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突破】什么是厄尔尼诺?为什么太平洋东岸的海水水温会异常升高呢?今年太平洋深处快速变冷,拉尼娜或即将降临地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印度洋东岸吹什么风 【专题突破】什么是厄尔尼诺?为什么太平洋东岸的海水水温会异常升高呢?今年太平洋深处快速变冷,拉尼娜或即将降临地球?

【专题突破】什么是厄尔尼诺?为什么太平洋东岸的海水水温会异常升高呢?今年太平洋深处快速变冷,拉尼娜或即将降临地球?

2023-10-03 18: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

(1)太平洋赤道信风减弱,可能是激发厄尔尼诺的重要原因。 

(2)地球自转角速度减慢,可能是形成厄尔尼诺的一个重要原因。 

(3)海底火山爆发和地震,可能是引发厄尔尼诺的重要原因。

厄尔尼诺现象对中国的影响

(1)台风减少。西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次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次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2)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中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北方地区夏季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近百年来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次年。

(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太平洋东岸的海水水温会异常升高呢?水温升高一般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减弱有关。如果信风减弱,那么太平洋西侧的海水就会向东回流(这是因为厄尔尼诺多发于圣诞节前后,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变为西北风,加之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减弱,所以会带动海水自西向东流动),太平洋赤道中东段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与此同时,太平洋东侧的水温和往年相比则水温相对降低。

厄尔尼诺有什么影响

在一般年份,大洋西岸盛行上升气流,气候湿润;而大洋东岸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旱。这样情况下,在太平洋上形成的正常的大气环流,叫做“沃克环流”。(沃克环流是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面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纬圈热力环流。它是热带太平洋上空大气循环的主要动力之一。)

在厄尔尼诺发生的时候,由于东南信风减弱,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上升流减弱,而赤道逆流增强,导致温暖的海水输送到东太平洋,从而使得南美洲西岸的暖流取代寒流,最终形成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发生之后,大洋西岸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干燥少雨,甚至出现旱灾;而大洋东岸的南美洲西部的秘鲁和智利北部地区降水增多,甚至出现洪涝灾害。

厄尔尼诺对我国的影响

厄尔尼诺发生后,对我国的影响,是很难的考点。简要概括来看,厄尔尼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台风减少;2、南涝北旱;3、暖冬。

首先来看台风减少的现象。在高中地理知识中,台风问题是书上没有详细提及,但出现频率相当高的知识点。主要考点在于:台风形成于海温高于26℃的暖洋面上(也有教参说26.5℃)。这样看来,台风的形成与海水温度就密切相关。那么,厄尔尼诺发生的年份,我国大陆东岸的海水水温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因为厄尔尼诺发生的时候,东岸暖水相对减少,水文会相对降低,导致26℃以上的暖水海域减小,从而出现台风减少的现象。

南涝北旱这一点怎么理解呢?一般认为,厄尔尼诺发生的时候,大洋西岸的赤道附近暖水海域相对减少,对流运动减弱,使得赤道低压带收缩,副热带高压带位置南移(两种理解方式:一种是副高的形成本身就是和赤道低压带密切相关,赤道低压减弱,也会导致副高减弱,高空信风动能不足,在距离赤道更近的地方下沉,从而分布更加偏南;第二种理解是赤道低压减弱,赤道低压带的带宽缩小,从而使得居于其北的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位置南移)。南移之后,使得原先夏季能到达我国华北、东北的雨带,无法被推移到原先能到达的许多北方地区,更长时间停留在南方,从而出现南涝北旱的局面。

暖冬怎么理解呢?因为我国收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显著,冬季风主要是由于陆地高压(蒙古高压)和海洋上的低压的气压差形成。厄尔尼诺发生的时候,由于西太平洋海洋上水温相对降低,致使气温降低,与陆上的气压差减小,冬季风减弱,从而出现了暖冬现象。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拉尼娜又是个啥?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拉尼娜现象是一种厄尔尼诺年之后的矫正过渡现象。这种水文特征将使太平洋东部水温下降,出现干旱,与此相反的是西部水温上升,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偏多。厄尔尼诺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暖、信风的减弱相联系,而拉尼娜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度变冷、信风的增强相关联。因此,实际上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拉尼娜是西班牙语“小女孩”的意思,也称反厄尔尼诺现象,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表现为海水表层温度低出气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拉尼娜现象的征兆是飓风、暴雨和严寒,它与厄尔尼诺现象均会使全球气候出现严重异常。

1999年上半年中国气候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气候专家经过研究分析,初步认为拉尼娜现象是影响中国上半年气候的主要原因。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赵振国认为,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赤道东太平洋水温偏低,东亚经向环流异常,造成入春以来中国北方地区偏北气流盛行,而东南暖湿气流相对较弱。于是,北方强寒潮大风频繁出现,而降雨量却持续偏少,气温也居高不下。据统计,今春北方地区风沙天气频繁,3到4月一共出现了12次大范围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影响范围包括西北、华北、东北西部、黄淮地区,甚至波及到了江淮地区,5月份西北地区又出现了3次区域或局部地区沙尘暴天气,其频率之高、范围之广,为近50年同期所罕见。气候专家陈峪说,西北地区近50年来沙尘事件频数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我们处在一个拉尼娜的状态下,就是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温要比常年偏低0.5°以下,而这个现象对中国的气候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造成东亚地区经向环流异常,这样一个环流形势非常有利于中国北方冷空气的南下。它使得我们会有一个冷冬,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冷的冬季就出现了。

