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图看中国南海海域疆界线的形成与演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印度尼西亚邻国地图 从地图看中国南海海域疆界线的形成与演进

从地图看中国南海海域疆界线的形成与演进

2024-07-11 17: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南海与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中国整体海洋地缘的重要组成部分[1]。南沙群岛岛礁争端已成为国际地缘政治热点问题,更是中国与周边邻国的敏感问题。在中国出版的中国地图中,南海海域有9条断续的海域疆界线。这9条断续的海域疆界线有:“9条(段)断续线”、“U形线”、“岛屿归属线”等几种名称。国内众多学者从法律学[2]、地理学[3]、地图学[4]、海洋资源学[5]、地缘政治学[6]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对9条断续的海域疆界线的内涵[7]及相关问题[8]进行分析。但相关文献中,多数以文字阐述南海9条断续线的有关问题,很少有利用地图来表示[4]。

南海断续国界线形成的历史线索是中国历史研究中一个尚未拓展的领域[9]。由于地图是国际上确认领土的一种证据,本文除了用文字阐述外,着重以地图特有的功能特点来反映这条界线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而形象地看到这条疆界线的 “连续线”画法和“断续线”画法的地图。同时还可以看到这条疆界线的由11条线组成的地图演变成为现今9条线的地图。通过这条断续的海域疆界线形成与演变过程,说明南海9条断续海域疆界线内的岛礁,与钓鱼岛一样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10],南海9条断续海域疆界线是中国海上国界线。

1 中国南海诸岛的版图确定 1.1 南海诸岛的历史

南海诸岛是指中国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4大岛群。分布的范围南北绵延1 800 km,东西分布约900 km。共有岛、礁、沙、滩270多座,其中,已经命名的岛礁有258座。诸岛北起海岸附近的北卫滩,西起万安滩,南至曾母暗沙,东至黄岩岛。

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武帝时代,中国人民就先后发现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并陆续来到这2个群岛辛勤开发和经营。唐、宋以后,中国人民就已经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生活和从事捕捞活动。宋元时代,中国已将这些岛屿命名为“千里长沙”、“万里石塘”。长沙即西沙群岛,而石塘则为南沙群岛。当时中国的海军也进行过相应的巡视活动,并有军队守卫。《元史》有元将史弼巡视“七洋洲”、“万里石塘”的记载,“七洋洲”即西沙群岛,石塘则是南沙群岛[11]。

1.2 南海诸岛的版图确定

地图是国际上确认领土的一种证据,早在公元10世纪中国已经绘制包括南海诸岛的官方舆图。如南宋赵汝适在公元13世纪《诸蕃志》序中就有一张标有南海诸岛的海图——诸蕃图①。1405~1433年,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绘制了著名的“郑和航海图”,图中还标出500个地名,其中本国部分约200个,将南海诸岛分别标为“石塘”、“万里石塘屿”、“石星石塘”。根据图上的位置可知,“石塘”即指今天的西沙群岛,“万里石塘屿”即指今天的南沙群岛,“石星石塘”是指中沙群岛②。此后,明代罗洪先的“广舆图”③、清代陈伦炯的“四海总图”④、郑光祖的“中国外夷总图”⑤、林则徐和魏源的《海国图志》附图⑥和王之春的《国朝柔远记》所附的“环海全图” [12]都将南沙群岛标绘为中国领土。更重要的是,清代政府出版的权威性政区地图也都将南沙群岛列入中国的版图,在1724年的《清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⑦、1755年的《皇清各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⑧、1842年的《直省海洋总图》⑨上都可以查证。晚清(1904年)的《大清天下中华各省县厅地全图》⑩、《大清天下中华各省府州县厅地理全图》(1905年) 上都可以查证,还用双线方格图例表示“万里石塘”为广东省属内府级政区单位。明、清时代,中国政府已明确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省琼洲府管辖[13,14]。

① 赵汝适.诸蕃志卷下志物.刻本(《函海》本). 1225年(宝庆元年).

② 茅元仪.武备志——东南海夷图.湖南刊本. 1621年, 233卷,第14页.

③ 罗洪先.广舆图——东南海夷图.刻本.1566年(明嘉靖):107,北京图书馆藏.

④ 陈伦炯.海国闻见录(卷上).刻本. “南洋记”和“南澳记”条, 1793年.

⑤ 郑光祖 .醒世一斑录——中国外夷总图(卷一:天地). 1843年(道光23年) :5~6,青玉山房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

⑥ 魏 源.海国图志——圆图.重刻本. 1847年(道光27年),卷二,第1页.

⑦ 佚 名.清直省分图——天下总舆图.1724年(雍正2年)刻本,第1页,北京图书馆藏.

⑧ 佚 名.皇清各直省分图——天下总舆图.1775年(光绪20年)以前刊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

⑨ 俞昌会.防海辑要——直省海洋总图.俞氏家藏版,1842年(道光22年),卷首,第1页.

⑩ 吴长发.大清天下中华各省府州县厅地理全图.1904年(光绪30年)墨印纸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王兴顺.大清天下中华各省府州县厅地理全图.1905年(光绪31年)重订本,北京图书馆藏.

2 中国南海传统疆界线的形成及九条线的称谓

南海诸岛既然在中国版图之内,要有反映其归属范围的界限。关于中国南海传统疆界线的形成,大体可分为以下3个时期。

2.1 南海海域疆界线形成雏形期

南海疆界线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合理的历史过程,是旧中国军政各界群体维护海疆权益行为的连续表达[9],中国历代地图已将南沙群岛列入中国版图。 南海疆界线最早是在清朝划出[15],时间大体是在公元1700年前后。但是在地图上正式标绘出南海的这条疆界线是在1912年[16]。基于1909年清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的舰队,通过海上定位器、经纬仪等测绘仪器,对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进行测量和考察,绘制的一份较详尽的包括岛礁的海图,地图学家胡晋接、程敷锴在1912年根据清末舆图资料和南海诸岛的记载,编绘出版了《中华民国地理新图》[17]。其中有一幅《中华民国边界海岸及面积区划图》[17]里出现了南海的连续线划的疆界线标识。继胡晋接之后,屠思聪于1927年出版了《中华最新形势图》,其第7图为《中华疆界变迁图》[18]。在这幅图中按连续疆界线标示,界线从广西防城一直沿北部湾中越中间线往南,在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南部兜过中沙群岛,东北向一直穿过台湾海峡东部,延伸到东海和黄海的鸭绿江口[3]。

2.2 南海海域疆界线形成期

中国政府分别于1931年8月和1932年1月批准公布《修正水陆地图审查条例》和《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规则》,并于1933年成立由参谋本部、内政部、外交部、海军、教育部和蒙藏委员会共同组成的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查全国出版的水陆地图[19]。1930~1933年法国先后非法占领了南沙群岛中的南威岛、太平岛、中业岛、西月岛、北子岛、南子岛、鸿庥岛、南钥岛、杨信沙洲,共9座岛礁,是为“九小岛事件”[20]。针对此事件,中国政府1934年12月21日,召开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第25次会议,作出了审定并公布南海各岛地名的决定。1935年1月出版的《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会刊》第1期公布了已审定的135个南海诸岛群体和个体名称,其中西沙群岛28处,南沙群岛(即今之中沙群岛)7处,团沙群岛(即今之南沙群岛)96处。1935年4月,中国政府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出版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图》,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以官方名义出版南海海域地图。图中详细标注了南海诸岛的名称,其中已出现曾母滩(即今之曾母暗沙),被标绘在北纬4°、东经112°附近。在这以后出版的各种地图中开始完整地标绘南海诸岛,并在周围绘出断续线[19]。

