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调研报告汇编81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南充市有多少人口的城市 2022年调研报告汇编81篇

2022年调研报告汇编81篇

2023-03-27 13: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目录

关于进一步推进贺兰山东麓(XX段)生态修复和保护的调研报告

贺兰山被称为宁夏的“父亲山”,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维护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6年7月和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来宁视察,指出,“贺兰山是我国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线和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维系着西北至黄淮地区气候分布和生态格局,守护着西北、华北生态安全。要加强顶层设计,狠抓责任落实,强化监督检查,坚决保护好贺兰山生态。”区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贺兰山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部署了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修复工程。紧扣区市党委的工作部署,市政协就推进贺兰山东麓生态保护作为协商议题,组织政协委员以及相关部门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XX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贺兰山生态保护的部署要求,打响贺兰山生态保卫战,贺兰山生态环境改善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建立了工作机制。印发了《XX市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责任规定》,建立了XX市生态保护修复联席办公会议制度,严格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层层压实责任。制定了《XX市矿山综合整治种植地土地平整等产生土石料处置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从制度层面有效推进治理工作。

(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经过三年整治修复,基本完成保护区外围重点区域11处整治点综合整治任务,基本解决保护区40处整治点遗留问题,保护区外围重点区域损害生态环境质量和功能问题全部得到整治,保护区及外围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工程基本完成,生态环境实现全面好转,生物多样性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编制了《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专项》《XX市“十四五”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实施工作方案》,制定《XX市“十四五”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方案》,为“十四五”期间全面实现贺兰山东麓高质量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了遵循。【更多免费素材,公众号:公文】

(三)促进了产业发展。贺兰山东麓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为发展葡萄酒产业和文化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生态景观和丰富的多样性生态环境。酿酒葡萄种植及加工产业带获批国务院“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为发展葡萄酒产业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范围上提供了空间和战略支持。截止2020年底,XX已形成25.2万亩酿酒葡萄种植、63座酒庄、206亿元产值的规模,成为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业带的核心区和品牌引领区。贺兰山东麓这张“紫色名片”熠熠生辉,正在成为XX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也为贺兰山东麓的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西部影视城等品牌景区注入了新的动能,景区游客量逐年增长,旅游营业收入同步攀升。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在推进贺兰山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生态保护修复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一是虽然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消除了各类矿坑及渣堆地质灾害安全隐患,但修复的技术手段和修复目标仍然只重地表覆被而忽视了修复生态系统结构,生态修复与本地条件的符合性不够。二是缺乏对贺兰山水资源、土壤结构、适生植物等生态要素深入调查分析研究,特别是贺兰山生态特性比较脆弱,选取哪些乔木、灌木适合本土地理环境,适合贺兰山不同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环境。三是生态修复模式及典型性、示范性工程需要总结和推广,生态修复后的价值实现、生态效益需要进一步发挥。

(二)矿山治理与资源利用矛盾亟待解决。一是关闭矿区企业对我市建材市场影响大。贺兰山东麓套门沟、三关口、小西沟等矿企建筑石料供应量约占全市总量的一半以上,关闭或退出矿企对建筑石料市场影响较大,还会造成建筑成本增加等连锁反应。二是关停后处置问题多。贺兰山东麓套门沟矿区是上世纪的老矿区,原矿山零散,开采点散乱,矿坑大陡坡多,易形成陡坡坍塌、泥石流、沙尘等破坏生态环境的隐患。

(三)地下水开采问题应引起重视。据水务部门统计,仅贺兰山东麓保护区外围已办理地下水取水许可的16家酒企去年用于灌溉的地下水近260万m3。另外,沿110国道两侧有27家酒庄2.95万亩葡萄地无法引到黄河水,主要靠抽取地下井水灌溉,这些都将会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三、对策建议

(一)开展生态修复研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深入系统地研究贺兰山气候环境、水、土壤、植被等生态要素,进一步强化生态修复治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经济社会效益性,选取部分区域作为修复示范区建设进行研究,为贺兰山生态修复及生态修复示范区建设提供科学的技术数据支撑。

(二)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形成良好发展格局。继续积极向国家自然资源部、财政部申报项目,力争纳入国家重大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库,争取更多国拨资金,加快隐患多的矿坑治理,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保护区外围生态环境建设,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实现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并举,矿产开发和绿色发展共赢的目标,巩固贺兰山保卫战成果。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贺兰山生态保护修复。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矿企自筹资金、社会资本和个体商户投资生态环保型项目,矿山开采要对后续治理和利用同步提出规划,形成投资和收益良性互动、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三)加大监管整治力度,构筑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健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引黄灌溉网络,完善衬砌、防渗、蓄水等水利工程设施,提高黄河水利用率。采用滴灌、生物改良、水肥一体化等节水灌溉技术,从绿色有机、品种更新、高标准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建设绿色节水标准化葡萄园。地下水开采量应以该地区地下水年补给量为阈值,除满足葡萄酒制作工艺和生活饮用水外,其他深井开采应严格控制,已经开采的要逐渐退出,用XX都市圈西线供水替代,使贺兰山东麓尽快走上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之路,真正构筑起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关于2021年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主任会议安排和《延安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办法》,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白小平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和有关工委负责同志,于去年12月先后深入到市区、宝塔区、安塞区、子长市和延长县的部分学校、医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老旧小区改造等16个项目现场,采取听、看、察、访等形式,对2021年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完成情况

2021年民生实事项目共十大类37个子项目,由13个责任单位负责实施,总投资17.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1亿元,截至去年12月底,完成投资16.4亿元,完成占比102%。

目前,宝塔区第七中学改扩建、黄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改扩建等33个项目建成投用,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旧址保护提升、电厂一路建设、隧洞式公共停车库、2处井筒式公共停车场等4个项目正在抓紧实施。【更多免费素材,公众号:公文】

二、项目实施情况

从调研情况看,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2021年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情况总体较好,绝大多数项目已建成投用,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一)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目标任务

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实事项目的落实,把民生实事项目推进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建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相关分管领导牵头负责、主办单位和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制定民生实事项目任务分解表,明确每个项目的年度目标、工作内容。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调研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在项目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各级各部门也将民生实事项目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破解征地拆迁、手续办理、资金筹措等方面难题,努力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二)强化工作措施,持续推进项目建设

各项目责任单位把民生实事项目列为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工作方案,紧盯时间节点,注重协调联动,形成了工作合力。行政审批、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成立民生项目审批服务专班,市发改委定期组织联合办公、召开专题推进会议,协调解决项目推进及实施中存在问题。市民政局建立农村特困供养机构提升改造工程实施台账,实行“月报告月调度”制度。市人社局以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技能培训为“切口”,拿出专项资金,引导县(市、区)围绕“一县一品”培育创建劳务技能品牌。宝塔区打造的“宝塔月嫂”家政品牌,受到了中国劳动保障报社的专题宣传报道。市水务局细化分解建设任务,落实保障措施,多方筹措资金,提前一月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三)严格督查考评,保证项目进度和质量

市政府建立健全督促检查机制,去年6月下旬市政府督查室会同市发改委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专项督查。市发改委与各项目责任单位沟通联系,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按月将进展情况报市人大财经委员会。市教育局建立定期通报制度,通报实施缓慢的项目,下发提醒函、督办函。各有关部门围绕市人大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专题调研提出的意见建议,逐条逐项抓好整改,形成了合力共建的良好氛围。

(四)聚焦群众关切,办成民生实事好事

民生实事着力解决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宝塔区第七中学和姚店中学改扩建项目,新增学位2100个,优化市区教育资源配置,有效减轻城区学位紧张的压力,周边适龄少儿就近入学难和大班额问题也得到有效缓减;全市农村供水保障提升工程超额完成各类建设262处,巩固和提升了14.75万人的饮水保障水平;农村特困供养机构提升改造工程重点对8个县级进行提升改造,增加护理型床位818张,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完善消防设施,改善了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人员的日常生活条件。

三、存在问题

一是项目前期谋划不够深入。延安城市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计划整合10类实体卡、实现130项服务功能,涉及功能领域多、部门单位多、第三方技术公司多,前期接口合作费用存在较大分歧,目前仅完成了项目审批程序和招投标程序。宝塔区翟则沟二期停车场项目尚未厘清土地权属,项目前期工作尚未开展;向阳沟停车场规划不符合修建井筒式停车场,目前仍在调整变更规划设计。

二是资金筹措不到位。已完成的项目大多是上级专项资金有保障或者续建的项目,推进缓慢的项目多是县区财政承担或国企、民营企业为投资主体。市区内的民生项目占比较小。有的项目推进受资金、政策影响较大,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由于中央和省上专项资金的调整,投资规模缩减。

三是项目统筹推进力度不足。项目责任单位与涉及部门在手续办理、征地拆迁、项目推进方面协调配合不够,未能形成合力,影响项目进度。电厂一路项目已完成征收和搬迁拆除工作,交付企业进行施工,但施工道路红线有3米被其他项目深基坑占用。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旧址保护提升项目,含广场、地上生态停车场和公厕等附属设施建设工程,建设投资大,收益回报小,企业实施存在困难。

四是项目预期效果不够明显。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群众需求强烈的电梯加装、共享餐厅、社区医疗等改造内容,由于未列入中省补助资金重点支持范围,市级财政也未预算相关配套资金,导致大部分小区未实施。老旧小区改造计划也未能与水电气暖信等专营单位有效衔接,后期存在多次施工的问题,群众的获得感远低于预期。枣园至兰家坪绿道建设项目依托主干道旁的非机动车道建设,与人民群众对城市绿道的期盼还存在差距。

四、工作建议

实施好市人民代表大会票决确定的民生实事项目,是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市政府向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是政府公信力的体现,是对责任单位执行力的考验。今年的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总体较好,但仍有个别项目进度与人大代表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存在一定差距。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市政府要高度重视正在实施的4个项目建设任务,聚焦目标不动摇,强化工作举措,严把时间节点,全力加快工程进度,力争早日全部建成投用,真正把民生实事办成办好,维护“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严肃性。

(二)进一步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在今后的民生实事项目确定中,要严格按照“五不列入”原则(即上级党委政府明确实施的项目、重大产业项目、土地等保障要素不落实的项目、投入资金不明确的项目、跨年度的项目),严格筛选标准,强化调研论证,充分考虑规划、征地拆迁、招投标、群众意愿等因素,提高候选项目成熟度、可行性。聚焦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看病、上学、住房、养老等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征集民意,保证候选项目的普惠性、公益性和社会效益。

(三)进一步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紧跟国家和省上政策动向,高质量科学谋划项目前期工作,做深做足项目的研究论证、选址、土地征用、城市规划、环评等工作,强化资金筹措,确保民生实事项目资金不留硬缺口,保证项目按时开工、如期投用。按照急需、成熟、优选的原则进行民生实事项目初选,提高市区内项目占比。

(四)进一步健全项目统筹协调机制。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研究制定民生实事项目后续运行、管理和维护的配套政策,建立健全民生实事项目长效管理机制。严格督查考核,加强后续管理,积极开展民生项目后评价工作,真正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使民生实事项目经得起群众和历史的检验,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关于全市职业教育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1年工作要点安排,4月20日至23日,杜兴顺副主任带领由部分常委会委员和教科文卫工委委员组成的调研组,先后深入宝塔区、子长市、洛川县和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市职业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等重要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抢抓职业教育区域示范型城市建设机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得到了不断增强。

全市现有职业院校15所。其中高职1所,即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隶属市政府,接受省教育厅业务指导,有专任教师475人、各类在籍学生23029人,其中全日制学生18343人(在校生12784万人);中职(县级职教中心、职业高中)14所,有专任教师992人、在校生8640人。全市职业院校共开设石油化工、农林牧渔、旅游服务、加工制造、交通运输等10大类54个专业。全市共有职业技能培训机构135个(除15所职业院校和职教中心外,还包括:人社部门的就业培训中心14个,农业农村部门的农广校14个,交通部门的交通驾校36个;妇联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1个,以及各级行政审批服务局许可的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55个)。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政府职责

市政府始终坚持把“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思想和理论引领,将职业教育改革作为全市教育重点工作来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下发了《关于分解落实2019—2020年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任务的通知》,2019年8月在子长市召开了全市职业教育现场推进会,进一步明确了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夯实了各级政府、市直各部门和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的责任分工,为我市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制度保障。近三年来,职业教育累计投入11亿元,用于保障各职业学校的正常运转。

(二)职业教育总体布局逐步完善

围绕全市八大产业集群及文化旅游五大板块服务需求,正逐步构建起以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以13个市县区职教中心为基础的“一体两翼”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是以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与宝塔、延川、甘泉、黄陵四个职教中心组建起了市级职教中心,主要为全市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红色旅游和现代服务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二是以洛川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主体,与富县、宜川、延长、黄龙四个职教中心组建了现代农业区域职教中心,主要为全市苹果产业和现代农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三是以子长职教中心为主体,与吴起、志丹、安塞三个职教中心组建能源化工区域职教中心,主要为全市能源化工产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目前,建成国家骨干专业2个(航海技术和石油化工技术)、省级重点专业5个(石油化工技术、会计、工程造价、油气地质勘探技术、油气开采技术)、省级一流建设专业1个(航海技术)、一流培育专业4个(石油化工技术、园艺技术、学前教育、护理)、陕西省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12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西部船员培训基地),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延安装备制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陕西省示范性实训基地4个(石油工程、化工技术、经济管理、西部船员)。

(三)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教学质量逐步提高。近年来,引进优秀专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308名,聘用企业、行业大师专家118名,累计有27人在全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有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7名、省级职教名师5名,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7项,陕西省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大赛获奖134项。二是校企合作持续深化。与美国罗克韦尔公司合作建成“工业自动化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新道科技、达内科技、天坤国际深度合作分别共建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云财务、航空高铁乘务等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同北方汽修实行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并通过引企驻校方式引进峰达汽修;建立了陕果集团、陕旅集团、延安蔬菜、联邦制药、彩虹集团等企业冠名订单班12个。2016年起先后与海军、武警、空军部队合作,累计为部队输送士官生536名。三是持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围绕苹果、大棚蔬菜、种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围绕石油、能源化工、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围绕文化旅游特色,开展腰鼓、剪纸等非遗项目技能培训;围绕地方特色小吃产业开展特色小吃培训;围绕市场急需紧缺工种开展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技能培训。2019年,全市共培训11181人;2020年组织重点群体、以工代训、新型学徒制等职业技能培训8.2万人次,开展地方特色小吃技能培训4099人,2960人实现就业创业,《中国劳动保障报》以《“小切口”带动“大就业”》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二、存在问题

(一)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国家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但现实中,受先普高后职高的招生制度影响,我市职业教育工作与普高教育相比处于全面弱势地位。普遍认为抓基础教育是关键,职业教育充其量是教育体系的补充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仅仅是孩子没有能力升入普通高中、本科院校不得不选择的教育。社会各方“重普教、轻职教”现象十分突出。特别是部分企业、用人单位唯学历论,造成对技能型劳动者在晋升和工资分配制度上的不公正待遇,也给职业教育长效发展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二)职教中心办学条件和规模均不能达标

一是对标《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学生人数指标方面仅有宝塔区、子长市达标;校园占地面积指标方面仅有洛川(218亩)、延川(130亩)达标;校舍建筑面积指标方面仅有延川(2.7万平米)、黄陵(2.4万平米)达标。二是对照中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不低于4:6”的要求,据测算,我市中职学生规模在未来五年内梯次递增(分别为1.96万人、2.66万人、3.48万人、3.65万人、3.82万人),但全市各职教中心学位总量仅为1.3万个,致使大部分学生选择去市外就读。2021年春季全市初三在籍学生29377人,初步测算,秋季中职新生将达1万人,而现有校舍及师资条件下,秋季各职教中心最多可提供4490个学位。特别是宝塔区职教中心因在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校内办学,无独立校园,2021年计划招生1200名,根据现有办学资源,预计将只能完成招生计划的30%。三是专业课程设置不能紧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存在一些不具备培养能力、与生源特点不相适应、发展势头不强的专业,且中职学校之间专业多有交叉重复,低质量发展和竞争现象严重。围绕我市地方主导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专业设置较少,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力度不够,很难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释放更多的人才红利。

(三)师资队伍结构性短缺等问题突出

一是各县(市、区)职教中心共有专业课教师319人,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2.16%(根据《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作方案》要求,专业教师数应不低于专任教师数的50%),且大部分由理化生、音信美等中学学科教师转任。二是对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专业课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这个规定着眼于解决高职院校新进教师缺乏实践能力的问题,提高了招聘门槛。但职业院校教师待遇相较于工科类、医药类行业企业差距较大,很难招聘到加工制造类、电子技术类、医药类的高素质专业教师。三是职业学校扩大招生规模,但引进的专业教师较少,使得教师的教学任务加重,课业繁重。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参加各级教育部门、劳动保障部门、相关行业组织的各类技能比赛,且大部分教师还需兼任班主任、辅导员,有些更要兼任学校的行政、招生等工作,使得他们无法及时进行知识更新和业务学习。

(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程度还不够高

市级层面还没有针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出台具体的实施办法,尚未在金融税费、财政补助、土地审批、信用提升等方面设置规范要求或给予企业足够明晰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对学校引企驻校、引资入校后校企利益分配上没有明确规定,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校企深度合作。校企合作停留在将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场所的层面上,很少有企业提前介入和主动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互动,学习平台搭建和实训基地建设严重不足,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不强,服务企业能力较弱。

三、工作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职责使命、发展方向、工作要求,为我们做好新时代职业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新时代延安追赶超越提供坚实人才和技能支撑。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营造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是强化思想认识。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牢固树立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发展、抓民生实事、抓社会稳定的思想观念,站在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延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1-2025)》,探索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各部门密切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统筹协调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类问题,适时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大会,切实推进我市职业教育平稳快速发展。【更多免费素材,公众号:公文】

二是突出舆论引导。充分利用“我是延安”、“延安教育”等媒体,开办职业教育专栏,广泛宣传职业教育各项优惠政策,常态化宣传介绍职业教育和就业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引导全社会树立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鼓励和引导广大初中毕业生主动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倡导各类用人单位不看文凭看本领、不重学历重能力,在招录选聘、岗位安排、薪酬确定等方面科学考量,对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和普通高校毕业生一视同仁,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三是注重典型激励。加大对职业教育成果和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就业有路、升学有望、致富有方、创业成才的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和表彰职业教育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在全市创造平等就业环境,积极倡导“工匠精神”,倡导树立尊重职业人才的价值观,消除“重普教、轻职教”的偏见,逐步引导全社会更加重视职业教育发展。

(二)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逐步满足发展需求

一是加快推进全市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对标《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监测评价指标体系》要求,结合本地区初中教育整体规模及趋势变化,统筹安排高中阶段办学规模,加强职教中心硬件建设,确保2022年底前能全部实现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双达标。特别是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和宝塔区职教中心,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接新区、高新区等技术技能人才急需区域,适时就近新增办学场所或建立新校区。

二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在巩固落实好高职生均财政拨款1.2万元的基础上,尽快落实教育附加费的30%用于职教的规定和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不低于0.5万元的要求,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设立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教学质量优、办学规模大、招生情况好、就业率高的中高职学校的奖励支持力度,定期表彰奖励教育质量高、技术技能突出人才和现代学徒制指导教师等成绩突出和进步明显的企业和个人。

三是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扶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职业教育,鼓励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职业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兴办职业教育,拓宽办学筹资渠道,积极运用金融、信贷、担保、社会捐助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职业教育发展。

四是优化专业设置。我市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必须紧跟经济、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在规模、结构、布局等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把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摆到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格局中进行谋划,不断推动与市县人口分布相适应、与主体功能区相匹配、与产业园区相对接,办出一批品牌专业、特色专业,使各职业学校各有侧重、各具特色。

(三)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夯实职业教育人才保障

一是创新师资队伍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职教师资队伍结构,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制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探索改革职业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稳步提升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福利待遇。

二是拓宽师资力量引进渠道。用好“编制周转池”,挖潜盘活编制存量,加大“双师型”教师招聘、引进力度。赋予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允许学校按比例自主选聘专业教师,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解决“双师型”教师匮乏、来源单一等问题,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三是强化教师队伍培训。坚持把“双师型”教师培养作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来抓,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通过委托高校、企业培训、到企业挂职以及组织全市同专业教师集中培训等形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四)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深入开展

一是健全产教融合激励机制。对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取得突出成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企业,认证为“产教融合型企业”并给予一定奖励。支持产教融合项目建设,对经认证为产教融合型的企业,可给予“金融+税收+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政策扶持。

二是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校企联合开展招生、专业建设、实训实习、质量评价、毕业生就业创业等工作。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方式,选择符合条件的企业建设一批职业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和乡土人才教学实践基地。

三是深化苏陕协作,加大对延安无锡、延安广州等教育合作资源的统筹管理力度,引导我市职业院校充分利用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办学经验和优势资源,弥补我市在专业建设、师资培训、实训基地等方面的资源不足。

【更多免费素材,公众号:公文】

XX县行政审批局关于优化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环境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相关工作改革创新,持续推动政府采购质效全面优化提升,各方交易主体满意度、获得感不断增强。随着今年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全面推开,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监管能力有效增强,“放管服”改革全面深化,制度规则建设全面加快,竞相优化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环境的良好氛围正在加快形成。

一、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环境建设情况

(一)持续巩固示范交易中心建设成果。结合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出台的各项新办法、新规定,梳理细化各类交易活动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标准,实行定人、定岗、定责,优化工作流程,规范权力运行。按照受理接件、上网公告、开标、专家抽取、评标过程监督、结果公示、合同执行、资料归档、交易数据统计等交易环节,做到“每个环节有标准可依、每个岗位有标准规范、每个人按标准履职”,全面提升规范化操作水平。坚持人性化服务理念,梳理细化服务指南,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打造便民高效的办事通道,为政府集中采购机构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持续推进。依据四川省公共资源一体化平台设计的业务流程,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建设,再造电子化交易流程,优化公共资源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管理办法、交易规则,进一步修改完善政府采购招标文件范本,推动交易业务无纸化网上办事、网上开标、电子评标、远程异地评标等功能。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增强了采购及时性,提高了采购的准确性和质量,健全完善了统计体系,实现了全过程的公开透明,规范了政府采购行为,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使政府采购成为真正的“阳光采购”。

(三)政府集中采购机构标准化建设有序开展。2021年,遂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XX县分中心被确定为全省首批30个政府集中采购机构标准化建设试点单位之一。XX县分中心以提升服务水平为核心、以完善内控制度为重点、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深入推进政府集中采购机构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广泛调研、反复论证,将涉及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流程环节、执行标准进行梳理,形成采购需求科学化、采购流程规范化、采购文件模板化、采购资质目录化、采购服务便利化的高效服务机制和技术支撑先进的政府采购运行体系。截至目前各项创建工作有序开展,正在申报全省首批政府集中采购机构标准化单位。

二、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法规学习不够深入。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包括法律、行政法规、财政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涉及面广、专业性高,影响力大、风险性高,更新迭代快,对从业人员的学习运用能力要求极高,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人员存在没时间学、学得不深、悟得不透、用不来的现象。

(二)人员流动性大、业务素质参差不齐。XX县中心人员从业时间普遍较短且流动性大,导致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业务实施效率及服务质效。

(三)政府采购场地局限。因办公场地面积及格局限制,不能很好地满足全省对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及日常业务的需要。

(四)行政级别过低。目前遂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XX县分中心的行政层级为股级单位,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政府集中采购机构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的开展及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的建设。

三、工作建议

(一)加强业务培训,持续提升综合能力。制定学习计划,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加强与其他市、县、区的沟通交流,开拓视野,取长补短,开创工作新局面;组织中心工作人员定期学习新政策新制度新法规,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保障我县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二)合理规划布局。科学利用场地及基础设施设置,在现有场地和设施的条件下,科学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满足进场交易服务的实际需要,方便各方主体办事。

(三)持续推进政府集中采购机构标准化建设。目前,在“两化”建设的基础上,主要围绕文本标准化、程序标准化、操作标准化和管理标准化持续推进政府集中采购机构标准化建设。同时,加强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学习,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政府采购工作的强大合力,促进政府采购标准化建设工作优质高效完成。

XX县农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农业统计的职能和功能不断拓展,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大,农业统计对指导“三农”工作的支持作用越来越突出,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也不断增大。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做好农业统计工作至关重要。

一、我县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自然地理条件。XX县位于陕西东南部,秦岭南麓东段,是一个土石山区县,也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全县总面积2438平方公里,辖11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157个村(社区),户籍人口31.14万人,常住人口24.5万人,全县有耕地总资源33.86万亩,常用耕地面积18.06万亩。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马铃薯、红薯、豆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核桃、中药材、食用菌、水杂果等,养殖业以肉鸡、生猪、肉牛、毛驴为主。

(二)主要产业发展情况。目前,全县围绕“南药北菌川果游”产业布局,形成了“一镇一园区、一业一龙头、一村一示范”的产业格局,主要发展以天麻为主的中药材、食用菌、肉鸡、核桃、艾草、毛驴、葡萄、猕猴桃“八大重点产业”。截至目前,全县新发展食用菌3300万袋,其中木耳600万袋;肉鸡年饲养量977.36万只;核桃建园38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9.67万亩(其中天麻1.26万亩,艾草704亩),毛驴饲养量4900头;果游结合发展葡萄1395亩、猕猴桃494亩;茶园总面积达8824亩,魔芋种植0.22万亩;蜜蜂养殖1.9万箱;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实现产业全覆盖。

2021年,全县粮食总产量5.8万吨,比上年增加1928吨,增长3.4%。全县猪牛羊禽等肉类总产量2.47万吨,比上年增长10.49%。其中:猪肉产量13684吨,牛肉产量717吨,羊肉产量429吨,驴肉产量104.42吨,禽肉产量9830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9.62%、-4.25%、0.09%、37.4%、1.33%。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截止目前,我县共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4个,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省级龙头企业5个、市级龙头企业18个;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共482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5个、国家百强社2个、省级示范社9个、市级示范社20个、县级示范社48个;家庭农场322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3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0个、县级示范家庭农场75个。2021年,XX核桃、XX蜂蜜、XX肉鸡入选列入2021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四)我县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情况。我县按照“生态农业+乡村旅游”总体思路,策划了春季赏花游、夏季避署游、金秋采摘游、美丽乡村游、年货采购游、红色精品游、绿色骑行游、岩茶体验游、古道探险游、农耕文化游等休闲农业精品线路。按照城镇景区化、乡村景观化、产业绿色化路子,依托农业园区、人文景观、山水资源发展全域旅游,通过园区变景区、农房变商房、资金变股金,探索出了具有XX特色的三产融合新路子。现建设有XX棣花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园区、保定村、马炉村、鱼岭水寨等精品点,提升了棣花园区、毛坪村、XX沟村、万湾村等精品点,这些都是休闲度假的佳地和休闲养生的好去处。

2020年,我县毛坪村被评为“全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在毛坪村的带动下,我县每年积极组织举办荷花节、丰收节、红酒节、采摘节等节会推介活动,通过节会活动活跃休闲农业消费市场,提升休闲农业主体接待能力,推介宣传休闲农业特色产品,相继开发有“XX葡萄酒”系列产品、“十三坊”卤制休闲食品、“秦菇源”风味菌制品、申农杂粮产品、龙驹印象中药饮片、凤林活性炭产品、五谷源核桃油等一系列特色产品,既促进了消费扶贫,也活跃了乡村旅游,还推进了乡村振兴。

(五)农民增收致富情况。2021年,我县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达29.96亿元,增长6.6%,增速位居全市第二;实现农业增加值16.03亿元,增长6.3%,增速位居全市第一。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23994户83527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无新增返贫人口、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

二、我县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县农业经济发展成效明显,但仍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不高。农业生产抵御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田间管理复杂,机械化程度较低,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多,农耕劳作“后继无人”,传统农业仍占较高比重,特色产业缺乏竞争力,农业发展后劲不足。

二是环保红线、禁养范围、水源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与牲畜规模化养殖矛盾加剧,发展畜牧业的制约因素增加;成本价格上扬和产品价格下跌均导致养殖利润空间遭到挤压,养殖场(户)增养补栏意愿有所减弱,后期畜牧业生产将会受到影响。

三是现代农业发展缓慢,农业“三新”化起步晚,发展滞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过少,带动力不足,农产品附加值低。受地理条件制约,我县现代设施农业、中草药材等产业虽有增长亮点,但总体规模占比较小,尚不具备较大影响力,特色农产品大多处于初加工阶段,附加值低,品质和价格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是群众抓产业增收致富的本领还需要提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较多,造成本地务农人数减少,发展农业人手不足问题形势严峻。

五是在国家积极倡导粮食安全问题的形势下,农户种植粮食作物的积极性依然不高,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逐年下降趋势明显,农户改种蔬菜及中草药材。

三、促进我县农业经济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为促进我县农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一都四区”和关于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二十条措施”,始终把“三农”工作的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全面培育壮大十大产业链、加快构建“3+3+3”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乡村振兴迈出更大步伐、“一县五区”建设取得新实效。

一是坚决扛牢“三农”工作责任。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政治任务,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压紧压实县级领导包抓镇(街道)、部门包村、干部帮户责任体系,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任务有力落实。健全完善组织推动、要素保障、政策支持、考核督导等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贯通、有效衔接、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链,有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二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落细落实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及时消除风险。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逐户逐人落实产业扶持、就业支持、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一人返贫致贫底线,持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引导脱贫群众增强发展信心,依靠勤劳双手持续增收致富。

三是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坚持抓点示范、以点带面,聚焦“五大振兴”,抓住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政策机遇,按照先进村扬优势、薄弱村夯基础、中间村抓提升的要求,“一村一案”抓好棣花、竹林关2个乡村振兴示范镇和许家塬等26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带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用足用好中省市各项扶持政策,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探索强村辐射带动、联村抱团发展、村企合作共建等多元化路径,推广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十大模式,真正把土地集约起来、农民组织起来、集体经济壮大起来,促进群众稳定增收。

四是着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认真落实《XX县乡村产业提升行动方案(2021-2025)》,扎实推进调优食用菌产业结构,推动核桃产业提质,扩大养殖产业规模,实施产业提升“八大行动”,全县要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进一步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持续实施“互联网

+流通”、“互联网+农业”、“农商互联”等农业“三新”化模式,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后劲,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五是切实保障粮食安全供给。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机械化作业、品种改良换代等方式,增加粮食产量,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8万亩,粮食产量5.5万吨以上。多措并举做好蔬菜、生猪等“菜篮子”产品供给,建成高标准农田2.34万亩,引进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新品种5个以上,全县农作物、畜禽、渔业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4%、96%、57.5%。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承包耕地用途管制,全面推进“撂荒地”和违法乱占耕地建房等行为整治工作,有效遏制农地非农化、非粮化。

六是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县要抢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战略机遇,积极争取中、省、市更多项目支持和资金支持,切实强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抗灾减灾能力。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按照聚集提升类、城乡融合类、特色保护类三种类型,高标准完成村庄规划编制,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扎实推进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配套完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健全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注重群众文明习惯养成,努力实现村庄干净整洁、乡村环境优美。【更多免费素材,公众号:公文】

七是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健全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治理体系,做实“人盯人”基层治理机制,创新基层协商民主方式,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深入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推广“道德评议会”、“红黑榜”等德治载体,完善村规民约,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以精神文明建设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

八是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深入实施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引领基层治理、引领乡村振兴“三大行动”,强化推动党建“三个五”工作机制,抓好农村产业链联合党委、产业链党小组建设,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进基地”活动,实施“一把手”引领、青年干部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年轻干部到一线”活动,选优配强用好村党组织书记,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双带”能力。实施“归雁计划”,建立“双招双引”融合机制,实施实用人才实用技术助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异地“人才驿站”建设,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土专家”、“田秀才”,更好地把智力优势转化为乡村发展优势。

九是用足用活政策,千方百计破解环保瓶颈难题。下大功夫推进畜牧业产业发展,有效规避养殖市场风险,尽全力提高养殖效益;加快现代畜牧业圈舍的更新换代速度,解决环境污染与畜牧业发展的突出矛盾问题。【更多免费素材,公众号:公文】

十是加强农业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议基层统计干部要专人专事,要保持基层统计队伍的稳定性与连续性;镇级、村级统计资料和台账按季度整理归档,方便查阅和保存,有利于农村统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关于XX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党的XX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湖南要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报告和指示为XX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沿着这一发展路径,XX市坚持“扩规模”与“转方式”相结合、“促内需”与“扩外需”相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推动开放型经济体量规模、发展质量全面提高,2021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均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先后获评“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中国十佳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市”。为进一步明优势、找短板、挖潜力、促发展,XX市委政研室、市商务局联合开展了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调研。

一、XX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

开放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但总体水平仍需提升。近年来,全市开放型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XX在全国省会城市的经济地位不相符。一是对外贸易规模跨上新台阶。纵向比,全市进出口总额由2016年的746.7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80.3亿元,5年内增长3.7倍,外贸依存度由2016年的7.8%提升到2021年的20.9%,今年1-9月进出口总额约2477亿元,同比增长24.3%,增速高出全国14.4个百分点;但横向比,2021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4位、中部第4位,外贸依存度较全国平均水平34.1%,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二是实际使用外资实现新提升。2021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20.07亿美元,占全省总量的83.1%,同比增长88.1%,首次超越XX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今年1-9月,全市实际使用外资29亿美元,继续保持中部领先,但也存在制造业使用外资偏少(仅8.3%)、来源单一(港资占70%以上)、使用外资区域分布不平衡(高新区占80%)。三是对外实际投资迈出新步伐。2021年全市实际对外投资额14.65亿美元,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今年1-9月,对外投资9.1亿美元,占全省八成。但是,XX“走出去”的企业中中小型企业居多,大企业龙头带动作用不明显,投资多属附加值低的产业。

开放领域层次持续提升,但贸易结构不优。目前,XX对外开放范围、领域和层次持续拓展,高水平开放格局加快形成,但结构上还有优化空间。一是市场主体有“个头”,但少“龙头”。从外贸主体看,2022年上半年全市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3261家、同比增长15.9%,但龙头企业进出口总量较小。2021年XX超10亿的企业仅28家,合肥有50家,还有5家超百亿元。从外资主体看,目前落户XX的世界500强企业有180家,相比XX321家、成都312家有不小差距。二是出口产品有“数量”,但缺“质量”。2021年全市一般贸易进出口2259.6亿元,同比增长35.2%,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81.3%。但全市在外贸经济新兴领域发展明显不足,2022年1-7月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仅占全市出口总额14.2%,同期XX、合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比达53.5%和46.9%。三是对外交流有“行动”,但没“联动”。对外,全市已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地区实现贸易往来,但对“一带一路”、RCEP国际交流需进一步系统规划;对内,全市针对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株潭都市圈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但在对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上,需进一步形成联动效果。

开放平台能级持续增强,但集成效应不强。近年来,XX持续集聚国家级开放平台,辐射功能持续增强。一方面,平台数量增多,但整体合力偏小。目前,全市拥有湘江新区、自贸区XX片区2大综合性开放平台,黄花综合保税区、金霞保税物流中心2个海关特殊监管区,7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但各类平台规模效应、协同效应、集成效应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经贸展会增多,但招引成果偏少。中非经贸博览会、世界计算大会、互联网岳麓峰会等长期落户XX,博鳌亚洲论坛经安会等成功举办,近5年观展总人数达2745万人次,但“以展促销、以会招商”作用发挥不够,产业资源对接后半篇文章做得不够。

开放通道网络持续拓展,但整体优势不够。近年来,XX加快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但开放通道还存在发展不均衡、通达度不够等问题。一是交通枢纽地位不断提升,但仍不匹配。在国家级的6主轴、7走廊、8通道中,XX是京津冀——粤港澳主轴、沪昆走廊、湘桂通道、厦蓉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将XX列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但XX仅被定位为80个全国性的枢纽之一,未能入选20个国际性枢纽城市。二是立体交通网络加速形成,但仍不完善。“水、陆、空、铁”放射状开放通道持续拓宽,XX黄花国际机场迈入“双跑道”时代,高铁迎来“双核驱动时代”、形成“米”字型布局,地铁驶入“网络化时代”。但是,公路网密度、铁路里程、机场客机位数、对外交通通道数量等指标与先进城市存在差距。三是现代物流体系不断构建,但仍不健全。中欧班列(XX)常态化运行;XX港每周4-5航次往返上海港,通达全球各主要港口;XX铁路北货场基本形成了“通江达海、物流全球”的多式联运物流网络体系。但持续增长仍面临诸多困难,如中欧班列XX港非国家一类铁路口岸,仅占全市进出口总量5%左右;受疫情、俄乌冲突、油价高企等因素影响,停飞8条货运航线,且按省里要求开通的RCEP货运航线,机型载量小,作用不明显,货邮量有所下降。

开放体制机制持续优化,但营商环境不优。近年来,XX不断提升外商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但离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仍有差距。一是政策体系更完善,但是覆盖面不足。全市相继出台开放型经济“1+7”“人才政策22条”“外资16条”等系列政策,建立开放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池,近三年共安排40亿元予以扶持。但是资金结构不尽合理,真正用于促进开放型产业培育还不多。二是营商环境有进步,但便利化不够。设立重点外资项目服务专班,全国首创“三窗合一”保障外国人在长投资兴业。但据XX律协反映,目前XX能够承接涉外法律案件的律师仅50余人,很难满足企业涉外经营需求。三是经贸对接更顺畅,但专业性不强。深入推进贸易便利化服务改革,健全外商投资促进公共服务平台,对外经贸合作交流机制更健全。但XX外贸企业普遍存在合规管理意识淡薄、合规体系建设薄弱问题。市贸促会调研显示,仅55.12%的企业会购买国际货物运输保险,70.2%的企业没有在合同中约定完备的产品检验和异议条款。

二、XX开放型经济发展形势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放型经济发展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XX必须在发展中把握机遇,在挑战中实现跨越。

