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印度雕塑风格两大来源 2024

2024

2023-03-25 22: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始美术

一、背景-审美意识的萌生(旧石器时代,300-1万年前)

考古发现表明,包含审美及美术创造因素的活动,在数十万年前劳动工具的制造和改进中就已孕育,因此,中国美术的历史也得从遥远的古代开始追寻。1、初期(300-20万年前):(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北京猿人)创造了工具→提供了产生艺术的物质基础→石器(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等)→审美意识产生基础。2、中期(20-5万年前):(丁村人)劳动工具(石器)器型显著增多,型制略具规范,且均衡对称→审美意识渐显萌芽。3、晚期(5-1万年前):(山顶洞人)石器体现出规整均衡的节律感,磨光钻孔→装饰品出现→爱美观念业已产生→从朦胧的审美意识进入较为清晰的自觉阶段。

二、原始陶器艺术(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前后)

代表性文化遗址:(考点: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等题型)黄河流域: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长江流域: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

经济基础:开始从单纯的采集和狩猎经济过渡到以农牧为主,渔猎为辅的综合经济(包括制陶、纺织)→定居生活。

陶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一次大飞跃,成就则显示出中国美术史上第一次艺术高峰的到来。(原始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要求下产生的。)

陶器遗址:出土陶器最为著名的有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等。

典型风格:(考点)黄河中上游彩陶: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

1、仰韶文化(彩陶最突出代表):主要分布于河南、陕西,甘肃东部,山西南部地区,年代公元前4100-前2500年左右。最具代表性出土彩陶:半坡、庙底沟(底色均呈红色)。

半坡类型:种类较少,造型简单(原始性)。器物代表:圆腹钵(bo),小口细颈大腹壶,直口尖底瓶。色彩:以黑为主,个别红白相间,图饰一般绘于器物表面,个别绘里面(内彩)。图样:以动物纹最具特色,其中尤以鱼纹和人面纹最为突出(宗教内涵)。造型夸张而神秘,颇有意趣,或寓宗教内涵。

庙底沟类型:在半坡基础上继续发展的仰韶文化,时代公元前3500-前3000年左右。为仰韶文化中期类型的典型代表,手制为主,个别轮制,沿袭半坡,型制有变。典型器物:曲腹小平底碗,卷唇曲腹盆等。图样:几何纹与植物纹为主,动物纹逐渐消退。(表明仰韶人造型艺术的装饰性审美特征日益成熟。)装饰化形象的出现。

2,马家窑文化:继仰韶文化后发展起来的,年代公元前3300年-前1800年。根据器型和纹饰的变化又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它们分别代表着各个时期的不同风格特点,同时又是一脉相承的)。

石岭下(彩陶):陶色:大都呈橙红色。

纹饰:除彩绘外,绳纹、弦纹、划纹、附加堆纹等。

纹样:几何形较丰富(平行条纹、波浪纹、重弧纹、锯齿纹、叶形纹等),动物形(鲵

鱼纹、鸟形纹)。

代表:叶形纹彩罐、鲵鱼纹小口平底瓶。

马家窑:直接继承石岭下发展而来,彩陶以黑色彩绘为主流(沉稳高雅)陶质呈橙红色,黑纹尤显沉稳高雅。

纹样:几何纹为主,动物与人物纹为辅,装饰或疏或密,或轻或重(绘制技巧相当纯熟)

代表:尖底瓶、四系双耳彩陶瓮(螺旋纹)→极其丰富想象力,很高艺术表现能力,线条流畅而富有动感。

半山类型:出土陶器表明马家窑文化更趋成熟,陶器代表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最高水平。代表:造型和纹饰上形成鲜明特色(瓮、壶),小口双耳壶最具时代代表性。纹饰:高度程式化的几何纹为特色,螺旋纹、圆圈纹、锯齿纹、波状纹、平行纹较流行。彩绘:黑色,红色,黑红相间,与橙黄色胎地交织,绚丽夺目地区:主要分布在甘肃兰州市,广河县、景泰县等地区。

马厂类型:直接继承半山,是对半山的继续或发展。造型:高耸而俊秀(器物下部普遍拉长,而腹部偏上,整体显得高耸而俊秀)装饰:大多沿袭半山母题,蛙形、卷曲纹、勾连纹、圆圈纹、斜线格纹、锯齿纹(其中最有代表性是沿袭半山的大圆圈纹)。总体:图案整体感强,线条粗犷,网线细密,运笔技巧上早期严谨,晚期写意奔放,更富艺术趣味。

黄河下游素面陶:以大汶口——龙山文化最为突出。相对年代始于公元前4300年左右,约至前2400年前后过渡为龙山文化。

1、大汶口文化:主要器型(鼎、壶、盂、鬹、杯、豆)尤其以高足黑陶杯,大镂孔座豆,矮裆鬹最有代表性。纹饰:最初(带状红、黑彩)→中期(带状花纹)→晚期(彩陶少见,圆点纹、漩涡纹)稍后流行圆点勾叶纹,花瓣纹。显著特色:①色泽的多样化(白陶最为突出代表性)。②黑陶成熟(代表着这个时期工艺最出色的成就)。③雕刻发达,彩陶纹饰则有三角形纹、水波纹、菱形纹以及网纹、锯齿纹等。

2、龙山文化:龙山文化的分布范围与大汶口文化大体一致,与大汶口前后承接几乎一致。普遍使用快轮制陶术,造型规整,以黑陶与灰陶等素面陶为多数,尤以磨光的泥质黑陶为突出的典型风格。典型风格:磨光黑陶(壁薄均匀,乌黑发亮,光泽烁目)→蛋壳黑陶(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纹饰:纹饰极少,刻画镂孔为主,三角纹、圆圈纹、方格纹、附加堆纹,风格朴素大方,典雅别致。造型特点:三足器与圈足器较多,许多器物置有附件(盖、流、耳、鼻)。这些器物在造型与装饰方面都为青铜器艺术的产生与发展铺平了道路。

概述:就造型而言可分三个时期。最早时期的陶器器皿主要以实用为目的,胎质粗劣,形制简单,器型种类很少。第二个时期,器型不断增加,造型逐渐完美,既有实用意义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彩绘纹饰,光彩夺目。第三个时期在种类繁多的基础上,对器物造型的进一步追求。

陶器纹饰演变:最早出现的彩陶色彩单调,纹饰简单,主要以写实的动物纹为代表。到彩陶兴盛期则以几何纹和植物纹为主(动物纹的衰落与植物纹的兴起,是以狩猎为主过渡到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生活在美术表现上的反映)