1936年,白眉初根据《中国南海各岛屿图》编辑出版了中学教科书《中华建设新图》,其中第二图为《海疆南展后之中国全图》[21](图1)。图中在南海疆域内标有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团沙群岛。其周围用国界线标明,以示南海诸岛同属中国版图,并确认北纬4°是最南国界线及对曾母暗沙的主权。这就是中国地图上最早出现的南海传统疆域线[22],这幅图对中国西沙和南沙群岛主权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2.3 南海海域疆界线成型期

20世纪40~50年代,这个时期是南海海域疆界线的成型期,但对南海海域疆界线有连续线和断续线的画法。

2.3.1 南海海域疆界线断续线画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收复了南海诸岛。1947年8月,内政部专函呈报行政院转呈国民政府的文件中:凡今后全国军政机关制印中国地图而有涉及国界划线者,均应先送至内政部审查。1947年12月1日,当时的中国政府授权内政部方域司绘制并公布《南海诸岛位置图》,其中标绘一条西起中越边界北仑河口,东至台湾东北共11段线构成断续线。线内不仅标注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的整体名称,而且还标出曾母暗沙及大部分岛礁的个体名称[16]。这是近代历史上,中国对于南海诸岛主权最具有法律性质的主权主张(图2)[23]。此后,官方和私人出版物均按照这一画法在中国地图上标绘南海断续线。

显示原图| 下载原图ZIP| 生成PPT

图1   1936年海疆南展后之中国全图 (连续线)[21]( 注:左图为《海疆南展后之中国全图》原图,右图为南海疆界部分放大图)

Fig. 1   Map of China after marine territory expanded southward in 1936 (continuous line demarcation)[21]

显示原图| 下载原图ZIP| 生成PPT

图2   1947年民国内政部方域司编印的《南海诸岛位置图》[23]

Fig. 2   Map of the location of South China Sea islands compiled by local territory division of ministry of interior[23]

1948年民国政府内政部方域司正式出版了由傅角今主编、王锡光编绘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该图及附图《南海诸岛位置图》[23,24]中,在南海诸岛四周画有11条线。这是南海11段“断续线”首次以官方名义向世界公布。海上断续疆界线将南海诸岛圈围在中国海域之内,这也是中国海上疆界确定的重要历史依据。根据访谈中王锡光和绘图员鞠继武回忆,界线是画在中国所属的各岛礁与周边国家岸线、岛礁的中点,也即中国岛礁与周边国家岸线、岛礁的距离是相等的[25]。从台湾岛到北部湾,组成了一条断续国界线,其中11段在南海。1953年,去掉了北部湾的两段,就变成了今天的南海9条(段)线,中国对线内岛礁、沙洲享有主权而对其海域拥有历史性权利。

断续国界线公布后,国际社会从未提出任何异议,也没有国家对此线提出任何外交交涉。相反,许多国家出版的地图均据此标绘中国疆域[4],其中包括越南。在20世纪60、70年代越南出版的各类国家地图等均未将南沙群岛列入其本国版图,甚至1974年以前它所发表的政府声明、正式照会和公开出版的地图和教科书中,都一直正式承认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1]。这样,断续线就作为国际认可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历史性界线沿用至今。

2.3.2 南海海域疆界线连续线画法

在出版南海“断续线”划法的地图,也同时出版有南海“连续线”划法的地图。1912年的部分中国地图中,南海四周就曾标注过完整、连续的国界线;1927年,屠思聪出版了《中华最新形势图》中的《中华疆界变迁图》[18];1936年白眉初编制的《中华建设新图》[21];1948年申报馆发行的《中国分省新图》(图3)[26];以及1948年亚光舆地学社出版的中国地图(南海部分)(图4)[25],这些都是按连续线绘制的代表图幅。

显示原图| 下载原图ZIP| 生成PPT

图3   1948年南沙群岛分布(连续线画法)[26]

Fig. 3   Map of the distribution of Nansha Islands in 1948 (continuous line demarcation) [26]

中国形成南海国界线的年代,正值国际海洋法逐渐形成固定海疆表达模式的年代。在这个国际海洋法远未完善的年代里,美国于1945年发布了《大陆架公告》,南美有关国家提出了200 nmile领海权。这些国家根据自己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提出的单方面主张,后来都成为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定国家海洋边界的原则。从当时的国际法来看,中国南海的这条国界线同样是那个年代具有同样性质的一个法例。因此,这条国界线一经政府部门公布,就与美国的《大陆架公告》和南美国家的200 nmile领海权主张一样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同样应该归于今天国际法的一个内容[9],从而为中国南海国界线明确法律依据。

显示原图| 下载原图ZIP| 生成PPT

图4   1948年中国地图(南海部分)(连续线画法)[25]

Fig. 4   Map of China in 1948 (segment of the South China Sea)(continuous line demarcation) [25]

显示原图| 下载原图ZIP| 生成PPT

图5   1951年中国南海诸岛分布图[27]

Fig. 5   Map of the distribution of South China Sea islands in 1951 [27]

2.4 新中国成立后南海海域疆界线绘制及变更

2.4.1 新中国成立初期“断续线”绘制规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所出版的地图上基本上沿袭了1948年“断续线”表示的权属范围。1949年及以后有关年份公开出版的中国地图上,均标绘出11段线。屠思聪把1927年绘制的连续线画法改为断续线画法(图5)[27]。

1953年按国家规定去掉了北部湾内的2段,成为9段线至今。

2.4.2 新中国成立后对南海“断续线”的订正

新中国成立后,对南海“断续线”进行了订正,主要根据正式颁布的1947年国民政府内政部方域司编制1∶650万《南海诸岛位置图》[23](原件存于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并对照1983年地图出版社《中国南海诸岛图》[28],采用数字化仿射变换,建立图上断续线位置与经纬度坐标的对应数学关系,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测量出原来与订正后的各9条断续线的经纬度坐标。新、旧线各段的位置并不完全重合,表现出多种关系[5]:① 新、旧线相互衔接,顺时针方向位移,如西部首段;② 新、旧线相互平行,有外扩,如南部曾母暗沙附近;③ 新、旧线相互平行,有内缩,如吕宋岛东、万安滩西;④ 新线在旧线的延伸线的位置上,如东南海域处;⑤ 关键区域新、旧线位置完全改变,如台湾岛东南处;⑥ 旧线各段长度较长,一般在130~210 km之间,且长度变化较大,不规则,新线长度较短,一般在120~130 km之间,长度变化不大,较为规则;⑦ 新、旧线之间的距离最近的为18 km左右,最远的333 km左右。通过使用现代技术手段反演计算,“断续线”的各段线基本上都与两侧各突出点距离相等。可以认为“断续线”是基于南海最外缘岛礁与邻国的等距离线划定的。

“断续线”的发展变化,说明历届中国政府对南海管辖权和行政权的继承和行使。虽然新、旧“断续线”的各条线段有着空间位置上的差异,但无论新线还是旧线,所包围的岛、礁、滩、沙在范围上是一致的,显示出中国南海领土主权范围的历史延续性[2]。2001年国测绘局编制的《中国国界线画法标准样图》(1∶1 000 000),是中国政府对“断续线”的法定表示(图6)[5]。

显示原图| 下载原图ZIP| 生成PPT

图6   南海“断续线”的变化[5]