一方面,新发展带来新机遇。一是多重战略叠加的机遇。在国内循环战略中地位重要,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多个国家战略聚焦,长株潭都市圈被赋予更重大使命;在对外开放战略中作用突出,XX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也是中非经贸博览会的长期举办地,同时可利用RCEP深化拓展东盟贸易市场;在区域发展战略中责任重大,需抓住实施“强省会”战略的机遇,辐射带动株洲、湘潭、岳阳、湘西等地的联动发展。二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需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大力引进全球中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如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以及金融、保险等专业服务;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XX在先进装备制造、新型材料、高效农业等领域具备较强产业基础,应持续深化与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的产业合作。三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借助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积极在先进计算、信息安全等产业上抢先布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以智能制造为统领,有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推动产业链条不断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不断提档升级,“三智一芯”产业基本完成战略布局,建成7个千亿产业集群,形成完备产业链条,为开放型经济打下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新变化带来新挑战。一是世界经济面临诸多风险。全球疫情仍在持续,随着全球生产、消费活动停滞,导致XX外贸出口企业订单的下降、国际贸易和跨境直接投资的萎缩;经济复苏动力减弱,当前世界经济出现负增长、负价格、负利率、负收益,XX在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巨大冲击;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俄乌战争冲突带来国际格局深刻调整。二是我国经济面临多重压力。国内需求动力减弱,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2.5%,其中二季度增长0.4%,经济运行企稳回升、稳中有进;创新支撑能力不强,2021年我国进口集成电路价值4330亿美元,同比增长15.4%,远超过进口原油价值2576亿美元;金融领域风险较多,XX的一些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大,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隐患较多。三是区域竞争压力持续加强。竞争态势日趋激烈,中西部地区、城市之间竞争态势日趋激烈,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大城市集中趋势明显;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工程机械、汽车等优势产业持续增长动力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尚未形成规模,新旧动能转换面临环境约束等诸多考验;集聚效应难以显现,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缺失,产业配套能力弱,招商引资难度大。

三、XX开放型经济发展对策

“十四五”期间,XX须以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目标,加快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

实施重大开放战略对接行动。力争到“十四五”末,实际使用外资实现较大增幅。一方面,全面扩大对外开放。聚焦XX对外合作的主要对象,积极对接“三个一”,即:对接“一带一路”,制定出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暨国际产能合作行动方案,大力实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文化旅游交流等专项行动,推动XX工程机械等优势产能输出;对接“一协定”,落实好国家、省RCEP行动计划,建立XX——东盟产业对接合作机制,举办XX对接RCEP种业发展高峰论坛,创建XX工程机械RCEP发展联盟,力争2026年对东盟国家贸易额突破800亿元;对接“一大区”,即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办好中非经贸博览会,建设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实施贸易往来、经贸投资等九大合作计划,力争到2026年末对非贸易额突破500亿元。另一方面,深入融合对内开放。深度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努力把XX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向东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吸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产业落地,学习借鉴金融产业、营商环境、科技创新等领域新模式;向西连接成渝双城经济圈,发挥水能、天然气、页岩气等新能源优势,联合打造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向南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推进服务业联动发展,加强跨境电商、营商环境等领域合作,承接大湾区外溢的高端制造等新兴业态转移;向中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推进交通便利化、资源协同化、产业集群化、市场一体化。

实施开放平台效能提升行动。释放重大开放平台系统集成功能,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开展“两区”能级跃升工程。深化湘江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围绕培育高端产业、推进前沿创新、激发开放活力、形成一流品质,加快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大通关体系和综合性开放平台,力争到202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加快建设自贸试验区XX片区,全面完成自贸试验区XX片区改革任务,探索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形成一批制度创新成果,进出口、外资等增长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开展“两山”提档升级工程。全力抓好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视频产业链基地和媒体融合新地标;精心打造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加快推进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开展“五好”园区建设工程。完善园区功能,做强园区产业,提升园区效益,深化园区改革,到2026年培育形成2家五千亿级园区、3家两千亿级园区、3家千亿级园区。

实施开放产业培育壮大行动。做大做强外贸优势产业,培育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一是持续壮大外贸新产业。持续壮大工程机械、新材料、生物医药(2个)、茶叶、纺织、智能制造等七大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重点支持花炮、新材料等产业申报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力争到2026年特色产业出口额突破500亿元。二是持续引进外贸新主体。瞄准中国外贸200强、对非经贸50强企业,积极引进一批外向度高、带动性强的生产加工、贸易流通型主体,力争到2026年引进头部外贸项目20个,同时引进“三类500强”投资项目150个以上。三是持续开拓外贸新市场。继续深耕香港、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非洲等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力争未来五年贸易伙伴遍布全球主要经济体。四是培育外贸新业态。推进中国(XX)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产业促进”“湘商回归”两大工程,推动制造与服务、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加快构建跨境电商生态圈。

实施开放通道拓展延伸行动。发挥XX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全面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一是持续拓展空中通道。布局横跨五大洲、通达全球的国际货运航线网络,拓展“一带一路”及“四小时航空经济圈”重要城市航线。大力推动航空货运发展,打造对非门户枢纽、RCEP区域中转枢纽,力争到2026年新开20条国际货运航线,货邮吞吐量年均增速20%以上。二是持续拓展陆地通道。强化“陆上丝路”枢纽功能,拓展XX至蒙古、中亚等“一带一路”主要城市运输网络。全力申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促进中欧班列(XX)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开行量年均增长50%以上,达到1800列。三是持续拓展水上通道。加快推进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协调推进湘阴虞公港规划建设。加强与岳阳港、上海港的协同联动,推动内河航运与长江干线有机衔接,实现一湖四水货物“快进快出”。加快推动铁路专用线进入XX港区,实现XX港货物吞吐量突破2400万吨。

实施开放交流深度融合行动。坚持以交流促开放,努力打造中部地区对外开放交流的“重要窗口”。一是办好展会促开放。持续办好中非经贸博览会、XX国际工程机械展等重大展会,积极培育博鳌亚洲论坛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国际稻作发展论坛等国际性专业展会,建设国际会展名城。二是借力文旅促开放。以打造国际文化创意中心为引领,持续释放“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东亚文化之都”等名片效应,全面加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重点打造马栏山视频出海基地、岳麓山数字创意出海基地,支持湘绣、湘瓷、烟花、动漫等走出国门。三是搭建平台促开放。积极争取在XX增设领事机构和国际组织办事机构,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驻华使领馆、重点城市的沟通交流,推进XX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海归小镇建设,推动更多外国政商机构、国际组织分支机构落户XX。

实施开放环境优化升级行动。围绕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一是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探索推行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搭建中小企业双向投资促进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外商投资一站式服务联络点,打造重大招商项目服务“绿色通道”,构建更加自由化、便利化、国际化的贸易投资规则和制度。二是促进政务服务便利化。畅通营商环境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受理机制,健全营商环境绩效考核机制,大力推广一体化通关模式,建立口岸通关时效评估机制,有效维护外商合法权益。三是促进投资环境透明化。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优化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实行外资企业“多报合一”。深化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协调与数据共享,建立健全大集中的数据共享安全体制,推进特色功能服务与国家标准版同步建设。

XX镇XX村关于妇女儿童的调研报告

在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更加凸现了村(社区)建设是城市化建设的基础,加快村(社区)建设的步伐已经被各级政府所重视,同时也为村(社区)妇女儿童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就如何把握妇联工作的新重点,寻求村(社区)妇女儿童工作的新路子,我们采取实地调研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调研。综合情况如下:

一、主要情况

(一)健全组织,加强队伍建设。一是领导重视。镇妇联组织高度重视村(社区)妇女儿童工作,把加强村(社区)妇女儿童组织建设与党建工作一起落实,村(社区)也将妇女儿童工作纳入党建目标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抓住党建工作进村(社区)的有利时机,以党建带妇建,使村(社区)妇联组织建设得到保障。二是组织健全。各村(社区)具备完善的妇女儿童代表机制,选举产生妇联执委,妇联主席及妇联副主席由村(社区)党总支书记或主任担任,工作制度健全,目标任务明确,形成完善的妇联组织机构。三是各村(社区)妇联组织紧贴当下妇女儿童工作需求,建立了以村(社区)妇联组织为主体,以各类志愿者为骨干的妇女儿童工作者队伍,构建了社会化、群众化的妇女儿童工作新格局。

(二)整合资源,创新工作网络。一是充分利用村(社区)资源,建立村(社区)妇女儿童教育阵地,为加强妇女儿童思想教育、提高整体素质搭建平台。妇联组织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妇女儿童开辟教育阵地,充分利用多功能厅等场所为广大妇女儿童授课,宣传法律科学知识、家庭美德,开展心理咨询和普及科学知识。二是充分利用村(社区)人才资源,加强与群众的联系,积极开展便民服务。随着社会发展,许多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回归,妇联组织有效利用宝贵资源,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积极为群众服务。

(三)创新思维,丰富工作内涵。随着工作面的不断拓展,以引导教育、文体活动、便民服务等为主要内容,以“文明家庭”创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家庭教育、家庭文化建设等为抓手的妇女儿童工作,创新思维,注重各方面统筹协调,有效利用各种资源,调动广大妇女儿童参与村(社区)建设发展积极性,极大地推动了村(社区)的整体建设,为促进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赋予“文明家庭”创建工作新的内涵。拓展工作领域,使创建活动向社区延伸。妇联紧紧抓住家庭是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家庭成员应该参与到建设活动,发挥妇女儿童和家庭在村(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家庭文明促进村(社区)文明这个主题。二是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文明建设,在服务村(社区),服务群众,关爱贫困家庭,救助失学儿童活动的各项活动中,为更多的志愿者搭建了服务社会,体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同时拉近了每个家庭之间的距离,疏通了交流渠道,促进社会和谐。志愿者工作的开展,扩大了妇女儿童工作队伍,增强了妇女儿童工作力量,延伸了妇女儿童工作领域,提高了社区妇联组织在群众中的地位。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发展不平衡。村(社区)建设总体发展不平衡,导致妇女儿童工作发展不平衡。

(二)是村(社区)妇联干部兼职多。大部分妇联主席由社区总支部书记或主任担任,行政事务繁忙,分身三术,虽有工作热情,但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抓好妇女儿童工作,造成部分村(社区)妇女儿童工作难以开展到位。

(三)是妇女儿童干部存在思想不适应、素质不适应。部分村(社区)已建立了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妇联干部队伍。但妇联干部交流少,干部队伍趋向“老化”问题仍然存在,缺乏生机和活力。表现在一些村(社区)妇联开展的工作还比较单调和低层次,吸引和服务的对象以中低文化程度妇女儿童居多。

(四)是缺乏稳定的工作经费和活动经费,影响了开展社区服务和社区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三、建议和要求

抓宣传,形成全社会重视妇女儿童工作的氛围。多宣传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多宣传妇联在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妇女儿童群众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宣传妇女儿童在文明建设中作出的成就。政府要重视要配齐配强妇女儿童组织的干部。

抓服务,积极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好事。妇联组织要选好定位,开拓思路,创新工作路子,积极探索服务基层、服务妇女儿童群众的新路子,多做村(社区)需要、妇联所能、妇女儿童群众欢迎的工作。上级妇联带头调整工作思路,更新工作方式,注重调查研究,为妇女儿童工作的开展提供高效优质的指导,根据实际情况实实在在地进行帮助、服务和引导。妇联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多为群众办实事,特别要关注弱势群体。

抓维权,保障社区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代表和维护妇女儿童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妇女儿童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妇联组织的基本职能、首要任务和永恒主题。

抓队伍,提高妇女儿童干部的整体素质。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对村(社区)妇女儿童干部的业务能力培训,为提供学理论、学政策、学先进科技的机会,提高的业务素质、科技素质、法律意识及依法维权的能力,拓展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强化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还要通过学习交流、实践锻炼,全方位提高妇女儿童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并引导争做学习型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和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关于“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的调研报告

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是经市委常委会审定通过的2020年市政协2个常委会专题议政之一,为提高议政建言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市政协先后5次召开党组会议、主席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跟进学习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部署要求,确保吃透上级精神,把握我市实情,在此基础上,精心制定工作方案,围绕产业发展、改革创新、城市建设、县域经济、社会民生、生态保护、文化事业等方面成立7个课题组,由主席会议成员分别带队,统筹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市政协专委会、县(市、区)政协以及部分智库专家,广泛开展调研考察和座谈论证,累计走访相关部门、园区、企业、社区、学校、医院等57家,召开工作筹备会、知情明政会、协商座谈会等23场,为高质量议政建言打下坚实基础。

一、基本情况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转型突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面对复杂的发展环境和繁重的改革任务,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工作,全力推动“五大转型”,持续提升“八个度”,经济社会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和综合实力高质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阵迈出坚实步伐。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增速由2015年全省第15位跃升至第4位。全面构建大尼龙、煤焦化、盐化工、特钢不锈钢、碳基新材料产业链,龙头昂起、多元支撑的“1+7”制造业体系加快形成。成功创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中国尼龙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城市发展纳入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和淮河生态经济带,郑万高铁建成通车,鲁山机场前期工作实现重大突破,沙河复航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加快跨越赶超、综合实力高质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的重要阶段。科学编制好“十四五”规划,描绘好未来五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平顶山的发展蓝图,直接关系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能否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一段时期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高位推进我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周斌书记、张雷明市长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汇报、研究工作、部署任务,成立由主要领导同志牵头负责的高规格“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积极对接国家级、省级战略规划需求,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明确总体要求、重点任务、时间安排等重点环节,提出前期研究课题,制定规划编制目录,构建由1个市级总体规划、29个专项规划以及各县(市、区)规划组成的“十四五”规划体系,为高质量编制一部贯彻中央要求、富有新时代特征、符合我市实际、体现人民意愿、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规划提供了科学引领和战略支撑。

二、意见建议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一是明确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结合我市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以增强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出台“一业一策”的细分领域政策,制定技术清单、人才清单、融资清单等,持续推进千亿级中国尼龙城、中国电器城、绿色食品城建设,全面提升尼龙新材料、电气装备、特钢及不锈钢三大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水平。二是加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将谋划未来产业发展与策划推进项目实施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等四大新兴产业,稳步推进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现代商贸、信息服务业五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多业态新兴服务业,注重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三是促进战略产业深度融合。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开展制造业改造升级行动,围绕四张图谱,系统梳理优势技术和“卡脖子”技术,通过定向组织、对接先进、研发奖励等方式,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机制,力争在制造业关键核心部件、智能装备和智能工业软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实现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二、坚定推进改革创新,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一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把握好“一带一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叠加机遇,深度参与中原城市群、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洛阳副中心城市协同发展,打破行政壁垒、技术壁垒、市场壁垒和生产要素壁垒,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提高内部开放程度,以小循环带动双循环。二是补齐补强科技人才短板。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鼓励规上工业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引导中小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活动。注重联合国际、国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协调华为、阿里等行业骨干企业,共同发起人才培育计划,建立健全高端人才服务体系,在人才落户、住房安排、子女入学等方面重点予以支持,为改革创新提供全方位的有力支撑。三是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形成平顶山对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资源要素的“引力场”效应。统筹制定惠企政策措施,健全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环境,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消费链,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三、紧盯现代都市标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坚持适度超前、整体优化、协同融合,强力推进洛平漯周高铁等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构建系统完善、丰枯调剂、循环畅通、多源互补的现代水网,有序推进机场、港口、空铁、地铁、城际列车等交通节点建设,不断拓展灵活便捷的出行方式,打造多向通达、覆盖完善、能力充沛、经济绿色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体系。二是稳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完善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持续扩容、优化骨干网络,提升网络流量承载能力。率先布局5G、IPv6等下一代互联网,建设“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覆盖全市的新型物联专网。围绕城市大脑优化数据中心与超算中心等计算能力,加快形成边缘计算节点布局,推动形成数据中心统筹建设和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存算均衡、空间集聚、边缘计算合理。三是统筹新老城区协调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新城区调整商务中心区规划,加快建设标志性工程,落实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配套建设标准;老城区控制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增加城市绿地、游园、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提高城市疏解功能;新、老城区结合部注重提升品质,体现城市发展的衔接过渡和有机融合,通过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提高城市吸引力和宜居度。

四、推动县域治理“三起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是项目规划带动协同发展。坚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决策部署,把乡村振兴摆在优先位置,各县(市、区)确定1至3个主导产业,持续完善功能区布局,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县域经济特色化、差异化、集群化发展。大力支持发展民营经济,统筹招商项目摆放,充分挖掘资源、产业、人才、市场等比较优势,不断提升县域竞争力。二是持续推动农业提档升级。以建设国家农业“两区”为契机,坚持“农牧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把保障粮食安全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一起来,做优特色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区域农业竞争力和质量效益。落实好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持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监管体系,积极探索农业各类保险,创新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创建国家级的鹰城绿色品牌。三是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有序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就近市民化,加快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推动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发挥“产业创造价值”的带动作用,着力打造特色小镇,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细落实。

五、提升公共服务质效,持续保障改善民生福祉。一是创新基层服务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统筹基层网格内党的建设、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社会救助等工作,打造基层治理“一张网”,实现“网格+网络”两网深度融合。在整合基层审批和服务职责基础上,加强便民服务机构建设,建立和完善适应基层实际的办事指南和工作流程,推进村级便民服务网点和网上服务站点全覆盖,切实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二是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科学制订、稳步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因地制宜确定新、改、扩建学校任务,推进学前教育普惠资源扩容,逐步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突破政策瓶颈,注重解决土地指标紧缺、投入渠道不畅、教师增编困难等问题,建立健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更加公平、更为均衡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体系。三是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健康鹰城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合理确定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设施的配置标准,建设一定比例符合传染病隔离标准的病房,破解覆盖范围局限。探索构建“哑铃型”疾病防控体系,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设,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够快速响应处置。建立公共卫生大数据库,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集中、信息共享、预警及时,形成“互联网+”医疗服务体系。

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统筹生态保护建设修复。对标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态安全需要,实施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监测评估、统一考核,破解生态系统管理人工化、碎片化,建立生态系统全过程综合调控体系。落实“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从优化生态空间格局、修复重要受损生态系统、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维护生态系统安全等维度,统筹推进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与生态修复。二是探索绿色集约发展模式。以循环经济为突破口,快速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在水生态环保、土地使用、技术创新、城乡发展、大气污染防治区域协作等关键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制定完善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严格落实生态型、集约型城市发展的目标,提升生态空间比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三是加强环境风险监测管控。将环境风险管控措施嵌套到常规环境监管体系,构建多部门协调、与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相衔接的管控制度,以落实政府监管责任与企业主体责任为方向,推动环境风险防控由事后应急响应向全过程管控转变。健全精细化管理模式,努力降低土壤、重金属、危险废弃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区域环境风险,形成多元高效、点面结合的防控网络。

七、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品味底蕴。一是大力实施文旅引领工程。把文旅建设放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来布局、来推动,充分发挥先进文化、旅游资源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市民素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持续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切实提升我市发展软实力。二是深度挖掘我市文旅资源。结合红色文化、汝瓷文化、知青文化、三苏文化、诸葛文化、温泉文化等我市地域特色,谋划一批重大文旅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一批文旅领域的战略投资者,打造一批文旅龙头企业和品牌,培育壮大一批文旅创意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三是完善全域旅游配套设施。加强智慧旅游工程、游客集散服务中心、自驾车营地等全域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将旅游景区景点、美丽乡村、特色城镇、中心城市串联起来,提供更便捷、更安全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关于“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调研报告

按照市政协《2022年工作要点》相关安排,2022年6月至7月,市政协通过线上线下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围绕“推进垃圾分类完善资源化利用效率”主题开展对口协商。7月5日至6日,市政协社会法制和资源环境委员会带领调研组深入药王山景区、红旗街幼儿园、铁诺小区、铜川政务、铜川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印台环保产业园等12个具有代表性的点位进行集中视察调研。7月6日下午召开对口协商座谈会,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等5家单位就目前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了汇报,各位委员就更高标准、更高质量做好全市垃圾分类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垃圾分类工作现状

(一)组织保障有力度,责任清晰。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铜川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组织领导工作。领导小组在城市管理行业主管部门设办公室,负责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组织实施、宣传培训、监督考核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理顺管理体制方面,“条”上,明确各部门责任,发展改革、生态环境、住建、商务等28个部门协同推进;“块”上,市、区、街道办事处三级落实属地管理的主体责任,构建了全市“一盘棋”的垃圾分类工作格局。

(二)政策支撑有深度,畅通链条。先后出台了《铜川市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等配套方案21个、办法4个、指导性文件20余份;制定了《铜川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经市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已列入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通过争取省级垃圾分类试点城市财政资金2700万元,市、区财政预算保障,建成印台环保产业园和海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两大垃圾分类处理项目,印台环保产业园日处理可回收物150吨、厨余垃圾100吨、有害垃圾10吨,海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其他垃圾500吨。

(三)宣传教育有温度,深入人心。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先行的要求,依托AAA、报纸、宣传栏以及主流媒体等各类宣传平台,多形式、多渠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常态化宣传,实现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全覆盖,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90%以上。

(四)管理科学有精度,以点带面。全市对生活垃圾处理流程和设施建设系统进行梳理,基本形成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大垃圾分类大分流模式和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小分类体系,树立了以铜川政务为示范公共机构,以红旗街道为示范街道,梅苑、育才、兴业3个标准示范小区的先进典型,形成了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良好局面。

二、存在问题

(一)管理机制不健全。一是法律约束不健全。法律制度相对缺失,具体工作无法可依。配套的实施细则和内容不够明确,对市民和相关责任方缺乏有效约束。二是主体责任不明确。市、区、街道主体落实不到位,部门协调联动不足,落实效果参差不齐。三是督查考核体系不健全。对垃圾分类工作执法监督没有形成考核评价体系,还未建立长效管理和考评机制。四是约束和激励手段未发挥。垃圾分类阶梯式收费未全面实施,未成为居民自觉行为。

(二)设施配置不到位。一是硬件设施“配不齐”。目前全市配备可回收物运输车辆10台、其他垃圾运输车辆64台、厨余垃圾运输车辆11台,有害垃圾运输车辆1台,垃圾分类运输工具吨位小数量少效率低,还不能很好满足生活垃圾日常运输需求。二是现有焚烧厂“吃不饱”。海创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量为500吨/日,目前实际处理量约为400吨/日左右,距离产能设计有缺口,没有做到应收尽收。三是分类标识“标不全”。社区垃圾分类收集桶,颜色、规格、标识不统一。四是末端混合“分不清”。存在“先分后混”“混装混运”现象,挫伤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

(三)分类意识不自觉。目前仍然是以政府为主导,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处于认识了解层面,自觉投放意识不足。一是非居民垃圾和居民垃圾未引导正确分类。未对非居民垃圾和居民垃圾的合理分类进行正确的引导,垃圾分不清。二是动员全社会参与作用未有效发挥,全民参与程度不高。

(四)监督力量不足。一是源头减量化监督不到位。按照垃圾分类前端减量工作的要求,各小区原则上以300户配备1名督导员,负责指导监督市民进行生活垃圾分类,但因为资金紧张、人员岗位缺失,目前除新区外,其他各区还未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监督。二是收运监督管理不到位。对收运的环卫企业没有很好的做到监督管理,评、比、考核以及通报的力度不大,垃圾分类难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

三、意见建议

(一)强化制度建设,提升管理。完善各项制度,促使垃圾分类工作有章可循。一是加快垃圾分类法制化建设。尽快出台《铜川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明确要求,细化条款,设置举报平台,同时宣传和运用好条例,全面提升垃圾分类综合管理法制化水平。二是加强执法监督。建立完善公众监督和反馈渠道,充分利用公众相互监督、垃圾分类执法检查等多种方式促进垃圾分类有效实施,遏制垃圾随意丢仍。三是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坚持“谁生产、谁付费”的原则,对非居民用户推行垃圾计量收费,对具备条件的居民用户,实行分类垃圾和混合垃圾的差别化收费政策,提高混合垃圾的收费标准。

(二)强化设施完善,提升效率。按照“前段精细分类、中端规范运输、末端系统处理”的全流程模式,完善垃圾分类设施设备整体提升。一是规范设置收集设施。按照分类类别、收集能力、收集范围内人口数量、垃圾产生量,合理布局居民小区、商场和其他公共场所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建设垃圾分类“两中心一点”(大件生活垃圾拆分中心、可回收物分拣中心、有毒有害垃圾暂存点),设施设备喷涂统一、规范、清晰的标志,引导居民“按图”投放,坚决杜绝垃圾混装现象。二是完善分类转运设施。按照分类运输要求,足量配置标识、编号、车体颜色统一规范清晰的分类运输车辆,推行“车载桶装、换桶直运”的密闭、高效的厨余垃圾运输方式,防止撒漏。合理确定收集站点,规划运输时间、线路,通过分类运输智能化监管平台加强各站点垃圾中转站的管理,防止生活垃圾“先分后混”“混装混运”。三是运用好高效运转处理末端。“吃”干“榨”尽形成循环利用,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支持鼓励印台环保产业园和海创垃圾焚烧发电厂做大做强,将宜君县生活垃圾以及城郊结合部的垃圾因地制宜纳入全市两大生活垃圾分类项目中,有效解决垃圾无害化、循环处理,做到应收尽收。【更多免费素材,公众号:公文】

(三)强化意识自觉,提升参与。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以党建+社区+志愿者+居民联动协作的方式,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和监督,实现“党员带头分,带领群众分”的“双带”推进模式。二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将垃圾分类列为志愿服务项目,充分发挥工青妇、新阶层等群体作用,组建志愿者队伍,不定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三是夯实学校教育基础。深入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活动,将生活垃圾分类融入学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社会效应。四是深入开展社会宣传。录制生活垃圾四分类处理系统宣传片,在公共场所滚动屏进行播放;举行垃圾分类有奖知识问答、绿色文明发展主题文艺晚会等活动激发居民垃圾分类的内生动力;推广垃圾分类积分制,采取“一户一码”发放与社区“四类”垃圾桶对应的“四色”垃圾分类袋作为奖励,激发群众自觉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真正提升工作成效。

(四)强化监督管理,提升责任。一是“点”上选优,精准配强监督员。在各个点位配强专职监督员,日常管理主体和物业服务企业做到有效衔接,真正发挥宣传引导、监督检查、二次分拣作用。二是“事”上定责,精准明确职责。明确职责分工,逐项落实,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三是“面”上曝光,通报不文明行为。健全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监督考评机制,按照《铜川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办法》,定期开展全市生活垃圾分类专项督查,以月评比、季通报、年考核的方式对垃圾分类不文明行为实时曝光。四是“保”上发力,争取项目支持。建立生活垃圾经费保障机制,合理运用省级示范区补助资金和市、区两级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资金。争取创建全国垃圾分类示范城市,获得各级更多资金支持,不断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效能。

关于“完善‘四张图谱’,强化‘四个拜访’,提升招商引资实效”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协助市委、市政府做好“四张图谱”“四个拜访”相关工作,全力推动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的突破,市政协围绕“完善‘四张图谱’,强化‘四个拜访’,提升招商引资实效”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作为优先发展战略,把推动招商引资作为加快转型的重要途径,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助推发展的重要举措,不断夯实招商引资基础,拓宽招商引资领域,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特别是在推进“中国尼龙城”建设的探索实践中,立足我市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创新开展“四张图谱”“四个拜访”的招商引资新模式,推动招商引资由“地毯式”泛泛招商向“地图式”精准招商转变,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省直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市工信局通过精准绘制产业链条、企业和重点区域、技术应用和市场分布四类图谱,确定了尼龙织造、工程塑料和聚氨酯等重点产业牌和氯气、蒸汽、岩盐等比较优势牌,在遍访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基础上,主动请教行业专家和技术人才,筛选了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等地区的浙江三鼎、达野智能、宁波七诺、巴陵石化等龙头企业作为招商重点,积极与美国塞拉尼斯、德国巴斯夫、博列麦纤维有限公司、以色列屹立集团、印度拉玛等国际知名企业洽谈合作业务,形成了以尼龙化工公司、尼龙科技公司为代表的尼龙化工产业集群,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2家,代表了国内尼龙6产业和66产业发展的最高技术水平。高新区丰富了以平高集团、平芝开关为代表的高压电气产业集群,汇集上游配套企业及中低压电气企业24家,打造了我市具有国内竞争优势的又一支柱产业。石龙区完善了民营经济主导的碳基材料产业集群,集聚了五星石墨、东方碳素等13家企业,占据了国内50%以上市场份额,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业链条的完整构建,为全市综合实力高质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阵提供了重要支撑。

但受传统招商理念和招商模式的影响,在大力推动招商引资的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县区层面对“四张图谱”“四个拜访”的内容理解不深、研究不透;二是确定的主导产业与目前我市规划的“1+7”产业体系关联度、匹配度不高,项目附加值较低;三是懂市场、精技术、善谈判的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四是少数职能部门对招商引资的重视程度不够,主业主责意识有待加强等。

二、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优化招商模式。各县(市、区)和市直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通过招商引资助推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持续推进“四张图谱”“四个拜访”相关工作。一是提高思想站位。树立现代招商引资理念,充分认清推进精准招商、扩大对外开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抓紧抓好。二是优化招商模式。市委主要领导创新提出的“四张图谱”“四个拜访”招商模式经过了实践检验,是提高招商引资质效的有效途径,要一以贯之地抓好贯彻执行,实现按图索骥、精准招商。三是加强学习研究。进一步深入学习“四张图谱”“四个拜访”招商引资新模式,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创新思维和先进理念,在实践探索中拓展新思路、破解新难题、实现新突破。

二、紧盯发展趋势,优选主导产业。各县(市、区)和市直相关部门要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确保主导产业紧跟时代步伐和市场需要,相关配套及时跟进。一是市级层面注重统筹协调。市直相关部门要按照区域功能定位和错位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各县(市、区)主导产业进行分类指导,协助其精准绘制“四张图谱”,稳步推进“四个拜访”。二是县区层面注重实践探索。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1+7”产业体系,按照链条发展的要求,细化分解任务、层层传导压力,精选1到2个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形成竞争优势。三是对新兴产业要有所侧重。谋划确定主导产业,要结合“十四五”规划和全球后疫情时期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优先发展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产业,提高产业项目附加值,推动经济发展提档升级。

三、持续优化环境,形成招商合力。通过优化环境,打造集聚资本的“磁力场”、促进招商的“助推器”,进一步提升我市招商引资的竞争力。一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通过深入开展“四个拜访”,找准主导产业的发展趋势、相关龙头企业的现实需求,采取主动型的产业聚集策略,为企业量身打造投资环境,增强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二是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克服单纯依靠出让土地资源、实施优惠政策、提供廉价劳动力的传统招商引资模式,牢固树立“企业至上”的服务意识,不断丰富完善首席服务官、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机制,推动政府经济职能从事前审批向事中监督、事后服务转变,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三是市县两级协同发力。县区层面引进产业龙头和重大项目,建议采取大员招商的模式,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带队,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县(市、区)共同参加,围绕主导产业,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四个拜访”,汇聚起市县两级协同招商的强大合力。

四、发挥人才优势,打造专业团队。建立健全招商人才选拔、培训、使用等机制,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为群策群力招商引资提供坚强保障。一是制定招商人才培养规划。建立招商人才储备库,重点着眼信息收集、分析处理、组织沟通、谈判技巧、投入产出意识、服务意识、法治观念等7种核心能力,明确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和长远规划。二是组建“四张图谱”绘制专班。抽调、聘请精技术、懂市场、视野开阔的专业人员,成立相对固定的“四张图谱”绘制专班,以尼龙城图谱为参考,把各自主导产业的“四个图谱”研究透彻、绘制清楚。三是打造招商引资专业团队。重点围绕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市场营销、城市规划、经济管理等领域,培养招商团队的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确保能够满足高强度、高密度、高难度的招商引资工作需求。

五、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控。要清楚地看到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机遇和风险并存,主动做好风险防范相关工作。一是科学确定招商目标。围绕投资收益率、对经济的综合带动作用、对财政的贡献率、对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投入产出比、单位面积投资额等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对目标企业进行系统考量。二是规范引进项目流程。严格履行“项目洽谈—项目联签—项目评估—签订协议—立项审批”程序,特别是项目联签环节,土地、规划、环保等部门必须从专业角度分别签署引进意见。三是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吸取过去产业集聚区个别项目招商中的教训,加大对项目前期考察、论证和评估的力度,尽量避免和减少半拉子项目。

六、注重示范引领,强化绩效考核。充分发挥宣传表彰的正向激励作用,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效益。一是加大典型宣传力度。系统总结、梳理“四张图谱”“四个拜访”相关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先进事例和经验做法,通过报纸、电视和网络等载体深入宣传,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二是细化完善绩效指标。按照组织领导、项目推进、活动组织、日常管理等确定基本绩效指标,根据具体负责任务,适当调整相关部门的分值权重,推动形成资源消耗最小化、招商成果最大化、兼顾长期性和综合性的绩效考核导向。三是严格实施奖惩措施。将绩效考核结果与单位工作经费挂钩、与集体评优评先挂钩、与个人成长进步挂钩,倒逼职能部门和各县(市、区)强力推进相关工作,形成鲜明的激励导向。

关于2021年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主任会议安排和《延安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办法》,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白小平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和有关工委负责同志,于去年12月先后深入到市区、宝塔区、安塞区、子长市和延长县的部分学校、医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老旧小区改造等16个项目现场,采取听、看、察、访等形式,对2021年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完成情况

2021年民生实事项目共十大类37个子项目,由13个责任单位负责实施,总投资17.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1亿元,截至去年12月底,完成投资16.4亿元,完成占比102%。

目前,宝塔区第七中学改扩建、黄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改扩建等33个项目建成投用,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旧址保护提升、电厂一路建设、隧洞式公共停车库、2处井筒式公共停车场等4个项目正在抓紧实施。

二、项目实施情况

从调研情况看,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2021年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情况总体较好,绝大多数项目已建成投用,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一)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目标任务

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实事项目的落实,把民生实事项目推进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建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相关分管领导牵头负责、主办单位和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制定民生实事项目任务分解表,明确每个项目的年度目标、工作内容。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调研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在项目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各级各部门也将民生实事项目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破解征地拆迁、手续办理、资金筹措等方面难题,努力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二)强化工作措施,持续推进项目建设

各项目责任单位把民生实事项目列为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工作方案,紧盯时间节点,注重协调联动,形成了工作合力。行政审批、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成立民生项目审批服务专班,市发改委定期组织联合办公、召开专题推进会议,协调解决项目推进及实施中存在问题。市民政局建立农村特困供养机构提升改造工程实施台账,实行“月报告月调度”制度。市人社局以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技能培训为“切口”,拿出专项资金,引导县(市、区)围绕“一县一品”培育创建劳务技能品牌。宝塔区打造的“宝塔月嫂”家政品牌,受到了中国劳动保障报社的专题宣传报道。市水务局细化分解建设任务,落实保障措施,多方筹措资金,提前一月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三)严格督查考评,保证项目进度和质量

市政府建立健全督促检查机制,去年6月下旬市政府督查室会同市发改委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专项督查。市发改委与各项目责任单位沟通联系,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按月将进展情况报市人大财经委员会。市教育局建立定期通报制度,通报实施缓慢的项目,下发提醒函、督办函。各有关部门围绕市人大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专题调研提出的意见建议,逐条逐项抓好整改,形成了合力共建的良好氛围。

(四)聚焦群众关切,办成民生实事好事

民生实事着力解决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宝塔区第七中学和姚店中学改扩建项目,新增学位2100个,优化市区教育资源配置,有效减轻城区学位紧张的压力,周边适龄少儿就近入学难和大班额问题也得到有效缓减;全市农村供水保障提升工程超额完成各类建设262处,巩固和提升了14.75万人的饮水保障水平;农村特困供养机构提升改造工程重点对8个县级进行提升改造,增加护理型床位818张,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完善消防设施,改善了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人员的日常生活条件。

三、存在问题

一是项目前期谋划不够深入。延安城市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计划整合10类实体卡、实现130项服务功能,涉及功能领域多、部门单位多、第三方技术公司多,前期接口合作费用存在较大分歧,目前仅完成了项目审批程序和招投标程序。宝塔区翟则沟二期停车场项目尚未厘清土地权属,项目前期工作尚未开展;向阳沟停车场规划不符合修建井筒式停车场,目前仍在调整变更规划设计。

二是资金筹措不到位。已完成的项目大多是上级专项资金有保障或者续建的项目,推进缓慢的项目多是县区财政承担或国企、民营企业为投资主体。市区内的民生项目占比较小。有的项目推进受资金、政策影响较大,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由于中央和省上专项资金的调整,投资规模缩减。

三是项目统筹推进力度不足。项目责任单位与涉及部门在手续办理、征地拆迁、项目推进方面协调配合不够,未能形成合力,影响项目进度。电厂一路项目已完成征收和搬迁拆除工作,交付企业进行施工,但施工道路红线有3米被其他项目深基坑占用。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旧址保护提升项目,含广场、地上生态停车场和公厕等附属设施建设工程,建设投资大,收益回报小,企业实施存在困难。

四是项目预期效果不够明显。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群众需求强烈的电梯加装、共享餐厅、社区医疗等改造内容,由于未列入中省补助资金重点支持范围,市级财政也未预算相关配套资金,导致大部分小区未实施。老旧小区改造计划也未能与水电气暖信等专营单位有效衔接,后期存在多次施工的问题,群众的获得感远低于预期。枣园至兰家坪绿道建设项目依托主干道旁的非机动车道建设,与人民群众对城市绿道的期盼还存在差距。

四、工作建议【更多免费素材,公众号:公文】

实施好市人民代表大会票决确定的民生实事项目,是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市政府向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是政府公信力的体现,是对责任单位执行力的考验。今年的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总体较好,但仍有个别项目进度与人大代表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存在一定差距。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市政府要高度重视正在实施的4个项目建设任务,聚焦目标不动摇,强化工作举措,严把时间节点,全力加快工程进度,力争早日全部建成投用,真正把民生实事办成办好,维护“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严肃性。

(二)进一步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在今后的民生实事项目确定中,要严格按照“五不列入”原则(即上级党委政府明确实施的项目、重大产业项目、土地等保障要素不落实的项目、投入资金不明确的项目、跨年度的项目),严格筛选标准,强化调研论证,充分考虑规划、征地拆迁、招投标、群众意愿等因素,提高候选项目成熟度、可行性。聚焦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看病、上学、住房、养老等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征集民意,保证候选项目的普惠性、公益性和社会效益。

(三)进一步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紧跟国家和省上政策动向,高质量科学谋划项目前期工作,做深做足项目的研究论证、选址、土地征用、城市规划、环评等工作,强化资金筹措,确保民生实事项目资金不留硬缺口,保证项目按时开工、如期投用。按照急需、成熟、优选的原则进行民生实事项目初选,提高市区内项目占比。

