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名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南京大学校历史 南师名片

南师名片

2022-11-30 01: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校训是一种历史,传承着渊源流传的南师记忆;校训是一种文化,延续着继往开来的南师精神;走进校训,了解校训寄托寓意深远的内涵,走进校训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校训作为一种校园精神,一种大学灵魂,一种深厚而意境深远的思想文化精神,引领我们奋发向上。

【历史上的校训故事】

两江师范学堂时期,学堂监督李瑞清提出“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这是南师最早的校训,奠定了质朴传统的基础,体现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风骨。

南高师校长江谦以“诚”为校训,寓意为人、为学都要以诚为本。

中央大学时期,罗家伦校长提出“诚朴雄伟”的学风和校训,寓意学子承担起振兴民族的重任,埋头用功,不计名利,诚心向学,放开眼界,努力做出伟大事业。

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吴贻芳提出“厚生”的校训。她认为:“人生的目的不光是为了自己活着,而是要用自己的智能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社会。这样不但有益于别人,自己的生命也因之而更加丰满。”

1952年,南京大学师范学院金陵大学(包括金女院)部分文理科,合并组建成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南京师范学院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南师大具有特色的校风。

【正德】

《左传》中对“正德”的解释为:“端正 德行”。在一个人的各种品行之中,德性是第一位的。

古人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南师大的百年历史证明了端正的德行对社会、对学校、对个人的重要性。因此,作为南师的学子,我们始终要坚守内心的纯良的品德,坐得端,行得正,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所以将“正德”放在校训的最前端。

【厚生】

南师大的前身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吴贻芳明确将“厚生”作为了校训。

回顾百年校史,其实“厚生”一直贯穿南师精神始终。从李瑞清主张“视学生若子弟”到江谦主张“出为人师须能使所接触者受感化”;从金女大的直接以“厚生”命名的校训到陈鹤琴主张并实践“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无一不是“厚生”精神的具体体现。百年历史上的诸多大师们以“海纳百川,有容用大”的胸怀,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品格厚待学生,教书育人,他们背后闪烁着的就是以人为本的厚生精神。

【笃学】

《说文解字》对“笃”字的解释有两个意思:一为固也,二为厚也。《辞海》将“笃”解释为:“诚笃,忠实。”

“笃”的涵义就是敦厚、诚实、忠信。“笃”字一般与做人联系在一起,为人要有人品,治学也要有“品格”。这就是“笃学”,本意就是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做学问。

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李瑞清“俭朴、勤奋、诚笃”的治学思想规范着一代代南师人。唐圭璋、高觉敷、李旭旦、吴调公、陈邦杰……多少大师治学严谨,从密考证,不作臆测之词,不作武断结论,治学中不事浮夸,踏实认真,视学问为生命,视学品为人品,在南师大的百年历史上放射出璀灿的光芒。

【敏行】

《论语》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敏”代表敏捷,“行”代表实践。“敏行”即勇于实践,行动快捷,善抓机遇。

南师大有史以来一直勇于实践,大胆改革。1902年创建三江师范学堂,对我国原有的封建教育制度进行开拓性的实践与改革——开女禁,首创大学男女同校;放暑假,开全国暑假学校之先河。20世纪80年代,南师大在联合办学事业上取得突出成就;90年代中期,顺利进入了“211工程”。在二十世纪末的二十年里,南师大在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中,大胆尝试,勇于实践,推出各项改革措施学科建设取得了跨越式的长足发展,学校的综合实力得以极大的加强。

“敏行”二字鼓舞着南师学子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

正德主善志自强,厚生育人兴家邦。笃学漫漫求索路,敏行革新造栋梁。

一百年的历史,留给南师大的不仅是缤纷桃李,更是一串不朽的精神。南师秉承着前人的优良传统,在选择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卓越。

让我们团结一致,奋发图强

为把南师大早日建成

“综合性有特色的教学科研型大学”

而努力奋斗

让我们都来记住这八字新校训:

正德厚生,笃学敏行!

文案/陈佑淋

编辑/王慧旻、沈辰洁

责编/郑铮、党秦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