Fig. 6   The changes of the dotted-line of the South China Sea[5]

显示原图| 下载原图ZIP| 生成PPT

图 7   现今中国南海诸岛位置[29]

Fig. 7   The current loca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lands[29]

中国政府坚持对线内的岛礁滩洲及其附近海域拥有历史性权利[2]。图7是中国现今出版的南海及南海诸岛及“九条线”地图[29]。

2.5 “九条线”的称谓

1) 断续国界线

把“九条线”称为断续国界线是有国际依据的。该线的画法采用的是国际上通用的国界线画法,它应是一条实质上和形式上统一的国界线。1947年中国当局正式出版的权威性文件中,已明确这条边界线的最高级别——“国界符号”(与陆上国家间疆界线的画法一致)。关于海域、河湖边界用断续线表示也是通用的国际惯例,是地图学的的常规。如美国与俄罗斯的白令海、美国与加拿大的湖区、菲律宾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韩国和日本之间的朝鲜海峡之间的边界,都是用断续线标绘的。

在南沙200多个有地名的岛礁中,有相当部分是高潮时隐伏于水下的礁滩和沙洲,如中国最南端的曾母暗沙,其最高点在海面以下19 m。为了对中国最南端曾母暗沙的水下地形有所了解,《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到曾母暗沙拍摄了照片,并在其上放置了表示中国领土的主权标志(碑上是中国地图)(图8)[30]。

2) U形线

9条线包围南海诸岛,其线的形状形如英文字母“U”,故称为“U”形线。

3) 岛屿归属线

该线确定了线内岛屿及附近海域归属中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即包括黄岩岛等线内的岛屿、岩礁及低潮高地,均为中国的领土,线内的水域为中国的历史性水域。

3 结论与讨论

1)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公元2世纪汉武帝时代就有中国渔民在南海从事渔业生产活动。而身处南海诸岛中的黄岩岛,早在元朝时期(公元1279年),中国就已发现它并在地图上对其进行了标注,而菲律宾外交部作为领土证据的“古老地图”,却是在1820年才绘制的,比中国的地图晚了541 a[31]。

显示原图| 下载原图ZIP| 生成PPT

图8   中国的最南端(曾母暗沙)的主权标志[30]

Fig. 8   The sovereignty stele of China in Zengmu shoal [30]

2) 中国南海海域疆界线经过雏形、形成和成型等时期,在这几个时期并存有断续线画法和连续线画法,最后发展并确定现在的断续线画法,并由原来11条断续线改为现在的9条断续线。

3) 中国南海9条断续线,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传统海域疆界线”。这种提法表明该线所包含的权利内容由中国历史传统所规定。这种传统包括:中国历代对该疆域线范围内所有岛、礁、滩、沙洲的发现、开发、利用、经营管理的归属权;对该范围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权。“传统海域疆界线”符合历史实际,明确了中国享有的主权权益。通过这条断续的海域疆界线形成与演变过程,说明南海9条断续海域疆界线内的岛礁,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和主权,南海9条断续海域疆界线是中国海上国界线。

4) 中国必须维护南海诸岛、钓鱼岛列岛和苏岩礁等岛礁的海洋权益,这些岛礁都是中国的领土,并要以琉球群岛的历史引以为戒,处理好与周边海洋邻国的关系。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 张耀光. 中国海洋政治地理学——海洋地缘政治与海疆地理格局的时空演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本文引用: 1]     

[2] 贾宇.

南海“断续线”的法律地位

[J].中国边疆史地,2005,15(2):112~120.

[本文引用: 3]     

[3] 徐志良.

民国海疆版图演变与南海断续国界线的形成

[J].太平洋学报,2010,18(4):92~97.

[本文引用: 2]     

[4] 杨翠柏,唐磊.

从地图在解决边界争端中的作用看我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J].中国边疆史地,2001,10(2):72~78.

[本文引用: 3]     

[5] 王颖,马劲松.

南海海底特征、资源区位与疆界断续线

[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9(6):797~805.

[本文引用: 5]     

[6] 张耀光,刘岩,王艳.

中国海疆地理格局形成•演变的初步研究

[J].地理科学,2003,23(3):257~263.

[本文引用: 1]     

[7] 许森安. 南海断续国界线的内涵[C]//海南南海研究中心.“21世纪的南海问题与前瞻”研讨会文选.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0:80~81.

[本文引用: 1]     

[8] 李金明.

南海“9条断续线”及相关问题研究

[J].中国边疆史地,2001,10(2):15~14.

[本文引用: 1]     

[9] 孜日.开拓南海“九段线"历史研究的新领域[N].中国海洋报,2012-02-15(1).

[本文引用: 3]     

[10] 刘绍峰,袁家冬.

琉球群岛相关称谓的地理意义与政治属性

[J].地理科学, 2012,32(4):393~400.

[本文引用: 1]     

[11] 新华社.中国对西沙、南沙拥有神圣主权[N].人民日报,1988-05-12(1).

[本文引用: 2]     

[12] 王之春.国朝柔运记——环海全图[M].上海:宝善书局石印本,1895

年(光绪7年),

卷二十:9.

[本文引用: 1]     

[13] 吴士存. 纵论南沙争端[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

[本文引用: 1]     

[14] 刘南威. 中国南沙诸岛地名论稿[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本文引用: 1]     

[15] 罗援.常怀忧患意识,不忘国家安全[N].文汇报,2011-09-30(12).

[本文引用: 1]     

[16] 韩振华. 我国南沙群岛史料汇编[M].上海:上海东方出版社,1988.

[本文引用: 2]     

[17] 胡晋接,程敷锴.中华民国地理新图[M].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1912.

[本文引用: 2]     

[18] 屠思聪.

中华最新形势图

[M].上海:世界舆地学社,1927.

[本文引用: 2]     

[19] 广东省地名委员会.南海诸岛地名资料汇编[M].广州:广东地图出版社,1987.

[本文引用: 2]     

[20] 毛剑杰.纸上谈疆:

南海国界线的形成[N]

.看历史,2011,(7):42~47.

[本文引用: 1]     

[21] 白眉初. 中华建设新图[M].北京:北平建设图书馆出版,1936.

[本文引用: 4]     

[22] 李金明. 南沙争端与国际海洋法[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

[本文引用: 1]     

[23] 沈文周,许森安,李宝田,等.

中国地图上的南海“九段线”到底是什么线?

[J].中国国家地理,2010,(10): 180~182.

[本文引用: 5]     

[24] 赵国材. 从现行海洋法分析南沙群岛的主权争端[C]//“21世纪的南海问题与前瞻”研讨会论文选.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20.

[本文引用: 1]     

[25] 亚光舆地学社.

中国地图集

[M].上海:亚光舆地学社,1948.

[本文引用: 4]     

[26] 丁文江,翁文灏,曾世英.中国分省新图(战后修订正第五版)[M].上海:华厦图书出版公司,1948.

[本文引用: 3]     

[27] 屠思聪,王振.

新世界地图

[M].上海:世界舆地学社,1951.

[本文引用: 3]     

[28] 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3.

[本文引用: 1]     

[29] 总参测绘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M].北京:星球地图出版社,2002

[本文引用: 3]     

[30] 单之蔷.

我来到了中国的最南端曾母暗沙

[J].中国国家地理,2010,(10):123.

[本文引用: 3]     

[31] 新华社.中国对黄岩岛领土主权有充分的法理依据[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04-16(1).