(四)进一步健全项目统筹协调机制。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研究制定民生实事项目后续运行、管理和维护的配套政策,建立健全民生实事项目长效管理机制。严格督查考核,加强后续管理,积极开展民生项目后评价工作,真正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使民生实事项目经得起群众和历史的检验,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关于2021年全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3月21日至23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善武、副主任毕普民率调研组赴XXX区、黄山区、徽州区、歙县、休宁县等地,开展2021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调研。调研组实地查看了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发现的问题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揭露的问题整改、污染防治攻坚、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等情况,并听取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和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去年以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开展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倾力打造“五个之城”,为高标准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环境支撑。2021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稳居全国前列,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成效明显。

(一)高位推动环保问题整改。把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作为生态环保工作的重点,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等整改工作,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聚焦太平湖生态环境整治等重点任务,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下沉指导、一线督导,推动问题有效整改。全市应于2021年底前完成整改销号的253个问题已全部如期完成。针对突出环境问题,各地“举一反三”,制定相应措施,共排查发现问题286个,完成整改279个。

(二)合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制定《黄山市市直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各部门主动履职尽责,通力协作,合力攻坚污染防治。如,生态环境局有效履行了污染防治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职责;财政局建立完善了资金投入筹措机制;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效推动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土壤生态修复等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强化源头治理,有效推进污水收集处理、垃圾分类处置及建筑施工扬尘防治等工作,全市污染防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三)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严格贯彻落实“一法一条例”,持续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问题,2021年度全市办理环境行政处罚案件52件,罚款435.92万元,案件数及罚款金额创历年新高,有力地促进了环境建设与保护水平全面提升,为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抓手,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执法队伍建设,完善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增强防范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截至目前,市级和三区四县实现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覆盖,黟县获国家示范区命名,休宁县获省级示范县命名。

(四)积极推动践行“两山理念”。认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创新启动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建设,把新安江流域打造成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新样板。发布全省首创的《黄山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地方标准,探索碳达峰碳中和路径,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成功举办2021新安江绿色发展论坛暨生态产品博览会和第三届黄山发展大会等“零碳”会议,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林业碳汇市场化交易。全域推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度,创新设立景区景点和自然保护地监督员197人,排查各类问题1919个、整改完成率98.2%,为打造环境保护“黄山样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巩固提升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开展以案释法,强化问责警示,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践行生态文明理念。通过持续开展环保知识和法律法规宣传、新安江生态整治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营造了共同保护美好黄山的良好氛围。

二、存在问题

(一)环境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从中央和省、市督察反馈的问题来看,少数地方领导对环保工作认识不到位,片面认为黄山生态环境好,工作可以放一放、缓一缓,“一岗双责”还未全面有效落实,导致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被上级发现并交办数量居高不下。如,近两年,我市共被国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揭露6个问题,占全省的19.4%,居全省最高。其次,一些职能部门主动意识不强,存在被动协作思想,统筹合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及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的窗口期,相关部门缺乏超前对接谋划,造成项目落实即触红线的囧境。

(二)基层环保力量有待进一步充实。我市地域广阔,基层生态环境问题相对突出,加上我市财力有限,环保工作力量较为薄弱,人员和装备不足,尤其是乡镇环保专业人才缺乏,环境专项监督长制未落到实处。同时,执法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少数企业违规排放时有发生,给自身发展带来一定影响。群众环保意识淡薄,参与度不高,基层环境保护“最后一公里”的管理瓶颈亟需打通。

(三)突出问题整治有待进一步强化。尽管我市积极开展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发现并解决一些突出问题,但一些整改难度大、成本高、综合性的难点问题整改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如,太平湖典型案例问题,仍有4.3万平方米的年度拆除任务。老区县城雨污分流点多面广,未实现治理全覆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整治不彻底,县级自然保护区建管不规范等问题仍需改进,整治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四)环保科学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市地处山区,自然资源独特,环境问题存因复杂,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技术要求高,目前还缺乏一支本地化专业性强的科研队伍,能够对生态系统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对规划、保护、战略等进行前瞻性研究,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针对环境要素保障和污染防治技术,有关部门尚未建立科研体系,前沿技术研发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还没有取得突破进展。

(五)生态产品价值有待进一步转化。目前我生态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产品少、规模小、落地难、见效慢仍然突出,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生态价值核算体系和生态补偿机制还需健全完善。“田园徽州”“村落徽州”等一批品牌影响力仍需强化、拓展。生态发展的红利尚待释放、惠及更多群众。

三、意见建议

(一)加强领导,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将环保工作纳入总体布局,深化环保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厘清部门职责,“多规合一”、统筹协作,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要加强对湿地公园及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等生态环保领域法律法规的贯彻宣传和执法检查力度,唤醒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推动保护黄山山水,维护自然生态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二)夯实基础,持续加强基层力量建设。以“能力作风提升年”为契机,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加强基层环保执法监督力量。健全完善乡镇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考核奖惩机制,不断推进人员优化,织密织牢网格化管理防护网。利用现行的《村规民约》,推动基层环境治理,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三)严格执法,积极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各级环保部门要强化主责意识,依法履行职责,扎实做好环境问题的执法监督工作,争当生态环境保护排头兵,推动污染防治从攻坚突破向拓展提升转变。当前,尤其是要继续坚定动真碰硬的决心,确保太平湖问题以及各类中央和省级层面交办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到位。要进一步明确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督促加大设施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提升环保意识和管理水平,规范管理制度,落实生产、运输等各环节的环保措施,有序推进企业绿色健康发展。【更多免费素材,公众号:公文】

(四)强化研究,努力提升科学防控水平。要结合黄山实际,加强政策、技术研究,全面推进能源、产业、交通等各领域减污降排。深化生态环境“放管服”改革,为“双招双引”“头雁回归”项目落地畅通渠道,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好的环保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实现固废资源有效利用转化,全面提升环保制造、环境服务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提供坚实保障。

(五)改革创新,加快转化生态产品价值。充分发挥黄山生态环境优势和自然禀赋优势,积极探索生态产品经营开发路径,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推进核算结果在生态保护补偿、经营开发融资、生态资源权益交易等方面的应用。围绕实现碳中和目标,适当发展光伏等新能源产业,逐步对工业企业进行能耗技改,形成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向绿色低碳转型。

关于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根据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安排,4月下旬至5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毕普民、汪义生分别率领调研组赴黄山区、徽州区、歙县、休宁县、祁门县以及黄山海关、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地,实地了解茶叶基地建设、生产加工、外贸出口以及科技兴茶等方面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方面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茶产业作为特色产业、生态产业、富民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出了一系列工作举措,茶园绿色防控、全产业链规范提升、茶叶品牌全面保护、“茶叶+”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被授予“中国名茶之都”称号。2021年,全市茶叶产量4.3万吨,一产产值43亿元,综合产值180亿元;茶叶出口量5.9万吨、出口值16.5亿元,分别占全省87%、89%。今年以来,由于受疫情和低温雨雪的双重影响,春茶产销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截止5月31日,全市茶叶产量2.24万吨、一产产值35.4亿元、销售均价158元/公斤,其中名优茶产量1.35万吨,产值33.1亿元。坚持政策驱动。成立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黄山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黄山市茶产业提升行动实施意见(2020—2022年)》,制定48项具体措施,通过监管帮扶、标准引领、知识产权保护、组团式推进“四千工程”等措施,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谢裕大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坚持绿色推动。实施全域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全面推广“粘虫黄板+生物农药+生态农艺”模式,推进“以草制草、机械除草”等防治草害措施,着力打造全国首个全域茶叶无农残城市,据2021年度检测数据,我市茶叶鲜叶国标达标率达99.88%,欧盟达标率84.3%。坚持产业拉动。着力培养茶企龙头企业,集中力量、重点扶持,着力培育茶企“甲级队”。全市342家获证茶叶生产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规上企业14家,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2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19家,均居全省首位。加大双招双引力度,联合利华合肥立顿茶厂整体搬迁黄山市并顺利投产;中茶谢裕大(黄山)茶产业园项目正式投产;小罐茶中国茶行业首座工业4.0智能新工厂落成投产。坚持融合带动。推行“旅游+茶业”“生态+茶业”,深度融合全市茶业与文化旅游资源,已建成高标准茶旅结合观光园22处、茶叶博物馆7家,打造精品茶旅线路9条。2021年,休宁县荣获“区域特色美丽茶乡”,“太平猴魁茶乡风情游”等6条路线入选全国百条红色茶乡旅游路线。

二、存在问题

(一)茶园基础比较薄弱。我市茶区地处山区,多为山地茶园,坡度在25%以上的茶园占60%左右,机械化作业基础十分薄弱,适宜陡坡茶园推广的茶园管理机械较少,多年来基本靠人工管理、维护、采摘,管理不当、不精细等问题普遍存在。另外,全市茶树老化、退化现象比较严重,茶树改良成果运用还不够广泛,全市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不足40%,茶叶品质仍有提升空间。

(二)茶叶效益有待提升。从茶园产出来看,2021年全市茶园亩均效益5375元,分别比浙江、福建低3000元和2000元,差距较大。从产品效益来看,全市茶叶加工企业中,产品仍以原叶茶为主,虽然我市华绿源等茶叶深加工企业,开发了超微细粉、茶饮料等系列精深加工产品,但多数仅停留在新产品研发、中试及代加工阶段,未能实现从产品到产业的转变。从茶叶出口来看,存在“三多三少”,即:出口绿茶多、红茶少,我市绿茶出口占94.7%,红茶仅占4.7%,(国际市场中绿茶贸易量仅20%-30%,红茶占60%以上);非洲市场多、欧美市场少,出口非洲市场占86%,欧美市场仅占4%;茶叶低等级的多、名优茶少,价格低、利润簿,全市茶叶出口均价每公斤4.32美元,比全国每公斤低1.9美元。从茶文旅融合来看,茶文化、茶历史深度挖掘不够,茶文化氛围不浓,茶故事不响;茶文化旅游领域产品形式和运营模式单一,创新创意不够,同质化现象严重,制约了产业整体提升。

(三)龙头企业发展不快、增速下滑。2021年,全市茶叶规上企业63家,比2020年减少4家;加工产值55.4亿元,比2020年下降5.4%,比2018年下降8.5%。谢裕大、松萝等一批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近年来销售收入基本持平,陷入发展瓶颈期,亟需引起重视。

(四)品牌价值、品牌影响力不大。尽管黄山名茶众多,但在品牌打造、品牌宣传、品牌保护等方面还不够,与西湖龙井、武夷岩茶、信阳毛尖等相比,品牌价值有待进一步提升。尤其是缺乏一批大的企业品牌,企业品牌宣传力度严重不足。2020年,除小罐茶外,全市44家企业户均广告费仅63.6万元。此外,品牌保护不够有力,有标不贯、有标不依现象十分普遍,假冒伪劣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屡禁不止。据初步了解统计,每年2、3月份,在合肥市场销售用贵州、四川等地鲜叶加工的黄山毛峰金额达1-2个亿,严重损害公共品牌形象。

(五)组织化程度低。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各类社会化发展组织发展严重滞后。虽然全市近年来也作了积极探索,但无论在组织形式,还是运营模式都没有实现真正突破。此外,“茶企+科研机构+合作社+基地+茶农”的利益联结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茶产业发展凝聚力和向心力仍需进一步提升。

三、意见建议

高质量发展茶产业是助力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茶产业的重要论述,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保持战略定力、抢抓政策机遇,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推动黄山市茶产业发展行稳致远。

(一)持续增强茶产业竞争力。围绕推动茶产业健康发展,持续推进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产业全链条融合,全方位发展。要做强龙头企业。深入开展“双招双引”,把我市优质茶资源与优势资本嫁接,力争引进一批实力雄厚的知名茶企落户我市。要全力组织实施好徽茶产业集群项目,加快企业技改步伐,做大企业规模。积极鼓励企业跨区域整合资源、兼并重组,组建企业集团。要落实中央及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项政策,在建设用地、金融服务、减税降费、用电优惠以及司法服务等方面切实加大扶持力度。要大力发展茶叶精深加工。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建立茶叶精深加工园区,大力开发茶食品、茶保健品、茶食品添加剂、茶饲料添加剂、茶日化用品等终端产品,加快发展抹茶产业和新茶饮,提高茶叶资源综合利用率。要强化市场培育。加大公用品牌打造力度,分层次推进茶叶品牌建设,按照“一个公用品牌、一套管理制度、一套标准体系、一个企业集群”思路,做精做优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等影响力大、市场价值高的品牌。完善授权、监管、保护等品牌管理制度,加大历史名茶品牌保护力度,扩大市场影响力。鼓励龙头企业打造地域性的个性化企业品牌,加大宣传推介,维护品牌形象。推动组建黄山茶叶出口联盟,促进茶叶出口企业抱团发展,支持出口企业到境外开设窗口、注册公共出口商标、开展品牌推介活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市场,提高传统绿茶、红茶和名优茶国际市场占有率。要夯实发展基础。大力实施高标准生态茶园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和配套装备支撑,根据发展实际兼顾茶叶产品创新、生产效率提升,推进茶园种植管理,加快实施宜机化茶园改造和坡改梯,努力提升高标准茶园比重。要进一步培育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开展病虫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统一机耕机剪、市场抱团营销等服务,全面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更多免费素材,公众号:公文】

(二)努力提升茶科技支撑力。要突出科技赋能,科技兴茶,把茶园管理、机械应用等作为茶科技发展的基础,不断提升茶产业发展水平。要加强资源保护与创新。加强对茶树良种资源的选育和利用,加快建立黄山市茶树良种种质资源圃,完善茶树良种引进申报机制,切实优化我市茶产品结构,提高茶园单产效益。要按照“调优、调高、调特”原则,大力推广与我市主要茶类相适宜优良品种,不断优化茶树品种结构。要推进绿色生产方式。以打造全国首个全域茶叶无农残城市目标,持续推进全域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加快“以草制草、机械除草”等防治草害措施的推进力度,严格实施农药、化肥替代,努力保持黄山茶叶原有的味道。要深化与国家茶叶及农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黄山)合作协议,加强与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合作交流,实现产业共赢发展。要注重机械推广运用。突出机械强农,围绕全过程机械化,推动茶园耕作、植保、施肥和采摘机械研制以及耕作施肥一体机、名优茶智能化采摘机械,加快推动自动化、智能化加工装备与技术运用。尤其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和茶机厂合作,研发适合太平猴魁生产加工的机械,提升生产效率,扩大产业规模。要推广数字化运用。大力实施茶产业数字化应用工程,集成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新技术和新装备,支持建设智慧茶园,加快茶叶生产基地、加工设备、销售平台等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推动茶产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

(三)不断扩大茶文化影响力。要把打造茶文化作为茶产业发展的关键,赋予茶产业独特的文化内涵、时代内涵和精神内涵,推动茶产业实现融合式、跨越式发展。要挖掘文化资源。积极开展本地茶文化的搜集、整理、宣传和推介,修葺保护茶文化遗址,深化茶文化研究,形成一批茶文化成果。深入挖掘黄山传统名茶的历史渊源、时代价值和文化底蕴,让黄山茶既有古韵又有创新。要用好展示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区县和茶企建设茶博物馆、茶文化展示中心、大众茶馆等,扩大黄山茶叶的文化影响力。依托农产品交易会、茶叶博览会等平台,组织茶叶企业积极参展,充分展示黄山茶叶文化,讲活黄山茶叶故事。要抓好融合发展。要坚持创意创新赋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学习借鉴浙江、福建等地成功经验,以茶文化为主题,推出一批精品茶文旅线路,打造一批名茶特色小镇、名茶博物馆、名茶主题庄园、茶乡田园综合体和徽韵茶艺馆等,努力提升茶产业综合效益。要浓厚茶业氛围。广泛深入挖掘开发形式茶器具、茶摆件、茶家具、茶服装以及茶叶手工艺品等创意产品,制作茶文化茶动漫,赋予古老的茶产业以鲜活的时代特征。深入推行茶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宾馆、进社区、进家庭等,依托国家茶日等节点,打造具有黄山本土特色的茶节、全民饮茶日等,让喝茶成为一种风尚,喝黄山茶成为一种潮流。

(四)全力抓好今年茶叶产销工作。由于受疫情和低温雨雪的双重影响,茶农收入和茶叶企业发展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要完成全年目标,实现茶农增收、茶企增效任务十分艰巨。市直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有效的举措,全力抓好茶叶产销工作。要充分利用充足的夏秋茶鲜叶资源,大力推进夏秋茶综合利用,开发夏秋茶新产品,努力做到全年茶叶不减产、茶农不减收。要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引导企业充分利用淘宝、天猫、京东、AAA、抖音、快手和自媒体平台等,进一步提升打造云上茶博会、云上直播等线上推广活动,拓展互联网市场,拉动更多的大众消费。加快落实贴息贷款、消费帮扶、费用减免等各项纾困解难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关于促进我市酒店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店既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也是带动三产、促进就业的支柱,建设投入大、运营成本高、经济收益低。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酒店行业经营状况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倒春寒”。从榆林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2020、2021年住宿及餐饮业经营指数两年平均下降6.4%,特别是2021年第四季度以来,住宿、餐饮消费严重受挫,收入增速由正转负,同比下降2.3%,较当年前三季度下滑13.3个百分点。近期,我们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咨询、网上查阅等方式,对榆林市区及周边城市酒店企业进行了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行业经营现状

榆林市中心城区范围内拥有50间客房以上酒店共112家。按规模分,客房总数在100间以上有53家,共有客房7713间;客房总数在50间—100间有59家,共有客房4037间。按定位分,准五星级酒店3家,占总数的2.6%;高档型酒店19家,占总数的17%;舒适型酒店26家,占总数的23%;经济型酒店64家,占总数的57%。据统计,2022年第一季度,榆林中心城区酒店餐饮收入31700万元,同比下降9.5%;3月份餐饮收入9551.8万元,同比下降9%。

(一)规模以上酒店经营定位不准

2021年,榆林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35.18亿元,跻身全国50强,是陕西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超过太原、呼和浩特、鄂尔多斯等周边城市,但从酒店行业来看,经营定位与经济发展、消费水平不同步,精品意识不强,经营理念落后,缺少高端、精品酒店供给,难以满足外宾、高规格及重大特殊接待需求。酒店企业自身定位模糊,高中档层次分类不清,管理水平、服务供给与酒店定位不相匹配,无论客房档次还是菜品种类,均大同小异,缺乏多样化、个性化,未形成各自特色,同质化现象严重,致使顾客选择高不成低不就。

(二)规模以上酒店客房定价偏低

因榆林市场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约束,加之受经营理念、同质竞争、体量位置、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榆林市中心城区酒店整体定价偏低,不仅压缩了收益空间,而且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恶性竞争,严重影响酒店的对外形象和服务品质。目前,人民大厦、石油宾馆、永昌国际3家准五星级酒店平均房价约为360元/间/天,高档型酒店平均房价约为300元/间/天,舒适型酒店平均房价约为260元/间/天,经济型酒店平均房价约为180元/间/天。准五星、高档型酒店平均房价较西安约低200元,较太原、XX、鄂尔多斯、延安约低80—120元,快捷、商务酒店平均房价与延安、太原、鄂尔多斯等城市基本持平。综合定位与定价来看,准五星、高档型酒店在提高服务品质、提升经营业绩上仍有较大空间。

(三)疫情对酒店行业冲击大

2020年以来,榆林市中心城区规模以上酒店经营收入呈断崖式下滑,特别是2022年第一季度,受西安等局部地区疫情影响,旅游业受阻,各类商务往来和城市间人员流动大幅减少,酒店客房出租率平均在15%以下,餐饮难以持续正常运营,处境艰难、经营困顿。一方面,网络预订频繁取消,客流量锐减,原材料采购成本高涨,盈利水平急剧下降;另一方面,人员成本居高不下,新鲜食材频转库存,生产成本高位运行,加之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为保障客人和员工的健康,大量购置防护用品,加强消杀,增加入店查验人员等,额外加重了经营成本,绝大部分酒店入不敷出、勉强维持,偿还贷款、资金流转压力较大。

二、业内应对措施

疫情大考下,酒店行业直面困难,危中寻机,主动在经营模式、产品供给、市场营销上探索拓展空间,积极调整管理服务思路,以期摆脱困境。

面对营业收入下降、利润空间收缩、市场预期转弱的不利因素,各酒店普遍采取轮岗、待岗等方式,在保证正常经营的同时,努力降低人力成本。人民大厦在2021年底,实行部分员工待岗,待岗期间按最低工资标准每月发放1950元的生活保障费。2022年,以15天为周期进行轮岗,尽量做到不裁员、少裁员,确保员工生活有保障;大力压缩行政人员,通过岗前培训,根据工作需要,有序将现有行政人员转到餐饮、安保等岗位;同时通过分区供能等方式,科学合理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业内大部分酒店以日工资结算的方式进行轮岗,以降低人力成本。

在此期间,各酒店多层级强化培训,多举措提升品质,多渠道拓展市场,不断优化管理结构,努力提升管理效能。把苦练内功、优化流程和菜品研发、营销模式等方面结合起来,强化产品设计策划,推出不同层次、不同组合的套餐,充分利用网络直播、公众号、直客通等新媒体平台,采取线下线上互动的方式,加强上门推广、顾客回访、会员发展。

三、几点建议

根据《榆林市激励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为促进酒店业持续健康发展,现提出以下建议:【更多免费素材,公众号:公文】

(一)成立酒店协会,加强行业引领。一是以全市规模以上酒店为主体,吸纳部分快捷、商务酒店,成立榆林市酒店行业协会,广泛征集解决制约发展问题的意见建议,群策群力、精准定位,制定行业规范,打破传统经营模式,合力培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二是实行灵活定价策略,线上订房与线下订房区别对待、区内外客户区别对待、政府采购与非政府采购区别对待、团体与散客入住区别对待,统筹长线短线、淡季旺季客流量,不断优化定价机制,形成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三是建立现代管理体系,推动酒店业与演艺、康养、餐饮、娱乐、旅游等异业融合,促进其向集团化、连锁化、智慧化迈进,共同破解“后疫情时代”酒店经营难题,为榆林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出台纾困政策,减轻企业压力。一是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减免社会保险费、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协调金融机构给予酒店低息、免押、延缓到期贷款等金融支持。二是对员工在200人以上的酒店,在稳岗补贴、养老统筹、用气、用电、用能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倾斜或费用补贴,切实降低酒店价格成本,提升酒店经营效益。三是通过发放消费券,酒店停车场收费返还等手段,引导和鼓励“消费回流”,促进服务业回暖。四是疫情期间,免费为酒店提供防疫物资,减轻酒店防疫压力。

(三)主动转型升级,打造服务品牌。一是应由政府组织协调,行业协会牵头负责,采取“走出去”对标学习、“引进来”实地指导的方式,在经营理念、服务品质等方面,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二是进一步完善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和区域保护制度,对酒店自行组织的技能培训,政府应负责选派辅导培训教师,并按批次、按人头给予一定的食宿补贴。三是发挥行业协会约束指导作用,加强地方特色酒店业保护,引导酒店错位发展,形成各自的特色和招牌,避免恶性竞争。四是盘活酒店资源,激发存量酒店活力,通过引进高端品牌、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十七届省运会品牌宣传行动,扩大榆林知名度和陕北文化影响力。

(市政协文史委)

关于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XX县财政局《关于开展大调研活动的通知》(左财函〔2022〕64号)文件精神,从5月25日起开始,我们采取填报表格、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全县八乡镇一城区的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资金投入

从2017年以来,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共涉及80个行政村,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935万元,村集体资金25.2万元,累计收益518.98万元,分年度情况如下:

2017年,财政通过竞争立项,争取上级资金1000万元,扶持了10个行政村,每村100万元,累计收益172.73万元。

2018年,财政争取上级资金1000万元,扶持了20个行政村,每村50万元,累计收益188.74万元。

2019年,财政争取上级资金1300万元,县财政投入260万元,扶持了26个行政村,每村60万元,累计收益148.91万元。

2021年,财政争取上级资金1250万元,县财政投入250万元,扶持了25个行政村,每村60万元,累计收益12.8万元。

(二)项目收益

2017年以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935万元,村集体资金25.2万元,累计收益518.98万元,总收益率10.46%。【更多免费素材,公众号:公文】

从项目实施年度来看,2017年扶持10个行政村,累计收益172.73万元,收益率33.28%;2018年扶持20个行政村,累计收益188.74万元,收益率36.37%;2019年扶持26个行政村,累计收益148.91万元,收益率28.69%;2021年扶持25个行政村,累计收益8.6万元,收益率1.66%。

从项目实施内容来看,种植养殖产业项目20个,占比25%,累计收益155.12万元,收益率29.89%;光伏产业项目17个,占比21.25%,累计收益147.1万元,收益率28.34%;带资入企项目12个,占比15%,累计收益118.55万元,收益率22.84%;产业基础设施类项目21个,占比26.25%,累计收益74.19万元,收益率14.3%;购买商铺项目10个,占比12.5%,累计收益24.02万元,收益率4.63%。

二、存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分析

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从项目实施内容看,内容单一,可持续性不高,抗风险能力不强。

从全县村集体经济项目来看,内容单一,大多以购买商铺、光伏产业项目、产业基础设施类项目、种植养殖产业发展项目为主,经营方式大都以承包或入股合作社形式赚取分红或承包费,一旦出现任何困难,承包方或入股企业就会退出合作,村集体也会束手无策,明显形成“有福同享、有难却不能同当”的“怪”现象。2017年芹泉镇下庄村实施的养猪场项目,由于疫情影响,已无效益。2019年石匣乡的葡萄庄园项目当年承包有收益,但2021年水毁严重,又无新的资金投入导致项目停滞,效益低下。2019年辽阳镇投入240万(涉及紫会村、蛤蟆滩村、突堤村、前龙村四个村)入股XX县鸿河电子科技公司参与分红,但该公司现已倒闭,经口头协商(未办理任何手续),将一处厂房作为四个村的损失赔偿,目前尚未租出,无收益。

(二)从资金投入看,大多是财政资金,村集体资金投入很少。

从资金投入看,村集体资金只占0.5%,主要是因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多数村还是以村级管理费为主,勉强维持日常开支;有的村集体(原贫困村)还有光伏分红和租赁费用,但远远不达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能力。这样,直接导致各村集体多是拿财政资金办事,同时反映出村两委缺乏经济理念,部分村干部观念陈旧,能力不强,由于思想上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陈旧观念和“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没有大力去开拓新思路,只会抱怨没有资源、没有资金、没有政策,只会抱怨农村工作难做,村干部难当,他们对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没有明确的思路,“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面对新形势只能束手无策。老百姓主动性也不强,投入热情不够,可以说没有充分调动起老百姓的积极性,导致项目半路夭折。

(三)从项目收益看,收益较低,甚至无任何收益。

从目前来看,除了光伏产业项目有稳定收益外,其余项目收益锐减。种养产业类项目和产业基础设施类项目以租赁方式赚取收益,但随着行情的变化,收益极不稳定。2017年石匣乡小岭底村实施的米槐种植项目至今无任何收益;2019年麻田镇郭家峪村养鸡厂产业发展项目无任何收益,厂房已坍塌。2021年实施的26个项目只有2个项目有收益。足以看出,各乡镇或村集体在项目选择上,存在盲目上马、纸上谈兵现象。

三、相关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深挖问题根源,主要还是人、资金、项目的问题,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在人才培养上做文章

人是一切事物的动力源泉,没有好的带头人,没有积极的参与者,再好的项目,再多的资金只会一盘散沙,一败涂地。麻田郭家峪村的养鸡厂项目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我们应加强党建引领,加强致富带头人培训,充分发挥有想法、有能力的乡村振兴积极分子带动作用。还要激发普通老百姓的内生动力,激发老百姓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宣传扩大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让他们明白自己才是真正的受益者。只有如此,村集体经济才能真正壮大。

(二)在资金筹措上做文章

我县财政是“吃饭”财政,除正常的三保支出外,所剩无几。单靠财政资金投入,项目无法做大做强,振兴从何谈起。所以,各村集体组织应积极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大社会资金的注入。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好多项目都是只依靠财政投入,给多少钱做多大项目,厂房建起来了,没有钱投资,只好租出去,很被动。一旦行情不好,出租也很难。

(三)在项目建设上做文章

我们要集中财力办大事。不仅资金要整合,项目也要整合。我们应以政府为引导,整合现有产业资源,清点烂尾、半拉子工程项目、重复建设性工程项目,对其加以整合利用,集中财力办“大事”,而不是“小打小闹”。结合每个村集体优势资源,集中力量形成规模性产业集群。只有产业振兴了,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回乡创业,乡村振兴才能实现。【更多免费素材,公众号:公文】

关于规范行政执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

内容摘要:龙华区司法局根据前期调研掌握情况,综合概括了龙华区涉企行政执法现状,重点总结了目前涉企执法领域较为突出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难度大、联合执法统筹难度大、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信息化智慧化监管手段狭窄等问题,分析归纳了以上问题的根源,在此基础上参考了先进地区的涉企执法改革经验探讨相应解决措施,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精准监管、试点实行企业联合检查机制、建立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建立柔性执法机制等建议,为龙华区开展涉企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提升行政执法品质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涉企行政执法优化营商环境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近年来,为全面建设数字龙华,高标准打造深圳都市核心区,龙华区在高质量发展目标指引下,对企业涉及安全生产、生态环保以及城市建设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日趋严格,涉企执法专业化、精细化水平显著提升,有效地指导企业规范经营,防范安全隐患,促进可持续健康发展。但与此同时,监管执法的高要求与企业期待的自由经营环境之间也产生了结构性矛盾,如何在重点领域监管和营商环境维护中准确地找到平衡点,这对政府的监管执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龙华区执法总体情况

(一)对企业平均执法频次总体不高。调研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底,龙华区实有商事主体433407家,其中企业284316家,“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房地产企业和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9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20家。2020年全区主要执法部门执法数为59047次(公安除外),平均执法频次约为每年0.2次/家,总体上反映出行政执法对企业干扰较小。

(二)执法部门、执法领域较为集中。据统计,行政执法案件数量排名前三的执法部门分别为市生态环境局龙华管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华监管局和区应急管理局,三家执法单位行政执法数占总执法数的82%。执法领域相对集中,主要执法部门的执法重点聚焦于安全生产等核心领域,例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华监管局执法重点在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领域,区应急管理局执法重点是危化品、有限空间、粉尘涉爆类等领域。

图1龙华区各部门2020年行政执法情况统计图

(三)行政检查多,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少。2020年,我区行政检查案件共53382宗,约占总执法量的90.4%,而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案件共5665件,仅占9.6%。这种数量上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各执法部门逐渐树立了包容审慎的执法理念。

表1龙华区2020年行政执法情况统计【更多免费素材,公众号:公文】

序号

类型

次数(宗)

占比

1

行政检查

53382

90.4%

2

行政处罚

4948

8.4%

3

行政强制

717

2%

合计

59047

100%

(四)“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占总检查比例小。2020年,根据市双随机联席办部署,龙华区积极摸索和改进工作方法,有序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据统计,2020年龙华区区直单位行政检查案件共14354宗,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开展1151宗,“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占总检查量的8%,比例较小。其中,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131家次,全部抽查结果均通过龙华政府在线对外公示,接受公众监督。

(五)各部门积极探索执法智慧化管理模式。例如:卫生健康领域在全市率先创建“诊所服务监管一体化平台”,打造群众就医全程追溯体系,建立群众就医智慧监管机制。城市管理领域通过共享公安视频监控与自建系统搭建智慧城管指挥平台,接入多个公安二、三类视频监控接口,实现辖区内高清视频对主要区域和道路的全时全景高清监控,持续提高视频巡查的覆盖率。设立视频指挥队伍,建立片区执法人员5分钟内响应、10分钟内到达的应急处置机制。应急管理领域构建“全灾种大应急”体系,在全市试点危化品企业“互联网监管”,企业安装监控视频接入龙华区智慧安监安全综合信息系统平台。全面运用执法系统执法办案,升级打造执法记录仪监管平台,推动全区使用“能定位、可采集、具有实时通讯功能”信息终端,实现执法检查信息全采集、执法轨迹全跟踪、执法流程全监督、执法证据全保全。生态环境领域在多家企业试点安装在线监控设施,通过线上检查和大数据分析,实现违法行为智能管控。

二、存在问题和难点

龙华区高度重视打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以法治政府建设考评为抓手,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常态化,强化执法人员业务技能水平,在市场监管领域推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执法协调联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这些举措大大降低了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但在执法方式、执法理念、监管模式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难度大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是党中央、国务院推广行政执法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但是在推行过程中,一直未能取得明显效果,完成考评任务多而取得实效少、形式内容多而实质内容少。经分析,原因主要为以下方面:一是“不愿”推行双随机监管。个别单位未能深刻认识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重要意义,对“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不重视,参与度不高,甚至认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重了其工作负担;少数监管人员在完成“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任务时“走过场”,流于形式,存在为了完成考核任务而完成任务的心理。二是“不全”推行双随机监管。各部门双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仍然并行。根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实施意见》要求,“双随机、一公开”作为事中监管的基本手段和方式,除重点领域外,原则上所有的行政检查都应通过双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取代日常监管原有的巡查制和随意检查。但现阶段,各单位除双随机抽查外,还存在大量的临时性检查和专项检查,例如:“利剑行动”“深圳蓝”行动,这些检查由上级部门组织或各单位根据突发风险自行发起,且数量较多。对这部分检查,并无相关制度、相应机构予以规范。三是“不敢”推行双随机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尽职免责机制不明确。当前“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逐渐被各执法部门采用,但是并未形成相对应的法律法规来规定工作开展的标准、成效验收的途径,亦无相关免责法律保障,造成各执法部门在执法检查中不敢懈怠,“宁愿担子重一些,也要风险少一点”。如果未被随机抽查到的单位发生重大违法行为、发生事故的,监管人员能否尽职免责,尚无相关法律法规予以明确。因此,当前以结果为导向的问责方式,可能出现“监管双随机,追责全覆盖”的局面。这也是“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不彻底,各单位“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形式化严重,其他检查频繁的重要原因。四是“不便”推行双随机监管,部分单位认为:双随机监管对象涉及商事主体、产品、行为、项目等多个维度,龙华区现有各类商事主体四十余万家,监管对象数量巨大且处于动态变化,监管对象分类建库时难以精准界定,按产品、行为、项目纳入时难以穷尽,极有可能存在遗漏情况,监管对象的动态变化给建库和监管带来很大挑战,监管对象库更新工作任务重且时效性差,造成双随机监管滞后;监管事项数量多,涉及数量众多的法律法规及规章,事项梳理与监管对象分类难以科学精准对应;联合抽查的发起存在时空错位性,不同监管部门对监管对象的监管风险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一致性,为联合而联合,造成联合抽查效果不明显,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监管效率。【更多免费素材,公众号:公文】

(二)联合执法统筹难度大,企业迎检成本高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第五十四条规定,针对同一检查对象的多个检查事项,应当尽可能合并或者纳入跨部门联合抽查范围。据龙华区现通过“双随机、一公开”开展的联合检查和龙岗区推行的涉企联合执法检查改革项目进展来看,目前联合执法模式存在“想像丰满、现实骨感”的窘境。一是各执法部门大部分检查任务直接来自于上级部门的要求,执法部门无法自主决定检查频次和检查时间,而且各执法部门执法任务存在差异性,有不同的执法领域、执法重点、监管企业类型,检查消耗时间不尽相同,同一表单统一反馈容易造成检查耗时少的单位等待检查耗时长的单位,导致联合执法统筹协调难度大。例如:应急管理部门重点检查工业企业(危化品、粉尘类企业),环保部门主要侧重排污企业检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重点监管食品安全及特种设备等相关企业;二是部分企业难以承受跨部门联合监管。“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的跨部门联合监管,初衷是为了减少行政检查对企业正常运营的干扰,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企业。大型企业分工细致,可派出不同工作人员同时应对不同检查,中小企业员工往往身兼数职,难以同时应对多部门检查。而且据多家企业反映,一次性联合检查的监管部门多、事项多、人员多,企业迎检负担重,对企业的正常运营影响较大,对处于发展期的许多企业来说更是一种巨大压力。例如:在对某大型商超进行例行安全检查时,由于参与执法的部门和人员过多,商超顾客误以为商超存在食品或其他安全问题而纷纷离开。

(三)细分领域的规范标准不完全统一

各级部门出台的执法标准多种多样,每年根据形势不停变换,尤其随着监管领域的不断细分,要求行政执法所依据的标准更加明确,但龙华区目前引用或制定的执法标准在许多领域仍矛盾模糊。一是各行业、各领域标准存在不统一情形。例如:在环保领域,要求泥头车在夜间十一点后不得上路行驶防止扰民,而在道路交通领域,要求泥头车只能在夜间十一点后上路行驶,两者之间如何结合、如何适用,让企业无所适从。二是整改要求前后不一致。许多法律法规并未给予明确的整改要求和整改标准,使得各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缺乏统一明确的整改要求和路径,让企业花冤枉钱。例如:在走访调研中就有工业企业反映,针对其内部厂区危化品中转仓库的产品存放问题,相关执法部门前后分别给出三套不同的整改要求和整改方案,导致企业无所适从。三是部分行业领域强制性标准尚未确立。执法人员对相关标准理解运用不一致,各说各话,让企业陷入“不改错、改了更错”的两难处境,“不花钱会受罚、花了钱却消不了灾”。如:防火门的设置要求在不同的技术规范中要求不一致,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要求,消防泵房的防火门要求是乙级,而《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的要求是甲级;再如:机器人企业因涉及成品电池零部件,执法部门是按机器人企业还是按电池企业制定安全要求,也没有明确说法。这些内容在跨界集成型智能终端、智能制造企业中,已成为普遍现象,不加以解决将极大影响相关企业在龙华的发展预期和信心。

(四)多头多层级重复执法,缺乏协同配合

虽然目前已要求各级执法部门编制当年度的行政检查计划,但由于同一领域各层级间缺乏协同,区、街道、社区三级部门对同一事项存在重复检查的现象,有些领域还会聘请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监管。当前一些社区出于自身区域安全等属地管理责任要求,也逐渐被迫加入了执法检查工作中,多头多层级重复执法给企业造成了较大压力。而且有些领域在做行业通报时,以检查次数多、罚款数额大作为各街道工作业绩的测评标准,这也变相鼓励执法部门多做检查。调研中部分企业反映,有时区级执法部门刚完成检查,街道执法部门又因同一事项再次检查。

