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母校十岁生日 四千校友回“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宿舍北区 厦门日报:母校十岁生日 四千校友回“嘉”

厦门日报:母校十岁生日 四千校友回“嘉”

2023-04-08 03: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厦门网2013-10-21 00:00

如今的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依山傍海,嘉庚楼群十分醒目。(本报记者王火炎摄)

嘉宾参观嘉庚学院十周年办学成果展。

(本报记者王火炎摄)

本报讯(记者佘峥通讯员彭欢李珊珊)建校10年毕业了1.7万名学生,他们中的四分之一风尘仆仆地回校参加校庆——昨天举行建校10周年庆的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带来一种新思路: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完全可以从愿意回校参加校庆的学生人数来衡量。

四分之一毕业生参加校庆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陈至立发来贺信,陈至立在贺信中指出,嘉庚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实施“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个性”的人才培养方式,积极探索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革新,注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位于厦大漳州校区的嘉庚学院,诞生于2003年10月21日,正是时任国务委员的陈至立为嘉庚学院揭牌。

嘉庚学院的母体学校——厦门大学的校长朱崇实也高度肯定了嘉庚学院,并表示,希望嘉庚今后能“提升办学层次”。

有两组数字可以说明嘉庚学院10年的发展,在校生从最初的458名发展到现在的16700余名,从最初9个专业发展到现在50个专业77个专业方向。

不过,在校方看来,还有一组数字更令他们自豪——10年间嘉庚学院毕业的1.7万名学生中,有4200名即毕业生人数的近四分之一,昨日从世界各地风尘仆仆地回校参加校庆。其中有1500名校友还登记住进学生宿舍,为的是重温昔日大学情怀。

一所学校能让那么多的毕业生惦记,从一个方面也证明了嘉庚学院的办学成绩。

“以学生为中心”渗入细节

用朱崇实的话来说,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一点:当日的校庆大会上,无论是校友、教师、学生代表的发言,都“完全动了感情”。

嘉庚学院2003级的一位学生说,嘉庚学院之所以能让毕业生们惦记,是因为它“把学生装在心里”。嘉庚学院一位老师说,在嘉庚学院,我知道只要是对学生有利的、可以促进学生成长的,我想做什么都是会得到支持的。

“以学生为中心”的确是嘉庚十年办学的法宝。厦大嘉庚学院是由厦大和厦门嘉庚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兴办,是一所按新机制和新模式运作的本科层次独立学院,再通俗地说,它的背后“老板”是厦大。

不过,这所独立学院很快用行动证明:它并非“傍名牌”,更多是依靠自己的办学品质赢得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认可和信任。从目前看,这种认可度和信任来自于嘉庚“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这一理念渗透入这所学院办学的各个细节当中。

嘉庚学院副院长戴一峰骄傲地说,尽管很多学校都在喊“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嘉庚做得“最真实”。

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有学生向学校反映:两栋楼之间的道路规划不科学,要绕大圈走。没过多久,学校就为学生开了新路,以方便学生。

不过,戴一峰说,“以学生为中心”并非宠着学生,与此同时,学校也有严格制度来制约学生。

让教师有尊严地工作生活

嘉庚学院十年的另一个成就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创办初期,嘉庚学院的师资以厦大聘任为主,但是,现在它已经拥有自己的教师队伍——这所大学75%的课程是由自己专任教师担任的,而且,专任教师中,85%是硕士及以上学历,18%有海外留学经历。

不过,从昨天的校庆大会总结看,这些数字还不是重点,这所大学背后的理念才是最重要的。教师代表余逸文说,嘉庚学院同样是一所“以教师为中心”的大学,它提出“要让教师有尊严地工作与生活”。

她说这话时,都有点哽咽了。

嘉庚学院院长王瑞芳说,我们通过设置教师独立办公室、建设教师公寓等形式为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优越的环境,让每一位教师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

厦大漳州校区占地2580亩,在厦大大一、大二去年撤离漳州校区后,厦大嘉庚学院办学空间被大大扩大,不过,嘉庚学院昨日也表示,嘉庚学院在校生规模将控制在2万人,今年嘉庚学院招生已经达5000人,预计今后将维持这个规模,不会再大幅扩招。

【花絮】

万名学生高喊:院长您辛苦了

19日晚上,校庆晚会在水上音乐广场举行。(赖国华摄)

在嘉庚学院回校参加校庆的学生中,有些人是为了院长王瑞芳回来的。这所大学办学10年的艰辛,从王瑞芳的头发可见一斑——从青丝变成满头白发。

王瑞芳毕业于厦大,留学到英国。10年前,王瑞芳带着15年海外求学与执教经验回国出任嘉庚学院首任院长,那时,他还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任教,不过,后来为了嘉庚学院,他果断辞职。10年来,这个小个子男人用一种温和方式,牢牢奠定自己在嘉庚的地位,深受师生爱戴。

19日晚,嘉庚学院在刚刚启用的“小巨蛋”——水上音乐广场举行校庆晚会,事先没有彩排的一幕出现了,万余名学生在学生主持人的带领下,齐声高喊:院长,您辛苦了!谢谢您!

