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路机的制动系统、压路机和控制方法与流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压路机工艺流程 压路机的制动系统、压路机和控制方法与流程

压路机的制动系统、压路机和控制方法与流程

2024-07-10 20: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压路机的制动系统、压路机和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压路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路机的制动系统、一种压路机和一种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全液压压路机的驻车制动系统的开启控制逻辑为:手柄回中位空挡后,行驶变量泵的排量迅速变为零,通过管路内的压力提升憋压来降低马达惯性转速,从而达到整车的迅速制动,其中,手柄回中位空挡与驻车制动器开启之间设置一定的延时,延时结束再启动驻车制动器,即待压路机停止行驶后,再进行驻车制动;这样的控制逻辑对于在平路行驶的压路机没有问题,但是在高速行车、坡路行车时,即使行驶手柄回到中位空挡,但压路机在惯性、重力等因素作用下,往往无法在延时的时间内停止行驶,即延时结束时,驻车制动器在压路机仍然行驶的情况下开启,容易导致驻车制动器损坏。

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如何提供一种压路机的制动系统,在少量改进的基础上,使得压路机能够在预设的延时内及时停下来,改善驻车制动器在压路机仍然行驶的情况下开启的状况,延长驻车制动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路机的制动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路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压路机的制动系统,包括:发动机、行驶变量泵、补油泵、行驶马达、驻车制动器和后桥,发动机与行驶变量泵和补油泵连接,行驶变量泵和行驶马达连接,补油泵还与驻车制动器连接,发动机用于驱动行驶变量泵向行驶马达供油,以驱动后桥,驻车制动器用于制动后桥,制动系统还包括:后桥轮边制动器,与补油泵连接,后桥轮边制动器用于制动后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增设后桥轮边制动器来制动后桥,可以缩短制动时间,提升压路机在延时的时间内停止行驶的可能,改善驻车制动器在压路机仍然行驶的情况下开启的状况,从而减少驻车制动器损坏的情况,且这种结构只需要增加后桥轮边制动器,并将后桥轮边制动器和现有的油路进行连接,即后桥轮边制动器的液压管路借用补油压力(与驻车制动的油路共用),对压路机的制动系统改动小,不需要增加齿轮泵、蓄能器、充液阀、制动踏板等零部件,结构简单,增加的部件少,易于生产、制作和改造。

需要指出的是,在压路机行驶中,需要制动时,一般首先是控制行驶变量泵的排量变为零,行驶马达所在的油路部分地断开,而由于补油泵的排量不为零,仍然在继续向这部分油路补油,使得管路内的压力提升,形成憋压来降低行驶马达惯性转速,再结合新增的后桥轮边制动器制动,从而能够更好地达到整车快速制动的目的,减少压路机还在行驶的情况下开启驻车制动器,导致驻车制动器损坏的情况。

需要留意,在补油泵提供压力油时,后桥轮边制动器进行制动,驻车制动器解除制动,在补油泵不提供压力油时,后桥轮边制动器解除制动,驻车制动器进行制动。

具体地,发动机与行驶变量泵和补油泵连接,使发动机能够驱动行驶变量泵和补油泵;行驶变量泵和行驶马达连接,使得行驶变量泵能够驱动行驶马达,从而驱动后桥,带动压路机行驶,补油泵,与连接所述行驶变量泵和所述行驶马达的油路连接,用于为主油路的液压系统提供液压油,保证液压系统压力和液压系统温度,主油路即行驶变量泵和行驶马达之间的油路;补油泵与驻车制动器连接,便于向驻车制动器供油,以使驻车制动器通过油压压缩弹簧而解除制动;后桥轮边制动器与补油泵连接,便于补油泵向后桥轮边制动器供油而实现制动。