(五)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执法最终的主体是“人”,当前无论是区内执法部门的人员结构、整体素质,还是编制和管理情况,都存在一定问题。一是在编和非在编执法人员结构倒挂。公务员编制少,且高素质人员进行一线执法的意愿不高,导致了执法队伍本身法律素质参差不齐,对行政执法法律法规及执行标准的理解能力不一致,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可能较难做到统一引导企业合法合规安全生产经营。二是执法人员流动率相对较高。优秀执法人员多年来呈持续流出状态,有经验、有能力、懂法律的执法人员“传帮带”的人才梯队和科学培养模式始终无法成型,好的执法风气、执法习惯、执法标准难以通过稳定的团队文化熏陶新人。三是执法培训针对性不够强。执法人员目前的依法执法、依法行政教育还有较大欠缺,基本还是以脱岗性集中轮训和短训为主,缺乏对现实执法案例的收集、现行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研判性学习讨论、情景模拟等“浸入式”培训手段的支撑和配合,对培训教育后的效果评估和跟踪反馈流于形式。

(六)非监管执法类拜访多,给重点企业造成一定困扰

调研发现,企业对行政执法的理解存在偏差。对于企业来说,政府部门每造访一次,就认定为行政检查一次。对重点企业非监管执法类的调研拜访次数较多,本意是关心关爱重点企业,但客观上耗费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一定程度上打扰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据2020年某政协提案显示,福城街道某重点企业指出其在2019年10个月内共接受检查75次,经过分析比对,发现社区工作站、工会、妇联、党建等非监管执法机构上门调研、拜访、帮扶的次数竟高达30次,占总“检查次数”的40%。

图2福城街道某重点企业2019年10个月内接受检查次数统计图

(七)信息化、智慧化监管手段尚待完善

尽管各执法部门都已经根据前期大量工作摸查、检查,建立了相应的企业分类体系,并与之对应完善又划了执法检查频次,但信息化、智慧化手段使用极少,数据分析处理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极大影响执法检查的效率。一是缺乏统一的互联网动态监控平台。导致大量基础性工作仍然要依靠园区和企业自主上报,或执法队员通过巡查的方式获得。二是缺乏大数据分析平台。使得对一些危化品等重点监控企业,只能依靠高频次、高强度的大型执法、专项执法检查获取安全保障,缺乏通过大数据分析进一步在现有危险等级分类中,构建更细分的企业危险等级分级分类体系,集中有限力量紧盯真正的高危企业。三是各执法部门之间数据共享极不充分。这不仅导致目前联合执法只能局限于少数几个部门,更是衍生了大量的专题执法、重点执法等执法门类,使得原本旨在减轻企业迎检负担、降低执法频次、优化执法流程的联合执法行为失去了原本意义,执法效果大打折扣,执法频次也未得到明显减少。数据共享不充分易造成不同部门掌握的数据不一致,二次收集将加重企业填报材料、收集信息的负担。

(八)投诉申诉路径和信息反馈渠道狭窄。作为企业最后的维权武器,目前针对涉企执法的投诉申诉渠道相对较少。除了执法投诉热线及执法投诉邮箱等渠道外,多依靠执法部门自建的AAA群、QQ群等接受企业反馈问题。现有渠道或由执法部门自设、或实名公开,让企业在经历频繁执法或不公时,会顾虑实名投诉遭受报复,只能选择忍气吞声。企业诉求常常在层层转交办理陷入到无尽的“踢皮球”循环之中,许多问题最终又回到了被投诉的执法部门手中处理。行政执法监督部门通常都是在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提案议案中或者区领导走访调研时才发现企业对执法的投诉申诉早已辗转各处,矛盾上移造成处理陷入被动。

三、相关建议

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为实现龙华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推进“三位一体”数字龙华全面建设,高标准打造深圳都市核心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结合辖区实际,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具体建议如下:

(一)精准导向,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一是探索实行“非举报不现场核查”机制。对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特殊重点领域之外的事项,在双随机抽查的基础上,探索实行“非举报不现场核查”机制,对守法主体无事不扰。二是以风险分类和信用分级为基础实施双随机差异化监管。结合“互联网+监管”,提升监管能力,加大失信惩处力度,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本着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对抽查对象进行风险评估,选取风险高的对象作为重点实施随机抽查,对风险高的对象可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对风险小的对象可适当降低抽查比例,但总体抽查比例应与抽查计划相平衡,充分体现分级分类基础上的精准监管。三是按照《深圳市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合检查实施办法》中“随机之外无检查、清单之外无事项、平台之外无运行、尽职之外无追责”的原则,借鉴云南昭通先进做法,探讨出台尽职免责、失职问责规定,消除执法部门履职风险顾虑。

(二)服务先行,试点实行重点领域规上企业联合检查机制。为进一步助力营商环境改善,从企业立场出发,以“联合、规范、服务”为切入点,结合企业信用等级、行业特征,建立联合执法企业名录库,选取区规上工业企业纳入预约执法企业范围,一是建立部门内部涉企执法检查协调机制,整合本单位不同业务部门的检查事项,对同一企业应协调相关业务部门一次性集中检查。加强区街多层级执法机构的信息互通,做好层级职责分工,同一检查事项经由其中一级执法机构检查的,原则上不进行重复检查。二是各执法单位根据日常检查、双随机检查、专项检查等执法检查的任务,针对联合执法名录库内的企业制定执法检查计划,明确检查任务、检查清单、检查时间、检查频次、检查方式等,按月报送至联合执法统筹部门,并将多个执法部门重叠检查的企业确定为联合执法检查的对象。由各街道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行动,统筹协调相关执法部门统一时间,实现“上一次门,查多项事”,避免各执法部门反复上门。三是推行“一表”通查,在联合执法检查前,各执法部门结合被检企业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检查事项,内容包含:执法部门、检查事项、检查内容、检查结果及整改内容,并由街道进行审查汇总,“一张表”告知企业执法检查的内容和检查时间,“一张表”反馈检查结果和整改内容,做到检查事项一目了然。四是加强事后监督,增强工作实效。建立联合执法检查档案。对检查企业实行“一企一档”,记录企业联合执法检查情况,除各执法部门因投诉举报、上级检查要求、专项检查等需要履行法定职责或根据分级分类管理需要加强监管的外,对联合执法已经检查过的企业,原则上一段时间内不再对该企业开展执法检查,切实减少重复检查。五是通过企业主动邀请的方式,为有需要的企业开展安全、环保等技术指导服务,帮助企业消除安全隐患,降低事故风险。各执法部门可委托专业服务机构在工业园以驻点方式为园区企业提供各领域执法政策咨询辅导,提升员工执法知识水平。或通过全新模式的驻点服务方式扭转企业对自查的认识,企业由被动排查变为主动邀请排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在不影响自身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邀请驻点团队进行“内部体检”,有效提升安全排查和执法知识培训的实施效果。

(三)健全政策,推进执法标准化建设。一是各执法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指引等规范性文件开展行政执法工作,统一查处标准,规范执法流程,梳理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权责清单,编制执法标准手册,明确执法职能。二是整合应急、环保、劳动等执法部门现有的涉企执法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标准要求,建立跨部门涉企执法政策综合宣传平台。将高频的涉企执法政策与政务服务、产业政策及解读信息服务集成到移动端,准确传递权威信息和政策意图,引导企业掌握执法标准,促进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对照政策标准,督促企业积极有效自查自改。三是针对新修订的涉企执法标准和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要主动向企业家和行业协会(商会)问计求策,举办企业专场咨询会、听证会,凡重点涉企执法政策主办部门应举办涉及行业企业的咨询见面会,面对面征求企业意见。

(四)优化方式,建立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一是在事前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承诺管理办法,各单位根据权责清单等梳理可实施信用承诺的事项,形成本单位信用承诺事项目录,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信用承诺书标准文本,向社会公开,对申请信用承诺的信用主体进行资格审查,将信用承诺履约情况纳入主体信用档案,作为对信用主体全流程监管、实施信用评价、分级分类监管的重要依据。二是在事中建立健全信用评价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市监局龙华管理局发挥信用监管基础性作用,归集上级和区内各部门行政执法信息、信用不良记录、监管黑名单、涉诉情况、投诉情况、政府表彰等信用信息,将信用信息嵌入统一监管工作平台。各执法部门梳理执法主体所处领域、发展阶段、是否上市等因素,针对各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风险因素分布、隐患存量、违法违规记录等情况,结合大数据综合分析,细化企业分级分类标准,采取差异化管理,建立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对于信用好,整改效果佳、安全系数高的企业,在政务服务中有针对性地提供“容缺受理”“绿色通道”等惠企措施,同时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对于整改效果差、安全系数低的企业,采用全过程监控管理,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根据风险高低分配有限的执法资源,提高监管效能。对于存在严重失信行为,或被责令停业、吊销营业执照或许可证的企业,依法对主体实施登记限制或禁入措施。三是在事后建立健全信用异议、信用修复等制度,对于在不良信息披露期限内积极改善自身信用状况并申请信用修复的单位开展信用修复核查、认定,鼓励企业主动作为,配合整改,在其改正失信行为、履行行政处罚相关决定并作出承诺后,帮助企业尽快恢复正常信用状态。

(五)力量整合,推行“联合整园执法”执法机制。各街道安委办作为牵头主体,以工业园区为单位,每周确定一日为“联合检查日”,组织辖街道执法中队、消防中队、环保所、市监所等部门随机选取辖区工业园区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同时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监督执法过程。同时,让园区管理者和企业管理者主动对园区和企业开展自我排查,有效减少安全隐患,降低事故风险,逐步建成拥有自查自纠能力的规范园区,进一步减少各部门执法的次数;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实地观摩执法过程、查看企业现场状况,向社会、群众进一步宣传安全知识,对当前执法方式提出可行性意见或建议。

(六)强化队伍,提升执法人员专业素质。一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优化执法队伍学科结构。进一步增加招考和选调力度,在新招录行政执法人员时,应当注重对其是否具有相应专业背景或者有关工作经历的考查,注重对“学法、懂法”的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推动建设以法律专业团队为核心,同时配备一批在环保、测绘测量、特种装备、工程建设、质量检测等专业领域工作经验丰富的骨干执法人员,以此为班底搭建执法队伍,提高团队整体素质水平。二是树立法治意识,增强人员责任感与稳定性。一方面,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政治理论培养,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素养,调动和激发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内在动力。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和作风建设,要让行政执法人员从内心里牢固树立法律至上、职权法定、依法行权、规范用权的理念,做到想问题、作决策、抓执行必须守法律、重程序、受监督。另一方面,选树典型,正面宣传。从而提高执法人员的社会认同感和支持度,增强执法人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为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同时,要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激发队伍活力。尽力挖掘优秀人员的潜力,调动工作积极性,改革过去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僵化体制,充分显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全面推行竞争上岗、轮岗交流、任职资格考试、末位淘汰等工作机制,彻底打破“铁饭碗”思维,激发队伍活力。三是实施复合性、针对性综合素质教育培训。全面优化定期和不定期主题式、情景式轮训和增加集中培训频次和密度,将集中传授制为主改为以现实执法案例的研判性学习讨论、情景模拟等为主的培训模式,注重加强对政治理念、办案实践和法学理论等的复合式培训,并将第三方机构执法人员纳入全员培训对象范围。四是切实加强执法保障。要保障行政执法人员人身安全,对妨碍公务、抗拒执法等违法犯罪行为要依法打击,切实维护执法权威。要关心爱护执法人员,对执法人员的合法权益要给予充分的保障,对在疫情防控工作或者执法工作中表现突出的,要给予表彰奖励。

(七)创新监管,探索科技手段强化执法效能。一是依托数据中心整合共享各部门和线上的数据,通过大数据对登记注册、企业运行异常、行政处罚、投诉举报、社会舆情等关联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探索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努力让数据多跑路、市场主体和执法单位少跑腿;二是各执法部门结合自身领域以及被检查主体实际,积极探索推行非现场监管方式取代现场执法检查,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在线遥控、视频监控、用电监控、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检查,通过线上检查和大数据分析,实现违法行为智能管控,利用科技手段,提升“互联网+监管”的水平,强化执法效能。三是创新思路,开发APP规范执法监管。创新工作思路,开发建设一个面向全区企业的适用的APP,宣传涉企执法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畅通企业信息反馈渠道,强化对执法队伍的监督管理,该平台拟开发各大板块,包括集合各领域的政策法规及执法标准、规上工业企业需要驻点团队上门服务指导的可自行预约,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预约培训、演练、隐患排查等服务,同时公布各执法人员基本信息和编号进行廉政监督等,以此在做好行政执法监督的同时为辖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指导服务。多措并举强化监管,为落实“规范监管执法、优化营商环境”提供重要保障。

(八)转变理念,建立柔性执法机制。一是各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应将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的理念贯穿于工作中,推广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行政奖励等执法手段,改变以往“以罚代管”的执法方式,鼓励采用说理式执法文书,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采用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段式推理模式加强说理。执法过程中主动向当事人宣讲相关执法依据、具体的法律救济途径。认真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耐心解释当事人对法律规定、事实认定、处罚裁量疑义。尽量把问题解决在执法决定送达前,减少行政争议,提高行政效率。二是除有明确的上级考核要求之外,杜绝各执法部门自行加码、随意提高指标要求或者自行创设执法指标的行为。引导各执法部门逐步取消执法处罚数据排名,加强对企业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提升行政执法温度。对行政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一次性反馈,指导企业整改到位,以整改方式促企业规范经营。三是各执法部门应当根据《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法定职权,严格执行上级部门制定的涉企轻微行政违法行为免责清单。对企业和企业家在合法经营中出现轻微过失行为,或虽违反法律规定中禁止性条款,但在规定期限内及时改正的,给予合理的容错空间和整改机会,营造企业家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对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不得实施行政强制。对利用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或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实施的如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以及纳入重点监管、违法纠错成本高且违法风险大的执法领域不得纳入免责清单。对同一执法事项,上级行政执法主体已经列入免责清单的,下级行政执法主体应当直接适用。四是对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按照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有针对性地确定执法方式和标准规范。相关部门共同梳理新兴行业企业的经营范围和名称表述以及行业分类,形成新兴行业分类指导目录,制定临时性、过渡性监管规则和措施,设置执法“观察期”流程,观察期内优先采取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柔性执法措施,对经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逾期不改正的,再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依法处罚;对潜在风险大、可能存在严重不良后果的,严格依法监管;对非法经营的,坚决依法查处,谨慎使用行政处罚等严格执法措施,防止“以教代罚”“以罚代管”“一刀切”机械式执法,促进包容审慎监管。

(九)阳光执法,畅通涉企执法投诉渠道。一是进一步加强龙华区行政执法投诉电话专线及电子邮箱管理,健全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机制。针对涉企执法方面的投诉要高度重视,做到按时办理、准确转办、及时反馈,并督促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及时依法处理。切实加强对一线执法人员的执法监督,制止行政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违法作为等行为。二是利用新开发建设移动端APP打通涉企执法人员及执法行为投诉路径,可以对收受贿赂、擅自离岗、态度恶劣等行为进行投诉举报,也可以对频繁执法、越权执法、执法程序不规范等情况进行反映。三是在全区6个街道不同领域遴选16家企业作为涉企执法工作联系点,区司法局定期联系相关企业,企业可不定期向区里反映辖区行政执法情况,以此及时了解涉企行政执法活动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收集涉企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和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涉企行政执法指导、调研,建立健全企业权益保障处理机制。四是推进在特定行业、领域建立内部举报人等制度,鼓励行业、领域内部人员举报市场主体涉嫌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和重大风险隐患,提高监管执法的针对性、有效性。查证属实的,有关政府部门加大对内部举报人的奖励力度,并对其实行严格保护。

关于集聚科技资源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调研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影响科技成果转移扩散,导致技术转移和科技创新技术效率低下,严重阻碍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破解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才能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好发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作用。为全面掌握我市科技资源现状及科技资源配置情况,按照市政协党组的安排,组织部分政协常委、委员,邀请专家外出考察学习,深入我市部分县区、部门和30家企业、院校、科技平台进行了调研。了解掌握我市科技资源现状,分析了科技资源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集聚科技资源,消除“孤岛现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科技资源现状

科技资源是指为了实现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进行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等科技要素投入的总和,主要分为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政策与管理资源。科技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经过调研摸底,全市科技资源情况如下:

科技人力资源:全市人口基数大,劳动力资源丰富,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和职业技术教育学校集中,职业教育基础良好,为培育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截至2020年,全市有专业技术人才8.55万人(其中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5.8万人,工业企业1.9万人,建筑行业及其他行业0.85万人),科技人员占总人口(335.49万人)比2.55%。高层次人才中,现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71人(工业企业42人,农业12人,教育卫生11人,其他6人);“甘肃省科技功臣”2人,“甘肃省优秀专家”33人,陇原工匠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31人,享受甘肃省正高津贴人员72人;市级“科技功臣”6人,市级领军人才94人。全市有科技特派员1187名,“三区”人才403人。

科技物力资源:全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64家,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达到77.65%,居全省第一;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2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4%,全市科技进步总体水平在全省各市州中位居第四(前三名依次为兰州、酒泉、张掖)。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全市有在建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家,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个;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10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3家,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个。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面,依托企业建成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7家。“双创”平台建设方面,全市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星创天地”5家,省级创新平台1家,省级孵化器3家,省级众创空间6家,市级众创空间16家,省级创新创业导师13人。

科技财力资源:全市科技创新投入稳步增长,市、县区级财政科技经费支出占年度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有所提升。2019年全社会R&D经费(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2%,2020年市级财政科技成果转化经费投入1300万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研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超过3%,初步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格局。

科技信息资源:建成了天水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立了科技项目管理系统,市级科技项目全部实现网上申报。《天水科技》、《科技与经济快讯》、《政务导读》等科技信息交流刊物每年编发90余期,服务党政企事业单位60余家。各级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强化,截至目前,全市现有专利发明296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0.83件。市科技局门户网每年发布科技政策解读、重要文件、科技信息交流等新闻信息700多篇,促进了科技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科技政策与管理资源:制定出台了《天水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天水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强化科技引领的意见》《关于改进加强市级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办法》《天水市创新助力拓存创增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方案》《天水市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实施方案》《天水市科教兴市战略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创业政策措施,推进了科技需求、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融通贯通,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支撑体系。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各县区科技部门全部实现独立分设,作为政府组成部门,主管科技工作,具备了一定的管理基础。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立足现有科技资源,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大财力投入力度,深化科技合作交流,全市科技创新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升,综合科技进步指数位居全省前列,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全市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支持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不断加大自主品牌培育力度,引导企业持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截止2020年底,全市各类工业生产企业达到1215户,161户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63亿元,全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百亿元大关,总量占到全省70%以上。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医药食品、建筑材料等优势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81%,装备制造业为主体,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医药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集群逐步形成,总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特别是数控机床、电子芯片封测、中高压开关柜、钻机电控系统等一些领域在全国领先,装配式建筑、军民融合、航空维修制造、大健康等新兴产业正在培育发展。今年5月28日,我市成功入选第二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名单。

(二)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攻关核心关键技术。“十三五”期间,全市共争取国列科技项目16项,支持资金562万元,省列科技计划项目231项,支持资金12060万元,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873项,累计投入财政资金5988万元,攻克了一大批核心关键技术,取得科技创新成果735项,累计新增经济效益50多亿元,有力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今年以来,改革项目管理体制,实施“揭榜挂帅制”,面向装备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军民融合、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领域的企业征集制约我市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掌握了有关企业取得的“替代进口”技术、产品以及“替代进口”的技术攻关方向。征集市科技计划“揭榜挂帅”制项目23项。下达2021年市级科技项目267项,资金1297万元。支持企业围绕产业链进一步延链强链补链,培育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成效显著。不断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市、县、乡镇三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制定了《千名农业科技人员服务农业生产三年行动方案》,引导农业科技人才向生产一线集聚。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提升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发挥科技在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引领、人才支撑、智力支持作用,截止“十三五”末,引进各类作物新品种526个,推广新技术194项,取得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310项,在小麦抗锈育种、航天育种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国内领先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加强东西部科技协作,实施东西部协作项目24项、资金3653.83万元,引进新品种20个、新技术4项。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培育了航天育种、工厂化食用菌、果品、蔬菜、畜牧、花卉、农产品加工物流七大主导产业,入园企业36家,形成了技术创新、科技示范、产业孵化、培训交流、辐射带动、旅游观光六大功能,2020年园区生产总值达13.5亿元。

(四)强化科技合作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断加强与关中平原城市群、成渝双城经济圈和“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合作与交流,建立产、学、研各方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技术合作机制,促进重点领域开展技术交易和成果转化。“十三五”期间,全市建成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家,引进国外人才11人次,省级引才引智示范基地2家,先后有130多个单位与荷兰、马来西亚、上海交通大学、XX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国内外150多家企业、院所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组织实施科技合作项目180多项。

(五)落实科技创新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积极落实《天水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等科技创新政策,“十三五”期间兑现奖补资金786万元,争取到省级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奖补资金2428万元。2020年,共征集到涉及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众创空间等符合条件奖补项目28项,下达兑现奖补资金206万元。为天水大成隆源建筑新材料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争取到2020年度甘肃省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奖补资金140万元。今年以来,已征集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奖补项目33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科技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科技资源相对富集,但也要看到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挑战面前,全市科技创新“孤岛现象”突出,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尚未形成,政府部门职能交叉,资源配置效率低,科技投入不足且分散,科技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科技物力资源结构欠佳、发展不平衡,科技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程度低,科技资源利用程度不高,条块分割,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脱节,各类创新平台和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

(一)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尚未形成。科技创新政策在引导、激励、奖惩社会创新方面作用发挥不够。各类科技资源配置方面缺乏扶持配套政策,政策执行上还存在部门协同不够、区域不均衡问题,对出台的科技创新政策还未形成评估机制,全市科技人才群体增长缓慢,高新技术企业占比不高,新产品开发数量少,各类创新平台、创新主体相互合作、相互依存、相互融合不够,资源分散、单打独斗,组织化程度低,集群效应不突出。与省内外毗邻城市创新合作交流不够。科技创新文化氛围不强,对科技创新认识还不到位,全社会尚未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二)科技创新高质量人才资源严重不足。全市专业技术人员8.55万人,占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的14.47%,但R&D人员仅2539人,占全省R&D人员的5.51%。企业R&D人员占全社会R&D人员比重为55.79%,居全省第9位。高新技术企业中,高级职称人员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占比仅为9.53%,中级职称人员占比为35.64%,高层次、高学历、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调研数据显示,受访企业近三年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等科技人才出站人数均为零。企业引进人才困难和人才流失现象同时存在,人才流动逆差明显,尤其是高端人才和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流失严重,结构性短缺现象突出。技术发明专利获得者人数远低于先进科技城市比例。2020年,驻市四所高等院校在校生总数48026人,当年毕业11629人,留本地就业1644人,仅占14%。从企业青年技工数据来看,技能型工人数量不足,职业教育输出的人才数量和质量不能很好的支撑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三)科技创新投入明显不足。市、县区财政科技投入虽然逐年有所增加,但总量还是偏少,《2020年甘肃省区域科技进步评价报告》显示,天水市2018年R&D经费支出与GDP比值为1.25,居全省第5位,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为0.38%,居全省第8位。2019年我市全社会R&D投入强度为1.2%,低于全省1.26%的平均水平。2020年全市R&D投入强度预计为1.2%,将与全省平均水平1.19%基本持平。在受访企业中,科技创新活动经费来源渠道均来自省市二级政府,其中有71%的企业未获得来自省级财政的科技活动经费支持,有46%的企业未获得来自市级财政的科技活动经费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更为突出,难以支撑农业先进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和应用。科技创新投入总量不足,来源渠道单一,科技金融产品短缺,风险投资、创新基金、社会资本投资少,多元化投入体系尚未形成。(四)科技资源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全市绝大多数科技资源分布于单个企业、院校或者单位,在不同的区域且有不同的数量,存在散、弱、小的问题,同时受到时空和政策等因素的限制,缺乏统筹管理和共建共享机制,各类科技创新要素、科技创新政策、科技创新需求、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服务等资源配置不够合理,集聚效应不突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转化路径单一,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科技资源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突出,全市绝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集中分布在秦州区、麦积区和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水县、张家川县至今没有一家高新技术企业。

(五)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不足30%,有R&D活动的规模以上企业占11.32%,居全省第6位,70%的中小微企业没有研发活动,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不足,原创性、前沿性、引领性创新能力不突出。调研发现,多数企业重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轻无形资产的申请与保护,受访企业平均专利授权数24项,其中平均发明专利数4项,平均有效发明专利数3.4项,且均为国内授权,未有国外授权专利,约50%的企业专利授权数量少于10项,且企业发明专利主要来自于华天、华洋等大型科技企业,企业对无形资产的认识不够,储备较少。

(六)科技平台作用发挥不够。全市科研机构和平台数量在全省的比例偏低,省级重点实验室占全省的4.31%,种质资源库占全省的5.88%,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占全省的5%,新型研发机构占全省的4.17%。平台总体数量少,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全流程的服务链不完善,以需求导向的应用研究、中试孵化、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技术交易、专业咨询的全流程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尚没有建立,特别是前端(中试孵化、检验检测)和后端(技术交易和专业咨询)的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七)科技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共建工作滞后。全市创新主体大都自行开发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的整体规划和组织管理,信息资源在平台开发、信息采集、技术加工上标准化程度不高,县区和部门间合作交流不够,甚至各自为政,导致科技信息资源互联受阻,在技术上不能和共享平台整体连接,形成了“信息孤岛”。天水市科技信息资源平台建设未达到应有的深度和广度,建设规模小,参与成员数量少,信息分散,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四、对策建议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院院士大会及中国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及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破解“孤岛现象”,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十四五”末,全市综合科技进步指数位次实现赶超进位,努力把天水建设成为全国创新型城市。

(一)发挥政府主导、引导、疏导作用,促进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建设。一是重视顶层设计,确立城市创新定位。通过顶层设计,确立城市创新定位,打造城市创新品牌,突出区域优势和比较优势,强化战略引领,为重点行业制定科学的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凝炼重点行业需要解决和突破的关键共性问题,引导企业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链”融合发展上有作为,实现突破,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选准布局一批新兴产业落地天水,构建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体系。积极树立城市创新形象,发展创新文化。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重点解决机构重叠、职能交叉、资源配置效率低,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科技与经济脱节,干预过多、手段单一、公共服务能力不强,机制不活、供需脱节、技术偏离市场需求,用人封闭、协调不畅、人才资源浪费,资金投入不足、投资方式单一等问题。加强省内外毗邻城市的科技协作,统筹推进一体化发展,充分利用关天经济区、成渝经济圈等毗邻城市相同相似产业链的优势,加强协作,增进合作,凝聚创新链、延长产业链。

三是建议市委、市政府在下半年适时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全面落实天水市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出台体制机制改革的各项举措,大力弘扬科技创新精神,凝聚全社会科技创新共识,形成全社会重视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氛围,高水平引导全市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建设。

(二)加大经费投入,不断拓宽科技创新投融资渠道。一是健全市级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县区政府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到2025年力争市、县两级本级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分别达到2%、1%以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积极对接国家省上资金,汇集社会投资,吸引金融资本,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借鉴四川省南充市的经验,探索设立科技创新券购买科技服务。设立市县区级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和创新基金,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团队和创业者提升创新研发能力。三是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企业重视无形资产应用,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以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激发企业的创新潜能。落实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三)立足新发展格局,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一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配置资金链。支持重要产业、关键领域的龙头企业联合科研机构和上下游企业组成创新联合体,实施企业梯度培育和“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加快培育一批“专精创新”企业。建立相同或相近行业领域、技术路径的研发协作共享机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融通创新。二是围绕创新链打造全产业链创新集群。立足全市科技资源现状,发挥创新平台的整体效能,突出科技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研发生产一批市场适应性强、具有发展前景的新产品,力争在“双循环”格局中占足市场份额,以关键技术产业化带动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通过打造一批全产业链创新集群,培育一批优势龙头企业,增强全产业链整合能力。三是深化地校、校企合作。大力培育组建国家级和省级创新中心,集聚行业创新资源和高校、院所科研力量,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科技服务机构、投资机构建立产业联盟,促进联盟成员之间技术、装备、市场等优势资源开展生产合作、技术合作、金融合作,打造全周期、全要素、全过程、全链条的政产学研用金一体化平台,形成基础研究、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不断正向反馈的良性循环。

(四)强化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一是大力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扶持壮大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加速形成企业创新群体优势,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业为主线、市场为导向、应用为目的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东旭天水产业园、中航天飞、汇能风电、中诺科技等企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集中资金布局实施一批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培育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二是提高企业研发能力。探索“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立项方式,通过设立市级重大创新项目奖,引导企业重点解决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通过省级基金、项目支持、参股投资和科研仪器设备共享等方式,支持各类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吸引外来资本、外来技术和人才协同创新。三是加大“互联网+科技+”的创新建设力度。积极推动企业采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优化研发与设计、生产与制造、营销与服务各个环节,跟上数据经济发展的潮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为产业转型升级赋能助力。

(五)完善服务体系,促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一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构建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落实技术合同交易额补助、技术转移机构资金支持、成果对接活动和人才培训补贴、租金补贴等扶持措施,促进国内外优质科技成果在天水落地转化。加强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服务机构的职业化、市场化能力。

二是培育支持新型研发转化机构。积极培育市场化新型研发转化机构、新型研发组织、研发中介和研发服务外包新业态。通过院地合作、校企合作加快建设布局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三是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落实创新成果处置权、使用权和收益权,推动科技成果直接就地向企业转移转化。加大金融投资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支持,把科技成果转化纳入科研机构、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细化完善有利于转化的科技成果评价政策。

(六)围绕“留、引、育”,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天水作为内陆欠发达城市,在注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同时,更要注重应用性人才的“留、引、育”。一是千方百计“留人”。对人才净流出城市来说,留住硬落地人才是重点,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点,要高度重视留住硬落地人才工作,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人才配套政策、成果收益分配机制,为能留住的人才搭平台、找舞台,为其安心科研提供保障。二是想法设法“引人”。出台非常规人才政策,吸引各种创新人才。以“高精尖缺”为导向,创建国家级、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实施一批引才引智重点项目,充分利用重大项目和重要平台引进高端人才。支持市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聘请海外科学家,柔性引进海内外创新创业团队,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重视引进资本运作人才、产业开拓人才、各类研发人才。积极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交流,吸引国内外科技人才参与我市科技创新活动。三是培育好本土人才。依托“甘肃省领军人才”“西部之光”“陇原之光”“陇原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扶持”“天水市领军人才”计划,着力培养本土急需和紧缺的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创新骨干。注重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养,支持青年科研人员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优先支持博士、博士后牵头实施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加快职教园区和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快培育专业技术型人才。四是抓住乡村振兴、人才振兴国家利好政策,重视留引育“三农”科技人才。

(七)集聚科技资源,实现创新平台共享共建。一是建立市级综合性科技创新推进机构。成立市级科技创新委员会,选择科技、发改、财政、人社、农业、工业等部门为成员,从组织层面建立深度融合推进机制。二是积极推进创新研发平台建设,加快平台资源集成和综合质量提高。紧盯国家、全省、全市重大战略需求,集中配置优势科技资源,优先在我市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部署骨干科技力量,围绕电子信息、电工电器、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布局和规划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基地。要突出建设有代表性、标志性的创新平台。三是突出对重点行业、重点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引领。依托华天、天光、华洋等打造国家级电子信息研发创新平台,依托星火、海林、锻压、岷山、风动等打造西部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研发平台,依托七四九、天光、六九一三等打造军民融合创新平台,依托甘肃电科院、长开厂、二一三、电传所等打造电工电器研发创新平台,依托岐黄药业、成纪药业等打造生物医药研发创新平台,依托东旭天水产业园打造新材料产业研发平台,依托天水农业科技园、农科所、果树研究所等打造农林、果品、蔬菜研发、示范、推广和应用平台,支撑引领一批重点行业、重点产业创新驱动发展。四是依托创新平台集聚科技资源。有效整合全市现有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加速创新资源集聚,解决科技资源不集聚、散弱小的问题,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强化对现有平台的考核评价,建立退出机制,促进各类平台发挥更大作用。逐步将创新平台作为主体推向市场,承担科研项目,开展技术攻关,催生出重大成果、重点团队和高端人才。

五是促进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共建。优化全市科技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功能,完善全市科技资源数据分类分级和入库,制定全市科技信息数据开放和使用标准规范,引导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主动采集并开放科技数据,建立市场化的数据资源池。切实做好平台的日常运用管理和运行维护,加快推动区域内科技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提升市、县区及各部门科技信息采集、核验、评价、上网与撮合交易的效率效果,使科技信息共享体系为全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强大资源保障。

关于加强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7月21日,濉溪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秀芳带领教科文卫工委、社会建设工委组成人员,对我县加强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先后对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韩村小李家、临涣文昌宫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并通过座谈交流、听取汇报等方式,详细了解了我县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开展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革命文化底蕴厚重,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现有红色资源200余处,其中3A级旅游景区2个、2A级旅游景区1个、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个、安徽省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个,淮海战役红色资源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2021年,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及小李家指挥部三处红色旅游景区已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中宣部等四部委联合推出的“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近年来,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通过多向发力,加强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利用,进一步扩大了我县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存在问题

(一)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我县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缺乏统一规划,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但实际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低,文化资源挖掘深度不足,拓展空间受限;部分红色旅游景点周边建筑较为杂乱,革命文化的氛围不浓,同时部分红色旅游景点存在着停车难、就餐难、住宿难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自身的游客承载力,影响旅游体验满意度。

(二)协调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受历史等原因影响,我县红色旅游景点呈多点式分布特征,并分别由县文旅体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所在乡镇等进行管理维护。景点所属的主管部门、单位各不相同,再加上革命文物工作协调机制不健全不完善,致使我县红色旅游资源难以进行科学有效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三)特色品牌建设有待提升。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为我县留下了丰富的革命遗址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我县众多红色旅游景点都在争相展陈“大”淮海战役的整个历程,对自身特色的品牌文化提炼不足,缺少“记忆点”。同时,特色品牌文化与周边建筑和人文环境的结合不够,游客体验感较差。

(四)红色文化宣传有待加强。我县红色旅游景点在接待旅客、现场解说等方面尽职尽责,但在推广宣传方面未能充分体现我县独特的红色文化,宣传的亮点不足,且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仍过度依赖官方宣传渠道,未能更好的利用网络新媒体等宣传平台,宣传方式较为单一、宣传效果不够理想。

三、几点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大政府支持。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全力做好保护提升和综合利用工作;要加强对红色旅游景点周边建筑的规划和改造,增强周边建筑设施的革命文化属性,营造沉浸式革命文化氛围,提升革命文化旅游体验。

(二)明确主体责任,协同高效管理。建立完善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职能体系,在目前革命文物工作协调机制基础上,加强和完善由县委宣传部门牵头,县文旅体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或单位参与组成的议事协调机制,负责统筹协调相关工作。同时,明确县文旅体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以及乡镇基层管理保护职责。

(三)注重品牌建设,营造历史氛围。要深度提炼我县特殊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符号,充分应用到场馆布展、设施建设上;要注重开发特色文创产品,并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周边居民的革命文化培养力度,共同营造浓厚革命历史氛围,多方面强化品牌塑造。

(四)强化总结提升,持续深挖广宣。我县红色文化博大精深,要持续深挖广宣,特别要注重对淮海战役中孕育形成的伟大“小推车”精神进行深度总结提升,并将其作为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中的独特亮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网站、微博、AAA和各类短视频等网络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传播,全力打响红色旅游品牌,进一步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关于加强乡村振兴战略中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一支懂农业、懂农村、爱农民、本领过硬的干部队伍。为全面掌握喜河镇村干部队伍现状,分析村干部队伍建设所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解决措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11月,喜河镇人大主席团成立调研组,深入各村开展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喜河镇村干部队伍现状

喜河镇共有18个村1个社区,2021年年初通过换届选举,选优配强了各村两委班子,村干部队伍趋于年轻化、知识化、职业化,通过大力实施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加强村干部教育培训、落实村干部绩效补贴等工作,着力建设了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级干部队伍。目前,绝大多数村干部政治立场坚定,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们大多数心里都能想着群众、关心群众,努力为群众做实事,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凡事冲在前,积极主动,担当作为。能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置问题,处理群众矛盾问题时坚持XX正派,普遍得到群众的认可和赞同。

二、当前村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

能力素质与新时代新要求不适应。现阶段虽然全镇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较过去有所提高,但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现象依然存在,与新形势新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任务不相适应。当前,正处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对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村干部要具有较强的带领发展能力,但部分村干部引导力弱、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强。有的村干部缺乏自力更生、改变落后面貌的勇气和魄力,不善于动脑筋、想点子、找信息、跑路子,带领村民致富的办法不多。相当一部分的村干部还是传统型的农村干部,与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二是与乡村治理新变化不相适应。近年来,农村政治、经济、环境、新民风等建设要求日益强化,村民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方面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新的形势下,部分村干部不能根据新时代的客观实际,突破思维定式,积极担当起村域管理的领路人。

基础薄弱制约了村干部作用发挥。当前,全镇各村均在发展集体经济,但集体经济比较薄弱,部分村干部想为群众办实事,但却没有相应的经济条件,村干部呈现权小钱少事难办的尴尬境地,大多数村干部凭威信、靠感情来推动工作,难度大,办法少,工作比较被动。

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不高。近年来,村干部工作已逐步趋向“职业化”,其工资待遇虽纳入财政补贴,经过了几次调整,但目前工资补贴标准相对来说仍然较低,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干部每月3470元,副书记兼监委会主任、文书每人每月2440元,副书记、副主任每人每月2340元,监委会主任每人每月1100元,妇联主席每人每月1060元,除去日常开支基本所剩无几。加之大部分村干部都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由于大部分时间花在村级工作上,在家庭致富方面无法施展才能,使整个家庭收入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工作积极性不高,这也是农村优秀人才不愿当村干部的主要原因。

