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赋文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为何被后人称为赋文盛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南北朝的出现 唐代赋文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为何被后人称为赋文盛世

唐代赋文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为何被后人称为赋文盛世

2024-07-12 03: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不过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样的发展趋势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由于晋代永嘉之乱后,汉人失去了对于中原地区的统治权,只能偏居江左,这让儒家文化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妨碍。这种分裂的状态十分不利于儒家的王道宣传。

儒家学说的衰落不单单让道家等思想流派重回政治舞台,在文学创作层面,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文学家们的创作空间。在南朝时,赋依然是十分重要的文体,但是其内容已经不再局限于朝堂之上,用来抒发个人感情或者是描摹山水壮丽景色的作品逐渐成为了当时的主流。

在汉赋中,为了表达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当时的作者们往往会在赋中加入大量的典故,这让当时的部分文章变得晦涩难懂。而南朝时期的赋文由于内容的变化,导致作者们减少了赋中用典的比例,而更加追求字句的华美,这也让南朝的赋文拥有了其独有的文化魅力。

不过随着南朝国力的逐渐衰退,南朝文人也失去了其向上的动力,这样的变化让他们的赋文失去了活力,虽然此时的文章依然华美,但是却落入了内容空洞低俗的陷阱,这让后人只能用"颓靡"来形容南朝晚期的赋作。

到了唐代,这样的文风显然不适用于新兴的大一统王朝。唐初的文人在经历了乱世之后看到了新王朝的无限潜力,这让他们一扫心中的阴霾,其创作视野也再度开阔起来。而且南北朝的融合让南朝绮丽的文风受到了北方文人的影响,在重视词句的基础上,他们也开始注重赋文的风骨,这让唐代初年的赋逐渐吸取了齐梁的靡丽之风,出现了清新刚健之气,像魏征,王勃等人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

《吊古战场文》作者唐代名臣李华

而随着唐代步入盛唐,唐赋的发展也逐渐走向鼎盛。在唐玄宗在位期间,唐赋的发展到达了一个新的阶段,作者们开始将自己的创作目光投放到社会问题之上,这让赋再次具有了社会意义。这样的转变让作者们开始更加注重赋的叙事性,其对于字句的使用变得更加灵活,逐渐不再受到骈文的限制,变得更加简洁,但是却更富有力量,《吊古战场文》便是其中代表,现为大家节录如下:

"苍苍蒸民,谁无父母?提携捧负,畏其不寿。谁无兄弟,如足如手?谁无夫妇,如宾如友?生也何恩?杀之何咎?"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唐代的赋文在多代作者的努力下终于洗尽铅华,重新回到了其本来的面目,而且在内容上其也开始向政治和民生问题靠拢,这都是大一统王朝的发展让文人重回政治的结果。不过随着唐代在安史之乱后走下巅峰,唐赋的发展也转向了新的局面。

讽刺赋的发展与短赋的出现

在唐玄宗在位末期,安史之乱的发生让盛唐在一瞬间就走向了衰败。之后虽然乱局被平定,但是中央政府的统治力却再也没有恢复到唐初的状态。而且藩镇割据的现象也让国家处在分崩离析的边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唐代文人们的心态自然与盛唐时期不同,他们知道自己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直接改变这一局势,便开始用讽刺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希望能够唤醒统治者。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

在这个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便是柳宗元,柳宗元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重要人物,其继承了韩愈所倡导的文章应重言事的主张。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其创作的如《捕蛇者说》等散文中,从其创作的赋中也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柳宗元不喜欢写作篇幅较长的赋,其著作一般较短,但是却蕴含着十分强大的力量。迫于当时的政治环境,柳宗元并不能在文章中针砭时弊,其只能利用讽刺的手法来揭露当时社会中的黑暗面,而这些文章中尤其以《骂尸虫文》最为著名。

在这篇赋中,柳宗元用道教中尸虫的概念来类比那些向皇帝屡进谗言的宦官和小人们,其文章中对尸虫进行了无情的批判,认为社会的问题都是由他们造成的。与此同时其还对当时的统治者进行了讽谏,不过其是通过书写对优秀统治者的希冀来表达这种思想的,这种通过对比来揭示现实问题的写法在之后也被许多作家借鉴。

唐代大诗人李商隐

而在柳宗元之后,文人们在创作赋的时候对于文章的篇幅变得更加随意,他们不求格式的完整,只求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意见。在这种思潮的推动下,短赋也应运而生。而在现存的短赋中,李商隐的《虱赋》、《蝎赋》等作品皆是其中翘楚,这些文章都只有四言八句,但是其中的讽刺十分辛辣,现在下摘录其《虱赋》:

"亦气而孕,亦卵而成。晨鹥露鹄,不知其生。汝职惟啮,而不善啮。回臭而多,跖香而绝。"

从盛唐之后唐赋内容和格式的转变之中,我们不难看出政局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之深。笔者认为正是唐代文人们心怀天下的责任感,让他们在艰难的时期依然没有放弃用文字解决社会问题的尝试,这种文人的自觉也是唐赋能够被后人赏识的根本原因。

俗赋的出现与世俗文学的发展

在唐代之前,文学在古代中国似乎一直是一个与普通百姓无关的词汇。虽然中国文学的发源之作《诗经》本就是来自于民间。但是在封建帝制出现之后,文学似乎就成为了士大夫阶级的专属,虽然我们知道民间一定也有一定的文学创作,但是其却鲜见于史册。

不过在唐代末年,由于士族的衰落和中央政府的弱势,让士大夫阶级和普通百姓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文学也终于体现出了其为大众服务的一面。在当时出现的全新赋种类俗赋就是其中的代表。

唐代俗赋多是在敦煌被发现

俗赋中的俗乃是世俗之意,与传统赋作专心与政治不同,俗赋的写作内容更加贴近百姓的生活。当时创作的俗赋大多利用了赋可以不借助音乐便有韵律的特点,被运用在市民的娱乐活动之中。因此俗赋的语言更加口语化,而且其叙事性也大于其思想性,这都是十分重要的改变。现摘录《燕子赋》片段如下:

"正闻雀儿窟里语声云:'昨夜梦恶,今朝眼润,若不私斗,克被官嗔。比来徭役,征已应频,多是燕子,下牒申论。约束男女,必莫开门。有人觅找,道向东村。'"

唐代俗赋中的《齖䶗新妇文》更是在之后的宋代还被改编为了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而后者正是之后小说的发源。可以说俗赋的出现标志着世俗文化的崛起,这为之后话本等艺术形式的兴起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古代说书艺人

结语

赋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唐代之前一直是高雅的代表。而且由于其经常被用来歌颂统治者的功德,或是描写壮丽的景色,更让其披上了一层雍容华贵的外衣。不过到了唐朝,由于古文运动的兴起和政治风气的转变,让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首先是唐代的文人们洗去了南朝时期骈文赋中的浮华,让其恢复到了魏晋之前的古朴状态,这为其之后的叙事性提升提供了基础。而在古文运动之后,文人们对于文学作品的思想性的追求让讽刺赋作以及短赋得以兴起,这种富有政治色彩的文学作品也成了之后文学发展的主流。

俗赋的出现更是标志着之前居于庙堂之高的文学作品开始走向百姓,其中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更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其一方面显示了文学创作的大众化,另一方面也能看出百姓娱乐需求的提升,堪称世俗文学的滥觞,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意义。

参考文献:

《吊古战场文》

《虱赋》

《燕子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