更具体地,在压路机正常行驶时,行驶变量泵工作,排量大于零,由于补油泵与连接行驶变量泵和行驶马达之间的油路连接,补油泵能够为行驶变量泵和行驶马达之间的油路提供液压油,保证液压系统的压力,此时,补油泵与后桥轮边制动器之间的油路断开,后桥轮边制动器解除制动,压路机的行驶不受后桥轮边制动器的影响;压路机需要停驶时,控制行驶变量泵的排量变为零,此时补油泵与后桥轮边制动器之间的油路连通,从而补油泵能够向后桥轮边制动器供油,从而实现压路机的制动,另外,由于油路中还有油压,因此驻车制动器仍然处于未制动的状态,即后桥轮边制动器是先于驻车制动器制动的,这样有利于缩短压路机的制动时间,提升压路机在预设的延时时间内停驶的可能,减少驻车制动器在压路机还在行驶的情况下就开启而导致的损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压路机的制动系统还包括:挡位器,具有空挡和行车挡,控制器,与挡位器、行驶变量泵、后桥轮边制动器、驻车制动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在挡位器位于空挡时,控制行驶变量泵、后桥轮边制动器和驻车制动器动作。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压路机的制动系统还包括:油箱,通过第一管路与后桥轮边制动器连接,油箱通过补油泵和第一管路为后桥轮边制动器供油;第一控制阀,设于第一管路上;控制器还与第一控制阀连接,控制器还用于通过第一控制阀控制第一管路的通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压路机的制动系统还包括:第二管路,油箱通过第二管路与驻车制动器连接,油箱通过补油泵和第二管路为驻车制动器供油;第二控制阀,设于第二管路上;控制器还与第二控制阀连接,控制器还用于通过第二控制阀控制第二管路的通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驻车制动器包括:壳体和活塞,活塞上连接有活塞杆,活塞将壳体分隔为有杆腔和无杆腔;制动件,与活塞杆连接;弹簧,设于壳体内,并与壳体和活塞抵靠,弹簧用于通过伸长推动制动件进行制动,且弹簧位于无杆腔内,第二管路与有杆腔连通;或弹簧设于有杆腔内,第二管路与无杆腔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压路机的制动系统还包括:增压油缸,设于第一管路上,增压油缸用于增压。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压路机,包括:底盘;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制动系统,设于底盘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制动系统,从而具有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通过底盘的设置,便于形成压路机的主体,以便安装制动系统。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用于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制动系统,或用于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压路机,包括:获取挡位器的挡位状态;根据挡位状态,控制行驶变量泵、驻车制动器和后桥轮边制动器的动作顺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获取挡位器的挡位状态,并根据挡位状态,控制行驶变量泵、驻车制动器和后桥轮边制动器的动作顺序,即根据压路机的具体状态来控制行驶变量泵、后桥轮边制动器和驻车制动器的动作先后,这样能够更有针对性地使用后桥轮边制动器和驻车制动器,有利于提升后桥轮边制动器和驻车制动器使用的灵活性,并形成对后桥轮边制动器和驻车制动器的保护,减少各制动器的磨损,延长各部件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挡位器的挡位状态,包括空挡和行车挡;根据挡位状态,控制行驶变量泵、驻车制动器和后桥轮边制动器的动作顺序,具体包括:判断挡位状态是否为空挡;若是,控制行驶变量泵的排量为零,开启液压制动,在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后桥轮边制动器制动;在后桥轮边制动器制动第二预设时长后,开启驻车制动器进行驻车制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后桥轮边制动器制动,具体包括:开启第一管路上的第一控制阀,使油箱通过补油泵和第一管路向后桥轮边制动器供油,启动后桥轮边制动器制动;开启驻车制动器进行驻车制动,具体包括:关闭第二管路上的第二控制阀,停止油箱通过补油泵和第二管路向驻车制动器供油,释放使驻车制动器上的弹簧,实现驻车制动。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压路机的制动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压路机的制动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压路机的制动系统的液压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压路机的结构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制动系统,100驻车制动器,102后桥轮边制动器,104挡位器,106控制器,108油箱,110第一控制阀,112第一管路,116第二控制阀,118第二管路,120增压油缸,122行驶马达,126发动机,128行驶变量泵,130补油泵,132后桥,2压路机,20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个实施例的压路机的制动系统10,包括:发动机126、行驶变量泵128、补油泵130、行驶马达122、驻车制动器100和后桥132,发动机126与行驶变量泵128和补油泵130连接,行驶变量泵128和行驶马达122连接,补油泵130还与驻车制动器100连接,发动机126用于驱动行驶变量泵128向行驶马达122供油,以驱动后桥132,驻车制动器100用于制动后桥132,还包括:后桥轮边制动器102,与补油泵130连接,后桥轮边制动器102用于制动后桥132。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增设后桥轮边制动器102来制动后桥132,可以缩短制动时间,提升压路机2在延时的时间内停止行驶的可能,改善驻车制动器100在压路机2仍然行驶的情况下开启的状况,从而减少驻车制动器100损坏的情况,且这种结构只需要增加后桥轮边制动器102,并将后桥轮边制动器102和现有的油路进行连接,即后桥轮边制动器102的液压管路借用补油压力(与驻车制动的油路共用),对压路机2的制动系统10改动小,不需要增加齿轮泵、蓄能器、充液阀、制动踏板等零部件,结构简单,增加的部件少,易于生产、制作和改造。