[本文引用: 1]     

1 2004 ... 南海与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中国整体海洋地缘的重要组成部分[1].南沙群岛岛礁争端已成为国际地缘政治热点问题,更是中国与周边邻国的敏感问题.在中国出版的中国地图中,南海海域有9条断续的海域疆界线.这9条断续的海域疆界线有:“9条(段)断续线”、“U形线”、“岛屿归属线”等几种名称.国内众多学者从法律学[2]、地理学[3]、地图学[4]、海洋资源学[5]、地缘政治学[6]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对9条断续的海域疆界线的内涵[7]及相关问题[8]进行分析.但相关文献中,多数以文字阐述南海9条断续线的有关问题,很少有利用地图来表示[4]. ... 南海“断续线”的法律地位 3 2005 ... 南海与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中国整体海洋地缘的重要组成部分[1].南沙群岛岛礁争端已成为国际地缘政治热点问题,更是中国与周边邻国的敏感问题.在中国出版的中国地图中,南海海域有9条断续的海域疆界线.这9条断续的海域疆界线有:“9条(段)断续线”、“U形线”、“岛屿归属线”等几种名称.国内众多学者从法律学[2]、地理学[3]、地图学[4]、海洋资源学[5]、地缘政治学[6]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对9条断续的海域疆界线的内涵[7]及相关问题[8]进行分析.但相关文献中,多数以文字阐述南海9条断续线的有关问题,很少有利用地图来表示[4]. ...

... “断续线”的发展变化,说明历届中国政府对南海管辖权和行政权的继承和行使.虽然新、旧“断续线”的各条线段有着空间位置上的差异,但无论新线还是旧线,所包围的岛、礁、滩、沙在范围上是一致的,显示出中国南海领土主权范围的历史延续性[2].2001年国测绘局编制的《中国国界线画法标准样图》(1∶1 000 000),是中国政府对“断续线”的法定表示(图6)[5]. ...

... 中国政府坚持对线内的岛礁滩洲及其附近海域拥有历史性权利[2].图7是中国现今出版的南海及南海诸岛及“九条线”地图[29]. ... 民国海疆版图演变与南海断续国界线的形成 2 2010 ... 南海与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中国整体海洋地缘的重要组成部分[1].南沙群岛岛礁争端已成为国际地缘政治热点问题,更是中国与周边邻国的敏感问题.在中国出版的中国地图中,南海海域有9条断续的海域疆界线.这9条断续的海域疆界线有:“9条(段)断续线”、“U形线”、“岛屿归属线”等几种名称.国内众多学者从法律学[2]、地理学[3]、地图学[4]、海洋资源学[5]、地缘政治学[6]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对9条断续的海域疆界线的内涵[7]及相关问题[8]进行分析.但相关文献中,多数以文字阐述南海9条断续线的有关问题,很少有利用地图来表示[4]. ...

... 南海疆界线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合理的历史过程,是旧中国军政各界群体维护海疆权益行为的连续表达[9],中国历代地图已将南沙群岛列入中国版图. 南海疆界线最早是在清朝划出[15],时间大体是在公元1700年前后.但是在地图上正式标绘出南海的这条疆界线是在1912年[16].基于1909年清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的舰队,通过海上定位器、经纬仪等测绘仪器,对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进行测量和考察,绘制的一份较详尽的包括岛礁的海图,地图学家胡晋接、程敷锴在1912年根据清末舆图资料和南海诸岛的记载,编绘出版了《中华民国地理新图》[17].其中有一幅《中华民国边界海岸及面积区划图》[17]里出现了南海的连续线划的疆界线标识.继胡晋接之后,屠思聪于1927年出版了《中华最新形势图》,其第7图为《中华疆界变迁图》[18].在这幅图中按连续疆界线标示,界线从广西防城一直沿北部湾中越中间线往南,在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南部兜过中沙群岛,东北向一直穿过台湾海峡东部,延伸到东海和黄海的鸭绿江口[3]. ... 从地图在解决边界争端中的作用看我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3 2001 ... 南海与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中国整体海洋地缘的重要组成部分[1].南沙群岛岛礁争端已成为国际地缘政治热点问题,更是中国与周边邻国的敏感问题.在中国出版的中国地图中,南海海域有9条断续的海域疆界线.这9条断续的海域疆界线有:“9条(段)断续线”、“U形线”、“岛屿归属线”等几种名称.国内众多学者从法律学[2]、地理学[3]、地图学[4]、海洋资源学[5]、地缘政治学[6]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对9条断续的海域疆界线的内涵[7]及相关问题[8]进行分析.但相关文献中,多数以文字阐述南海9条断续线的有关问题,很少有利用地图来表示[4]. ...

... [4]. ...

... 断续国界线公布后,国际社会从未提出任何异议,也没有国家对此线提出任何外交交涉.相反,许多国家出版的地图均据此标绘中国疆域[4],其中包括越南.在20世纪60、70年代越南出版的各类国家地图等均未将南沙群岛列入其本国版图,甚至1974年以前它所发表的政府声明、正式照会和公开出版的地图和教科书中,都一直正式承认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1].这样,断续线就作为国际认可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历史性界线沿用至今. ... 南海海底特征、资源区位与疆界断续线 5 2003 ... 南海与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中国整体海洋地缘的重要组成部分[1].南沙群岛岛礁争端已成为国际地缘政治热点问题,更是中国与周边邻国的敏感问题.在中国出版的中国地图中,南海海域有9条断续的海域疆界线.这9条断续的海域疆界线有:“9条(段)断续线”、“U形线”、“岛屿归属线”等几种名称.国内众多学者从法律学[2]、地理学[3]、地图学[4]、海洋资源学[5]、地缘政治学[6]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对9条断续的海域疆界线的内涵[7]及相关问题[8]进行分析.但相关文献中,多数以文字阐述南海9条断续线的有关问题,很少有利用地图来表示[4]. ...

... 新中国成立后,对南海“断续线”进行了订正,主要根据正式颁布的1947年国民政府内政部方域司编制1∶650万《南海诸岛位置图》[23](原件存于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并对照1983年地图出版社《中国南海诸岛图》[28],采用数字化仿射变换,建立图上断续线位置与经纬度坐标的对应数学关系,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测量出原来与订正后的各9条断续线的经纬度坐标.新、旧线各段的位置并不完全重合,表现出多种关系[5]:① 新、旧线相互衔接,顺时针方向位移,如西部首段;② 新、旧线相互平行,有外扩,如南部曾母暗沙附近;③ 新、旧线相互平行,有内缩,如吕宋岛东、万安滩西;④ 新线在旧线的延伸线的位置上,如东南海域处;⑤ 关键区域新、旧线位置完全改变,如台湾岛东南处;⑥ 旧线各段长度较长,一般在130~210 km之间,且长度变化较大,不规则,新线长度较短,一般在120~130 km之间,长度变化不大,较为规则;⑦ 新、旧线之间的距离最近的为18 km左右,最远的333 km左右.通过使用现代技术手段反演计算,“断续线”的各段线基本上都与两侧各突出点距离相等.可以认为“断续线”是基于南海最外缘岛礁与邻国的等距离线划定的. ...

... “断续线”的发展变化,说明历届中国政府对南海管辖权和行政权的继承和行使.虽然新、旧“断续线”的各条线段有着空间位置上的差异,但无论新线还是旧线,所包围的岛、礁、滩、沙在范围上是一致的,显示出中国南海领土主权范围的历史延续性[2].2001年国测绘局编制的《中国国界线画法标准样图》(1∶1 000 000),是中国政府对“断续线”的法定表示(图6)[5]. ...

