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真:什么是中庸之道,与“智仁勇”有什么关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历来是什么词类 子真:什么是中庸之道,与“智仁勇”有什么关系?

子真:什么是中庸之道,与“智仁勇”有什么关系?

#子真:什么是中庸之道,与“智仁勇”有什么关系?|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什么是中庸?

孔子的中庸思想,历来被误解很深。很多人以为中庸是明哲保身和稀泥,这是极大的误解。中庸是是极高明的智慧,所谓:“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是三达德“智仁勇”的完美结合,我们将于下面做分析。

孔子在《论语》里有两段提到和中庸相关的段落: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从这两段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庸是非常难做到的,孔子甚至认为比治理好国家、辞掉高官俸禄,踩踏上刀山都要困难(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

中庸是动态的均衡,就如平衡木运动员在狭窄的木条上运动舞蹈,充满了一种艺术的美感,而不失去其重心,这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只要稍有差池就会跌落舞台。

中庸就是在任何处境,都能做到最正确最该做的事,正如射箭手每次都能命中圆心,这对智慧和力量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因为你首先判断什么是最正确最应该的事。

正如孟子对孔子的形容,如下:

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

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於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孟子·万章下》

孟子认为射箭手命中百步外的目标,即要靠力,更要靠智。就是说要智勇双全。但该不该射,则要靠“仁心”去决定,这里就集合了“智仁勇”三达德。

而孔子身上就集合了三达德的特点,我们在前面的文章已经做了非常详尽的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说做到中庸是非常困难的。

在某些特殊的情况,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中庸。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是中庸。

独善其身,忍辱负重也可以是中庸。

孔子赞美大舜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这是舜对中庸最好的注脚,他自己则是:“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中庸就是用中,在过度和不及中找到那个最正确最善的点,这个点因人,情境而不同,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孔子的因材施教也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是《中庸》所说的“发而皆中节。”这需要高度的智慧、勇力、和仁德。所以孔子说中庸是非常罕见和难做到的。

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中庸是最高德性。如其在《尼各马科伦理学》所言:

在行为中同样存在过度、不及和中间。德性是关于感受和行为的,在这里过度和不及产生失误,而中间就会获得并受到称赞。这两者就是德性。德性就是中庸,是对中间的命中。……由此可以断言,过度和不及都属于恶,中庸才是德性。 ……

德性作为对于我们的中庸之道,它是一种具有选择能力的品质,它受到理性的规定,像一个明智人那样提出要求。中庸在过度和不及之间,在两种恶事之间。在感受和行为中都有不及和超越应有的限度,德性则寻求和选取中间。所以,不论就实体而论,还是就所以是的是的原理而论,德性就是中间性,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

又如:他在《大伦理学》所言:过度与不及二者均与中庸相反。因为中庸是对过度而言的不及,也是对不及而言的过度。因此,挥霍者说慷慨者是吝啬鬼,而吝啬者又说慷慨者是挥霍的人;鲁莽者和轻率者把勇敢者称为懦夫,而懦夫又把勇敢者叫做轻率者和疯子。

再如《大伦理学》:德性是什么,我们已考察了。(因为它似乎是情感的某种中庸,所以,要想在道德方面获取好声誉的人必须在每种情感上保持中庸。因此,做有德行的人是不容易的;因为很难在每一场合中都把握住中庸,例如,人人都可以画圆,但要在已经画出的圆中发现圆心却困难。同样,动怒很容易,与此相反的不动怒也不难,具有中庸状态就难了。一般地说,在每一情感中,我们发现,中庸周围的状态较容易,但中庸本身却很难,但我们之被称赞,恰恰是基于中庸。因此,德行很稀少。)

从以上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中庸之道与亚里士多德的异同,相同的是两者都认为中庸是最高的善,是难得和稀少的,是过度和不及中那个最完美最善的点。不同的是,亚里士多德把过度和不及都认为是恶的,孔子则比较包容,比如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他认为狂狷虽有过度和不及,但也是有其优点。亚里士多德对中庸则有很多论证分析,这是中西哲学显著的不同点。

傅佩荣老师对《中庸》的精彩总结,非常有启发,摘录如下: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所赋予的即是人的本性(这种本性是向善的)。顺着本性走的即是人的正路( 顺着向善要求走,就是要择善固执)。修养自己走在正路(择善固执)上的即是教化。所谓“中庸”,即是指“择善固执”这种“人之道”而言。“善”是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具体落实于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交)。 至于“三达德”(智仁勇),则是:择(智之事)善(仁之属)固执(勇之行)的方法。是以中庸是三达德完美的结合。

“中庸”即是“用中”,“用”为“择而固执”(兼智与勇而言),“中”为“善”(仁之发用)。如此,《中庸》之体系可谓完备。

总结:谈了这么多,其实真正要深究,也无法给孔子的哲学一个明确的定义(无论是中庸,还是智仁勇或义礼智信)只能做些书面的解释。因为它是实践的,而面对人生千变万化的事物,你无法生搬硬套书本知识去解决,否则就变成了一个食古不化的书呆子了,所以孔子说他自己是“无可无不可,”孟子说他是圣之时者,这就是说他的哲学是一种流动的智慧,因人、因事、因物而不断流转,我们需要不断寻找那个最善的点,但其中的真诚是永恒不变的,否则就变成儒家最痛恨的“乡愿”了。

所以,我们无法从伟大圣贤那里学到任何具体的东西,只能学到一种精神,一种态度。孔子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问仁问孝,答案都不一样,樊迟三次问仁,三次答案都不一样,我们如果去问孔子,得到的答案也会和那些弟子不一样。我们学了任何智慧,都需要面对我们自己的生活和磨难,而这种磨难是独一无二的,无法生搬硬套任何思想去解决,只能自己想适当的方法面对,但古人的态度和精神是能借鉴的,只有学到活的智慧,才能有活的生命。让知识活起来,则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力行。那孔子的思想适合现代吗?答案是肯定的,不但适合现代,更适合于千秋万代,因为他留下了一种永恒的精神,就是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向善精神,而我们也从孔子身上看到了人的典范。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就总结的很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