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城,让“两弹一星”精神熠熠生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原子历史简介 原子城,让“两弹一星”精神熠熠生辉

原子城,让“两弹一星”精神熠熠生辉

2023-10-31 21: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红色记忆

(尹耀增)二十世纪中叶,新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协同支持下,在青海高原神秘的金银滩上创造了一段极不寻常的辉煌历史。

时隔半个世纪,金银滩上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原子城。

作为原子城历史的集中浓缩——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以丰富的史料展现了原子城那段不平凡的岁月,以特有的内涵传承着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以真实的记录体现出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深刻传递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

十几年来,全国各地360余万各族群众慕名到馆接受教育,纪念馆已成为全国重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色文化展示基地、党史党性教育基地。

再现历史 面向未来

全力打造红色教育精神高地

2009年5月26日,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开馆仪式在海北藏族自治州西海镇举行。

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所全面、系统介绍中国核工业创建和发展历程的专题纪念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为再现原子城昔日峥嵘岁月,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而批准建设的。

纪念馆的开馆,让人很快想起新中国那震惊世界的声声惊雷,想起那挺起中华民族脊梁激动人心的时刻,想起永载共和国史册的日子: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原子弹与导弹结合试验取得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开馆当日,最激动的要数那些曾在221基地奉献青春年华的人们,他们怀揣一颗敬畏的心,重新踏上这片功勋卓著的地方,眼含着热泪深深回忆着那过去的岁月,他们对基地的那份感情,用任何语言形容都苍白无力。

“我又回到了梦寐以求的故乡。”参观团中,时年42岁的孙富刚出生在金银滩,父母是原二二一厂的职工。“一路上我的心情很不平静,这是‘两弹’诞生的地方,也是我的故乡,父辈们在这里干出了让世界瞩目的成绩,我们要继承他们的志愿,为建设伟大祖国贡献力量。”

纪念馆总占地面积12.2公顷,是一座园林式纪念馆,主体建筑面积9615平方米,外观呈平面方形,东西两侧为半掩体护坡,再现了原子城当年的神秘气息,看着眼前庄严厚重,气势恢宏的建筑,参观的人群都陷入了沉思。

虽然现在纪念馆正在闭馆,实施基本陈列改陈布展项目,但是我们通过采访和查阅相关资料视频等,亦能发现其以前的展陈布置。

纪念馆内设历史抉择、艰苦创业、勇攀高峰、东方巨响、共和国不会忘记五大主题展厅,展示的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成功研制的伟大历程,是自1958年后我国16次核试验的历史缩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的集中体现。

大到退役的东风二甲导弹弹体、第一颗机载原子弹和氢弹模型,小到第一颗原子弹、氢弹试爆成功后《人民日报》出版的号外、喜报原件以及破损的出入证……每一件图片和实物,都是那样震撼人心。

发挥优势 创新方法

深刻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纪念馆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责任主体,我们不断挖掘展陈内涵、丰富展陈内容、创新展陈形式,突出重点,创新工作,不断拓展社会教育职能。”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馆长马清芳说。

以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为核心,以打造精神高地为目标,纪念馆策划开展了一系列大型活动。

先后两次邀请原二炮政治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工业集团总公司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和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等20多家科研院所、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组织召开了“两弹一星”精神理论研讨会、精神报告会。

2009年以来,组织人员先后走访2位两弹元勋、6位两院院士,60余位曾参与核研制、核试验的老干部专家及职工子女,深入挖掘基地创建创业时期的感人事迹,征集到大量实物和历史文献。

……

纪念馆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综合历年来相关领导和专家对展陈内容、展陈形式提出的意见多次进行修正、完善。

实施了投资140万元的科技创新展示与科普教育应用项目,应用高端数字制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物联网智能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创新技术,建成“科技走廊”,优化了展陈内容;实施了上海市投资200万元的援建项目,应用多通道投影、叠加弧幕投影技术,建成了极富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的原221基地全景模拟沙盘。

实施了投资240万元的展陈扩能改造项目,应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复原模拟场景和大型浮雕等手段,设计制作了反映“两弹”故事的浮雕14幅,灯光投影设备进行了10多次大幅度陈改,增加了牧民搬迁、科学家办公室、氢弹研制过程等展陈内容,极大地丰富和提升了教育内涵,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