需要指出的是,在压路机2行驶中,需要制动时,一般首先是控制行驶变量泵128的排量变为零,行驶马达122所在的油路部分地断开,而由于补油泵130的排量不为零,仍然在继续向这部分油路补油,使得管路内的压力提升,形成憋压来降低行驶马达122惯性转速,再结合新增的后桥轮边制动器102制动,从而能够更好地达到整车快速制动的目的,减少压路机2还在行驶的情况下开启驻车制动器100,导致驻车制动器100损坏的情况。

需要留意,在补油泵130提供压力油时,后桥轮边制动器102进行制动,驻车制动器100解除制动,在补油泵130不提供压力油时,后桥轮边制动器102解除制动,驻车制动器100进行制动。

具体地,发动机126与行驶变量泵128和补油泵130连接,使发动机126能够驱动行驶变量泵128和补油泵130;行驶变量泵128和行驶马达122连接,使得行驶变量泵128能够驱动行驶马达122,从而驱动后桥132,带动压路机2行驶,补油泵130,与连接所述行驶变量泵128和所述行驶马达122的油路连接,用于为主油路的液压系统提供液压油,保证液压系统压力和液压系统温度,主油路即行驶变量泵128和行驶马达122之间的油路;补油泵130与驻车制动器100连接,便于向驻车制动器100供油,以使驻车制动器100通过油压压缩弹簧而解除制动;后桥轮边制动器102与补油泵130连接,便于补油泵130向后桥轮边制动器102供油而实现制动。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压路机的制动系统10还包括:挡位器104,具有空挡和行车挡,控制器106,与挡位器104、行驶变量泵128、后桥轮边制动器102、驻车制动器100电连接,控制器106用于在挡位器104位于空挡时,控制行驶变量泵128、后桥轮边制动器102和驻车制动器100进行动作,这样在挡位器104位于空挡但压路机2并未停止行驶时,通过控制行驶变量泵128的排量变为零,可以形成管路内的憋压来降低行驶马达122惯性转速,同时还通过补油泵130提供的油压,使后桥轮边制动器102先启动,以对行驶中的压路机2进行制动,使压路机2减速,甚至停止行驶,此时再启动驻车制动器100制动,可以减少压路机2还在行驶时就启动驻车制动器100的情况,减少驻车制动器100的磨损,形成保护,降低驻车制动器100的损坏率。

可以理解,在平路行驶时,当挡位器104位于空挡,压路机2失去动力,很快就会停止行驶,因此可以直接使用驻车制动器100制动;但是在压路机2速度较高或者压路机2在坡路上行驶时,在惯性或重力作用下,即使在空挡下,压路机2仍然会持续行驶较长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先控制行驶变量泵128的排量为零,以形成憋压来降速制动,或者说形成液压制动,同时还启动后桥轮边制动器102制动,能够有效地降低压路机2的速度甚至停止行驶,从而在启动驻车制动器100时,可以减少或者避免驻车制动器100受到的摩擦,减低其损坏率,延长其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压路机的制动系统10还包括:油箱108、第一管路112和设于第一管路112上的第一控制阀110,其中,油箱108通过第一管路112与后桥轮边制动器102连接,以便通过补油泵130和第一管路112为后桥轮边制动器102供油,进而提供用于制动的油压;另外,控制器106还与第一控制阀110连接,以通过第一控制阀110控制第一管路112的通断。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油箱108向后桥轮边制动器102供油,从而能够提供油压产生制动力,便于后桥轮边制动器102进行制动;第一控制阀110的设置,且第一控制阀110与控制器106连接,这样可以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110的开启而连通第一管路112,使油液进入后桥轮边制动器102而进行制动;以及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110的关闭而断开第一管路112,使后桥轮边制动器102内的油压消失,从而停止制动,这样的控制方式简单有效,易于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压路机的制动系统10还包括:第二管路118和设于第二管路118上的第二控制阀116,其中,油箱108通过第二管路118和补油泵130与驻车制动器100连接,以便为驻车制动器100供油;另外,控制器106还与第二控制阀116连接,以通过第二控制阀116控制第二管路118的通断。

