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四五”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南京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安徽省“十四五”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四五”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2023-12-23 12: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重要意义

一、乡村旅游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

全面贯彻《乡村振兴促进法》,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乡村旅游大有可为,意义重大。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振兴乡村产业,美化乡村环境,建设乡村文明,推进乡村治理,增强农民幸福感,推动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

二、乡村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乡村旅游以生态文明为依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发展乡村旅游,对乡村环境进行绿化、净化、美化,有利于提升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增强乡村的经济基础和实力,为乡村生态环境维护和整治提供资金保障。乡村旅游是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三、乡村旅游是乡村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现代化力量存在,能够促进乡村文化建设,解决乡村传统文化丢失、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民俗文化衰微等问题。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有效延续和保留乡村文化、乡村生活、乡村环境,促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利用。

四、乡村旅游是创新型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

全域旅游核心在城镇,基础在乡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推动文旅融合,拓展旅游发展空间,推进全省全域旅游发展,支撑创新型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推进乡村旅游一体化、品牌化、组织化、体系化进程,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增强城乡居民生活幸福感,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助力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

第二节 发展现状

“十三五”期间,我省乡村旅游发展成效显著,促进了全省旅游业转型升级,并为响应、助力国家重大战略贡献了重要力量。

一、发展成就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十三五”期间,全省上下围绕乡村旅游发展形成了共识。党政统筹力度不断加大,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纳入政府目标绩效考核。省政府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对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工作做出了明确安排,16个市均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措施,全省上下联动、部门协同、融合共推的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及旅游发展工作,出台多项规范性文件,推动传统村落旅游发展。

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省级层面强化乡村旅游的规划引领和标准引导,相继编制出台了《安徽省乡村旅游扶贫规划》等相关发展规划。以“一体两翼”为总抓手,推进全域旅游“四级联建”工程,一批特色旅游名镇、特色旅游名村、休闲旅游示范点构成了具有安徽特色的乡村全域旅游目的地体系。各市、县积极推动乡村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并加强乡村旅游和经济社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功能区划、生态环保等规划相衔接,与农林水等相关产业规划相融合,协同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产业基础更加夯实。产业主体不断壮大。截至2020年,全省共有A级旅游景区625家,其中乡村旅游类景区占比近七成。2019年,全省乡村旅游游客总量达到4.2亿人次,占全省旅游总人次的51.8%,乡村旅游在全省旅游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发展支撑不断增强。全省129个首批“512”旅游重点项目中乡村旅游类项目95个,占项目总数的73.6%。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旅游扶贫重点村“八个一”工程全部完成,乡村旅游道路、景观环线、标识标牌等“最后一公里”通达工程持续推动。

品牌创建成果显著。围绕发展乡村旅游,全省众多乡村进入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其他部门文化旅游与乡村建设发展相关名录,形成了众多国家级、省级旅游品牌,提升了我省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黟县成为“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和“中国乡村民宿发展示范县”。休宁祖源村、蚌埠禾泉农庄等4个项目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发展典型案例。“水墨江南经典之旅”等1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入选“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目前全省共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37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4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43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7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家,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23个。首批省级特色旅游名镇90家、特色旅游名村150家、休闲旅游示范点260个。

产品业态不断创新。“十三五”期间,我省大力推进“旅游+”、“+旅游”,一批乡村旅游创新产品和业态不断涌现。研学、自驾、民宿、康养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市场火爆。皖浙1号线、皖南川藏线等乡村自驾游线路成为乡村旅游精品,全省在建、已建自驾车房车营地35个,总投资26.48亿元。至2020年,全省已建成省级研学旅行基地49个,“皖约”等研学旅游系列活动成果显著,有效推动乡村研学旅行的发展。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达到200家,星级农家乐2344家(其中四星以上935家),特色民宿3266家。以传统村落为支撑的乡村旅游得到较快发展,特色民宿、研学旅行、文化体验等业态不断涌现。青阳茶溪小镇、铜陵大通古镇等一批特色旅游小镇以及玻璃栈道、低空飞行、滑道滑雪等乡村旅游新兴项目精彩纷呈。

发展模式特色示范。“十三五”期间,我省乡村旅游探索了一系列具有引领和示范意义的发展模式,包括美丽乡村依托型、景区带动型、田园观光休闲型、乡村民宿带动型、旅游扶贫成长型、民俗文化依托型以及生态资源依托型等。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的新途径、新模式,宣传推出“两带三加”(即景区带村、能人带户、旅游协会+产品、文旅公司+农户、乡村民宿+消费)等一批典型。因地制宜发展传统村落旅游,探索包括原址保护利用、易地搬迁保护利用在内的多种保护利用模式。

综合效益日趋凸显。乡村旅游社会效益突出。“十三五”期间,全省乡村旅游累计带动40万人脱贫。2019年,全省189家旅游企业结对帮扶187个贫困村,累计带动贫困户就业5000余人。全省333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全部脱贫出列,霍山县陡沙河村、堆谷山村和金寨县小南京村、渔潭村等4例旅游扶贫做法入选“世界旅游联盟减贫100案例”。乡村旅游经济效益显著。2019年,全省乡村旅游总收入3570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42%,乡村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3%。“十三五”期间,我省乡村旅游在践行“两山理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响应乡村土地利用示范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后疫情时代“双循环”启动经济复苏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存在问题

区域竞争压力较大,比较优势尚待挖掘。当前,我省乡村旅游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与同处长三角的江苏、浙江等省比较,在业态创新、治理水平、综合效益等方面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与此同时,与苏浙在地理空间上的邻近性与资源本底方面的相似性使得我省乡村旅游在区域竞争中面临着较大压力,亟须通过深度挖掘传统村落、生态原乡等地域文化特质与产业特色,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产品供给有待升级,产业链条不够健全。目前,我省乡村旅游缺少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吸引力的产品,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观光、文化、度假等乡村旅游产品特色不强,类型单一。文化创意、研学旅行、康体养生等新业态产品较为欠缺。产业链条较短,多数地区停留在以田园观光、农产品加工为基础的初级阶段,未能与新兴业态有机结合,信息、科技、文化融合度偏低,产品附加值不够高,开发层次有待提升。传统村落旅游发展质量和效益参差不齐,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信息科技新手段在产品开发中运用不足。

设施服务仍有短板,要素条件有待完善。全省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游憩和接待设施较为缺乏,旅游集散和咨询服务功能较弱,旅游厕所、旅游标识标牌、旅游停车场等亟待加强。乡村旅游“最后一公里”问题尚未彻底解决,立体化、多层次、一体化的旅游通达系统有待加强。乡村旅游管理和服务品质有待提升,智慧旅游系统、设施、平台等有待完善,旅游便民惠民措施未能较好地满足大众需求。资金短缺、用地保障不足等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瓶颈。

产业主体能力较弱,抗风险能力不够强。全省乡村旅游产业主体仍然存在“小、弱”的问题,难以满足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乡村旅游发展仍然以农户和合作社等为主体,投融资水平和整体发展能力不足。大型文旅企业、其他相关涉旅企业参与乡村旅游开发不够,尚未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开发的格局。2020年新冠疫情对我省乡村旅游发展冲击严重,乡村旅游经营效益较往年同期减半。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乡村旅游面临持续压力,亟须提高乡村旅游发展的“韧性”,转变观念,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发展路径,建立有效的危机应对机制。

空间组织有待优化,集聚效应尚待强化。我省乡村旅游发展在空间上存在不平衡问题,各板块在乡村旅游市场规模、产业地位、企业主体实力、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差异较大,部分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仍然限于本地市场。全省各地乡村旅游要素有效整合、协调联动不够,尚未形成特色各异的乡村旅游集聚区。乡村旅游发展尚未完全与城乡统筹发展相融合,顺应城乡旅游市场规律的开发仍显不足,环城乡村游憩带建设还比较滞后。

人才队伍数量不足,人员素质亟待提升。目前我省乡村旅游仍缺乏各层级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真正懂得乡村旅游经济规律、掌握乡村旅游专业知识、具备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才能的旅游专门人才较少,总体上不能适应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够高,多数本地从业人员未接受高等教育或旅游相关职业教育,整体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

治理体系有待完善,治理能力亟待提升。围绕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可操作性相对较弱,有针对性的乡村旅游发展政策支撑不足,乡村旅游治理体系亟须进一步完善。在治理能力方面,还存在对乡村旅游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到位,相关发展思维和发展理念不能紧跟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要求等问题。同时,常态化、专业化的乡村旅游发展智库建设不足,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第三节 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乡村旅游发展迎来重大机遇,也面临重大挑战。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我省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乡村旅游发展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一、新阶段新趋势

社会发展新阶段,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更加迫切,品质化消费引领高质量发展模式,发展优质旅游势在必行。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优质旅游需求,倒逼我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即推动产品体系由低层次迈向高层次,发展模式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发展重点由侧重观光转向侧重休闲度假和乡村生活体验,产业形态由“小散弱”迈向“组织化”发展。

疫情防控常态化,乡村旅游蕴新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全球旅游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疫情防控常态化对包括乡村旅游在内的整体旅游业发展带来挑战,要求我省乡村旅游发展必须平衡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牢牢守住疫情防控底线。与此同时,出境旅游需求的国内转移以及旅游行为的短程化、高频化,为国内旅游市场复苏带来新机遇,更是以依托城市为主体市场的乡村旅游的重大发展契机。

国际国内双循环,乡村旅游开新局。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居民的文化旅游消费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为我省乡村旅游发展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同时也要求我省乡村旅游发展在立足扩大内需、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同时,兼顾国际市场的重要作用。我省乡村旅游一方面需要牢牢立足内循环的市场基底,另一方面,也需要充分发挥国际品质乡村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加入国际循环的大市场格局。

二、新战略新担当

聚焦长三角一体化,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既给我省乡村旅游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有利于引进先进理念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高品位开发,提升我省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旅游客流互动和共同开展营销推广,拓展我省乡村旅游市场空间。与此同时,新的发展格局也对我省乡村旅游在促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产品品质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提出更高的期待和要求。

聚力推进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旅游新升级。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将引导更多的资源和要素向乡村聚集,“新基建”提升乡村地区信息化水平,乡村建设行动促进乡村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不断优化,为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打造升级版的“皖美乡村”奠定基础。《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出台和实施,也对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乡村旅游发展必须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凝聚文旅融合力量,助推文旅强省新突破。文旅融合是趋势,也是发展战略,要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乡村旅游要与传统村落、民风民俗、非遗节庆等乡村文化充分融合,开发特色乡村文旅融合产品。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传播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宣传我省优秀文化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窗口,助力创新型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

致力国土空间协同,乡村旅游践行新使命。国土空间规划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也对乡村旅游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方面的作为提出了新的使命要求,对乡村旅游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提出了空间管控和土地利用的约束。

三、新需求新转型

需求多元,乡村旅游产品面临新提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旅游消费持续升级,旅游需求多元化发展,呈现出年轻化、散客化和休闲化的市场特征。需求侧的深刻变化,对我省乡村旅游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在乡村旅游产品的打造上,需要围绕融合、创新的理念,打造高品质、深度体验型乡村旅游产品,实现乡村旅游产品的迭代升级,满足旅游者个性化、多元化、品质化的需求。

产业升级,乡村旅游模式亟待新转型。在内循环的背景下,我省乡村旅游要成为扩大内需的主力军,带动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我省乡村旅游要成为乡村产业兴旺的排头兵,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产业结构调整叠加全域旅游、文旅融合、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要求我省乡村旅游发展必须按照“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的路径,做大产业集群,做优产业集聚区。

创新驱动,乡村旅游动能亟须新突破。推动创新型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要坚持科技创新在全省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地位,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创新型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省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全面引入信息技术,在数字化和科技化方面实现突破,增强发展动能,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助力创新型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

第四节 发展基础

从资源、市场、设施和发展动力等角度重新认识和解读新阶段我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和优势,树立乡村旅游发展自信,打造“皖美乡村”升级版,构建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

一、皖韵乡村,资源丰富

传统村落。名山秀水架起的生态空间构成了我省乡村的生态基底,点缀其间的乡村如诗如画。有“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闲适,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野性,也有“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迷醉。云巅村落、水畔人家、林间居所、田园牧歌等形态多样的乡村融合了多元文化特质,蕴含着别样的韵味,形成数量众多的传统村落,至今仍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多个时期的原貌格局、文化风俗、传统生活方式等,是传统村落活的灵魂。目前,全省共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4个,中国传统村落400个。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皖南古村落是中国唯一的古村落类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底蕴深厚的乡村人居空间基础,为我省发展高品质的乡村旅游提供了独特的空间载体,也是我省乡村旅游走向世界的宝贵资源。

非遗民俗。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为我省乡村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凤阳花鼓、徽剧、庐剧、徽墨制作技艺、芜湖铁画锻制技艺、珠算、宣纸制作技艺、巢湖民歌、万安罗盘制作技艺等5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省乡村传统文化的活标本,其中珠算和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还被列入世界非遗名录。安徽特有的节庆、婚嫁等乡村民俗承载着独特的文化记忆,绩溪《章氏家训》、《邵氏家训》,池州《杜氏家训》,以及合肥《包拯家训》等将“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老子、庄子、管仲、包拯、华佗、毕昇、邓稼先、陶行知等名人为中国哲学、科学、医学等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精彩纷呈的非遗民俗赋予我省乡村独特的文化基因,是发展高质量乡村旅游的靓丽底色。

农特物产。多样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孕育了我省丰富的农特物产,形成了皖北优质水果和中草药材、皖中精品果蔬和禽畜养殖、皖南健康茶饮和林果花卉的农特产业格局。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0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13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8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4个,安徽省地理标志农产品112个。皖南的油菜花和菊花、大别山的杜鹃花以及皖北的芍花以及砀山酥梨、三潭枇杷、怀远石榴、长丰草莓等使我省成为花果之乡,加上太平猴魁、黄山毛峰、六安瓜片、九华黄精等农副产品,造就了我省独特的农业景观和农特产品,为发展新阶段乡村旅游融合新业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皖约乡村,市场广阔

内生市场存量充足。经过长期不懈努力,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在全国的地位由“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升级为“总量靠前,人均居中”,2020年全省GDP排名全国第11位。经济快速发展、脱贫攻坚胜利完成,带动了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激发居民的休闲旅游需求。同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安徽省人口持续平稳增长,为乡村旅游市场的壮大提供了人口基础。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居民乡村休闲度假需求旺盛,不断增加的老龄人口孕育了巨大的康养需求,具备良好生态环境和康养休闲资源的乡村旅游市场更加广阔。

周边市场潜力巨大。我省位于长三角腹地,具有承东启西、通南达北的区位优势,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我省的旅游市场区位,为进一步拓展长三角城市群市场奠定基础。杭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等周边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都市圈、城市群为我省乡村旅游储备了巨大的外部潜力客源市场。由航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水运等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将我省与周边经济发达的都市圈和城市群紧密连接,方便外部游客进入。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口岸城市极大方便了国际游客进入安徽,为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条件。

三、皖秀乡村,设施完善

乡村环境秀美。我省乡村生态基底优良,拥有国家森林乡村139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43个,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11个,中国美丽田园3个。多年来,省、市、县各级注重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与美丽乡村、脱贫攻坚、生态文明等有机结合,乡村景观得到进一步提升,成为居民与游客“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共享家园。随着农村“三大革命”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相继推进,我省乡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将进一步改善,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了环境基础,美丽乡村本身也成为旅游吸引物。据统计,2019年公布的安徽省首批454个美丽乡村示范村,60%是旅游村。

基础设施完善。乡村建设行动的推进,极大改善了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乡村旅游扶贫行动提升了重点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乡村旅游扶贫“八个一”工程的实施,为乡村夯实了旅游厕所、停车场、标识标牌等基础服务设施,奠定了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15个国家级特色小镇和75个省级特色小镇的建设,进一步健全了村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开展乡村旅游准备了条件。乡村道路的提升增强了乡村地区可达性和交通便捷性,“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推动了乡村旅游道路、景观环线等“最后一公里”通达工程,基本形成了骑行、步道、驿站等乡村慢行服务系统,方便游客进入乡村旅游目的地。

四、皖创乡村,动力强劲

乡村改革创举。我省一直走在全国农村改革前列,一直具有积极探索、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凤阳县小岗村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农村税费改革从安徽走向全国,“天下第一农民公园”在这里诞生。我省率先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数千个村开展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大力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集体力量得到增强,乡村旅游发展主体得到拓展,为乡村旅游创新发展提供平台保障。

“皖军”返乡创业。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创业就业的重要渠道,全省涌现出一批乡村旅游创业能人,激发了乡村旅游活力。尤其是大批返乡农民工为乡村旅游带来了智力支撑与资金支持,迅速成为乡村旅游创业主力军。目前,我省有蚌埠禾泉农庄、芜湖殷港小镇等36个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一大批乡村能人返乡、大学生回归,经营农家乐、开办民宿、参与游客接待服务,进一步带动更多“皖军”返乡创业,投身乡村旅游。“十三五”期间,全省40人获评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

乡村旅游创新。我省乡村旅游在发展中创新,形成了一些具有安徽特色的发展模式和经验。推行“景区带村”、“能人带户”、“旅游协会+产品”、“文旅公司+农户”和“乡村民宿+消费”的“两带三加”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和村民脱贫致富。金寨小南京村、霍山堆谷山村等4个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提高乡村旅游组织化程度,推动乡村自治,形成规范经营、标准服务,制定全国首个省级文明旅游行业标准,全国首创设立“安徽旅游诚信日”,为乡村旅游保驾护航。结合乡村廊道建设,乡村旅游线路体系基本形成, “皖美乡村”系列精品旅游线路带动效应逐渐显现,成为乡村旅游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的重要纽带。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抓乡村振兴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机遇,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型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1+7”目标体系和“5656”重点工程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实施“构建新空间、打造新产品、集成新产业、塑造新品牌、激发新动力、推进新治理”等六大任务,推动形成一体化、品牌化、组织化、体系化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将我省打造成为“皖美乡村”高品质乡村旅游目的地、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区(农旅融合示范、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示范、文旅融合示范、全域旅游示范)、国际乡村旅游典范区,支撑创新型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和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坚持创新发展

创新是引领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紧跟市场需求,加强乡村旅游发展与产业和行业、城镇和景区、消费和市场等的融合,不断创新乡村旅游产品业态。加强乡村旅游与信息和科技的融合,为乡村旅游插上信息和科技的翅膀。加强乡村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功能区管理体制,做大做强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推动乡村旅游组织化发展,实现乡村旅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坚持协调发展

协调是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以全域旅游为引领,统筹协调乡村旅游与景区旅游、城镇旅游的关系。坚持以系统观为指导,统筹乡村地区“山水田园林湖草”等要素,发展全要素乡村旅游。坚持“三生空间”统筹协调,实现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生态生产生活空间有机融合。坚持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资源本底、市场需求、发展阶段等的衔接,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因势制宜、因地制宜、因市制宜、因时制宜”。

三、坚持绿色发展

绿色是乡村的底色,绿色发展是乡村旅游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乡村旅游之路,把良好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转变发展观念,树立乡村旅游绿色发展观,引领乡村旅游绿色发展。加强政府管理,实施对乡村资源环境的整体管控,引导乡村旅游绿色发展。净化乡村生态环境,为旅游者打造宜游空间。完善配套服务,推动乡村旅游绿色发展转型。

四、坚持开放发展

开放是乡村旅游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核心整合、平台整合、廊道整合、IP整合”为抓手,最大限度实现乡村旅游发展要素整合,形成若干特色乡村旅游集聚区,打造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区。完善乡村旅游要素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乡村旅游内部一体化发展。加强对外联动,全面对接长三角和周边城市群,对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实现乡村旅游外部一体化发展。积极打造开放平台,吸引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乡村旅游发展。

五、坚持共享发展

共享发展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本质要求。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落实乡村旅游价值,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以生活的理念抓乡村旅游发展,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空间与游憩空间的有机融合,实现主客共享。最大限度发挥乡村旅游生态、产业、文化、经济等多元价值,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生态优”、“产业旺”、“文化兴”、“居民富”、“游者悦”、“乡村美”的综合目标,让乡村旅游发展成果“人人、处处、行行”共享。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成果显著,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在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础上,全省乡村旅游接待和收入全面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并取得一定比例的增长,乡村旅游各项指标在全省旅游业发展指标中的占比明显提升。

——乡村旅游发展空间更加优化。到2025年,全省各乡村旅游板块实现特色化发展,“十百千”工程推进完成,各乡村旅游集聚区特色鲜明,乡村旅游廊道整合带动功能显现,全省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建成“皖美乡村”高品质乡村旅游目的地,成为国际乡村旅游典范区。

——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更加完善。到2025年,乡村旅游发展各项工程和项目顺利推进,乡村旅游业态得到充分创新,类型完善、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市场喜好的十大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基本形成,乡村旅游“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效果显著,乡村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完备,乡村旅游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乡村旅游品牌魅力更加凸显。到2025年,以“皖美乡村”为统领,“皖美乡品、皖美乡韵、皖美乡情”三大系列品牌为支撑的全省乡村旅游品牌体系更加完善,总体品牌的本土化、特色化、立体化、产业化、数字化效果显现,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乡村旅游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到2025年,乡村旅游“双微”示范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乡村旅游发展基础更加夯实,乡村旅游信息化、科技化提升效果明显,乡村旅游发展的内生动能、内外市场活力得到充分激发,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局面基本形成。

——乡村旅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格局基本形成。到2025年,统筹、灵活的乡村旅游管理体制基本建成,乡村旅游经营机制实现创新,产业主体的发展活力得到充分激发,各项规划管控措施完善,乡村旅游发展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乡村旅游呈现协同发展新局面。

——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度明显提升。到2025年,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乡村旅游带动乡村居民就业效果明显,促进乡村产业更加兴旺,乡村生态环境更加宜居,乡村乡风更加文明,乡村治理更加有效,乡村居民生活更加富裕,我省成为全国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示范区。

 

第三章 整合开放,拓展乡村旅游新空间

立足乡村旅游资源和产业发展的本底条件,以“集聚、拓展、联动、整合、开放”为路径,以旅游强省“五个一批”精品打造工程和全域旅游“四级联建”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实施乡村旅游“十百千”工程、“皖乡徽廊”乡村旅游廊道工程,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构建“特色板块引领、重点示范区支撑、核心廊道串联”的乡村旅游发展新空间。

第一节 构筑特色乡村旅游板块

根据全省乡村旅游资源、发展基础和市场潜力,明确不同区域优势条件和核心动能,以相关市、县为空间单元,形成特色各异、优势突出的乡村旅游发展板块,明确各自发展重点和发力方向。

