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金龙简史:大金龙的王者时代与堪比宫斗戏的股权纷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厦门金龙凯特18座轻型客车怎么样 厦门金龙简史:大金龙的王者时代与堪比宫斗戏的股权纷争

厦门金龙简史:大金龙的王者时代与堪比宫斗戏的股权纷争

2024-07-12 01: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启动资金有了,但却没有生产场地,因为市里没给批地。后来,黄培予被迫以巨大的代价接收了当地一个濒临倒闭的水泥管厂,包括其高额的负债和职工。

也因为缺钱缺技术,厦汽将二汽引入厦门金龙。二汽仅以两车钢铁和两辆半旧的2.5吨东风货车,以及油漆车间,便拿到了厦门金龙25%的股份。这时,厦汽在厦门金龙的股份还有50%。

后来又是为了资金,厦汽将金龙25%股份转给了北京华能综合产业公司,拿到了500万元投资。

至此,厦门金龙形成了四个股东各占25%股份的均衡格局,也为后来的股权纷争留下了伏笔。

1990年,厦门金龙推出第一代中型豪华旅游客车XMQ6700。这款车配备有空调、高靠背且可调节角度的航空座椅、电视机、录像机、捷冰箱、导游话筒,非常豪华。

据说第一辆客车做出来后,厦门金龙想送到北京参加展览,可车一出厦门岛就抛锚了,后来只好用火车一路运到北京。

第二年,厦门金龙采用海外引进的车身造型及制造技术,推出国内第一代中型豪华旅游客车XMQ6110,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

1992年5月,厦门金龙的母公司——厦门汽车工业公司改制为“厦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融到了几千万。不过这些钱并没有投入到厦门金龙,而是用到了金龙车身和小金龙上。关于小金龙,我们下一期有详细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大金龙最早的车标是厦汽自行设计的“ 双人” 形商标,这个商标被同时用于厦门金龙和厦门金旅。有意思的是,这两家企业虽然都是由厦汽发起,但又完全独立,后来为了区分,厦门金龙在1998年年底更换了独立车标。

我们继续说大金龙。在原有车型基础上,厦门金龙1994年开发出适合高速客运的大型豪华客车XMQ6120,第二年推出XMQ6702B,此后又在城市间中短途客运车辆面临大批更新时,推出了XMQ6100G中高档中巴等产品;此外,厦门金龙还推出了第一代旅游大巴XMQ6111、6112、6113,并率先与美国康明斯、德国采埃孚等国际零部件巨头实现了供应资源对接。

凭借一系列硬核操作,在1997年到2001年,厦门金龙的产量持续保持100%左右的高速增长,迅速成为客车市场龙头企业,连续3年销量第一。2002年,随着旅游团体大巴XMQ6115和XMQ6127欧洲之星的入市,厦门金龙再夺行业第一。

数据显示,1999年时,厦门金龙的销售额突破10亿元,2002年时一举突破30亿元。

这一时期,厦门金龙上演了比影视剧更精彩的控制权大战,后来这场纷争被称为“800天权利迷局”。而股权纷争的终极目标,是厦门想控股东南汽车,而福汽集团则想控股下厦汽。

先是厦门财政局转让17%股份给福建汽车集团,紧接着是厦汽股权融资遭遇反对票,宣告失败;紧接着是小金龙二当家以竞拍方式拿到了厦汽7.09%的股份。后来厦门国投与福汽集团开始了为期两年的的大股东之争,直到2004年厦汽通过收购等方式,获得厦门金龙51%的股权。

受股权纷争影响,厦门金龙的发展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数据显示,2004年,厦门金龙的销售收入下滑至全国第五,跌落神坛。而小金龙——厦门金旅则排名同行第二,1998年成立的苏州金龙位居第三。而随着股权之争的完结,厦门金龙也终于恢复了活力。

2006年,第10万辆厦门金龙客车下线,妥妥的市场保有量第一,并且获得了中国客车行业的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并连续三年进入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

同年,厦门金龙建成当时全球最大的大中型客车生产基地,此后推出了多款车型,而且频频获奖。

2007年,推出高端客运王牌“龙威XMQ6129Y”;

2008年10月,推出厦门金龙A+海狮轻客;

2009年,针对商务旅游、移动办公新兴细分市场,推出豪华旅游商务客车XMQ6996VIP;并针对旅游团体市场推出了XMQ6128Y系列客车;

2010年,推出纯电动客车XMQ6127AGE1等等等等。

2017年,推出“龙威Ⅱ代”;同年推出中国首款L4级无人驾驶巴士阿波龙。

(龙威Ⅱ代)

(阿波龙)

在此期间,厦门金龙相继获得了世界客车联盟(BAAV)“年度客车大奖”、“最佳城市巴士奖”,“年度最佳客车制造商”大奖等奖项。并多次服务全国各大盛会和体育赛事,还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实现了2000辆客车60天零故障运营。

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厦门金龙累计生产客车超过35万辆,累计出口6万余辆,出口到了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多次创下出口记录。

不过,厦门金龙虽然厉害,但股权纷争却也不断。2014年上半年,郑州宇通一举超过“三龙”营收总和,占据了30%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客车市场的老大。而“三龙”的份额相加,也只有23%左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