三、原始绘画

1、原始陶绘艺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图绘艺术始见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但却不能说这就是我国最早的图绘艺术)。陶器上的彩绘,主要分图案与图画两大类,其中以图案居多(图案又宗于图画,图案是经过艺术再创造而变了形的图画),这就意味着在我国彩陶产生之前,尚存在着一段漫长的绘画发展历程。彩陶上以图案为主(初期注重写实,质朴自然,黑白异趣,此后随着装饰味的不断加强,而渐趋抽象图案化)江苏邳县大墩子出土的陶屋模型,说明江淮一带泥房子上已有动物之类壁画,是我国现知最早的建筑壁画。人们最初对美的认识,即是由对某些生活对象的爱好或希望而产生的。原始时代的人物画次于动物画,主要见于陶盆和崖壁之上(如舞蹈纹彩陶盆,舞蹈的起源亦来自劳动生活)彩陶器上的狩猎舞,正是模仿野兽姿态,再现着打猎过程,贯穿着他们的希望或喜庆的思想内容。

2、早期地画、壁画、岩画1982年,秦安大地湾仰韶晚期遗址发现地画(甘肃),距今约5000年左右。(考点)岩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岩画的国家,亦为岩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遗存著名的有:广西花山岩画、内蒙阴山岩画、云南沧源岩画、四川珙县岩画、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以及甘肃嘉峪关黑山岩画,大都出现于少数民族地区。(考点)最值重视:内蒙阴山岩画,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阴山岩画发现有一万余幅,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实属少见,且其延续的时间也最长,从新石器时代直至清代都有所发现。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在平整黑色岩石上以粗率劲直的笔触刻有人面、农作物、兽面、星云等图案以及各种符号图案,如“禾苗”等或有“祈求丰收”之意)。

四、原始雕塑

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联,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新石器时代,雕塑具有两大特征,即实用性和象征性。从雕塑品种看,新石器时代已具有浅浮雕、高浮雕和圆雕等所有雕塑形式。从材料上看,石、骨、玉、牙、木等都是原始人雕塑的使用材料。最具代表性雕塑是玉器和陶塑(新石器时代)。

1、史前陶塑艺术品的造型种类主要有动物、人物陶塑两大种类。动物陶塑一般模拟动物外形,通过圆雕表现手法塑造成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情趣的陶器(陶鹰尊,猪形罐,狗形鬹等)人物陶塑既有单独成型的雕塑品,也有作为附件装饰塑造于陶器上的(陶塑人头像,女性裸体像)。北首岭塑绘人头像,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采用雕塑和绘画相结合的手法塑绘而成的人头像。史前时期的雕塑作品,几乎都是采用对称原理,并运用写实、夸张、写意手法塑造而成,它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原始先民认识生活并再现生活的朴素愿望,中国传统的雕塑艺术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它对后世青铜艺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新石器时代玉雕有南北两个中心与两种风格。南方良渚:采用平面浅浮雕和线刻结合手法,描绘对象主要为宗教礼器上的神人像,造型庄重神圣,较强宗教意味。北方红山:采用圆雕技法,描绘生活中或神话中的动物,造型生动活泼,较强装饰性。

①红山文化:一些祭祀遗址所出土的玉器是这一时期玉制品的代表作,玉器很多有穿孔(装饰品),红山玉雕以动物类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玉猪龙和玉鸟、玉龟。②良渚文化:发现于太湖流域,其玉器主要有三类,一是作为礼器或仪仗的工具,主要有钺、斧、锛、刀等。二类是宗教用品,主要是琮(cong)、壁等。三类是装饰品,有头饰、颈饰、耳饰、佩饰等以及服装上的用品如带钩、圆扣和各种缀饰。其中以带有宗教意味的礼器上的平面雕刻为其玉雕的突出成就,数量繁多而富有神秘色彩的神人合一纹的图饰几乎成为了良渚文化的一种代表(这种人与神相结合的图像是良渚人在祭(ji)祀(si)中主要使用的图案,可能也是良渚人所崇拜的神徽),具有神圣庄重的特征,与后世青铜器上狰狞神圣的饕(tao)餮(tie)纹具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先秦美术(一)先秦青铜艺术

1、青铜器之沿革

马家窑遗址(最早青铜制品,铜刀)→齐家文化(遗址有皇娘台,大何庄,秦魏家等,其中铜镜为迄今已知年代最早的)→龙山文化晚期(铜鬹残片)→岳石文化、二里头文化(文化的时代与夏代相当,出土相当成熟的青铜容器)→商代前期文化(饕餮纹是商代青铜礼器中最重要的也是最能体现当时文化特征纹饰,出现成套青铜礼器和武器,表明奴隶制礼制的发展和国家机器的进一步强化)→商代晚期(铸造中心:安阳、三星堆、大洋洲。型制大型化发展)→西周早期(酒器减少,礼器成大宗)→西周中晚期(普遍有很长铭文,更具朴素实用特色。自懿王起,国势转衰,礼器制作粗率简陋,动物写实增强,威严怪异气氛减弱,纹饰上饕餮纹、兽面纹被波浪环带纹代之。)→东周时期(礼崩乐坏,礼器大为减少。日用器增多,世俗化商品化工艺品增多,庄重浑厚特征减弱,华美巧饰风格盛行,地方特征明显)→战国时期(逐渐低落,气魄上不如前期,商品化倾向,数量增加,精致细腻,生动写实作风,反映兵器与描写战争的纹饰大量出现,金银错最光辉的成就。)

2、青铜器的类型与纹饰(题型涉及:填空、选择、简答等)

(这些“明贵贱,别上下”的等级制,在奴隶制强盛时,特别是在西周时表现的最为显著)

按用途: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等几大类。其中生活用器和乐器种类最多。

就奴隶社会前期与后期比较,青铜器在数量上大量增多,而在器物类型上,礼器减少,实用品增多,并向着世俗化商品化发展。

青铜器装饰纹样主要分动物和几何纹样两大类,青铜器的造型及其器物的主体雕饰以动物形象为主,底纹或细部以几何纹样为多。

青铜器的造型装饰主要有三种特征:一是根据动物形态造型。另一种是将人和动物形象与青铜器造型融合为一体。第三种是以主体动物形象来作为青铜器物之附件。

青铜器上动物之造型在表现手法上又可分写实与虚拟两类

青铜器纹饰主要分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三种,尤以几何纹为最多。(考点)

饕餮纹:神秘威慑之感,在商周礼器上非常普遍并非常突出。(考点)

春秋战国,反映生活的场面也开始出现,宗教性恐怖意境减弱。

青铜器花纹的演变可归纳为:由神秘抽象趋于自然写实,由宣扬神权而转向对现实生活的描写。

青铜器纹饰的发展过程:大体上经历了由简至繁,再由繁至简的过程(与工艺水平发展因素,奴隶制政治上强盛以及经济上繁荣有极大关系)

春秋时期青铜器纹饰上:一创造了捺模印的装饰方法(对秦代捺印花纹砖,汉代画像砖乃至画像石的产生不无启导)。二镶嵌工艺的发展。

战国时期青铜器的装饰花纹:主要有几何纹、云雷纹等,做工精细而繁密,最能反映战国铜器纹饰特点的是表现水陆攻战、采桑、射猎、车马、宴乐等现实生活的装饰画面。(即均反映出青铜器由早期神圣威严的风格发展到表现活泼与真实的生活化趋向)

(二)先秦雕塑艺术

(这一时期的雕塑艺术品,就制作材料来看,大致可分为,青铜雕塑,玉石雕塑和陶塑等三类)