一、“最美皖南”国际乡村休闲度假板块

位置范围。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范围内的黄山市、池州市、宣城市等地市和相关区县。

发展方向。以传统村落等核心资源为载体,形成联动、支撑、借力经典景区的乡村旅游发展动能模式。瞄准国际市场、强化国际视野、对标国际标准,以乡村休闲度假为方向,突出深厚文化底蕴、山水田园景观、皖南乡村风貌和绝佳生态环境优势,充分发挥乡村旅游“一业兴、百业旺”的作用,推进乡村、文化、旅游、生态的融合发展,围绕“山美、水美、村美、戏美、味美”打造系列乡村品牌旅游产品,将这一区域建设成为世界级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为美丽中国实践的先行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以“一地六县”为平台,打造省际毗邻乡村旅游示范区。

二、“红色大别山”乡村红色生态板块

位置范围。六安市、安庆市等位于大别山区内的市县。

发展方向。以红色文化资源为龙头,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基底,以讲好大别山故事、传承大别山精神为主线,将红色景区、红色线路、红色小镇、红色故事、红色歌曲与乡村旅游发展结合,并突出地方民俗、山水田园元素,推动红色文化、优良生态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结合大别山区的道地药材、生态养生资源,开发乡村康养产品,形成红色山乡、研学旅行、乡村探险、乡村度假、乡村康养等文化和生态类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优化内部交通网络,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强区域内部以及与周边乡村旅游市场的联动,借助省际毗邻区的区位优势,多向拓展,融合发展,围绕重点区域布局品牌项目,形成红、绿、古、乡等元素有机互动的国内一流乡村旅游胜地。

三、“休闲皖中”乡村休闲体验板块

位置范围。合肥都市圈范围内的合肥、淮南、六安、安庆市桐城和滁州等市和区县。

发展方向。将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和合肥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地位给合肥都市圈带来的经济和人口增长的双重动力,转化为合肥都市圈乡村旅游发展的巨大动能。以环湖生态、温泉康养、农业体验、乡村研学、养生养老、休闲街区、休闲自驾、休闲美食等为重点,以江淮运河和江淮分水岭为轴线,大力建设环合肥都市圈乡村游憩带,满足区域内城市居民旅游消费需求。挖掘江淮文化、包公文化、三国文化、有巢文化、淮军文化等历史文化内涵,突出江淮乡村建筑风貌,培育新业态、新产品,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支撑合肥建设成为全省文化旅游中心地和集散地,并成为环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和代表。

四、“传奇皖北”休闲农业与乡村文化板块

位置范围。宿州、淮北、阜阳、亳州等皖北各市。

发展方向。充分利用皖北地区人口众多的市场优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资源优势,农业产业资源丰富的产业优势,对传统农业进行休闲化、体验化、创意化改造,形成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和产业。利用农业大地景观、特色作物、中草药基地、平原田园风情、果园林海等生态旅游资源,以及运河文化等地方文化,老庄、三曹等名人文化,地方戏曲、杂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对乡村田园进行文化创意和艺术赋能,开发传奇人物、传奇故事、传奇景区、传奇线路、传奇美食等为品牌的参与性和体验性乡村旅游产品。打造运河乡村旅游带,助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巩固“皖北人游皖北”的基础上,逐步打开“安徽人游皖北”的新市场格局,将皖北培育成为我省乡村旅游新的增长极和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

五、“欢乐皖江”乡村休闲体验板块

位置范围。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安庆等沿江各市。

发展方向。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契机,将沿线城市发展动能赋予到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建设中,突出长江文化内涵、皖江生态优势和沿线城市特色,挖掘皖江特色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以“欢乐”为宣传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欢乐游、乡村欢乐食、乡村欢乐宿、乡村欢乐秀、乡村欢乐购等系列产品。从设施、环境、内涵等多方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条件,并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旅游通道作用,加强区域合作,对接武汉都市圈和长三角城市群,形成以欢乐、水韵、开放、包容、生态等为主题的特色乡村旅游板块。

六、“风情淮河”乡村文化体验板块

位置范围。蚌埠、淮南、滁州、六安等淮河沿线市县。

发展方向。围绕“淮河风情之美在乡村”做文章,以淮河文化符号、元素及文化特质来引领沿淮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传承和繁荣淮河文化,阐发好淮河文化的当代价值,并与乡村旅游产品创意相结合,打造淮河文化乡村旅游品牌,形成和发展淮河历史风情、民俗风情、戏曲风情、小镇风情、美食风情等系列乡村旅游产品。统筹考虑沿淮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生态优化、环境美化、品牌建设、设施完善、产业配套等的关系,促进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加强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的衔接,发挥乡村旅游在促进淮河沿线各地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第二节 培育乡村旅游示范区

接续和巩固全域旅游“四级联建”工程成果,进一步实施乡村旅游“十百千”示范工程(十大乡村旅游示范区、百佳乡村旅游目的地、千家乡村旅游精品点),推进乡村旅游品质化、品牌化、体系化发展。全省各地围绕“十百千”工程部署,努力实现“一市创一区,一县(区)推一地、一镇(乡)建一点”的目标,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形成“示范区为引领、目的地为支撑,精品点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空间体系。

一、创建十个乡村旅游示范区

依托各地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条件、优势和基础,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以核心景区、自然风光带、环城游憩带等为载体,围绕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动能,提炼并推广整合发展型、融合发展型、共享发展型、体制机制创新发展型等若干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乡村旅游示范区,发挥其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全域旅游等方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推动全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鼓励各市积极培育,力争“一市创一区”,在全省创建十家左右的乡村旅游示范区,成为我省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品牌。

二、打造百佳乡村旅游目的地

依托传统村落精品目的地、乡村特色民宿集群、4A级以上乡村旅游景区、乡村田园综合体、旅游特色小镇、乡村旅游度假区、乡村特色园区等载体,突出乡村旅游核心发展机制和动能,围绕乡村旅游核心要素,推动乡村旅游景观特色化、设施标准化、功能多样化,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成为全省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载体,成为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新样板。鼓励各区县积极申报,力争“一县(区)推一地”,在全省打造100个左右的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成为全省乡村旅游产业增长极。

三、培育千家乡村旅游精品点

鼓励各乡镇以乡村花海、果园、茶园、乡村休闲街区、乡村康养基地、乡村运动基地、乡村研学基地、乡村博物馆、家庭农场、乡村文创体验中心等新兴乡村旅游品牌项目为创建单元,遴选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的乡村旅游示范基地、乡村文博场馆、乡村特色景观,在全省范围内打造近千个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精品点,并力争实现每个乡镇具备一个以上特色乡村旅游精品点的布局目标。

专栏 3-1  安徽乡村旅游“十百千”工程

工程类别

工程内容

具体培育对象和类别指引

乡村旅游

示范区

以省内乡村旅游基础较好、集聚发展趋势明显的空间板块为依托,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四级联建”工程,打造一批跨市县的乡村旅游示范区,系统总结示范区的乡村旅游发展经验、模式和做法,到2025年建设完成10个左右的乡村旅游示范区,并积极申报国家级乡村旅游品牌

环巢湖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区(合肥)

大运河乡村旅游示范区(淮北、宿州)

亳州中医药乡村旅游示范区(亳州)

淮畔乡村旅游示范区(阜阳、淮南、蚌埠)

岭上原乡乡村旅游示范区(滁州)

六安茶谷乡村旅游示范区(六安)

大青山乡村旅游示范区(马鞍山)

江南水乡(西南)乡村旅游示范区(芜湖)

“皖南川藏线”乡村旅游示范区(宣城)

永泉-梧桐乡村旅游示范区(铜陵)

九华秘境乡村旅游示范区(池州)

龙山凤水乡村旅游示范区(安庆)

大别山(潜山、岳西、霍山)康养乡村旅游示范区(安庆、六安)

黟县国际乡村旅游示范区(黄山)

新安画廊乡村旅游示范区(黄山)

乡村旅游

目的地

以乡镇和重点乡村为依托,紧扣传统村落资源,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最美休闲乡村等基础上,分批次、分版块遴选建设百佳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

乡村旅游景区(4A级以上景区)

乡村旅游度假区

乡村特色园区

特色村落(各类主题村落等)

特色小镇旅游目的地

田园综合体

乡村民宿集群

乡村旅游

精品点

以乡村旅游示范村为依托,结合乡村特色产业和传统文化,形成主题特色,提升旅游产品的内涵和品质,创意策划新产品,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打造千个乡村旅游精品点

示范基地类(摄影基地、文创基地、创客基地、研学基地、家庭农场、避暑基地、康养基地、红色教育基地、体育运动基地等)

文博场馆类(乡村振兴体验馆、乡村主题艺术馆、乡村主题博物馆、乡村图书馆、乡村“非遗”传习所等)

特色景观类(田园、花海、果园、茶园、种养殖园等)

第三节 构建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以乡村旅游资源富集带、旅游交通干线、重点市场连接线、品牌风景廊道为载体,发挥轴线的组织、联结功能,组织整合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形成由“特色乡村旅游带、乡村旅游联动轴、乡村旅游风景廊道”三大线性空间组成的乡村旅游骨架,发挥组织串联、全域统筹、品牌共享的廊道功能,推动我省乡村旅游的一体化发展。

一、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带

重点结合我省地形、水系等自然环境肌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地域文化特质,以河流、水系及交通线路为载体,利用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生态廊道建设契机,围绕乡村旅游资源和文化景观分布,发挥水上游线功能,通过可进入性提升、景观环境改造、乡村游憩项目植入等方式,突出生态、滨水、田园、文化等主题,重点打造“风情淮河乡村旅游带、欢乐皖江乡村旅游带、多彩新安江乡村旅游带、古韵运河乡村旅游带、魅力江淮运河乡村旅游带”等为代表的特色乡村旅游发展带。

发展全域旅游。牢固树立全域大旅游理念,以品牌打造为突破口,以设施提升、景观营造、空间整合为重点,打造安徽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发挥组织和链接功能,带动沿线及周边乡村旅游发展。

整体品牌塑造。以旅游带文化品牌整合沿线各类乡村旅游资源、项目,打造主题各异、个性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以旅游带文化品牌为引领,整合推广、营销,塑造我省乡村旅游特色形象品牌。

联动开发产品。建立乡村旅游共建共享联动机制,利用品牌旅游资源,协同开发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共同推出若干特色乡村旅游线路,努力实现信息共享、线路互推、客源互送、政策互惠,构建无障碍旅游环境。以多元化、特色化、品牌化旅游产品和业态,共塑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带。

二、串联乡村旅游联动轴

搭建乡村旅游大交通网络。依托我省高速公路网络系统和串联“五山”的交旅融合新格局,重点结合乡村旅游市场的对接和联动关系,谋划乡村旅游产业整合的方向和路径,选择连接重点区域、核心市场、外部区域重点交通线作为乡村旅游联动轴线廊道,串联全省各乡村旅游发展板块和内外部关键市场,形成“内部打通、外部联动”式空间组织结构。“十四五”期间,基于京台高速、南洛高速、济广高速、合芜-芜宣-宣桐-溧宁高速、沪蓉高速、沪渝高速、杭瑞高速,形成纵横交错的乡村旅游大交通网络。

疏通乡村旅游“毛细血管”。以服务乡村旅游和乡村地区发展为主要方向,通过灵活设置高速公路出入口,打通最后一公里,解决“断头路”问题;完善标识系统,强化交通联结功能,建设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慢游”交通网络。贯彻绿色交通发展理念,提升乡村旅游交通设施、工具的绿色化水平,全方位构建“快进慢游”乡村旅游交通体系,发挥高速公路快速通达乡村旅游地的作用。

培育省际乡村旅游增长极。依托现有交通线路,以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为契机,推动皖-赣、合-滁-宁、宁-马-芜、芜-宣-杭、杭-黄、蚌-宿-徐、六-武等省际边缘地区的乡村旅游联动发展。以“一地六县”为试点,打造省际毗邻乡村旅游示范区,培育新的乡村旅游空间增长极,集聚发展动能,形成乡村旅游发展新空间。

三、开发乡村旅游品牌廊道

利用并对已有旅游风景廊道进行分级分类,按照全域旅游理念,从目标定位、品牌形象、服务设施、旅游集散体系、环境保护、景观控制等入手,突出品牌特色,做好重点旅游基础服务设施、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和布局,打造跨区域级、市级、县级乡村旅游品牌廊道体系。

推广廊道旅游品牌。以廊道优势品牌整合沿线乡村旅游资源,注重对沿线自然山水、历史文化、乡土精神的凝练和解读,设计营销策略,利用节庆、网络、自媒体等多种形式,建立政府、企业、居民、游客等互动的廊道品牌共建模式,加大乡村旅游廊道推广和宣传,在全省形成若干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廊道。

提升廊道道路旅游景观。在整体提升旅游景观氛围基础上,结合特定主题,选择核心路段,打造道路旅游景观体系,体现三产融合发展,支撑旅游吸引力形成。

完善廊道旅游服务功能。提升廊道沿线的景观和服务水平,加强道路沿线雕塑景观、绿化节点打造,做到特色文化和自然生态相融合;注重游客服务中心配套,整合现有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的服务中心,新建改建一批生态停车场和旅游厕所,形成便捷、优质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

优化廊道产业体系。建立全要素乡村旅游产业体系,形成以生态旅游、康养度假、民俗体验、休闲农业为核心产业,以创意文化、休闲娱乐为辅助产业,以餐饮业、酒店业、零售业、交通业、文化娱乐业等为配套产业的乡村旅游廊道产业体系,支撑廊道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

专栏3-1  “皖乡徽廊”乡村旅游廊道工程

1、打造跨区域乡村旅游廊道

重点依托省域范围内交通干线、品牌地理单元、核心景区连接线等,整合各地市乡村旅游资源,打造具有全省品牌意义的大型乡村旅游廊道。

代表性廊道:天柱山-九华山-黄山世界遗产国家风景道、大别山国家风景道、安徽大运河旅游廊道、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与文化旅游廊道、皖江黄金水道旅游廊道、江淮分水岭旅游廊道、国道312 旅游廊道、江淮运河旅游廊道等。

2、培育市级乡村旅游廊道

围绕市域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风景廊道,集聚乡村旅游项目,完善服务和设施,形成各具地市特色的品牌乡村旅游廊道。

代表性廊道:沿涡河生态旅游廊道(亳州)、新汴河生态文化廊道(宿州)、符离大道乡村旅游廊道(宿州)、隋唐大运河文化旅游廊道(淮北)、沿淮1号旅游风景道(阜阳)、“楚汉风情·百里画廊”凤寿路乡村旅游廊道(淮南)、江淮分水岭乡村旅游廊道(滁州)、六安茶谷乡村旅游风景廊道(六安)、大别山风景道乡村旅游廊道(六安)、环巢湖大道乡村旅游廊道(合肥)、皖西南旅游风景道(安庆)、国道205旅游风景道(芜湖)、皖南川藏线乡村旅游廊道(宣城)、江淮运河乡村旅游廊道(铜陵)、沿升金湖-秋浦河-牯牛降乡村旅游廊道(池州)、黄山市10条乡村旅游风景道(黄山)等。

3、建设县级乡村旅游廊道

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依托县域内省道-县道-乡道,完善配套绿道、骑行道,以及各类驿站、咨询点、游憩点等设施,串点成线,联动沿线乡村旅游点,形成多点互动的县域乡村旅游发展轴线。

代表性廊道:利辛西淝河生态旅游廊道、谯城芍药花海观光主题廊道、涡阳涡楚河文化旅游廊道、蒙城北淝河湿地观光廊道、颍上百里田园画廊、临泉沿泉河旅游廊道、阜南百里蒙洼旅游廊道、太和沙颍河生态廊道、西湖大道旅游廊道、符离大道旅游廊道、砀山黄河故道旅游廊道、灵璧老濉河生态旅游廊道、泗县大运河文化旅游廊道、环芡河湖旅游廊道、环焦岗湖旅游廊道、环瓦埠湖旅游廊道、凤阳淮河百里画廊、定远北沿山风景廊道、来安新来河生态旅游廊道、天长环高邮湖生态廊道、全椒美好乡村一环线旅游廊道、长丰G206旅游廊道、肥东滁河干渠旅游廊道、金安九十里山水画廊、舒城杭埠河旅游廊道、霍山S318 旅游廊道、金寨红岭公路旅游廊道、霍邱沿淮生态旅游廊道、潜山环潜水河旅游廊道、太湖花亭湖旅游廊道、怀宁乡村马拉松生态廊道、青阳环九华山旅游廊道、环主城区生态休闲文化旅游廊道、石台“尧舜天路”皖西南一号风景道、环浮山旅游廊道、无为沿山大道旅游廊道、和县“两山三湖”旅游廊道、当涂环“诗仙花岛”旅游廊道、旌德沿徽水河生态旅游廊道、绩溪百里历史文化生态走廊、广德“中国最美竹韵”廊道、宣州水阳江生态旅游廊道、休宁月潭湖旅游风景道等。

 

 

第四章 融合创新,打造乡村旅游新产品

结合乡村旅游资源本底和市场需求,通过全方位融合和创新,助力传统乡村旅游产品提质升级,积极打造新产品新业态,构建全省十大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第一节 提升十大旅游产品体系

一、精致化打造乡村观光旅游产品

依托乡村特有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和产业资源,融入当地特色文化元素,结合现代观光旅游理念和信息科技,遵循优质和精致原则,提升一批传统乡村观光旅游产品,打造一批新型乡村观光旅游产品。

提升传统乡村观光旅游产品。提升传统乡村景区、田园综合体等现有乡村观光旅游产品。将现代乡村生活理念融入传统乡村观光旅游产品,升级传统产品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提升传统乡村观光旅游产品等级,创建一批4A级以上乡村旅游景区。将传统田园风光进行艺术化改造和提升,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田园艺术产品和大地景观。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破传统乡村观光旅游产品的时空局限,创新旅游方式,提升观光体验,打造精致化、差异化乡村观光旅游产品。

打造新型乡村观光旅游产品。依托特色产业资源,以农业生态、农村景观、农事体验为特色,通过创新观光方式和科技融合,打造一批新型乡村观光旅游产品。将现代观光旅游理念和方式与乡村景观融合,打造一批乡村观光栈道、田园廊道和乡村公园。依托乡村花、果、茶等产业资源,聚集乡村产业要素,扩大产业空间尺度,变乡村产业为田园景观,打造皖南油菜花和大别山杜鹃花等一批观光“花海”、砀山酥梨园和怀远石榴园等一批观光“果园”以及太平猴魁茶基地、黄山毛峰茶基地、六安瓜片茶基地等一批观光“茶园”。将乡村农事活动融入现代科技,打造一批乡村农业产业高科技示范园区。结合乡村特色产业和资源,体现乡村和地域特色,打造一批乡村旅游文创产品,开发更多富有传统村落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建设一批乡村旅游文创示范基地。

二、创意化打造乡村文化旅游产品

依托乡村传统民俗、非遗、家训等文化资源,挖掘乡村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融入现代信息技术,通过集中展陈、传习诵读、文艺创作等手段,提升文化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度,打造乡村场馆类、演艺类和节庆类文旅产品。

场馆类文旅产品。依托乡村特色文化内涵和特色产业,集聚乡村文化要素,打造一批乡村主题博物馆、乡村农事体验馆、乡村农事艺术馆、乡村创意馆、乡村民俗传承馆、村史馆等特色乡村文化场馆,搭建乡村文化旅游载体。依托4个国家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聚焦农业耕种过程,打造农耕体验馆。依托乡村学校,整合乡村图书资源,在中小学或者中心村镇建设一批乡村图书馆和乡村书吧。

演艺类文旅产品。活化利用传统民俗、非遗等传统文化资源,开展非遗宣传和展演展示,还原与复活民间故事、地方戏曲、乡俗风情等民间传统文化,加强文艺创作,打造一批乡村演艺类文旅产品。将徽州婚嫁、池州舞龙、阜阳剪纸、安庆挑花等传统民俗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开展一批民俗体验和演艺活动;将泗州戏、凤阳花鼓、庐剧、黄梅戏等传统非遗融入现代理念,开发特色民间文化产品,加快旅游文化产品设计和专业化生产,加强同影视、娱乐节目开发领域的合作,创作一批乡村旅游影视和文艺作品,增强乡村尤其是传统村落旅游吸引力。以特色地域文化为主题,利用文化创意、文艺表演、文化展示、文化体验等手段,推出一批乡村旅游文创产品,打造安徽乡村旅游IP。将乡村公共文化需求与乡村旅游融合,打造一批“乡村广场舞大赛”、“乡村春晚选拔赛”等乡村文化旅游赛事。

节庆类文旅产品。依托阜阳火把节、休宁五猖会、萧县伏羊节等传统乡村节庆活动,发掘其中独特的文化记忆和现代价值,结合现代旅游需求和理念,提升一批传统乡村节庆活动。依托乡村特色物产,融合现代科技和文艺表演,延长农特产业链条,推广巢湖渔火音乐节、黄山雷笋节、蒿子粑粑民俗文化节等一批特色农事节庆活动。

三、品质化打造乡村休闲度假产品

依托乡村独有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通过融合提升,集聚资源和人气,创建一批高等级乡村旅游度假区和乡村休闲街区,打造一批精品民宿和乡村主题营地,培育一批乡村避暑休闲基地。

创建乡村旅游度假区和乡村休闲街区。依托现有乡村旅游度假区和基地,提升度假区基础和服务设施,提升度假区服务水平,对标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乡村旅游度假区,提升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整体品质。依托中心村镇和乡村集市,对照国家标准进行改造升级,打造一批高等级乡村休闲街区,提供休闲购物和娱乐服务。

打造精品乡村民宿和乡村主题营地。依托传统村落,做优村落周边环境,建设农耕文化体验基地,发展多样化的特色民宿和定制旅游。对存量闲置房舍进行改造升级,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科技理念,突出主题和特色,打造一批乡村精品民宿。利用乡村闲置宅基地资源,在不破坏乡村整体风貌的基础上建设一批乡村精品酒店。依托云巅、水畔等不同乡村特质,打造一批乡村自驾营地、乡村帐篷营地和乡村树屋等创意住宿设施。依托乡村优良环境,整合资源,突出主题,打造乡村聚会营地、爱情营地、童话营地、亲子营地等一批主题营地。