... 南海“断续线”的变化[5] ...

... The changes of the dotted-line of the South China Sea[5] ... 中国海疆地理格局形成•演变的初步研究 1 2003 ... 南海与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中国整体海洋地缘的重要组成部分[1].南沙群岛岛礁争端已成为国际地缘政治热点问题,更是中国与周边邻国的敏感问题.在中国出版的中国地图中,南海海域有9条断续的海域疆界线.这9条断续的海域疆界线有:“9条(段)断续线”、“U形线”、“岛屿归属线”等几种名称.国内众多学者从法律学[2]、地理学[3]、地图学[4]、海洋资源学[5]、地缘政治学[6]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对9条断续的海域疆界线的内涵[7]及相关问题[8]进行分析.但相关文献中,多数以文字阐述南海9条断续线的有关问题,很少有利用地图来表示[4]. ... 1 2000 ... 南海与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中国整体海洋地缘的重要组成部分[1].南沙群岛岛礁争端已成为国际地缘政治热点问题,更是中国与周边邻国的敏感问题.在中国出版的中国地图中,南海海域有9条断续的海域疆界线.这9条断续的海域疆界线有:“9条(段)断续线”、“U形线”、“岛屿归属线”等几种名称.国内众多学者从法律学[2]、地理学[3]、地图学[4]、海洋资源学[5]、地缘政治学[6]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对9条断续的海域疆界线的内涵[7]及相关问题[8]进行分析.但相关文献中,多数以文字阐述南海9条断续线的有关问题,很少有利用地图来表示[4]. ... 南海“9条断续线”及相关问题研究 1 2001 ... 南海与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中国整体海洋地缘的重要组成部分[1].南沙群岛岛礁争端已成为国际地缘政治热点问题,更是中国与周边邻国的敏感问题.在中国出版的中国地图中,南海海域有9条断续的海域疆界线.这9条断续的海域疆界线有:“9条(段)断续线”、“U形线”、“岛屿归属线”等几种名称.国内众多学者从法律学[2]、地理学[3]、地图学[4]、海洋资源学[5]、地缘政治学[6]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对9条断续的海域疆界线的内涵[7]及相关问题[8]进行分析.但相关文献中,多数以文字阐述南海9条断续线的有关问题,很少有利用地图来表示[4]. ... 3 2012 ... 南海断续国界线形成的历史线索是中国历史研究中一个尚未拓展的领域[9].由于地图是国际上确认领土的一种证据,本文除了用文字阐述外,着重以地图特有的功能特点来反映这条界线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而形象地看到这条疆界线的 “连续线”画法和“断续线”画法的地图.同时还可以看到这条疆界线的由11条线组成的地图演变成为现今9条线的地图.通过这条断续的海域疆界线形成与演变过程,说明南海9条断续海域疆界线内的岛礁,与钓鱼岛一样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10],南海9条断续海域疆界线是中国海上国界线. ...

... 南海疆界线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合理的历史过程,是旧中国军政各界群体维护海疆权益行为的连续表达[9],中国历代地图已将南沙群岛列入中国版图. 南海疆界线最早是在清朝划出[15],时间大体是在公元1700年前后.但是在地图上正式标绘出南海的这条疆界线是在1912年[16].基于1909年清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的舰队,通过海上定位器、经纬仪等测绘仪器,对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进行测量和考察,绘制的一份较详尽的包括岛礁的海图,地图学家胡晋接、程敷锴在1912年根据清末舆图资料和南海诸岛的记载,编绘出版了《中华民国地理新图》[17].其中有一幅《中华民国边界海岸及面积区划图》[17]里出现了南海的连续线划的疆界线标识.继胡晋接之后,屠思聪于1927年出版了《中华最新形势图》,其第7图为《中华疆界变迁图》[18].在这幅图中按连续疆界线标示,界线从广西防城一直沿北部湾中越中间线往南,在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南部兜过中沙群岛,东北向一直穿过台湾海峡东部,延伸到东海和黄海的鸭绿江口[3]. ...

... 中国形成南海国界线的年代,正值国际海洋法逐渐形成固定海疆表达模式的年代.在这个国际海洋法远未完善的年代里,美国于1945年发布了《大陆架公告》,南美有关国家提出了200 nmile领海权.这些国家根据自己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提出的单方面主张,后来都成为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定国家海洋边界的原则.从当时的国际法来看,中国南海的这条国界线同样是那个年代具有同样性质的一个法例.因此,这条国界线一经政府部门公布,就与美国的《大陆架公告》和南美国家的200 nmile领海权主张一样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同样应该归于今天国际法的一个内容[9],从而为中国南海国界线明确法律依据. ... 琉球群岛相关称谓的地理意义与政治属性 1 2012 ... 南海断续国界线形成的历史线索是中国历史研究中一个尚未拓展的领域[9].由于地图是国际上确认领土的一种证据,本文除了用文字阐述外,着重以地图特有的功能特点来反映这条界线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而形象地看到这条疆界线的 “连续线”画法和“断续线”画法的地图.同时还可以看到这条疆界线的由11条线组成的地图演变成为现今9条线的地图.通过这条断续的海域疆界线形成与演变过程,说明南海9条断续海域疆界线内的岛礁,与钓鱼岛一样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10],南海9条断续海域疆界线是中国海上国界线. ... 2 1988 ... 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武帝时代,中国人民就先后发现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并陆续来到这2个群岛辛勤开发和经营.唐、宋以后,中国人民就已经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生活和从事捕捞活动.宋元时代,中国已将这些岛屿命名为“千里长沙”、“万里石塘”.长沙即西沙群岛,而石塘则为南沙群岛.当时中国的海军也进行过相应的巡视活动,并有军队守卫.《元史》有元将史弼巡视“七洋洲”、“万里石塘”的记载,“七洋洲”即西沙群岛,石塘则是南沙群岛[11]. ...

