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关于日食的最早记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历史上关于神仙记载的书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关于日食的最早记录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关于日食的最早记录

2024-01-07 23: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夏朝建立以后,由于人们生活、生产的需要,尤其是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生产,需要按季节来耕种和收获,所以对天文、历法的重要性有了较多的认识。在夏王朝中还专门设立了“掌天地四时之官”,也就是说天文官。

古书中有这样一个记载:“故《夏书》曰:辰不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左传·昭公十七年》)。

《夏书》指的是夏代的史书。辰是指“日月交会谓之日辰”。“辰不集于房”是说日月交会不入其正常位置,也就是说没有安于房宿(后来的二十八宿之一)的位置,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这次夏代的日食,据《尚书·胤征》说,是 发生在仲康时期,此时的天文官,也就是尧时的羲和的后人,也叫羲和。可是这个羲和大不如他的祖辈。他好酒贪杯,整天沉湎于酒食中,擅离职守,经常跑回家中去喝酒,喝得醉醺醺的,迷乱了本性,也不去观察天象。

而这次日食,他没有观察到,未能及时报告,才引起了“瞽(乐师们)奏鼓、啬夫(管理农事的官)驰,庶人(百姓,或说是奴隶)走”。也就是 日食发生时,天昏地暗,于是人们大惊失色,忙击鼓鸣锣,啬夫驾着车子跑,庶人们惊惶不安地往来奔走,为的是准备祭祀天神以救日。

当时人们对日食这种天象的规律还没有掌握,一旦发生日食,便把它看成天神作祟,或是“天狗食日”。经过一场混乱以后,仲康命令当时掌管六军的大将、胤国的诸侯率兵前去“观象台”征讨羲和。胤侯奉王之命将羲和按罪正法。

关于夏代这次日食的记载,从历史情况和具体时间上来说,学者们也有不同的说法。但大家都公认夏代发生过日食,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日食记录。

以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0个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地支相配的 “干支纪日”(或叫甲子纪日)法,是我国独有的纪时方法。

相传在历法中纪日使用的甲子,是黄帝时就发明了。夏代是否也是使用干支纪日,目前虽然还没有见到当时的文字记载,但是从夏朝的17个王的名号来看,其中的胤甲、孔甲、履癸(桀)三个都是以甲、癸天干为王号。

这种以甲、乙、丙、丁等为王号,见于商代的有三十一王。从商朝的甲骨文中证明了当时纪日就是以干支相配,从甲子、乙丑、丙寅、丁卯到癸亥为止,正好相配为60日,然后又从甲子开始,周而复始。夏代纪日是否也是如此,目前资料缺乏,不能确定。而甲骨文中甲子纪日是连续不断的。

今天我国农历(夏历)中所用甲子纪日,一直是由商代延续下来,也有可能是从夏代就延续至今。 这种在历法中使用的纪时方法能够延续三四千年,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夏朝的历法是一种什么样的历法,详细情况今天还说不清楚。但是西汉戴德编的《大戴礼》中有一篇叫《夏小正》,这就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传授的《夏时》,相传就是夏朝的历法。但是现存的这篇《夏小正》分为“经”和解释经的“传”的两部分。

根据近年来专家的校正,经文一共只有421个字。对《夏小正》的成书时代也有不同说法,不过都认为时代较早。有的学者认为《夏小正》写成的时代应是在商代,最晚也是在商周之际。虽然它不完全是夏代的历法,但是其中还是保留着一些夏代、甚至更古老的资料。至于《夏小正》中解释经的传文,则是战国早期儒家的作品。

《夏小正》中所用的月份是“夏历”的月份。在一年的12个月中,记载了每一个月的物候、气象、天文、农事、田猎,以及与农事有关的活动。其 中以观察动物、植物的生长、活动变化来进行农事活动的记载,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物候学。

如在一年的12个月中都有一些有关物候的记载:

正月:雁飞向北方,雉鸡振翼鸣叫(寻求配偶),鱼从结冰的水底向上浮,田鼠出洞了,园中看见韭菜长起来,柳树长出花絮,梅、杏、山桃开花了,农夫们修整耕田起土的农具耒耜等等。

二月:到田中去种黍,羊开始生羔,开始祭鲔(捕鱼时候来到),堇菜长出来,开始採摘堇菜,昆虫蠢动了,燕子来到了家中作巢,黄鹂开始鸣叫,芸菜也开花了。

三月:桑树萌发,杨树抽枝,蝼蛄鸣叫,采摘蘵草,桐树开花,斑鸠鸣叫。

四月:麦蚻鸣叫,园中的杏树结果了,蛙开始鸣叫。

五月:浮游虫大量的产生,伯劳鸟鸣叫,蝉也鸣叫了,开始分裁蓼蓝(染色草),煮梅子的时候到了。

六月:煮桃子的时候到了,鹰开始学飞。

七月:芦苇开花,小狸长大了,池水中长出了浮萍,扫帚草长成了,寒蝉开始鸣叫,这时雨也下得多了。

八月:瓜成熟了,枣也下树,栗开始裂皮脱落,鹿开始交尾,鴽鸟飞去,田鼠多起来。

九月:大雁迁向南方,燕子升高飞去,各种野兽入穴,菊花盛开,开始种麦。

十月:冬季打猎之时来到,乌鸦忽高忽低的飞翔,夜长的时候到来。

十一月:狩猎开始,麋鹿解角。

十二月:弋鸟高飞鸣叫,冬风起,昆虫潜入地下。

这是从远古的时代起,人们就世世代代的从采集、打猎、放牧和农业的生产活动中积累下来的实践经验。

这种观察自然界中的物候来安排农活的传统,一直流传了几千年。到现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然保持着这一传统。