优秀人才外流导致村干部人难选。当前,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大部分优秀青年趋向于城市居住与就业,妇女、儿童、老人成为了农村的主体,导致了农村人才的断层和缺乏,有的村几乎都没有优秀人选甚至无人可选,而勉强能上的大多是那些没有多少文化且年龄偏大的村民,村干部队伍缺乏人才补充,“无人愿干、无人能干”的问题日渐突出,村干部可供选择范围小。同时,对于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致富能手、外出经商者等人才资源缺乏相应的选拔和培养机制,没有相关的激励机制和科学措施,后备力量的培养难度大,出现村干部无人可选的现象。

部分村干部服务意识薄弱。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少数村干部思想滑坡,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滋生,存在损害群众利益行为。有的村干部民主意识差,不注意听取其他干部群众意见,个人说了算,本该由集体讨论决定的事情,却个人主观臆断,盲目决策。有的村干部自身在思想上没有摆正自己与群众的关系、为官与为民的关系,没有把人民群众真正当成自己的衣食父母,没有将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影响党群、干群之间的关系。

三、关于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

提高村干部待遇保障。近年来,我县建立了村干部报酬待遇动态增长机制,将报酬待遇与履职尽责、承诺践诺、工作实绩、评先树优挂钩;结合乡村振兴工作,推行基础补贴+绩效补贴制度,根据考核结果定级发放,以此增强岗位吸引力;同时,建立了村干部补贴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挂钩机制,完善村干部离任、养老、医疗等保障制度,解除其后顾之忧。但要真正发挥好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消除村干部不好当和不愿当等思想顾虑,还应该从多方面予以支持。在经济待遇上,除落实既定政策之外,应当探索建立村干部工资阶梯式增长机制,以任期为单位,每满一个任期且继续任职的,适当调整工资报酬标准;同时,落实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与村干部收入增长挂钩机制,鼓励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在集体经营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奖励村干部,有效地调动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同时,大力支持和表扬实绩突出、群众拥护的干部,及时关心和照顾家庭有困难的干部,依法保障村干部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工作权利,使村干部感到工作上有干头。

强化村干部奖励激励。要常态化抓好优秀村干部的日常学习、教育和作风等方面的引导和管理。每半年召开1次村干部工作座谈会,了解村干部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近况,对村干部予以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减轻村干部的心理负担和压力;每年底进行1次述职评议考核,对表现特别突出的,同等条件下在换届中作为“三类人员”优先进入镇领导班子,优先推荐为各级“两代一委”人选,优先推荐参加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优先推荐参与外出学习培训,优先推荐上级党组织评选表彰,使其在政治上有提升。对于在重大项目和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有重大贡献或取得重大成绩的在经济上予以奖励。同时,在村干部健康体检、学历提升、养老保险补贴、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投入,建立健全关心关爱机制,激发村干部工作积极性。

加大村干部队伍培养力度。一是从思想观念上教育和倡导农村青年树立“为家乡做贡献”的社会价值观,积极创造条件吸引青年农民返乡创业,对返乡、回村创业的青年农民给予物质上的支持和鼓励,从而防止和减少农村“人才”的流失。二是继续落实大学生“村官”招聘政策,为农村基层输入大量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领导能力,为农村基层政权发展提供新的方法和策略。三是探索实施村干部“定向培养”制度,通过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上岗培育一批农村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开辟一条农村带头人队伍选育管用的新路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稳定的人才支撑。四是落实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努力把政治素质好、热心为民办事的青年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逐步将他们培养成村干部,建立后备力量台账,强化日常教育管理,扎实开展结对帮带活动,有针对性地给后备村干部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加强综合能力培训。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增强村干部宗旨意识和政策观念,增进干群关系,提高村干部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自觉性和本领。围绕农村产业发展、村域社会治理、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等课题,定期对村干部进行分层分类集中培训,通过有针对性的采取专题讲座、外出学习、参观交流和远程学习等方式,强化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方面理论知识的掌握,切实提升工作能力。

深化村干部作风建设。围绕中央八项规定、《条例》、《准则》及《纪律处分条例》的要求,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党风廉政管理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规范村级办公程序和村干部职权。完善村干部述职评议、村级财务审计、重大事项决策报告、民主议事和村务公开等制度,严肃处理办事不公、以权谋私等违法违纪行为,努力造就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干部队伍。

关于XX街道城乡发展工作的调研报告

近日,XX街道人大工委组织部分人大代表通过专题视察、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XX街道城乡发展工作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街道位于南京市西南部、XX区西部,西濒长江,行政区域面积262平方公里,近年来,XX街道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委关于城乡建设一体化发展的部署要求,积极统筹政策、规划、土地、资金、产业项目等优势资源,依托自身发展实际,持续推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二、具体做法

XX街道牢牢把握临江发展、小城镇改革试点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和优势,切实扛起属地责任,全力推动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规划布局全面铺开,发展定位更加明确。XX街道地处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南京都市圈战略的核心腹地,全市“一核三极”发展战略中的南部片区“新兴增长极”辐射全域,全区“一轴三带四片区”发展格局中的“西部沿江经济带”和“西南生态经济美丽乡村示范片区”贯穿全街,XX街道始终坚持把统筹规划作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先导和灵魂,位于城市开发边界以内的滨江新城XX组团、中部组团以及陆郎新社区、新材料产业园等控规已正式落地,滨江新城铜井组团规划已基本成熟,南山湖、西宁、河西、花塘等4个村庄规划已形成初步成果,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以及上湖、庙庄、清修、牌坊、朱门、牧龙、星辉、荷花等8个村庄规划正在加快编制中,各片区、各版块发展定位不断明确、功能分工逐渐科学、特色优势日益凸显。

二是集镇面貌日新月异,生产生活更高质量。作为第二批全国小城镇改革试点之一,XX街道加快实现老集镇“蝶变”更新。XX新市镇PPP项目建设持续走在全区前列,并于2021年作为全区唯一棚户区改造项目获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千年古镇”逐渐焕发出了新的鲜活生命力。与此同时,XX、铜井、陆郎集镇的整治出新正在有序推进,铜井集镇中心广场、XX卫生院改扩建、陆郎中学原址新建、陆郎新农贸市场等一批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加快实施,随着宁马市域(郊)铁路项目、扬子江大道、宁芜铁路货场、宁马高速拓宽等重点基建工程不断取得新进展,有效带动了各集镇旧貌换新颜、生活质量提升的节奏和步伐。

三是美丽乡村蓬勃发展,三农事业更具内涵。作为全区面积最大的涉农街道,XX街道持续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高标准完成了对辖区内216个自然村的环境整治工作,并充分挖掘生态自然资源禀赋,精心打造了黄龙岘茶文化村、大小牛落、朱门人家、红楼稻香村等一批富有特色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同时通过大力发展民宿、农家乐、夜市等多种业态极大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内涵与活力,当前XX街道正以黄龙岘生态旅游产业转型突破为发力点,通过完善基础配套、补充功能短板以及挖掘内涵优势,有效串联上下游地区和延伸产业链,进一步壮大村(社区)集体经济和带动当地群众致富,切实为全区乡村全面振兴工作当好先行。此外,《XX区乡村振兴样板工程(2021-2025)》确定了打造十大聚落体系的发展新格局,其中西部核心区聚落、沿XX河聚落覆盖了辖区内12个村(社区),为更好地统筹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契机。

四是产城融合初步彰显,动力支撑更加强劲。立足于先进制造业主导的发展定位,XX街道充分依托滨江开发区打造千亿级先进制造业新高地的“外溢”效应,不断深化园街联动,紧密结合村庄规划编制、低效用地盘活利用等工作,加快推进辖区内2个乡镇级工业集中区、6个村级工业集中区实现转型升级、腾笼换凤,重点发展高端智能装备、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增强街道发展后劲,初步实现了“产城融合、城乡互补、一体协同”的发展目标,为进一步实现城乡面貌改善提升、基层治理精细有序的深层次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存在的不足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越发多元化,对城乡建设发展与整体提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从XX街道城乡建设、公共服务供给等工作开展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掣肘着长远发展。

一是集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依托滨江新城建设、XX新市镇建设等机遇,XX集镇整体面貌提升已取得一定成果,铜井集镇面貌出新也在稳步推进中。但与此同时,XX河以北、铜井河以南等区域的规划编制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再加上资金、政策、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所限,整体的发展进度相对滞后、特色不够凸显;陆郎集镇区域的规划落地时间不长,相关项目、工程的建设大多仍处于规划设计阶段,落地实施依然任重道远。

二是产业布局不合理不协调。街道作为先进制造业定位主导的街镇,历史上曾创造了全区首个“亿元镇”的壮举,当前虽然已经初步实现了工业集中区的有序运转,但由于不少企业引入时间较早,整体产业布局仍存在规划不完善、门类较杂乱、优势不明显的特点,辖区内仍存在不少化工、冶金、家具制造、机械加工等“三高两低”企业,产业链带动效应相对不高,在一些重大项目的引进上也显得有些后劲不足。此外,很多工业厂房建设年限相对较早,不同程度存在安全、环保等方面的隐患,也对城乡产业发展带来了不小制约。

三是乡村振兴不全面不彻底。尽管街道近年来完成了一大批人居村建设,农村居住环境质量得到了较大提升,但后续的长效管养、维护仍然是摆在基层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大课题,生态环境依然十分脆弱,农村地区面貌提升常态长效工作面临不小挑战。同时,以黄龙岘为代表的美丽乡村虽然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名气、人气的逐渐增加,也逐渐暴露出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内涵不丰富等短板,辐射带动更多群众致富的力度还不够。

四是公共服务配套不充足不完善。近年来,街道辖区内一系列民生工程建成投用,但相比于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仍有不小差距,在市政规划、交通路网、基础配套等方面都亟需优化完善,由于街道面广量大、财力有限等原因,部分基础教育设施还不完善,就业服务保障仍有待改进,优质医疗资源还比较缺乏,交通秩序、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日常管理还不够精细。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坚持系统思维,构建特色鲜明的空间格局。围绕“功能完善、产城融合、用地集约、生态良好”的目标要求,加快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及各村(社区)的村庄规划,注重城镇功能品质的提升和多样文化的包容,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新格局中,以园街联动融合为抓手,依托滨江开发区在优化街道产业结构和城乡空间布局中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明确XX(承接主城外溢的现代产业新城)、铜井(苏皖融合协调发展的产业转型探路区)、陆郎(深入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生态文旅特色小镇)三大集镇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全街道“一带两心三镇”总体空间格局(临江绿色发展带—XX及铜井工业集中区产业核心、陆郎美丽乡村腹地生态绿心—XX集镇、铜井集镇、陆郎集镇),全力打造品质优雅、文明和谐的宜居宜业城镇区。

二是坚持精品思维,构建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坚持品牌示范效应,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优势潜力,切实把好事做好、做实、做优。加快推进XX新市镇建设PPP项目宁芜铁路以东区域开发建设,力争将该项目打造为全区乃至全市标杆示范工程,推动XX集镇及周边区域整体面貌实现质的突破;以深入贯彻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为契机,依托“长江守望者联盟”等有力抓手,充分挖掘长江文化、古镇文化等内涵,全力打造“江畔蒹葭苍苍、江中洲岛横陈、江岸创新潮涌”的沿江生态景观带;进一步整合花塘、牌坊、朱门、大庙等旅游大道沿线村(社区)的文旅资源,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禀赋,坚持因地制宜,深入挖掘红楼文化、普光寺文化、精耕牛落文化等人文典故,大力发展美丽乡村旅游新业态,全力打造村容村貌园林化、家庭院落精致化、特色文化景观化、生态旅游体系化的“精品田园乡村区”。

三是坚持融合思维,构建动力强劲的产业格局。制定完善街道低效产业用地转型升级实施方案,重点做好南山湖工业区、原陆郎轮窑厂、原铜井磷肥厂、原江大服饰公司等相关低效地块的回收再利用,充分发挥辖区内肯特、六维、高立等重点企业的“葡萄串”效应,加快引进一批产出效益好、发展前景优、动力支撑足的重大产业项目落地,依托XX片工业集中区打造静脉产业园,依托铜井片工业集中区打造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同时通过探索村级股份合作联社对农村地区集体建设用地整体开发的有效路径,持续提升各类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形成更加高效、合理、科学的产业布局。

四是坚持宗旨思维,构建以人为本的治理格局。以深化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为契机,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抓手,加快老旧小区、城镇房屋的整治出新,进一步强化集镇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居住小区等区域的环境卫生常态清扫,持续保持干净整洁、清爽简约的集镇形象;依托乡村聚落建设,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长效管护,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田园综合体建设工程,持续彰显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最美乡村形象。同时,深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社会治理机制,完善“一站式”服务体系和12345工单办理机制,持续落实好各项惠民措施,加快推进一批涵盖教育、医疗、养老、政务服务、志愿服务等一批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全面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民生福祉。

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

根据年度协商计划和市政协重点议题安排,市政协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常委会重点调研课题,由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牵头成立专题调研组,调研组自6月上旬开始,先后赴园区、企业、相关部门及各民主党派开展调研,通过实地察看、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研究对策建议,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近年来,以打造营商环境标杆市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连续三年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市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位次逐渐靠前,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满意度逐渐提高。但与部分先进地区相比差距比较明显。

二、存在问题

(一)政务环境方面,优化服务还不够到位。政府、市场、社会三者间的权责与边界还需进一步清晰,有些涉及多部门、多环节的审批事项权限下放不配套、不同步,数据壁垒依然存在,便利度有待提升。在调研中有企业反映,投资领域审批虽经压缩,但各种审批“要件”、程序和环节还是较多;企业与政府沟通的渠道还不够通畅,政府部门与企业接触怕犯错误的思想较严重,亲密度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企业家反映利益诉求缺少有效的表达途径,“政企亲清会”覆盖面有待提升;一些行业协会提出希望市领导更多地支持并参与协会重要活动。

(二)市场环境方面,惠企政策的精准性和落地率不够到位。一是在制订层面,惠企政策科学性、契合度不够高,及时性、稳定性不够好,政策倾向和企业需求间存在错位现象。例如我市出台了不少人才引进相关优惠政策,但依然有企业家反映人才稀缺的问题,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很多补贴还是唯文凭、唯学历,而很多企业急需的是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二是在落实层面,我市惠企政策发布渠道还较为分散,公开形式单一,市场主体知晓度不高;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政策效应未充分释放。

(三)要素环境方面,资金、人才和土地制约仍然比较突出。一是企业融资难依然突出。政府对直接融资工具创投资源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创投基础设施短板明显,创投赋能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不高,便利度不足,成本偏高,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不够。一方面,金融主体创新能力亟需加强,在资产证券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业链金融等产品的创新上有待进一步加快脚步;金融机构整体合力不强,全市各类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信托等,横向之间沟通联系不够紧密,配套的引导机制还未健全,政府的金融支持政策有时得不到金融机构有效支持。另一方面,企业因发展需要、民间借贷、互保连保等引起生产经营困难甚至破产的情况时有发生,对全市的营商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二是人才紧缺问题依然突出,人才政策的精准性、持续性有待强化,配套政策有待完善,高层次人才、技能型人才引进难度较大,与周边县市相比,差距较大。在调研中了解到,有一家招商企业的高端设备目前有2/3处于闲置状态,主要原因是企业难以招引足够的资深产业工程师。三是土地要素和用地成本制约依然突出,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制约招商引资和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四)法治环境方面,法治保障作用有待强化。调研发现,当前我市营商环境监管体系不够健全,行政执法仍需规范和完善。部分企业家反映,现在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的现象的确有了极大改善,但有些执法检查形式过于机械教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比较典型的是基层具有执法权的网格员作出的相关行政处罚,对企业家落实政治待遇、企业申报上市、参选有关奖项、通过体系认证等造成诸多不利。同时,在执行政策的把握度和精准性上还有待加强。例如为满足环保政策要求,一些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对生产设备和环境进行了改造,满足了验收要求,随后却因为政策变动被告知有关生产设备可能要全部关停、拆除,致使企业资金损失严重、生产停滞。

三、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简政放权,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坚持聚焦群众关切,推动政务服务规范化、便利化。一是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开展数字政府政务服务领域各项工作,不断优化“一网通办”改革。二是以“互联网+”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服务平台融合发展、无缝衔接,全力打通数据壁垒,实现各部门、各层级、各业务系统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充分共享,真正实现政府向市场开放、为企业松绑、给群众方便。三是以优化服务为重点,全面加强干部素质培训,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完善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和营商环境投诉处理机制,主动为企业提供靠前服务、精准服务,提升服务质效。

(二)进一步精准施策,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一是提高政策精准性。适时修补惠企政策,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和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提供有效供给。特别要注意加强已有政策的有效性评估,确保新政策的实效性。二是强化政策的落地见效。持续上线政策条目图解,分领域分行业精准推送,提升各类涉企政策知晓面并加强政策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和跟踪问效,保证政策刚性兑现、有效落地。特别是对疫情期间各项减税降费纾困政策、项目招引过程中承诺同意的优惠政策,需不折不扣完成兑现,营造信得过、靠得住的政府形象。

(三)进一步创新举措,营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一是完善融资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健全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完善投贷保补机制,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的产业扶持作用,提升企业金融获得率;积极支持金融企业发展壮大,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全天候、全方位、一站式金融服务,满足各类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拓宽企业抵质押范围,引入知识产权、商标、动产、土地使用权、应收账款等质押品种,同时积极引导实施信贷资金闭环监管,鼓励无抵押无担保的信贷支持,最大程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通过提增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创投资源集聚环境,设立政府大基金引导等措施,做大做强创投资源集聚,发挥创投赋能作用,更好地满足实体企业创新发展;高度重视企业破产重组,想方设法化解困难和问题,营造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加大引才留才力度。提高人才奖励或激励政策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在住房、落户、子女教育等方面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同时,在高技能职业工人的培养上,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产教融合等方式赋能一线工人专业化、数字化提升,打造一批新时代诸暨工匠和“金蓝领”。三是破解土地要素制约。在积极向上争取指标的同时,通过创新破产机制,加强府院联动,盘活僵尸企业土地,腾出发展空间。

(四)进一步加强监管,营造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一是加快智慧监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全面化、科学化,加强文明执法和检查,多一些业务指导和政策送达,让更多人感受到全方位、多角度的亲商护商氛围;持续推进涉企收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维护企业利益;重视提升水、电、气等垄断行业的服务水平,并加强监管。二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的社会氛围,强化优化营商环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放大格局,拓宽视野,破除自我优越感、发展短视感、交流疏离感,对标先进城市,梳理问题短板,进一步提升市场的透明度、服务的优质度和社会的包容度。

关于禁毒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禁毒工作,净化社会治安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平安信州,信州区人大法制委7月份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和区人大代表组成的调研组,开展了全区禁毒工作情况的专题调研。全面了解了目前我区禁毒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近年来我区禁毒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市公安局通报的2016年年底信州区登记在册吸毒人员共有1456名。据调研了解到吸毒人员遍布9个镇街,目前全区已经没有一块无毒净土。面对严峻的禁毒形势,我区认真贯彻落实“提高认识,教育为先,严厉打击,综合治理”的禁毒方针,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和健全长效机制,切实加大对毒品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狠抓预防教育、落实帮教和完善台账等各项基础工作,综合治理毒品问题,不断推进禁毒“防、堵、打、戒、管”等工作深入开展。

(一)建立完善责任体系,做好基础保障工作。成立由区委副书记为主任,区政法委书记、宣传部长、常务副区长、区人大、政府、政协分管负责同志、区公安分局主要负责同志为副主任,区直25个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信州区禁毒工作委员会,统筹全区禁毒工作。同时将禁毒工作纳入各镇、街、部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考核内容,定期通报禁毒工作形势和工作开展情况。目前沙溪镇设立了禁毒工作站(其余各镇、街8月31日之前成立),实行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进一步充实禁毒工作力量,落实工作责任。另一方面还加强经费保障,将禁毒工作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保证禁毒工作的运转。

(二)深入学习贯彻《禁毒法》,广泛开展禁毒普法宣传。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禁毒工作的基础,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传统大众传媒资源和微博、AAA等新媒介全方位进行禁毒工作宣传。把禁毒宣传教育与普法宣传、公民道德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相结合,利用“110”宣传日、“6.26”禁毒宣传日等活动载体,积极开展禁毒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活动。今年区公安分局联合团区委、教育等部门开展以“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禁毒宣传活动,在人员密集场所张贴、发放禁毒宣传画册25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提问600余人次。定期组织各娱乐场所、旅馆等从业人员开展禁毒工作培训,普及禁毒知识、法律法规,通报典型案例,并与各业主签订《责任状》;经常组织综治、司法等部门深入校园开展禁毒知识专题讲座,使青少年自觉远离毒品。

(三)抓好涉毒案件查处工作,深入开展禁毒专项斗争。

我区坚持把涉毒案件查处工作置于禁毒工作的首位,始终保持对毒品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通过广辟线索来源,强化信息收集和深挖犯罪,加大对涉毒案件的查处工作。自2014年7月以来,审查批捕涉毒类案件275件321人,其中容留他人吸毒案件共145件160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案件90件115人,非法持有毒品案件共38人44件,教唆、欺骗他人吸毒案件共2件2人。2015年6月28日,信州分局经过13个月的缜密侦查,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下,成功破获公安部“2014-531”毒品目标案件,抓获涉案人员7人,缴获冰毒3.06公斤,缴获枪支2把,子弹782发,摧毁了一个涉及多个省(市、自治区)贩毒网络,禁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

(四)强化涉毒情报收集,落实戒毒帮教措施。完善投诉举报机制,在各镇、街禁毒工作站、综治办、公安派出所设立有奖举报电话,加强信息情报收集,严查每一条涉毒线索。今年5月某晚,有群众电话举报:一名吸毒人员在某宾馆吸毒,派出所立即出警,将吸毒人员抓获。在办理该案件时又获取另一条线索:在某KTV从事服务行业的女子某某,近期吸食过冰毒,区公安分局依法对二人进行了查处。强化戒毒帮教工作,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把强制戒毒作为禁毒工作的关键环节,多管齐下、多措并举遏制吸毒人员的滋生。对吸毒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吸毒人员档案,开展社区戒毒工作,采取“一对一”或“多对一”方式落实帮教措施,在工作、生活上关心帮助,防止吸食毒品人员复吸。

(五)强化重点场所巡查,推进毒品犯罪源头防控。区公安分局深入贯彻《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创新禁毒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对娱乐场所的监督检查。全面梳理各类重点人员、重点案件、重点场所的底数,并将足疗、洗浴、宾馆、KTV、出租屋等重点场所作为清查整治的重点,摸清违规经营场所的内部结构,服务人员状况,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建立健全巡查制度,采取公开和秘密检查(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市区旅馆、洗浴中心、KTV等场所及企业进行不定期实地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督促限期整改,对有容留吸毒等违法行为的依法从重处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区人民政府在禁毒工作中,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对繁重艰巨的禁毒工作任务,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一些部门对禁毒工作认识不够到位,全民禁毒社会氛围尚未形成。少数部门和单位领导,对当前严峻的毒情认识不够,对社会化禁毒工作缺乏正确认识,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工作上听之任之的较多,具体表现为:工作不积极主动,被动落实上级文件,仅满足于做一些应付检查的面上工作;禁毒委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没有得到应有发挥,工作协调配合机制有待完善,禁毒工作考核奖惩机制尚未建立。同时,民众对社会化禁毒认知度不高,对毒品给社会、家庭、个人带来的影响和严重危害缺乏清醒认识,片面认为禁毒是政府的工作,毒品与我无关,社会化禁毒基础比较薄弱,全民自觉参与社会化禁毒的氛围尚未形成。

(二)禁毒工作形势严峻,管理力度、打击力度尚需加大。虽然区公安分局每年查处大量的吸毒人员,但毒情依旧呈蔓延扩大态势,禁毒任务艰巨。毒品案件涉案价值及数量仍在增大,涉毒案件更加隐蔽,吸毒地点由娱乐场所、宾馆等地向出租屋、自住地、汽车等场所延伸,深层次涉毒线索的获取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当前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物流运输毒品,隐蔽性更强,涉毒案件取证困难等客观因素导致打击处理难度加大。易制毒化学品管理难度大,查缉易制毒化学品的任务繁重。毒品的危害绝不仅仅限于贩毒、吸毒本身,还会引发许多社会问题,以贩养吸、盗窃、卖淫等违法行为已成为不少吸毒人员获取毒资的主要手段。

(三)禁毒宣传教育未常态化,且针对性不强,效果不理想。禁毒宣传教育是开展社会化禁毒工作的基础,目前多数部门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仅仅停留在“6.26”国际禁毒日和“12.4”法制宣传日等时间节点上,平时宣传教育较少,没有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同时,宣传形式、内容比较单一,仅限于挂挂宣传标语、发放几份宣传资料、播放电视广播讲话等方式,对毒品给社会、家庭、个人带来的影响和严重危害,如何了解、识别和远离毒品以及防范和抵御毒品侵害等知识内容宣传不够深入、具体,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社区戒毒工作开展难度较大,工作措施难以落实。根据《禁毒法》规定,除强制隔离戒毒外,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由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目前全区只有沙溪镇成立了社区康复、社区戒毒工作站,其它地方没有建立戒毒康复场所,没有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更缺乏专门业务培训及相关工作指导,没有必要的设备和检测工具,缺乏工作经费。同时,对在社区实行戒毒康复的吸毒人员,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多数吸毒人员没有稳定职业,使戒毒康复工作要求的内容和管控措施难以得到落实,监管工作难度较大,直接影响了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开展。

(五)禁毒工作队伍建设滞后,保障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禁毒专门执法力量不足,区公安分局虽然成立了禁毒大队,但只有11人,他们不仅担负全区涉毒违法犯罪的缉查和案件侦破工作,且要履行区禁毒委办公室的工作职责,难以适应目前禁毒形势任务的需要;同时还缺乏必要的办公和戒毒(康复)场所以及相应的设备、检测工具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禁毒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几点建议

(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禁毒工作长效机制。区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一是要按照《禁毒法》规定,将禁毒工作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制定禁毒工作规划和年度实施意见,落实具体工作措施;二是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深化禁毒工作认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精神,切实担负起禁毒工作责任,并把禁毒工作纳入重要的工作内容,强化检查督促;三是要进一步明确禁毒委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充分发挥禁毒委及其办公室的组织、协调和指导作用,建立和完善协调配合、整体联动的禁毒工作机制,使禁毒工作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轨道。

(二)要进一步加强禁毒工作的打击和管理力度。一要强化专项打击。坚持涉毒犯罪“零容忍”,以“打团伙、摧网络、破大案、抓毒枭、缴毒资”为重点,开展禁毒专项斗争和整治行动,始终保持对涉毒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公检法等部门要密切配合,不断规范完善毒品案件侦查、起诉、审判工作运行机制,依法惩治涉毒违法犯罪人员,形成打击毒品犯罪强大合力。二要加强防控网络建设,强化动态管控。区、镇(街)、村、组要建立防控网络,信息能及时上传下达,便于掌控了解。要对全区的流动、隐形、失控漏管吸毒人员进行不间断的排查、清理,做到心中有底数,发现一个收戒一个,努力做到社会面上基本无失控吸毒人员。三要强化部门协作联动。文化、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加大对涉毒歌舞娱乐场所的整治力度,遏制歌舞娱乐场所贩卖吸食毒品问题的发展蔓延。要加强毒品查堵工作,进一步延伸毒品查缉触角,将查缉战线扩展到全区物流、快递行业,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毒品公开查缉网络,有效堵截毒品进入我区。公安、安监、卫生、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强化对易制毒化学品和麻醉、精神药品的监管,强化源头管理,规范经营秩序,严防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

(三)要进一步强化禁毒宣传教育,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把宣传教育常态化。禁毒宣传教育是贯彻实施《禁毒法》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化禁毒工作的基础。区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一是要继续做好禁毒宣传教育工作,除利用“国际禁毒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点时段,广泛开展声势浩大的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外,还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人群的特点,充分发挥新闻、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报刊书籍等宣传媒体作用,动员机关、学校、社区、村委会以及“工、青、妇”和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采取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禁毒法》及禁毒知识的宣传教育,努力把禁毒宣传教育常态化;二是要通过组织观看禁毒教育警示片、开办《禁毒法》知识教育专栏(刊)、以案释法和现身说法、开展禁毒法律知识竞赛、组织禁毒文娱节目表演等活动,经常性的开展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及毒品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生活的严重危害,认识和辨别毒品的方法以及如何防范和抵御毒品侵害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浓厚的禁毒工作社会氛围。

(四)要进一步加强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管理指导,发挥其戒毒康复帮扶作用。区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对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管理指导,一要按照《禁毒法》和国家十部委《关于加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意见》要求,健全管理机构,配备工作人员,落实保障政策,指导、督促、检查社区戒毒康复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做好对吸毒人员的教育、挽救、帮扶工作。二要强化管理,建立完善工作责任和制度,落实工作措施,加强工作指导和专业培训,充分发挥社区戒毒康复中心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增强社区戒毒康复效果,努力实现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五)要进一步加强禁毒工作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保障机制。区人民政府一是要切实加强禁毒工作队伍建设,要根据有关规定和禁毒工作需要,落实禁毒专兼职工作人员和其他辅助人员;二是区禁毒委办公室,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工作人员,专门负责从事全区禁毒工作日常管理、综合协调和指导检查等工作;三是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或设置公益性岗位的方式,选聘一部份符合条件的社会人员和志愿者,协助镇、街及社区、村参与社区戒毒康复和帮扶服务等工作;四是要保障禁毒工作经费。要落实禁毒工作的经费保障,解决镇(街)禁毒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配齐禁(缉)毒工作必要装备设施、交通、通讯工具,并落实相关办公场所,为禁毒工作开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关于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安排,5月中旬,常委会成立调研组就我市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期间,调研组实地走访了6个乡镇15家民宿,了解不同类型民宿的产权、主题、营销方式、客源市场、日常经营等情况,听取了市文旅体局工作汇报,召开了市住建局、公安局、资规局等部门、有关乡镇和民宿业主代表参加的座谈会,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我市民宿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下一步工作思路。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民宿产业发展现状

旅游民宿是指利用闲置资源,经营性客房不超过4层、建筑面积不超过800m²。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通过连续三年的高位推动和发展,我市民宿产业有质量有特色,位居全省前列。

(一)集群规模初显。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农家乐(民宿)310家,中高端民宿35家,年接待游客8万人,精品民宿年经营收入近1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带动就业6000余人。2021年,海心谷、西津渡、丹青居、归云居、知竹轩等一批中高端民宿建成运营,遇见禾川、上海花园、花溪堂、牧羊河等高端民宿正在建设中,环天柱山、环潜水河、环浒山湖中高端民宿集群初步显现。

(二)品质特色彰显。我市民宿形成了海心谷、林韵山居、归云居等景区依托型民宿;山野小居、花海、花溪谷等山水体验型民宿;陋室邂逅、逢上花屋等古村落、古民居型民宿;听泉山居产业依托型民宿;茶庄酒墅、清然居、知竹轩等主题文化型民宿。其中安徽省百家精品民宿4家(海心谷、一品峰、槎水慢庄、茶庄酒墅),海心谷民宿入选全国首批乙级旅游民宿,陋室邂逅、茶庄酒墅、一品峰山庄、林韵山居获评安徽省丙级旅游民宿,西津渡民宿野人寨乡村图书馆获长三角及全国部分城市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

(三)政策驱动有力。出台《潜山市促进全域旅游若干政策的通知》《潜山市乡村旅游民宿等级划分与评定细则》,支持民宿发展,依据“专业设计、具有独特的文化主题和建筑风格、正式运营”等标准,按照按经营面积每平方米2000元、1500元、1000元、500元的额度进行补助,160万元封顶。截止目前共兑现民宿奖补资金1150万元。

(四)监管逐步规范。探索建立了联合审批机制,成立由文旅体、公安、住建、市监、资规局、消防等部门组成的民宿发展协调小组,就民宿发展的治安、消防、房屋安全鉴定、土地及房屋性质、权属等问题进行深入研判会商,截止5月18日,共有17家民宿取得《特种行业许可证》。成立了潜山市民宿发展协会,会员达30家,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常态化举办民宿管家培训和服务质量评比、特色菜评选等活动,民宿整体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二、民宿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市民宿产业数量倍增,品牌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同时还存在着配套设施待优化、文化品味待提高、营销能力待提升等问题。

(一)地处乡野,基础设施不优。我市民宿或依山傍水,或处于乡野田园,选址在自然环境优美的“世外桃源”,部分民宿交通状况不佳,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不完善,有的民宿周围环境观感较差,影响游客体验。

(二)内容单调,文化气息不浓。仅在陶田遇、一村美宿看到”潜阳十景”水彩画、乌以风字画等地域特色文化内容,一部分民宿也有玉石收藏、二十四节气等传统文化,但在形式、内容等方面缺乏创新,大部分民宿在住宿之外的服务项目仅限于餐饮、茶饮、棋牌、垂钓等,对名人文化、戏曲文化、农耕体验、禅修产品、非遗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缺乏精神文化深度体验项目以及文创产品伴手礼等,文化韵味不够浓厚。

(三)同质化竞争激烈,创新不够。部分民宿风格单一,卖点雷同,缺少了独特品味和创意加成,无法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市场定位模糊,没有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消费群体进行市场细分,没有市场“铁粉”。民宿旅游的参与性、体验性、康养性越强,市场竞争力就越强。潜山有优美的青山绿水好生态,有富硒富锌富负氧离子的资源好禀赋,有中药材有机绿色农产品等好原料,是建设长三角生态康养基地的洞天福地。但在药膳餐饮、食疗养生、特色美食、深度疗养方面开发不够,针对银发人群、三高人群的康养服务项目缺乏,不能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产品和服务内容以满足游客需求,旅游淡季客流量不足。

(四)要素制约,民宿项目落地不易。乡村旅游发展用地供给紧张,民宿项目分原址改建和选地新建两类。改建项目一般为村民自有宅基地房屋改建或投资商与村民签订租约,易发生村民毁约、合同纠纷、续租大幅涨价等情况,大量投资不能形成自有固定资产,风险较大且无法进行抵押融资。此外,因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红线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新建民宿项目在“环境美、设施优、能落地”之间艰难权衡。

三、几点建议

(一)注重规划引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做好民宿发展规划,完善顶层设计,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高质量发展。一是重点区域集群发展。在环天柱山、环潜水河、环浒山湖等重点区域推进民宿集群化发展。单体民宿因受场地、资金等限制,不能将运动休闲、文化娱乐、创意空间、生态康养等功能兼容一体,但通过民宿集群,可以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将这些不同的业态分布于十几二十几家单体民宿中,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真正带来沉浸式旅游体验,也为批量接待游客提供保障。二是凝练主题特色发展。按市场逻辑办事,精确客源分析,精准主题定位,精炼民宿核心项目,应以“不可复制、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吸引力”为标准,整合自然人文资源,利用有限的土地、资金,围绕特色主题打造“地标性原创IP”扛鼎之作,通过拳头产品吸引市场流量,形成强大的市场记忆力、营销吸引力,带动民宿集群发展。三是做好要素保障可持续发展。在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规划中保障民宿产业发展、服务设施等用地,注重引进增量与盘活存量相结合、集群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引进品牌管理与引进投资相结合;做好建设统筹,充分考虑区域内旅游资源禀赋、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等,与“四宜”特色村镇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环潜水河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等同步推进,忌大拆大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展现原味山水田园、画柳烟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唤起游客“风景旧曾谙”的情感共鸣,产生“何日更重游”的期待。

(二)加强文化赋能。高品质民宿要有深度的文化融入和文化创意,体现地域文化特色,让民宿真正成为一种有故事、有情怀、有艺术的文化休闲空间。首先是植入地域特色文化。建议编写“潜山市域历史文化一本通”,将潜阳山水、三富资源、名人文化、红源历史、戏曲文化、非遗文化、爱情文化、佛道文化、农耕习俗等深度挖掘、精炼表述,形成一个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山水人文汇编。这样各个民宿业主在规划设计、呈现特色主题和文化创意时有据可依、有迹可循,更好地将地方特色文化基因植入民宿,也从源头上提高了民宿文创水平,塑造出民宿公共品牌文化。其次要突出民宿“主人文化”。民宿旅游就是体验全新的生活方式,就是要体验不一样的人生,精品民宿不等同于走高端路线,而是要突出当地人特定的风俗民情、文化内涵、独特的人生阅历、人生感悟等方面“故事分享”,避免同质化竞争,避免过分强调设计感,既丧失了民宿的人文内涵,又导致价格过高流失了大众消费的市场份额。

(三)加大政策扶持。当前民宿发展还处在不断完善规范的阶段,需要政府加强指导支持。一是优化创建标准,规范市场准入。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旅游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安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文件精神,对标“中国民宿看浙江”的先发水平,适时组织民宿协会、民宿业主走出去,优化创建标准,规范市场准入,开展民宿等级评定动态管理机制,确保民宿品牌发展质量,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我市迈入高铁时代机遇,做大乡村民宿“美丽经济”。二是优化政策支持,补齐发展短板。硬件方面加快水电路网、旅游步道、旅游公厕、停车场、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标识、公共导览体系,建设网红打卡点,在环天柱山、环潜水河、环浒山湖等重点区域,忌大兴土木,宜顺“势”造景,原味呈现山光水色、多彩田园、画里乡村,因地制宜物化人文历史,丰富沉浸式旅游体验;软件方面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及时发布民宿分布、游客承载量、入住率、临时停车场、交通驿站等信息,提高民宿旅游入住网约比例,科学引导分流游客等,提高民宿游的通达性、便捷性;在人才支撑上,加大民宿管家、从业人员培养培训,提升管理运营水平。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发展质量。针对民宿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借鉴先发地区经验,解放思想、创新突破,推动民宿开办经营实现“一套材料、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证核发”。落实“一改两为”,针对每个民宿发展的实际问题,如部分民宿的道路通而不畅,林韵山居的网络建设,海心谷、天鹅堡水电保障问题,清然居的空中飞线影响游客观感问题,茶庄游客中心统一换乘模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天柱山部分民宿的消费市场等问题,一企一策,精准施策,加大服务发展力度,持续推动潜山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整合营销引流。一是加强联动营销。政府引导,民宿协会牵头,各民宿业主组建联盟、整体联动,以全市旅游大平台,以天柱山风景区为背书,精准发力客源市场,建立一体化集约协同营销体系。积极争取成为火爆综艺节目、相亲节目拍摄基地,让年轻人在一场山水文化之旅中寻找趣味相投的精神伴侣。每年在重大节庆节假日,由政府牵头,以我市自然人文、风俗民情为素材,举办特色文艺活动营销,邀请大媒体、大旅行商、网络大咖、网红自媒体等参加,直播引流,使人萌生“未至千般恨不消”的念头,形成强大的营销吸引力。二是主题趣味营销。对外宣传营销只能是一个确定的主题,避免各民宿业主在形象资源、主题定位、市场营销中的冲突和消减。聘请专业文创团队,围绕主题,制作高品位文化创意文案,以丰富多彩的创意呈现形式,在国家、省市多层次媒体,通过AAA、微博、抖音、京东、搜索引擎等多种媒体平台,趣味营销,形成强大的营销吸引力、持久的市场记忆力、稳健的品牌形象力。三是重点时段营销。高铁高速效应,大大缩短了与长三角城市群时空距离,开启“说走就走的旅行”,根据节庆活动,开发相应的民宿几日游产品,比如在“五一”、“七夕”、“十一”、“元旦”等节假日,推出“游恨水故里、登天柱高峰、遇最美爱情”民宿三日游、七日游,暑期研学游、假日亲子游、盛夏避暑游、冬季冰雪游等,运用大数据技术,抓住重点时段,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发客源市场,靶向营销,提升营销市场效应。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