建设乡村避暑基地和主题农园。依托乡村独特的气候资源和条件,通过统一规划和整合,制定并实施避暑休闲基地标准,在皖南山区和大别山腹地乡村区域建设一批乡村避暑休闲基地。在现有家庭农场的基础上,通过设施提升和项目建设,培育一批现代化主题农园,创意性提供农事体验服务。

四、融合化打造乡村康养旅游产品

充分利用大别山森林氧吧、池州富硒资源、皖中温泉带、亳州中草药等养生资源,围绕生态、温泉、中医药“三大康养”品牌,充分融合乡村旅游需求,打造乡村森林疗养、温泉养生和中医药养生康养旅游产品。

打造森林疗养基地。充分利用大别山森林氧吧等特色森林和环境资源,参照国际模式和国际标准,打造乡村森林疗养基地,建设完善森林疗养步道、露营地、森林疗养馆等设施,针对不同人群建设森林疗养课程体系,培养一批森林疗养师和自然解说员。

培育温泉养生基地。依托池州富硒资源、皖中温泉带等温泉资源,结合现代养生需求,突出温泉养生特色,融合餐饮、休闲、康养、游乐、社交、健体、购物等需求,打造综合性温泉养生休闲基地。

建设中医药养生基地。深入挖掘新安医学、亳州中医药等中医药文化,依托中医药资源,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业态创新,融合相关村镇打造中医药休闲养生街区、中医药养生体验馆、中医药茶吧等乡村旅游产品,打造中医药养生基地。

创建国家级及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以示范区创建为引领,推进中医药和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体验、中医药养生体验、中医药特色医疗、中医药疗养康复、药膳食疗养生等乡村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

五、示范化打造乡村研学旅行产品

依托乡村传统非遗、民俗、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和特色物产,围绕“徽文化、中医药、红色”等不同主题,突出标准化和示范性,打造一批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学生研学(写生等)基地和主题教育研学基地,构建完善的乡村研学旅行产品体系。

打造乡村研学旅行示范基地。深入挖掘特色资源,加强研学产品创意策划,打造特色文化体验、励志教育、爱国教育以及科考体验等多类型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示范基地。结合传统村落、乡村特产和文化,突出标准化的农事生产或手工制作流程,打造一批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学生研学基地。活化利用泗州戏、凤阳花鼓、徽州三雕、黄梅戏、徽剧、珠算、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建设一批乡村主题教育研学基地。结合绩溪《章氏家训》、池州《杜氏家训》等特色家训文化,打造一批乡村家训诵读及传承场馆、长廊。整合传统村落中红色文化、徽州礼仪等文化资源,讲好传统村落故事,支持传统村落建设传统文化传承传习基地。

构建乡村研学旅行产品体系。丰富研学旅游产品内涵,依托乡村不同的文化和物产资源,推出乡村民俗研学游、地质探秘研学游、传统非遗研学游、红色乡村研学游、乡村农事研学游等系列主题乡村研学旅游产品。遴选一批乡村研学旅行导师,开发一批乡村研学旅行主题课程,出版一批乡村研学旅行教材。制定出台安徽乡村研学旅行服务和评价标准。

六、品牌化打造乡村体育旅游产品

以健康中国战略为引领,推动体育休闲运动与乡村旅游融合,通过打造体育场馆、举办品牌赛事、建设品牌体育旅游基地等途径,打造乡村体育运动旅游产品体系,着力培育一批乡村体育旅游品牌产品,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乡村体育旅游目的地。

拓展户外运动旅游产品。依托皖南山区、大别山区等山地资源和长江、淮河、巢湖、沿江湖群、大别山湖泊群、淮河湿地等水域资源,结合乡村旅游发展需求,融合创新,开发徒步、骑行、马拉松、攀岩、登山、野营、露营、游泳、漂流、垂钓、长板速降等户外运动旅游产品。创新低空飞行旅游产品,开发皖南山区、大别山区、环巢湖、沿长江、沿淮河低空观光、航空运动、航空摄影、滑翔伞运动等乡村低空飞行旅游产品。

打造品牌乡村体育旅游赛事。融合打造具有安徽特色的品牌乡村体育旅游赛事。积极推介安徽乡村体育旅游资源,引导国内乃至国际品牌体育赛事进入乡村,引入“越野e族”国际山地越野车赛、中国长三角定向越野巡回赛和国际马拉松等品牌赛事。结合乡村的民俗文化,打造“健康安徽”环江淮万人骑行大赛等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本土乡村竞技体育赛事活动及大众体育、民间体育赛(节)事活动。

建设品牌体育旅游基地。以品牌赛事为依托,融合特色文化,打造一批精品乡村体育旅游目的地。结合山地越野、自驾、骑行等精品赛事,建设一批精品乡村体育营地。结合独特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培育一批乡村体育运动和赛事训练基地。

七、特色化打造乡村体验旅游产品

融合安徽乡村的地域文化和特色物产,找准乡村文化和物产特质与旅游的结合点,特色化打造乡味体验产品、乡韵体验产品和夜间体验产品,提供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体验。

打造乡味体验产品。结合不同地域乡村的特色物产,突出特色和主题,集聚打造乡村美食体验街区,建设一批乡村美食村、乡村美食体验馆、乡村创意餐厅、DIY餐厅和乡村味吧,在提供饮食服务时提供美食制作体验服务。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乡村振兴体验馆、乡村VR体验馆、乡村酒文化体验馆、乡村茶道馆等一批特色乡村体验场馆。

培育乡韵体验产品。结合乡村秀美环境,挖掘并展现乡村独特韵味,打造一批高雅艺术体验产品。建设乡村婚礼广场、乡村剧场、乡村画廊等一批高雅艺术基础设施。融合乡村特质,创造性开展户外婚礼等别样礼节性活动,邀请歌舞团、剧团和音乐团体来乡村举办歌舞晚会和乡村音乐会,培育乡村高雅艺术团体。

创新夜间体验产品。延展乡村旅游时间维度,推出异于城市夜生活的乡村夜间旅游产品。依托乡村稻田、果园、花海等自然景观,以夜幕做背景,通过照明、布景、多媒体等多种渲染技术,打造乡村灯光秀等夜间景观。融入清吧、茶馆等夜间休闲体验元素,丰富业态,发展一批乡村夜市。利用乡村农特物产,推广一批夜宴产品,培育乡村深夜食堂和美食夜市。结合特色农事活动,打造乡村夜游产品,开展抓泥鳅、夜抢收等夜间农事体验活动。

八、主题化打造乡村红色旅游产品

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深挖红色内涵,整合乡村红色资源周边自然生态、传统文化等旅游资源,突出红色旅游资源主题,打造乡村教育主题等红色旅游产品。

打造教育主题乡村红色旅游产品。活化利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在乡村活动的遗址、遗迹等,利用VR、AR等技术手段再现历史事件原貌,结合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党员教育培训等活动,打造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等,开发红色教育课程体系,开设红色课堂,开展入党宣誓和廉政宣誓等教育活动。

创新特色题材乡村红色旅游产品。紧扣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改革开放等不同时期红色旅游资源的主题特色,打造不同题材的乡村红色旅游产品。突出“两源两地”主题,打造皖西红色旅游区;突出“北上抗日,铁军精神”主题,打造皖南红色旅游区;突出“东进序曲、决战淮海” 和“中国改革第一村”主题,打造皖东北红色旅游区;突出“百万雄师过大江”主题,打造皖中红色旅游区。结合四大红色旅游区,打造一批乡村红色体验、文创和演艺产品。

九、国际化打造传统村落旅游产品

依托安徽地域文化鲜明的精品传统村落,充分挖掘传统村落的传统文化特质,激发传统文化活力,将传统村落打造成具有国际吸引力的高品质乡村旅游目的地。

打造国际标准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整合传统村落资源,在民族性的基础上体现国际性,对标国际标准和理念,打造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按照“有标贯标,无标制标”的要求,与国际接轨,在传统村落保护、修复、利用、服务、评价及体验等方面制定标准,完善有关技术指南和导则,进一步提升科学性和适用性。结合国际和国内标准,对标完善传统村落旅游目的地基础服务设施,按标准配备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乡村建设至少一条通景公路、一个旅游停车场、一个旅游厕所,每个旅游村建设一个游客服务中心。旅游乡村有标识牌、有导游、有解说词,有文化场馆、有阅读空间、有购物空间、有娱乐设施,标识牌、解说词等有多种语言展示,一个乡村旅游目的地至少配备一个外语翻译。引入国际资金参与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打造多理念、多元化的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

创新特色化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挖掘不同地域乡村文化特色,结合乡村特色产业,坚持差异定位、错位发展,创新传统村落旅游产品呈现形式,按主题打造传统村落旅游目的地。利用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影响力,打造中国传统村落旅游经典。在皖南乡村打造一批以摄影和写生为主题的传统村落产品,在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祁门红茶等名茶产区建设一批美丽茶村,在城市近郊乡村、具有文化底蕴的村落打造艺术和文化主题乡村旅游村落,在皖北打造一批特色果村,在皖江近江区域建设一批特色亲水渔村。做好“传统村落旅游+”文章,推动传统村落旅游与商务会展、文化创意、休闲康养、电商物流、研学教育、文化创意、写生摄影等深度融合,推动形成具有国际辨识度的皖南传统村落旅游品牌,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

十、体系化打造乡村廊道旅游产品

依托乡村交通总体布局与生态格局,以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与文化旅游廊道等廊道建设为契机,按照交旅融合思路,持续推进乡村旅游廊道与风景道建设,整合推广一批乡村自驾游风景道,建设一批乡村骑行和徒步廊道,打造一批乡村廊道旅游产品。

整合自驾游风景道。依托皖浙1号旅游风景道、环巢湖生态风景道、引江济淮生态风景道、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等一批旅游和生态风景廊道,将已有风景道向交通条件较好的乡村地区延伸,打造已有风景道的延线和支线,构建我省乡村自驾游风景道体系。

建设骑行和徒步廊道。根据乡村区域的地理属性,结合乡村道路建设情况,建设一批傍山、伴水、穿林、入云等不同类型的乡村休闲骑行和徒步廊道。依托皖南和大别山区的古道资源,升级古道的通行条件,打造古道探幽徒步廊道。在高山密林乡村建设一批徒步越野探险廊道。在传统村落集聚区打造传统村落旅游精品线路。

完善乡村廊道公服体系。在自驾游廊道中段建设补给和休憩中心,骑行和徒步廊道建设乡村旅游驿站。依托自驾、骑行等乡村廊道,建设不同类型、不同档次、主题突出的营地,支持在营地内组织家庭露营、青少年营地、主题自驾等活动,培育以环境保护、汽车户外知识与技能、人格塑造为主题的亲子、家庭户外休闲趣味项目。

第二节 串联系列精品旅游线路

一、做大做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以我省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的“水墨江南经典之旅”、“乡村画卷寻悠之旅”等十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为基础,通过强化线路乡村振兴成果内涵、完善线路基础服务设施、拓展线路延伸空间、丰富线路产品内容、夯实线路产业功能、提升线路品牌价值等路径,进一步做大做强“十大精品线路”。

专栏4-1  安徽十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主题

线路

备注

水墨江南

经典之旅

池州市-黄山市黄山区(太平湖镇、焦村镇)-黟县(郭村、宏村、奇墅湖、西递、渔亭镇)-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宣城市

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

乡村画卷

寻悠之旅

宣城市-新安江山水画廊-歙县-黄山市屯溪区-休宁县-黄山市

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

山水田园

风情之旅

芜湖市-泾县-琴溪镇-汀溪乡-桃岭村-宁国市方塘乡-青龙乡-宣城市

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

欢乐皖江

水韵之旅

滁州市-马鞍山市-芜湖市(繁昌市)-铜陵市-池州市(青阳县、石台县、东至县)

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

徽风皖韵

诗意之旅

合肥市-巢湖市-芜湖市(镜湖区、鸠江区)-芜湖县(红杨镇)-宣城市(泾县、旌德县)-黄山市

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

湖光山色

休闲之旅

六安市-舒城县-肥西县-合肥市-肥东县-巢湖-庐江县-合肥市

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

多彩乡村

心动之旅

滁州市(天长市、琅琊区、来安县、南谯区、凤阳县)-合肥市(肥东县、肥西县)-六安市

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

不忘初心

红色之旅

芜湖市-合肥市-六安市-金寨县-中国红岭公路-天堂寨-霍山县陡沙河温泉-大别山主峰-单龙寺鲜花小镇-六安市

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

历史传承

溯源之旅

蚌埠市-淮南市-阜阳市-亳州市-宿州市-淮北市

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

生态休闲

养生之旅

合肥市-长丰马郢-合肥三十岗乡-牛角大圩-三河古镇-舒城县-金安区-霍山县-岳西县-潜山市-安庆市

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

二、特色打造乡村旅游主题线路

依托我省乡村的自然山水、传统村落、特色农产、红色遗迹等独特资源,有效整合食、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等旅游要素,以市场为导向,融合现代交通方式,按主题串联特定的乡村旅游资源和要素,着力打造“皖美乡贤匠心之旅”、“皖韵乡村醉心之旅”、“乡村改革丹心之旅”和“红绿辉映初心之旅”四大乡村旅游特色主题线路。

 

专栏4-2 安徽乡村旅游特色主题线路

特色主题

线 路

皖美乡贤

匠心之旅

思想皖北:涡阳县郑店村(老子)-蒙城县(庄子)-濉溪县(嵇康)-淮北(刘伶)-萧县(刘开渠)-砀山(曹伯启、齐白石)

栋梁皖中:颍上县(管仲)-寿县(刘安)-定远县(戚继光)-合肥(包拯、李鸿章、刘铭传)

科教皖南:安庆市(陈独秀)-怀宁县(邓稼先)-休宁县(戴震、程大位)-歙县(陶行知)-绩溪县(胡宗宪、胡适)

皖韵乡村

醉心之旅

诗韵皖乡:休宁县(齐云山)-贵池区(杏花村)-泾县(桃花潭)-和县(天门山)-宿州(符离集)

风情古村:太湖县汤泉乡(蔡畈古民居、潭寨古民居)-黟县(宏村、卢村、西递、屏山村)-休宁县(万安老街、黄村)-徽州区(呈坎村、潜口村、唐模村)-歙县(渔梁村、棠樾村)-绩溪县(龙川村)

皖北非遗:界首市(书会、彩陶烧制技艺)-临泉县(肘阁抬阁)-阜阳市(剪纸)-凤台县(火老虎、花鼓灯)-寿县(豆腐传统制作技艺)-淮北(梆子戏)-宿州(泗州戏、坠子戏、花鼓戏、马戏)

乡村改革

丹心之旅

改革序幕:阜南县(王家坝)-颍上县(八里河农民公园)-凤阳县(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当年农家、小岗村培训中心、工坊一条街)-肥西县(小井庄)

乡创先锋:定远县(能仁乡唐氏休闲山水农庄)-凤阳县(刘府镇赵庄村、府城镇大王府村、临淮镇、小岗村)-明光市(邵岗乡、女山湖镇)

红绿辉映

初心之旅

不屈军魂:黄山市(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陈列馆)-黄山区(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泾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新四军军部旧址)-六安市(皖西烈士陵园)-裕安区(独山革命旧址群)-舒城县(新四军第四支队纪念馆)-来安县(新四军二师师部旧址)

渡江战役:蚌埠市(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肥东县(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芜湖市(板子矶渡江战役第一船登陆点纪念碑)

第五章 拓展集聚,集成乡村旅游新产业

按照“核心带动+要素集聚”的模式,培育乡村旅游产业增长极,通过“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等手段,以“延伸产业链、拓展产业面、构建产业群”为路径,集成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实现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化、集聚化发展,提升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

第一节 培育乡村旅游产业增长极

实施核心驱动战略,培育带动力强、集聚效应明显的乡村旅游集聚拓展核心,构建带动性强的乡村旅游产业增长极。

一、“核心城市”增长极

近年来,我省16个地市的中心城区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城市人口进一步集聚,城市经济较快发展,中心城市地位不断提升。这些城市的居民收入不断提升,萌生了巨大的近距离休闲度假需求,为推进城郊乡村地区形成环城游憩带(ReBAC)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将我省16个地市中心城区培育为“核心城市”增长极,发挥其消费外溢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发展形成“环城型”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

二、“重点景区”增长极

我省景区创建成效显著,已经拥有一批国家5A级景区和旅游度假区,以及一大批国家4A级景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这些高等级重点景区空间尺度大、品牌价值高、旅游客流量大、经营主体实力强,已经形成全域旅游辐射拓展的核心,具备带动周边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能级。将我省位于乡村地区的重点旅游景区(大多数国家5A级景区以及其他大型旅游区,包括巢湖、太平湖、花亭湖等)培育为“重点景区”增长极,发挥其在客流、投资、管理、品牌等方面的辐射带动功能,拓展形成“依(环)景型”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

三、“优势区位”增长极

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我省部分城市与周边毗邻地区联系密切,并不同程度被纳入周边省份相关都市圈的规划范围。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我省与周边毗邻地区联系更加密切,相关周边省区的中心城市已经对我省邻接地区产生了包括乡村旅游在内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区位。将我省毗邻周边省份都市圈、城市群的地区培育为“优势区位”增长极,充分利用这些地区纳入相关省外都市圈(城市群)的机会,承接外省都市圈在客源市场拓展、交通基础设施联建、资本和人才输出等方面优势,率先打造形成“承接型”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

四、“精品资源”增长极

我省传统村落资源丰富,农特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在江淮丘陵、大别山区、皖南山区等形成了传统村落密集区,如黟县盆地传统村落密集区、歙县高山村落密集区以及宣城、池州传统村落集中区等。在淮北平原、沿江平原等地形成了特色农业产业密集区,并积极创建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如宿州市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颍上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涡阳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太和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这些传统村落和农业产业密集区资源品位高,具有内聚发展的先天性优势,已经在民宿打造、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方面进行了业态创新,具备拓展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将这些乡村旅游资源密集区培育为“精品资源”增长极,可以发挥其内聚、辐射和带动作用,打造形成“内聚型”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

五、“大型廊道”增长极

我省地形地貌独特,形成了长江、淮河、新安江以及江淮分水岭等自然地理廊道。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了一批基础设施廊道,包括大运河(安徽段)、江淮大运河(引江济淮工程)以及高速公路、其他高等级公路等。全省经济社会和旅游业区域协调发展,也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旅游廊道,包括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与文化旅游廊道、皖南“川藏线”、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大别山国家风景道等。这些廊道贯通城乡,连接东西南北,具有极强的旅游资源整合和IP示范带动作用。将我省相关廊道培育为“大型廊道”增长极,发挥廊道的串联作用,整合形成“轴廊型”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

第二节 打造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

以优势乡村旅游业态为核心,以“建链、补链”为路径,拓展产业链,构建全要素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将乡村旅游产业作为构建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的重要纽带,基于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工旅融合、交旅融合等形式,按照“延链、强链”的路径,拓展产业面,构建融合型乡村产业集群。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叠加在空间增长极区域,聚集乡村旅游产业面,打造特色各异的乡村旅游集聚区。

一、拓展产业链,构建乡村旅游产业集群

(一)建链补链,构建全要素旅游产业集群

依托精品乡村旅游本底资源,在乡村美食、民宿、廊道、景区、农特产品以及民俗文化等市场需求量大、成长性良好的乡村旅游业态基础上,建设乡村旅游产业链并进一步整合、提升、补充、完善,加强乡村旅游要素业态的融合拓展,形成全要素乡村旅游产业集群。

做精乡村旅游美食。弘扬中华美食文化,传承徽菜传统菜品和技艺,促进餐饮烹饪技术交流与创新。以美食为支撑,并进一步满足游客的美食文化体验、美食原料购物、农业园观赏和采摘、住宿等旅游需求,在乡村打造一批徽味特色美食小镇、改造升级一批乡村特色美食街区,建成以乡村美食产业为引领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

乡村旅游民宿。落实民宿行业标准,围绕“山、水、城、文”特色定位,将乡村民宿与传统村落保护相结合,打造一批富有生态特色的精品民宿,开发一批具有休憩特色的城郊民宿,推出一批具有地域文化底蕴的主题民宿。以特色鲜明的乡村民宿为吸引点,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带动乡村景区游览、乡村美食体验等相关旅游产业发展,建成以乡村民宿产业为引擎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

做优乡村旅游廊道。在我省已有特色旅游廊道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乡村廊道建设质量,优化廊道沿线景观营造品质,提高休憩驿站建设标准,形成“景随我动”的动态乡村游览画卷。在乡村廊道的带动下,发展沿线乡村美食、景区游览、农特产品销售以及民宿等旅游产业,建成以乡村廊道产业为纽带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

做强乡村旅游景区。围绕乡村生活理念,充分利用乡村旅游景区的集聚和辐射作用,进一步融入农业、生态、文化等元素,打造科技农业公园、乡村宿营地、休闲农庄等一系列乡村体验旅游项目,带动乡村美食、住宿和农特产品销售等产业发展,引导乡村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慢旅游”产业转变,建成以乡村旅游景区为依托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

做活乡村旅游购物。支持茶叶、酥梨、葡萄、草莓等我省各地特色农产品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丰富乡村旅游购物种类和形式。以乡村旅游购物为契机,形成一批体验性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现代林果花卉种植基地,配套农业观光和农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全面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建成以乡村旅游购物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

乡村旅游娱乐。传承乡村特色民俗和节庆活动,包括地方戏曲、乡俗风情、民间故事等,丰富乡村娱乐形式。围绕民俗和节庆活动体验,将红色文化、徽州礼仪等文化资源与传统村落创新发展相结合,推动乡村娱乐与特色民宿、研学旅游、文化体验等深度融合,提供接近自然生态、体验乡村生活、学习乡村文化的乡村旅游娱乐新业态,建成以乡村娱乐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

图5-1 全要素融合型乡村旅游产业集群

(二)延链强链,构建融合型乡村产业集群

以旅游产业为先行产业,通过旅游产业带动乡村第一产业后端延伸力度、扩大乡村第二产业两端拓展范围、提升乡村第三产业高端水平。以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工旅融合、交旅融合等多产业融合为抓手,对乡村旅游产业链进行延伸和拓展,强化旅游产业链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优势地位,构建以旅游为核心的融合型乡村产业集群。

深度农旅融合。依托乡村旅游发展,带动乡村传统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乡村餐饮住宿、农特产品加工销售、交通运输等关联产业发展,提供农事活动体验、休闲娱乐、养生养老等服务功能,推动乡村田园变游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

强化文旅融合。积极拓展文化消费广度和深度,扎实推进乡村红色文化资源、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民间艺术(民族音乐、地方曲艺等)和民俗遗迹的保护与利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村落保护、文化旅游有机融合。

