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词人姜夔,他的词作特点是什么样的,他又有怎样的人生经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南宋有什么特色物件 南宋词人姜夔,他的词作特点是什么样的,他又有怎样的人生经历

南宋词人姜夔,他的词作特点是什么样的,他又有怎样的人生经历

2024-06-03 16: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是我国古典音乐史上流传至今唯一完整的宋代乐谱文献资料,被视为中国古典音乐史上的稀世珍宝,弥足珍贵。

(姜夔《白石道人歌曲》·书影)

姜夔在曲词与音乐方面取得的成就与她的身份完全是不相匹配的,有时候,我们会感觉他一定是南宋高级音乐机构的主管,亦或是优游的学者型官员,其实他一生过得相当清贫。

姜夔科举屡试不第,终生布衣,他为了维持生计,不得已只能在显贵之家做人家的门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清客”),依靠写词谱曲博得达官贵人的赏识,说白了就是依靠自己的才华领取微薄的收入。

当然做清客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出国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之外,陪主家喝酒打牌,娱乐消遣,还要左右逢源,看主人的脸色,清客是一种寓居的、寄人篱下的生活。正如清代人在笔记中对清客有过这样的记载的:

一笔好字不错,二等才情不露,三斤酒量不醉,四季衣服不当,五子围棋不悔,六出昆曲不推,七字歪诗不迟,八张马吊不查,九品头衔不选,十分和气不俗。

(姜夔绘像)

这样的记载虽然对清客的生活有戏谑夸张,但是将清客那种寓居的、寄人篱下的生活,以及生活不得不以娱主人一笑的清客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

姜夔的父亲和南宋诗人,自号“千岩老人”的萧德藻有过交情,早年的姜夔就在萧德藻那里当清客,萧德藻对姜夔挺好的,也很赏识姜夔的才情,他还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姜夔。

宋孝宗淳煕十四年(1187年)春,经过萧德藻的举荐,姜夔去南京拜访著名诗人杨万里。杨万里还写有《送姜尧章谒石湖先生》一诗,诗中写道:

吾友夷陵萧太守,逢人说君不离口。 袖诗东来谒老夫,惭无高价当璠璵。 翻然买却松江艇,径去苏州参石湖。

(杨万里绘像)

杨万里觉得姜夔的才华很高,他又把姜夔举荐给当时的文坛巨擘范成大。范成大是南宋有名的田园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描写细致入微,如我们非常熟悉的《四时田园杂兴》就出自于范成大之手。范成大在石湖有一个大庄园,庄园里有北山堂、千岩观、天镜阁、寿乐堂等著名的景点。

范成大酷爱梅花,在石湖玉雪坡已经种了梅花数百株,但还嫌不足,又在南边买了王氏家旧宅七十多间,悉数拆除后,将其中三分之一的地方种上梅花。

(范成大绘像)

姜夔《暗香》词意

姜夔来到范成大的石湖庄园,在这里度过了一段优游的生活。而姜夔最具代表性的咏梅词《暗香》、《疏影》,就是在范成大的石湖庄园里欣赏了梅花之后,谱写而成的。在词作《暗香》中姜夔写道: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梅花画作)

在《暗香》中,姜夔并没有对梅花的形态进行具体的描绘,仅仅利用“月色”、“玉人”、“音乐”几种意象组织成一幅意境高远的《梅花清寒图》。

姜夔填词的时候,有感于自身的飘零,复杂的情感一时涌上心头。词中只是用“暗香”、“香冷”、“红萼”等词语来描写梅花的形态和颜色,词语淡雅,笔触清丽,构成一幅有声有色的“月夜赏梅图景”,这首词作境界清疏、宁静、空旷,读来耐人寻味。

(姜夔词作《暗香》·书法作品)

姜夔自度曲创作

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夏天,姜夔再次去南京探望杨万里,途中遇到一位琵琶乐工,正在弹奏《醉吟商湖渭州》,这正是姜夔苦思冥想的一首曲调。于是他在这位乐工跟前求得弹奏琵琶的弦法,作成《霓裳中序第一》曲词,在这首词作的小序里,姜夔完整的记录了事情的经过。

