科、儿科。

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根据医疗技术、资源配置、医院运营和诚信服务4个一级指标对妇产、儿童医院进行排名,推出妇产、儿童医院竞争力榜单—— “2022年妇产、儿童医院100强”。

在全国七大地区中,华东地区上榜医院数最多,竞争力指数也最高,华南地区位居第二位,其他地区上榜医院数和竞争力指数相差不大,西北和东北地区的竞争力指数相对偏低。

从100强入围梯队来看, 华东地区在20强中有12家医院上榜,在各组别中都有医院入围,发展良性且稳定。西北、华中、华南、西南.华北和东北地区均有医院入围100强,东北和西北地区人围医院排名整体相对靠后。

按省份维度来看,至少1家医院入围妇产、儿童医院100强的有29个省(区、市)。从总体数据看,广东、江苏、上海的竞争力指数优势比较明显。广东依然保持入围医院数和竞争力指数最高。

内容来源:艾力彼观察,筑医台资讯综合整理

END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