2022年6月

关于XX市全域旅游发展探索调研报告

2016年,国家正式提出“全域旅游”概念,2018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提出旅游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手段,旅游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标志着全域旅游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全域旅游,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统一规划布局、优化公共服务、推进产业融合、加强综合管理、实施系统营销,有利于不断提升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更好满足旅游消费需求。

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正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旅游产业在带动经济增长和转变发展方式上的地位越来突出。结合XX市的实际情况来看,加快发展全域旅游,既有资源的优势、政策的机遇和发展的基础,也有严峻的挑战和很多困难因素,我们必须客观的认识、分析、研究和把握,并积极应对。近年来,XX市旅游经济快速增长,市场规模同步提升,旅游业正日益成为助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2021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4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69亿元,全市乡村旅游接待人数38.58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5094.06万元。但是,随着大众旅游时代到来,XX市旅游有效供给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市场秩序不规范、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日益凸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XX市文化和旅游局开展了此次XX市全域旅游发展探索调研。

一、XX市旅游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XX市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地处唐古拉山南坡和念青唐古拉山北麓,羌塘高原的东端,山地连续分布,被众多湖盆分割,湖泊星罗棋布。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海拔高,氧气含量仅为海平面的一半,全年大风寒冷天气多,夏季时间短,存在海拔高、气候恶劣、高寒缺氧等问题。是青藏地区海拔最高、高原形态最为完整的地貌单元。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复杂的地质构造形态、众多的湖泊、繁茂的草原、璀璨的宗教文化艺术、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体现了藏北旅游资源的无穷魅力。

XX市自然资源丰富,有辽阔的草原、肥美的水草、浩翰的湖泊、雪山景观、丰富的植被群落、繁多的珍禽异兽和宜人的温泉。XX市市域面积广阔,占西藏国土面积的1/3,自然资源分布较为分散。长江、怒江、澜沧江、拉萨河等大江大河均发源于XX或支流流经XX,主要河流有:当曲、扎加藏布、甲岗藏布、索曲、下曲、本曲、巴青曲、益曲、杰曲、热曲、嘎曲、次曲、劳曲、贡曲等。较大的湖泊有西藏第一大湖、高原四大名湖之一的纳木措,西藏第二大湖色林措,西藏第四大湖、西藏三大雍湖之一的当惹雍措,还有奇林湖等较大的湖泊。XX市主要有野山羊、石羊、獐子、猞猁、野驴、狗熊、狐狸、狼等。鸟类主要有藏雀,褐背地鸦、野鸡、秃鹰等,此外野鸭、天鹅、黑颈鹤、丹顶鹤等在夏季也光临此地。XX市野生植物主要有虫草、贝母、雪莲花为主的多种草药和少量的灌木林,同时嘉黎县、索县、比如县的部分乡镇有原始森林。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地形地貌正是旅游者休闲度假和山水观光的最佳去处。

XX市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民族色彩浓厚,特点突出,风格鲜明,文物古迹历史悠久,宗教文化、民族特色文化、苏毗文化、古象雄遗址文化极为突出,极具特色,寺院高耸,院落重叠,具有丰富的的传统文化活动,还有西藏四大名塔之一的帕拉曲登,独具特色的尼屋佛塔,带有民族文化信仰的神山圣湖。XX市独具羌塘文化特色的人文资源。XX市的牧民自古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生活,形成了高原牧民的民俗风情,而且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众多的诗词歌赋和神话传说,如藏北牧民吟唱的《格萨尔王》、羌塘恰青赛马会,具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性,反映了藏北人民的发展史,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是XX市开展文化旅游和民俗旅游的最大卖点。

XX市旅游区位得天独厚,活水丰沛。现有主要文化旅游景点包括:比如骷髅墙、圣象天门、尼玛县穹宗遗址、文部南村、萨普冰川、独俊大峡谷、琼雄沟、约雄沟、普若岗日、夯措、嘎确牧场、嘎尔德牧场、绒玛岩画和温泉等。在旅游项目建设方面,一大批文化旅游项目正在大力推进,包括恰青赛马场旅游民俗文化建设项目、苏毗部落、亚拉古镇街、索县诺亚方舟景点、布加雪山、羊秀乡普宗麦地卡、尼玛文布南村象雄文化小镇、巴青索雍仲遗址、霍尔小镇等。

XX市旅游发展起步晚,相对其他地市较落后,但资源禀赋好,发展潜力大。截至目前,全市77处景区(点)、3A级景区3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特色小城镇2个,星级饭店4家。“十三五”期间,累计接待游客714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366715亿元,其中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市接待游客127万人次,实现文旅收入4.05亿元,旅游经济呈下滑现象。2018至2020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102.3632万人(万人次),实现收入30552.6164万元,2019至2020年,通过景区(点)、宾馆饭店、家庭旅馆、项目建设、旅游产品等就业途径,实现旅游业转移就业16092人、38728人次,总收入8828.085万元。全市已完成藏医脉泻疗法、嘎玛嘎赤画派、“拉拉”奶酪制作技艺等12家完成县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挂牌工作,带动就业人数2644人次、月收入53650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尽管XX市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等因素影响和制约,XX旅游产业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统筹规划不足,发展理念滞后。一是全域旅游发展前瞻性、创新性不突出。旅游市场标准化、规范化需进一步加强。现有旅游景点经营管理分散,管理能力不强,思想观念落后,部分景区之间未形成有效对接,存在资源整合困难,互相牵制掣肘的现象。二是相关部门配合力度不强,群众主动参与、主动宣传意识尚未形成。引进社会资本不多,运营框架尚未建立。缺少专业团队引领,农牧民合作组织参与旅游少,制约了文化旅游项目的引进和培育。三是景区景点缺乏大项目支撑,丰富的旅游资源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不够健全,我们不说旅游六大要素,就现目前XX旅游来讲,景区景点“吃、住、行”三大要素发展都还不协调,总体接待能力不足,发展水平不高。精品景点少、带动能力弱、综合效益低,“旅长游短”问题比较突出,消费市场不旺,总量规模偏小。

(二)全域体系不完善。由于XX市地域广阔,各主要景区分布不均、距离较远,且未打通交通“最后一公里”,缺乏景区公交、班车、专线等,有些景区因为生态红线原因还存在“搓衣板路”,对车辆要求高,导致XX市旅游以自驾游为主,对远距离入藏游客不够友好。同时,XX市海拔较高,针对高海拔的氧气设备、急救保障等建设不够,游客担心顾虑多。旅游服务质量不高,星级酒店、精品民族等过少,不能满足游客住宿需求;缺少旅游精品线路的打造及推广,对于游客的粘性不足,留不住游客;对于到达某一景区的游客未能主动推送周边景区的相关信息及周边的美食及休息娱乐等消息。旅游景区运营收入来源单一,主要靠门票,很多景区收支不平衡,依然依赖财政生存。旅游景点未能很好地和地方特色小吃、美食联动,未能跨产业协同发展,未能很好打造出本土农特产品的品牌。各旅游景点单打独斗,未形成全域旅游大格局。旅游资源整体上未形成一盘棋,缺乏数字平台包装、运行及推广,未能充分联合本市内的所有旅游资源整体宣传,同省内其他地市及省外城市、景区的互动联营较少。

(三)全时建设不健全。一是XX市旅游经营受季节性影响较强,旅游客流淡旺季明显,XX大部分区域夏季温凉,冬春寒冷,干湿季明显,常年平均气温偏低,紫外线辐射强,昼夜温差大等,尤其是高山峡谷地带随着海拔高度变化大,导致游客的旅游行为随着气象气候的季节性节律变化而发生同步变化,使XX市游客进入时间受季节性影响较强,旅游客流淡旺季明显,无论是省内游还是国内其他省份游客来源,都是夏秋季节游客数量最多,冬春季节游客数量偏少,这种季节特性必将影响XX市旅游产业的总收入和就业人员平稳性,亟待采取旅游产业多种更新和升级,打通旅游季节界限,更好的利用淡季增加旅游产业收入。二是游客停留时长有待增加,根据调查,XX一日游游客比例为23.61%,过夜游客数量达到76.39%,但是多数集中在二日和三日,停留三日以上游客比例仅为24.11%。XX旅游演艺产业发展刚刚起步,旅游演艺品牌尚未形成,夜间旅游经济基本空白,导致游客夜间无事可做,无景可看,达不到全时旅游标准。延长游客停留时间,需要增加旅游产业丰富程度,优化旅游产品构成,在观赏、娱乐、休闲、度假等多个方面进行产业升级,达到游客过夜率的提高和游客逗留数量的增加,建立完整的旅游新型产业链,并且将产业链上的组成元素不断丰富,不断优化,增强夜游产品的开发,增强各个景区景点之间的关联度,建立景区联盟,大门票联售等制度,实现游客逗留时长和天数的增加。

(四)全域空间结构不健全。目前,XX市旅游发展仍处于打造重点景区阶段,分散小景区小景点多,小景区小景点附近没有相关交通线,没有相关资源配置,没有度假区、游客中心,未形成网状综合体分布。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旅游交通方面,通达性上总体可以满足进出需求,但是没有固定旅游班车,存在路线较远、时间较长、花费较高的实际情况,因生态红线等原因,某些景区(班戈县圣象天门、双湖县普若岗日冰川、比如县萨普冰川)还有几十公里的“搓板路”,对车辆要求较高。旅游厕所标准不高,个别还存在关门现象,冬季使用率不高。尚未建成区域性的旅游咨询中心;智慧旅游系统处于起步阶段。医疗、救急等协调能动发挥不够。各县(区)的旅游未能充分调动企业积极参与发展附加值较高的文创产品开发,对于地质、文化等深层的挖掘和开发投入不足。缺少旅游精品线路的打造及推广,对于游客的粘性不足,留不住游客。未开展旅游及休闲度假的服务信息推送工作。景点打造同质化严重,各县(区)对于本地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挖掘深度不够,在旅游产品、项目等的策略规划和投资建设上简单模仿,打造的景区景点特色不优、定位不高、趋于雷同。

(五)服务人才相对匮乏。人才短缺,创新发展受到限制是制约XX市文化旅游发展的一大瓶颈。一是缺乏景区管理、策划、创新及各类服务人才。旅游发展需懂策划、能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复合人才。二是创意设计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由于发展大环境等因素,创意人才数量少,尚未形成人才集聚效应。三是通过XX市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的问卷调查分析,报告表明受访者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超过30%的从业人员其学历处于高中文化水平以下,近3成人员未接受过任何与文化旅游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在接受专业技能培训方面,相关从业人员主动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的意愿普遍较低,主要原因为信息较闭塞和缺乏学习目标。在文化旅游宣传方面,XX市的旅游形象传播存在较大短板,这和从业人员对新兴科技与传播媒介的认识、掌握不足有一定关系。

三、XX市全域旅游发展的路径建议

(一)加大文旅产业与农牧业的深度融合

在深入促进文旅融合的同时,持续加大文旅产业与农牧区农牧业的融合,让文化充满农牧区所有的旅游景区(点)。

要牢固树立“长期发展、发展基础”的思维,坚持“功成不必在我,成功一定有我”的理念,既要做“显工”也要做“隐工”,尤其是要多做、常做、坚持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奠基性工作,坚决反对涸泽而渔、杀鸡取卵等做法,长期激励和培育旅游的基础产业,达到先实现“有人来、有景看,留得住、吃饱饭”的初步旅游目标;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真正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要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从上到下、从时间安排到空间布局的一体化,在做足做够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待XX旅游业有一定发展后,再去实现依托旅游收入增加农牧民群众现金收入的目的,从而巩固并延续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牧区的乡村振兴。

依托特色物产和非遗项目促进XX的文旅与农牧业融合。依托XX的特色物产,包括冬虫夏草、牛羊肉、奶制品和牛肉盖饭、人参果等农牧业产品,使游客因吃而记住XX、怀念XX,而宣传XX,再回XX。同时,通过农牧区农牧民的劳作方式,尤其是现有的非遗项目,使游客直接深入到XX农牧业、农牧民群中,加入到体会住帐篷、挤牛奶、剪羊毛、挖虫草等体验式活动,实现引导游客多在XX驻足停留的目的。

在有人类历史活动遗迹的景区(点),包括岩画、洞穴、城堡、墓地、寺庙、村落、古建筑、遗址等,要全面挖掘整理与此相关的历史、人物、事件以及相应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农牧业产品、农牧区习俗等,并积极向游客展示,以此打造和强化景区(点)的文化元素符号,从而加速推进文化和农牧业的融合。

面对“冰天雪地”和“绿水青山”等自然风景区,包括名山大川、湖泊溶洞等自然景区(点),要更加充分地挖掘整理景区(点)的传统文化,包括历史记载、民间故事,甚至是神话传说等,深化并拓展自然景观的人文特征。

(二)加强休闲农牧业

深入推进“旅游+畜牧业”工作,让牧区成为景区、让畜牧产品成为旅游产品、让牧民成为运行者,重点打造牧区放牧体验、虫草采挖体验、牧(农)家乐、文艺活动体验等不同特色的主题休闲活动,实现旅游业与畜牧业融合发展。

重点打造一批畜牧业产业园,积极申报国家A级旅游景区,草原牧(农)业游以藏北草原牧(农)业为重点,开发欣赏藏北草原风光、观看农牧民牧业生产活动、品尝和购置绿色食品、参观农(牧)业技术知识、虫草采挖体验等旅游活动,了解和体验藏北牧业、虫草文化、高原高山的气息。如聂荣县嘎确牧场、色尼区噶尔德等牧场,巴青县、索县、比如县等虫草采挖区。

根据XX市“一中心、两环线”旅游线路布局,结合XX市多个农牧民合作社实际,向自治区申请拨款,指导当地群众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畜产品及周围的草原风光、自然景点,开办牧(农)家乐、家庭旅馆、民宿、假日帐篷等旅游项目,以实惠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参与各类旅游活动。如尼玛县文部南村、嘉黎县尼屋乡、比如县古宁村等牧家乐。结合XX市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实际,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请旅发厅协助在拉萨适时举行XX市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介会,助力乡村振兴。

开展各类文艺活动。一是充分发挥各地市的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利用各地市的重点节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展示各地市独特的文化,通过支付演出报酬的方式提高参演群众的收入。二是利用每年的“恰青赛马节”、各县区赛马节、“藏博会”等宣传展示展销契机,以展示格萨尔文化、班戈谐钦、丁嘎热巴、达布阿谐、文布果谐、班戈岭卓、索荣卓舞、热如锅庄、谐夏为主的歌舞活动展演,以安多服饰、巴扎服饰、那仓服饰、索如日玛、“拉拉”制作技艺、民族手工艺等为主技艺类展示展销,进一步宣传XX,展示XX、提高知名度,带动旅游经济收入。

(三)加强乡村旅游产品开发

加大对文旅产业领域项目资金投入力度,统筹国家旅游发展基金、旅游宣传促销经费等,加大对文创企业的扶持力度,丰富XX市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开发XX各县(区)的产品、美食,如藏北民族服饰、藏北特殊护肤品、拉拉、娘亚牛、多玛绵阳、风干牛肉、堆、羊杂、人参果、酸奶、藏香猪、娘亚牦牛等,统一畜牧业深加工产品生产销售标准,吸引游客“吃住行游购娱”都在XX。以项目为载体,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接待能力,让游客进得来、住得下、玩得好、走得了。利用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手工编织技艺等众多非遗项目,不仅可以吸引游客参观、游览、学习、体验、也推动了非遗和旅游的深度融入,以“文旅融合、非遗进景区”为契机形成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业发展。

加强融合,积极借力借势。注重旅游资源的民族特性和地方特性开发,将民族文化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的结合。依托317国道、109国道等交通要道大规模开展沿线区观光旅游,带动生态旅游自然景观和古人类文化遗址景观的发展。在对民族文化开发时要注重XX特色文化,表现出与其他区域的差异性。打造XX文化旅游带,将古象雄遗址文化、宗教祭祀文化、游牧文化、红色文化等整合起来,同时结合宗教祭祀、格萨尔说唱、藏北舞蹈、羌塘赛马等活动,展示出XX独特的宗教历史文化与多姿多彩的民族民俗风情。借助各省市、县区各类活动大力宣传,整合其他业态,联动发展,提供多元化旅游产品,满足差异性消费需求,做到形态、业态、生态相统一,带动旅游业发展。

优化文旅产品设计内涵。立足于自身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历史文化优势、文物旅游资源为文化旅游内涵,变文化旅游资源内涵为旅游商品优势开发设计旅游商品。增加文化商品种类,创造出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著名品牌。如基于宗教文化设计各种装饰物、唐卡、哈达、灯具等旅游纪念品;开发特色民族手工艺品如,精美的转经筒、藏毯,毛毡类日常生活用品如,披肩、手提袋等;在特色食品上,将糌粑、酥油茶、奶制品、藏北牛肉等进行轻量化的组合销售。开发以介绍沿线区历史沿革和历史文化为主文化旅游商品,如书籍、地图、画册、书画、音像制品、纪念邮票等。在文化产品开发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XX特色商品提档升级,加强旅游商品的包装、宣传以及售后配套服务,扩大旅游商品的花色品种,提高生产工艺和商品质量。定期组织旅游商品设计大赛设计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旅游艺术品、旅游纪念品。

(四)加强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

规划并实施XX旅游景区(景点)标识导向工作。在所有进出XX的路口包括国道、省道、县道,以及XX市境内的各个分路口、通往景区(点)的方向,设立旅游标示牌,并在标牌上提供二维码服务,确保游客在进入XX境内的第一时间,就清楚在哪个方向、有什么景区(点)、行程多远、景区(点)附近有什么服务设施(如加油站、超市、宾馆酒店)等,便利于游客对XX所有景区(景点)的了解和掌握。

规划并实施XX旅游景区(景点)停车标识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XX景区(点)公路沿线,凡有可观看的景区(点),无论大小,均在公路一侧设立明显的小型停车场及停车标识,供游客停留观看、拍照,为游客提供基本的服务,满足游客基本的需求。通过游客的长期自主选择,决定XX今后旅游的布局布点,为游景点向景区转变奠定基础。

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要兼顾生态环保,深入贯彻“两山”理念,现有的绿水青山、冰天雪地,只有通过游客这一载体,才能变成金山银山,实现群众收入;通过可移动的房车等替代在景区(点)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与房车等结合,减少现代工业文明产物(包括塑料、化学物品等)对农牧区的污染,确保农牧区可持续的生态旅游。

依托现代科技扩大XX旅游宣传。一是,通过移动、电信、联通等企业,对每一名经过XX的游客免费推送XX旅游景区(点);二是,通过网络媒体平台等手段免费向全国推送XX旅游景区(点);三是,发挥浙江辽宁两省援藏和中央五大国企的优势,在内地的大中城市(如北京、杭州、大连、宁波、沈阳等)的机场、车站、码头、地铁等人流相对集中的场所,宣传推介XX的旅游景区(点)。

关于XX市“三上”企业研发投入统计情况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XX市大力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制定政策、营造环境,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成为技术创新决策、投入、组织和成功转化的主体。但是,XX市科技型企业还存在“少、小、慢、弱”等问题,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还低于贵阳市平均水平。

一、研发投入情况

XX市科技局组织工作人员对“三上”企业进行全覆盖指导服务,对研发投入情况进行调研,掌握各家企业的研发投入数据。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全市“三上”企业进入统计联网直报平台填报率达100%。XX市有研发投入的“三上”企业数量有所增加,2021年有研发投入数据填报的“三上”企业共30家,2020年共13家,2021年“三上”企业数为151家,2020年为136家,有研发投入的“三上”企业占比增长107.3%。企业在面临较大经营压力的情况下依然积极增加研发投入,2021年研发投入数据填报总额达1.89亿元,较上年度0.63亿元增加了1.26亿元,增长199.1%,增幅较为突出,研发投入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体现了XX市经济转型升级进程和高质量的发展水平,表明企业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二、存在问题

一是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目前XX域内拥有省级研发平台16家、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个、贵阳市级孵化器(众创空间)1家、贵阳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8家。但高水平创新型研发机构仍然较少,至今没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及国字头的研发机构,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也不够,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一些企业发展存在靠等政策、帮扶资金等方式,缺乏创新意识,大多没有研发投入。二是研发投入没有应统尽统。有些企业实际上是有研发投入的,但是未将研发费用进行单列与统计,导致研发费用漏统。部分企业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出台研发投入激励制度,对参与研发与统计的人员进行绩效奖励,也有部分企业没有专职统计人员,填报不规范,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统计制度进行月度填报,统计填报质量不高,导致研发数据不能真实反映我市研发投入状况。三是疫情导致研发工作推迟。辖区内很多企业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响,部分科研实验人员被困家中无法复工,需要通过实验获取数据支撑的科研项目停滞不前,部分企业受交通管制、人员流动限制、上下游企业停工等因素影响,研发工作未能如期开展。

三、工作建议

(一)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引导更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增加对企业的财政科技投入,重点支持社会经济效益明显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在投入的方式上,进一步探索政府与企业就技术难题共同招标、共同建立研发机构、共同培养技术人才等。大力发展风险(创业)投资,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企业的研发投入,设立中小企业专项投资基金,为中小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提供贷款贴息和担保,降低和分散中小企业研发投入风险。

(二)加快科技企业培育,强化科技企业市场主体地位

一是推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严格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和技术转让税收减免等激励创新的税收政策。二是加强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培训与统计,常态化开展调研大走访活动,了解企业科研投入、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运用等情况,准确把握研发费用的归集范围,指导企业开展年度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等工作,鼓励企业积极争取国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切实提升全市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水平。三是政府要简政放权、还政于民,构建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体系并创造良好的企业经营环境,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关于全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国有资产监督年度计划安排,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白小平于去年10月中旬带领调研组,先后深入子长市、延长县、高新区等地,通过听取汇报、座谈讨论、查看管理台账和资产负债表等方式对全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

全市国有企业共计50家,资产总额1305.67亿元,负债总额917.17亿元,形成国有资产350.56亿元,其中:市级企业资产总额1281.3亿元,负债总额898.53亿元,形成国有资产344.83亿元;县区企业资产总额24.37亿元,负债总额18.64亿元,形成国有资产5.73亿元。

(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

全市独立核算的国有金融企业共20家,资产总额104.35亿元,负债总额8.58亿元,形成国有资产70.59亿元,其中:市属金融企业资产总额100.14亿元,负债总额8.31亿元,形成国有资产66.65亿元;县区金融企业资产总额4.21亿元,负债总额0.27亿元,形成国有资产3.94亿元。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全市独立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4042个,资产总额616.47亿元,负债总额122.66亿元,净资产总额493.81亿元。其中: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526个,资产总额309.89亿元,负债总额48.21亿元,净资产总额261.68亿元;县区行政事业单位3516个,资产总额306.58亿元,负债总额74.45亿元,净资产总额232.13亿元。全市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493.67亿元,其中:公共基础设施(主要是公路、机场、航道、水库等)202.21亿元;市政基础设施(主要是园林绿化、地下管网、供水供气供热等)30.48亿元;政府储备物资2.55亿元;保障性住房44.37亿元;受托代理资产157.72亿元;其他资产56.34亿元;全市文物4.63万件。

(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

全市总土地面积5554.63万亩,其中:农用地5387.65万亩,建设用地104.72万亩,未利用地62.26万亩。全市林地面积4454.28万亩,占国土面积的80.17%。全市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页岩气等11种,其中:石油储量13.8亿吨,煤炭储量110亿吨,天然气储量3000亿立方米,紫砂陶土储量5000多万吨。全市水资源总量13.35亿立方米。

二、国有资产管理总体情况

市政府贯彻落实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向人大报告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机制建设,加大国有资产底数摸排统计力度,推进国有资产规范化管理,狠抓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增强管理公开透明度,国有资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

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和重组整合加快推进,混改、股改继续深化,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取得显著成效。16家集团公司全部控制在三级以内,“一企一策”制定压减方案,对“36+3”户市属国有企业实行脱钩改革。制定《市属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进一步推进市属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企业薪酬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按月对企业融资、还本付息等情况摸底,每季度末对企业重大财务风险隐患进行排查,风险预警机制和融资担保动态管理持续强化,企业风险防控能力不断提高。

(二)提高风险管控水平,发挥金融服务实体作用

国有金融企业改革有序推进,企业运营效益明显改善,金融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财政部门集中统一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深入推进,国有金融企业逐步纳入产权登记管理系统和绩效评价体系,各级财政部门及金融机构国有金融资本产权登记工作主体责任进一步明确。通过财务快报、专项汇报、财务决算等手段,加强国有金融企业各项指标监测分析,国有金融资产监管不断强化。出台应对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金融方面扶持政策,控制担保费率不超过1%,构建政银企复工复产对接平台,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增强。

(三)促进资产合理配置,规范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

出台《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取得实效。印发《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集中统一管理实施办法》,将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各类经营性资产统一移交市国资中心集中监管。在建工程转固和公共基础设施入账工作深入推进,固定资产条码化管理持续加强,管理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资产管理基础不断强化。对超标配置、低效运转或长期闲置资产在不同部门和单位之间调剂、共享使用,对老城区闲置政府公寓楼、干部周转房和涉案资产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行公开拍卖。减免中小企业房租政策落实有力,对承租行政事业单位房屋的中小企业给予3个月房租减免,共计1135.9万元。

(四)强化自然资源保护,推动自然资源高效能管理

一是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试点,有序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城市双修双改”不断加强,城市环境持续改善。国土“三调”工作扎实推进,全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深入开展。统筹安排项目用地,推动重点项目及时落地,2021年全市共完成国有土地供应482宗2.1529万亩,出让186宗6022.62亩、成交价款64.14亿元。二是规范矿产资源管理。制定《延安市自然资源领域矿产资源管理制度》,矿业开发布局持续优化,矿产资源用途管控不断加强。废弃矿山拉网式地质环境综合调查深入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持续加强,先后创建绿色矿山14个,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协调发展、同频共振新格局初步形成。三是强化林业资源保护。新一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圆满完成,森林资源动态管理持续加强。森林督查暨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工作深入开展。重大违法案件打击力度加大,全市共查处各类林业行政案件419起。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检查和火险隐患整治专项行动持续开展,20年未发生大的森林草原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六次蝉联“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四是统筹做好水资源管理。黄河引水工程按期通水,南沟门水利枢纽及南北线供水工程建成投用,吴起大树梁等一批水源工程建成投用。王瑶水库、红庄水库、南沟门水库和13个县城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调整和重新划定工作顺利完成,一级保护区实现全封闭管理。城区供水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对4575处农村供水水源采取围网隔离、设立界桩、安装摄像头等防护措施。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我市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方面(不含金融企业)

一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滞后。多数市属国企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完善,“三会一层”决策监督制衡机制不完备,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不够明确。市场化经营机制还不完善,企业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主动搞营销、做推广、跑市场意识不强。薪酬与绩效挂钩、市场化薪酬分配、中长期激励机制尚不健全,薪酬制度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二是项目投资质量不高。企业项目盘子储备容量小,缺乏投资额度大、辐射带动强、社会效益好的项目。重点项目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板块,缺乏高精尖技术要素支撑。三是风险管控不容乐观。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高,非标类高成本融资品种多,还本付息金额大,企业盈利能力难以支撑债务偿还,依靠借新还旧,陷入以债养债恶性循环。截至去年12月底,市属国企负债总额496.26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66.0%,7户企业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负值。

(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一是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措施不够到位,出资人职责机构分散、多头管理的问题依然存在。二是资本规模偏小。全市国有金融企业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偏小、数量较少,短期难以对我市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是结构多样化不足。我市国有金融企业大多为担保公司、小贷公司和股权投资基金公司,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核心业务仍是空白。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一是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单位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监管责任意识不强,“国有”意识淡薄、“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处置”等问题依然突出。二是资产管理规范化程度不高。资产登记、变更、注销、处置、盘点不及时和底数不清、账实不符等问题仍然较为普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机制不够健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月报制度执行不够到位,资产动态监管仍需加强。三是资产管理绩效不高。资产统筹调配机制不健全,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只讲需求、不计成本,盲目购买、重复配置和闲置浪费问题依然普遍存在。

(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方面

一是资产底数不清。国有自然资源资产调查统计还存在基础资料搜集难、数据陈旧、基础数据不准确等问题。台账数据绝大多数为实物量,缺乏货币量统计,无法准确展现资产的市场价值,部门统计数据有交叉重叠和漏报漏统问题。二是保护与开发利用矛盾突出。自然资源保护和节约制度落实不够到位,重开发轻保护、资源利用粗放等问题仍然存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三是水污染防治压力较大。市辖区水环境质量不高,水资源保护基础较为薄弱,偷排直排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事件时有发生,水污染防治成效不够明显。

四、几点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强人大国有资产监督职能。党的十九大强调,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党中央明确要求政府每年要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向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不能等同于其他专项报告,要提高政治站位并放在更加重要位置。要贯彻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以健全国有资产报告制度为重要抓手管好用好国有资产,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强化国有资产各类信息平台建设,切实提高信息共享水平。推动国有资产审计监督全覆盖,更好发挥审计的国有资产监督职能作用。依法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公开透明,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让人民真正监督。

(二)深化国企改革,壮大国有企业发展实力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监管,进一步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健全管理者和员工贡献与薪酬、职务相挂钩的激励机制,强化绩效管理。加大在建、续建、新建项目投资和建设力度,助推我市经济稳步增长。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加强企业风险管控,厘清政府债务与企业债务边界,严控负债规模,确保资金链安全。

(三)优化资本布局,做大做强国有金融资本

认真落实财政部门集中统一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深化国有金融企业改革,激发和释放企业活力。优化国有金融资本布局,培育壮大地方金融领军企业,拓展金融市场深度广度。建立现代金融企业服务实体经济体系,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以管资本为纽带,以产权监管为手段,加快构建市场化管理机制。抓好国有金融资本基础管理,对金融企业国有资本变动实行全流程监管。缩短融资链条,降低融资成本,积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四)加强规范管理,提升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质效

摸清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家底,做到实物清楚、数据准确、账实相符。强化“国有”意识,把资产管理放在与财政资金管理同等重要位置,提高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将资产管理嵌入财政预算管理核心环节,设置资产上账前置环节,实行先上账后报销。健全资产统筹调配机制,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避免资产闲置浪费。

(五)注重生态保护,提高自然资源资产效益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提高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维护好自然资源资产全民所有者权益。摸清自然资源资产底数,及时跟踪掌握自然资源变化情况,健全自然资源资产台账,加快推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合理利用国有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强化水资源保护,保障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

关于全市旅游康养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安排,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史芳带队,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市文旅体局相关负责同志、部分市人大代表组成调研组,于7月份先后深入全市11个旗县市区,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就全市旅游康养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并于7月28日召开座谈会,听取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情况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旅游康养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总体情况

2022年1-6月份,全市接待旅游人数357万人次,实现收入21.52亿元,与2019年同比分别下降67.23%和76.1%,受疫情影响,旅游人数、收入呈逐年下降趋势,旅游康养产业发展压力较大。旅游景区方面:全市现有A级景区23家,(4A级景区9家、3A级景区10家、2A级景区4家),2021年全市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341万人、收入3.8亿元,与2019年同比分别下降47%和60%。民宿、旅游接待户方面:全市现有民宿87家,5星级及以上乡村旅游接待户27家;2021年接待游客66.15万人、收入5500万元,与2019年同比分别下降11%和15%。康养产业方面:全市现有重点康养产业项目18个(已建成并投入运营2个,正在建设12个,计划建设4个),医养康养院(老年公寓)13处。

(二)产业发展优势

交通区位优势。我市东距首都北京仅240公里,西距呼和浩特150公里,南距大同120公里,北与蒙古国接壤,距二连浩特口岸300公里,市内有5条高速公路、6条铁路,机场正在申请开放航空口岸,是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重点区域、是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区、是“一带一路”和中欧班列唯一的非省会枢纽节点城市,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23个物流枢纽载体城市之一。

生态旅游优势。我市空气清新、气候凉爽,绿化覆盖率达到36.9%以上,林草覆盖率达到76.3%。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330天,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境内拥有辉腾锡勒高山草甸草原、神舟飞船回归的杜尔伯特大草原、神秘的乌兰哈达火山草原,还有10万亩原生态的红召高山牧场,属于典型的高山湿地草原,草原多样性在内蒙古是独一无二的,被誉为“草原博物馆”。

城市形象优势。近年来,我市稳步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获得“全国五星级慈善城市”“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多项荣誉称号,入选全国首批老年健康西部行项目点。

(三)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积极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1月至今,我市共争取自治区旅游发展资金1230万元,用于景区配套设施提升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搭建完成“乌兰察布市文化旅游体育服务云”框架和智慧文旅体康养信息化平台,启动“一部手机游乌兰察布”智慧旅游建设。推动林胡古塞、集宁红色战役纪念园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完成集宁大河湾滑雪场创建国家4A级景区,丰镇隆盛庄、卓资县明星沟创建国家3A级景区自治区专家初审工作。乌兰察布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完成并即将投入运营。成功举办2022乌兰察布草原避暑康养旅游季活动和“感悟中华文化·畅游祖国北疆”之万里茶道主题系列活动。

二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2022年计划实施文旅重点项目76个,总投资125.02亿元(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项目35个,投资总额52.76亿元)。截至6月底,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红崖台地旅游景区、卓资县“百里画廊”、察右后旗民宿集群等24个项目完成投资4.23亿元。集宁区乌兰美观逸堂养生中心、丰镇市绿康源项目、察右后旗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温泉)项目、卓资县林胡古塞森林康养项目和兴和县百美康养民宿等重点康养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

三是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与康辉旅行社、中青旅、中旅、中旅联、阿里飞猪、美团等企业对接,截至6月底,集宁区李老虎村民宿聚落项目、四子王旗格根塔拉景区招商引资项目、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南服务区商务酒店及商业街建设项目等12个项目完成签约,总投资额达6.94亿元。察右后旗乌兰哈达火山旅游景区运营项目、四子王旗红崖台地运营管理项目、卓资县“百里画廊”项目运营管理等9个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四是大力促进民宿产业发展。我市编制完成《乌兰察布市民宿旅游发展规划》(初稿),并指导各旗县市区编制民宿旅游发展规划,目前已有6个旗县市区完成规划编制。建立支持大学生创业发展民宿旅游联席会议制度。加快推进乌兰哈达火山周边9个村、集宁区李老虎村、察右前旗南村等整村民宿建设进度。壹蒙壹牧民宿、望山民宿、游牧星空民宿等5家民宿被评为自治区首批丙级旅游民宿,其中望山民宿通过全国甲级民宿的自治区专家初审环节。

五是不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与央视、携程等平台合作宣传推广,在北京市高端社区、地铁、西客站、广播电台、高铁等载体投放宣传广告,依托呼包鄂乌一体化、京蒙帮扶协作等平台,深耕“北京向西一步·就是乌兰察布”“生态草原、避暑之都”品牌形象。开展网红打卡、比赛、媒体矩阵等宣传营销活动,制作完成乌兰察布市四季旅游宣传片和推介视频并投入推广,新编印文旅宣传画册、旅游指南、折页等文旅宣传资料10万册,不断加大宣传力度。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对旅游康养产业发展认识不够。首先是对旅游与康养的融合发展认识不足。通过调研走访的全市11个旗县市区,绝大多数旗县对旅游康养概念理解不深,对旅游康养如何融合、如何推动产业发展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二者难以结合起来。其次是对服务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存在服务意识不浓、服务不到位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二是配套政策支撑不足。《乌兰察布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通过五年发展,全市初步建成医疗康复+养老养生+旅游康养等业态齐全,实现覆盖中高低端、面向市内外、兼顾政府托底与市场需求的大健康产业完整体系。然而,目前我市旅游康养产业相关发展政策、配套实施方案,土地、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仍未出台,产业发展标准和行业监管机制尚未明确,全市缺乏统一规划,各部门之间缺少一致性与协调性。加之旅游康养项目投入和运营费用较高,风险较大,导致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性不高,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三是旅游康养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现阶段我市旅游康养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全市整体发展要求。旅游资源和民宿大多集中在农村牧区,一些景区与外部联系不畅,没有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水、电、网、通讯信号、上下水、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康养机构大多数为小型养老公寓,规模小、层次低,医疗保健、休闲娱乐、安全防护等设施配套不齐,同时运营效益普遍不高,影响持续发展积极性。

四是专业人才相对匮乏。旅游康养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涉及健康、养老、医疗、旅游、绿色农业等诸多领域,需要大量专业人才,但当前各领域管理型、创新型、营销型人才普遍匮乏,且存在“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等问题。

五是业态融合不足。我市虽拥有一定的旅游资源,但“旅游+康养”融合度不够,旅游产业与养生养老、疗养保健、康复休闲等服务项目融合度不高。部分旅游景点虽已尝试依托生态旅游资源,建立疗养、养老、养生基地,但目前还是在建设或起步阶段,没有形成规模。