1.青铜雕塑

类型:一是以动物形象进行造型(如尊)。第二种则是表现与器物附件上的立体雕塑(不受实用功能限制,纯属装饰品,夸张性描绘)

2.玉石雕塑

就整个奴隶社会而言,以商代的成就最为显著(玉石在当时不仅成为奴隶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装饰品或礼仪中必备的用器,也成为阶级统治的一种象征)

风格:这些玉器结构紧凑而形态朴实,大多采用大块面造型构成雕塑主体,加以阴线刻画,是立体雕刻与阴线刻画艺术手法早期形态,而这种粗狂质朴之造型与华美细腻之装饰相结合又是该时期玉雕艺术之最大特色。

3.陶塑

独立的个体雕塑盛行于商代早中期。

这些陶器动物、人物之造型,在表现手法上是朴拙的,许多是粗具模样而已,它没有青铜玉石等雕塑工致严格,但捏制自由,取意新颖,能抓住重点,突出神情,并且对局部进行夸张性的描绘。

影响:西汉霍去病墓石刻。

(三)先秦绘画(题型涉及: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等)

绘画兴衰戒鉴,褒功挞过的政治宣教作用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而沿袭不断

长沙楚墓(战国中期)两幅旌幡(jingfan)性质的帛画

《龙凤人物图》 “引魂升天”的旌幡之物,从绘画的艺术性上看此画造型反映了当时所崇尚的楚王好细腰审美特点,装饰味强,墨线勾描,细劲有力,用色简单,古朴典雅。

《人物御龙图》 “御龙升天”思想,浪漫主义表现,画面通过衣冠服饰来表现人物的身份,比例均称,形象仪态肃穆,勾线流利挺拔,整个格调庄重典雅,为当时人物肖像画杰出代表。

相同点:人物具作正侧面(线描肖像画早期阶段特征),衣摆造型(线条细劲流畅)

不同点:女像较为古拙,装饰味强,男像线条较流畅,富动感,衣纹圆转而挺劲,作单线勾描,略作渲染。

《缯书》(帛书),图像以细线来描绘,上涂彩色,鬼神画(从实物形态上给我们提供了当时鬼神画的一些具体特征)

总结:墨线勾画,线描成熟。

秦汉美术

(一)秦汉绘画

1.秦代绘画发现遗存近乎空白

仅有壁画残片、《车马出行图》、《仪仗图》、《麦穗图》等。

壁画表现形式以线描为主,运笔圆润流畅,大都在线条的基础上作重色平涂,局部再略加渲染。

2.汉代绘画

①帛画:(考点,题型涉及: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等)

马王堆1号汉墓:利仓妻子墓,“T”形帛画,旌幡性质,全画在构图上分上、中、下三部分。

主题:祈求灵魂归天,具有浓厚迷信色彩,有机的将画面三部分贯穿起来,罕见的表现手法,画面突出了墓主人的高贵身份,正侧面形象,整幅画中,形象惟妙惟肖,勾线流畅活泼,设色庄重典雅,写实与装饰相结合表现手法,使画面产生了一种飘渺的虚幻感,令引魂升天之主题表现的更为鲜明。

马王堆3号墓:利仓之子“T”形帛画,《车马仪仗图》反映墓主豪华生活场面,构图复杂,气势宏大,运用俯视,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应用正侧半侧等多种手法,是绘画技巧上的一大突破。

山东金雀山9号墓:构图分地下、人间、天上三部分,与“T”形帛画很相似,人物造型清瘦,运笔细劲而流畅,以黑线为骨敷彩画,有平涂,亦有渲染。

②墓室壁画(考点,题型涉及: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等)

从发展上可分为西汉,新莽与东汉三个阶段(受当时壁画盛行风气的影响,汉代壁画逐渐走入了墓室之中。)

代表:洛阳西汉卜千秋墓壁画,洛阳烧沟61号西汉空心砖墓壁画,山西平陆新莽墓壁画,河北望都一号东汉墓壁画,内蒙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考点)

题材:汉代帛画反映的主要是墓主人企望升天以及表现死者生前的显赫生活,这些内容虽然在墓室壁画里也有所反映,但壁画的内容比帛画要广泛的多。

由此可见,汉代墓室壁画所涉及的题材之广泛以及它们对当时社会生活描绘范围之全面,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艺术等各个方面,并且画面的生活气息也较为浓厚。

汉代墓室壁画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没有帛画那么细致,单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画面壮观的气势却得到了很好的反映。

用笔上:壁画中多为白描,线条有粗有细,比较粗放而自由,概括简练,用笔遒劲而有顿挫,造型掌握较准确。

用墨用色:多墨线勾勒,有的不加任何色彩,有的则平涂填色,有的浓淡渲染。

就汉代壁画总体而言,内容主要还是为帝王歌功颂德,为统治者宣教服务。

③画家

出于宣教或政治目的,汉代宫廷开始养有专门画工,以完成各种作画任务(如毛延寿等)。

宫廷画的发展表明当时专业画家已出现,画家之间还出现了不同阶层,有宫廷画家、民间画家、文人画家。

文人画家:张衡,刘褒,蔡邕(yong),赵歧等。

东汉中后期出现的文人画家,是中国绘画史上文人画家的先驱,不但为后世文人画的兴起创造了条件,由于文学题材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绘画的题材,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与成熟。

(二)秦汉雕塑

秦汉王朝的统治者将雕塑艺术视作宣扬统一功德,显示王权威严,美化陵园建筑,纪念功臣业绩的有力工具,形成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座高峰。

1.秦代雕塑

①兵马俑为代表(重要考点,题型涉及: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

整个兵马俑群,军容严整,陈列有序,体现出秦始皇重视武功,严于治军思想。在总体设计上充分反映出秦在灭六国的战争中其军马兵阵的壮观气势,既担负着守卫皇陵的象征职能,也是秦始皇完成统一历史功业的纪念。

艺术特点:皆为手塑,风格写实,比例均称,神态生动,形象纯朴,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重复,气势雄伟,反映出强大而雄浑的时代特征。

2.汉代雕塑

汉代雕塑包括石雕像,陶俑,和青铜造像,其中以石雕最为突出。

①霍去病墓前石雕(西汉石刻)(重要考点,题型涉及: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

象征祁连山的墓冢,以纪念霍去病在祁连山一带抗击匈奴的丰功伟绩,石人、石兽是为加强“山”的气势散置墓前的装饰物。其中有马踏匈奴,怪兽吃羊,母牛舐犊,跃马,卧虎,卧象,人与熊,石蛙,石蟾等14件,以动物为主。

风格:造型古朴雄健,浑厚有力。手法上“因材施雕”,以石拟形,就势而凿,大都以圆雕为主题,细部采用浮雕或线雕,并统一于大块面中,从而加强了作品的整体感与力度感,给人以简练而不琐碎,气魄深沉而雄大的感受。