促进工旅融合。建设或引进一批旅游设施、旅游装备、户外运动用品等制造企业,鼓励农村地区的老旧厂房转型为工业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产业园区等。发挥产品生产、厂区风貌、工业历史、教育科普等方面的旅游功能,开展特色工业旅游。

提升交旅融合。结合城乡交通规划和“四好农村路”建设,持续推动乡村旅游道路、景观环线、风景廊道、标识标牌等“最后一公里”通达工程,积极拓展乡村“运游一体”服务,推动乡村交通提档升级,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新业态新格局。

图5-2 多产业融合型乡村产业集群

二、集聚产业面,打造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

发挥乡村旅游产业增长极带动作用,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促进乡村产业多方位融合、全面转型升级,实现乡村旅游产业集群与增长极的空间叠加,构建特色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

打造“环城型”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以“核心城市”增长极为依托,以满足中心城市居民休闲度假需求为目标,创新发展核心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产品和项目,合理布局,打造形成环合肥、芜湖、蚌埠、淮南、马鞍山、淮北、铜陵、安庆、宿州、滁州、六安、宣城、池州、阜阳、亳州、黄山16个市中心城区的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环城乡村游憩带ReBAC),实现“一城一环”的发展目标。

打造“依(环)景型”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发挥核心景区的带动和集聚效应,实现“景-村”联动引领周边乡村旅游发展,打造依托(环绕)黄山、皖南古村落、三河古镇、万佛湖、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九华山、八里河、天堂寨、天柱山、龙川和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等知名景区的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围绕和依托其他大尺度的旅游资源,打造环巢湖、环太平湖、环月潭湖等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

打造“承接型”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借力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杭州都市圈、武汉都市圈和中原城市群的客源市场和经济基础,发挥毗邻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交通和区位优势,拓展我省乡村旅游市场。在宿州(萧县)、亳州(谯城区)、滁州(全椒)、马鞍山(博望区)、宣城(“一地六县合作区”、绩溪)、黄山(歙县、休宁)、六安(金寨、霍山)、安庆(宿松)等地,重点打造一批承接省外市场的“承接型”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

打造“内聚型”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依托我省传统村落、精品民宿集群、农业产业和特色文化等内发型及成长型旅游资源,重点打造以黄山、宣城、池州等皖南地区的传统村落带动型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做强以黟县盆地、休屯盆地、环巢湖、江淮分水岭、大别山区等精品民宿带动型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推进以宿州市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颍上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涡阳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太和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濉溪百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庐阳三十岗桃蹊乡村振兴示范先行区、包河区圩美·磨滩乡村振兴项目等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带动型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以大别山红色文化、亳州中医药文化等特色文化带动型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

打造“轴廊型”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发挥江淮运河、大运河安徽段、合六公路、合淮公路、合安高速、合宁高速的交通优势,并提升沿线周边乡村旅游产业品质,形成交通轴廊型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持续推进皖浙1号线、皖南川藏线、宿州符离大道、砀山生态黄金走廊等乡村自驾游线路的改造提升,大力推进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新安江百里大画廊、皖南川藏线、江淮分水岭风景道、中国红岭公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并以此为依托,带动沿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壮大,集聚乡村旅游资源,整合乡村旅游产业链,打造特色廊道型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

专栏5-1  打造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

类型

集聚区名称

“环城型”

乡村旅游产业

集聚区

l 16个地市中心城区的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环城乡村游憩带ReBAC)

“依(环)景型”

乡村旅游产业

集聚区

l 环(依托)国家5A级景区的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

l 环(依托)其他大尺度的旅游资源的形成旅游产业集聚区(环巢湖、环太平湖、环月潭湖等)

“承接型”

乡村旅游产业

集聚区

l 宿州(萧县)、亳州(谯城区)、滁州(全椒)、马鞍山(博望区)、宣城(“一地六县合作区”(郎溪、广德)、绩溪)、黄山(歙县、休宁)、六安(金寨、霍山)、安庆(宿松)等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

“内聚型”

乡村旅游产业

集聚区

精品资源依托型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黟县、绩溪等皖南地区的传统村落带动型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黟县盆地、休屯盆地、环巢湖、江淮风水岭、大别山区等精品民宿带动型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依托型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颍上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涡阳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太和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濉溪百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庐阳三十岗桃蹊乡村振兴示范先行区、包河区圩美·磨滩乡村振兴项目

“轴廊型”

乡村旅游产业

集聚区

交通轴线型:江淮运河、大运河安徽段、合六公路、合淮公路、合安高速、合宁高速沿线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

特色廊道型: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江淮分水岭风景道、中国红岭公路、新安江百里大画廊、皖浙1号线、皖南川藏线、宿州符离大道、砀山生态黄金走廊等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

 

第六章 精准定位,塑造乡村旅游新品牌

实施品牌战略,打响“皖美乡村”品牌,提升我省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精准乡村旅游市场定位,实施需求侧改革。创新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实现乡村旅游市场规模倍增。

第一节 打响“皖美乡村”品牌

图6-1  安徽乡村旅游品牌体系

围绕“皖美乡村”这一核心品牌,以农特物产为基,以原乡村貌为体,以乡土文化为魂,分别打造“皖美乡品、皖美乡韵、皖美乡情”三大品牌系列,并以旅游产业六要素贯穿全系品牌产品,构建以“皖美乡村”为统领,皖美乡品、皖美乡韵、皖美乡情三大品牌系列为支撑的我省乡村旅游品牌体系。通过品牌的本土化、特色化、立体化、产业化、数字化的“五化”建设,进一步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价值、扩大品牌效应

一、丰富品牌内涵

坚持本土化、特色化的发展方向,把丰富的乡土资源、优秀的乡土文化、超凡的乡贤智慧融入“皖美乡村”品牌建设之中,赋予品牌丰富的内涵,不断提升品牌附加值和美誉度。分别基于农特物产、原乡村貌和乡土文化三个不同维度打造皖美乡品、皖美乡韵、皖美乡情三大系列品牌。

塑造“皖美乡品”系列品牌。突出我省“花卉、果品、茶叶、林木、中草药”五大系列特色农产品,分系列衍生塑造“花海寻香、果岭寻味、茶园品茗、林陌探幽、药圃问岐黄”五大系列“皖美乡品”子品牌。

塑造“皖美乡韵”系列品牌。突出我省乡村旅游六大板块的特色乡村风貌,形成“皖南古韵、皖西红韵、皖中文韵、皖北奇韵、皖江水韵、淮河风韵”六大系列“皖美乡韵”子品牌。

塑造“皖美乡情”系列品牌。突出我省乡村地方戏曲、乡土习俗、乡贤名人等本土文化元素,打造形成“难忘乡音、入乡随俗、桃源乡宿、名人乡贤”四大系列“皖美乡情”子品牌。

二、提升品牌价值

“皖美乡村”是对全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总的统领和提升,是巨大的无形资产,需要通过品牌核心价值的提炼品牌延伸价值的拓展品牌资产价值的扩张等手段不断提升“皖美乡村”品牌价值。

品牌核心价值的提炼。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乡村旅游产业特色和市场主体需求的趋势,从品牌利益、品牌个性和品牌关系三个维度提炼“皖美乡村”品牌的核心价值,充分彰显我省乡村长江文化、淮河文化、徽文化(新安江文化)、大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等徽风皖韵“美”的内涵,通过乡村旅游产品和项目的全区域打造和推广,实现一处美向处处美转变。第一,注重产业培育,实现环境美向发展美转变;第二,注重塑形铸魂,实现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变;第三,注重传承乡风文明,实现风貌美向风尚美转变;第四,注重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实现一时美向长久美转变。

品牌延伸价值的拓展。推动“皖美乡村”品牌向乡村旅游产业内外渗透和延伸,发挥品牌外溢功能,提高原有品牌价值,形成新的资产体系。第一,以乡村旅游为载体,创新并形成以“皖美乡村”为特色的乡村服务业文化。通过“皖美乡村”形象品牌的引领和直接的外溢功能,使行业行为成为地域行为,使理念文化成为行为文化,在乡村商贸、媒体传播、金融服务、交通运输等服务业部门形成具有“皖美乡村”突出内涵的乡村服务业文化,并进一步提升成为安徽乡村地域形象。第二,以“三个一批”为抓手,突出“皖美乡村”与省内特色乡村产业品牌的融合,形成具有突出优势的跨产业融合品牌,同时也要利用好大型企业转型的机遇,拉动企业投资向乡村旅游转移。第三,以“皖美乡村”为核心内涵,大力推动旅游产业与农业有机联合,旅游产品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旅游效益与农民收益有机融合。

品牌资产价值的扩张。推进“皖美乡村”品牌资产扩张计划,把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的增量资产,实现品牌价值最大化。第一,通过品牌覆盖,实现规模扩张。“皖美乡村”的品牌价值不仅体现在乡村旅游产业方面,通过部门协作,不断扩大“皖美乡村”品牌的辐射力和品牌带动功能,把品牌融透到现代农业、农村文化产业、农村服务业等领域。第二,推广品牌连锁,打造竞争优势,利用好“皖美乡村”核心品牌优势,推出“皖美有礼”、“皖美乡宿”、“寻味皖乡”等系列连锁乡村旅游特色产品,形成独特竞争优势。

三、扩大品牌效应

注重产品质量。以品质过硬的产品作为品牌效应扩大的基础,将赢得消费者口碑作为扩大品牌效应的起点,建立乡村旅游诚信服务体系,培养游客目的地的忠诚吸引力,通过建立和完善“皖美”(完美)服务体系,在游客群体中树立良好的旅游感知印象,形成优秀的口碑效应。

完善产品体系。以不断创新的产品作为树立品牌效应的保证,结合乡村旅游资源本底和市场需求,通过全方位的融合和创新,在全省乡村旅游产品谱系下,以“三个一批”为抓手,不断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呼应乡村旅游系列品牌。

创新产品推广。采用“联合推介,借力营销”模式,整合利用各级各类资源和资金,借助一切相关的活动平台,开展宣传、评比和推介活动,一方面强化在国内主流媒体上宣传推介,同时加强海外推广,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重点境外客源市场合作,多渠道立体化展示安徽乡村旅游形象,进而把“皖美乡村”品牌打得更响。

专栏6-1  乡村旅游品牌推广行动计划

安徽乡村旅游品牌推广的三大目标:品牌树立(高度)、品牌保护(增价值)、品牌提升(强实力)

1、“皖美乡村耀眼世界”——国际品牌推广计划,打造安徽乡村旅游高端国际化品牌资产。坚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以皖南古村落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为龙头,推动形成皖南古村落旅游品牌,利用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影响力,打造中国古村落旅游经典,打造并推广一批具有国际化影响力的乡村旅游高端品牌。

2、“乡村旅游更皖美”——品牌价值提升计划,通过提高旅游者对“皖美乡村”品牌的认知度、忠诚度和品牌联想,进一步提升安徽乡村旅游品牌权益的价值量化。首先,围绕“皖美乡村”这一核心品牌下的“皖美乡品、皖美乡韵、皖美乡情”三大系列品牌,分别明确其目标客户定位,品牌资产增值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客户群概念,建立只为这部分人服务的理念,静下心来认真研究这部分人的深层次需求,集中有限的资源去做好他们的工作,并根据目标客户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来确定相应的产品差异化特征,从而树立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形成鲜明的品牌定位。其次,打造个性鲜明的安徽乡村品牌形象,要从品牌的功能形象、体验形象和象征形象三个层次来综合打造旅游者对安徽乡村旅游产品的认知。最后,提高安徽乡村旅游品牌的溢价能力,品牌溢价体现在三个方面:消费者溢价、供应商溢价、员工溢价。

3、“科技助力皖美乡村”——品牌科技增强计划,打造占据高科技服务制高点的国内乡村旅游科技品牌资产。充分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和大量的新兴产业资源,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全面提升“皖美乡村”品牌的科技含量。

第二节 精准旅游市场定位

一、空间市场定位

立足内生市场。明确以内生市场为基础的我省乡村旅游市场定位,建立“一城一环”的市场格局。全省16个地市中心城市周边(尤其是皖北地区)逐步形成的环城市乡村休闲游憩圈,应立足其圈层的核心城市市场,强化城乡统筹,依托乡村农业生产生态资源、交通干线以及城郊区位优势,激发城市客源消费潜力,充分激发各中心城市内生市场活力。

延伸毗邻市场。利用我省独特的地缘区位条件,利用省市快速交通干线,延伸邻接区位市场,重点开发安徽省际边缘的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徐州都市圈、中原城市群(圈)、武汉都市圈等五大都市圈市场,充分调动每个片区中心城市的市场潜力,打破旧格局,重组新要素,整合新市场。

拓展国内市场。利用我省发达的高铁干线,激活动线市场,联动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等全国重点区域发展板块,从而将我省乡村旅游市场全面推向全国。

培育国际市场。发挥皖南区域具有国际品牌影响力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开拓国际市场,结合一系列国际化品牌推广行动,把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乡村旅游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二、细分市场定位

紧跟市场热点,结合安徽乡村秉性,重点开拓系列细分专项市场。

拓展乡村研学市场。包括青少年学生研学市场、主题教育研学市场、红色研学市场、绿色生态研学市场等具体细分市场。

巩固休闲度假市场。包括农场园区类休闲度假市场、候鸟式度假市场、职工疗休养市场、避暑型度假市场、知青怀旧市场等。

开拓沉浸体验市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紧跟市场潮流,创新旅游业态,积极开拓乡村旅游产品的沉浸式体验市场。

适度争取网红市场。利用现代网络自媒体交流平台,积极打造一批安徽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争取在网红打卡市场中的份额。

第三节 创新旅游市场营销

一、构筑营销体系

围绕“皖美乡村”这一个核心品牌展开营销,在营销过程中密切关注“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变化,适时对“营销内容、营销渠道、营销手段和营销举措”这四大支柱进行调整。

图6-2  安徽乡村旅游市场营销体系

二、协同营销机制

针对乡村旅游营销的独特性,建立“借船出海,聚力营销”的协同机制,实现营销主体的多维协同整合。

“借船出海”。乡村旅游主体可借力省、市、县各级旅游营销、城市品牌推广等多种综合营销平台进行宣传营销,积极探索政府资源与企业资源、省级资源与地方资源的整合途径,促进旅游品牌形象传播与旅游产品营销的高效联动。

“聚力营销”。乡村旅游主体之间应同心聚力,整合多方力量,发挥“拳头效应”,积极探索自主营销与合作营销、委托营销、代理营销相结合的多元营销模式,制定实施更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

三、拓宽营销渠道

构建全媒体立体营销体系。利用旅游大数据科学分析研判旅游市场,建立广播、电视、报纸、多媒体等传统渠道和移动互联网、微博、微信、微视频、数字旅游、影视植入、在线预定等新技术渠道相结合的“皖美乡村”立体营销体系。

开展多层级多渠道宣传推广。整合传统媒体宣传:继续在央视、安徽卫视等主流媒体平台宣传,加大在高速沿线、高铁站点、户外灯箱、电子屏等户外广告的投放。强化融媒体宣传:以项目为合作方式,分专题策划组织媒体营销活动。打造新媒体矩阵: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网络视频、旅游攻略等新兴网络营销渠道和平台,探索安徽乡村故事营销与应用软件等技术平台的融合路径,运营好官方“两微一抖”等自有平台,培养一支专业乡村文旅创作推广团队。深化与国内外门户网站的营销合作,强化与主要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商的合作。整合手机网站、官方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移动互联网服务渠道,实现乡村旅游目的地信息服务、网络营销和产品推广工作的全面融合。

四、创新营销举措

以产品和内容为载体开展融合创新营销。充分挖掘安徽乡村旅游品牌的内外部价值,吸引特定旅游市场的主动关注。从品牌、专业和用户三个维度综合发力,全面创新安徽乡村旅游营销的思维模式。支持建设一批乡村旅游营销创新基地,孵化一批具有较高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旅游品牌。

构建有利于多元主体合作的营销机制。推动全省各级重点乡村旅游主体广泛参与组建“皖美乡村”旅游营销联盟,围绕“皖美乡村”核心品牌,开展多元化合作,凝心聚力,协同创新,共同推动我省乡村旅游的跨越式发展。定期召开乡村旅游联盟大会,与政府有关部门及业界保持密切联络,研究乡村旅游最新趋势并制定合适的推广策略,促进安徽省乡村旅游营销推广联盟平台营销合力的形成。

策划系列节庆品牌营销活动。通过借势营销,组织策划有震撼力、影响力的旅游节事会展和营销事件,努力增强活动营销效果。

——结合时令节气,推出春季赏花、夏季避暑、秋季丰收、冬季养生四季特色主题活动,主打“皖乡四季”品牌系列节庆活动,做到月月有、季季新,引爆节庆热点。着力打造“皖乡四季”节庆活动系列:春游皖乡来看花、夏游皖乡来避暑、秋游皖乡赏秋色、冬游皖乡过大年。

——结合农特产品,推出以各地乡村农特产品为主题的“皖美有礼”系列节庆活动,做到通过节庆活动,把安徽的名优乡品推到游客的眼前、送到游客的手边。“皖美有礼”节庆活动系列:来皖赏花(梨花、油菜花、杜鹃花等)、来皖品果(砀山梨、长丰草莓、三潭枇杷等)、来皖尝鲜(巢湖三白、太平湖鲜、沱湖螃蟹等)

——结合非遗项目,突出我省乡村地方戏曲、乡土习俗、特色手工艺等本土文化元素,开展非遗宣传和展演展示,还原与复活民间故事、地方戏曲、乡俗风情等民间传统文化,整合传统村落中的红色文化、徽州礼仪等文化资源,讲好传统村落故事,打造独特文化品牌。推出“皖美非遗”节庆活动系列:“古韵乡村”(以传统村落为载体的各类非遗)、“皖韵悠悠”(传统曲艺类非遗)、“皖工匠心”(传统技艺类非遗)、“入乡随俗”(民俗类非遗)等。

——结合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出“皖美丰收”系列节庆活动,配合全国范围的综合节庆活动,争取央视媒体主题活动分会场,在全国平台上推出安徽乡村旅游品牌。“皖美乡村”系列节庆活动:“最美皖南”分会场、“红色大别山”分会场、“休闲皖中”分会场、“传奇皖北”分会场、“欢乐皖江”分会场、“风情淮河”分会场。

 

 

 

 

第七章 多方赋能,激发乡村旅游新动力

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结合我省乡村旅游发展实际,通过实施消费市场赋能、信息科技赋能、平台资金赋能、创业创客赋能、乡村建设赋能、文化艺术赋能等多方赋能计划,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新动力,全面激发我省乡村旅游发展活力。

第一节 消费市场赋能

通过培育消费热点、配套消费服务、优化消费环境、落实消费政策,进一步激发乡村旅游消费市场潜力,挖掘乡村旅游消费需求,实现乡村旅游消费倍增。

一、培育消费热点

创新乡村旅游热点产品。结合当前市场需求特点,坚持乡村旅游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大力实施“乡村旅游+”行动,突出乡村生活生产生态特点,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开发建设休闲农庄、家庭农场、乡村酒店、市民农园、特色民宿等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推进乡村旅游与特色小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一批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培育乡村旅游集聚区、环城市乡村旅游集聚带,促进乡村旅游消费。结合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旅游消费需求转型,适时推出迎合城市居民短距离、内循环的乡村康体运动旅游产品。加强信息科技融合,打造沉浸式体验类乡村旅游产品。注重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建设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和乡村原貌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

培育乡村旅游消费季。结合文化和旅游部开展的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活动,制定我省乡村旅游消费季行动计划。结合我省乡村农事活动和民俗活动的周期性规律,适时开展乡村旅游营销,形成涵盖春夏秋冬和每个传统民俗节庆的热点乡村旅游消费季。结合国家法定节假日,根据节日主题创新开发应时应景的乡村旅游产品,形成节假日乡村旅游消费季。针对不同客群和细分市场,联合相关部门,形成细分市场消费季,包括“三八”妇女节期间针对女性市场的乡村旅游消费季,“六一”儿童节期间针对儿童市场的乡村旅游消费季,寒暑假期间针对青少年市场的乡村旅游消费季,重阳节期间针对老年市场的乡村旅游消费季等。

促进乡村旅游购物。加大乡村特色农副产品和其它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引导村民将农产品深度商品化,丰富乡村旅游购物产品类型。立足县域特点,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基地,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转化。塑造“乡字号”、“土字号”、“皖字号”特色乡村农产品金字招牌,打造乡村购物品牌。推进“安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加大乡村旅游商品研发力度,培育乡村旅游购物示范基地,积极拓展电商应用,打通乡村旅游购物的“最后一公里”瓶颈。

专栏7-1 安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

强化乡村旅游购品研发。鼓励研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农副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推动农林牧副渔等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认真梳理各地旅游购品资源,提炼核心旅游商品,做好“新特优”文章,打造辨识度高、满意度好、独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购品品牌;加大策划、包装和销售,推出《安徽乡村旅游特色商品推荐名录》。

培育示范基地。支持乡村旅游重点村依托文化中心、超市等营业场所,建设电商服务站、农副土特产品商店,在邻近景区景点、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立特色农产品销售专区;依托乡村旅游特色村和农业旅游综合园区,策划、推出一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农副土特产品和乡村旅游纪念品等,尽快建成投入使用一批乡村旅游商品销售店、乡村旅游商贸街区等;以先进典型激励引领全省乡村大力发展购物旅游,优先培育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示范基地”。

拓展电商运用。推动线上旅行商与乡村旅游企业合作,开展在线宣传推广、特产销售、旅游线路营销;支持有条件的重点村利用已有资源建设乡村旅游(扶贫)电商平台;在县城建设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电商扶贫O2O体验馆、旅游电商服务中心,在县内的主要景区景点、乡村旅游区、农家乐等建设旅游扶贫电商超市等,为乡村旅游电商产品提供销售的场所和网络平台;完善旅游电商互联网建设,遴选优势乡村旅游电商产品,开展网络营销标准化体系建设。争取到2025年,当地农副土特产品、手工艺品就地就近销售率显著提升,农林牧副渔等产品基本转化成旅游商品。

二、配套消费服务

优化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以需求为导向,逐步实现旅游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一体化,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停车难、购物难、如厕难、找路难等问题,打通乡村旅游消费的“堵点”。加大乡村旅游点停车位建设力度,在乡村旅游旺季,实行灵活性、融合性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提高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停车场容量。结合乡村“厕所革命”,大力加强乡村旅游厕所建设,提升厕所管理水平,彻底解决乡村旅游“如厕难”问题。加大乡村医疗和公共卫生建设配套力度,提高乡村旅游应急救援能力。强化乡村旅游标识标牌等指引系统和解说系统建设,提升乡村旅游的便利性。