三、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政策支持,统筹规划引导

政府加强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统筹推进旅游康养产业发展。一是统筹规划全市旅游康养产业发展,在发展全域旅游的基础上有重点选择旅游或康养基础好、资源好的旗县,以旅游带动康养,或以康养带动旅游,从而实现产业发展。把加快发展旅游康养产业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重点民生工程。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健全相关部门议事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推动旅游康养产业发展方面的主导作用。二是制定行业标准。对基础设施、卫生条件、质量标准、服务规范等作出明确要求,切实提高旅游康养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三是政策扶持要跟进。旅游康养产业涉及面广,前期投入大,做成熟需要较长时间,需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在统筹规划方面要进一步优化“一心两带多点”的产业布局,推出涵盖草原风情游、休闲康养游、民俗体验游、红色研学游、冰雪运动游等的文化旅游体育产品,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模式,构建大健康产业发展体系,不断提升旅游康养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二)摸清资源家底,精准定位市场

推动我市旅游康养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摸清家底,做好规划,精准定位市场。开展旅游康养资源普查工作,进行资源调查和评价,为资源统一管理和产业专项规划提供规范、一致、权威的基础数据支撑。依托我市资源优势,瞄准定位,厘清思路,与乌兰察布市“十四五”总体规划实现有效衔接。通过摸清家底,充分认识市场基础和条件,进而精准定位目标市场。

(三)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游客体验

全面提升旅游康养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景区内部道路建设,完善城乡、城景和景区之间的公路体系,促进客运网络体系与旅游景区景点、旅游重点乡村的链接。发挥政府和企业积极性,有条件的地方开通旅游康养班车运营。完善旅游接待、住宿、餐饮、康养等配套设施,营造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四)推进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我市大多数旅游康养产业集中在农村牧区,发展旅游康养产业可以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把乡村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文脉和发展乡村旅游康养统一起来,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康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制定切实可行的乡村民宿提升计划,扶持农牧民开设农家乐、牧家乐、民宿客栈,推动建设一批乡村旅游、乡村民宿示范户,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康养品牌。

(五)统筹各方力量,吸引社会资本

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化运作等多种方式,加快建设进度,通过重点项目带动全市旅游康养产业上规模、上层次。动员全社会力量,大力开展旅游康养产业招商引资,吸引大型企业投资、专业公司运营,实现旅游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六)加强宣传推广,建立品牌效应

围绕“草原避暑之都.康养休闲福地”品牌,深化京蒙协作,主动融入“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完成呼包鄂乌智慧文旅一体化建设,实现一部手机游四地,响应“内蒙古人游内蒙”,做大做强周边游。依托官网、广播电视、携程APP、抖音、快手等做好线上宣传,大力开展网红打卡、直播等宣传营销活动,全方位开展宣传推广。

(七)加大育引结合,夯实人才基础

一是引进高端指导型人才。聘请在相关领域从事研究的专家为我市常年顾问;二是加强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引进力度,引入专业团队管理运营重点旅游康养项目,积极引进知名人才培训机构入驻我市;三是加快本土产业人才的培养,将旅游康养产业人才培养工程纳入政府补贴范围,支持集宁师范学院、乌兰察布职业学院和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加强相关专业学科建设,有针对性培养人才。【更多免费素材,公众号:公文】

(八)探索助力借力,推动融合发展

利用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的知名度,提高康养产业的吸引力和舒适度;通过康养产业的提级上档,带动周边旅游观光的业务和效益。在有条件的景区和旅游点开辟康养基地和康养项目,引入“候鸟式养老”“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等康养业务,实现资源共享,相互借力。在有条件的康养基地,组织有行动能力的疗养人士开开展“周边漫游”“有氧运动”“观光游览”等活动,助力当地旅游产业增收提效。

(九)提高认识水平,扩大发展思路

通过宣传旅游康养现状以及趋势、政策法规、发展前景等知识,不断提高全市范围对旅游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认识水平,形成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旅游康养发展的良好氛围。增强服务意识,增加满意度,助力产业发展。扩大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各相关部门和旗县应积极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借鉴先进做法,找准产业结合点,突破发展瓶颈。

关于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2022年工作要点,市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情况专项工作报告。4月上旬,在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下,成立了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张荣海为组长的调研组,制定下发了《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情况专项工作报告的实施方案》。4月下旬,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召集市人社局有关人员召开了调研任务部署会。5月下旬,调研组先后赴鲁山县、宝丰县及5家企业开展了实地调研,听取了工作汇报,召开了座谈会,深入了解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一)人力资源市场健康发展。一是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投入近千万元启动全市人力资源服务系统信息化建设项目,建成平顶山公共就业人才网、人才市场智能化招聘大厅信息化平台,建立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系统。定期发布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提高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匹配效率。二是积极落实优惠政策。简化行政许可事项,出台职业介绍补贴政策措施,制定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引进国内外高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用人单位合作引进人才或提供引进人才服务。定期组织绩效评比,对业绩突出的机构,给予相应免租场所或租金补贴。三是创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去年,我市创建了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已入园机构15家兑现补贴资金70多万元,对大众创业有突出贡献的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

(二)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加强审批把关,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强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监管,规范人力资源服务行为。一是加强监管,维护市场规范运营。通过定期报告、市场巡查、实地巡查核实、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行动、受理投诉举报等措施,打击非法劳务中介行为,查处乱收费行为,维护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和求职者合法权益。二是示范引领,营造诚信守法氛围。去年,从全市各类企业、民办教育机构等法人主体中抽取1427家单位进行评定,将守法诚信机构纳入诚信“红名单”,颁发信用等级牌匾,大力营造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社会氛围。三是实施奖惩,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完善激励措施,建立惩戒机制,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创建活动,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不断强化信用等级的约束作用。

(三)公共服务机构作用突出。目前,全市共有公共人才服务机构23家。其中,市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3家、各县(市、区)人才职介服务机构20家,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一是加大现场招聘频次。去年共举办现场招聘会21场,组织331家企业进场招聘,提供就业方位11027个,求职人员约2389人,达成就业意向705人(次)。二是创建直播带岗模式。建成智能化人才市场监管监控分析平台,对人力资源市场相关数据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分析,定期发布人才流动分析报告,开展“万人助万企、人社在行动”平顶山市首届云直播带岗活动,提供人才需求岗位6000余个。三是动员企业招才引智。组织企业开发人才需求岗位,宣传人才优惠政策、开展招才引智活动、促进人才(项目)合作对接。积极参加“2021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招聘会”,举办“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平顶山市招聘专场活动”,有120家用人单位到场布展招聘,提供岗位4643个。2021年,市人才交流中心被人社部命名为“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

(四)民营服务机构蓬勃发展。目前,全市有民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56家,从业人员4100余人,为促进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去年,服务用人单位3412家,发布岗位信息57361条,累计帮助实现就业和流动57955人(次),实现营业收入7.6亿元。平顶山市中业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累计为1000余家企事业单位、近10万人(次)劳动者提供人力资源服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星级纳税企业,被省工信厅评为“河南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二、存在问题

(一)民营人力资源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当前,疫情对人力资源民营企业影响较大,经营停顿,资金流断裂。虽然政府部门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措施,但是,由于通胀影响,经营成本上升,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不少民营企业经营遇到困难,难以持续维持。

(二)人力资源市场“求职难”“招工难”现象并存。受产业结构影响,我市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和发展不够,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迟缓,存在“有人没活干”求职难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不少求职者不愿到私企、民营单位就业,民营和私企岗位出现“用工荒”,存在“有活没人干”招工难现象。

(三)缺少人力资源龙头企业。目前我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还不完善,整体规划存在薄弱环节,人力资源产业园普遍规模小、数量少,发展较为缓慢,能提供更多差异化、个性化、高端优质服务的人力资源龙头企业还很稀缺。

(四)信息化建设短板依然突出。公共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的短板依然突出,成为制约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发展的“瓶颈”。

三、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扶持政策。加大对民营企业扶持力度,出台具体优惠政策,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长期规划,依托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重点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具有竞争力的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综合性企业,细化专业分工,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项目,深化服务内容,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二)进一步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高效运转。建立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监测和发布机制,提高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分析质量,为人力资源及就业服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公平竞争、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服务的人力资源流动配置机制,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三)进一步激发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活力。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引进国内优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建立一批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龙头企业,进一步促进就业和加快发展。

(四)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信息化水平。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强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完善公共就业人才网功能,大力推进人力资源服务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增强服务便捷性,满足全市各行各业用工需求。

关于全市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安排,9月中下旬,副主任毕普民带领调研组,就全市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赴XXX区、黄山区、歙县、休宁县,深入学校、企业、实训基地等,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详细了解我市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征求各方意见建议。之后调研组又赴宣城市,考察学习宣城市职业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先进经验。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情况

全市共有高等职业院校2所,其中市属公办高职院校1所:黄山职业技术学院;省属民办高职院校1所:黄山健康职业学院。截至目前,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全日制在籍学生9445人,专任教师285名。黄山健康职业学院全日制在籍学生8596人,专任教师144名。

全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0所,其中公办学校7所:安徽省徽州师范学校、黄山炎培职业学校、安徽省行知学校、黄山旅游管理学校、休宁徽匠学校、黟县职业学校、祁门县永泰技术学校;民办学校3所:黄山市求是学校、黄山市当代职业学校、歙县现代职业学校。截至目前,全市中职全日制在籍学生11041人,专任教师640名。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认真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紧紧围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技能型社会的目标要求,在加强统筹协调、提升服务水平、推进能力提升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市级统筹能力不断增强。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及时调整黄山市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领导组,逐步推进全市职业教育布局调整和规划实施。成立黄山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工作委员会,开展全市中职学校专业建设评估工作,加快完善“1+X”证书培训及评价体系,推进艺考等级制度建设,健全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制度。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2021年和2022年中职学校全日制招生人数分别占全市初中毕业生数43.06%和40.46%,毕业生就业升学率分别达99.67%和99.45%。组织开展中职教育办学资质清查工作,共梳理出全市具备招生资质的中职学校7所,停止招生学校3所;具备招生资质的中职专业点60个,其中,新增招生专业点2个,停止招生专业点10个。稳步推进职业技能评定工作,近两年共评定初级工402人,中级工339人,高级工70人。

(二)职教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出台并落实《黄山市企业招工校企定制培养计划》和《黄山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制定了《黄山职业教育服务九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开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情况摸底、全市职业院校实习管理排查等工作,推动校企合作走深走实。加快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达标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安徽省徽州师范学校、黄山炎培职业学校、安徽省行知学校、黄山旅游职业学校和休宁徽匠学校5所中职学校通过省颁B类评估验收,被认定为省合格中职学校。积极推动组建黄山职业教育集团、安徽非遗职业教育集团和安徽旅游职业教育集团。

(三)职业技能提升多向发力。加强对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的统筹协调,加大职业技能提升项目和资金的整合力度,推进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020年至今,全市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约8.5万人次、累计发放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资金约6454万元。坚持以赛促学、以赛培优,在2019年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黄山选手郑权获建筑石雕项目金牌,实现了安徽省金牌“零”的突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我市共设3个中国集训基地,有4名选手入选第46届世赛中国集训队。积极推动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目前,全市共认定技能大师工作室79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6家;在全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成果评鉴工作中,获省级技术创新成果奖4家,获省级人才培养成果奖6家。

二、存在问题

(一)职业教育投入保障不足。一是办学条件有待提升。部分职业学校多年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落后,在中央巡视整改和达标创建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歙县现代职业学校、黟县职业学校至今未完成学校自有土地、自有产权校舍和“双师型”教师占比等核心问题的整改,面临停止办学的困境。二是发展速度相对缓慢。部分中职学校在升级达标创建过程中,面临较大压力。安徽省徽州师范学校、安徽省行知中学,在争创省A类中等职业学校方面具有明显特色和突出优势,但受制于规模不足、师资不强、设备欠缺等因素,只能被评定为B类;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在政策配套、经费投入、人员编制、校园建设等方面,面临着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

(二)“小而不强”问题仍然突出。总体来看,我市中职学校、技工学校规模相对较小,力量分散。目前,全市中等职业学校10所,可容纳学生规模为18000人,全日制在籍学生数仅为11041人,占可容纳学生规模数的61%,占高职院校全日制在籍学生数的61%。一是特色发展创新不够。部分特色类职校创新发展思路不足,特色专业优势发挥不明显,有些传统技术类专业甚至面临招生困难。休宁徽匠学校,其木工专业作为其特色骨干专业,今年仅招录17名学生。二是办学质量有待提升。部分职业学校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比较传统,市场对接和专业拓展能力不足,在就业升学等方面优势不明显,吸引力不强。如,安徽省徽州师范学校师范类专业受政策限制,只能招收培养幼儿保育员,目前依赖挂靠黄山职业技术学院,让学生升入高职的“学前教育专业”学习,才得以保持招生稳定。

(三)产教融合程度不够深入。一是校企合作机制不够健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涉及办学性质、产权归属、法人治理结构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企业在人才培养和激励约束机制上不够完善,面临人才流失的风险,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二是校企合作层次相对较低。部分企业把“校企合作”简单地认为是劳动力培养和输出的理念,“人才”意识不强,产教融合层次不高。部分职业学校仍然存在用派遣实习生、推荐毕业生就业等方式来实现简单层面的校企合作,在定制培养、订单式培养等方面实质性的合作不多。

(四)教育教学改革有待深化。一是专业设置相对滞后。部分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仍然停留在低成本、好招生、见效快等基本层面,未能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匹配,与我市九大新兴产业紧密关联专业较少。例如,安徽省徽州师范学校因办学历史渊源,专业设置过于单一,学校发展受限。二是过度偏向学历提升。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为提高招生吸引力,解决自身办学生存发展问题,办学过程中相对偏向学历提升,忽视职业学校为地方经济产业发展培养技能人才的主责主业,导致学生实际就业特别是本地就业人数大幅减少,校企合作人才稳定输送存在困难。

三、意见建议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2021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今年,栗战书委员长在安徽调研时,第二站就来到宣城市调研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市强化人才建设、服务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加强统筹部署,形成职教合力

强化统筹布局。省政府会同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快技能安徽建设的意见》,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宣城市级层面也召开了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宣城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宣城市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宣城市职业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因此,建议我市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整体规划部署,高规格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重要指示以及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紧密结合我市资源特色优势和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明确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目标和具体举措,坚持高位推动,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我市职业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强化投入保障。加大财政教育经费增量向职业教育倾斜力度,进一步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职业教育经费体制,发挥失业保险基金作用,支持社会力量依法参与,加强各类产业扶持发展资金或基金对产教融合项目的支持力度,增强职业教育发展动能。

(二)优化整合资源,做大做强规模

推进“双高计划”。以黄山职业技术学院获批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为契机,借鉴宣城经验,突破职业教育学历“天花板”,集中力量将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成为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学校,争创国家“双高计划”学校和专业群。对照职教本科标准,推动学校内涵提升。支持黄山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与省属本科院校联合举办本科专业、独立申办本科专业等形式,争创黄山职业技术大学,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推进联合办学。根据省政府《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支持高职学校与中职学校组建区域性、行业性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在中职学校设置分校或分院,重点培养五年一贯制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黄山职业技术学院(黄山职业教育集团龙头单位)平台优势,大力支持黄山职教集团发展壮大。加强集团内中职、高职、本科院校的联动,重点畅通中高职衔接路径,支持职业技术学院与本市中职学校联合办学设置分校或分院。建议将目前挂靠黄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安徽省徽州师范学校整体并入黄山职业技术学院,打破安徽省徽州师范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瓶颈,做大做强品牌专业。对部分办学条件较差、办学质量不高的中职学校进行合并或开展联合办学,改变“弱、小、散、虚”局面。

(三)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

完善校企交流机制。坚持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推动职业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度合作,形成更加紧密的产教共同体。总结推广黄山炎培职业学校在做大做强汽修、数控等骨干专业、开办“安康·智能制造”定制班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推进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加强校企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建立技术技能人才供需目录数据库,加快培育市场导向、供需匹配、服务精准、运作规范的产教融合服务组织。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普通高等院校、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机制,提升关键学科、优势专业、专业技术高级岗位结构比例,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积极培育市级以上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团队,培养、引进一批技能领军人才,依托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打造一批覆盖重点专业领域的“徽州工匠之师”。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坚持实战、实训、实用的发展方向,加强职业学校、产业园区及企业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深度推进产学研用合作机制,推动职业学校与产业园区、开发区深度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园区。充分发挥职教联盟的作用,建设一批区域型特色化、专业化公共实训基地,由成员单位共建共享实训基地资源,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形成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训课程体系。促进技能大师工作室与实训基地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引领作用,通过人才孵化、技术创新与技能应用相结合的模式,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四)突出优势特色,打造黄山职教品牌

做优做强特色专业。黄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市,目前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项目,在种类和数量上均位居全省第一。不仅如此,我市在全国首创非遗职业教育集团,在全省首创旅游职业教育集团。我市职业教育要坚持特色化、品牌化发展道路,立足徽州文化,做优非遗特色,围绕旅游立市,做强旅游专业。推动高职院校之间、中职学校之间实行专业差异化发展,培育壮大新安医学、旅游管理、学前教育、传统工艺等示范、特色专业,鼓励发展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新兴专业及护理、康养、家政等人才紧缺领域专业。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积极推广黄山旅游管理学校在牵头组建安徽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加入“长三角旅游职教联盟”的创新经验,扩大联合发展效应。加强我市职业学校与国内外高水平职业教育机构和组织的交流合作,引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并进行本土化和再创新,不断提升合作办学水平。办好职业技能大赛。把职业技能大赛作为提升职业技能、加强对外宣传的重要载体,借助我市交通区位优势和“非遗”特色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世界技能大赛平台,积极组织开展创业创新大赛、职业技能大赛,打响“徽州工匠”“技能黄山”品牌。组建专家团队,加强赛事研究,完善技能竞赛制度,推进建设专业化、高标准集训基地。强化人才激励保障力度,加强对技能拔尖人才的培养升造,不断壮大我市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

关于全县社会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安排,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于10月下旬对全县社会治理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XX县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能治理,围绕矛盾纠纷化解、基层自治、社区管理等社会治理难点,统筹谋划、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政治、法治、自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社会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全县社会大局安宁祥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1、强化政治引领,共建共治格局初步形成。县域指挥系统强。成立了以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人大、政协、纪检、政法等部门为成员的平安XX建设领导小组,县委政法委负责牵头抓总,加强督导检查,坚持把平安建设、社会治理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以严督实考来促落实。加大投入保障强。县财政一次性拿出825万元解决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每年预算120万元经费,用于平安建设宣传、综治中心运行、321模式推广等工作,今年增加425万元专项工作经费,为平安建设、社会治理提供了坚强保障。党建引领作用强。持续抓好村(社区)党组织建设,新建、改扩建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积极创建省级、市级标准化示范村,在各村建立党建联系点,实现党建全覆盖、资源全集中,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作用得到强化和巩固。

2、坚持依法治理,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打防并举护民安。以护航党的XX大为主线,常态化扫黑除恶,聚焦盗抢骗、黄赌毒、交通安全、未成年人保护等群众身边的违法犯罪,开展平安建设“六大专项行动”,持续提升群众安全感。在治安防控方面,常态加强社会治安巡逻防控,强化重点人员管控,严格落实应急响应机制,实现了对社会面的有效控制。2021年度,社会治安满意度达到99.41%,位列全市第一,平安建设满意度达到99.13%,创历史新高,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二,连续四年获得省级平安县。治重化积解民忧。坚持落实领导坐班接访、约访下访、包案化解机制,推行“治理+说理”模式,建立“三力调解”和“无忧调解超市”机制,加强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全县146个村(社区)实现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解室和综治服务窗口全覆盖。聚焦积案化解,加强研判,捆绑各类资源一体化推进化解、帮扶、疏导和依法处置,一些久拖不决的信访问题得到了有效化解,累计化解各类信访积案113件,XX荣获“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聚力治乱保稳定。实施“三联三抓”工作机制,通过政法机关联镇抓社会治理、政法领导联村抓乱点整治、政法干警联案抓矛盾化解,推动政法力量下沉、治理重心下移,全县152个村(社区)实现“一村一干警”全覆盖,有力维护了平安稳定的良好局面。依法治县聚民心。大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以“八五”普法为主线,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结合综治平安建设宣讲,引导广大群众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围绕群众“急难愁盼”的法律需求,XX法院创新推出“1+5”团队助力乡村振兴举措,形成12个工作团队,深入到镇村开展法治宣传、纠纷调处、指导调解、乱象治理等工作,持续提升群众的法治获得感。聚焦特殊群体,XX检察院创新“司法救助+社会化救助”多元化救助模式,有效破解司法救助主体、资金来源、救助方式单一的难题,减少了社会对抗,《“三联三抓”打造“1+N”多元化司法救助模式》获评第一批全国检察机关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十佳案例”。

3、发展基层自治,源头化、精细化治理成效初显。一是推动城乡社区规范化建设。成立了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服务工作专班,实行领导包抓、部门包联责任制,加大投入实施社区基础设施补短板和促提升工程,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建成社区服务中心115个,覆盖率达到75.7%。对全县110个易地搬迁安置点新设立了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其它101个安置点就近划入行政村统一管理服务,并针对人户分离问题,在全县推广实行“户口簿+居住簿”制度,基本理顺了搬迁安置点的管理权限。二是全面推广“321”基层治理模式。整合综治、党建、应急管理、疫情防控等网格,大力推进“一网通”建设,建立网格分层分级管理服务体系,优化调整网格员1445名,通过县、镇、村、网格四级联动,形成了快捷的民情收集、民事办理、民意回应工作机制。三是持续推进社会治理重心下沉。在搬迁安置区探索推广“两新两微”治理模式,坚持“户分三类”因户施策,培育发展社区工厂103家,实施“十小工程”做实“微服务”,解决搬迁群众安居乐业的实际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统筹群众多方面需求,大力推进便民中心、综治中心、为农中心全覆盖,形成了闭环联治的“三进一联”“三位一体”服务群众工作格局。着力打造“老好人”调解品牌,在全县所有集镇和大型安置区实现了全覆盖,制定出台人民调解员以案定补办法,进一步规范了纠纷调解程序及纠纷认定补助标准,促进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互融互补。

4、发挥德治教化,善治水平得到提升。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1个所、152个站,实现了县镇村三级全覆盖。探索建立“书记主抓、上下联动”工作机制,组建“10+N”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开展宣讲服务活动,营造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良好氛围。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正向引导树新风,开展先进典型选树活动,健全村规民约监督奖励机制,建立“民风积分超市”,通过积分排名、评优、奖励等方式,引导群众加强道德修养、提升文明素质,新民风建设不断推进。

5、加强智慧支撑,社会治理防控能力不断增强。积极推进“雪亮工程”、“智慧安防”和“5G智慧乡村”建设,构建公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打造“智防风险”的平安前哨。全县共建设完成7个智慧安防小区,雪亮工程71个点位、157个探头,建设社会面一类视频522个,累计安装监控探头5885个,实现了公共区域重点部位全覆盖。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我县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积极探索,创新治理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难点和问题需要重视和解决。

1、搬迁安置区社会治理任务复杂繁重。从“十二五”到“十三五”,全县共规划建设了110个移民搬迁安置点(区),涉及搬迁人口近10万人。在搬迁过程中,搬迁安置区呈现出一种既不同于传统乡村又不同于城市社区的过渡性特点,居民生活、生产方式快速转变,各种利益冲突、民生保障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多样多发,社会治理任务复杂繁重。一是管理责任不明确。没有成立社区组织的安置区,目前由镇或者所在村兼管,这就造成了一方面镇村精力有限难以兼顾,另一方面由于“人户分离”,户籍地村委会鞭长莫及“管不了”,居住地村委会“不愿管”,不仅导致一些政策落实容易出现空档,也让搬迁户缺乏归属感。二是服务保障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居住环境管理、生活污水处理、房屋及附属设施维修等方面缺乏专业人员和资金来源,这些问题也给社区组织为群众服务带来困难。三是就业收入不稳定。外出务工受新冠疫情和经济发展大环境影响较大,群众普遍反映工作岗位比过去难找。社区工厂规模不大、工资水平偏低,吸纳就业能力有限。土地、山林等资源弃耕撂荒,处于闲置状态。四是居住簿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调研中搬迁安置社区反映,居住簿制度在实际实施中,户籍地和居住地两地管理服务职责还不明晰,各行业部门缺乏沟通联动,信息数据系统服务端口没有统一融合,大部分政策兑付还要回原户籍地办理,社区和搬迁群众之间缺少联络纽带,没有很好的相互融入。

2、依法治理的力度还需加大。一是矛盾调处化解难。当前,由于历史遗留、政策落实、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矛盾日益增多,涉及面广,情况复杂,部分信访积案化解难度大,一些群众长期缠访闹访,非法上访问题时有发生,对违法闹访的依法打击震摄还不够有力,信访不信法的治理难题还未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仍需深化;二是矛盾源头预防治理薄弱。在重点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民生惠农政策落实、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干部作风等最容易诱发信访矛盾的方面,源头预防治理仍存在薄弱环节,仍有初访变重访等问题发生;三是非法集资融资、电信网络诈骗多发。据统计,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全县共发生电信诈骗类案件257起,占全县刑事案件总数的49.5%,群众受损1764万元,追赃挽损190万元,仅占受骗金额的10.7%,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任务艰巨。反诈宣传防范还不够精准,群众反诈意识不强,我县“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率仅为22.4%,各行业监管部门的综合治理能力还不强,源头防范、全民反诈的工作格局还未形成。

3、社会治理基层基础薄弱。一是队伍力量薄弱。基层从事政法综治等社会治理的专职人员较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人员不足问题突出,掣肘了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城乡社区工作人员配比不够,工资待遇低,队伍不稳定。以城关南城社区为例,按照管理人口数应配备15个工作人员,但目前仅有8人,因负责的事务太多,在组织群众、服务群众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老好人”调解工作室虽然实现各镇全覆盖,但缺少具有法律素养的人员,村级调解组织成员法律水平不高,“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二是社会组织的活力还未有效激发。我县社会组织整体存在实力小、资金缺乏、内部管理不规范、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公益、慈善、城乡社区服务类较少,且活动开展不够,理事会的作用不明显,服务社会水平不高。三是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还不够。法治宣传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对边远村的宣传还有差距,全民学法用法守法意识还不够浓厚。

4、“321”基层治理模式实体化运行还有差距。各镇村之间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村对优化调整的网格员培训还比较滞后,个别的镇和部门对推广“321”基层治理模式缺乏系统思考、缺乏力量统筹;“一网通”网格员机制还未完全形成,各镇大部分网格员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普遍存在,专职网格员较少,年龄普遍偏大,知识结构较低,不懂综治APP操作,且移动终端又不能补充,导致“321”网格员与综治网格员工作不能融合,加之目前仍未明确专职网格员的报酬待遇,网格员履职热情不高,部分网格员甚至不愿履职。

5、共建共治的合力还不够。一是社会公众对社会治理的认知度还不高,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有效参与的途径不多。部分干部把社会治理仅仅理解为管理和管控,忽视了激发社会活力,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结构还没有形成。二是共驻共建评议考核力度不够,督导检查不到位,部分单位思想上不重视,参与社区共驻共建主动性不强,融合度不够,活动开展缺少创新,为民服务实效不够明显。三是智慧系统多头建设、各自为政,虽然重点部位监控探头覆盖率高,但联通率不够,各个方面的信息系统自成体系,存在规划缺少统筹、系统功能重叠、建设运营分散的现象,未做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形成合力。

三、几点建议

对标新形势新任务,要以党的XX大精神为统领,顺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决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1、坚持党的领导,凝聚社会治理合力。要充分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政治引领贯穿于基层治理全过程和各方面,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打造基层战斗堡垒。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不断健全基层治理党的领导体制,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加强日常监督,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建深度融合。构建党委领导、党政统筹、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完善党建引领的社会参与制度,支持党组织健全、管理规范的社会组织优先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服务项目。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进一步完善机关企事业单位与乡镇、村(社区)党组织的联建共建机制,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参与基层治理、有效服务群众,将党组织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末梢。增强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加强乡镇党委对基层政权建设的领导,增强乡镇行政执行能力,优化乡镇政务服务流程,全面推进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理。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好农业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建设及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等工作,增强为民服务的能力。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深化人大代表联络站和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收集、办理和反馈的渠道。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细化乡镇应急预案,建立应急管理队伍,加强物资储备和应急演练,不断增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强化社会治理宣传。深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宣传工作,优化整合宣传资源,增强宣传的广泛性和针对性,面向群众广泛宣传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内容和目标,提升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良好氛围。

2、强化自治基础,增强社会治理源动力。社会治理基础在自治,要进一步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以自治增强社会治理源动力。建好用好“321”基层治理模式。加快实施“一网通”建设,统筹整合“网格化”资源,打通各行业系统的横向壁垒,做实网格化管理,做优精细化服务,加大整合和培训力度,选优配强“网格员”队伍,不断提升全县“321”基层治理模式的工作质效。尽快制定全县专职网格员待遇标准,并纳入县财政预算予以保障,推动形成集政策宣传、信息采集、矛盾化解、安全防范、服务代办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网通”格局。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优化社区“三委会”班子结构,理顺镇、部门、社区关系,规范社区公共服务和代办政务服务事项,建立责任清单,压实管理责任。以“一老一幼”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一部三室三站一场”建设,全面提升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标准化水平。保障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综合考虑服务居民数量等因素按标准配备社区工作者,建立岗位薪酬制度并完善动态调整机制,落实社会保险待遇,提高社区队伍的稳定性。探索建立以“整合资源、便民服务、扩大就业”为宗旨的家庭服务中心,搭建起社区居民、社会组织和服务企业之间的桥梁。探索物业管理与社区居民自治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努力实现资源共有、信息共享、责任明确、工作联动,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自治。赋予民权激发自治活力。广泛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以乡贤引领、社群自治为核心,引导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共融共进,推行公开议事机制,汇聚群众参与的硬核力量,让矛盾纠纷化解于微处。组织群众力量参与治安巡逻、安全巡防、疫情防控,形成互防联动、覆盖全域的群防群治机制。

3、聚焦乡村振兴,加强农村新型社区治理。把搬迁安置区作为乡村治理探索创新、推进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全面推行“两新两微”治理经验。标准化建好“新社区”。把全县110个安置区分大小按照不同模式设立搬迁社区,建立社区党组织和管理办公室,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充实搬迁社区管理人员,进一步明晰户籍地和居住地村“两委”组织管理责任,充分保障搬迁群众的权益。根据搬迁安置区规模和实际情况,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有序推进5G基站、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补齐部分小型安置区垃圾、污水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快递进村”全覆盖,打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快捷通道,不断满足搬迁群众实际需求。项目化培育“新工厂”。把社区工厂作为解决搬迁群众就近就业的重大民生项目,完善部门结对帮扶社区工厂工作机制,实现百户以上社区全覆盖。大力培育经营主体,积极推进“三变”改革,引导搬迁群众流转入股山林、土地,盘活现有农房,实现多渠道增收。同时,要积极鼓励外出群众返乡创业,公益岗位优先保障搬迁群众就业,牢牢守住返贫底线。清单化提供“微服务”。建立生活服务清单,大力推进搬迁社区“十小工程”建设,解决群众身边的难题;建立就业服务清单,做好动态台账,对未就业劳动力精准提供就业培训和岗位信息;建立就学服务清单,摸清学龄人口就学状况,确保全部入学。信息化落实“微管理”。统筹各镇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居住簿”配套办法,开发“XX县移民搬迁信息管理系统”,系统预留政法、医保、社保、民政、农林、教育等行业查验接口,实现人户分离数据的规范采集与规范管理,人口信息共建共享、闭环运行、无缝对接。

4、深化法治实践,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坚持把社会治理纳入法治轨道,持续深化平安XX建设,巩固提升满意度,为争创省级平安县、夺取“平安银鼎”奠定坚实基础。增强平安建设能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推进“千里平安长廊”建设,常态化加强平安建设宣传,进一步加强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充实综治队伍,健全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机制和心理疏导服务机制。深入推进“无黑无恶示范”创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努力营造黑不出、恶不生、乱不起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大力推进乡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雪亮工程”建设,聚焦群众深恶痛绝的“黄赌毒、盗抢骗”等问题,深化落实“三个精准防范”,常态化抓好社会面巡逻防控、公共安全监管、暴力命案防控等重点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全面加强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矫正对象等特殊人群监管,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平安就在身边。突出抓好全民反诈。扎实推进“防涉诈案件、扫涉诈窝点、降涉案两卡、管涉诈人员”四大行动,以“无诈示范镇村”创建为抓手,持续加强防诈反诈宣传,精准下发涉诈预警信息,努力守好群众“钱袋子”。构建多元化矛盾化解体系。坚持落实包案化解机制,完善“三力调解”和“无忧调解超市”机制,加大对缠访闹访打击力度,规范信访秩序。全面加强风险研判预警,清单式、台账式摸排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做到对各类矛盾隐患的动态掌握、有效预警、及时化解,实现变事后稳控为源头治理。通过以案奖补、以案定补等办法,把明理守法的退休干部和乡贤人才吸纳到调解队伍中,依托镇综治中心做深做实“老好人”调解品牌,推进“一村(社区)一专职人民调解员”。深耕“三联三抓”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政法单位联镇、政法领导联村和政法干警联案责任,强化重点领域调处,深化“一村一干警”和“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积极引导群众理性反映诉求,依法维护正当权益,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行为自觉。

5、以德治促善治,营造政通人和新局面。要以德治为抓手,以德治育文明,以德治促善治,提升社会治理的“软实力”。以文养德。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常态化开展“文化XX”系列活动,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茶文化内涵,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村史馆,用优秀传统文化温润心灵,敦化风气。积极创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开展全民阅读、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以贤传德。深化“德润XX”建设,持续推进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完善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功能,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建立基层志愿服务机制,传导正确价值取向,推动形成向善向上、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巩固提升新民风建设成果,建好用好家风馆,强化村规民约落实,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6、统筹资源融合,加快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建设。以智慧赋能推动社会治理能力升级,推进科技创新应用与传×××理手段的深度融合。一是要统筹规划建设。要将镇、村纳入信息化建设规划,统筹推进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基础设施、系统平台和应用终端建设,强化系统集成、数据融合和网络安全保障。二是要整合数据资源。建立全县“一网通管”指挥调度平台,运用大数据整合全县各镇各部门数据资源,制定政务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机制,实现互联互通,实时共享,形成多级多元、统调统管的指挥调度体系。三是要拓展应用场景。加快推动政务服务平台向各镇延伸,加强智慧社区信息系统建设,提升政策宣传、民情沟通、便民服务效能。要充分考虑老年人习惯,推行适老化和无障碍信息服务,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效率和水平。

关于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深入推进我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按照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县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将听取县人民政府关于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情况的报告,8月24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宝林带领调研组对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同沟寺镇初级中学、周家山镇柳营小学、勉阳街道办中心小学、实验小学天荡校区、X县第三中学等5个中小学校进行了实地调研、走访考察,详细听取了县教体局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的情况汇报,并进行了座谈交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指标涉及资源配置、政府保障、教育质量、社会认可度四个方面32项指标,除社会认可度达85%和质量监测中相关学生学业水平达到Ⅱ级以上且校际差异率低于0.15外,其余30项指标全县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必须项项达标、校校达标、校际差异系数达标。32项指标外,设置一票否决项6个(以考试方式招生、违规择校、存在重点校或重点班、有编不补或长期聘用编外教师、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或严重违纪违规、弄虚作假)。评估时采取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方式,县域内一项不过一校不过,一校不过一县不过。按照全市的统一安排,我县被列为第三批创建县,在2023年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创建工作要逐级通过市级复核、省级评估,最终要经过国家认定。

全县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82所,其中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仁德学校),九年制学校5所,初级中学9所,小学66所,特教学校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8701人(小学18952人,初中9749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2410人(小学1401人,初中1009人)。2022年4月,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对我县6个涉教部门和82所学校进行了全覆盖过程督导,全县30项指标17项达标,82所学校47所基本达标,达标率56%。5月,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对我县6个涉教部门和义务段11所中小学校进行了过程督导,基本达标学校7所,达标率63.64%。目前,我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主要有以下这些特点和成效:

(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创建工作专班,建立了县级领导包联、部门镇办包抓机制,设立七个工作组,将创建工作纳入每月督学责任区常态化督导体系积极推进,基本形成了县级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工作底数短板清晰。县上组织开展了2轮次大规模的工作摸底和拉网式专项督导,并分别迎接了市级、省级创建工作过程督导各1次,全面对照创建工作的相关政策、标准和要求,摸清了我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的底数,查找了影响达标的差距和短板,逐校逐项列出了整改落实的任务清单。在四大类指标体系中,影响我县全面达标的主要指标是部分学校生均教辅用房面积、生均运动场馆(所)面积、音乐、美术专用教师配备、每百名学生拥有的体育艺术教师数、每百名学生拥有的骨干教师数、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大校额、大班额问题以及教学电子信息化程度、家长群众满意度等指标。

(三)资源配置有序推进。通过持续强化、优化、精准化投入,至目前,对全县58所学校实施办学条件改善项目138个,累计完成投资2.52亿元。其中2021年市级“上好学”重点项目19个,截至目前已全面竣工,新增学位2840个(其中:初中30个,小学2270个,幼儿园540个)。特别是高标准新建成的X县实验小学沔水校区于今年9月秋季开学投入使用,新增学位1350个,有效缓解了城区小学入学压力。投资120余万元新建智慧课堂35间,全面提升了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水平。争取资金980万元,解决了10所最偏远山区学校师生冬季取暖问题,为唐家坝小学和张家河九年制学校建设了教师周转房,营造了安心学习、舒心生活的良好环境。

(四)师资力量持续加强。全县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逐步达标。近3年,共培训教师7144人次,新增三级三类骨干教师431人,打造市县两级学科教师发展指导基地34个。新招录教师328人,其中体育艺术教师55人。针对性培养义务教育阶段骨干教师156人,联系陕西理工大学培训体育、艺术兼职教师210人,保障了两项指标全面达到标准。