跃马:是中国大写意圆雕石刻的典范,表现不可阻挡,勇往直前的气势。

马踏匈奴:纪念碑式大型圆雕,象征着汉民族远征的胜利,丰富的想象和浪漫主义手法,把被打败了的匈奴处理成仰卧马腹之下。

②东汉石刻

较西汉霍去病墓前石刻在写实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遗存以圆雕石兽为多(如武氏祠石狮,宗资墓石刻天禄和辟邪,高颐阙辟邪等)。

风格:追求写实、夸张和动态的美,其体态出现了S形弯曲,整体上玲珑活泼,四腿作大踏步向前之状。

③汉代陶俑

大致可分为王侯兵马俑,民间日用俑两类,前者是继承秦代兵马俑发展而来的。可以说这些兵马俑主要还是“汉承秦制”,是在秦始皇陵兵马俑的风格影响下形成的,而最能体现汉代陶俑艺术特征的还是大量的日常生活俑。

生活俑:西汉俑长于刻画动态,简洁概括趋向。东汉俑题材进一步扩大,描绘的形象也愈加生动传神,极富生活气息(如东汉说唱俑)。

④青铜塑像

东汉《马踏飞燕》(考点,题型涉及:填空、名词解释等),构思之巧妙,制作之精美,堪称整个汉代青铜艺术的杰出代表,侧视的基本构图呈倒三角形,运动感很强,被誉为青铜雕塑中的一朵奇葩。

(三)秦汉画像石、画像砖(重要考点,题型涉及: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

汉代各类艺术中,论内容之丰富,数量之多并具有时代意义的当属画像砖石,它是汉代雕刻的独特表现形式,依附建筑而存在,同时又在表现方法和艺术形象上具备绘画的特征,所以它既属雕刻,亦可作为绘画或建筑研究的对象。

概念:

画像石: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的绘画艺术(萌发西汉,发展东莽,高潮东汉)。

画像砖:秦汉时代的建筑装饰构件。

画像砖与画像石兴于两汉间,东汉达到鼎盛,魏晋南北朝不多见。

1.形成的过程

画像砖纹样来源于战国末期空心砖上的捺印花纹。

画像石晚于画像砖始于西汉末年,可能是在画像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从壁画、青铜纹饰中吸收营养而成,东汉大量普及。

2.兴盛的原因

画像砖,画像石在两汉极为兴盛。

原因主要是:封建统治者为满足其奢侈生活或处于辅助政教的需要。

厚葬风行,谓死如生,对于厚葬的场所墓室,他们则更是不遗余力地加以美化,于是这种可以永久长存的画像砖石就在汉代墓石中大量盛行起来。

3.画像砖、画像石分布的主要地区

画像砖西汉以洛阳、郑州为中心,东汉以湖南、四川、江浙为多,其中尤以四川最为突出。

画像石大致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的北部等当时政治经济文化重地。

山东出土画像石最多,其中以武氏祠画像石内容最为丰富,表现技法也最有代表性,皆用减地平雕加阴线刻的技法雕成。

4.画像砖、画像石的内容

A.反映劳动与生活的情景:如农民劳动场面,统治者奢华生活等。

《弋射收获图》构图完整和谐,神态生动,初步运用透视原理。

《盐场画像砖》描写山中狩猎与井矿采盐,有山水画概貌。

《牛耕图》浓郁的生活气息。

反映统治者奢侈生活的作品内容大多记录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或反映他们追求或崇尚的生活方式。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汉画像砖石是当时剥削阶级奢侈生活的一种写照,内容以车马出行与宴饮乐舞的场面较多。

总的来说,反映车马出行,宴饮乐舞的场面,其人物动物的动态幅度大,方法上追求圆润流畅,整体上轻松奔放。

B.反映历史故事和宗教神话传说内容

如武氏祠,郭巨祠。

这种题材在当时是非常流行的,它们和当时的整个社会思想有紧密的联系。

(四)秦汉工艺美术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由于生产关系从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使得工艺品在数量上而且在制作水平上比以前都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呈现出璀璨夺目的景象。主要体现在金属工艺,漆器与染织刺绣三方面。

1.金属工艺

秦汉两代以青铜为代表的金属工艺,继续朝着世俗日用方向发展,铜镜和铜灯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两项青铜实用工艺品。

铜镜:秦代铜镜虽沿袭战国式样的仍用地纹,并以蟠龙蟠凤等为主体纹饰,但植物花纹与写实花鸟人物也逐渐增多。

西汉铜镜纹饰朴素而单纯,多内向连弧纹,花草纹样较为广泛,雕刻法多为阳线或平雕。

东汉铜镜花纹异常复杂,神话与现实生活的题材更多,有浅浮雕,高浮雕,风格写实但生动活泼。

汉代金银错纹饰比战国更加繁富而生动,造型既写实又变形,极为华丽而富变化。比生活中的原物更加生动美丽。

铜灯:从战国晚期开始,封建贵族就把灯具视为重要的案头实用雕塑品,造型日趋考究华丽。

代表:鎏金“长信宫灯”,构造精美,巧妙地将人物造型与通烟、照光等实用性相结合,是审美与实用完美的统一。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极其鲜明,堪称青铜工艺品的典范杰作。

2.漆器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中圈足木质漆碗,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漆器制品。

战国时代,才会表现力最强。最初多平涂,以后多层次变化。

秦(无存)。

汉代漆器生产分工很细,装饰方法有彩绘,线刻,雕刻,雕画等。

西汉:色泽鲜丽,工艺精致,图绘精细,造型能力很高。

东汉:《彩箧孝子侠图》为代表,由重形向重神过渡。

3.染织刺绣

传说蚕丝由螺祖发明。

良渚文化丝麻织品是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丝织品实物之一。

殷墟残绢→战国楚墓纺织物和刺绣→东周织锦,从战国至秦代我国便已经以盛产丝绸而闻名于世界。

汉代是我国丝绸工艺发展的高峰,长沙马王堆素纱禅衣,质轻而薄,汉初我国纺织工艺体系已近完成。

丝绸发达极大促进秦汉对外交流,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魏晋南北朝美术

较前代,魏晋时期美术主要有五个方面发展变化:

1.艺术自身功能被人们认识,美术作品作为艺术创作而独立。

2.山水画开始萌芽。

3.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批确有历史记载的专业画家。

4.专门的绘画理论出现。

5.佛教绘画和佛教雕塑成为美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朝三杰:顾恺之、张僧繇、陆探微。

画家四祖:顾恺之、张僧繇、陆探微、吴道子。

四家样:张(僧繇)家样、曹(仲达)家样、吴(道子)家样、周(昉)家样。

六朝四大家:顾恺之、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

(考点,题型涉及:客观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等)

魏晋以前绘画的功能以“明劝戒,著升沉,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性功能为主体,艺术品畅神悦性的自身功能尚处于从属地位。

