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香樟经济学论坛(天津)在我校成功召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南开大学袁霞教授 第1期香樟经济学论坛(天津)在我校成功召开

第1期香樟经济学论坛(天津)在我校成功召开

2023-06-14 13: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1年7月2日-3日,以“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为主题的第1期香樟经济学(天津)Seminar在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成功召开。此次论坛由香樟经济学术圈、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天津城市经济学会联合主办,获得《世界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南开经济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城市与环境研究》、《产业经济评论》等期刊的大力支持。

“香樟经济学术圈”是对中国和世界华人圈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经济学新媒体平台,公众号目前关注人数高达14万人,自2008年成立以来形成了香樟经济学年会、香樟经济学英文论坛、香樟经济学城市Seminar等多种经济学学术会议形式。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科是全国唯一的区域经济“985”工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单位,居全国领先地位。本次强强联合,更加彰显了第1期香樟经济学(天津)论坛的高质量、高标准和高影响力。

     此次香樟经济学城市Seminar首次在天津地区举行,恰逢党的百年生日。7月2日首先召开了编辑座谈会,学者们结合我党的宗旨和国家需求讨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构建及经济学期刊论文发表的选题方向。7月3日论坛进入学术论文报告和点评阶段,共吸引85名学者亲临会场,线上线下500名学者观看。论坛开幕式由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兰冰教授主持,院长刘秉镰教授为开幕式致辞,香樟经济学术圈主要发起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郑世林副研究员做开幕式致辞。

本次论坛共开设两个平行会场,包含四个分论坛。

分论坛1(上午),主题为区域政策和环境政策,由《世界经济》编辑部编审宋志刚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年猛副研究员做了题为《区域政策路径之争》的报告,探讨了“基于人”与“基于地”两种不同路径区域政策“孰优孰劣”的争论。这篇文章以中国为例,从宏观总产出的视角来考察以上两类区域政策的效果,并探讨其合理路线组合。估计结果显示:2000-2010年期间,仅实施“基于地”的区域政策可以提升9.577%的总产出,仅实施“基于人”的区域政策可以提升13.245%的总产出;两者的共同作用则会提升25.021%的总产出。与会者对这篇论文中两种路径如何区分以及关键参数如何设置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四川大学周沂副教授做了题为《中央环保督查的震慑效应:影响程度、辐射范围与影响机制》的报告,该文将 2016-2017 年中央环保督查信息和中国城市日度空气污染数据进行匹配,发现中央环保督查对被督查城市产生了“震慑效应”,同省未被督察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通过溢出效应又进一步改善了被督查城市的空气质量。该文进行了多种深入的异质性检验和机制分析,引发了与会者长时间的提问和讨论。南开大学袁春来做了题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基于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经验证据》的报告,研究发现环首都地区的植树造林显著提高了人均GDP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降低了PM2.5浓度和二氧化硫排放强度,表明发展与环保可以兼得。

分论坛2(上午),主题为区际贸易与高质量发展,由《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彭战主持。湖南大学阙薇做了题为《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空间特征与国内区际贸易》的报告,将财政政策不确定性与国内区际贸易置于统一的空间分析框架中,首先以政府行为对经济活动空间分布模型为基础,阐述了政策变动与国内区际贸易畅通的联动路径;其次测度了涉及283个地级市层面的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在不同空间特征下考察了2000-2016 年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对城市间贸易往来的空间影响,有助于廓清国内贸易循环路径。南开大学方杰炜做了题为《知识产权保护“双轨制”与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报告,以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双轨制”视角,为中国存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低但出口技术复杂度较高的异常现象提供合理解释。南开大学赵勇冠做了题为《国家级新区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空间双重差分模型的分析》的报告,在考虑政策空间溢出效应的情况下,国家级新区能够显著促进其所在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对其他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未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从作用机制看,要素集聚机制起主导作用,结构优化机制和制度创新机制的作用未得到充分体现。

分论坛1(下午)主题为城市发展与环境优化,由《城市与环境研究》编辑部主任庄立主持。对外经贸大学助理研究员李小帆做了题为《人地匹配视角下我国住宅用地供给的空间效率分析》的报告,该文以新兴经济地理模型为基础刻画区域互动的一般均衡效应,通过结构式估计方法量化分析了与人口流向相悖的住宅用地供给所产生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住宅用地供给的空间分布效率较低,这显著提高了大城市房价,阻碍人口聚集,一定程度上促成我国城市人口分布扁平化特征,并最终降低了我国实际 GDP 和居民总体福利。山东师范大学副教授李佳做了题为《中欧班列开通与民营企业非效率投资:“端本正源”还是“推波助澜”?》的报告,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开通显著提升了民营企业投资效率,即有效促进了民营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端本正源”,并且该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治理效应、创新效应和融资效应等维度而实现,同时发现中欧班列发展初期遇到的可持续发展与地方政府博弈等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因而并未“推波助澜”民营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良好的央地关系也正向调节了中欧班列对民营企业投资效率的有利影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翼飞做了题为《灾害冲击、信息化治理与企业税收遵从——基于2016年洪涝的证据》的报告,首先将政府和舆论同时纳入理论模型,分析了政府监管和舆论关注互补对企业税收遵从度提升的机理,研究结论表明灾后政府税收治理中若能充分运用舆论信息优势,则能对企业税收遵从度提升起到“1+1>2”的效果。

分论坛2(下午)主题为区域经济增长与创新,由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密教授主持。中央财经大学的杨鹏做了题为《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来自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的证据》的报告,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不仅能够提高企业创新产出数量,还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质量。机制分析揭示了数字经济主要通过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水平和增强企业开放式创新能力这两条渠道影响企业创新。与会者对开放式创新的渠道十分感兴趣,提出了多种深化意见。北京交通大学的王愉靖做了题为《高铁通达与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来自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的报告,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发挥“人力资本”和“市场竞争”效应使得企业持有了更多金融资产,而“资金融通”效应不起作用。西南民族大学的王舒然做了题为《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报告,研究发现我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知识空间溢出现象,知识溢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积极作用,基于多样化集聚而形成的产业集聚更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参会学者从选题的科学性、关键变量的选择和深化方向等角度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分论坛上各编辑部的老师们全程参与了点评与讨论,讨论充分,气氛热烈。宣讲人和参会学者们围绕我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的重要主题、前沿方法,难点与挑战、中国道路等问题进行了热烈充分的讨论。参会者普遍表示,会议收获很大,对学术研究很有帮助。期待香樟经济学论坛在天津越办越好,能够为天津和全国的经济学青年学者和硕博研究生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交流平台。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