升级乡村电商配套服务。结合农村电商发展,提升乡村信息化建设水平,做好乡村购物点的布局,提供乡村旅游购物电商服务。加强乡村网络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促进网络和各类数据终端进乡村的全方位覆盖,打造“5G乡村”、“大数据乡村”,提高乡村旅游消费支付的便利性。

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推动乡村旅游服务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全方法和全效益服务质量提升,将能触动顾客感观、情感、思想、行为等方面的所有服务和场景构成要素全部纳入“管理对象”,全员参与,将服务贯穿乡村旅游全过程。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健全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规范乡村旅游经营服务行为,提升乡村旅游景点景区、民宿等乡村旅游消费场所的管理服务水平。

三、优化消费环境

提升乡村社区好客度。加强乡村旅游从业者服务意识培育和教育,积极引导乡村居民好客、友善的社会风气,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文化和服务精神,打造好客服务文化的品质和价值,极大限度提升乡村社区和旅游服务场所的好客度水平,不断提高游客对乡村旅游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大力弘扬文明旅游风尚,积极开展乡村旅游志愿者公益服务。

营造诚信经营氛围。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的经营理念建设,引导形成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诚实守信的经营氛围。发挥乡村旅游协会作用,鼓励乡村旅游商户制订《诚信经营公约》,健全行业自律和动态管理机制,规范乡村旅游市场秩序,确保诚信经营和公平竞争。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大力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增强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法律意识,引导乡村旅游商户实现证照齐全,推动乡村旅游“契约式消费”,全面保障消费者权益,让消费者便捷、放心、安全地消费。健全乡村旅游投诉处理和服务质量监督机制,完善乡村旅游市场主体退出机制。

加强市场监管。努力优化营商环境,继续强化政府职能部门服务理念,把乡村旅游市场整治列入全省旅游市场综合监管范围,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探索构建良好市场秩序的长效机制。大力整治乡村旅游市场秩序问题,严厉打击虚假广告、价格欺诈、欺客宰客、超低价格恶性竞争、非法“一日游”等旅游市场顽疾,进一步落实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制度。

四、落实消费政策

制定出台乡村旅游优惠政策。鼓励乡村旅游景区降低门票价格,积极落实相关人员门票优惠政策,实施特殊节日乡村旅游消费优惠政策。继续扩大在携程、飞猪、去哪儿、美团等文旅头部app或支付宝、微信等社交平台上集中发放“乡村旅游消费券”、“交通补贴券”、优惠年卡、免费研学体验卡、折扣票、家庭套票、特价房、微信晒“圈”优惠等活动的力度,将乡村旅游作为劳模、离退休干部以及其他特殊群体休疗养活动的优先选择点。

落实乡村旅游便民惠民政策。通过举办乡村旅游消费季活动,将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相结合,采取财政直补消费者、商家优惠折扣和金融机构支持等方式,大力开展群众性乡村文化和旅游惠民活动。落实国务院扩大内需促消费工作方案,鼓励各地市组织不同乡村旅游点、乡村旅游企业之间的多方位合作,开展联合促销,加大乡村旅游“一卡通”、旅游年票发行力度。探索全省乡村旅游积分累积通兑制度,刺激多重消费、反复消费。

落实职工休疗养制度。结合我省《关于加强安徽省职工疗休养工作的意见》的实施,落实职工休疗养制度,探索“工会+旅游+产业”发展模式,鼓励工会组织把工会活动、职工休疗养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将乡村旅游目的地作为职工休疗养基地。

第二节 信息科技赋能

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的贯彻实施为契机,夯实乡村旅游信息化、科技化基础,推动乡村旅游“上云用数赋智”,让我省乡村旅游插上信息和科技的翅膀。

一、乡村旅游“智慧化”提升工程

推动乡村旅游智慧化管理。引入现代管理信息技术,完善乡村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推动住宿、餐饮、票务、停车指引、电子商务、紧急医疗救援、景区综合人流分析、综合指挥调度等信息系统使用,提高数据库信息的应用效率,提升乡村旅游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加强乡村旅游智慧化服务。加强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搭建数字乡村旅游合作服务平台,加大建设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与微信微博平台,完成线上信息展示、营销、互动、决策、预订、支付等乡村旅游的线上服务到线下个性化、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体验的闭环过程。将无人车技术与乡村景区结合,定制乡村旅游地图图层,提供智慧导览导游服务。将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技术与票务系统相结合,打造智慧客流管理的运营亮点。

推动乡村旅游智慧化监测。通过O2O模式,加快乡村旅游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形成乡村旅游大数据生态链。建立安徽省乡村旅游智慧化数据库平台,加强对乡村旅游资源、要素的数字化管理,推动乡村旅游数据共享开放,提高乡村旅游产业运行监测、市场动态分析、营销推广、应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推动各市、旅游重点县(区)到2025年建成旅游产业运行监测平台,实现对省、市、县(区)域乡村旅游产业进行智慧监管和应急指挥。

二、乡村旅游“科技化”提升工程

加快乡村旅游科技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升乡村网络设施水平,加快农村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完善信息终端和服务供给,加快乡村水利、公路、电力、物流、农产品加工等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结合乡村“新基建”,依托5G、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科技化改造升级。

运用现代科技打造沉浸式体验产品。以安徽“数字乡村”建设为抓手,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全息投影等相关智能技术,推动“云展览”、“云演艺”、“云旅游”、“数据博物馆”、AI导游等虚拟体验产品升级改造,突破传统静态旅游观赏产品的视觉局限,打造趣味性、奇幻性、沉浸感更强的全感官旅游体验,培育一批“沉浸式乡村旅游”范本项目。依托乡村优秀的民俗文化和传统节庆等民俗资源,结合现代声光电技术,打造和白天迥异的夜间景观,从夜游、夜赏、夜品、夜购等角度打造“夜经济”,保留乡野气息,有效提升乡村田园景观的夜间观赏性。

第三节 平台资金赋能

全面对接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平台,夯实乡村旅游发展基础。广开投融资渠道,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一、全面对接战略平台

生态文明建设。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围绕“优、节、保、建”四大战略任务的实施,促进乡村地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全面夯实乡村生态环境基础,通过乡村旅游生态化和乡村生态旅游化路径,着力推进乡村旅游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乡村旅游的绿色化转型。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对接乡村振兴战略,贯彻《乡村振兴促进法》,结合《安徽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实施,全面夯实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产业、环境、人才、治理、资金、项目、制度等全方位基础,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借助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加快推动我省乡村旅游与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全面提升我省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竞争力。依托“长三角一体化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联盟”,宣传推广我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路线、行业企业,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标准的制定及实施。加强与长三角的交通、市场衔接,推进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客源互送,快速提升我省乡村旅游的市场影响力。

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依托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推动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与杭州市在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共建、客源市场共享、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打造、旅游产业链延伸等方面的合作,加强相关地区乡村旅游要素的整合和旅游产品打造,推动形成高水平的乡村旅游集聚区和国际乡村旅游典范区。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结合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利用好示范区的金融政策、土地政策、生态环保政策和文化旅游政策,极大限度推动示范区范围内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示范区乡村旅游产业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引领全省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皖美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旅游在经济强省、生态强省、文化强省的突出地位和作用。

“三地一区”建设。紧紧围绕我省“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建设,瞄准“三地一区”建设目标,充分利用“三地一区”文件的政策红利,从科技创新、产业集聚、一体化开放格局、全面绿色转型等方面全面赋能乡村旅游,推动我省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二、多措并举筹措资金

积极争取财政资金。积极争取并利用好中央财政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专项资金,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积极策划和筹备一批既符合国家、省市投资重点,又体现当地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利用农业、林业、环保、文化等领域项目建设以及平台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争取各类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乡村旅游发展。提高省、市(县)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乡村旅游资金的比例,设立固定的乡村旅游发展财政专项资金,并纳入财政预算。设立鼓励基金,采取政府贴息贷款等方式引导其他渠道的资金注入。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传统村落保护专项资金支持,在相关专项资金使用上,向价值较高、亟待修复的传统村落、古建筑倾斜。鼓励地方政府发行项目融资和收益自平衡的专项债券,支持符合条件、有一定收益的乡村公益性项目建设。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等方式扶持乡村旅游业发展,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跨区域调剂收益,通过预算安排用于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

创新金融机构融资。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门票质押、景区开发经营权抵押、土地抵押、建筑物抵押等方式,向商业银行申请抵押或质押贷款,向政策性银行申请贴息贷款,向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申请贷款,并积极申请国家间援助性贷款(FAO、NNDP等)。鼓励金融机构探索“民宿贷”、“微改易贷”等适合乡村旅游的贷款产品,积极推广“景区开发贷”、“景区收益权贷”、“惠农e贷”、“农家乐贷”等特色金融产品。通过产权融资、产权出售、租赁融资等方式,创新模式盘活资产,通过国内上市融资、海外融资、信托融资等方式,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拓展其他融资方式。根据乡村旅游项目和开发商的情况,以招募入股融资、定向募股融资、整体项目融资等方式,加大乡村旅游项目对外招商引资力度。支持旅游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等方式进行融资。加大“双招双引”力度,鼓励市县结合本地旅游资源优势,探索以市场化方式建立乡村旅游产业投资基金。各级政府采取银行小额信贷、政府贴息等方式,鼓励当地居民投资乡村旅游开发,帮助促成增资扩股、社会募股、合伙经营等开发形式,引导当地居民投资到投入小、见效快、回报稳定、经营方式灵活的领域中。鼓励社会资本通过PPP、公建民营等方式参与有一定收益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引导村集体和村民利用资金、土地、房屋以及村集体资产入股乡村旅游企业。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拓展投融资渠道,切实解决乡村旅游发展资金不足问题。

第四节 创业创客赋能

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创客创业,让乡村人力资本能够“引进来”和“留得住”,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一、鼓励农民工和徽商返乡创业

实施农民工“回引工程”。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投身乡村旅游业,鼓励返乡人员利用自身技术、资金、宅基地、农用地等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活动,如开办民宿客栈、农家乐、家庭农场,经营旅游商品等。

实施农民工乡村旅游项目帮扶工程。制定农民工定向回引激励办法,制发《农民工返乡创业连心卡》,通过放宽准入条件、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程序、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实行税收优惠、发放创业补贴等手段,让农民工回乡创业安得下身、放得下心。落实“产业导师”制度,开展创业就业培训,通过送政策、送服务、送点子、送措施、送关爱等鼓励引导农民工回乡参与乡村旅游产业体系建设,加强促进供需对接、介绍客源、推介产品等服务支撑。

鼓励“徽商回归”投身乡村旅游产业。结合“徽商回归”工程,以乡村旅游发展为重点,吸引一批优秀企业家和创业创新人才回乡投资乡村旅游业,推动项目回归、人才回乡、技术回援,支持家乡旅游业发展。

培育乡村工匠,创立研学基地。鼓励乡村手工业者、传统艺人通过设立名师工作室、大师传习所等,传承发展传统技艺,建立研学旅游基地,为游客提供手工艺品学习制作、传统艺术体验等产品与服务。

二、支持人才和创客下乡创业

鼓励专业人才参与乡村旅游创业。采取配套收入补贴或减税、提职等激励措施,鼓励乡村旅游经营、规划类人才与艺术、手工、民俗等各个行业的传承人来到乡村,参与乡村旅游创业。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到乡村开展传统技艺传承人教育。加大传统村落古民居保护管理、文化产业运营、娱乐演艺人才招引力度,开展文化名人、旅游机构、规划师和建筑师等下乡行动。

试行“乡村旅游合伙人”招募行动。针对各地乡村旅游项目中急需的技术、资金、专业管理等,可通过向社会公开招募合伙人开展结对合作。符合乡村旅游项目需要的合伙人可采取技术入股、资金合作、专业服务等灵活形式,参与乡村旅游项目的建设与管理。

建立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以创客为主体,结合旅游行业协会组织,搭建创客共享平台—乡村旅游创客联盟。开展乡村旅游创客创业大赛、创客基地评选、创客论坛、互联网微课堂等活动,吸纳政府、企业、高校、社会团体、媒体等多方参与,从投资、设计、运营、营销、后台数据管理等各方面加强乡村旅游创客、基地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分享,为更多项目实施创造优势条件。

完善乡村旅游创客扶持政策。利用租金、社保、创业补贴等政策扶持,吸引大学生、文化艺术人才等外来创客在乡村开展旅游创业活动。出台对乡村旅游创客“人地钱”支持政策,鼓励创客对农村本土特色资源的保护,并对其实践活动进行监管。建设乡村旅游创客管理办公室,建设完备的县级乡村创客服务中心和镇级创客服务点,为创客提供投融资、项目申报、工商注册等各类综合服务。鼓励当地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设立创客实践室、创客工坊等实践平台。同创客公益组织合作,建设示范性创客空间,在创业技能培训、创业指导、资金、渠道等方面对乡村旅游创客工作提供后台支持。

第五节 乡村建设赋能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多规合一”村庄规划,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乡村旅游发展夯实基础。

一、推进徽风皖韵美丽乡村建设

农房风貌引导。结合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实施,引导全省不同片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农房风貌,其中皖北片区形成中原地区风格,皖中片区形成江淮地区风格,沿江片区形成水乡雅秀特色风格,皖西片区形成徽派元素风格,皖南片区着力打造徽派建筑风格。

乡村风貌引导。依据地理和经济条件,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风貌。其中皖北片区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现代农业发展为重点,打造更具田园风光的平原地区乡村风貌。皖中片区以乡村风貌塑造和城乡设施一体化为重点,打造更错落有致的丘陵地区乡村风貌。沿江片区以舒适人居环境和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打造更具水乡风韵的水网地区乡村风貌。皖西片区以生态保育和振兴致富为重点,打造原生态山村品牌。皖南片区以传统村落保护和乡村旅游发展为重点,打造地域文化乡村品牌。

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441”工程。以美丽乡村建设“441”工程建设为契机,以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组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计划,为乡村旅游发展打牢环境基础。

二、加强“多规合一”村庄规划

保留乡村旅游发展空间。以《安徽省村庄规划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实施为契机,立足现有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遵从乡村空间伦理,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高水平编制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明确村庄布局分类,充分考虑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和张力,预留乡村旅游发展空间。

打造复合化乡村公共空间。结合乡村生产、生活和娱乐等要求,挖掘各具特色的戏台、祠堂等传统公共空间,满足宜居宜业的复合化公共空间发展需求。

保留乡村特色风貌。注重保留乡村特色风貌,保护传承传统村落,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推动“乡村旅游+文化”的开发建设模式,打造文化IP,保留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和充满风情的特色民宿,保护好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文化遗产、古树名木等,增加乡村旅游的“厚重感”。

继续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发挥我省已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开展“百村提升”行动,集中推进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景观设计,推动乡村旅游景观特色化、设施标准化和功能多样化,为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夯实基础。

三、全面落实乡村建设行动

继续推进乡村“三大革命”。以《安徽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实施为契机,继续重点推进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扎实推进村庄清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村庄规划建设提升等“三大行动”,全面美化乡村人居环境。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努力搭建“规模结构合理、设施品质优良、治理规范有效、运输服务优质”的农村公路交通运输体系,打通“断头路”,强化联网路,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的管养能力和水平,基本实现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建制村通双车道比例达65%、20户以上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有力支撑和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持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打通农村饮水安全“最后一公里”,确保长期稳定喝上“安全水”。加强农村电网改造,不断提高农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推进“宽带乡村”示范创建工作,推动光纤、宽带覆盖进村入户。推动乡村“新基建”,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等。

加强村容村貌治理,推动实施“双微”工程。贯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方案》,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劝导农户自觉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实施“增美添绿工程”,提倡“包绿到户”,突出示范带动,开展“最美庭院”评选活动,提高农村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程度,主推乡村旅游业健康发展。利用乡村建设中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积极开展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微创意、微改造”的“双微工程”。

专栏7-2 乡村旅游“双微”工程

项目意义

立足我省乡村旅游实际,聚焦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思维,坚持细处着眼、小处着手、实处着力,突出软件和硬件相结合,挖掘文化内涵、提升艺术感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等对乡村旅游景观、设施、产品等进行“微创意、微改造”,促进我省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提高人民群众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项目目标

景观更优美、设施更优良、产品更优质为努力方向,结合乡村建设行动,对乡村重点旅游景观、旅游设施和旅游产品实施“微创意、微改造”,形成“十美景观”、“八有设施(服务)”、“十佳体验”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到2025年,完成100个乡村旅游“微创意、微改造”示范点建设。

项目内容

1、创意打造乡村旅游“十美景观”

(1)村落意境美。尊重村落的生态环境格局、地形地貌、生活聚落空间形态、街巷体系、村口文化、古井古树等空间要素,建筑及景观应与山、水、林、田等周边环境有机融合,营造村落整体意境。

(2)村庄风貌美。突出地域特色,梳理村庄风貌结构,明确风貌圈、风貌带、风貌核,形成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风貌系统。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动态控制村落风貌,注重风貌协调的同时鼓励创新变化,避免“千村一面”的出现。

(3)门户景观美。按照“选址科学、安全合理,空间有序、收放自如,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主题突出、造型新颖”的原则,对村庄入口门户进行整体设计,以实现其交通功能、文化功能和标志功能。

4)沿途道路美。结合乡村公路建设和维护工程,对入村道路进行卫生除草、播撒花籽、路牌标识、装饰物和景观树选育美化。对农业种植田园的机耕路、田埂等进行优化,达到动线合理、行走方便、沿途美丽的目标。特色打造至少一条(段)乡村风景道。

5)大地田园美。结合乡村生产生活实际,通过创意设计手段,融入景观开发思想,对农业生产的小麦、水稻、油菜花等农作物种植基地和瓜果蔬菜基地等进行整体设计,打造美丽的大地田园景观。

6)村庄庭院美。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对乡村村落整体绿化进行提升,对民居房前屋后的“微田园”、“微菜园”、“微果园”设置栅栏,进行美化装饰,按季节种植特色花卉、瓜果蔬菜等。

(7)公共空间美。结合村庄特色,对村庄的学校、宗祠、水口园林、村委会、村民广场、村史馆等进行美化设计,打造既实用又美观的公共空间。

(8)创意设施美。以“彰显文化内涵、突出景观特色”为原则,对乡村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生产设施等进行创意改造,提升景观价值。加强对乡村工程管线、电力、电信线路的整治优化,强化垃圾桶、标识系统等服务设施的主题化设计,打造乡村地域文化符号。

9房舍建筑美加强房舍的外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突出整体性、功能性,融入文化元素,对乡村房舍的外墙颜色、外形风格等进行整体设计改造,彰显地方文化底蕴。按照“统一设计理念、融入文化元素、挖掘历史题材、突出乡贤楷模、展现农业生产特色、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对乡村房舍墙面等进行美化设计。

10夜景景观美因地制宜,立足当地风土人情、人文风貌,结合科技、创意、艺术等手段,通过灯光、造景、多媒体投影等手段,以体验为主线,鼓励利用水幕、投影、建筑照明、火焰、特效等技术,打造充满乡村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夜景景观。鼓励设计田园灯光秀等夜景,倡导利用灯笼等传统亮化措施加强乡村夜景营造,打造多维度的沉浸式体验空间。

2、提升打造乡村旅游“有设施(服务)”

结合《乡村旅游重点村“八个一”工程》,对标高质量乡村旅游发展要求,通过“微创意、微提升”,调整并打造乡村旅游“八有”设施(服务)。

(1)有多元的乡村旅游驿站以原有接待点、游客服务中心为依托,以“空间拓展、标准提升、功能完善”为手段,对标建设多元乡村旅游服务驿站,提升驿站的智慧化水平。

(2)有充足的旅游停车以原有停车场为依托,适度扩大停车场规模,增加停车位,提升停车场容量,完善充电桩等停车场服务设施,提升停车服务水平。

(3)有标准的旅游厕所持续推动乡村“厕所革命”,按照“AA级”标准提升现有公厕等级,加强旅游厕所的日常管理。

(4)有规范的旅游购物点。结合农村电商,设置乡村旅游购物点,规范乡村旅游购物点的整体风貌控制和经营秩序管理。

(5)有便捷的公共交通满足少量散客旅游需求,做好乡村旅游“最后一公里”,至少能够提供一种公共交通方式(包括乡村公交、租车服务、景交、公共自行车等)。

(6)有系统的旅游标识提升原有标识标牌设计和设置水平,提供APP服务。

(7)有标准的旅游讲解根据村庄特色和景点特征,撰写专业的导游词,提升导游词文化内涵,开发研学旅行课程。加强乡村旅游导游和讲解员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服务水平。

(8)有和谐的主客共享空间。结合乡村文化广场建设,营造和谐的主客共享空间,开展主客互动的娱乐交流活动。

3、精致打造乡村旅游“十佳体验”

将文化、艺术、科技和信息等元素融入乡村旅游各要素,以文化和艺术来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创意,用信息和科技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微改造,打造乡村旅游“十佳体验”产品,提升乡村旅游的体验质量。

(1)一个精品乡村旅游景区。结合乡村特质与特色旅游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融入文化、艺术等元素,集中力量创建一个精品乡村旅游景区,做好景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2)一道主打特色菜肴围绕乡村特色农产品,结合地区传统烹饪技法或农家特色烹饪方式,打造一道具有较为广泛影响的特色菜肴,并以此为核心推出一桌乡村特色风味菜肴,并对烹饪过程进行艺术化呈现。

(3)一条乡村风景道。因地制宜,对乡村小道进行艺术化处理,融入文化和体验要素,打造一条特色乡村风景道。

(4)一个乡村文化展示馆结合乡村振兴要求,发掘乡村特色文化,提炼乡村农特产业元素,打造特色文化和产业品牌,融合建设乡村文化展示馆(可结合村史馆进行建设),融合VR等现代科技,提升展陈体验效果。

(5)一项民俗(非遗)展演以乡村文化为基础,依托乡村名人、戏曲、民俗、非遗等特色资源,将乡村戏曲、民俗、非遗进行再加工,结合乡村传统农事节庆活动,打造民俗(非遗)活动。

