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大黄煎煮与用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厚朴煮水喝用量是多少克 经方大黄煎煮与用量

经方大黄煎煮与用量

2023-12-07 10: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经方大黄煎煮与用量

张仲景设方用大黄共32方,根据第五版《伤寒论讲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228)一升按60~80mL,按平均值70ml计算,先用大火将药煎煮沸腾,再以小火煎煮,大约5分钟减少70ml药液,即每减少一升按5分钟计算。再则仲景用大黄有生用有酒制,有先煎有后下,有汤剂有丸剂,有汤丸合剂,有汤散合剂,其中汤剂用量最少的是三分(一两的3/4),最多的是六两,丸剂用量最少的是一两,最多的是一斤,丸剂有水制有蜜制。于此试将临床应用与研究大黄体会介绍于次。

1.煎煮时间

1.1生大黄:张仲景用生大黄共28方(用水煎煮的有26方),其中煎煮10分钟的有大黄甘草汤,即“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治胃热气逆,即“食已即吐者”。又如大黄甘遂汤,即“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治“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即“少腹满如敦状”等。煎煮15分钟的有茵陈蒿汤,即“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治湿热黄疸,即“身黄如橘子色”。又如大黄附子汤,即“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治寒气凝结,即“胁下偏痛”。又如厚朴大黄汤,即“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煎煮20分钟的有大黄硝石汤,即“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治湿热夹瘀,即“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又如大陷胸汤,即“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治痰热结胸,即“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煎煮25分钟的有大黄牡丹汤,即“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治肠痈瘀热,即“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煎煮30分钟的有厚朴三物汤,即“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治热结气滞,即“痛而闭者。”又如厚朴七物汤,即“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治表里兼证,即“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

1.2酒大黄:张仲景用酒大黄共4方:其中煎煮时间10分钟的有调胃承气汤,即“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治热结夹气虚,即“腹胀满者。”又如抵当汤,即“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治“瘀热在里故也”,即“身黄,脉沉结,少腹硬。”煎煮时间15分钟的有大承气汤,即“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治热结阻滞,即“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又如小承气汤,即“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治热结郁滞,即“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

1.3水渍大黄:服用大黄不需煎煮,只需沸水浸渍的共2方,如大黄黄泻心汤,即“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治郁热扰胃,即“心下痞。”又如附子泻心汤,“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汁,内附子汁,分温再服。”治郁热夹阳虚,即“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

煎煮大黄,时间最短的约10分钟,最长的约30分钟。运用经方大黄可辨治诸多病证,特别是煎煮时间必须因疾病属性及病变证机而确定长短,且不可一概而论,不及则无济于病,太过则适得其反。

2.丸剂用量

经方大黄入丸剂的有7方:其中用一两的有1方,如己椒苈黄丸;用十分(即一两为四分,十分即二两半)的有1方,如大黄虫丸;用三两的有1方,如抵当丸,用半斤的有1方,如大陷胸丸;用一斤的有1方,如麻子仁丸;用三分(一两为四分)的有1方,如鳖甲煎丸,还有三物备急丸。丸剂主治病变证机有燥屎内结、或水气内停、或痰饮壅滞、或瘀血阻滞等。其7方中除了三物备急丸未直言用量外,其余6方均明确论述用量,最少的是三分如鳖甲煎丸,最大的是一斤如麻子仁丸,其中己椒苈黄丸、大黄虫丸、麻子仁丸、大陷胸丸、三物备急丸,均是以蜜为丸,用蜜者以缓和药物泻下峻猛之性;鳖甲煎丸因用大黄量比较小,故未以蜜制为丸;抵当丸以水制丸,取其峻猛之性,且用量不可太过,太过必戕伐正气。

展开全文

张仲景设丸剂7方中,其中只有对抵当丸用药用量标注为4丸,即“上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若不下,更服。”其余的均未明确标注制作多少丸,故无法推算每丸的重量。现以抵当丸用量[水蛭熬、二十个(经实物考证1个约2g),虻虫去翅足、熬、二十个(经实物考证二十个约4g),桃仁去皮尖、二十五个(经实物考证二十五个约5g),大黄三两]为例,若以丁氏[1]研究经方用量一两按14g折算,大黄用量应为42g,再将水蛭、虻虫、桃仁、大黄用量相加达91g,4丸每丸重量约22.75g。若以经方用量一两按3g折算[2],大黄用量应为9g,再将水蛭、虻虫、桃仁、大黄用量相加达58g,4丸每丸重量约14.5g。可见,用大黄量一两按3g计算,比较符合当今丸剂治病用量。

3.汤剂用量

经方大黄入汤剂的有25方:其中用一两的有1方如栀子大黄汤;用二两的有7方如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大黄汤、下瘀血汤、泻心汤;用三两的有5方如抵当汤、茵陈蒿汤、大黄附子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厚朴七物汤,用四两的有10方如大承气汤、大黄甘草汤、大黄甘遂汤、大黄牡丹汤、大黄硝石汤、小承气汤、风引汤、厚朴三物汤、核核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用六两的有2方如大陷胸汤、厚朴大黄汤。汤剂主治病变证机是燥屎内结、或水血蕴结、或湿热壅滞、或痰饮胶结、或郁热内盛、或瘀血阻滞等。25方中用量最少的为一两如栀子大黄汤,最大的为六两如厚朴大黄汤。

根据张仲景设方用大黄量有一两、二两、三两、四两、六两,其中用四两的10方,二两的7方,三两的5方。可见,张仲景设大黄基本用量应在二两与四两之间,若一两为14g折算,大黄基本用量应在28~56g之间,经查阅大黄用量相关文献报道,未发现有如此基本用量;再如仝氏[2]认为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是治疗糖尿病中焦火热内盛证的基础方,其用大黄黄连泻心汤等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伴大便干只用大黄6g。如张仲景设栀子大黄汤是辨治湿热酒疸(多数病人并没有大便干结症状,少数部分病人常常有大便溏泄)的基础方:“酒黄疸,心中懊憹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第十五15)病变部位在上中二焦,在中上者,治当清热燥湿而非泻下,若用大黄一两按14g计算,药后不仅无济于病,更会引起泻下不止;若用大黄一两按3g计算,则能达到清泻中上焦湿热之目的。再如大陷胸汤是辨治实热结胸证的基础方:“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135)方中用大黄量若一两按14g计算,六两即84g,药后未必能治病,更会因泻下大伤正气;若一两按3g计算,则能达到泻热涤实愈疾之目的。复如大黄附子汤是辨治寒结证的基础方,方中用大黄量若一两按14g计算,三两即42g,药后不仅寒邪仍在,且还会加重寒邪;若一两按3g计算,则能达到通下愈疾且不助寒之目的。

辨治病证,选择经方用量若能恰到好处,则药到病解;若未能切中病变证机,不仅无益于病,还会加重病情或导致病情发生其他变化,量变主导质变。临证只有遵循仲景设方用量即一两按3g计算,才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