时代背景及关键字:魏晋南北朝持续340多年的长期分裂局面、文艺的自觉时代、“玄学”、“玄理”、“畅神”、“卷轴画”流行。

时代风貌:从汉代简朴雄浑走向精深微妙,具有清绮通脱的“体韵飘然”之风,深为南方画坛所崇尚,佛教艺术最能体现其时代精神和艺术成就。

(一)南传佛教美术(考点,题型涉及: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

1.有关佛教造像源流及我国早期佛教造像南传路线。

早期佛教不准造像,以象、菩提树象征,至贵霜王朝的迦腻色迦时代,佛教进入偶像崇拜时代,造像兴起。当时佛教造像中心有两个:印度西北部的犍(jian)陀罗和中印度南部的秣(mo)菟(tu)罗。

根本区别:秣菟罗一直是在印度传统基础上进行创造的,犍陀罗则是在希腊或罗马雕塑风格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更近于西方类型。

最大区别:头部雕刻,犍陀罗地区的雕塑继承希腊或罗马雕塑风格,手法写实,头部造型均系西方人的特征,长方形脸,深目高鼻,眼睑(jian)细长,波浪式发纹。秣菟罗造像则偏向抽象的程式化,脸型短而圆,眼球眶在脸部所占的比例较大,发型主要有三 种,一为螺状肉髻(ji),一为螺发,另则是无纹肉髻。两大系统在背光上也有一定区别:犍陀罗背光除了少量在边缘上略作刻画外,绝大多数为素面无纹,秣菟罗则基本上都刻有莲花等纹饰。

南北路线:早期中国北方佛教造像主要源于印度犍陀罗风格,而南方则源于秣菟罗风格,至南北朝时期,两种风格开始融会合并。首先传入中国的是源于秣菟罗风格的南方系统。

早期佛教造像的流势图:即由云南、四川、经长江流域进入日本,在南传路线上重要的几个点是四川、湖北、江浙皖地区。

2.四川地区佛教造像的兴起

随葬的佛饰器以摇钱树最具地方特色,主要流行与西南地区尤以四川为中心,其造型除装饰有钱纹之外,还有西王母、仙人、灵兽等,实际上是神话传说中一种神仙思想和神树崇拜的物象反映。

早期像容:浓重的外来因素,这是佛教造像初入中国的典型标志。风格上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典型的秣菟罗造像风格,螺髻,通肩衣形式平行下弧纹阴线刻衣纹在秣菟罗造像中最为流行。另一类造像在时代上相对晚一些,在造像风格上具有多种因素,除秣菟罗影响,兼有当地乃至犍陀罗一些特点。

总的来说:四川是南传佛教造像传播路线的重要起点,它主要承接从云南流传而来的秣菟罗佛教造像风格,继而沿长江向下游传播,从而成为中国早期佛教造像传播路线的国内策源地之一。

3.湖北地区青铜佛饰品及其他佛教造像

以铜片线刻佛像、铜镜、白毫相俑最具特色。

总之,湖北地区是佛教造像南传路线在长江沿线上重要中转地区,主要承接四川、印度造像风格,继而向长江下游传播。

4.江浙皖等地区的魂瓶

佛教造像更为丰富多彩,普遍开花,分布密集,装饰器物广泛,有向生活用器发展倾向。其中,佛饰数量最多的即是魂瓶。

魂瓶:三国西晋间装饰有楼阁、人物、飞鸟、百兽等题材陶瓷器,大多用于丧葬,或是吴地佛教传播过程中主要工具之一,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江浙皖一带。

魂瓶上佛像:圆脸大眼,旋转形的螺髻,平行下弧纹阴线刻的通肩衣,尚保留着印度秣菟罗造像的遗风。

上述三个传播地区,在整体上勾出佛教艺术在南方的传播路线,依附中国的神仙思想步入中国,兴起中国。首先兴起于民间中下层。只有当曹不兴,卫协等民间工匠被征入宫中画佛像后,才影响大批上层人物卷入佛教美术创作的行列中来。

5.南朝栖霞山石窟造像

东晋至南朝佛教的发展如火如荼,大量的佛寺建筑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天地,涌现出众多佛教艺术大家。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即是代表。

佛教的整体兴盛,在大规模兴建寺庙外也有少量石窟的开凿,南京栖霞山千佛崖即最具代表性。

南方汉化造像特征较明显,其中的飞天壁画对探讨敦煌以及日本早期飞天的源流有着一定的意义。

(二)北方佛教美术(重要考点,题型涉及: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

三大石窟: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四大石窟: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

佛教美术传入中国的途径及其大致风格除了上述南传路线,还有一条受印度犍陀罗与笈(ji)多风格影响较大的北方路线,即以新疆一带的佛教遗迹为重要的策源地,沿丝绸之路构成了向中国内部传播的又一路线,其中以较大规模的石窟艺术为主,皆规模宏伟而制作精妙。

1.云冈石窟 (魏晋北朝)

是我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宗教艺术宝库。始凿于北魏兴安三年(453),大部分完成于太和十九年(495)。

在我国三大石窟中,以石雕造像气魄雄伟,内容丰富而见称,整个雕造艺术继承并发展了秦汉时代的艺术传统,吸取融合外来精华,从而创造了独特的风格特征,在我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其中以昙(tan)曜(yao)五窟,第5、6窟,五华洞为云冈石窟之精华。

昙曜五窟:北魏高僧昙曜主持开凿,是云冈开凿最早,气魄最大的石窟群。

第5、6窟:规模巨大,雕饰瑰丽,技法熟练,为云冈艺术之精华。

五华洞:因在清代施以彩绘而得名,雕像造型丰富多彩。

云冈石窟开凿之际,正是北魏兴盛时期。云冈石窟会集印度笈多文化和汉民族文化与北魏北方部族纯朴粗健的文化传统共创雄伟的云冈石窟艺术。

整个风格特征:前期与后期也有变化,风格上渐趋汉化,越往后期则越见“清像”,受南方影响。

2.龙门石窟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开始大规模营造的,迁都前营造的是云冈石窟,龙门为迁都后营造,实际上龙门就是云冈石窟的继续。

其中北魏时期有代表的洞窟为: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

古阳洞:开凿于493年前后,是龙门石窟中开凿年代最早,亦为北魏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一个洞窟。图案纹饰丰富多彩,供养人生动而逼真,造像宽衣褒带,具有六朝名士风度。“龙门二十品”。此洞以精美著称于世。

宾阳洞:北魏晋明元年(500)开凿,面相清瘦,衣纹规整而稠密,既具北魏造像工艺特色,亦有南朝“秀骨清相”影响。《帝后礼佛图》。

莲花洞:北魏晚期开凿,因窟顶刻有一大莲花图案而得名。

与云冈差异:从云冈石窟到龙门石窟,朝代虽没有更换,时间也相隔不长,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变更,以及统治者对汉文化进一步的推崇,两处石窟便差异明显。外来佛教美术的基本形态以及北方那种豪迈刚健的风格几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南朝宽袍大袖与秀骨清相的汉化特征。在表现手法上更加纯熟,精巧细丽,可谓汉化后的杰出代表。

3.巩县石窟寺

始建于北魏后期熙平二年(517)皆为石雕,比云冈龙门规模小,但保存较为完好。

浮雕突出之处:

(1)帝后礼佛图:反映出皇室盛大的宗教活动,构图简练生动,并采用叠雕形式,层次错落分明,线条流畅,是我国现存浮雕中保存比较完好的北魏作品。

(2)飞天:是现今保存的最完整也是最为精美的北魏石雕飞天之典型。(3)乐伎(ji):神态多姿,惟妙惟肖。

就风格而言:虽然仍以秀骨清相为主,但有些雕像的脸型渐趋方圆,体型渐见丰腴(yu),注重内在性情的刻画,衣纹简略精练,表现出向北齐,隋唐过渡的特点。

4.敦煌莫高窟与天水麦积山石窟的泥塑

莫高窟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沙砾(li)岩质,多为泥塑彩绘。

其中北魏诸窟的彩塑特点:体型多颈项纤长,衣着贴身,褶(zhe)纹富有装饰味,所有色彩采用平涂法,对比强烈。

麦积山石窟始凿于十六国后秦时期,以泥质塑像为主,艺术风格呈现出秀丽、典雅的风格,前期佛像脸型呈长方形,到后期则呈长圆形。创作手法精细而写实,塑像较之敦煌莫高窟更为丰富,与中原艺术特征较为接近。

5.南北响堂山,天龙山石窟

响堂山石窟是北齐开凿。

造像风格:画面圆浑,衣褶贴身,线条柔和,垂裾繁复而匀称,造型自由而写实,富于质感。

天龙山石窟:造像系北魏末柔和自然的写实风格。

6.佛教壁画(重要考点,题型涉及: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

遗存至今的北朝石窟壁画是了解这一时代佛教绘画的重要资料,其中以克孜(zi)尔石窟与敦煌莫高窟最为著名。北方的传播路线有新疆到敦煌,再到麦积山等,并逐渐向内深入并扩散于中原。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佛教壁画的逐渐汉化,即为本土民族吸收的过程。

① 克孜尔壁画的主要内容及表现特点:

克孜尔石窟是天山南麓最大的石窟群,其中以满窟壁画的龟(qiu)兹(ci)型石窟数量较多,龟兹壁画只是仅指古龟兹国一带的壁画,古龟兹也是我国现存佛教壁画时间最早的地方。

克孜尔壁画是印度笈多艺术影响我国艺术发展之典型,其壁画的内容主要有佛传故事,本生故事与供养人像等。

如《尸毗王本生图》《萨埵(duo)那太子本生图》。供养人像是描绘出资修造佛窟寺院的人,在克孜尔千佛洞中,供养人像大都为古龟兹的服装打扮,还有一些反映下层劳动者生产的场面。

飞天伎乐:具有典型的龟兹风格,皆赤裸上身。动物画大都出现在本生故事中,精妙生动。

克孜尔壁画的色彩鲜丽,以土红大绿为主,用淡土红勾稿,衬以洁白壁面,对比强烈。

② 敦煌莫高窟壁画

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壁画内容主要为经变、本生故事、佛传故事,以及供养人像,与龟兹壁画内容有着相似的地方,但不同的是这里又增加了我国传统绘画中的神话题材,以及描写现实生活中的狩猎图、出行图等。

莫高窟现存最早壁画为北魏早期作品,从克孜尔到敦煌,外来影响渐趋淡薄,相反汉文化的影响则越来越强烈。

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在构图上:龟兹表现本生故事的构图几乎全都是菱格形,但在莫高窟壁画中。“菱格”形式几乎绝迹,画面不再受框框的限制且本身有着较为明显的连续性,相对于龟兹壁画那种一个本生故事表现于一个画面的菱格形式,处理要生动的多,场面也极其广阔。

其次在人物造型上:也由公式的模仿渐趋人物世俗化的表现(佛教艺术的逐渐汉化),如人物形象有深目高鼻渐趋清秀的本土特征。

再者是装饰至写实的风格演变:克孜尔壁画大都是以菱格的构图方式表现对象,多局限在菱格范围内,具有较强的装饰意味,故事情节很难从中得到体现,而到敦煌壁画时,则完全打破了这种菱格框内的构图方式,形象能够任凭画家自由发挥,更加注重于故事的具体情节以及对象的真实性。

(三)魏晋南北朝绘画

这一时期的绘画发展有下述几点值得重视:

1.随着印度佛教美术的东渐,出现了多处石窟壁画,它们在风格上经历了逐渐汉化的过程。同时,一些外来绘画因素,也影响着本土艺术的发展。

2.墓室壁画在汉基础上有新进展,社会生活场面相对增多,由于清谈玄学及人物品藻之风的盛行,绘画更注重人物神态的刻画。

3.士大夫阶层参加美术活动的人增多,促进并推动了绘画的发展。(战乱频繁,杀戮不止的社会背景使许多王室士族在精神极度苦闷之余,藉绘画为寄兴的工具)。

4.作为背景的山水形象有了重大改观,为隋唐山水画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5.绘画理论有很大发展,出现了系统的画论,画品等著作。

1、 墓室壁画

这一时期的墓室壁画发现不少,其中有嘉峪关魏晋墓,酒泉丁家闸五号墓、镇江东晋墓、南京与丹阳及邓县的南朝墓等,还有近年发现的山西北齐娄叡墓。

2、 画家与作品

我国古代绘画史上,第一批有确实的历史记载,并以绘画享名于世的画家出现在魏晋之际,他们的出现标志着绘画艺术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其中三国时期的画家以曹不兴最有代表性。

三国:

曹不兴:“佛画之祖” 佛画特点:“衣纹绸密”,较早的佛像知名画家,绘画于当时被称为吴地“八绝”之一。

两晋:尤以卫协、戴逵、顾恺之成就最大。

卫协:画师曹不兴,时人称作“画圣”,谢赫评“古画皆略,至协始精”说明绘画至卫协出现了新的面貌,卫协已达“六法兼善”程度,《史记伍子胥图》,《史记列女图》等。戴逵:画家,东晋最有影响的雕塑家,尤以佛教雕塑著称,善画人物,山水,走兽,画佛像也很精妙,《三马伯乐图》,《孔子弟子图》“山水极妙”(张彦远语)。顾恺之:东晋,“画绝、才绝、痴绝”“ 痴黠各半”,最突出为绘画成就,流传至今的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重要考点,题型涉及: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

《女史箴图》:以《女史箴》为绘画内容,政治教化作用,其中三点值得重视:

(1)人物造型已由汉画遗风向修长的“秀骨清像”过渡。

(2)以线条为主,用笔流畅细劲,着色简淡,并且注重于人物衣纹处理,较汉画是一个飞跃,从而进一步确立了中国人物画衣纹的表现程式。

(3)山水画有所发展.(第二部分“道罔隆而不杀”,对研究山水画的产生与发展极为珍贵)。

《洛神赋图》:根据曹植《洛神赋》而作,以连环画长卷形式表现借神话所寄寓的失恋之情景,画中两点需注意:

(1)此图对人物画衬景的山水树木的描绘可作为早期山水画来研究,画山石多勾染,无皴法。

(2)洛神的形象,明显吸收了佛教中飞天艺术的表现手法,从而反映出佛教艺术对传统卷轴画的影响。

《列女仁智图》:此图与上述顾的两件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有所区别:人物造型上显得肥壮些,用笔上显得刚劲。不如《洛神赋图》秀润,而且特别强调晕染,其人物面部,衣褶以至动物,皆用重染,与《洛神赋图》有较大差别。

总观顾恺之的人物画,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

(1)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对人物神情的刻画,正是所谓传神也。

(2)运用均匀细腻的线条,有“春蚕吐丝”及“游丝”描之称,是魏晋时期人物画线条的集中体现。

南朝:最突出的是陆探微,张僧繇。

陆探微:宋初,善画人物故事,画师顾恺之,又有自己的风格,比顾恺之更为清秀,“笔迹劲利如锥刀,秀骨清像,似觉生动”,反映所画人像既有秀骨清像特征,也注意到对象的精神刻画。从一定意义上说,南朝“秀骨清像”的画风特征在陆探微手中基本上定了型,这与时代崇尚清高飘逸的道玄之学有着一定的关系。 张僧繇:梁,受佛教绘画影响,“张得其肉,面短而艳”的人物画造型实际上便是受到西域佛教艺术影响的结果,这种画风开始逐步改变当时秀骨清像的绘画风格,并通过隋代的过渡,从而发展成唐代仕女“丰腴”的特征。中国人物画中有着密体疏体之分,顾、陆皆为密体,而疏体则为张僧繇所开创,完成于吴道子(笔才一二,象已应焉),在用笔上已出现点、曳、拂等变化,张僧繇作品有《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

北朝:其中有影响的是蒋少游,杨子华,曹仲达等人。

蒋少游:北魏著名美术家,工书善画,精于雕刻。杨子华:在北齐最为著名,(北齐娄叡墓壁画)。曹仲达:来自西域,佛画最为突出,“曹衣出水”,“曹家样”。

3、山水画的形成与发展

总体上看,汉代墓室壁画发现了不少山水画的初期形象,表明了汉代将山川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已经相当普遍,这为山水画的继续发展以及在后世成为独立的画科打下了基础。

张彦远:“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

山水画于东晋时已成为独立画科,至六朝时,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成熟与完善,从而开启了隋唐山水画的繁荣局面。

(四)绘画理论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美术理论发展的十分重要阶段,对以后的绘画理论及实践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这时重要的绘画理论著作有:(高频考点)

东晋顾恺之的《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

宋宗炳的《画山水序》。

王微的《叙画》。

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

陈姚最的《续画品》等。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顾恺之的《论画》,谢赫的《古画品录》,以及宗炳的《画山水序》和王微的《叙画》。

顾恺之三篇画论,其主要论点为:

(一)传神论(是美术理论上的一大转折)。

(二)强调以形写神。

(三)迁想妙得(了解对象内心世界),反映对象精神特征。

可见顾恺之画论中“传神”,“以形写神”,“迁想妙得”,是一个完整而精辟的画论体系,是绘画实践的科学总结。

谢赫的《古画品录》是我国现存较早而又系统的画论著作,为我国古代绘画理论奠定了基础。(重要考点,题型涉及: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

《古画品录》主要是对三国曹不兴及其后共27名画家的作品进行了品评,阐发了评画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

政治标准:“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主要是出于一种政治宣教目的,强调绘画的政治功利性。

艺术标准:“六法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作为人物画创作和品评的标准对后世影响很大。“气韵生动”是六法中最重要的一条。

理论是创作实践的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理论的大发展,就是建立在美术创作极其繁荣的基础上的,当时绘画艺术的发展水平已渐脱简略粗放,进入了对“形”的精细描绘又同时强调神韵的阶段。

宗炳:好山水,至晚年将游历山水图之于壁,称为“卧游”。他认为山水画有“畅神”之功能,“以形媚道”的作用。《画山水序》中还提出了初步的透视原理,对后世影响很大,促进了山水画向纵深方向发展。

王微:《叙画》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山水画著作,他在论著中指出了“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的山水画功能论,“述诸情感”。

宗炳和王微的画论都强调了山水画作为艺术美感的享受作用,同时也说明当时绘画已充分具有表现山水题材能力,完成了山水画作为独立审美活动的创造过程,可以说这些原理对山水画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五)雕塑及工艺美术

1.陵墓石刻

陵墓石刻在秦汉时便多见,如霍去病墓前石刻,但当时尚无定制可言,真正成为一种制度,有着一定的规模格式,则始于南北朝时期,尤以南朝为代表。

帝陵前石兽有独角与双角的称为麒麟,无角者称作辟邪亦有称为石狮或神兽的。

南朝陵墓石刻气魄雄大,闻名中外,是我国雕刻艺术之精华,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之瑰宝,唐代以及以后大量的陵墓石兽也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丝织工艺

魏晋南北朝时期,织绣工艺相当发达,当时江南的广陵(扬州),北方的定州,和四川的成都是高级丝织物的三大中心。

3.瓷器与漆器

魏晋南北朝,青瓷技术发展成熟,墓中殉葬品开始以瓷器来代替陶器,青瓷以浙江越窑质量最高,胎质致密,釉色均匀。

隋唐五代美术(上)

隋唐画坛的显著特点之一:出现以不同题材来分类界定的画种分科,并各科都出优秀画家。

人物画: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山水画:展子虔,李思训,李昭道,王维。花鸟画:薛稷,边鸾。鞍马动物画:曹霸,韩干,韩滉。

《游春图》,最早山水画,开辟青绿山水之源。

四种色调:青绿山水,水墨山水,金碧山水,浅绛山水。(考点,题型多涉及:客观题)

五代时期画坛三方面发展变化:(一)宫廷画院出现。(二)山水画出现了南北两种不同风格。(三)花鸟画出现了工笔和写意两种画风。

(一)隋唐五代人物画

这一时期的人物画在传统基础上有了长足的发展,首先在取材上较为广泛。有表现重大政治题材作品,有反映贵族生活作品,也有宗教道释作品等。其中尤以道释画及以贵族生活题材为中心的仕女画最为盛行,这些绘画皆反映了唐代强盛的时代特征。

