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卢龙、平卢节度使,同一个地方,咋还3个名儿?看完全明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卢龙中学是卢龙一中吗高中 幽州、卢龙、平卢节度使,同一个地方,咋还3个名儿?看完全明白

幽州、卢龙、平卢节度使,同一个地方,咋还3个名儿?看完全明白

2023-12-30 00: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卢龙本为平州属县,东汉时称为肥如县,隶于辽西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以后成为平州治所,并于武德二年(619年)改称卢龙县。

天宝二载(743年)于北平郡(即平州)置卢龙军,并于广德元年(763年)升为节度使。

1、卢龙、平卢与幽州

值得注意的是,卢龙军在唐代并非一个,在桂州(属岭南道)亦置有卢龙军。唐末高宗敏即曾任桂州卢龙军散兵马使。

事实上,唐代一军两地的例子并不鲜见。

仅以幽州镇为例,檀州置有威武军,而据《旧唐书》卷一二二《曲環传》,剑南道亦有威武军。

安史之乱后,瀛州置有永宁军,而成德镇辖内深州下博县亦有一永宁军,贞元十年(794年)置。同一军号在两州分置,而且有时两州又相距不远,此现象正是唐代藩镇割据在军制上的反映。

卢龙节度使是平卢沦陷后的产物,虽为承继平卢节度使而设,二镇有一定联系,但却是性质截然不同的节镇。

史书追言前事,往往以卢龙指代平卢。

“上元辛丑岁,叛臣刘展,窃地弄兵。命田神功统卢龙劲卒,涉淮浮江,枭悬魁逆”。

史书中有时亦沿用旧称,以平卢指代卢龙。

比如:

“初,回纥以女妻奚王,大历末,奚乱,杀王,女逃归,道平卢;(朱)滔以锦绣张道,待其至,请为婚,女悦,许焉”。

但卢龙不同于辽西之平卢,更不同于安史之乱后的平卢(或称淄青镇),不能将三者混为一谈。

应该明确,史籍中卢龙节度使有广义、狭义之分,二元体制中“卢龙”为狭义概念。唐代“节度之有军名者称其军名,无者,但称其地”。

2、卢龙节度使与幽州节度使有啥区别?

由于幽州镇军号为卢龙军,故幽州节度使(又称幽州、卢龙节度使)有时亦称卢龙节度使。

试举数例:

广德元年(763年)正月“李怀仙仍故地为幽州、卢龙节度使”。而永泰元年(765年)五月条则言李怀仙为卢龙节度使。大历八年(773年)“幽州节度使朱泚遣弟滔将五千精骑诣泾州防秋”。而同书大历十年(775年)九月条则又称朱泚为卢龙节度使。太和五年(831年)正月“幽州军乱,逐其帅李载义,立后院副兵马使杨志诚为留后”,幽州军帅即幽州节度使。而二月条则称李载义为卢龙军节度使。

不仅幽州节度使和卢龙节度使可以互称,而且史籍中还多以卢龙指代幽州镇。

“先是(指大历九年),朱泚自范阳入朝,以甲士随。因为凤翔节度,故陇州有卢龙之卒五百人”。按,《册府元龟》卷六八六《牧守部·忠二》则言“范阳戍卒五百人”。

建中三年(782年)三月,“上遣中使发卢龙、恒冀、易定兵万人诣魏州讨田悦”。

元和十四年(819年),刘总归命中央,“捧幽都四封之图,挈卢龙三军之籍:尽献阙下,高谢人间”。

会昌中,张仲武为幽州节度使,兼东面招抚回鹃使,“表请立石以纪圣功,帝诏德裕为铭,揭碑卢龙,以告后世”。

天祐三年(906年),“(朱)全忠自将攻沧州,壁长芦。仁恭悉发男子十五以上为兵,…卢龙闾里为空”。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卢龙概念使用十分混乱,或称幽州,或称幽州卢龙,或称卢龙,名异而实同。

这极易与辽西地区的卢龙节度使造成混淆,为了加以区别,幽州节度使(或称幽州、卢龙节度使)可称为广义的卢龙节度使。辽西地区继平卢而设的节镇可称为狭义的卢龙节度使。

3、幽州节度使与卢龙节度使为何同城办公?

