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鸿:从卖菜到卖吆喝,招牌“京味儿叫卖”响彻北京每条胡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卖菜吆喝的录音是什么 臧鸿:从卖菜到卖吆喝,招牌“京味儿叫卖”响彻北京每条胡同

臧鸿:从卖菜到卖吆喝,招牌“京味儿叫卖”响彻北京每条胡同

2024-07-15 16: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烫手热嘞哎,芸豆饼噢……” “糖葫芦,好吃的糖葫芦嘞哎……” “臭豆腐,酱豆腐,卤虾小菜酱黄瓜……”

北京的冬天是寒冷的,但北京胡同却是暖和的。你看那路边一排排树光秃秃、笔挺地站着,人们裹着袄子,行色匆忙。但胡同里却是烟火气十足,小商贩们带着行头,卖各式各样的吃食,比如豆汁儿、糖葫芦、芸豆饼、硬面饽饽等等,热闹得紧。

此时,那一阵阵的吆喝叫卖声,更是挠得人心痒痒,让人想把这吃的尝个遍。若是此时还能听得一声叫卖,便似乎瞬间将人拉回那朴素喧闹的童年时光。

叫卖作为一种初级广告形式,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曾经作为小商贩里的一员,臧鸿经历了叫卖的历史变迁,被赞誉为“京城叫卖大王”的他,用自己的一生去映射了叫卖的历史。

卖报咯——吆喝的第一嗓子

那时的臧家生计非常困难,时常揭不开锅,他那上私塾的书包都是母亲用屉布剩余的布料做的。9岁那年,闹饥荒,这让本就清贫的家庭雪上加霜。有一次,他实在饿得受不了,便和胡同里一个叫小歪子的小伙伴一起出去找活干。正巧一家报馆招童工,他俩连求带哄让老板无抵押式的给了他俩一些报纸去卖。

起初,俩人拿着报纸有点害羞,也不知道如何开口。但是,想到饿着的肚子,初生牛犊不怕虎,俩人便学着旁人卖报的模样,铆足了劲儿,吼了一嗓子——卖报咯!

那一次,他们把报纸卖了个精光,卖得的钱除了给报馆老板,俩人还剩了不少。臧鸿特意买了些粮食带回家,母亲见到这破天荒的米缸有余粮状态,便应了他的想法,私塾就不再去了,专心卖报,一卖就是2年。

谋生手段的吆喝

如果说起初卖报是为了一顿饱饭,那么后来的吆喝便是为了家庭生计了。从柳条筐到扁担再到排子车,他的小生意越做越好,而吆喝叫卖的技艺也是愈发精到熟练。卖了2年报纸,臧鸿便从这人来人往的小商贩中寻得了“商机”——卖臭豆腐。起初,他想得也很简单,就觉着臭豆腐是食物,卖不完还可以自己吃,而报纸卖不完就过期了,只能扔掉,怪可惜的。

他把自己的想法跟小歪子一说,两人一拍即合,说干就干。那时,他们每天凌晨6点起床,从城东去到城西的腐乳厂取货,取完便开始一天的叫卖。“臭豆腐,酱豆腐,卤虾小菜酱黄瓜……”哪怕遇上大雨,两人一件蓑衣、一个斗笠,背着柳条筐依旧走街串巷,吆喝声绵延不绝。

时间又过去了2年,此时的臧鸿渐渐长成了少年模样,也省得许多力气,便走出了胡同,挑着扁担沿着天桥、磁器口、花市这一带叫卖蔬菜水果。吆喝声声,清脆爽朗,引得不少生意。

因为勤劳肯干、货品实惠,他的生意规模愈发变大。后来便干脆添了辆排子车,每天清晨去天桥四面钟进货,然后沿街叫卖,“香菜、土豆、辣青椒,茄子、黄瓜、嫩蒜苗……”生意自然不缺,因为总有四合院里的主妇和女仆们闻声而来。