王瑞芳对自己是否有被感动得流眼泪避而不谈,他说,我的任务是要为嘉庚留下制度,使得这个学院有没有王瑞芳都一样。

校庆免费午餐:三荤两素一汤

嘉庚学院食堂免费提供午餐。(本报记者王火炎摄)

红烧猪脚0元,椒盐虾0元,沙茶肉片0元……是的,昨天中午,厦大嘉庚学院的食堂所有的菜都是“0元”,全校学生午餐免费。

当日,校方提供了10份荤菜,以及若干份素菜,供学生选择。在北区就餐的一位学生说,一人可以选三荤、两素、一汤或者可乐。

校友回母校 圆十大心愿

欢迎校友回“嘉”。(本报记者王火炎摄)

按照嘉庚学院学生的说法,虽然嘉庚建校只有10年,但是,校友们饱含的感情,是按照90年甚至百年的规格储备的。

4200名回母校的嘉庚学院校友中,有夫妻双双把“嘉”回,有特地从国外回来。在他们中,何广宇比较特殊——今年刚从嘉庚毕业的他在上海工作,天赐良机,这几天,正好在厦门出差。小伙子很快找到报效母校的机会——为嘉庚的校庆晚会做主持。

这几天,何广宇都是白天干公事,晚上乘船到漳州校区为母校的校庆晚会排练,第二天一大早再乘船回厦门工作,晚上就住在学生宿舍。

何广宇与他同住的几位校友,重温了学生时代的“卧谈会”。那么,这些男生会谈论什么呢?事业?还是漂亮的女生?何广宇说,大家说得最多的是学校的变化,一位2007年毕业的学长说,校园变化太快了,他完全不认得路了!

不过,何广宇说,他并不是唯一志愿为母校服务的校友,在当晚的校庆晚会上,六位主持人中,有三位是特地赶回的校友。

另一名嘉庚校友张皓则带着要完成10个心愿的愿望回校,包括环校跑、到图书馆看书直到闭馆、看日出、住宿舍、吃食堂、再上一堂课等等。

张皓花了一个多小时绕着校园跑了一圈,时间比2009年他毕业那会儿更长了,不过,他否认是他的身体问题,而是“校园又变大了”。

【揭秘】

教育部特别批准

以“嘉庚”命名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何以能以“嘉庚”命名?厦大校长朱崇实昨日揭秘说,这是经过教育部特别批准。

据信,至少在当时,这是祖国大陆第一所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大学。

朱崇实昨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当时厦大决定把独立学院以“嘉庚”名字命名,有不同看法——人们那时对独立学院不理解,总认为独立学院是要搞创收。

朱崇实说,在这件事上,我们无比感谢时任国务委员的陈至立同志。厦大当时专门向她做了汇报,解释厦大以“嘉庚”来命名的原因,即为了让嘉庚精神能处处闪光。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当时想以“嘉庚”命名的福建高校的独立学院还不止厦大,还有其他两所,不过,厦大最终“先下手为强”。

【分析】

下一个十年

建成“嘉庚大学”?

厦大嘉庚学院的下一个十年,将,建成名副其实的民办高校——“嘉庚大学”?从昨日参加论坛的独立学院校长们的分析看,这会是一种可能。

昨日,嘉庚学院举行独立学院校长论坛,全国56所独立学院的64名负责人参加,论坛的主题是“独立学院的建设与发展”。

独立学院是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高校大规模扩招的产物——1999年,中国高校本科招生人数较上年扩招48%,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人增至159万人。

但是,大规模扩招之下,教育经费并没有相应增加,有人因此建议:在国家财政无法追加的情况下,可以给政策——公立院校可以吸纳社会资本,合作办学。

独立学院就这样应运而生,即公办高校和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财政性经费举办高等学校,实施本科学历教育,不过,类似嘉庚学院则属于高校自行出资设立,合作方是“虚置”。

当然,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体制问题日益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独立学院是按民办体制运行,但是,事实上,还是处于公办、民办难分状态,无法按照教育部要求落实学院法人财产权。

昨日参加论坛的独立学院校长们说,切断独立学院与母体公立院校的关系,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普通民办院校是一条可行的出路。事实上,已经有一批民间投资的独立学院完成转轨。

这也是“嘉庚大学”的出处。不过,摆脱了母体的光环之后,这些单飞的“独立学院”还能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信任?

独立学院的校长们说,不用担心,这些独立学院一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体系和品牌,也拥有稳定的生源。

厦大和厦大嘉庚学院对这一分析不置可否,只是表示,无论怎么“转”,嘉庚学院还在厦大的教育盘子里,换句话说,如果要“转轨”,也将由厦大举办,和以前不同的是,预计将会赋予嘉庚更大的办学自主权。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