幽州镇衙署在幽州西南部。虽然幽州节度使例兼卢龙节度使,但幽州节度使与卢龙节度使却各有自己独立使衙,表现为一种共城但不同治的特点。

顾颉刚、史念海二先生在《中国疆域沿革史》一书中言“幽州节度使治幽州,卢龙节度使治幽州”。

王永兴先生进一步推测,“幽州节度使可能设在幽州牙城的南部,可以称为南衙;卢龙节度使府位于幽州牙城之北,可以称之为北衙”。

南衙、北衙各有一套使府僚佐系统。

据《房山石经题记汇编》记载,南衙僚佐有南衙兵马使、南衙将判官、幽州衙前讨击使、幽州衙前散将,等等。

北衙有卢龙节度驱使官、卢龙节度巡官、卢龙节度要籍、北衙将判官、北衙右将下百仁将,等等。

当然使府僚佐远不止这些,以上只不过为庞大使府系统中一小部分而已。两个使府僚佐构成及员数可能并无大异。

《新唐书》卷四九下《百官志四下》对节度使僚佐记载十分详细,如下:

行军司马、副使、判官、支使、掌书记、推官、巡官、衙推各一人,同节度使副使十人,馆驿巡官四人,府院法直官、要籍、逐要亲事各一人,随军四人。节度使封郡王,则有奏记一人;兼观察使,又有判官、支使、推官、巡官、衙推各一人;又兼安抚使,则有副使、判官各一人;兼支度、营田、招讨、经略使,则有副使、判官各一人;支度使复有遣运判官、巡官各一人。

《汇编》中记载两个使府中均有“将判官”一职,据《唐语林》,刘玄佐任节度使时,“乡里姻旧,以地近多归之,司徒(指刘玄佐)不欲私擢居将校之列,又难置于贱卒,尽署为将判官”。

由此可以看出,不仅幽州镇,其他方镇亦有此职。其地位在将校之下,但又远在一般士卒及厮役之上。将判官通常身著绯衫,佩带银鱼袋,“外视荣之,实处在散冗”。并没有什么实权。