2009年以来,纪念馆按照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的要求,深入挖掘“两弹一星”精神内涵,将挖掘展陈内涵、丰富展陈内容作为工作核心,认真做好重要实物、史料的征集、保护和利用工作。截至目前,共征集实物1000余件,文字资料、书籍等180余份。

纪念馆里有这样几组照片真实再现了建厂初期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当时不论职位高低,都在艰苦的环境中用木箱子办公,喝融化的雪水。广大建设者和干部职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在海拔3100多米的高原盖厂房、修铁路,建起了草原干打垒、地下窝棚和半地下宿舍。

“纪念馆开馆以来,深入发掘和研究原子城的红色文化,以史为本,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拓展社会教育功能,慕名到原子城及纪念馆参观游览、接受教育的公众累计达360万人次,年均30万人次,25名党和国家领导人及300余名省部级领导干部先后到原子城视察或专程到纪念馆参观。”马清芳介绍。

主动作为 灵活多变

广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随着对外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原子城的社会知名度也逐步提高,纪念馆逐步实现了“主动联系邀请参观接受教育”到“慕名参观接受教育应接不暇”的转变,这得益于纪念馆坚持采取主动作为,转变形式,坚持阵地教育与阵地外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

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等重要时间节点,针对不同的受教对象,选择主题鲜明的教育内容,在馆内外开展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

2012年10月,纪念馆成立了海北州历史上第一支“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前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累计宣讲350余场,近33万干部群众、大专院校师生、军队官兵聆听了报告,赢得广泛赞誉和积极评价。

宣讲团每次宣讲,形式都会有所创新,翔实的解说加上视频,结合大量珍贵的照片,力争更好地还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场景。

近几年,宣讲团成员还充当起了演员,以快板、小品、小话剧、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方式,向大家真情演绎“两弹”元勋们的故事,每次都会感动台下不少观众。

2009年,张海花成为第一批选拔出来的6名讲解员之一,11年来她与纪念馆共成长、共青春。

如今,她已经成为纪念馆规划保护部的主任。“每一次讲解我的内心都会涌出无限的感动,通过我的讲述,让更多人了解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是我最自豪的事。他们的精神也在不断激励着我向前进。”

每一次宣讲都有着新的感动,讲得多了就像是在讲自己亲人的故事。讲得多了连张海花快7岁的儿子,都能说出好几位“两弹”元勋的名字。

宣讲团以“传承红色基因、铸就精神高地”为使命,携着满身满心的赤子情怀,从草原深处出发,带着铸就新青海精神高地的庄严使命,从高原腹地走向全国。所到之处无不掀起学习“两弹一星”宏伟历史,弘扬“两弹一星”伟大精神的热潮,让聆听者热血沸腾、心情激扬。

为了能更生动形象地传递“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分伟大的事业、永恒的精神,共和国之恋,开拓创新、勇攀高峰,共和国不会忘记,民族脊梁五个篇章。

2018年,“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被中宣部评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宣讲报告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干部网络学院好课程”。

原子弹的蘑菇云虽然已经散去,但那些鼓舞人心的话语、热血沸腾的事迹和所孕育的“两弹一星”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感悟初心

浓缩的精神高地

(尹耀增)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是一个由现实通往历史的窗口。

每次走进这座承载着荣光的沧桑建筑,可以感受革命之艰苦,品味真理之甘甜。蕴藏伟大精神的故事,激荡人心的情节,在这里娓娓道来;“两弹”研制的光辉历史,“两弹一星”的伟大精神,在这里口口相传……那些泛黄的照片、铸铁的机器、字迹斑驳的保密制度等都在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让更多人坚定信仰,奉献赤诚。

纪念馆铭刻着中华民族不畏强权、艰苦奋斗的精神,蕴含着值得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是继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主阵地,是生动展示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打破核垄断、核讹诈,实现强国梦想的精神家园。

纪念馆不断深入发掘原子城的历史文化遗产,努力建设精品场馆、打造精品展览、开发精品课程、设计精品讲解,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放大“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和外延,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和传播红色文化能力显著提升。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不忘初心,才能走得更远。