进一步地,驻车制动器100包括:壳体和活塞,活塞上连接有活塞杆,活塞将壳体分隔为有杆腔和无杆腔;制动件,与活塞杆连接,并可随活塞的运动而移动;弹簧,设于壳体内,并与壳体和活塞抵靠,弹簧用于通过伸长推动制动件进行制动,且弹簧位于无杆腔内,第二管路118与有杆腔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油箱108向驻车制动器100供油,从而能够提供油压,便于驻车制动器100进行制动;第二控制阀116的设置,且第二控制阀116与控制器106连接,这样可以通过控制第二控制阀116的开启而连通第二管路118,使油液进入驻车制动器100;以及通过控制第二控制阀116的关闭而断开第二管路118,使驻车制动器100内的油压消失。

进一步地,与后桥轮边制动器102不同,本实施例中的驻车制动器100中的油液产生的油压,用于压缩弹簧而释放制动件,使制动件停止驻车制动,而油液消失时,油压消失,弹簧伸长而推动制动件进行驻车制动。

具体地,弹簧与壳体和活塞抵靠,这样弹簧的伸长可以推动活塞运动,驱动制动件进行驻车制动;而活塞反向运动时则可以压缩弹簧,松开制动件,停止驻车制动;更具体地,弹簧位于无杆腔内,第二管路118与有杆腔连通,这样在第二控制阀116被关闭时,第二管路118断开,油箱108内的油液无法进入有杆腔,没有油压,弹簧自由伸长,并在弹力作用下推动活塞,进而驱动与活塞杆连接的制动件进行驻车制动;而第二控制阀116被打开时,第二管路118连通,油箱108内的油液进入有杆腔产生油压,推动活塞压缩弹簧,从而使得与活塞杆连接的制动件松开,停止驻车制动。

可以理解,由于驻车制动的实现,不需要油压,因此在压路机2熄火停驶时,能够确保驻车制动的有效,提升了制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而在压路机2行驶时,由于制动系统10内还有油压,弹簧被压缩,制动件处于松开状态,因此不会产生摩擦,从而可以减少磨损,也不影响压路机2的行驶;可以理解,制动件为摩擦片。

更进一步地,后桥轮边制动器102和驻车制动器100位于同一个油路中,共用系统补油压力,无需另外增加新的制动系统,有利于节省部件,简化结构。

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后桥轮边制动器102和驻车制动器100分别设置在后桥132上,以对后桥132进行制动,且后桥轮边制动器102设置在后桥132连接车轮的位置处,驻车制动器100设置在后桥132上靠近行驶马达122的位置处;行驶马达122和油箱108以及后桥轮边制动器102、驻车制动器100共用一个油路。

在上述实施例中,压路机的制动系统10还包括:增压油缸120,设于第一管路112上,增压油缸120用于增压,以提升制动效果,快速降低车速,减少驻车制动器100受到的摩擦,降低驻车制动器100的损坏率。

具体地,由于补油泵130的压力较小,为了使得后桥轮边制动器102充分制动,增设增压油缸120,增压油缸120可以提高后桥轮边制动器102的输入压力,使得后桥轮边制动器102充分制动,提高制动效果,进而提升压路机2在预设的延时时间内停驶的可能,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后桥增加后桥轮边制动器102后,仅需增加一个第一控制阀110、一个增压油缸120即可,液压管路借用补油泵130的补油压力(与驻车制动油路共用),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液压系统不需增加齿轮泵、蓄能器、充液阀、制动踏板等零部件,减少了部件数量,简化了结构,且易于维护,制动效果好,驻车制动损坏率低。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驻车制动器100的弹簧设于有杆腔内,第二管路118与无杆腔连通。

如图4所示,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路机2,包括:底盘20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实施例的制动系统10,制动系统设于底盘20上。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制动系统10,从而具有了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通过底盘20的设置,便于形成压路机2的主体,以便安装制动系统10。

如图5所示,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用于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实施例的制动系统,或用于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实施例的压路机,包括:步骤s100:获取挡位器的挡位状态;步骤s102:根据挡位状态,控制行驶变量泵、驻车制动器和后桥轮边制动器的动作顺序。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挡位器的挡位状态,并根据挡位状态,控制行驶变量泵、驻车制动器和后桥轮边制动器的动作顺序,即根据压路机的具体状态来控制行驶变量泵、后桥轮边制动器和驻车制动器的动作先后,这样能够更有针对性地使用后桥轮边制动器和驻车制动器,有利于提升后桥轮边制动器和驻车制动器使用的灵活性,并形成对后桥轮边制动器和驻车制动器的保护,减少各制动器的磨损,延长各部件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可以减少驻车制动器的损坏。