(6)一乡村农事体验活动。依托乡村特色农业生产场景,将农事活动的一个或若干个过程进行流程化改造,融入艺术理念,打造一批乡村特色农事体验活动。

(7)一个主题观光园依托乡村优势特色农产品景观(茶园、果园、花园等),结合养生、休闲、康体、研学等需求,将农特产业进行景观化和艺术化改造,打造主题观光园。

(8)一家特色民宿。依托传统村落或乡村闲置农房等资源,将房舍进行艺术化改造,发掘乡村地区特有的文化基因,突出民宿主题,打造乡村特色精品民宿。

(9)一个主题基地。依托乡村特色自然条件和农特产业等资源,对接市场需求,打造乡村康养、体育、研学等主题基地,提升基地设施主题感,完善服务设施。

(10)一批农特产品。将乡村特有的手工艺品、农产品等进行合理的包装和创造性转化,打造一批乡村农特购物产品,提升产品和包装的设计感。

第六节 文化艺术赋能

通过文化和艺术的手段,充分挖掘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实现乡土文化的自我创造、自我服务与自我发展,为乡村文化振兴和乡村旅游发展“塑形”、“铸魂”。

一、积极推动文化艺术

开展文化艺术下乡。结合“三下乡”活动,推动知名文人艺人和优秀文艺作品下乡,开展文艺团体进乡村景区景点驻场演出,丰富乡村文化艺术生活,提高村民文化艺术品位,发挥优秀文艺作品的价值引领作用,实现乡村文化蝶变,为乡村旅游注入文化力量。开展“文艺惠农,文化惠民”活动,鼓励基层文联、作协、文化馆(站)、群艺馆等广泛开展文艺志愿者下乡活动,鼓励基层戏曲剧团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活动,鼓励高校深入开展大学生“文艺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乡村旅游发展营造文艺氛围。结合文化和旅游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深入推进“创意进景区”、“创意下乡”工作,以创意设计提升乡村旅游品位和价值。

活化开展乡村文化活动。大力传承发展乡村民间文艺,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使其焕发新的时代活力。结合时代特点,积极倡导、组织开展符合当代审美的文艺活动,如广场舞、乡村文艺汇演、文艺春晚、农民文化艺术节等。结合当地风貌民俗、地域特色文化,围绕乡村旅游开发、传统村落保护等,打造现代文创艺术。推进公共文化资源重心下沉,充分整合各类群众文艺资源,统筹开展文艺创作、文艺辅导、送戏下乡等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二、创意打造乡村文艺空间

营造乡村整体文艺空间。以艺术的创新思维、创意特征、创造手法改变乡村的形象、产业及生活,构建美的共感形式,体现时代风貌,打造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发展的乡村文艺生态圈。依托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街区、传统村落等资源,加强与文创、艺创机构、团队合作,打造一批艺创小镇、文创村庄。探索艺术乡建的中国方案,向世界输出中国文化IP品牌,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把专业的公共艺术创作引入到乡村场景,营造乡村文艺空间。依托乡创、艺创网络系统,以‘美’为媒,以‘艺’为介,将艺术创造贯穿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借助和运用艺术的思维、理念与手段来唤醒、激活、赋能乡村。

打造乡村特色文艺空间。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开展乡村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和开发,打造乡村文化馆、村史馆、文化广场、博物馆、乡村特色街区,形成乡村旅游的特色文艺空间。整合文化艺术资源,打造集道德教化、礼仪文明、文体娱乐和知识技能于一体的农村文化艺术综合体,创建艺术文化创新实践基地,发展特色艺术小镇、文化礼堂、艺术田园,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支撑。推动乡村旅游“文化+”和“+文化”,活化资源创新推进文化载体建设,探索乡村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打造特色文化名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创新手段,丰富乡村旅游文化载体,提高乡村文化供给能力,发展各具特色的文化集市等乡村艺术活动,增强乡村文化活动的展演性、体验性和观赏性。

三、推进文艺与乡村旅游融合

文艺融合打造乡村旅游产品将文艺活动与乡村空间相融合,开展乡村音乐节、艺术节等活动,打造乡村文化艺术演艺类旅游产品。融入科技手段,通过创意方式,活化乡村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乡村沉浸式体验旅游产品。依托乡村村落空间和其他文化艺术空间,打造乡村文化艺术体验类旅游产品。加大文创、艺创力度,挖掘乡土文化内涵,形成一批具有乡土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和艺创产品。通过“艺术+”、“文化+”等手段对特色农产品进行升级改造,打造乡村旅游购物IP。依托艺创小镇、文创村庄,全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着力搭建艺术教育、艺术科技、艺术旅游、艺术交流、艺术生活等新业态高质量发展平台,充分利用自身艺术、文创优势,蓄力乡村规划设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创新供应链。

创新文化艺术融合体制机制。探索“乡创特派员”制度,通过邀请一批行业大咖、权威专家、文旅精英、返乡乡贤等作为乡创特派员,以创意、文化、艺术等手段激活乡村历史文化底蕴和生态自然资源,赋能乡村旅游。制定并实施“乡创营造师计划”,遴选并鼓励一批乡创营造师在乡村开展文化创意工作,推动乡村文化艺术空间营造和文化艺术产品打造。

 

 

第八章 协同共享,推进乡村旅游新治理

以协同共享为目标,通过完善乡村旅游管理体制、创新乡村旅游经营机制、加强规划管控与协同、提升乡村旅游治理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旅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节 完善乡村旅游管理体制

健全乡村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探索乡村旅游集聚区管理体制、加强村民自治与行业自治,形成符合乡村旅游产业综合性、目标多元化特点的政府管理与自治管理相协同的乡村旅游管理体制。

一、健全乡村旅游行政管理体制

强化文旅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充分发挥各级文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行业管理、产业促进、产业协调等职能,强化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整合多方力量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省文化和旅游厅作为全省乡村旅游发展的主管部门,积极对接国家关于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出台全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和指导全省乡村旅游发展。市、县文旅行政管理部门加强自身乡村旅游发展能力建设,积极落实上级部门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规划、政策等,因地制宜制定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规划,推动本地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负责相应区域内乡村旅游发展的引导和管理。

建立健全部门协同协作机制。加强涉及乡村旅游发展有关部门间的协同协作,共同研究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推动乡村旅游规划、政策等的落实。建立健全相关涉旅部门共同参与的各级乡村旅游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会议,相关的专题会议根据需要适时召开。进一步加强旅游工作指导委员会(各级旅指委)的职能建设,健全制度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工作讨论,强化责任意识,推动乡村旅游协同发展。

二、探索乡村旅游集聚区管理体制

建立以“管委会”为核心的乡村旅游集聚区管理体制。顺应乡村旅游集聚化发展要求,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乡村旅游功能区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乡村旅游功能区管委会管理体制。尚未建立管委会的乡村旅游集聚区,尽快建立管委会,实现集聚区的统一管理。已经建立管委会的乡村旅游集聚区,加快管委会职能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能力建设,真正发挥管委会在乡村旅游集聚区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探索“(集聚)区+镇(乡)”一体运行的体制机制。在“景带镇”、“景带村”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探索乡村旅游集聚区与乡镇一体化运行的体制机制。乡村旅游集聚区的社会事务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由乡镇承担,经济发展、组织人事、规划建设、财政资产管理等方面职能则由旅游集聚区管委会统一负责。

三、加强村民自治与行业自治

强化已有自治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广大乡村已有自治组织的作用,加强村民自治,保护乡村环境、传承乡土文明、维护乡村旅游秩序,并将乡村旅游发展所要求的美丽家园、乡风文明、文明村民等内容融入各地乡村的乡规民约。充分发挥安徽省旅游协会、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协会以及其他各级各类行业协会的自治作用,引导行业自治组织积极参与乡村旅游行业管理事务,在乡村旅游行业研究、标准制定、行业监督、行业自律中发挥积极作用。

鼓励成立各级各类行业自治组织。在省、市、县政策框架内,鼓励各地根据乡村旅游发展情况,适时成立不同类别的县、乡镇、集聚区乡村旅游行业自治组织。引导各市县成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协会,作为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协会的分会,全面配合,推动乡村旅游发展。鼓励各市县成立民宿协会、美食协会、乡村旅游合作社等行业自治组织,规范相应区域内乡村旅游相关行业的经营和管理,引导乡村旅游健康发展。鼓励跨区域成立乡村旅游发展联盟,实现不同空间尺度乡村旅游的一体化协同发展。

第二节 创新乡村旅游经营机制

因地制宜创新乡村旅游经营机制,破除阻碍乡村旅游发展的机制性障碍。大力扶持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积极引入外来企业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在此基础上探索外来企业与本土经营者有机合作的乡村旅游经营机制。

一、夯实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经营基础

大力扶持家庭农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支持家庭农场经营者开展乡村旅游经营业务。结合家庭农场培育计划,通过教育、培训等多种渠道提升家庭农场经营者素质和能力,夯实家庭农场在乡村旅游经营中的基础性地位。完善家庭农场乡村旅游业务政策扶持体系,创新投资融资、土地使用、财税征收等政策和办法,完善家庭农场管理办法,提升家庭农场发展乡村旅游的能力。

积极引导农民合作经营。通过提供政策咨询、业务指导等服务,引导农业产业类合作社开展乡村旅游业务。鼓励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开展合作经营,成立不同级别的乡村旅游合作社,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合作社+农户”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开展乡村旅游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推动合作社规范经营、规范管理。深入推进示范合作社建设,建设一批乡村旅游合作示范基地。建立健全支持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发挥乡村旅游合作社在乡村旅游经营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引导乡村旅游企业化经营

引入外来企业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整合乡村旅游资源,结合国有景区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入大型企业开展乡村旅游经营。鼓励市级、县级文旅企业集团拓展业务,开展乡村旅游经营。积极引入大型民营文旅企业进驻乡村,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活动。借助文旅企业集团成熟的管理和经营机制,带动乡村基础设施改善、资源转化、经营理念优化等,实现跨行业、跨地区的联合经营,推动乡村旅游经营的组织化进程。

引导村集体开展乡村旅游企业化经营。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其他单位共同开办旅游企业,合理配置组合企业的股权比例,在引入外来资金的同时保证对本底乡村旅游资源的控制权。积极扶持乡村旅游集体企业,在税收缴纳、融资担保、土地流转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开展乡村旅游集体企业孵化和业务培训,建立完善市县孵化培训基地,提供项目策划、创业辅导、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商品研发、人才培训等一站式服务。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提高组织成员综合素养,不断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培育乡村旅游产业主体。

三、探索乡村旅游组合经营模式

推广“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进一步推广“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通过盘活村集体资产、统一农户经营与优化股权结构“三步走”,实现做大集体经济、做强乡村旅游产业的目标。将村集体固定资产进行盘活整合,注册成立公司,建立集体经济发展的公司化平台。在所有权、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将各户分散承包的土地,流转给村集体公司统一经营,遵循“自发、自愿”原则,将农户自有住房的估价作为资本金,投入到村集体公司,共同发展农家乐和农家客栈。建立农户融入村集体公司的股份化机制,形成村集体公司与农户相融共建、相促共享的利益格局。允许村外农户和商户通过技术、管理和人才等方式入股村集体公司,形成村内村外混合持有的股权结构,快速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

探索“龙头文旅公司+乡村旅游合作社+农户”模式在已有的“文旅公司+农户”模式基础上,探索“龙头文旅公司+乡村旅游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给予减免税收、优惠贷款、贴息补助、奖励资金等政策,鼓励县级及以上国有文旅集团与大型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旅游经营,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火车头”和“加速器”。充分利用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与管理等优势要素资源,做优乡村旅游产品,拉动乡村旅游市场。鼓励乡村旅游合作社积极与龙头企业合作,在利用龙头企业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民利益。

第三节 加强相关规划管控协同

加强乡村旅游与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保护规划、产业规划等有效衔接,实现乡村产业、乡村空间、乡村风貌、乡村房屋等方面的管控,促进产业政策、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协同,奠定乡村旅游发展基础。

一、加强规划管控

产业管控。依托省、市、县各级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有效引导区域乡村特色产业合理布局,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推进构建“一乡一特色”,“一村一产品”的产业格局,为乡村旅游发展夯实产业融合空间。通过规划优化乡村产业发展定位,合理布局特色农产品、餐饮住宿、文创商品等全产业链,培育新型乡村旅游业态。

空间管控。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严格实施乡村空间管控,保护乡村生态和人文环境,为乡村旅游发展留住“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自然和人文空间。

风貌管控。根据已有的乡村相关保护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等相关要求,实施乡村风貌管控。整治提升一批村庄风貌,重点清理整治破旧泥砖房、削坡建房、危房和违法建筑,推进基础环境整治、绿化美化和农房立面改造等。保护修复一批村庄,保护传统村落的格局、风貌等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全面保护和活化利用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工场作坊遗址以及古驿道等。挖掘一批地域特色村庄,对具有山区、平原及少数民族特色的村庄,重点挖掘其地域特征和传统文化习俗,建设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美丽乡村。在村民住宅的房前屋后因地制宜打造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等“四小园”,丰富村容村貌形态,引导形成兼具生产性和观赏性的特色乡村景观。

农房管控。在已有的村庄规划框架下,实施乡村农房管控,统一乡村农房风貌,形成与自然和人文环境相适宜的农房建筑风格。强化规划设计管控,合理布局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结合当地实际编印农房设计图集,免费供村民选择采用。鼓励村民集中建房,形成相对集中、集约高效的村庄用地建设布局。规范农村宅基地建房审批,严格落实“一户一宅”等宅基地管理规定。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在尊重村民意愿和维护村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依法通过有偿转让、有偿调剂、有偿收回等方式,引导村民有序规范退出闲置宅基地。

二、加强规划协同

推进政策协同。积极对接国家和区域的各类发展规划和其他各类专项规划,争取乡村旅游发展政策。牢固树立乡村产业发展一盘棋的思想,政府各部门在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乡村产业和社会发展政策时,要充分考虑乡村旅游发展需求,在相关产业和社会服务政策中体现乡村旅游发展相关要求,协调好乡村资金、财税、法律、人才等政策,做到优势互补,形成乡村旅游发展政策的协同局面。

强化土地协同。充分考虑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等相关规划对乡村旅游用地的影响。在编制相关规划时,充分考虑乡村旅游的发展用地需求,因地制宜优化乡村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布局,为乡村旅游发展预留一定的土地储备。

加强基础设施协同。充分考虑相关规划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在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相关保护规划、乡村产业规划的编制中,充分考虑乡村旅游对卫生、交通、信息、邮政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要求,积极保障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设施需求,加快提升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

第四节 提升乡村旅游治理能力

对乡村旅游从业者开展培训,提升从业者能力和水平,同时建立专家智库,引入外部智力服务乡村旅游发展,不断提升乡村旅游治理能力。

一、开展乡村旅游培训

建立乡村旅游培训基地。与省内外相关旅游专业院校合作,在合肥、黄山、池州、芜湖、安庆、亳州等重点旅游城市建立旅游人才培养基地,积极开展乡村旅游培训。健全各层次乡村旅游人才培训机制,探索建立在线培训渠道。完善乡村旅游培训基地管理制度,结合实践开发乡村旅游培训课程体系,形成一整套可复制的乡村旅游人才培训机制和经验,建立乡村旅游人才培训相关标准,打造乡村旅游培训示范基地。

实施乡村旅游培训计划。分类别建立乡村旅游行政管理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能人才、专业服务人员的培训制度。定期举办各级旅游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班,提高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认知,学习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理论、新思维和新理念。定期组织乡村民宿经营者等经营主体的培训班,提升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水平。加大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等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师父带徒弟等各种形式,大力培育雕刻、建筑、制墨、造纸等乡村旅游“传统工匠”、“名匠”。定期对乡村旅游一线员工开展业务素质与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服务技能。

二、建设乡村旅游智库

建立省级乡村旅游专家智库。遴选省内外知名旅游企业家和旅游专家学者,组建高水平的省级乡村旅游“智囊团”,为全省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助力我省乡村旅游发展站上“新高度”。各市和各区县,参照省级乡村旅游智库组建办法,分别组建各级乡村旅游智库。发挥已有相关文旅智库的作用,积极提供乡村旅游咨询服务。

     试点乡村旅游“智库工作站”。遴选若干乡镇,建设乡村旅游“智库工作站”,探索专家智库服务乡村旅游发展的常态化工作机制,探索专家与乡村结对帮扶的办法,让专家“融进去”、“沉下去”,充分发挥专家智库的智力引领作用。

组织专家智库成员定期指导乡村旅游。建立乡村旅游专家智库服务基层机制,制定智库成员咨询服务制度,不定期开展智库专家服务基层活动,采取会议座谈、专题研讨、下乡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乡村旅游指导工作。

 

第九章 保障措施

加强党政统筹,强化政府职能,出台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第一节 加强党政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强化各级党组织的引领保障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确保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到位。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将乡村旅游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考核指标。市县乡镇各级成立乡村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党政一把手任双组长,建立党政领导亲手抓乡村旅游的工作机制。

建立协调机制。加强乡村旅游发展关联部门间的协同协作,合理分工,推动相关政策和规划的落实。强化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履行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牵头、组织、谋划的职责。对涉旅的农业、林业、水利和住建等部门的资源进行统筹规划、经营和管理,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乡村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指标体系,加强数据采集、市场调查、运行分析和信息发布,对各级乡村旅游规划实施情况跟踪监测,科学评估发展成效。

第二节 完善扶持政策

建立扶持政策体系。推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加强产业、用地、金融、投资、财税、人才等政策支持。各级政府统筹各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政策对接,形成乡村旅游发展合力。完善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法规体系,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立乡村旅游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体系。统筹考虑乡村尤其是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环境优化、旅游发展、特色塑造、设施建设、产业配套等要求,加强与乡村振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

规范土地保障政策。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重要论述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决策部署,对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等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监督管理,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严格执行国土空间规划,确保各类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与国土空间规划全面对接,与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不冲突。秉承集约节约用地原则,加快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切实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障乡村旅游建设用地,利用好“省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安排不少于5%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政策,对接《安徽省村庄规划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积极谋划乡村旅游项目,申请村庄规划中“预留不超过5%的规划建设用地机动指标”。

第三节 强化人才保障

建立智力支持机制。实行“招才引智”行动计划,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为全省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建立乡村旅游智库。实施高端人才培养与引进计划,设立省乡村旅游创业基金。健全乡村旅游专家服务基层机制,引导传统村落古民居保护管理、文化产业运营、娱乐演艺等专业技术人才向乡村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不定期开展文化名人、旅游行业精英、规划师和建筑师等专家服务基层活动。

大力引进乡村旅游专门人才。制定落实精准化吸引人才政策,积极引进乡村旅游发展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提高人才的匹配度,积极引进乡村旅游发展急需的民宿管家、研学导师、策划创意人才等,引进农业、建筑、艺术、手工、民俗等各个行业的当地传承人与创新者。提高政策的匹配度,关注人才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既要招引集聚人才,也要服务好人才成长和创新,努力构建一支懂管理、善经营、精策划的乡村旅游发展人才队伍。

第四节 优化发展环境

强化乡村环境保护。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乡村旅游绿色发展。确立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坚持常态化环境保护督查制度,落实政府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将生态环境考核制度纳入政府和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和人事考核体系,坚决取缔破坏和污染环境的乡村旅游项目和活动。强化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民俗保护,建立传统非遗和民俗保护档案,加大对乡村非遗传承人培养和民俗传承活动的支持力度。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制定分片引导的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对村落的古道、古桥等遗存进行重点保护,必要时进行保护性修复,保留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和原有风貌,保障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完善社区和居民参与机制,通过多种手段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加强宣传推广,在乡村旅游发展领域弘扬创新创业精神,激发崇尚创新、勇于创业的热情。挖掘乡村旅游发展的鲜活经验,总结推广一批典型发展模式,宣传一批优秀案例和先进人物。充分运用媒体工具,解读乡村旅游产业政策,宣传做法经验,推广典型模式,营造全社会关注乡村旅游、参与乡村旅游的氛围。

加强安全能力建设。将安全发展理念贯穿于乡村旅游发展全过程。完善安全管理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乡村旅游设施、项目、活动的安全监管。统筹疫情防控与乡村旅游发展,建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加强科技防灾手段应用,重点开展传统村落和古建筑、古民居等防灾减灾培训,增强村民消防意识和应急防灾技能。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安全风险评估和督查机制,制定乡村旅游安全风险清单,有效化解危害乡村旅游安全的风险挑战。

附件

一、规划图件

(一)特色乡村旅游板块示意图

乡村旅游示范区培育对象示意图

)乡村旅游品牌廊道示意图

二、安徽省乡村获国家部委评定名录汇总

(一)名录汇总表

部  门

名录名称

数  量

(安徽省)

总  数

(全国)

文化与旅游部(原国家旅游局)

1.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34

1000

2.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

1

10

3.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37

1056

4.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

23

306

农业农村部

1.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43

1176

2.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

5

190

3.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

11

203

4.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

1+3

37+100

5.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9

136

6.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13

283

7.现代农业产业园

5

138

8.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2

50

9.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5+50

99+998

10.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134

327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1.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4

487

2.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

23

553

3.美丽宜居小镇、村庄示范

7+23

190+565

4.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示范

3+6

37+87

5.中国传统村落

400

6819

其他

1.中国美丽田园

2

108

2.国家数字乡村试点

4

117

3.国家森林乡村

139

3639

 