... 断续国界线公布后,国际社会从未提出任何异议,也没有国家对此线提出任何外交交涉.相反,许多国家出版的地图均据此标绘中国疆域[4],其中包括越南.在20世纪60、70年代越南出版的各类国家地图等均未将南沙群岛列入其本国版图,甚至1974年以前它所发表的政府声明、正式照会和公开出版的地图和教科书中,都一直正式承认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1].这样,断续线就作为国际认可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历史性界线沿用至今. ... 年(光绪7年), 1 1895 ... 地图是国际上确认领土的一种证据,早在公元10世纪中国已经绘制包括南海诸岛的官方舆图.如南宋赵汝适在公元13世纪《诸蕃志》序中就有一张标有南海诸岛的海图——诸蕃图①.1405~1433年,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绘制了著名的“郑和航海图”,图中还标出500个地名,其中本国部分约200个,将南海诸岛分别标为“石塘”、“万里石塘屿”、“石星石塘”.根据图上的位置可知,“石塘”即指今天的西沙群岛,“万里石塘屿”即指今天的南沙群岛,“石星石塘”是指中沙群岛②.此后,明代罗洪先的“广舆图”③、清代陈伦炯的“四海总图”④、郑光祖的“中国外夷总图”⑤、林则徐和魏源的《海国图志》附图⑥和王之春的《国朝柔远记》所附的“环海全图” [12]都将南沙群岛标绘为中国领土.更重要的是,清代政府出版的权威性政区地图也都将南沙群岛列入中国的版图,在1724年的《清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⑦、1755年的《皇清各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⑧、1842年的《直省海洋总图》⑨上都可以查证.晚清(1904年)的《大清天下中华各省县厅地全图》⑩、《大清天下中华各省府州县厅地理全图》(1905年) 上都可以查证,还用双线方格图例表示“万里石塘”为广东省属内府级政区单位.明、清时代,中国政府已明确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省琼洲府管辖[13,14]. ... 1 2005 ... 地图是国际上确认领土的一种证据,早在公元10世纪中国已经绘制包括南海诸岛的官方舆图.如南宋赵汝适在公元13世纪《诸蕃志》序中就有一张标有南海诸岛的海图——诸蕃图①.1405~1433年,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绘制了著名的“郑和航海图”,图中还标出500个地名,其中本国部分约200个,将南海诸岛分别标为“石塘”、“万里石塘屿”、“石星石塘”.根据图上的位置可知,“石塘”即指今天的西沙群岛,“万里石塘屿”即指今天的南沙群岛,“石星石塘”是指中沙群岛②.此后,明代罗洪先的“广舆图”③、清代陈伦炯的“四海总图”④、郑光祖的“中国外夷总图”⑤、林则徐和魏源的《海国图志》附图⑥和王之春的《国朝柔远记》所附的“环海全图” [12]都将南沙群岛标绘为中国领土.更重要的是,清代政府出版的权威性政区地图也都将南沙群岛列入中国的版图,在1724年的《清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⑦、1755年的《皇清各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⑧、1842年的《直省海洋总图》⑨上都可以查证.晚清(1904年)的《大清天下中华各省县厅地全图》⑩、《大清天下中华各省府州县厅地理全图》(1905年) 上都可以查证,还用双线方格图例表示“万里石塘”为广东省属内府级政区单位.明、清时代,中国政府已明确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省琼洲府管辖[13,14]. ... 1 1996 ... 地图是国际上确认领土的一种证据,早在公元10世纪中国已经绘制包括南海诸岛的官方舆图.如南宋赵汝适在公元13世纪《诸蕃志》序中就有一张标有南海诸岛的海图——诸蕃图①.1405~1433年,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绘制了著名的“郑和航海图”,图中还标出500个地名,其中本国部分约200个,将南海诸岛分别标为“石塘”、“万里石塘屿”、“石星石塘”.根据图上的位置可知,“石塘”即指今天的西沙群岛,“万里石塘屿”即指今天的南沙群岛,“石星石塘”是指中沙群岛②.此后,明代罗洪先的“广舆图”③、清代陈伦炯的“四海总图”④、郑光祖的“中国外夷总图”⑤、林则徐和魏源的《海国图志》附图⑥和王之春的《国朝柔远记》所附的“环海全图” [12]都将南沙群岛标绘为中国领土.更重要的是,清代政府出版的权威性政区地图也都将南沙群岛列入中国的版图,在1724年的《清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⑦、1755年的《皇清各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⑧、1842年的《直省海洋总图》⑨上都可以查证.晚清(1904年)的《大清天下中华各省县厅地全图》⑩、《大清天下中华各省府州县厅地理全图》(1905年) 上都可以查证,还用双线方格图例表示“万里石塘”为广东省属内府级政区单位.明、清时代,中国政府已明确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省琼洲府管辖[13,14]. ... 1 2011 ... 南海疆界线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合理的历史过程,是旧中国军政各界群体维护海疆权益行为的连续表达[9],中国历代地图已将南沙群岛列入中国版图. 南海疆界线最早是在清朝划出[15],时间大体是在公元1700年前后.但是在地图上正式标绘出南海的这条疆界线是在1912年[16].基于1909年清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的舰队,通过海上定位器、经纬仪等测绘仪器,对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进行测量和考察,绘制的一份较详尽的包括岛礁的海图,地图学家胡晋接、程敷锴在1912年根据清末舆图资料和南海诸岛的记载,编绘出版了《中华民国地理新图》[17].其中有一幅《中华民国边界海岸及面积区划图》[17]里出现了南海的连续线划的疆界线标识.继胡晋接之后,屠思聪于1927年出版了《中华最新形势图》,其第7图为《中华疆界变迁图》[18].在这幅图中按连续疆界线标示,界线从广西防城一直沿北部湾中越中间线往南,在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南部兜过中沙群岛,东北向一直穿过台湾海峡东部,延伸到东海和黄海的鸭绿江口[3]. ... 2 1988 ... 南海疆界线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合理的历史过程,是旧中国军政各界群体维护海疆权益行为的连续表达[9],中国历代地图已将南沙群岛列入中国版图. 南海疆界线最早是在清朝划出[15],时间大体是在公元1700年前后.但是在地图上正式标绘出南海的这条疆界线是在1912年[16].基于1909年清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的舰队,通过海上定位器、经纬仪等测绘仪器,对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进行测量和考察,绘制的一份较详尽的包括岛礁的海图,地图学家胡晋接、程敷锴在1912年根据清末舆图资料和南海诸岛的记载,编绘出版了《中华民国地理新图》[17].其中有一幅《中华民国边界海岸及面积区划图》[17]里出现了南海的连续线划的疆界线标识.继胡晋接之后,屠思聪于1927年出版了《中华最新形势图》,其第7图为《中华疆界变迁图》[18].在这幅图中按连续疆界线标示,界线从广西防城一直沿北部湾中越中间线往南,在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南部兜过中沙群岛,东北向一直穿过台湾海峡东部,延伸到东海和黄海的鸭绿江口[3]. ...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收复了南海诸岛.1947年8月,内政部专函呈报行政院转呈国民政府的文件中:凡今后全国军政机关制印中国地图而有涉及国界划线者,均应先送至内政部审查.1947年12月1日,当时的中国政府授权内政部方域司绘制并公布《南海诸岛位置图》,其中标绘一条西起中越边界北仑河口,东至台湾东北共11段线构成断续线.线内不仅标注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的整体名称,而且还标出曾母暗沙及大部分岛礁的个体名称[16].这是近代历史上,中国对于南海诸岛主权最具有法律性质的主权主张(图2)[23].此后,官方和私人出版物均按照这一画法在中国地图上标绘南海断续线. ... 2 1912 ... 南海疆界线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合理的历史过程,是旧中国军政各界群体维护海疆权益行为的连续表达[9],中国历代地图已将南沙群岛列入中国版图. 南海疆界线最早是在清朝划出[15],时间大体是在公元1700年前后.但是在地图上正式标绘出南海的这条疆界线是在1912年[16].基于1909年清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的舰队,通过海上定位器、经纬仪等测绘仪器,对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进行测量和考察,绘制的一份较详尽的包括岛礁的海图,地图学家胡晋接、程敷锴在1912年根据清末舆图资料和南海诸岛的记载,编绘出版了《中华民国地理新图》[17].其中有一幅《中华民国边界海岸及面积区划图》[17]里出现了南海的连续线划的疆界线标识.继胡晋接之后,屠思聪于1927年出版了《中华最新形势图》,其第7图为《中华疆界变迁图》[18].在这幅图中按连续疆界线标示,界线从广西防城一直沿北部湾中越中间线往南,在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南部兜过中沙群岛,东北向一直穿过台湾海峡东部,延伸到东海和黄海的鸭绿江口[3]. ...