(五)素质教育成效明显。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持续强化“五育并举”,大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不断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做到应教尽教,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不断提高。2020年至今共有20所义务教育段学校获“汉中市教育发展优秀学校”荣誉称号。严格落实“双减”要求,持续推进“五项管理”,课后服务覆盖率100%,学科类培训机构由原来的36家压减至8家。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先后有24名学生的科技绘画作品在省市级获奖,40余名学生习作在省市活动中获奖,20余名学生获得省市级优秀学生荣誉称号。体教融合成效显著,累计向省市输送青少年运动队员129名,多名运动员在国际和国内比赛获奖。

(六)问题整改扎实有效。省、市过程督导和县级自查累计反馈问题435个。县教体局及有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制定整改方案,督促各学校建立了整改台账,夯实责任,明确时限,细化措施,逐项销号,目前已累计完成整改问题404个。在财政局多方筹措下,教育经费3321万元已全部补拨到位。尤其是紧抓暑假期间便于施工的有利条件,积极推进校舍维修和校园文化建设,8所学校已进入招投标阶段,70所学校已完成采购意向公示发布。价值3978万元的智慧黑板、办公电脑等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采购,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已发布采购公告。针对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未落实到位的问题,创造性提出设立教育发展评估中心的方案已经县上通过,上报市委编办正待批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创建工作合力氛围还不够。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对创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提高,全局意识还需增强,部门镇办学校联动发力还不够,统筹社会各界各方力量聚力推进工作的氛围不浓;对社会层面的宣传工作还不到位,方式单一、频次较少,部分教师、家长、学生及群众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了解不多,对政策的重大变化和取得的成效知晓率不高。

(二)教育质量还需均衡提升。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也更加强烈,我县现有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城乡不够均衡,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不能很好地满足全社会对优质均衡教育的需求,导致“择校热”“城区挤、农村空”的现象日益突出。部分学校体育、音乐、美术和劳动课未按规定开齐开足,课后服务内容形式单一,作业管理不规范;学校内涵建设主题、项目、内容挖掘不够充分,铸“魂”上下功夫不足,文化建设特色不够明显。

(三)硬件建设任务仍然艰巨。全县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缺15400㎡,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缺13167㎡,音乐教室缺890㎡,美术教室缺少1110㎡,教学仪器设备值共缺653万元;多所学校缺取暖降温设备,部分学校监控未全覆盖;勉阳街道办中心小学、联盟小学、定军山镇中心小学、周家山镇柳营小学、漆树坝镇中心小学5所学校必须通过新建校舍12860㎡,才能化解大班额和解决教学辅助用房面积、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不足问题,概算资金6000万元。

(四)办学条件还需完善。城区学校建设滞后,小学学位仍然不足,实验小学和仁德学校2所城镇学校存在大校额,超出1388人;12所学校有大班额152个,超出1139人。实验小学天荡校区大校额、大班额化解困难,体育运动场地面积差8000㎡左右;逸夫小学体育运动场地面积也严重不足,两校周围无地可征,无学校就近分流学生。部分学校缺电教设备、缺实验仪器设备、缺图书的现象仍然存在。多所学校部室正在改建中,不能正常使用,部室建设普遍存在设备不足、设施陈旧、建设不规范、使用率不高等问题。

(五)经费投入仍显不足。达标要求的教育经费相关政策未全面落实,教育督导经费(全县教职工工资总额0.3%)三年累计未预算,欠拨180万元(含2022年),教师培训经费欠拨150万元;用于资源配置、硬件设施建设、部室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达标的大部分资金投入,目前还处于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多渠道筹措资金的阶段,资金到位情况与全面完成创建目标任务的矛盾还很突出。

三、意见建议

(一)深化认识,加强领导。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党和国家制定,省、市、县各级必须贯彻落实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战略性任务,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县域发展重大的社会民生工程。我县的创建工作距省级评估验收仅有一年时间,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全县上下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强领导,充分宣传发动,夯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推进创建工作,加快创建步伐。

(二)优化配置,全面提升。加强义务教育资源的预警预测和前瞻规划,科学编制教育发展计划,优化布局调整,拓展资源供给,统筹促进优质均衡。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努力缩小城乡、校际差距。深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制定落实骨干教师管理办法,加大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力度,持续推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打破城区、乡镇教师交流轮岗壁垒,推动区域校际间师资力量互补。强化教师队伍培训力度,抓住每年新入职教师培训、平时学习集会,大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和师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教育教学水平,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整体提升办学品质,办好家门口人民满意的学校。

(三)统筹谋划,合力攻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涉及规划设计、资金筹措、立项申报、师资编制、用地落实、城乡统筹、服务管理等方方面面,需要凝聚合力,统筹利用资源,充分发动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通力协作,攻坚克难,切实破解创建工作中资源配置不足、资金缺口较大、办学质量总体提升等重点问题。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齐心协力,狠抓落实,形成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强大合力,全面推进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确保高质高效完成创建任务。

(四)对标对表,一校一策。严格对照中省标准和上级督导反馈问题,按照一校一策原则,认真研判,查实查清问题,对标整改,补齐短板。针对各个学校不同实际,研究落实最佳解决方案,切实解决大校额、大班额问题,解决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不足、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不足、部室不全或部分部室面积不足等突出问题,落实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基本装备统一达标,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一体化建设。

(五)强化督查,整改达标。健全县级创建工作评估督导机制和奖惩措施,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暗访督查等形式,常态化、全覆盖开展督查评估,加强对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履职和相关指标完成情况的专项督导,加大对“八个一票否决”的督查力度,及时通报督查督办情况,严格实行“清单管理”,逐项整改销号,确保整改成效,不留盲区死角,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实现创建目标。

(教科工委)

关于全州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进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海西州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安排,农环委组织有关单位组成专题调研组,于6月14日至6月17日至全州部分地区,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进展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听取汇报、查看资料以及实地查看等方式全面调查了解海西州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情况,编制工作进展明显。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基本情况

编制海西州国土空间规划是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的精神,加快“四地建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关键举措,是实现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各类空间管控要素精准落地,为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实施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强化规划实施监督提供依据和支撑,是推进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以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互。

(一)成立领导小组,全面协调工作。为保障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海西州成立由州政府州长为组长,常务副州长为副组长,成员单位由相关部门组成的海西州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全州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协调落实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议定;研究审议全州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规划、年度计划、重点项目以及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审议全州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数据库、信息平台、预警监测应用系统等信息化建设重要工作;研究解决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组织体系、人才队伍、技术支撑、经费保障等重大事宜;指导和督促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开展,组织审查报省审批的国土空间规划成果;研究审议国土空间规划其他有关重大问题。

(二)编制工作方案,保障项目进度。为有序推进海西州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保障项目进度,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的通知、《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的精神,编制了《海西州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并充分征求各部门意见,于2020年9月正式发布。工作方案明确了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规划范围与期限、规划重点任务、工作内容、工作部署、规划保障、规划成果等内容。

(三)深入部门调研,夯实工作基础。通过部门走访调研的方式,收集了基础测绘、土地、水、林草、地质、矿产、生态、环境、灾害、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基础设施、城乡建设等方面的基础数据和资料,以及相关部门规划成果、管理数据等,并对基础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初步分析,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奠定基础。同时,为充分了解各部门及地区对国土空间规划的想法和诉求,2020年9月2日起,海西州自然资源局组织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现场调研与对接工作,调研组先后赴州直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以及各市(县)、行委。规划编制过程中根据遇到的问题与州级各相关部门以及各地区进行了多次的对接交流,确保规划编制成果符合海西州实际。

(四)重大专题成果已全面完成。海西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设置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及风险评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规划实施评估、国土空间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研究、新型城镇化与人口空间分布研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研究、产业体系发展研究、国土空间战略及总体空间格局研究、重大基础设施体系布局研究、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划定及用途管制制度研究、土地利用与耕地保护研究、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研究、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研究、水资源保障与利用研究、生态保护下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研究、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等,共计16个专题。

目前,已完成所有专题研究成果,并进行了三次部门意见征求工作。2021年9月完成省级技术审查,2021年12月完成州级审查,现已完成审查后的修改工作。

(五)规划文本完成州级初审。《海西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规划文本已严格按照《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编制完成,进行两次部门意见征求工作,并于2021年12月完成州级初审,现已完成审查意见的修改工作。

(六)“三区三线”划定正有序推进。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在全国开展“三区三线”划定工作的函》要求,确保2022年8月完成全国“三区三线”划定和上图入库工作。目前海西州已按照《全国“三区三线”划定规则》和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要求,完成“三区三线”初划工作,相关成果已提交上级部门审查。

二、存在问题

(一)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成果与省级“双评价”成果矛盾冲突突出。根据青海省“双评价”阶段成果,海西州城镇建设适宜区面积仅为0.24平方公里,且主要分布于天峻县。通过与省级“双评价”成果的叠加分析,海西州城镇开发边界与生态极重要区重叠面积1883.80公顷,海西州城镇开发边界与省级“双评价”成果矛盾冲突突出。

(二)城镇开发边界内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远大于省级下达的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根据各地上报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成果,海西州城镇开发边界内新增城镇建设用地6863.05公顷(不含部下发的批而未用面积3605.11公顷,地方举证的批而未用面积106.87公顷),省级拟下达海西州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为5157.24公顷,超出省级拟下达指标1705.81公顷。

(三)批而未用土地面积大。海西州目前存在批而未用土地3605.11公顷,格尔木藏青工业园和德令哈工业园批而未供造成全州基数较大。近年来我州积极贯彻落实“增存挂钩”机制针对批而未供中的已用未供项目用地,以定时限、容缺办理等措施推动整改工作,将规划项目用地优先安排在批而未供用地上,但基于我州批而未供基数大,消化处置任务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四)重点建设项目能提供矢量范围的少。根据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拟建设的重点建设项目需列入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表和落实到规划图上,并纳入国士空间规划“—张图”系统中。目前,各州级相关部门提供了大量的“十四五”规划建设项目,但仅少部分项目提供了矢量范围。为确保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能够顺利落地,建议相关部门积极提供项目矢量范围。

三、几点建议

(一)各地要根据地方实际以省级双评价成果为基础,编制省级双评价与城镇开发边界矛盾冲突的举证材料,现只有个别地区完成举证材料的编制工作,其他地区要抓紧落实推进。【更多免费素材,公众号:公文】

(二)要将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成果及时上报上级部门审查,各地针对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超出部分要进行充分举证,待审查后,按照指标超出部分的论证报告及时整改并修改完善。

(三)要积极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健全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加快处置闲置用地,盘活批而未供土地。

(四)要加快完成规划重点建设项目的矢量数据收集工作,确保规划重点建设项目顺利落图,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信息系统中。

以上报告,请审议时参考。

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一、我市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现状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教育督导工作聚焦教育总体目标,充分履行督政、督学、评估监测职能,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加快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教育督导工作平稳、健康、有序发展。

理顺管理体制,凝聚督导合力。强化教育督导职能,调整充实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明确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加强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充分发挥其牵头主导作用,初步形成统一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完善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的职能和编制,在市教育局设总督学,负责具体工作落实。

优化运行机制,提升督导效能。在督政方面,较好地完成上级督导机构每年开展的考核工作:一是省对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考核,几年来,我市均获“良好”等次;二是安庆市对各县(市、区)的教育发展考核,2020年和2021年,我市连续获得“优秀”等次;三是在安徽省和安庆市持续开展的义务教育均衡系数监测、幼儿园办园行为督评、“双减”、校园安全等专项督导中,均获好评。同时,把乡镇政府和市直各部门履行教育职责情况纳入潜山市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不断优化考核方案,计入考核分值。在督学方面,以机制创新为抓手:一是建队伍、搭架子。聘任建立市第一届责任督学队伍,配备了3名专职督学和34名兼职督学,将全市154所学校划分为7个督学责任区,由专职督学分责任区牵头负责,实现了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二是订制度、立规矩。制订了《潜山市责任督学管理暂行办法》和《考核办法》等,对督导工作的内容、流程等进行规范,对督学人员的管理、考核等进行量化。三是明主题、月督导。坚持一月一督导、一月一主题,今年上半年,相继开展了校园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教育、“双减”、防溺水等方面的主题督导,反响良好。

完善政策机制,强化督导改革。根据国家、省、安庆市有关文件要求,今年7月份,市委办、政府办出台印发了《潜山市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紧紧围绕确保教育优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督学管理、问责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改革创新,为完善我市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教育督导体系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市在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新时代教育督导工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督导的认识尚需提高。一是督导层面,个别督学人情观念重,讲问题不能做到说白、说透,喜欢遮遮掩掩,谈对策办法不多;二是学校层面,个别学校对教育督导工作重视度不够,对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整改,不能做到“举一反三”;三是部门层面,个别成员单位片面认为教育督导是教育部门的事,参与度不高,作用发挥不够,成员单位齐抓共管的合力尚未形成;四是社会层面,宣传力度不够大,干部群众知晓度不高,氛围不浓,社会监督的杠杆未很好地撬动。

教育督导的结果运用尚需强化。一是各乡镇和市直各部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结果,占全市综合目标考核分值比例偏低,有效约束未能突出彰显;二是督学对学校的督导评价结果运用不够,在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绩效工资发放等方面,奖优罚劣作用未能充分体现;三是对少数整改不力的单位或学校追责问责机制未能真正形成。

教育督导的职能发挥尚需提升。督学工作方面,经常性督导能常态化开展,专项督导也能择时进行,但存在重“督”轻“导”现象,利用“问题诊断、督促整改”的手段来发挥“导”的作用不足;督政方面,常态化机制尚未建立。

教育督导的保障力度尚需加强。一是督导人员力量上有待充实,现有专职督学数量配备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二是条件保障上有待完善,在督学经费的发放、督学职级职称的晋升方面,目前还缺少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撑。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针对教育督导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提升督导人员专业素养。一抓督学履职培训。通过岗前培训、岗中培训、集中研讨、专题学习、撰写督导心得等方式,多形式组织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法律法规,多渠道开展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升督学队伍的专业素质,全面提升督学的履职能力和履职水平。二抓经验总结。针对教育督导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市督导委员会和教育局要适时召开专题经验交流会、座谈会等,通过找“得失”,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理念,探索工作维度,全面提升督学的整体质量。

充实督学人员力量。创新督学遴选路径,建立督学资格认定制度,把好“入口关”,进一步配优由行政管理型和专家型相结合、专兼职相结合,数量足够、素质较高、年龄和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合理的督学队伍。一是补充专职督学编制。按照一个督学责任区不少于一名专职督学的要求,我市至少需配备7名专职督学。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现有编制3名,在此基础上再补充副总督学、专职督学编制4名,其编制可在教育系统内调剂。二是建立“特邀”督学队伍。从“两代表一委员”、潜山在外地的优秀人才、专家中,根据其个人意愿和专业特长,挑选聘任一批“特邀”督学,建立督学“专家库”、“督学智库”,参与到督学工作中。三是建立“专业”督学人才库。从我市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等人员中,筛选纳入“专业”督学人才库,为教育督导评估监测工作提供专业支持。要对督学人员的履职情况进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建立督学能上能下机制,对教育督导工作不称职的督学,要及时清退,并择优补充。

强化教育督导结果运用。教育督导机构要及时向被督导单位、学校反馈督导结果,建立联动机制,突出教育督导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一是在潜山市综合目标年度考核中,适度增加乡镇和市直部门履行教育职责考核的权重分值,加大督学督政结果公开制度,强化媒体监督和社会监督,建立约谈、问责、奖惩机制,提高督导的权威性,加强问题导向,适时开展“回头看”,建立复查制度,促进整改落实。二是教育督导委员会和教育局要对教育督导结果“优秀”的单位、学校及有关负责人适时予以表彰,教育局党委在对学校干部考核、任免、绩效工资评定、奖惩中,要参考、了解教育督导结果及整改落实情况,并做为重要依据予以综合考虑。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方法。建设高质量教育督导体系,既要发挥好“长牙齿”作用,也要不断开拓创新“重咬合”。一是推进网络督导。要建立教育督导信息平台,发挥好大数据作用,扎实推进“互联网+督导”,近距离掌握实情。二是丰富督导内容。根据各学校的不同情况,一校一方案,共性与个性结合,因地制宜地推进督导服务,大力推进过程式督导、发展式督导,“督”“导”并举,以“督”促“导”,以“导”促“改”,化“导”为“督”。三是优化督导流程。教育督导的目的是更好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在常规督导中,既要进行定期督导,又要开展随机督导,督导前,要完善方案、统筹安排,督导中,要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督导后,要及时反馈、反思交流,切实形成工作闭环。四是开展专项督导。要针对教育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阻点问题开展专项督导,一项一督导、一项一整改、一项一评价。五是打破督政工作瓶颈。要进一步明确教育督导机构督政的监督权、执行权和问责权,对督政的职能范围、组织实施、督导执行、评估效力、整改落实予以制度保障,切实改进督政过程责任下移和转接替代状态,避免出现教育部门自导自演、自唱自和的局面。大胆探索,逐步推行第三方评估制度,加强社会对行政部门履行教育职责的监督力度,提高评估的科学性。

落实教育督导的保障措施。一是建立督学经费发放、职级职称晋升的配套政策或规定。按要求将教育督导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建议参考江西省玉山县的做法,由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明确督学通讯、交通、劳务等工作补贴,每月予以发放。二是健全督导会议制度。建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会议,总结工作、分析研究教育督导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全年的教育督导重点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并通过会议进一步提高认识、凝聚共识。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应会同市教育局,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督学工作会议,总结成绩,剖析问题,表彰先进,推进整改。三是将教育督导的有关内容纳入党校和有关会议培训内容之一,常讲不怠,常训不断,充分运用电视台、自媒体等平台,利用竞赛、演讲等形式,每年在教师节前后进行一次大宣传,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督导工作,支持督导工作。

关于市商务局局长XXX同志履职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主任会议安排,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白小平同志带领调研组,通过听取履职情况汇报、民主测评、与机关干部和下属单位负责人个别谈话等方式,对市商务局局长XXX同志的履职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履职情况

XXX同志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外贸商务系统工作,2020年4月任市商务局局长。任职以来,XXX同志依法履行职责,针对商务工作点多线长的实际,创新思路和方法措施,从严从细推动各项工作落实,抓班子带队伍持续推进机关作风建设。2020年市商务局荣获延安市创建文明城市先进集体、全市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先进集体,市直部门社会评价满意度排名第一。

(一)精心组织调度,积极应对疫情影响。疫情防控中,取消春节休假,带领商务系统干部落实保供稳价措施,深入市区商场超市、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地调研检查,分析研判形势,帮助企业解决购置口罩难问题,协助企业组织货源,畅通物流配送,保证了市民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多方协调,争取省商务厅防控保供资金205万元。引导延长石油、中石油和中石化三大集团及民营加油站储备成品油1.5万吨。成立复工营业工作专班,争取到国家农商互联项目资金2890万元、陕西省新经济项目补贴资金1500万元,为198户商贸流通企业申报贷款7.4亿元,对538户限上企业进行清单化监管服务,安排专人深入企业上门服务,积极推进商贸企业复商复市,去年5月我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复商复市率达100%。

(二)强化工作措施,繁荣发展商务经济。组织编制《延安市商务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统筹谋划全市商务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商务模式,积极推动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一是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协调指导城区各大商场超市开展各类促销活动,派发消费券近1亿元,带动消费5亿元以上。牵头举办今年“五一”“十一”车展,共销售车辆2322辆,销售额达3.46亿元。组织我市电商企业参加大型展会42场,销售农特产品3.28亿元。投入电子商务建设资金2.256亿元,建成1个市级电商孵化中心,13个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和882个乡镇村电商服务站点;2020年全市网络交易额为101.84亿元。协调服务延长石油集团公司,进口原油到港后全部运至普通仓库储存,原油进口数据统计全部落在延安。对重点扶持的10户外贸企业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监测,帮助纾困解难。积极协调推动,我市成功获批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延安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加快建设。二是发展商务新业态。牵头制定《延安市繁荣夜间经济的工作方案》,在市区设立夜市60多处,经营摊位2000多户,提供就业岗位4200多个,成功举办2020延安第二届夜经济夜生活节。强化政策引导,扎实推进“延安味道”系列美食品牌培育,为餐饮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三是较好完成省考指标。强化责任担当,完善工作制度,促进消费提质扩容,积极培育外贸新增长点,较好地完成社零总额、进出口总额两项省考指标。2020年,全市完成社零总额384.6亿元,全省排名第五;外贸进出口总值24.9亿元,达到全年目标任务102.9%,同比增长3%,进出口总量排名全省第四。

(三)坚持法治思维,提升依法履职能力。带头学法,依法履职、依法办事。组织干部深入学习《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对外贸易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强化法治意识,提升履职能力。出台《延安市商务局“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坚持按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研究”的程序作出重大事项决策。出动执法人员180余人次,检查相关企业122家,签订扫黑承诺书122份,巩固了商务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强化联合执法和督导检查,定期督查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生产情况,任职以来,全市商务系统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四)加强队伍建设,改进商务系统作风。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促进机关作风转变和工作效能提升。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举办专题培训,强化理论武装;开展“人人讲宗旨,个个比奉献”主题活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局领导带队赴8个县(市、区)、40多家企业开展专题调研,为群众办实事21件。举办全市电商应用技能专题培训、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线上专题培训、跨境电商专题讲座、“安全与健康知识讲座”等培训和讲座8次,培训商务干部及相关从业人员1100余人次。履行抓班子带队伍第一责任,推动解决管理体制不顺、编制紧缺和人员不足等问题,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弘扬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作风,激励和引导干部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敢于吃苦,形成了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五)自觉接受监督,认真办理代表建议。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虚心听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意见建议,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亲自督办,限期办结,及时答复。2020年以来,市商务局共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5件,全部按程序按时限办结,满意率达100%。2020年市商务局被评为市政府系统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先进单位。

调研组了解到,XXX同志履职中还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加强和改进:一是商贸工作对外开放程度不够,特别是在打通海关、充分发挥物流保税仓对外开放平台作用方面的创新举措不多。二是对基层和企业的调查研究需要加强,商务信息常态化收集分析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执法工作有待深化。三是机关工作力量薄弱的问题较为突出。

二、履职建议

(一)加强学习调研,推动工作创新发展。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强理论学习,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广泛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联系延安实际,创新工作措施和制度机制;深入基层、企业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健全基层与机关常态、高效的双向信息传递机制,健全商务信息综合分析机制,进一步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

(二)促进消费增长,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商贸流通体系建设,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做好重点生活必需品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跟踪预警,落实保供稳价目标。做大做强电子商务,打造本地电商品牌和龙头企业;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强化横向协作和纵向联动,与公安、税务、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密切配合、联合执法,巩固扩大执法成果。

(三)发展对外贸易,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拓展外贸渠道,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外贸总量,提高全市经济外向度。组织引导企业积极参加“丝路”系列贸易促进活动,推动我市更多产品打入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充分发挥海关、保税仓作用,深化商务领域“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投资促进、保护和管理体系,提高企业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和外贸竞争新优势。

(四)抓好队伍建设,强化商务人才保证。立足工作需要,强化针对性培训和岗位锻炼,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统筹使用各年龄段干部,积极推动干部对内对外交流使用,严管与厚爱并重,激励与支持并重,激发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着力打造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商务铁军。

关于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9年9月以来,中央、省委、市委先后召开政协工作会议,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新时代人民政协定性赋能,开辟了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新的广阔天地。为准确掌握各县(市、区)政协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情况,按照年度工作要点安排,8月4日至19日,市政协围绕“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开展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更多免费素材,公众号:公文】

一、调研活动开展情况

市政协党组高度重视本次调研活动,及时召开党组会议进行安排部署,研究制定《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专题调研活动方案》,对调研重点、组织形式、有关要求做了具体明确。组织人员认真学习中央、省委、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周斌书记在市委政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找准调研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抽调精干力量成立9个调研小组,分别由主席黄庚倜,副主席冯晓仙、马四海、张电子、李建华、侯红光、孙建豪、杨英锋、张国典带队,深入到10个县(市、区),实地查看县(市、区)党委重视支持政协工作情况、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挥情况、凝聚共识新职能落实情况、重要工作制度健全完善情况和政协委员队伍建设管理情况,召开由县(市、区)党委、政协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情况汇报、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总结经验做法、梳理意见建议。同步组织填写调查问卷和统计表。本次调研共实地查看21处乡(镇、街道)委员活动室、25处专委会(界别)功能型党支部,召开专题座谈会10场,填写调查问卷10份、统计表10份。

二、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从调研情况看,各县(市、区)党委高度重视和支持政协工作,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对标对表市委关于“落实新要求、肩负新使命、开创新局面”的具体要求,不断推动政协工作守正创新,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各方配合”的生动局面。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市委政协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各县(市、区)党委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第一时间召开党委常委会议组织专题学习,确保深刻理解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核心要义,同步研究贯彻落实的办法措施。高质量召开各县(市、区)党委政协工作会议,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进行细化分工,营造重视支持政协工作的良好氛围。各县(市、区)政协及时召开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会议、机关全体会议、支部会议,层层传达会议精神,迅速掀起学习热潮,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新时代政协工作“干什么”“怎么干”,切实增强做好政协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二)聚焦党政中心,科学高效落实主责主业。准确把握政协专门协商机构这一性质定位、工作定位,着力在专出质量、专出特色、专出水平上下功夫,规范协商程序、精选协商议题、创新协商形式、力求协商成效。新华区政协出台《区政协开展鹰城协商——委员议事(有事好商量)工作实施方案》,打造委员议事协商平台,先后围绕“沿西社区25号院配套建设养老设施”“曙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等议题召开协商座谈会,把履职触角延伸到基层群众中。石龙区政协采取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点题、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中选题、政协委员和群众中征题等形式,扩大年度协商议题的覆盖范围,确保所选议题真正满足党政所需、群众所盼。

(三)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助推发展强大动力。坚持把凝聚共识融入视察考察、调查研究等履职活动中,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在各界群众中传播共识,厚植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为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凝聚智慧、汇聚力量。鲁山县政协结合墨子诞辰两千五百周年,深入开展“走访、宣讲、调研”活动,精心筹划庆祝活动,多角度展示墨子文化的厚重底蕴。卫东区政协依托AAA公众号,打造集新闻宣传、委员履职、服务管理于一体的网络平台,充分展示履职和工作成效。湛河区政协充分发挥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参与区域招商引资、问题楼盘化解、非法集资处置等工作,切实在履职实践中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四)完善制度机制,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围绕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建立健全更加符合时代要求、更加契合政协工作规律的制度体系,为高质高效开展政协工作提供有力支撑。舞钢市政协先后制定《政协党组工作规则》《政协主席会议工作规则》,修订《政协党组会议制度》《政协党组民主生活会制度》,完善《政协全体会议工作规则》《政协常委会议工作规则》等制度,初步形成内容科学、配套完备的制度体系。宝丰县政协大力推进党委、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领办督办重点提案工作,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提高提案质量的意见》《宝丰县政协“提案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提案质量评价体系。

(五)加强队伍建设,夯实高质量履职的基础。落实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着力研究解决县(市、区)政协基础工作薄弱、人员力量薄弱。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重要要求,教育引导政协委员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汝州市对政协机关架构进行优化设置,将专委会数量由5个增加到8个,结合5月份干部调整,选优配强政协专委会主任、副主任,彻底解决“一人委”问题。郏县政协以党组为领导,在乡镇成立15个委员联络组,在界别设置10个功能型党支部,构建起乡镇有小组、界别建支部、履职有阵地的工作体系。叶县政协研究出台《委员履职量化综合评价办法》,建立健全委员履职档案,督促委员自觉担当尽责。

三、存在问题

(一)党委支持有待进一步增强。调研数据显示,卫东区、湛河区党委办公室、统战部制定年度政党协商计划时,没有就协商议题、时间、参加范围等征求政协意见建议。舞钢市、湛河区党委没有安排统战部长兼任同级政协党组副书记。各县(市、区)政协机关架构设置不规范,专委会的名称数量不统一,特别是人员编制差别较大,最多的新华区政协,核定行政编制12人、事业编制39人,最少的宝丰县政协,核定行政编制15人、事业编制5人。宝丰县政协、郏县政协、鲁山县政协还存在领导班子缺额问题,卫东区政协还存在“一人委”现象。

(二)主责主业有待进一步规范。调研数据显示,出台政协民主协商工作程序的比例为70%,少数县(市、区)政协组织协商活动还缺少科学依据。制定协商质量评价工作办法的比例为50%,部分县(市、区)政协还没有建立完善协商议政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有事好商量”协商平台的比例为50%,部分县(市、区)政协探索基层协商方式方法的积极主动性不够。受硬件条件制约,落实运用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形式开展协商活动的比例仅为40%。鲁山县政协、湛河区政协除全体会议协商、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协商外,没有落实安排至少4次专题协商活动,协商频次不够。

(三)凝聚共识有待进一步探索。调研数据显示,创办并落实委员讲堂的比例为60%,引导委员利用自身影响力正面发声的力度还不够。县(市、区)政协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开设官方AAA公众号并投入使用的比例为50%,建成门户网站并投入使用的仅舞钢市政协1家,缺少凝聚共识的有效平台和载体。舞钢市政协年度视察考察计划仅安排2个课题,卫东区政协没有建立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落实力度需要加强。各县(市、区)政协对凝聚共识新职能的思考不够深入,没有以制度的形式将凝聚共识的形式划分、组织方法、程序步骤、考核评价等进行规范固化。

(四)委员管理有待进一步强化。调研数据显示,汝州市、舞钢市、郏县、宝丰县、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石龙区没有在政协机关设置委员联络机构。鲁山县政协、湛河区政协没有出台委员履职评价办法,卫东区政协、石龙区政协没有成立委员之家。39个乡(镇、街道)没有提名推荐专职乡(镇、街道)党委副书记为县(市、区)政协委员并兼任政协工作召集人,其中汝州市18个、新华区11个、湛河区10个。叶县3个乡(镇、街道)未配备专职工作人员。76个乡(镇、街道)未将政协工作召集人开展工作所需经费列入预算、专款专用,其中郏县15个、宝丰县13个、卫东区13个、湛河区10个。

四、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政协履职能力建设。一是选优配齐政协班子。建议市委组织部督促指导相关县(市、区)委,按照组织程序,尽快安排统战部长兼任同级政协党组副书记,同时结合县(市、区)领导班子调优补缺,尽快配齐相关县(市、区)政协领导班子。二是健全政协机关架构。建议市委编办指导相关县(市、区)委编办在不增加机构、不增加编制和领导职数的前提下,优化调整政协机关的专委会名称,增加委员联络机构职能,切实做好政协委员的联络服务管理工作。三是落实编制分级管理。建议对政协机关干部编制实行分级管理,使机关工作人员编制不受机关领导干部增减变化而变化,确保机关工作人员编制稳定。同时加强对政协年轻干部的交流提拔使用力度,从根本上解决“一人委”、力量不足、流动不畅等问题。

(二)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一是修订完善协商规程。强化政协协商与党委、政府决策议事规则的有效衔接,规范协商议题征集、计划审定、活动组织、成果运用等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政协协商的科学化水平。二是建立健全会商机制。在落实党委会同政府、政协制定年度协商计划制度的基础上,党委、政府每年给政协提出2至3个协商题目,政协结合实际精准选题、小切口破题,切实增强政协协商的针对性。三是全面拓展形式内容。紧紧围绕党政工作重点、生产生活难点、社会治理焦点等课题,组织委员协商议政,建言献策。积极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微协商等灵活多样的协商方式,切实增强协商实效。四是有序推开基层协商。建议各县(市、区)政协选择人口规模大、委员数量多、工作基础好的2至3个乡(镇、街道)先行试点,逐步推广“有事好商量”协商平台,使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在深入群众中彰显制度优势、提升治理效能。

(三)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和广泛凝聚共识。一是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建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积极搭建委员讲堂等平台载体,引导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族各界人士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在深化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落实走访联系机制。坚持政协主席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委员联系群众、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四联系”机制,不断深化“走访、宣讲、调研”活动,积极宣传阐释重大决策部署,及时了解统一战线内部思想动态,最大限度为我市改革发展汇聚合力。三是建强用好舆论阵地。整合信息宣传资源,依托门户网站、AAA公众号、委员履职平台等,构建政协系统纵向联通的信息工作平台,围绕政协履职、党派活动、委员风采等策划深度宣传报道,唱响政协好声音,传递委员正能量。

(四)切实强化对委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一是合理统筹委员培训。各县(市、区)政协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委员培训制度,制定委员学习培训的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重视依托党校等开展经常性培训,落实每年对委员至少开展1次集中培训,确保每届政协实现委员培训全覆盖。二是强化委员履职管理。不断健全委员履职档案建立、履职情况通报、委员提交年度履职报告以及常委述职等制度规范,严格执行委员表彰激励、通报提醒、退出辞职机制,督促委员做好作业,正向引导委员担当作为、创先争优。三是调整充实服务力量。建议县(市、区)组织部门先明确没有兼任同级人大主席的乡(镇、街道)党委副书记或组宣统委员为乡(镇、街道)政协工作召集人,待县(市、区)政协换届时,及时提名推荐为县(市、区)政协委员。各县(市、区)政协党组协调同级组织、人事、财政部门将工作人员配备到位,并将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专款专用。

关于提高市场主体活力的调研报告【更多免费素材,公众号:公文】

近期,我局结合本单位工作特点,采取实地走访企业、现场问询等调研方式,了解企业、项目具体情况及存在问题,并根据日常的审批工作情况,梳理各项改革实施成效及难点。汇总总体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市场主体持续增加,风险与活力并存。截至8月底,灵武市累计注册市场主体20972户,同比去年增长27.5%。其中:企业总量达到6103户;个体工商户总量达到1431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总量达到559户。经过对今年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和调研情况的掌握,市场主体经营活动较往年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创业密度较低。按照灵武市29.6万人计算,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70.85户,其中每千人拥有企业20.62户,与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创业活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二是市场主体“死亡率”高。今年来,注销市场主体1800户,同比增长24.56%,注销市场主体数远高于去年同期;三是中小企业生存困难。新登记市场主体一年存活率仅为91.7%,三年存活率44.03%,五年存活率37.10%,可以明显看到市场主体0-3年之间,属于生存困难期,大多市场主体经营困难;四是服务业淘汰更新加速。从上半年新登记的市场主体数量来看,增长强劲的市场主体重点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住宿和餐饮业,但注销市场主体也主要集中于这几个行业,同类市场主体在当下淘汰更替同样较快。

(二)项目备案集中增多。截至8月底,2022年灵武市社会类投资项目立项备案165件,备案投资资金136.6亿元,同比增长139%。其中:投资金额在500万元以内的项目有22个,同比增长57.1%;投资金额在5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项目有35个,同比增长169%;投资金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108个,同比增长163%。经过梳理今年项目立项备案情况,今年项目备案类别主要集中在分布式光伏、农林牧渔业、房地产这三个行业(其中分布式光伏项目75个,农业、养殖业及相关辅助项目33个,房地产项目8个),共占总项目70.3%。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部门联动,主动服务企业促活力。为促进和提高市场主体活力,我局针对企业及项目在实际的审批环节中的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推出个性化的服务方案。一是持续做好再生资源企业集群登记,联合税务局及多家银行对1426户再生资源回收实行现场办公,实现一天办结工商登记、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等手续;二是开通“优秀企业家”绿色通道,设置“优秀企业家”服务室,成立优秀企业家服务工作队,确保每周一次到现场实地开展调研和指导审批服务,力促全市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截至目前,共为180余个项目提供现场指导服务。三是加强前置服务,针对蒙牛、华电等招商引资企业需求,联合市高新区管委会、市税务局等部门事前审核并提供预约、在线咨询服务,保障企业手续能够一次性审核完毕,避免企业多头跑路;四是制定了《灵武市优化新建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服务实施方案(试行)》(灵营商指挥办发〔2021〕6号),开展简易低风险项目定制审批。目前,高新区已对符合简易低风险项目(年产4000吨瓦楞板生产项目)竣工验收1起,取得定制审批实效。

(二)深化各项改革,优化审批措施提效率。一是推行企业开办(注销)一网通办、实行个体工商户“秒批秒办”改革,企业开办全流程时限缩短至3小时,个体申领营业执照实现即来即办,有效破解准入不准营问题。二是坚持把市场主体需求作为第一导向,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狠抓“四扇门”(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落实情况,让改革的“小切口”激活了市场主体活力的“一江春水”。截至目前,共有2个行业实现“一照准营”,有109家市场主体持备案表即可开展经营活动备案,有539家市场主体“一诺办证”,累计为市场主体准入准营事项减少申请材料1400余件。

三是持续推行“一业一证”“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结合灵武市市场主体经营特点及热门行业,聚焦“场景式”“一站式”服务,在前期33项“一业一证”事项清单基础上,本着“应归尽归、能办尽办”的原则,又深入梳理辖区市场主体准入准营“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清单7大项21小项,让40个行业实现“五个一”(一单覆盖、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网通办、一证准营)。目前,共累计核发行业综合许可证77个。四是全面开展联合验收工作,参照《XX市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联合验收操作规程(试行)》,实行一家牵头、多部门配合的工作模式,通过工改系统开展联合验收。截至目前,已办结联合验收项目28件。五是全面优化“水电气”报装,提升集成服务。优化供水施工方案,将工程成本控制在2万元以内,切实降低了企业施工成本;优化供电服务,推行客户经理、项目经理“1+1”联合作业模式,10千伏及以下业扩配套工程实行限时制,配套工程建设时限最低压缩在5个工作日以内;优化获得用气流程,将“工程验收”与“开栓通气”流程合并,加快了项目通气速度,提高了为企为民的服务效率。

二、面临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审管责任仍需进一步厘清。近年来,审批部门陆续收到多起要求撤销商住楼下开办诊所、洗车行、小饭桌、废品收购站等市场主体营业执照的投诉,居民认为上述行业开办于商住楼下,影响其生活,虽反复解释建议其走民事调解或监管协调路径,但因与政府部门的沟通成本最小,居民和平台往往把审批局作为申诉问题的第一入口。而为进一步做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审批局只有审批职能,无事中、事后监管权责,无法处理相关投诉,致使群众反复投诉。

(二)市场主体信用意识有待提升。全社会重信守诺的社会氛围还未完全形成,市场主体为获得许可提供虚假承诺的现象时有发生,协同监管执法难度大、成本增加,事中事后的惩戒措施缺乏法律法规和信息技术强有力支撑。

(三)部门间审管信息互通不足。因各部门对改革政策执行深浅不一,数据共享互通存在壁垒,导致数据共享不畅、审管联动不足。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