(二)名录一览表

1、文化和旅游部评定名录

(1)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名录

批次

年度

乡村数

名录一览

全国

乡村

旅游

重点村

第一批

2019

12

黄山市黟县宏村镇宏村

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

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查济村

宿州市砀山县良梨镇良梨村

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西溪南村

合肥市巢湖市半汤街道汤山村

安庆市太湖县晋熙镇梅河村

滁州市天长市铜城镇龙岗村

安庆市岳西县黄尾镇黄尾村

安庆市潜山市天柱山镇茶庄村

宣城市宁国市云梯畲族乡千秋村

宣城市广德县太极洞风景区桃园村

第二批

2020

22

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

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

黄山市黟县西递镇西递村

六安市霍山县磨子潭镇堆谷山村

黄山市休宁县溪口镇祖源村

六安市金安区张店镇洪山村

黄山市黄山区汤口镇山岔村

六安市霍山县太阳乡金竹坪村

黄山市黟县宏村镇塔川村

马鞍山市当涂县护河镇桃花村,

芜湖市南陵县烟墩镇霭里村

铜陵市义安区西联镇犁桥村

亳州市谯城区古井镇药王村

亳州市涡阳县曹市镇辉山村

安庆市潜山市官庄镇官庄村

滁州市明光市张八岭镇柴郢村

宣城市绩溪县家朋乡尚村

宣城市旌德县白地镇江村

合肥市庐江县万山镇长冲村

合肥市长丰县杨庙镇马郢社区

芜湖市芜湖县红杨镇珩琅山村

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榴园村

(2)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

名录

年度

数量

名录一览

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

2017

1

黄山市黟县

(3)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名录

类型

年度

数量

名录一览

中国

乡村

旅游

模范村

示范基地

2015

1

安徽黄山黎阳创客小镇

示范村

2015

37

黄山市黟县西递宏村

黄山市黄山区汤口镇山岔村

马鞍山市当涂县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桃花村

阜阳市颍州区西湖镇大田居委会

淮北市烈山区榴园村

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

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

马鞍山市当涂县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万山村

铜陵市铜陵县顺安镇凤凰山村

亳州巿利辛县城关镇苏店村

安庆市潜山县天柱山镇茶庄村

蚌埠市五河县沱湖乡沱湖村

马鞍山市当涂县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詹村

宣城市广德县太极洞管委会

淮南市毛集实验区焦岗湖镇焦岗湖社区

安庆市岳西县黄尾镇黄尾村

滁州市来安县汉河镇相官村

宿州市灵壁县虞姬乡虞姬村

宣城市广德县卢村乡笄山村

宣城市宣州区水东镇前进村

蚌埠市固镇县新马桥镇徐郢村

滁州市南谯区大柳镇曲亭村

六安巿金寨县梅山镇小南京村

芜湖市南陵县烟墩镇霭里村

宣城巿广德县四合乡红霞村

安庆巿宜秀区杨桥镇余湾村

滁州市全椒县石沛镇黄栗树村

马鞍山市花山区濮塘村

宣城市广德县东亭乡高峰村

芜湖巿芜湖县六郎镇北陶村

亳州巿谯城区十河镇大周村

池州市贵池区里山街道元四村

芜湖巿繁昌县孙村镇中分村

滁州巿南谯区乌衣镇黄圩村

黄山巿休宁县海阳镇瑯斯状元村

池州市九华山九华乡柯村村

宿州市砀山县曹庄镇回民许庄村

(4)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

名录

批次

类别

数量

名录一览

全国工农业

旅游示范点

首批

农业旅游示范点

17

黄山市屯溪区黄山植物大观园

黄山市徽州区蜀源生态旅游区

黄山市黄山区芙蓉观光农业开发实验区

歙县上丰花果山村落生态旅游区

休宁县农业高科技示范园

颍上县八里河风景区

颍上县迪沟生态旅游风景区

阜阳市颍泉区生态园

贵池农业科技示范园

安徽天方茶叶集团

东至县龙泉农业生态旅游区

安庆大龙山石塘湖农业旅游示范点

潜山县水吼农业观光园

太湖县花亭湖

淮南市毛集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

亳州市谯城区谯东镇药用植物园

和平县生态公园

工业旅游示范点

6

芜湖市工艺美术厂

马鞍山钢铁厂

歙县老胡开文墨厂

安徽古井集团

东至县玩具工业城

安庆环新集团

图1 文化与旅游部评定名录空间分布图(部分)

 

2、农业农村部评定名录

(1)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名录

批次

数量

(总数)

名录一览

中国

最美

休闲

乡村

2014年

2(100)

安徽省宁国市千秋畲族村

安徽省绩溪县仁里村

2015年

4(120)

安徽省黟县五里村

安徽省泾县月亮湾村

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亭村

安徽省歙县雄村村

2016年

5(150)

安徽省南陵县丫山村

安徽省金寨县小南京村

安徽省岳西县榆树村

安徽省黟县卢村

安徽省泾县黄田村

2017年

5(150)

安徽省潜山县官庄村

安徽省绩溪县尚村

安徽省金寨县响洪甸村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安徽省黟县柯村

2018年

6(150)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祁梅村

安徽省巢湖市经济开发区汤山村

安徽省宁国市双溪村

安徽省广德县高峰村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大周村

安徽省太湖县寺前镇

2019年

9(260)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镇南屏村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黄尾镇黄尾村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东镇前进村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护河镇桃花村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长安镇梧川村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烟墩镇霭里村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油坊店乡西莲村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城关镇沟东村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梅村镇霄坑村

2020年

12(246)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溪口镇祖源村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烔炀镇凤凰村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香隅镇漕东村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黄甲镇黄铺村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护河镇兴禾村

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卢村乡笄山村

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梅桥镇淝北村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吴圩镇高埂村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红庙镇海云村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丁家桥镇后山村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立仓镇炮台沟村

 

(2)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

名录

年度

数量

名录一览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

2020

5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霍山县大别山度假游:霍山县城→陡沙河温泉小镇→船仓花海→九月庄园;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黟县花茶休闲游:黄山市区→弋江源茶主题庄园→柯村→呈坎景区;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美丽休闲乡村游:南陵县城→霭里村;

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宁国市、泾县 皖南川藏线赏景游:宣城市区→箐箐庄园→宁国世京果园→桃岭民宿农家乐;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大别山温泉养生·深山赏雪之旅:岳西县城→天悦湾温泉度假村→瓦窑岗农庄→大别山滑雪乐园

(3)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

名录

批次

年度

数量

名录一览

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

第一批

2016

7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连城镇禹庙村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梅村镇霄坑村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夏刘寨村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新港镇铁冲村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家发镇峒山阮村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瀛洲镇龙川村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自来桥镇尖山村

第二批

2019

4

安徽省南陵县弋江镇竟河村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镇汪桥村

安徽省肥西县山南镇小井庄村

安徽省长丰县吴山镇涂郢社区

(4)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

名录

类型

年度

个数

名录一览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示范县

2014

1

安徽省霍山县

示范点

2014

3

东至县江南农业科技园

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

和县林海旅游农业观光园

(5)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镇、亿元村

名录

类型

年度

数量

名录一览

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镇、亿元村

十亿镇

2020

4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黄岗镇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李兴镇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水湖镇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太平畈乡

亿元村

2020

9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委会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环峰镇祁门村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南极乡梅村村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西寺坡镇谷家村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西二铺乡沟西村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西二铺乡沈家村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中垾镇小联圩村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榴园村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舜山镇林桥村

(6)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名录

批次

年度

数量

名录一览

国家现代

农业示范区

第一批

2010

2

安徽省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安徽省南陵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第二批

2012

4

安徽省铜陵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安徽省颍上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安徽省涡阳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安徽省庐江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第三批

2016

7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5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安徽省当涂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安徽省全椒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安徽省太和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安徽省郎溪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安徽省桐城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7)现代农业产业园

名录

批次

年度

数量

名录一览

现代农业

产业园

 

第一批

2017

2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安徽省和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第二批

2018

1

安徽省金寨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第三批

2019

1

安徽省天长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第四批

2020

1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8)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名录

年度

数量

名录一览

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2020

2

安徽徽茶产业集群

安徽酥梨产业集群

(9)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名录

类型

年度

个数

名录一览

全国乡村治理

示范乡镇

 

 

示范镇

2019

5

宿州市砀山县砀城镇

阜阳市界首市舒庄镇

广德市东亭乡

淮北市濉溪县濉溪镇

滁州市定远县二龙回族乡

示范村

2019

50

合肥市庐江县石头镇笏山村

合肥市巢湖市烔炀镇中李村

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东瞿村

广德市东亭乡颂祥村

宿松县柳坪乡邱山村

淮北市濉溪县双堆集镇芦沟村

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徐集村

淮北市杜集区段园镇大庄村

亳州市涡阳县曹市镇辉山村

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蒋李村

亳州市蒙城县小辛集乡李大塘村

芜湖市繁昌县峨山镇童坝村

芜湖市南陵县三里镇澄桥村

芜湖市鸠江区沈巷镇八角村

宿州市砀山县良梨镇良梨村

宿州市泗县屏山镇徐贺村

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沈圩村

宿州市灵璧县虞姬乡虞姬村

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

安庆市岳西县白帽镇土桥村

安庆市潜山市黄铺镇黄铺村

蚌埠市怀远县古城镇五郢村

蚌埠市五河县城关镇胜淮村

蚌埠市固镇县连城镇禹庙村

阜阳市界首市光武镇黄寨村

阜阳市界首市代桥镇刘寨村

淮南市凤台县丁集镇炮楼村

淮南市潘集区平圩镇林场村

滁州市来安县舜山镇林桥村

滁州市凤阳县刘府镇赵庄村

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

滁州市明光市苏巷镇戴巷村

滁州市全椒县石沛镇大季村

黄山市歙县深渡镇定潭村

黄山市黟县宏村镇雉山村

黄山市黄山区耿城镇沟村村

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南楼村

六安市舒城县春秋乡文冲村

马鞍山市当涂县乌溪镇七房村

马鞍山市含山县环峰镇梅山村

宣城市宣州区澄江街道花园村

宣城市旌德县孙村镇玉屏村

宣城市旌德县白地镇江村村

宣州市宣州区水东镇祁梅村

铜陵市枞阳县浮山镇浮渡村

铜陵市义安区胥坝乡群心村

池州市青阳县新河镇十里岗村

池州市东至县香隅镇漕东村

池州市石台县七都镇高路亭村

池州市贵池区马衙街道灵芝村 

(10)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名录

批次

年度

数量

名录一览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77

安徽省芜湖县陶辛镇马桥村(青虾)

安徽省宁国市南极乡梅村村(山核桃)

安徽省铜陵县顺安镇凤凰山村(凤丹皮)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梅村镇霄坑村(霄坑绿茶)

安徽省休宁县海阳镇盐铺村(菊花)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新民村(葡萄)

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段园镇大庄村(葡萄)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西寺坡镇谷家村(蔬菜)

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梅桥乡苗台村(大青豆)

安徽省阜南县黄岗镇(柳编)

安徽省岳西县主簿镇(岳西茭白)

安徽省长丰县水湖镇(长丰草莓)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西二铺乡沟西村(沟西村西瓜)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十九里镇(芍花中药材)

安徽省太和县李兴镇(鹏宇桔梗)

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涂山风景区(怀远石榴)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杨饭店村(金玉滁菊)

安徽省无为县泉塘乡中垄村(濡泉螃蟹)

安徽省潜山县塔畈乡倪河村(天柱仙芽)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五星乡刘福村(福雪芹芽)

安徽省石台县横渡镇河西村(绿色石桥步经果)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猴坑村(太平猴魁)

安徽省当涂县乌溪镇七房村(七房蟹苗)

安徽省广德县东亭乡高峰村(圣卫工艺折扇)

安徽省霍山县漫水河镇南庄村(漫水河百合)

安徽省肥东县牌坊乡牌坊民族村(千柳杭椒)

安徽省砀山县官庄坝镇岳庄坝村(御乐园砀山梨)

安徽省涡阳县义门镇(义门涡阳苔干)

安徽省阜南县会龙镇(会龙辣椒)

安徽省天长市铜城镇龙岗社区(天长龙岗芡实)

安徽省裕安县顺河镇王滩村(华园顺河辣椒)

安徽省繁昌县荻港镇庆大村(繁园葡萄)

安徽省铜陵市老洲镇光辉村(老洲蔬菜)

安徽省和县历阳镇太平村(和县辣椒)

安徽省岳西县姚河乡梯岭村(岳西翠兰)

安徽省泾县汀溪乡(汀溪兰香茶)

安徽省歙县深渡镇(三潭枇杷)

安徽省广德县东亭乡沙坝村(正文红薯)

安徽省肥西县上派镇三岗村(三岗苗木花卉)

安徽省砀山县良梨镇杨集村(砀山酥梨)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十河镇大周村(天意蔬菜)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颍西街道办事处(心芽大青茄)

安徽省全椒县二郎口镇曹埠村(赤镇龙虾)

安徽省南陵县何湾镇丫山村(丫山凤丹)

安徽省含山县环峰镇祁门村(皖中花芝麻油)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吴村村(水阳江幼蟹)

安徽省青阳县新河镇十里岗村(皖南土鸡)

安徽省岳西县姚河乡(岳西翠兰)

安徽省黟县碧阳镇深冲村(黄山毛峰)

安徽省宿松县二郎镇界岭村(郎芽油茶)

安徽省广德县新杭镇阳湾村(广绿世界苗木)

安徽省庐江县白湖镇西城村(柳风荸荠)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西二铺乡沈家村(汤家蔬菜)

安徽省怀远县白莲坡镇白莲坡村(茨淮黑鱼)

安徽省来安县舜山镇林桥村(林桥苗木)

安徽省金寨县麻埠镇桂花村(六安瓜片)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方村镇旗杆村(旗杆荸荠)

安徽省旌德县庙首镇祥云村(天山鹤茶叶)

安徽省铜陵市郊区灰河乡东风村(添秀葡萄)

安徽省岳西县来榜镇斑竹村(馨梦丝缘蚕茧)

安徽省广德县杨滩镇五合村(鹰台山绿茶)

安徽省宿松县洲头乡金坝村(金坝葡萄)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药信中药材)

安徽省徽州区富溪乡(黄山毛峰)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中垾镇小联圩村(蔬菜)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龙眠街道凤形村(茶叶)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棠溪镇西山村(西山焦枣)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上庄镇余川村(茶叶)

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平里镇贵溪村(祁门红茶)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杨小街镇王新村(蔬菜)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酒店镇西赵楼村(西瓜)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麒麟镇新安村(苗木)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休闲农业)

安徽省广德县四合乡太平村(茶叶)

安徽省宿松县柳坪乡邱山村(茶叶)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太平畈乡(霍山石斛)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泉塘镇(螃蟹)

2017

13

安徽省肥西县上派镇三岗乡(三岗苗木花卉)

安徽省砀山县良梨镇杨集村(砀山酥梨)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十河镇大周村(天意蔬菜)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颖西街道办事处(心芽大青茄)

安徽省全椒县二郎口镇曹埠村(赤镇龙虾)

安徽省南陵县何湾镇丫山村(丫山凤丹)

安徽省含山县环峰镇祁门村(皖中花芝麻油)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吴村村(水阳江幼蟹)

安徽省青阳县新河镇十里岗村(皖南土鸡)

安徽省岳西县姚河乡(岳西翠兰)

安徽省黟县碧阳镇深冲村(黄山毛峰)

安徽省宿松县二郎镇界岭村(郎芽油茶)

广德县新杭镇阳湾村(广绿世界苗木)

2018

13

安徽省旌德县云乐镇陈岭村(旌德灵芝)

安徽省青阳县酉华镇乐元村(九华黄精)

安徽省太湖县百里镇大竹村(太湖黄牛)

安徽省繁昌县平铺镇新塘村(中典小龙虾)

安徽省界首市陶庙镇赵庄村(丰絮马铃薯)

安徽省怀远县白莲坡镇姚山村(姚山甲鱼)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狮子岗乡新华村(狮果岭红桃)

安徽省蒙城县小辛集乡李大塘村(西兰花)

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张郢村(菌润双孢菇)

安徽省灵璧县渔沟镇纸房村(华馗黄瓜)

安徽省来安县张山乡张山村(中郢油桃)

安徽省当涂县湖阳镇(石臼湖螃蟹)

安徽省潜山县塔畈乡(彭河绿茶)

2019

17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榴园村(石榴)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城庄镇坡里王屯村(西瓜)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西湖镇汤庄村(恋思萝卜)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城关镇沟东村(酥梨)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新田镇赵村村(宣木瓜)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家朋乡万莲水村(山核桃)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丁香镇红桃村(红茶)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冶溪镇琥珀村(绿茶)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流口镇茗洲村(绿茶)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烟墩镇霭里村(休闲农业)

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卢村乡石狮村(绿茶、黄茶等)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许岭镇雨岭村(猕猴桃)

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八公山镇下郢村(豆制品加工)

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芦溪乡芦溪村(红茶)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舒茶镇(绿茶)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乌溪镇(蟹苗)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寺前镇(绿茶)

2020

14

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六郎镇北陶村(休闲农业)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沱湖乡大岗村(稻虾连作)

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九龙岗镇方岗村(食用菌)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塘南镇(河蟹)

 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段园镇(葡萄)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雨坛镇新塘村(白茶)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黄墩镇(蓝莓) 

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柏溪乡(茶叶)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管店镇小魏村(甜叶菊)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耿棚镇耿棚社区(蚕桑)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固镇镇(白鹅)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张店乡黄楼村(果树)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木塔乡梓桐村(茶叶)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南极乡(山核桃)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定名录

(1)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名录

批次

数量

(总数)

名录一览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第一批

2(12)

安徽省黟县西递镇西递村

安徽省黟县宏村镇宏村

第二批

2(24)

安徽省歙县徽城镇渔梁村

安徽省旌德县白地镇江村

第三批

3(36)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

安徽省歙县郑村镇棠樾村

安徽省黟县宏村镇屏山村

第四批

3(36)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

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查济村

安徽省黔县碧阳镇南屏村

第五批

2(61)

安徽省休宁县商山乡黄村

安徽省黟县碧阳镇关麓村

第六批

7(107)

安徽省泾县榔桥镇黄田村

安徽省绩溪县瀛洲镇龙川村

安徽省歙县雄村乡雄村

安徽省天长市铜城镇龙岗村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灵山村

安徽省祁门县闪里镇坑口村

安徽省黟县宏村镇卢村

第七批

5(211)

安徽省歙县北岸镇瞻淇村

安徽省歙县昌溪乡昌溪村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棠溪镇石门高村

安徽省绩溪县上庄镇石家村

安徽省绩溪县家朋乡磡头村

(2)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

名录

批次

年度

数量

名录一览

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

第一批

2010

4

黟县西递镇

黟县宏村镇

肥西县三河镇

绩溪县瀛洲乡龙川村

第二批

2011

1

宣城市宣城区水东镇

第三批

2015

18

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镇

合肥市巢湖市黄麓镇洪疃村

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榴园村,

宿州市萧县白土镇费村

安庆市枞阳县浮山镇

安庆市潜山县官庄镇官庄村

安庆市潜山县天柱山镇

安庆市宿松县趾凤乡

黄山市歙县雄村乡

阜阳市颍上县八里河镇

六安市金寨县天堂寨镇

池州市贵池区梅村镇霄坑村

黄山市黄山区甘棠镇庄里村

黄山市黟县宏村镇卢村

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

宣城市绩溪县上庄镇上庄村

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

宣城市宁国市云梯畲族乡千秋畲族村

(3)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示范

名录

批次

年度

数量

名录一览

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示范

第一批

2013

1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

2

安徽省铜陵市铜陵县西联乡犁桥村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瀛洲镇龙川村

第二批

2014

2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官庄镇官庄村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洲头乡金坝村

第三批

2015

3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深渡镇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七都镇

3

安徽省铜陵市铜陵县胥坝乡群心村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孙村镇中分村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陶辛镇后沙村

第四批

2016

3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汤池镇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水吼镇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镇

16

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东联乡合兴村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吴家店镇古堂村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汪村镇田里村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板桥乡徐源村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菖蒲镇水畈村

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杨亭村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港口镇山门村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峨桥镇响水涧村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汊涧镇长山村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榴园村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汤池镇果树村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大庙乡马庄村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朱备镇将军村

安徽省当涂县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桃花村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丁集镇前元村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陵阳镇杨梅村

(4)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示范

名录

类型

年度

个数

名录一览

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示范

 

示范县

2016

3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

示范村

2016

6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酉华镇宋冲村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同大镇施丰村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云梯畲族乡云梯村

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金塔村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朱马店镇联民村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林头镇隐龙村

 

 

图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定名录空间汇总图(部分)

三、国家和安徽省乡村旅游法规政策汇总

(一)国家关于乡村旅游政策法规

部门及文件

关键词

主要内容

1.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农村现代化

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2.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

乡村振兴、“三农”问题、乡村休闲旅游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3.发改委: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 (2018年-2020年)》

乡村旅游、乡村振兴、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富民效果突出、发展潜力巨大,是新时代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升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在扩大乡村旅游规模、提升乡村旅游品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持续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仍面临较多制约,突出表现在部分地区乡村旅游外部连接景区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垃圾和污水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历史欠账多,乡村民宿、农家乐等产品和服务标准不完善,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建设意愿不强、融资难度较大。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乡村旅游提质扩容,进一步发挥乡村旅游对促进消费、改善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

4.七部委发文落实金融助推脱贫,打通旅游扶贫路

旅游脱贫、休闲农业

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提出了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细化落实措施,包括各金融机构要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特色,积极支持能吸收贫困人口就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的绿色生态种养业、经济林产业、林下经济、森林草原旅游、休闲农业、传统手工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健全和完善区域信贷政策,在信贷资源配置、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信贷管理权限设置等方面,对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给予倾斜

5.国家旅游局:120亿旅游基建基金申报启动

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研学旅游、旅游小城镇

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发布消息称,自2015年下半年国家将旅游项目纳入专项建设基金支持领域以来,首批100亿元专项建设基金已完成审核进入拨付程序,第二批120亿元建设基金的申报工作目前也正式启动。重点支持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研学旅行、旅游小城镇和新产品、新业态项目。

6.国家旅游局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

乡村旅游、旅游扶贫、业态

其中指出,各地要结合旅游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并通过多种旅游扶贫途径助力贫困人口脱贫。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旅游扶贫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旅游扶贫工作机制基本建立,政策体系日益完善,产品业态不断丰富,社会影响持续扩大。《通知》将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加快推进新时代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措施,提高旅游脱贫质量

7.九部门联合发文:重点从八个方面推进产业扶贫

旅游扶贫、乡村旅游

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银监会、保监会、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森林旅游休闲康养,有关财政资金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投入设施农业、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具备条件的可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

8.国土资源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旅游局 《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

旅游新业态

积极保障旅游业发展用地供应,明确旅游新业态用地政策,加强旅游业用地服务监管

 

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

乡村旅游、旅游扶贫

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坚持乡村旅游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开展百万乡村旅游创客行动,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拓展旅游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大对旅游企业的信贷支持。为助推全域旅游,促进旅游创业,提倡诚信经营,实现旅游信息对称化

(二)安徽省关于乡村旅游政策

文件

关键词

内容

1、安徽省委一号文件: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乡村振兴;三农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2、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服务乡村振兴 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乡村振兴;三农;自然资源管理

发挥村庄规划引领作用;改进乡村建设用地计划管理;创新乡村土地利用政策;提高乡村振兴服务水平

3、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我省实施乡村旅游“四大工程”

乡村旅游;“四大工程”

乡村旅游精品示范工程、 乡村旅游扶贫带动工程、乡村旅游业态培育工程、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推动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再上新台阶,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4、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