从《夏小正》的经文里和其他有关夏代的资料中得知,夏朝使用的历法——夏历,一年称做一岁,“夏正”是“建寅”。

因为古代人们把12个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和一年的十二个月互相配合,以通常由冬至的夏历十一月配子,十二月配丑,一月配寅,直至十月配亥。以哪个月为岁首,就称该月为“建×”。

夏朝是以正月(一月)为岁首,正月初一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所以称为“建寅”。

这种历法是与农业生产的季节密切结合的,所以人们就把夏历也叫做“农历(俗称阴历)。现在我们每年的春节,就是夏历年的第一天。

在中国的历史上,天空一直有着难以替代的地位在神话故事中,神仙住在天上。在朝代里,皇帝自称为天子。同时因为古代的农业极其依赖于天气,所以天上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人们的心。

00:43

早在公元前二十世纪,我国就对日食有了明确的记载。

惟时羲和颠覆厥德,沈乱于酒,畔官离次,俶扰天纪,遐弃厥司,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羲和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诛,《政典》曰:『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

——《尚书·胤征》

意思是:“这个羲和他的行为颠倒黑白,终日酗酒,背离职位,扰乱了日月星辰的运行历程,背弃了他的职务。前些时候季秋月的朔日,日月不会合于房,出现日食,乐官进鼓而击,啬夫奔驰取币以礼敬神明,众人跑着供役。但羲和明明主管其官却不知道这件事,对天象昏迷无知,因此触犯了先王的诛罚。先王的《政典》说:历法出现先于天时的事,杀掉无赦;出现后于天时的事,杀掉无赦。

据说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日食的记载。

而在诗经中,也记载了日食与月食: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00:09

正是十月的时候,初一这天是辛卯。天上日食忽发生,这是凶险的征兆。往日月蚀夜光微,今天日食天地黑。如今天下众黎民,大难将临令人悲。

日食月食示凶兆,运行常规不遵照。全因天下没善政,空有贤才用不了。平时月食也曾有,习以为常心不扰。现在日食又出现,叹息此事为凶耗。

01:40

在古时,因为人们缺少了对天文学的了解,所以认为日食与月食是大凶之兆。直到汉朝,天文家张衡对日食月食有了基本的认识:

“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月食。”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星空不断地探索,日食、月食的原理也逐渐被世人所知。

日食可分为 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日食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因为,随着地球绕太阳的公转与月球绕地球的公转,月球运动到了太阳与地球之间,当太阳、月球、地球三个星球处于同一直线上时,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被月球所遮挡,月球的影子投向地球,从而形成了日食。

00:29

随着三者之间距离、位置的变化,日食又会呈现出日全食、日偏食与日环食这三种现象。理论上来讲,日食只会发生在朔日,即农历的初一,但也不是所有朔日必定发生日食,因为月球运行的轨道(白道)和地球运行的轨道(黄道)并不在一个平面上。白道平面和黄道平面有5°9′的夹角。同时,太阳和月球都移到白道和黄道的交点附近,太阳离交点处有一定的角度。

月食也分为月全食,月偏食,与半影月食。与日食相同,月食是当地球运动到月球与太阳之间,三者位于一线时,出现的天文现象。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地球的影子投在了月球上,形成了月食。

日食与月食都随着亏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这五个阶段。

日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当日食发生时,太阳的亮度降低,让太阳的日冕显露出来。有许许多多重要的科学发现都是利用日食的时候加以实验和论证的。

日食的计算涉及到太阳和月亮运动的准确性,因此古代许多天文学家用它来验证自己的历法。1969年还有人利用公元2年以前的25次日食记录来计算地球自转速率的长期变化。另在日月食中也发现了沙罗周期。

在考古断代中,根据历史中的日食记载,可以帮助精确地确定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是十分可信的手段。

1919年天文学家亚瑟·爱丁顿利用日食时遮蔽强烈的太阳光线观察星光被太阳引力扭曲而验证相对论。

日食与月食

一、日食

1.产生原因: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在民间传说中,称此现象为天狗食日。

2.类型:日食分为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全环食。

3.发生时间:在阳光照射下,月亮和地球在背向太阳的方向拖着一条影子。月亮扫过地面,产生了日食。日食必发生在朔日,即农历的初一。

4.发生过程:日全食发生时,根据月球圆面同太阳圆面的位置关系,可分成五种食象:

注意:(1)观测日食时不能直视太阳,否则会造成短暂性失明,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永久性失明。

(2)日全食与日环食都有上述5个过程,而日偏食只有初亏、食甚、复圆3个过程,没有食既、生光。

中国有关日食的记载:

(1)中国有世界上最早、最完整、最丰富的日食记录。

(2)最早是《尚书》记载的发生在公元前1948年的一次日食。

二、月食

1.产生原因: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 (或几乎) 在同一条直线上。

2.类型: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两种。

3.发生时间:月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即望日。每年月食最多发生3次,有时一次也不发生。

4.发生过程:正式的月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

欢迎关注“新大众哲学”微信公众号:

权威发布马列经典著作编译出版资讯;

为读者提供第一手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研究文本;

分享国内外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关注我们,过有意义的人生▼

喜欢此文章请 “点赞”和“ 在看”↓,分享是一种美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