他那诱人的吆喝声俨然成了独门秘籍,听着这自带烟火气的叫卖声,总让人感到莫名的温暖。这个过程里,吆喝叫卖于臧鸿而言不仅成为了一种揽客手段,更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形式。

吆喝是个艺术形式

新中国成立后,因为当时的环境,臧鸿放弃了买卖营生,成为了北京铁路局的一名工人。领导们见他嘴皮子功夫不错、能说会唱,便把他调入了文工团,而这也成为他吆喝艺术生涯的转折点。

在文工团的那段时间,他发挥自己吆喝积累的经验,又认真学习钻研相声和表演技术,进步神速。他自编自演相声,更是得到相声大师张喜树的赞赏,遂又引荐他拜入王长友门下深研相声。在师傅的指导下,他在《卖布头》中表现优秀,造成不小轰动,《中国相声史》更是有了他的一席之地。

除了相声、表演,他在配音方面成绩亦不小。1981年,鲁迅的《伤逝》即将被拍成电影,因为故事背景发生在民国时期,导演想在电影场景中穿插一些老北京街头的吆喝声,几经辗转,彼时有着叫卖和表演艺术背景的臧鸿便成了导演的最佳人选。

他先在录音棚录下了170多种叫卖声,后又直接参与电影拍摄,饰演庙会中卖酸梅汤的小贩。因为这,他打响了自己的名号,后来但凡是需要配老北京的吆喝声,他便成为导演们的首选。据统计,他陆陆续续在130多部电影电视中配音,其中不乏至今被奉为经典的《霸王别姬》、《城南旧事》、《四世同堂》等影视作品。

可能有些人便问了,不就是吆喝几嗓子吗,有什么厉害的?那我们就是外行看表面了。对于吆喝,臧鸿是有自己的理论见解的,“吆喝不是瞎喊,吆喝是门艺术,要有自己的规矩。”

比如,吆喝前小贩会有一个捂耳朵的动作,那其实是引起注意,也是避免突兀打扰,这体现了浓浓的顾客至上意识。另外,在深宅大院前吆喝就要拖长声,这样才方便传递声音让宅子里的人听到,还得格外注意声音优雅,不能惹人烦。

1993年,臧鸿在一次活动中,被老舍的夫人称为“京城叫卖大王”。渐渐地,他仿佛成为了老北京文化,特别是胡同文化的符号。在与叫卖陪伴的这段生命旅程里,于他而言,“吆喝”从最初的谋生手段,逐渐变成了一门艺术,一种他想要传承的艺术形式。只是时代变迁,又谈何容易?

再难听到的吆喝声

2009年,随着臧鸿的一嗓子“前门大街商业街开市喽”,前门大街正式开市。他把吆喝当作艺术和事业,对此有着无限的热爱,以至于就算因为太过操劳而病倒,他依然活跃在最爱的舞台。整整4年的带病坚持之后,80岁的他因癌症终究告别了这个世界,也带走了那吆喝声声的烟火气。

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带来了新的生命与生机,也带走了无数的历史痕迹。吆喝作为特定经济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顺应着商品经济而生,也随着商品经济的迭代而逐渐走向消亡。

一方面,因为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吆喝缺乏传承环境。大型商超、便利店层出不穷,互联网的兴起更是创新了商品交易方式,不出家门便可知天下事、购天下物,吆喝作为线下实体商家甚至是专属于小商品商家特有的宣传方式,有它明显的局限性。再者因为居住条件的变化,商品房林立,显然不适合吆喝,扰民又低效。

另一方面,吆喝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还没有得到大众认可,缺乏传承人。特别是像臧鸿这一类符号性人物的离开,更是让这项事业举步维艰。虽然他的儿子、孙子有意继承他的遗愿,将此发扬光大,但能否真正接下衣钵,我们只能表示期待。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北京作为历史古都和现在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那声声叫卖吆喝则是北京胡同里最具人情味的体现。作为“京城叫卖大王”,臧鸿的个人生命历程与这吆喝文化已然脱离不开。

于他,于我们,吆喝已然不再是单纯的喊话,而是一种有节奏和曲调的艺术形式,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