进入2008年以来,亚洲高压非常活跃,不断形成冷气团南下影响中国,造成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但是由于南方的暖气团也很活跃,大量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频频光顾南方地区,当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大冷气团迅速南下至南方地区,并与暖湿气团相遇后,这一冷、一暖两个正好结合在一起。受这两个气流共同影响,所以一段时间,特别是在长江流域雨雪天气比较多,而且长时间维持着低温天气。如果只有强大的冷气团,而没有暖湿气团提供的大量水汽,南方只会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如果只有暖湿气团提供的大量水汽,而没有冷气团光临,则根本没有什么灾害性天气。而两者齐备的时候,灾害就降临了。

同时,在中国遭受雪灾的严重打击时,美国中部出现20℃的剧烈降温,暴风雪不时出没(2008.01);百年未雪的中亚地区突降10mm大雪,刷新了巴格达100年未雪的历史(2007.12);西欧07夏季水患严重,英法损失巨大(2007夏),入冬以来,俄罗斯北部边缘地区温度连创新低,一度达到-50℃……拉尼娜仍未结束,事态依旧很严重全球(1)对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岸的影响:东岸更干旱,西岸更湿,易引发洪涝。(2)对全球气候的影响:造成气候异常。(3)对中国气候的影响:与厄尔尼诺的影响相对。受赤道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和欧亚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2008年1月10日以来,中国南方出现了四次历史罕见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据国家气候中心的最新预测,这次拉尼娜事件会持续到2008年夏季前,将会给中国带来春夏季干旱及森林火险等级偏高、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偏多、夏季出现区域性洪涝几率增加等气象灾害。

试题链接

材料一 盐度表示每千克水中所含的溶解的盐类物质的量,是分析海洋、咸水湖等水域常用的指标。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径流、洋流等。下图为世界局部海域表层海水等盐度线(%)。

材料二沃克环流是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纬向热力环流,如图,一般认为赤道中东太平洋厄尔尼诺形成的直接原因是信风的减弱而导致沃克环流的异常变化。材料三 上图中的温跃层是位于海面以下温度和密度有巨大变化的一层,是上层的薄暖水层与下层的厚冷水层间出现水温急剧下降(垂直温度梯度是0.05℃/m)的水层,温跃层厚度是指温跃层上界深度与下界深度之差,大洋表面的盛行风和洋流对温跃层有重要影响。

(1)据材料一和上图,比较甲河口地区与长江口盐度分布的差异。

(2)据材料二文字和图示,描述沃克环流的形成过程。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推测厄尔尼诺发生时,对乙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厄尔尼诺期间,赤道附近东、西两侧太平洋温跃层深浅、厚度的变化。

【答案】

(1)甲河口地区盐度比长江口小,甲河所在流域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河流径流量大;甲河口地区盐度季节变化小,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小;从河口向外海,甲处盐度等值线比长江口稀疏,变化较慢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2)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受到秘鲁寒流的影响,加之离岸信风的作用,生成冷海水上升,海水温度低;西太平洋沿岸受到暖流的影响,海水温度高;由于两地热力差异的存在,赤道太平洋东西两岸形成热力环流,东侧大气下沉,西侧大气上升。

(3)厄尔尼诺发生导致中东太平洋暖湿气流上升,降水异常增多,易引发暴雨洪涝灾害;沙漠地区因降水异常增多而使得植被出现短时间茂盛。

(4)厄尔尼诺期间,东太平洋地区海平面表层海水温度上升,温跃层变深、变厚。西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下降,海平面下降,温跃层上升变浅、变薄。

【试题链接2】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正常年份,在赤道及其以南的太平洋低纬度海区,受洋流的影响,西太平洋水温较高,东太平洋水温较低,因此西太平洋盛行上升气流,升到高空后向东流去,到达低温的东太平洋后下沉,然后在海面上以东风形式(东南信风)返回西太平洋。这样,便构成了一个大洋尺度的热力环流圈,气象学上称作“沃克环流”。

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海气状况

材料二 通常每2~7年,东太平洋水温会异常上升,导致“沃克环流”发生变化,不仅使南美洲、大洋洲等地气候异常,甚至会导致全球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这种由东太平洋水温异常上升所引发的太平洋赤道地带海气相互作用失衡的异常情况,称为“厄尔尼诺现象”。

根据最新监测显示,2015年将会是史上厄尔尼诺最强、最长的一年,世界多地的最高气温将突破历史记录。

(1)厄尔尼诺现象分别会给南美洲和大洋洲的沿海国家带来哪些灾害?(6分)

(2)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厄尔尼诺年沃克环流和南太平洋大洋环流将出现怎样的强弱变化?(4分)

【答案】

(1)厄尔尼诺发生时,沃克环流(热力环流)减弱(2分),(东南信风减弱,西太平注上升气流减弱,东太平洋正常气流减弱);海水运动(洋流)变化:南太平洋大洋环流的洋流运动减弱(秘鲁寒流减弱,南赤道暖流和东澳大利亚暖流也减弱,而赤道逆流增强)。(2分)

(2)南美洲沿岸国家洪水、泥石流等灾害频发(2分),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等国旱情加剧,旱灾和火灾频发(2分)。秘鲁渔场鱼类大量死亡,大量海洋生物和鸟类受到影响(2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