还有如《玉梅令》,本是范成大的自制曲,只有曲,没有词,姜夔拜访范成大的时候,应范成大之约,便依曲作了歌词。

姜夔每谱成一首自度曲,一定要用笛子先吹奏,朋友往往歌而和之。无论是依谱填词,还是自制曲作词,姜夔以律就词,因其律吕的音乐之美,必定带来词语的音韵之美,也是的姜夔的曲词既具情词之美,又具声情之美。

(姜夔绘像)

姜夔词作的成就

南宋末年的著名词人张炎,非常欣赏姜夔的这两首咏梅词,他在《词源》中称赞道:“诗之赋梅,惟和靖一联而已,世非无诗,不能与之齐驱耳。词之赋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

后来张炎也曾写下《疏影》一词,也是有和姜夔一较高下的缘故。张炎的《疏影》也是一首非常精美的咏梅词,不过就意境来说,还是比不上姜夔的。

姜夔的词作淡雅,这也与他的飘零寓居的生活经历是有关的。东晋道教学者葛洪著有《神仙传》一书,书中写到:“白石先生者……尝煮白石为粮,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

或许是出于对这种归隐思想的认同,姜夔自号“白石道人”,从南宋陈郁的《藏一话腴》中的记载可知,姜夔是一个“气貌若不胜衣”的人,其实从记载可知姜夔的身体还是很羸弱的,这个名号到时很符合姜夔自身的形象。

(姜夔绘像)

清末著名的词学评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也评价姜夔:“词家称白石曰‘白石老仙’,或问毕竟与何仙相似?曰:藐姑冰雪,盖为近之。”

清代著名词人朱彝尊曾提出“醇雅”的词学审美观念,他非常看重词作的“醇雅”,而姜夔的词风也符合朱彝尊提出的审美哦观念,所以,朱彝尊非常推崇姜夔,他评价道:“自鄱阳姜尧章出,句琢字炼,归于醇雅”,还评价姜夔“词莫善于姜夔。”

朱彝尊在《词综·发凡》这本词学评论的著作里再次对姜夔的词学成就予以了肯定 :“词至南宋始极其工,至宋季始极其变,姜氏尧章最为杰出。” 其实这也从一个一个侧面看出,姜夔的词作到了清代获得了空前的声望。

(清代学者朱彝尊书影绘像)

姜夔在自叙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的是自己飘零寓居时得到文坛名人赞赏和肯定的事情:

参政范公(范成大)以为输墨人品皆似晋宋之雅士。待制杨公(杨万里),以为于文无所不工,甚似陆天随,于是为忘年交。复州萧公(萧德藻)世所谓千岩先生者也,以为四十年作诗,始得此友。待制朱公(朱熹),既爱其文,又爱其深于礼乐。丞相京公,不独称其礼乐之书,又爱其骈俪之文。丞相谢公,爱其乐书,使次子来谒焉。稼轩辛公(辛弃疾),深服其长短句如二卿。

从这段记载中可知,姜夔的曲词在当时就得到了人们的肯定。

姜夔与陆游的交往

姜夔在与辛弃疾的交往过程中,仰慕辛弃疾的人品,钦慕辛弃疾忧国忧民的磊落豪放,他非常欣赏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因此还写下了一首次韵的词作,就是这首《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原词如下:

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穴来去。使君心在,苍崖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

公元1204年(宋宁宗嘉泰四年),爱国词人辛弃疾由浙东安抚使被派知镇江府。这年秋天,辛弃疾写下了“气吞万里如虎”的名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姜夔的这首词,就是次韵辛弃疾的唱和之作。

姜夔在词中借古人古事赞颂辛弃疾的爱国情感,通过赞扬辛弃疾来表达自己心系国家兴亡,拥护北伐大业的政治热情。姜夔这首词的最可贵之处在于反映了老百姓盼望统一的迫切心情,以此激励暮年的辛弃疾努力完成收复中原的重任。

(姜夔书法作品)

小结

姜夔虽然一生过着飘零寓居的生活,为了生计也不得不过着清客的生活,但他始终保持着清淡的个性与独立的人格。他以布衣身份对宋代音乐、曲词、书法、音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尤其在与辛弃疾等人的交往过程中,他和辛弃疾为代表的爱国主义精神合力汇成为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姜夔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曲词构建了他所生活里无愧于时代的人文精神。

姜夔以其横溢的才华和独立的人格,赢得了他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他的尊重,也赢得了后世对他的尊重。我们能从姜夔的身上能看到一个文人应该具备的精神和应该有的样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