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电子信息(0854)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生培养方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电子信息(0854)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生培养方案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电子信息(0854)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生培养方案

2024-07-17 11: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电子信息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54,专业学位类别英文名称:Electronic Information)

学科简介

电子信息属于专业学位类别,类别代码:0854,专业学位类别英文名称为Electronic Information。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电子信息专业学位博士生培养依托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研究方向包括:光通信与传感、量子信息与激光技术、光子集成、光电仪器与光电成像技术等多个方面。本学位点拥有教授17名,副教授11名,教授级高工1名,高工1名。其中,中科院院士1名,海外高层次人才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名,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入选者6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名,江苏省特聘教授1名,江苏省杰青基金获得者1名,江苏省双创人才3名,团队领军人才1名,省“六大高峰人才”1名,还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和江苏省创新团队各1个。

本学科拥有“智能光传感与调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江苏省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与网络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光通信工程研究中心,目前承担着大量该领域的前沿课题,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等各类国家、省部级项目课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学科结合南京大学理科优势,借鉴国际一流工科院校的应用学科办学模式,坚持“以理为基础、以工为方向、理工融合”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自己的学科建设特点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培养目标

瞄准建设电子信息强国战略,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及战略眼光,具备承担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重要科技攻关项目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与应用创新领军人才。具体培养目标为: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为电子信息领域献身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具有电子信息领域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解决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以及规划和组织实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在推动电子与信息领域产业发展和工程技术进步方面做出创造性成果。

3、掌握一至二门外语,能用英语熟练阅读专业书籍和文献,能撰写学术论文并在国际会议上宣读论文、进行交流。

研究方向

本类别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光通信与传感、量子信息与激光技术、光子集成、光电仪器与光电成像技术等多个方面。围绕国家急需的核心技术,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修业年限

本类别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和保留学籍)为8年。

培养方式

本类别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培养,邀请企业(行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作为导师组成员,与校方导师组织联合导师组,共同指导学生。培养环节包括课程学习及学位论文工作。导师组根据培养方案,结合研究生个人情况,确定每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创新创业实践、学位论文写作工作。

电子信息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应完成大部分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应不迟于第三学期初进行博士生资格考核,并在导师组的指导下进行工程实践,并着手准备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开题报告,经博士生指导小组评议通过后进入学位论文工作的实施阶段。

课程设置

电子信息专业博士研究生需修读公共外语、政治理论等学位课程及至少2门专业课程,本专业学生可在全校范围内选修专业课程,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等院系开设的有关电子信息专业课程。

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必修环节。本学位点的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由导师组共同安排,专业实践应不少于一年,其目的是提升博士研究生对专业领域的认知水平,深入了解专业领域需求,为学位论文选题明确方向。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完成专业实践后,需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报告经过导师组审阅后提交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备案。通过专业实践者,方可进入论文开题环节。

质量监控

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建立了若干个研究生指导小组,研究生指导小组专家需切实参与研究生培养过程并指导、考察研究生获取知识能力,学术鉴别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学术创新能力、学术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及其他能力,对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有指导、监督、进行学术评价的责任。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博士生资格考试

根据本学科博士生培养要求,博士生资格考核主要考核基础理论与专业基础知识、综合科研工作能力和学风。考核方式为面试。工程博士生在取得博士生学籍后第三学期初进行面试。原则上参加博士生资格考核前要完成所有博士阶段课程学习并取得合格以上的成绩。所有博士生必须参加资格考试,通过后方可继续进行专业实践及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

按照研究生院的相关规定,对于入学后四年内三次未能通过资格考核,将劝其终止博士学业;对于六年内未能通过博士资格考核者,学校将视之为自动终止学业,予以退学,作肄业处理。

2、工程实践

工程博士研究生结合重大工程项目开展博士论文工作。其中,工程实践时间应不少于1年,并向导师组提交书面报告。

3、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博士生在资格考核通过半年内,由所在研究生指导小组统一组织开题报告,博士生向不少于5人专家小组(教授、副教授组成)汇报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案、预期研究目标等。开题报告通过者方可进入论文阶段。

4、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通过一年后,经导师同意可以申请进行中期检查。由所在研究生指导小组组织进行中期检查,不少于5人专家小组听取论文工作进展汇报,中期检查通过者方可进入博士论文答辩阶段。

学位论文

专业学位博士生在申请博士学位之前需提交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应是专业学位博士生在导师组集体指导下独立完成、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应能反映出博士生已经掌握了本学科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具备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技术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它是博士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反映,是申请和授予博士学位的基本依据。博士学位论文撰写是博士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必须按照相关规范认真执行。学位论文答辩之前,需要经过论文文本预审、学位论文评审流程。

1、论文文本预审

学位论文需经导师组认真审查和修改,签字同意后,方可进入文本预审环节。每年四次,3月20日、6月20日、9月20日、12月20日左右,由研究生指导小组组织开展学位论文文本预审核,学院随机抽取论文进行文本预审。预审专家由相关研究生指导小组教授或副教授担任,每本论文由两位专家审核。如有不通过意见,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审核意见认真回复和修改论文文本,合格后论文可进入下一步盲审。如修改后专家审核意见仍然为不通过,则该学位论文不能参加此次盲审。

学位论文评阅意见返回后,答辩环节前,论文须进行查重工作,重复率须按要求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