全域旅游

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的总要求,以旅游强省“五个一批”建设为抓手,按照“一体两翼”工作思路,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全域旅游;重点实施“精品打造、项目建设、四级联建、两翼协同”等四大工程;保障措施的实施

5、2020 年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农民主体;乡村特色

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总目标,重点完成垃圾污 水处理、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卫生改厕、房前屋后环境整治、道路畅通、河沟渠塘疏浚清淤、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村庄绿化亮化等建设任务,打造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四、国内乡村旅游融合创新业态分析

图4 国内乡村旅游融合创新业态类型

(一)旅游+农业

加强乡村旅游与农业融合,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发展国家农业公园、休闲农场/牧场、采摘篱园、市民农园、生态渔村等新业态,开展农业艺术景观观光、实地采摘、农业活动体验等创意活动,配套发展婚庆摄影、美食购物等。如:江苏盐城“七彩阜宁”国家农业公园以“精致农业示范、水乡花洲营建、农旅产业复合、园区-社区”共进为四大发展战略,集农业示范博览、农业科技研发、农业休闲旅游、农产品加工贸易、现代乡居生活、农业创意产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

1、国家农业公园

国家农业公园是农业--乡村旅游的高端形态,是中国乡村休闲和农业观光的升级版。它可以是一个县、市或者多个园区相结合的区域,也可以是单独的一个大型园区,应该具备农业资源代表性突出的特点,通常须要包括传统农耕文化展示区、现代农业生产区、民风民俗体验区三大基本组成区域。它是集农业生产、农业旅游、农产品消费为一体,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目标的现代新型农业旅游区。

(1)山东省苍山兰陵国家农业公园——中国首个国家农业公园

总面积62万亩,其中核心区2万亩,示范区10万亩,辐射区50万亩。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评为2014年全国十佳休闲农庄。整个项目分为十个功能区:农耕文化区、科技成果展示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花卉苗木展示区、现代种苗培育推广区、农耕采摘体验区、水产养殖示范区、微滴灌溉示范区、民风民俗体验区、休闲养生度假区、商贸服务区等。

(2)河南省中牟国家农业公园

中牟国家农业公园,是郑州现代农业先导区,也是中牟县践行国家城镇化产业升级的先行先试的示范区。园区占地总面积8462.70128亩,规划六个功能分区,分别为:综合管理服务区、优质水产养殖示范区、花卉高新科技示范园、农业文化创意园、设施农业种植示范园、休闲度假区。着力发展蔬菜、花卉、渔业、休闲观光四大产业,重点体现“生产示范、旅游、文化、科技”四大功能。利海通过延用“公园化”运营体系将农业公园与雁鸣湖相互组成统一的经营及管理体系,为整个中牟的旅游及农业产业的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2、休闲农场/牧场

台湾休闲农场

台湾旅游以其民宿及休闲农场颇具知名度,代表性的牧场包括香格里拉休闲农场、垦丁牧场、飞牛牧场、初鹿牧场、天马牧场等。在运作模式上,除了传统的滑沙、滑草、骑马、放牧等活动及贩售的牛奶、牛肉制品,在牧场内容布置上更类似一处别致的动物园或植物园,一般会精心配有大量极具观赏价值及当地特色的物种供游客观赏,如天马牧场的羊驼、飞牛牧场的蝴蝶等,为牧场增添了特殊的韵味。

3、采摘篱园

(1)白鹿原葡萄主题公园

白鹿原葡萄主题公园属于“国家AAA旅游景区”,拥有800亩标准化葡萄示范园,1200平方米休闲葡萄酒庄,12000平方米户外婚庆基地,以及3000平方米生态停车场。园区目前正在向休闲农业旅游方向发展,已经与婚庆摄影、亲子活动、美食购物相结合,逐渐把农业园区转变为综合休闲农业旅游区。

(2)青峰岭草莓园

合肥青峰岭有机富硒果蔬专业合作社已成为江淮分水岭区域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已形成一个产、供、销功能齐全的草莓、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兼备农业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园林式观光、采摘综合基地。而更为值得期待的是,青峰岭田园综合体已列入政府规划项目中,规划设计方案明确将用3至5年时间,将青峰岭区域打造成以江淮民俗为特色,以江淮特色田园景观和生态环境为突出亮点,集“精品民宿+田园休闲+研学教育+亲子娱乐+扩展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江淮乡居田园度假综合体。

4、市民农园

又称社区支持农园,是指由农民提供耕地,农民帮助种植管理,由城市市民出资认购并参与耕作,其收获的产品为市民所有,期间体验享受农业劳动过程乐趣的一种生产经营形式和乡村旅游形式。周末农夫是指居住在城市的白领来到农村租用农民的耕地,在田地里面种植自己喜欢的蔬菜,这些蔬菜平时主要由农夫照顾,社区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去自己的田里浇水、施肥、收获成果。

5、生态渔村

江苏白马湖生态渔村

白马湖生态渔村,位于金湖县前锋镇北部,紧邻白马湖,拥有水面及岛屿15万亩,水域辽阔,分布着九十九座岛屿,每个岛都有一个独特的名字和美丽传说。景区内以乘快艇、赏湖景、逛渔岛、进渔家、品鱼宴为主题的“渔家乐”,将为游客带来无限乐趣,2020年7月年正式获批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二)旅游+工业

鼓励乡村因地制宜发展工业遗址观光、工厂观光以及工业博物馆等新业态。首先支持具有工业遗址的乡村地区通过对遗址(如矿山、矿坑、废弃工厂等)的修缮改造发展工业旅游。其次推出一批工业旅游示范地,加快推进食品、轻工等传统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与旅游业有机融合,打造集开发、生产、观光、科普、体验为一体的工业旅游产品和线路,开展工业观光游、工业研学游和工业科研游。

1、工业遗址

(1)湖北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上世纪60年代,大冶铁矿联合相关科研院所成立专业绿化队伍,在挖掘矿坑堆成的岩石山上种植生态复垦林。经过几代矿山人的努力,废石场上种出了面积达366万平方米的刺槐林,这里一跃成为亚洲最大的硬岩复垦林。为推动矿山由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发展,本世纪初大冶铁矿开启了绿色转型发展之路。2007年4月22日,在世界地球日当天,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开园迎客,成为中国首家国家矿山公园。随后,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又获得了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AAAA风景区、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等荣誉。

2、观光工厂

内蒙古伊利乳都科技示范园

早在2005年,伊利集团便以总部的生产车间为依托,以生产工艺和企业文化等为资源,大力开发工业旅游项目,形成以现代化智能生产车间、黄金奶源带天然牧场以及草原乳文化博物馆等为资源的全套工业旅游项目。

在生产工厂,游客可通过特设的参观通道,全面了解产品的生产工艺,零距离地感受品质透明化;在奶源基地,游客可与小牛进行亲密接触;在草原乳文化博物馆,游客可系统地了解北方游牧民族数百年的乳业文明史。此外,伊利还开拓出政务考察、商务交流、研学基地、学子实践、休闲观光等多类特色工业旅游产品。

3、工业博物馆

重庆大渡口工业博物馆

重庆工业博物馆是建筑遗址博物馆,依托李子林片区内重钢原型钢厂留下的工业遗存建立而成。由主展馆、钢魂馆以及工业遗址公园所组成。主展馆讲述着重庆工业的发展历史;钢魂馆是深入了解重钢的地方,是收费馆,但在前三个月的试运期间免费;工业公园内,林立雕塑造型则表现着钢铁冶炼的不屈精神。

(三)旅游+现代服务业

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互融共荣,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与体育、教育、康养等生活、生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打造乡村微型度假区。

“旅游+体育”可发展体育小镇、运动基地、户外营地等新业态,推出旅游精品赛事和路线,因地制宜举办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活动; “旅游+教育”则有研学基地(营地)、乡村图书馆、乡村博物馆等,发挥旅游在实践教育、文化传承的纽带作用。“旅游+康养”则可因地制宜发展医疗养生小镇、温泉度假区等业态,以地区特色资源为基础,发展多种产业带动周边、联动发展。此外,乡村可根据自身地势地貌、自然环境以及本地文化等建设独具特色的乡村民宿群、酒店群。

1、体育小镇

(1)日照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小镇

依托自然优势,日照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小镇积极探索体育小镇复合发展新模式,让体育更好地服务全民健身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功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出的第二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成为山东省上榜的两个特色小镇之一。

(2)浙江绍兴柯桥酷玩小镇

柯桥酷玩小镇于2016年1月入选浙江省级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位于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绍兴市柯桥区,地理位置优越,区域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占尽稽山鉴水独特风情,自古富庶繁华。柯桥区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现状和特有的山水景观资源,引入“酷玩”概念,开发“新”“奇”“特”以及涵盖水陆空多维空间的运动项目,糅合文化娱乐生态链和体育服务生态链,逐步形成以体育健身和旅游休闲为主体的体育特色小镇。

2、运动基地

杭州永安山滑翔伞基地

从2006年夏天几位爱好飞翔的“伞友”上了永安山,用柴刀、锄头开垦出一片用作起飞场的空地开始,短短十年的时间永安山滑翔基地在圈内声名鹊起,这里已举办了一系列赛事和活动,这里也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中国滑翔伞训练基地”称号。永安山除了滑翔伞外还开辟了很多游玩项目,包括拓展训练,山地CS,滑翔飞翼,山地自行车等。

3、户外营地

北京丰台区桃花深处汽车营地

平谷区“桃花深处”汽车营地拥有欧式风格的高品质木屋、文化沙龙、特色餐饮、网球、篮球、有氧健身步道、自行车骑行、田园采摘、风味烧烤、木屋咖啡、休闲垂钓……“桃花深处”汽车营地引入了国际房车露营协会5星标准,是一家适合国人口味并且与国际接轨的汽车露营地。整个营地占地90000多平方米,共分为房车区域、帐篷区域、木屋区域、野餐区和休闲健身区域等五个功能分区,为房车爱好者、露营爱好者、自驾车爱好者提供了完善的休息娱乐空间。

4、研学基地

(1)湖南长沙贝拉小镇

2017年国庆开业的贝拉小镇,成功盘活了6000多亩的传统农庄,赚足了游客的眼球。在众多亲子项目中,贝拉小镇凭借什么脱颖而出,成为受到家长孩子欢迎的研学基地。

(2)郑州熊孩子森林营地

熊孩子森林营地位于郑州市金水区,占地280亩,为熊孩子森林教育集团为3至12岁的孩子打造的野生户外夏令营教育基地,这里琼林玉树、湖光山色,通过各种特色的户外拓展训练锻炼孩子们观察、建构、思考、想像、操作、设计、实践等能力,让孩子们在快乐艺术氛围里快乐学习,开拓想象力。

5、乡村图书馆

(1)浙江桐庐戴家山村先锋云夕图书馆

桐庐先锋云夕图书馆位于浙江桐庐县藕山乡戴家山村,是先锋书店开设的第十一家书店。项目凭借“先锋和书店”的文化传播理念,以及独特的“畲族”山村的地域自然人文景观背景,成为当地村民和“异乡读者”的公共生活纽带,成为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聚焦点。图书馆的主体是村庄主街一侧闲置的一个院落,包括两栋黄泥土坯房屋和一个突出于坡地的平台。建筑设计保持了房屋和院落的建筑结构和空间秩序,将衰败现状修整还原到健康的状态,新与旧的关系强化了“时间性”,土坯墙、瓦屋顶、老屋架这些时间和记忆的载体成为空间的主导,连同功能再生的公共性,共同营造文脉延续的当代乡土美学。

(2)河南孟州莫沟村老苗书馆

莫沟村位于太行山前丘陵向黄河平原过渡地区,村民挖建窑洞,依沟而居。20世纪80年代开始,村民们逐渐搬离沟底,沟下的窑洞慢慢荒废。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这些“遗留风景”的价值被重新挖掘,废弃的窑洞得到整修,打造出一批特色民宿、民俗馆,吸引游客纷至沓来。老苗书馆便是由数个荒废的窑洞改建而成,24小时开放,村民可以把书拿回家,还可以把家里的书拿来换着看,整个书馆藏书5万多册,很多都是党员干部和志愿者捐来的,成为村民和游客休息、学习的好去处。

(3)云南和顺图书馆

和顺图书馆始建于1924年,在外游学的腾冲人回到家乡,购买书籍,以传播新思想。并且随着国内形势的变化,建成了如今的和顺图书馆。直到建馆10周年的时候,当地人们对图书馆进行了更加完善的改建,形成了一座中西合璧的馆舍。和顺图书馆地处祖国边疆,又由华侨创办,历史悠久,吸引着各国政要、大量海外华侨华人前来参观。如今,图书馆每年寒暑假都会给当地孩子开展免费的书法、国画培训;也为许多旅游团队提供了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着文化教育、文化传承的作用。

6、乡村博物馆

(1)安吉生态博物馆

2019年春节长假期间,浙江自然博物院观众人数共计16.6万人次,其中安吉馆接待观众9.7万人次,平均每天接待1.6万人次。有不少游客是从上海、江苏、安徽、贵州、河南、四川等全国各地前来游玩的。

(2)贵州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

1998年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中国的生态博物馆事业开始起步,作为中国的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它起着先锋作用。国外先进的生态博物馆理念,与贵州本土文化相结合,衍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博物馆发展模式。

梭戛与毕节织金县临界,高山上的寨子里世代生活着长角苗(箐苗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前,长角苗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苗寨依山而建,原始质朴。族民纺纱织布,画蜡刺绣,民风民俗保持完整,民族文化深厚,堪称人类活化石。

为了保护和延续这支独特的苗族文化,1995年中国和挪威两国政府联合在六枝特区梭戛乡建立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通过保存、研究、阐释当地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原生性,向外界展示了长角苗独特的文化生态。梭戛生态博物馆由资料信息中心和12个社区(自然村寨)组成,总人口5000余人,1998年建成后开馆,并对外开放。

7、医疗养生

大泗镇中药养生小镇

高港区大泗镇是我市首批培育建设的10个特色小镇之一,该镇依托江苏中药科技园这一核心资源,以中医中药为主题,突出养生保健,发展文化旅游,全力打造全国知名的中药养生特色小镇。大泗镇将重点打造“一园五区”,即医疗科技产业园、中药科技园养生体验区、中药材种植景观区、中药材加工体验区、中药商贸文化街区和养生养老配套服务区。(动画)同时,全镇深入挖掘整合区域资源禀赋,实现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四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发展。

8、康养小镇

武当山太极湖

武当山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由太极湖新区和太极湖旅游区组成,太极湖新区重点发展旅游发展中心、武当国际武术交流中心、太极湖医院、太极湖学校和高档居住区等项目,太极湖旅游区包括旅游度假板块、水上游览板块和户外休闲板块,重点建设太极小镇、武当山功夫城、老子学院、山地运功公园、武当国际会议中心等项目,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养生养老、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度假区。

9、温泉度假

灰汤温泉小镇

灰汤温泉小镇依托稀有独特的温泉资源,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工作思路,采取“招商带动、项目推动、整体联动”的工作举措,建设康养产业体系。天然温泉资源是项目核心亮点,同时以温泉为基础,发展温泉酒店、温泉山庄、温泉疗养院等特色产业为周边带动产业,联动发展。

10、微型度假区

(1)北京密云山里寒舍

山里寒舍位于京城东北部的密云县北庄镇的干峪沟村,距离北京108公里,是一处由古村落改造成的乡村酒店群。山里寒舍将整个村子的宅基地和农民的田地租用,约15公顷。预计在废弃或闲置的宅基地上改造建设86套创意乡村民居及15亩公共配套功能设施,形成山里寒舍创意乡村休闲度假区,预计开发的配套设施还包括会所、高尔夫球场、马术场、SPA中心、会议中心、多功能娱乐中心、泳池、手工坊、农耕博物馆、观光车等。

(2)成都徐家大院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农科村徐家大院从一栋红砖青瓦房发展到现今的酒店式五星级农家乐。中国农家乐第一家,全国乡村旅游典范。徐家大院作为农家乐的发源地第一家,历经了四个时期的发展,已经多次被CCTV4专题报道。其建筑以中式庭院,田园风格为主。整个大院建筑式样与附属的景观构成川西园林式建筑群体。最早修的小青瓦房最具川西民居特色,二十世纪末期修建的仿古式小楼房与本世纪初修建的房屋是现代中式建筑,各具独特的风格。并与长亭.独亭、小桥流水、喷泉、假山、长短廊等景观相映成趣,形成独具特色的徐家大院美景。

(四)旅游+特色文化

乡村旅游要抓住“文化”二字,依托其发展历史、自然风光、自身文化等特色资源发展文旅产业。

1、文化艺术

(1)许村国际艺术公社

保护原村庄格局、环境、古民居、风俗等,引进国内国际艺术家来采风,驻村创作,建设了许村酒吧、艺术品商店、乡村集市等。每两年举办一次颇有影响的国际艺术节,每次15天。大学艺术院校到村里挂牌,境内外大学教师和志愿者给乡村小孩上英语课及绘画课程。现已建立国际艺术公社基金会。这是以艺术复兴乡村的一个典型例子。艺术村:为艺术家创作研究提供时间、空间支持,让艺术家进入一个充满鼓励和友谊的环境。

(2)景德镇三宝陶艺村

据统计,常住村里的外地人就有3000多人,“景漂”人数超过当地人口的4倍。占地156亩的三宝国际文创中心,吸引了不少互联网公司落户,2019年,线上交易额超过30亿元。民宿数量从2016年的29家增加到2019年的98家,成为带动村民就业增收的“新亮点”。2012年到2019年,三宝村民收入增加到2.6万元,增长了4倍,年均增长25.85%;村集体收入增加到421.68万元,增长了36倍,年均增长率67.6%。

2、民族民俗

(1)云南民族村

云南民族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南郊的滇池之畔,占地面积89公顷,是反映和展示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社会文化风情的窗口,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基地,CIOFF中国委员会民间传统文化基地和国家民委全国首批民族工作联系点之一。

(2)袁家村

袁家村位于咸阳市礼泉县,关中平原腹地,距离西安约1小时车程。2007年10月开业,运营以“合作社+全村众筹+分红”的管理模式,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美丽乡村之一”、中国最具魅力的休闲乡村之一、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袁家村总体定位为关中印象体验地,将关中民俗文化和餐饮美食产品做到极致。“古镇”+“小吃”模式,比肩一线城市购物中心平效,仅仅过了十年,袁家村成为陕西省乃至全国最受欢迎的乡村旅游胜地,被誉为“关中第一村”。

3、主题文化

(1)第什里风筝小镇

第什里风筝小镇位于河北省廊坊市京台高速出口南行100米处,多年来小镇主要从事风筝制作、生产、加工、销售的工作,现正在建设集风筝产业、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为一体的美丽乡村。第什里村史馆、第什里风筝馆、传承人风筝坊以其独有的文化氛围吸引着来往的游客,走在在这些场馆仿佛时空穿越一般,窥见小镇发展百年的历史脉络。发展百年的风筝文化如同血液一般融入每个第什里人身体中,傍晚午后的风筝广场总是熙熙攘攘的人群。

(2)无锡灵山小镇

灵山小镇拈花湾位于无锡市东南方向滨湖区的灵山景区内,自2015年开业以来,2016年灵山胜境及拈花湾的总游客人数达到400万人。拈花湾使灵山从一个单纯的观光景区,蜕变为度假胜地,赋予了该景区更完善的休闲功能,大大提高游客的游览时间、过夜率和附加消费,小镇不仅将世界级禅意人居生活带进了无锡,也成为打造精品旅游度假小镇的标杆。禅文化是整个小镇的文化精髓,小镇整体规划也是以“禅”文化为主导思想。

(3)古北水镇

古北水镇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镇司马台村,是在原有的三个自然村落的基础上修整改建而成。古北水镇历经四年精心打造,成为特色小镇一个典型案例,对当前国内“古镇打造热”、“旅游小镇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运营模式来看,古北水镇由乌镇专业化运作团队运对景区统一开发、设计规划,在借鉴乌镇“整体产权开发、复合多元运营、度假商务并重、资产全面增值”经验的基础上,基于其京郊特色做出了改进。

 五、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及典型案例

(一)日本——度假农业园:城乡互动的“食”与“绿”的结合

日本的休闲农业(又称观光农业)可分为自然景观、高品质农产品和体验型农业三种基本形态,有市民农园、观光果园、观光渔业、自然休养村、观光牧场、森林公园、自助菜园、农业公园等多种类型。

发展特色 以城郊互动型的都市农业著称;一日游类型的观光农业居多;过半数的农业休闲观光景点由政府机关或当地集体组织开发经营;重视当地的特色和农业的多功能性。

开发模式 森林资源开发与利用型;景区边缘与都市郊区型;闲置农地开发利用型。

(二)法国——专业农场型度假庄园:非政府组织引导型的发展模式

法国休闲农庄主要有九种:农场客栈、点心农场、农产品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暂住农场以及露营农场。

经济效益 这种新兴的“绿色度假”旅游活动方兴未艾,每年可以给法国农民带来700亿法郎的收益,相当于全国旅游业收入的1/4。

发展特色 专业化经营;发展得益于多个非政府组织机构的联合,为法国农场划出明确定位区域,连接法国各大区农场,成为法国农场强有力的促销策略。

代表案例 法国普罗旺斯——普罗旺斯给世人最主要的几大印象:海滩、薰衣草、法式美食、嘉年华、罗马特色的古城堡,是完美的度假组合。在满足经济生产的同时,在旅游吸引力的打造上,具有以下特点:打造唯美浪漫的景观环境;举办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

(三)德国——市民农园:自家庭院的农家生活体验

德国的休闲农业大致可分为度假农场、乡村博物馆及市民农园等三种类型

发展特色 主要是市民农园的形式出现,即由政府或农民将位于都市成近郊的土地出租给城市居民,以种植花草、蔬菜、果树或经营家庭农艺为主。

开发机制 市民农园土地来源于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镇、县政府提供的公有土地,一部分是居民提供的私有土地。

(四)意大利——绿色假期:从城市走向农村

目前,休闲农业已成为意大利现代农业的一部分,它融合了当地自然、人文、社会等环境,综合开发和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对城乡统筹具有重要意义。

市场趋势 “崇尚绿色、注重提高生活质量”,在“绿色假期”出现后成为意大利人的新追求。

发展特色 意大利最先成立的“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味农业野趣,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作,或者在农民土地上搭起帐篷野营,或者在农民家中住宿;“绿色农业旅游”的发展使得农村成为一个“寓教于农”的“生态教育农业园”,有效地扩大了生态农业耕地面积;通过合作经济组织的桥梁作用,为休闲农业提供了完善的管理体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