由于史籍中对卢龙使府记载较少,加之幽州、卢龙概念使用上的混乱、模糊,长期以来,人们对两个使府间僚佐的迁转、黜陟等都不甚了然。

4、幽州节度使与卢龙节度使属官任命

1994年,在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唐墓中发现一方碑志。

墓主王公淑,其曾祖王亮曾任幽州节度衙前都虞候,祖父王连曾任卢龙节度要籍,王公淑则历任幽州节度要籍、卢龙节度巡官、幽州节度判官、卢龙留后等。

在一篇碑志中,幽州、卢龙反复对举出现,可见此处的卢龙并非幽州之异称,而为狭义的卢龙概念。

幽州镇作为一个复合型方镇,其使府僚佐的迁转、黜陟与单一型方镇相比有一定程度上的特殊性。

幽州节度使以兼卢龙节度使的特殊身份,拥有对卢龙使府官员的调配、升降的权力。

以王公淑为例,他以白身被“元戎”(即幽州节度使)辟为幽州节度要籍。由于娴于边务,政绩不凡,先被任命为卢龙节度巡官,后又改任幽州节度判官。

卢龙节度使府官员可改任于幽州使府,同样幽州使府官员亦可任职于卢龙,表现为相当程度的流动性,此其第一个特点。

第二,一人可兼职于两个使府,表现为一身两任性。

大和九年(835年)周元长在节度使史元忠幕下任两节度都押衙。

元和中,邓文义任幽州、卢龙两节度家令;第三,两个使府官员在地域上具有间跨性。

严格说来,卢龙节度使辖营、平二州,幽州节度使辖幽、蓟、涿、瀛、莫、檀、妫等州。

但在藩镇割据的条件下,幽州镇内两道地域界限已十分模糊,趋于消泯。

长庆中,节度使刘总归命于中央,建议三分幽州镇,以幽、涿、营三州为一道,以平、蓟、妫、檀四州为一道,瀛、莫二州为一道。此分割方案便完全打破了两节度使地域界限。

咸通中,节度使张允伸之弟张允皋曾以蓟州刺史兼蓟、檀、平三州马步都横巡使,张允皋巡察区域不仅包括幽州节度使辖境,还包括卢龙节度使辖区一部分。

5、卢龙节度使与卢龙留后

卢龙节度使府虽在幽州,但在平州却设有卢龙留后。

唐制,节度使或出征或入朝或死而未有代,往往设有留后。前引王公淑即曾以平州刺史、柳城军使充卢龙留后。

按:

柳城军位于平州,据《旧唐书·朱泚传》,宝应中,伪署范阳节度使李怀仙即任命朱泚父朱怀珪为柳城军使,则宝应以前平州已有柳城军。

平州另有一卢龙军,为幽州镇两个直辖军之一,与幽州经略军都由节度使兼任军使。

卢龙军虽驻于平州,但平州刺史却无权指挥调度,故平州刺史多兼任柳城军军使。

前面已讲到幽州节度使(即幽州、卢龙节度使)有时亦称为卢龙节度使,故幽州留后有时亦称为卢龙留后。

据《通鉴》记载,大中三年(849年)四月以张直方为卢龙留后。

《旧唐书·宣宗纪》则言大中三年十一月“幽州军乱,逐其留后张直方,军人推其衙将周琳为留后”。

按:

六月即诏命以张直方为节度使,此犹言留后,有误。

但有一点可以明确,《通鉴》大中三年四月张直方之所任卢龙留后实即幽州留后。

《旧唐书·张直方传》所言“(仲武)子直方以幽州节度副使袭父位”可佐证。

还比如,大和五年(831年)二月以杨志诚为卢龙留后,四月条又称杨为幽州节度使。

此卢龙留后依广义的卢龙节度使之例,可称为广义的卢龙留后。

但王公淑所任卢龙留后不是此类,决非幽州留后之异称。幽州镇治于幽州,假如王公淑为幽州留后,决无以平州刺史充之的道理。

此辽西地区之卢龙留后可称之为狭义的卢龙留后。

其设置情况比较复杂,它与幽州留后或分置或由一人兼之,分置之时,卢龙留后驻于平州兼任平州刺史、柳城军使。

但此类卢龙留后可能并非常置,但亦决非偶然现象。纵观幽州历史,卢龙留后多以幽州留后兼领,此时无疑当驻节于幽州。

据史书记载:

大历十年(775年)春正月,“朱泚表请留阙下,以弟朱滔知幽州、卢龙留后”。会昌二年(842年),唐廷以抚王李统为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充幽州、卢龙节度大使。“以雄武军使张绛(当为张仲武)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幽州左司马,知两使留后”。

此处两使留后无疑指幽州留后和卢龙留后。

幽州节度使与卢龙节度使形式上为相对独立的两道,但自二元体制形成伊始,幽州、卢龙已处于不对等地位,在二元的框架下实际运作中却有趋于一元的态势。

在唐廷诏敕及唐人作品中往往将幽州和卢龙视为一体,统以卢龙称之。

幽州、卢龙概念使用上的混乱正是其反映。幽州镇中虽然有两套使府僚佐,但官员在升迁、黜陟中表现出来的流动性、一身两任性和地域上的间跨性等特点,显现出两道界限已趋于合一。