... [17]里出现了南海的连续线划的疆界线标识.继胡晋接之后,屠思聪于1927年出版了《中华最新形势图》,其第7图为《中华疆界变迁图》[18].在这幅图中按连续疆界线标示,界线从广西防城一直沿北部湾中越中间线往南,在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南部兜过中沙群岛,东北向一直穿过台湾海峡东部,延伸到东海和黄海的鸭绿江口[3]. ... 中华最新形势图 2 1927 ... 南海疆界线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合理的历史过程,是旧中国军政各界群体维护海疆权益行为的连续表达[9],中国历代地图已将南沙群岛列入中国版图. 南海疆界线最早是在清朝划出[15],时间大体是在公元1700年前后.但是在地图上正式标绘出南海的这条疆界线是在1912年[16].基于1909年清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的舰队,通过海上定位器、经纬仪等测绘仪器,对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进行测量和考察,绘制的一份较详尽的包括岛礁的海图,地图学家胡晋接、程敷锴在1912年根据清末舆图资料和南海诸岛的记载,编绘出版了《中华民国地理新图》[17].其中有一幅《中华民国边界海岸及面积区划图》[17]里出现了南海的连续线划的疆界线标识.继胡晋接之后,屠思聪于1927年出版了《中华最新形势图》,其第7图为《中华疆界变迁图》[18].在这幅图中按连续疆界线标示,界线从广西防城一直沿北部湾中越中间线往南,在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南部兜过中沙群岛,东北向一直穿过台湾海峡东部,延伸到东海和黄海的鸭绿江口[3]. ...

... 在出版南海“断续线”划法的地图,也同时出版有南海“连续线”划法的地图.1912年的部分中国地图中,南海四周就曾标注过完整、连续的国界线;1927年,屠思聪出版了《中华最新形势图》中的《中华疆界变迁图》[18];1936年白眉初编制的《中华建设新图》[21];1948年申报馆发行的《中国分省新图》(图3)[26];以及1948年亚光舆地学社出版的中国地图(南海部分)(图4)[25],这些都是按连续线绘制的代表图幅. ... 2 1987 ... 中国政府分别于1931年8月和1932年1月批准公布《修正水陆地图审查条例》和《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规则》,并于1933年成立由参谋本部、内政部、外交部、海军、教育部和蒙藏委员会共同组成的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查全国出版的水陆地图[19].1930~1933年法国先后非法占领了南沙群岛中的南威岛、太平岛、中业岛、西月岛、北子岛、南子岛、鸿庥岛、南钥岛、杨信沙洲,共9座岛礁,是为“九小岛事件”[20].针对此事件,中国政府1934年12月21日,召开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第25次会议,作出了审定并公布南海各岛地名的决定.1935年1月出版的《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会刊》第1期公布了已审定的135个南海诸岛群体和个体名称,其中西沙群岛28处,南沙群岛(即今之中沙群岛)7处,团沙群岛(即今之南沙群岛)96处.1935年4月,中国政府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出版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图》,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以官方名义出版南海海域地图.图中详细标注了南海诸岛的名称,其中已出现曾母滩(即今之曾母暗沙),被标绘在北纬4°、东经112°附近.在这以后出版的各种地图中开始完整地标绘南海诸岛,并在周围绘出断续线[19]. ...

... [19]. ... 南海国界线的形成[N] 1 2011 ... 中国政府分别于1931年8月和1932年1月批准公布《修正水陆地图审查条例》和《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规则》,并于1933年成立由参谋本部、内政部、外交部、海军、教育部和蒙藏委员会共同组成的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查全国出版的水陆地图[19].1930~1933年法国先后非法占领了南沙群岛中的南威岛、太平岛、中业岛、西月岛、北子岛、南子岛、鸿庥岛、南钥岛、杨信沙洲,共9座岛礁,是为“九小岛事件”[20].针对此事件,中国政府1934年12月21日,召开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第25次会议,作出了审定并公布南海各岛地名的决定.1935年1月出版的《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会刊》第1期公布了已审定的135个南海诸岛群体和个体名称,其中西沙群岛28处,南沙群岛(即今之中沙群岛)7处,团沙群岛(即今之南沙群岛)96处.1935年4月,中国政府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出版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图》,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以官方名义出版南海海域地图.图中详细标注了南海诸岛的名称,其中已出现曾母滩(即今之曾母暗沙),被标绘在北纬4°、东经112°附近.在这以后出版的各种地图中开始完整地标绘南海诸岛,并在周围绘出断续线[19]. ... 4 1936 ... 1936年,白眉初根据《中国南海各岛屿图》编辑出版了中学教科书《中华建设新图》,其中第二图为《海疆南展后之中国全图》[21](图1).图中在南海疆域内标有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团沙群岛.其周围用国界线标明,以示南海诸岛同属中国版图,并确认北纬4°是最南国界线及对曾母暗沙的主权.这就是中国地图上最早出现的南海传统疆域线[22],这幅图对中国西沙和南沙群岛主权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

... 1936年海疆南展后之中国全图 (连续线)[21]( 注:左图为《海疆南展后之中国全图》原图,右图为南海疆界部分放大图) ...

... Map of China after marine territory expanded southward in 1936 (continuous line demarcation)[21] ...

... 在出版南海“断续线”划法的地图,也同时出版有南海“连续线”划法的地图.1912年的部分中国地图中,南海四周就曾标注过完整、连续的国界线;1927年,屠思聪出版了《中华最新形势图》中的《中华疆界变迁图》[18];1936年白眉初编制的《中华建设新图》[21];1948年申报馆发行的《中国分省新图》(图3)[26];以及1948年亚光舆地学社出版的中国地图(南海部分)(图4)[25],这些都是按连续线绘制的代表图幅. ... 1 2003 ... 1936年,白眉初根据《中国南海各岛屿图》编辑出版了中学教科书《中华建设新图》,其中第二图为《海疆南展后之中国全图》[21](图1).图中在南海疆域内标有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团沙群岛.其周围用国界线标明,以示南海诸岛同属中国版图,并确认北纬4°是最南国界线及对曾母暗沙的主权.这就是中国地图上最早出现的南海传统疆域线[22],这幅图对中国西沙和南沙群岛主权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 中国地图上的南海“九段线”到底是什么线? 5 2010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收复了南海诸岛.1947年8月,内政部专函呈报行政院转呈国民政府的文件中:凡今后全国军政机关制印中国地图而有涉及国界划线者,均应先送至内政部审查.1947年12月1日,当时的中国政府授权内政部方域司绘制并公布《南海诸岛位置图》,其中标绘一条西起中越边界北仑河口,东至台湾东北共11段线构成断续线.线内不仅标注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的整体名称,而且还标出曾母暗沙及大部分岛礁的个体名称[16].这是近代历史上,中国对于南海诸岛主权最具有法律性质的主权主张(图2)[23].此后,官方和私人出版物均按照这一画法在中国地图上标绘南海断续线. ...

... 1947年民国内政部方域司编印的《南海诸岛位置图》[23] ...

... Map of the location of South China Sea islands compiled by local territory division of ministry of interior[23] ...

... 1948年民国政府内政部方域司正式出版了由傅角今主编、王锡光编绘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该图及附图《南海诸岛位置图》[23,24]中,在南海诸岛四周画有11条线.这是南海11段“断续线”首次以官方名义向世界公布.海上断续疆界线将南海诸岛圈围在中国海域之内,这也是中国海上疆界确定的重要历史依据.根据访谈中王锡光和绘图员鞠继武回忆,界线是画在中国所属的各岛礁与周边国家岸线、岛礁的中点,也即中国岛礁与周边国家岸线、岛礁的距离是相等的[25].从台湾岛到北部湾,组成了一条断续国界线,其中11段在南海.1953年,去掉了北部湾的两段,就变成了今天的南海9条(段)线,中国对线内岛礁、沙洲享有主权而对其海域拥有历史性权利. ...

