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人民币(三):金融史上的奇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厦门银行前身是什么银行 话说人民币(三):金融史上的奇迹

话说人民币(三):金融史上的奇迹

2024-07-16 02: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革命斗争中的经济斗争

1927年大革命失败,为了挽救革命,打击国民党的嚣张气焰,这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枪。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并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星火燎原,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一年多时间中,从湘鄂西、海陆丰到闽浙赣、陕甘宁等地遍布革命根据地。

▲湘鄂西、海陆丰、闽浙赣、陕甘宁革命地形图

此间由于开展经济斗争的需要,根据地相继建立了各种银行。最早的是在1927年冬成立的福建上杭县蛟洋区农民银行,之后又有广东海丰县成立的劳动银行、赣南根据地成立的东古平民银行,以及闽西工农银行、赣东北贫民银行、鄂豫皖苏维埃银行等。这些银行多发行过纸币,有的还铸造过银币和铜辅币。1931年11月7日,党中央在江西瑞金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第一次执委会议上,决定建立“国家银行”,毛泽民任银行行长。1932年2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下文简称:国家银行)正式建立。预计资本总额为140万元,当筹到20万元时即开始营业。

漳州大捷,第一桶金来的那么幸福

筹到20万元即开始营业,但20万元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在无产阶级眼里更是天文数字。

革命需要枪,但更需要的是钱,解决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只有通过战争获取。为此,每逢红军有重大作战行动,国家银行都会组织没收征集委员会,随部队到前方筹粮筹款。

1932年,毛泽东指挥的漳州战役大捷后,毛泽民也随军来到漳州。他走街串铺,找商人们谈话,宣传红军的政策,希望商人们与红军保持经常的贸易联系,互通有无。同时,国家银行在漳州城颁布了有关没收和征集的布告,红军不没收商店,但可以接受商店老板捐款。这一政策受到漳州大小商户的拥护,纷纷捐款。这次出征,红军不仅得到大批军用物资,还筹得105万大洋,国家银行的资金有着落了!幸福来的那么的突然,这让毛泽民高兴了好一阵子。

为了将在漳州筹集来的部分资金储存起来,国家银行决定建立一个秘密金库,他们在临近瑞金的石城县烂泥垄村找到了一个靠山的房子,紧靠房后的山坡上开有一个地窖,这个地窖空间不太大,但是十分干燥。而且在地窖前的这座房子,既可以掩护,又可以派人看守。国家银行将秘密金库选在此处。

▲国家银行金库

为了保密,存库那天没有使用国家银行的工作人员。要放入秘密金库的黄金(金条、金器、金饰等)由部队的战士提前用麻布包裹好,放在5个挑担里。另有20担的银元和银元宝也提前包裹好。还有3个担子的珠宝和2个担子的纸币(外币和国民党的法币)。这30担“宝贝”由一个排的战士轮流挑到离那间房子还有一里路的山下停住,然后放出警戒。到了晚上,再由另一个排的战士将这30个担子趁着夜色挑进房子内,再存到房后的地窖里。为了防火,这30个担子都用事前准备好的石板盖起来。当这些“宝贝”清点打包时,毛泽民都亲自过目。放置到地窖后,毛泽民也亲自视察。他们将30个担子的东西造好清册,一共两份,一份由毛泽民亲自保管。为了保密,清册上写的是黄酒若干,白酒若干。黄酒代表黄金,白酒代表白银。那些担子放好后,由战士们用石块将地窖口堵死,外面做好伪装。第二天,参与贮存的红军战士全部撤离,另外换了一些战士在地窖前的房内守卫。

在保密工作中,毛泽民首先不让国家银行的人沾边,然后又组织了4批战士来运送,每一批人只掌握一部分信息。包裹金银的?知道储藏何处,负责运输的不知道终点在哪里,储藏包裹的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最后警卫的更是毫无线索。不仅如此,毛泽民在清册上还以黄酒白酒来掩饰,真可谓思虑周详。“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一决策十分高明。在后来红军被迫撤离中央苏区进行长征时,当初储备的这部分资金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随着各样的制度逐渐完善,“国家银行”的分支机构也陆续建立,如福建省分行在长汀成立,江西省分行在宁都成立,又成立了瑞金支行。之后各根据地银行也统一改为“国家银行”的分支机构,独立经营,但仍可以“国家银行”省分行的名义发行货币。

“谜”一般的部队: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纵队第十五大队

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纵队第十五大队,这几乎是无人知晓的部队番号。

这支由上百人组成的特殊编队装备的武器,不是长枪刺刀,也不是炸弹大炮,而是160多副扁担挑子。肩挑手扛的担子里,载有黄金150斤、白银840斤,以及大量的珠宝、银元、苏维埃国家银行印制的纸币,还有几台死沉死沉的印钞机和铸币机。

▲苏维埃国家银行也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4年10月长征开始后,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被编为中国工农红军,毛泽民担任起“扁担银行”的政委,在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和极端险恶的自然环境中,爬过雪山草地,翻越万水千山,即使经历艰苦卓绝,依然恪尽职守,没有放弃尝试利用货币的发行和回笼,帮助军队沿路筹款,驰援百姓活跃贸易。最终守护住红色金融仅存的微弱火种,服务党中央财政需求,保障红军物资供给,这个几乎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国家银行,被挑在了肩上,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克服艰难 创造奇迹

“扁担银行”:毛泽民肩挑红色金融命脉

▲毛泽民: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第一任行长

毛泽民,字咏莲,后改为润莲,1896年4月3日出生于湘潭县韶山冲(今韶山市)。毛泽民十多岁时学会了干农活,也能写会算,在父母相继去世后,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1921年,在哥哥毛泽东的帮助下,毛泽民懂得了“国乱民不安生”的道理,毅然选择从韶山到长沙,投入革命洪流。

在长征路上,毛泽民担任有“扁担上的国家银行”之称的十五大队政委,负责携带160多担黄金、白银和苏区钞票,沿途还要负责接收没收土豪的财物。在遵义会议后,又担任先遣工作团副团长兼没收征集处处长,总供给部副部长,承担着管理运输、打土豪、筹粮筹款、保障红军给养的艰巨任务。在他的睿智领导下,十五大队克服重重困难,以足够的黄金、白银和及时的战斗后补充,为红军行军打仗提供了有力保证。

本章小结: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红色金融与革命军队同根同生,相辅相成。我们不禁感慨“创业艰难百战多”,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纵队第十五大队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将经济命脉扛在肩头。这只肩负金融使命的队伍,在途中经多次轻装,担子所剩无几。到达陕北时,“国家银行”只有8人,有6名牺牲在途中。

我们看到今天的中国银行业高楼大厦毗邻,显得无比气派和辉煌。但我们却没有想过当初创业时候的那份艰难,“扁担上的国家银行”里的所有人拥有无比的信仰、勇气和智慧,历经磨难,走出困境,用血与肉不断创造着金融奇迹,迎来“货币战场”上的捷报频传。回首往昔,这些珍贵的革命印记,会为我们前行的路上注入无限精神动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