如图6所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200:获取挡位器的挡位状态;步骤s202:判断挡位状态是否为空挡;步骤s204:若是,控制行驶变量泵的排量为零,开启液压制动,在第一预设时长后,开启第一管路上的第一控制阀,使油箱通过补油泵和第一管路向后桥轮边制动器供油,启动后桥轮边制动器制动;步骤s206:在后桥轮边制动器制动第二预设时长后,关闭第二管路上的第二控制阀,停止油箱通过补油泵和第二管路向驻车制动器供油,释放驻车制动器上的弹簧,实现驻车制动;步骤s208:若否,停止后桥轮边制动器和驻车制动器制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挡位状态为空挡时,先开启液压制动,即控制行驶变量泵的排量为零,而补油泵仍然供油,使得行驶变量泵和行驶马达之间的油路出现压力提升的情况,形成憋压来降低行驶马达惯性转速,即液压制动;经过第一预设时长后,行驶马达转速已经降低,后桥速度相应地降低,此时再开启后桥轮边制动器进行制动,可以减少后桥轮边制动器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经过第二预设时长后,在后桥轮边制动器制动的作用下,压路机的速度进一步降低,甚至停了下来,此时关闭第二管路上的第二控制阀,停止供油,使得驻车制动器上的油压消失,从而可以释放驻车制动器上的弹簧,实现驻车制动,可以减少驻车制动器的制动件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需要留意,控制后桥轮边制动器停止制动,通过关闭第一控制阀实现,即通过关闭第一控制阀,使得第一管路断开,后桥轮边制动器得不到油箱、补油泵的供油,失去制动力,从而停止制动;当然,在压路机停止行驶并熄火后,发动机停止工作,补油泵不再工作,制动系统内没有了油压,后桥轮边制动器自动失效,而弹簧没有被油压压缩,从而自由伸长,驱动驻车制动器上的制动件进行驻车制动。

进一步地,可以将第二控制阀116设置为常闭电磁阀,第一控制阀110设置为常开电磁阀,从而更加便于控制,有利于提升驻车制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第一预设时长可以是1秒~100秒中的任意一个数值,根据具体需要设定,例如3秒、5秒、10秒、20秒等等;第二预设时长可以是1秒~100秒中的任意一个数值,例如1秒、2秒、6秒、8秒等等,更具体地,例如第一预设时长为两秒左右,第二预设时长为一秒左右,经过试验论证,在坡度小于20度时,通过液压制动,或者说憋压就可以在预设时间内使得压路机停下来,在坡度大于20度时,通过液压制动配合后桥轮边制动器就可以在预设时间内使得压路机停下来,预设时间包括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二预设时长。

根据本申请提出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压路机2,压路机2的后桥132增加轮边盘式制动器,即后桥轮边制动器102;后桥轮边制动器102与驻车制动器100共用液压油路,以减少部件数量,简化结构,控制成本;挡位器104回空挡后,后桥轮边制动器102先启用,驻车制动器100再启用。

压路机2的第一控制阀110用于控制后桥轮边制动器102的启停;压路机2的第二控制阀116用于控制驻车制动器100的启停。

如图7所示,挡位器回到空挡时的控制逻辑为:步骤s300:获取挡位器的挡位状态;步骤s302:确定挡位状态为空挡;3秒后,执行步骤s304:控制器开启第一控制阀;步骤s306:增压油缸增压;步骤s308:后桥轮边制动器制动后桥;另外,在控制器开启第一控制阀,延时1秒后,执行步骤s310:关闭第二控制阀;步骤s312:驻车制动器制动后桥。

压路机的发动机熄火后,行驶排量泵和补油泵均停止工作,因此无补油压力,后桥轮边制动器失效,但第二控制阀为常闭式,弹簧在没有受到压力的情况下自由伸长,推动驻车制动器的制动件制动,从而确保驻车制动有效。

行驶逻辑:挡位器离开空挡,第二控制阀开启,补油泵或行驶变量泵提供的油液压力压缩弹簧,松开驻车制动器的制动件,驻车制动器失效,第一控制阀关闭,后桥轮边制动器制动失效。

本具体实施例的压路机,改善了后桥的驻车制动器容易损坏的情况,且改动小,结构简单,成本低,共用系统补油压力,无需另外增加新的制动系统。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减少了驻车制动器在压路机仍然在行驶的情况下开启的状况,降低了驻车制动器的损坏率,延长了驻车制动器的使用寿命,且结构简单,无需另外增加新的制动系统。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