在一个节度使、一个监军使的统一领导下,两道事实上已混而为一,形成了二元一体的格局。

6、卢龙节度使与平卢节度使

前面我们提到卢龙脱胎于平卢,幽州与平卢的关系对二元体制的产生发挥了直接和巨大的影响,故二元体制深深打上了幽州、平卢的烙印。

开元时代,平卢地区人口稀少,生产落后,加之处于战争前沿,长期以来军粮民食即不能自给,需要中央调拨供应。

“平卢镇之兵力如果没有来自镇外的大量补给,就无法维持下去。”

唐为此设置了海运使,以江准、青齐等地的粟米绢帛以供“幽、平之军”。除此之外,幽州亦是供输渠道之一。

唐初,已开辟了从幽州到平州的航运专线。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伐高丽,以幽州为供输基地,任命韦挺为馈运使。韦挺买米造船,运米而进,六百余艘船自幽州下桑干河(今永定河故道,凉水河、凤河一线),东沿曹操所凿河渠和辽西新河,至卢思台(今山海关西南部卸粮台,唐时属平州)。

开天之世之航线大概即循此故道。平州马城县有一海阳城,开元二十八年(740年)设置,其目的是“以通水运”。

安史之乱后,河北割据,形同化外,幽州镇外援断绝,军资粮秣不得不由本镇筹划解决。在此情况下,平、营二州只有全部仰赖于幽州,其依赖性较开元天宝时代更甚。

幽州镇设立了“船舫使”,其下设置船舫将、船舫副将等,负责漕运事宜,漕运规模巨大,事务殷繁,“舳舻往返万斛者千艘”。

因此,终唐之世,平、营地区在经济上对幽州有很强的依赖关系。安史之乱后,幽州进而控制了卢龙的经济命脉。卢龙使府设在幽州,而不在平州,除了军事安全考虑外,平州无力保证和供应使府僚佐庞大开支当亦为一个主要原因。

开天时代平卢已有成为范阳(幽州)附庸的趋向。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前后,乌知义任平卢节度使,而其身份不过为幽州节度使属下一员“副将”或“裨将”。二十四年(736年),史容干(即史思明)诱骗奚人良将琐高人平卢,献给军使裴休子。裴休子全部坑杀琐高的从兵,对琐高却不敢擅自处置,“执琐高送幽州”。

此时幽州僚佐和平卢僚佐于两镇间流动迁转,已具幽州镇时期幽州和卢龙关系之雏形。例如李休烈任范阳节度经略副使兼节度都虞候,转平卢节度副使兼都虞候,每自出师,皆知两节马步。

应该承认,幽州镇二元体制的统治模式是相当成功的。

此体制对后世亦产生了重要影响。五代、辽(契丹)在幽燕地区之建置直接效法于此。辽太祖天赞二年(923年)契丹攻克平州,沿袭唐制,以平州为卢龙军,设卢龙军节度使。在取得幽、蓟诸州后,设南京道,以平、营、滦三州隶之,并兼领卢龙军。

辽圣宗开泰元年(1012年)落卢龙军额,至此二元体制才寿终正寝。从广德元年(763年)至开泰元年(1012年)存在了近二百五十年。

长庆中,幽州节度使刘总归命于中央,建议三分幽州镇,以幽、涿、营三州为一道,以平、蓟、妫、檀四州为一道,瀛、莫二州为一道。

但唐廷为加强朝命节度使张弘靖的权力,只部分采纳了刘总的建议,只把瀛、莫二州析出,设立瀛莫都防御观察使,后又升格为瀛莫节度使。但旋即河北复叛,瀛、莫二州又归并于幽州镇。

唐末昭宗光化元年(898年),幽州镇兼并了义昌镇,取得了沧、景、德三州,义昌镇成为幽州的属镇。至此,幽州镇的组织体制又有所变化。

以上三次幽州镇的组织体制的变化,持续时间很短,影响都不大,只不过为幽州镇历史上一个插曲而已。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