... 新中国成立后,对南海“断续线”进行了订正,主要根据正式颁布的1947年国民政府内政部方域司编制1∶650万《南海诸岛位置图》[23](原件存于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并对照1983年地图出版社《中国南海诸岛图》[28],采用数字化仿射变换,建立图上断续线位置与经纬度坐标的对应数学关系,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测量出原来与订正后的各9条断续线的经纬度坐标.新、旧线各段的位置并不完全重合,表现出多种关系[5]:① 新、旧线相互衔接,顺时针方向位移,如西部首段;② 新、旧线相互平行,有外扩,如南部曾母暗沙附近;③ 新、旧线相互平行,有内缩,如吕宋岛东、万安滩西;④ 新线在旧线的延伸线的位置上,如东南海域处;⑤ 关键区域新、旧线位置完全改变,如台湾岛东南处;⑥ 旧线各段长度较长,一般在130~210 km之间,且长度变化较大,不规则,新线长度较短,一般在120~130 km之间,长度变化不大,较为规则;⑦ 新、旧线之间的距离最近的为18 km左右,最远的333 km左右.通过使用现代技术手段反演计算,“断续线”的各段线基本上都与两侧各突出点距离相等.可以认为“断续线”是基于南海最外缘岛礁与邻国的等距离线划定的. ... 1 2000 ... 1948年民国政府内政部方域司正式出版了由傅角今主编、王锡光编绘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该图及附图《南海诸岛位置图》[23,24]中,在南海诸岛四周画有11条线.这是南海11段“断续线”首次以官方名义向世界公布.海上断续疆界线将南海诸岛圈围在中国海域之内,这也是中国海上疆界确定的重要历史依据.根据访谈中王锡光和绘图员鞠继武回忆,界线是画在中国所属的各岛礁与周边国家岸线、岛礁的中点,也即中国岛礁与周边国家岸线、岛礁的距离是相等的[25].从台湾岛到北部湾,组成了一条断续国界线,其中11段在南海.1953年,去掉了北部湾的两段,就变成了今天的南海9条(段)线,中国对线内岛礁、沙洲享有主权而对其海域拥有历史性权利. ... 中国地图集 4 1948 ... 1948年民国政府内政部方域司正式出版了由傅角今主编、王锡光编绘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该图及附图《南海诸岛位置图》[23,24]中,在南海诸岛四周画有11条线.这是南海11段“断续线”首次以官方名义向世界公布.海上断续疆界线将南海诸岛圈围在中国海域之内,这也是中国海上疆界确定的重要历史依据.根据访谈中王锡光和绘图员鞠继武回忆,界线是画在中国所属的各岛礁与周边国家岸线、岛礁的中点,也即中国岛礁与周边国家岸线、岛礁的距离是相等的[25].从台湾岛到北部湾,组成了一条断续国界线,其中11段在南海.1953年,去掉了北部湾的两段,就变成了今天的南海9条(段)线,中国对线内岛礁、沙洲享有主权而对其海域拥有历史性权利. ...

... 在出版南海“断续线”划法的地图,也同时出版有南海“连续线”划法的地图.1912年的部分中国地图中,南海四周就曾标注过完整、连续的国界线;1927年,屠思聪出版了《中华最新形势图》中的《中华疆界变迁图》[18];1936年白眉初编制的《中华建设新图》[21];1948年申报馆发行的《中国分省新图》(图3)[26];以及1948年亚光舆地学社出版的中国地图(南海部分)(图4)[25],这些都是按连续线绘制的代表图幅. ...

... 1948年中国地图(南海部分)(连续线画法)[25] ...

... Map of China in 1948 (segment of the South China Sea)(continuous line demarcation) [25] ... 3 1948 ... 在出版南海“断续线”划法的地图,也同时出版有南海“连续线”划法的地图.1912年的部分中国地图中,南海四周就曾标注过完整、连续的国界线;1927年,屠思聪出版了《中华最新形势图》中的《中华疆界变迁图》[18];1936年白眉初编制的《中华建设新图》[21];1948年申报馆发行的《中国分省新图》(图3)[26];以及1948年亚光舆地学社出版的中国地图(南海部分)(图4)[25],这些都是按连续线绘制的代表图幅. ...

... 1948年南沙群岛分布(连续线画法)[26] ...

... Map of the distribution of Nansha Islands in 1948 (continuous line demarcation) [26] ... 新世界地图 3 1951 ... 1951年中国南海诸岛分布图[27] ...

... Map of the distribution of South China Sea islands in 1951 [27] ...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所出版的地图上基本上沿袭了1948年“断续线”表示的权属范围.1949年及以后有关年份公开出版的中国地图上,均标绘出11段线.屠思聪把1927年绘制的连续线画法改为断续线画法(图5)[27]. ... 1 1983 ... 新中国成立后,对南海“断续线”进行了订正,主要根据正式颁布的1947年国民政府内政部方域司编制1∶650万《南海诸岛位置图》[23](原件存于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并对照1983年地图出版社《中国南海诸岛图》[28],采用数字化仿射变换,建立图上断续线位置与经纬度坐标的对应数学关系,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测量出原来与订正后的各9条断续线的经纬度坐标.新、旧线各段的位置并不完全重合,表现出多种关系[5]:① 新、旧线相互衔接,顺时针方向位移,如西部首段;② 新、旧线相互平行,有外扩,如南部曾母暗沙附近;③ 新、旧线相互平行,有内缩,如吕宋岛东、万安滩西;④ 新线在旧线的延伸线的位置上,如东南海域处;⑤ 关键区域新、旧线位置完全改变,如台湾岛东南处;⑥ 旧线各段长度较长,一般在130~210 km之间,且长度变化较大,不规则,新线长度较短,一般在120~130 km之间,长度变化不大,较为规则;⑦ 新、旧线之间的距离最近的为18 km左右,最远的333 km左右.通过使用现代技术手段反演计算,“断续线”的各段线基本上都与两侧各突出点距离相等.可以认为“断续线”是基于南海最外缘岛礁与邻国的等距离线划定的. ... 3 2002 ... 现今中国南海诸岛位置[29] ...

... The current loca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lands[29] ...

... 中国政府坚持对线内的岛礁滩洲及其附近海域拥有历史性权利[2].图7是中国现今出版的南海及南海诸岛及“九条线”地图[29]. ... 我来到了中国的最南端曾母暗沙 3 2010 ... 在南沙200多个有地名的岛礁中,有相当部分是高潮时隐伏于水下的礁滩和沙洲,如中国最南端的曾母暗沙,其最高点在海面以下19 m.为了对中国最南端曾母暗沙的水下地形有所了解,《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到曾母暗沙拍摄了照片,并在其上放置了表示中国领土的主权标志(碑上是中国地图)(图8)[30]. ...

... 中国的最南端(曾母暗沙)的主权标志[30] ...

... The sovereignty stele of China in Zengmu shoal [30] ... 1 2012 ... 1)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公元2世纪汉武帝时代就有中国渔民在南海从事渔业生产活动.而身处南海诸岛中的黄岩岛,早在元朝时期(公元1279年),中国就已发现它并在地图上对其进行了标注,而菲律宾外交部作为领土证据的“古老地图”,却是在1820年才绘制的,比中国的地图晚了541 a[31]. ...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