本节主要介绍阎立本,吴道子,尉迟乙僧,张萱,周昉,周文矩等在人物画上的突出成就。

1、初唐画家阎立本(政治)(考点,题型涉及: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阎立本绘画的题材与其生活环境和政治地位是分不开的,其作品以政治性题材的历史画和肖像画最为著名,如《昭陵列像图》,《历代帝王图》,《步辇图》,《职贡图》等。《步辇图》:以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联姻的事件为背景,整个画面对不同人物的身份及民族气质都有较为鲜明的反映,特别是对人物神情的细致描绘。《历代帝王图》:作品通过对历史上一些帝王肖像的描绘,形象地表达出唐初统治集团对他们的评价。褒贬态度十分鲜明,成功地展现出各位帝王在政治上的作为与精神上的气质。用笔上,根据对象的不同而应用不同的线条来加以表现精神特征。色彩上应用工笔重彩方法,并运用晕染法,根据对象特征的差异来使用色彩是这幅画的主要特色。阎立本的绘画代表着初唐人物画的最高水平,从一定意义上说,阎立本的绘画为盛唐人物画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盛唐道释画代表吴道子(重要考点,题型涉及: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创作大量壁画,由此名声大振。“内教博士”,“宁王友”。“凡画人物,佛像,鬼神,禽兽,山水,台殿,草木,皆冠绝于世”。“画圣”。主要成就:宗教人物壁画。“唐人以吴集大成,奉为格式”。作品:《送子天王图》,《地狱变相图》,《观音图》,《伏生授经》,《鬼伯图》等。人物造型方面:画面结构严谨,形象真实,夸张合度,富立体感。用笔遒劲而神速(吴带当风),为中国美术史开创一种全新的艺术风格。线条:中年后线条“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方圆凹凸”。晚年继张僧繇风格“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笔不周而意周”,使“疏体”画风更趋成熟。设色:画以白描为特征,白描亦称“白画”,完全以线条为造型基础,构成吴道子绘画主要特征。吴道子设色“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谓之吴装。“落笔雄劲而傅彩简淡”是“吴装”的主要特征。山水画成就:张彦远“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因写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张彦远所说意思应解为:山水画之变革始于吴道子,而其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科,即纯以山水为主题的绘画,则成于二李)。

“水墨之祖”王维,其山水画便明显得法于吴道子,真正开创区别于金碧辉煌之法并以墨笔取胜当吴道子,他以民族传统为基础,适当汲取外来艺术营养,成功创造出“吴家样”。他那雄劲奔放,神速超逸的用笔,发展了“疏体”,使山水画面貌为之一“变”,由此开启了水墨山水之先声。

3、尉迟乙僧尉迟跋质那为“大尉迟”,尉迟乙僧为“小尉迟”。绘画特点:佛教画为主,皆为西域特征(如《降魔变》,《凹凸花》)。“身若出壁”之感,凹凸法有“堆起绢素”效果。线条小则用笔紧劲,如屈铁盘丝,大则洒落有气概。西域画风由尉迟乙僧带到长安,给初唐画坛以很大的刺激,为汉民族传统绘画语言提供了新的养料。

4、张萱、周昉的仕女画(重要考点,题型涉及: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唐代绢画中的仕女形象,是当时宫廷仕女的写照,其人物造型亦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特质及审美标准,其中杰出的仕女画家当推张萱、周昉。

张萱:当时最著名的人物画家之一,擅画妇女婴儿,其作品也正是当时上层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写照。《虢(guo)国夫人游春图》:画面无背景,只是着力刻画了人物游春时欢快的情绪以及杨家姊妹的豪华气派。《捣练图》:表现贵妇人们捣练缝衣的情况,极其富有生活情趣,是唐代仕女画取材较为别致的作品。人物特色:工整而妍巧,肥硕而浓丽。

周昉:初效张萱,后加以变化发展,创造出“以丰厚为体”“衣纹劲简,彩色柔丽”的周家样。与北朝“曹(仲达)家样”,南朝“张(僧繇)家样”,盛唐“吴(道子)家样”并称“四家样”。《簪(zan)花仕女图》、《纨(wan)扇仕女图》最能反映其“周家样”的特征,都生动地反映出宫中妇女骄奢闲逸之生活。宗教画方面:所创“水月观音”形象,被称之为“妙创水月之体”,其成就亦被称为“当时第一”。

张萱、周昉的仕女画,充分反映出唐代崇尚丰韵的审美取向,“周家样”是唐代仕女形象的典型,而它又是建立在当时整个时代审美观点的基础上。仕女形象皆具有丰肥的特征,可以说“周家样”正是对这种唐代仕女形象的一种审美化的高度总结。

5、晚唐人物画家孙位及其《高逸图》《高逸图》:《七贤图》之残本。“七贤”指魏晋时期逃避现实,清谈玄学的七名逸士。(山涛、王戎、刘伶、阮籍、向秀、阮咸、嵇康)。主要效仿七贤表现其对现实所采取的消极避世态度。用笔细劲流畅,色彩渲染丰富,受西域壁画画风影响,全画清细疏朗。

6、五代人物画家由于北方的战乱,五代时期著名的画家以南唐西蜀居多,其中西蜀以宗教壁画为著,而南唐则以描绘宫廷贵族及官僚士大夫生活的人物画为代表。南唐:著名的代表性画家有周文矩,顾闳中,王齐翰,卫贤等。

(1)周文矩:其画内容多表现皇帝臣子的游乐与宫廷仕女的生活。《宫中图卷》是其典型的代表作之一,描写的是深宫内院妃嫔的日常生活,共画妇人,小儿80余人,以及妆具,乐器,盆盂,椅席,鹦鹉等。《重屏会棋图》屏风画中又画有山水屏风,故称之“重屏”。《琉璃堂人物图》反映了晚唐五代上层人物的生活与精神面貌。用笔上,周文矩多作战笔“行笔瘦硬战掣”在色彩上不如周昉浓艳,不过就人物造型以及顿挫的细劲线条所显示出的动力,在形式上还是与“周家样”有一定渊源关系。

(2)顾闳中:善画,独见于人物。《韩熙载夜宴图》是今存五代人物画中的最杰出的作品之一。(重要考点,题型涉及: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韩熙载夜宴图》:“组画”形式(听琵琶、观舞、洗手休息、聆听众伎吹奏、调笑情景共五组)。技艺极高,神、形、笔、色诸方面的表现,皆体现了作者的巧思与深厚功力。在“形”的塑造上,仕女形象仍可看到张萱、周昉仕女画的影响,但其脸型身材皆渐趋消瘦,明显有向北宋仕女画过渡的特点,韩熙载的形象极富肖像画的特征。整幅画顿挫有致,挺劲潇洒,特别在线条的组织上显示出顾闳中极为严谨的态度和高度的造型能力。

(3)王齐翰:善画人物和山水,《勘书图》工笔设色,画面屏风上的山水是了解南唐设色山水的珍贵画卷。

(4)卫贤:所画作品,多以文人高士为题材。《高士图》《闸口盘车图》。以“界画”著称。西蜀:建立了画院,就道释人物画方面而言,著名的画家有贯休,石恪和阮知悔、阮维德父子等。

(5)贯休:绘画“唯罗汉最著”《十六罗汉图》即振名之作。图中罗汉像俱庞眉大目,朵颐隆鼻,奇特夸张而极尽怪骇,为历代宗教人物艺术形象所无,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一定程度上他受到的更多的应该是西域绘画之影响。

(6)阮知悔、阮惟德父子:肖像画在西蜀也占有一定地位,阮知悔工画仕女,笔纵妍丽,善写真,且多写皇亲国戚。其子惟德“画以宫苑,亭台,花木,皇妃帝后富贵之事”。且父子所画的仕女被称为“川样美人”。风格可能与中原晚唐的仕女画有着一定的联系。

有需要帮助的学弟学妹可以来找我哦~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