查阅纪念馆珍藏的老照片,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环境虽然艰苦,条件虽然简陋,但是人们都充满激情、充满朝气,他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在他们的身上体现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激励并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进入新时代,我们更应该从更高层次推进原子城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大力发展红色教育事业,把“中国原子城”打造成为“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新青海精神的实践之地和红色旅游胜地,让“两弹一星”精神从这里走向全国。

红色传承

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丁玉梅)三月,迎着春日暖阳,我们前往原子城——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西海镇。20世纪60年代,我国“两弹”的试验成功,极大振奋了全国人民;1993年,这个小镇完成历史使命,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全面退役。

“我们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要满怀敬意地将其举起。”原子城凝聚着老一辈奉献者们的血泪和汗水,这些血泪汗水,最终汇聚成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托起中国人不屈的脊梁。

带着无限的敬意和热爱,原子城纪念馆讲解员王致玲,成为一名“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的团员。“我不仅要把那段峥嵘岁月呈现给广大观众,让大家深刻地体会到‘两弹一星’伟业的来之不易,还要让大家了解青海,走进海北,这对我来说,任务是很艰巨的。”回忆起第一次为宣讲做准备的时候,王致玲笑了起来,那时的她既欣喜又忐忑。

从筹备到宣讲,宣讲团用了半年时间。

一遍一遍走位,一遍一遍对稿,一遍一遍排练,终于在那年秋末,宣讲团成员和一群满是朝气的学生见了面。“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革命先烈放弃优厚的待遇,毅然决然回国,离开妻儿独自来到荒无人烟的大漠,为祖国的未来努力拼搏,舍小家为大家……”当一代英雄郭永怀先生的事迹娓娓道来时,场上鸦雀无声,直至王致玲宣讲落下最后一个字,现场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生们的肯定,让王致玲和另外7位团员吃下了定心丸。从省内到省外,从大学课堂到部队,从公司到社区,他们行程过万公里,一路悄悄将一颗“红色”种子,埋进了大家心里。

“第一阶段我们共讲了12场,基本上都是在学校宣讲,只有一场是为原二二一厂老职工宣讲的,而这一场也是让我们宣讲团成员最感动的。”王致玲笑着说,当时不少叔叔阿姨,握着我们的手关切地问,那里现在发展成什么样了?老厂区还在不在?就像是和许久不见的亲人唠家常一样,幸福又甜蜜。

从2019年开始,一个个戴着红领巾,身着灰色军装的小小讲解员,成为原子城纪念馆一道靓丽风景线。只见这些“红领巾”讲解员,对馆内大大小小展品如数家珍,一个个红色故事信手拈来,浑身上下充满自信。

为增强广大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引导他们学习“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纪念馆自2019年开始,招募“红领巾”讲解员,将红色基因根植于孩子们的心中。

开学后,来自海晏县西海民族寄宿制学校的李太卓玛,满心期待夏季的到来。去年以来,每天的朗读她都不曾缺席,为的就是今年夏天,她能继续当纪念馆的一名“红领巾”讲解员。

“我报名做‘红领巾’讲解员,就是想通过志愿讲解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两弹一星’的历史。”李太卓玛有些羞涩地说道。这些小小“红领巾”讲解员,上岗前要通过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培训,经过层层选拔,才能正式上岗成为一名讲解员。

老一辈创业者,在金银滩扬起了一面鲜红旗帜,立下了一座不朽丰碑。“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虽是个年轻的学院,但它承担着三十多年来,基地伟大精神的传承任务。

“我们将221基地的一些珍贵的遗址,作为现场教学点,将历史资源转换成教育资源。” “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副院长周广静说,学院将原子城承载的国史、军史、党史,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将红色基因,融入每一位学员的血脉。

“去年,我们有一期院士培训班,一名博士学员上完7天的课程,当即表示他要入党。”周广静认为,学院将“两弹一星”精神贯穿教学始终,而这正是对各位学员进行党性教育的最好教材。

红色,是原子城这座英雄小镇不曾褪去的底色。从1958年到2021年,时间如河水一样流淌,而先辈们留下的红色精神,却如一粒种子,在海北各族儿女的浇灌下,终将长成草原上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来源︱青海日报

审核︱仓烜

责编︱田有贵

原标题:《原子城,让“两弹一星”精神熠熠生辉》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