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介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单簧管乐器哪个品牌好 乐器介绍

乐器介绍

2024-06-23 18: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

起 源

其实直到1700年以前,在艺术音乐中没有任何单簧管类乐器的证明,而在此前不久,巴洛克长笛、双簧管和巴松管都已经得到了发展,并且通过音乐家吕利使它们在管弦乐团中占有一席之地。虽然到大约1700年,已有民间乐器和风笛调旋律关的确认例子,但大部分单簧管历史学家开始回溯探索大约公元前3000年的单簧乐器——学者们把埃及的双管(double pipe,或称之为“memet”)作为最早的单簧乐器样式,这种乐器有一个簧片插入一支分开的管体中(不是分开植物的茎,而是把簧片本身插入管体中),然后,插入乐器的顶端并全部把簧片含入嘴中吹奏。带有这种簧片的乐器已经被证实是源于晚期文明社会,如希腊的“奥洛斯”(aolos)和“撒丁岛人的洛内达斯”(Sardinian Launeddas)。

Launeddas

尽管这类乐器在中世纪以前的各种各样的图片证据中被发现,也在民间文化中也遗留下来,但文献中却少有记载。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12世纪以前的法国史料中,把带有簧片的管乐器统称为“沙吕莫管”。例如,在《通用和声》(巴黎,1636年)一书中,梅尔塞内(Merenne)把几支不同的带簧管乐器描绘成沙吕莫管。沙吕莫管也就成为单簧管的前身。

那么究竟是谁发明了单簧管?在什么时候发明的?单簧管起点的记载在多佩尔梅尔(J.G.Doppelmayr)《纽伦堡数学和艺术的历史材料》(纽伦堡,1730年)中,对一位名叫约翰-克里斯托夫-登纳的制作家在沙吕莫管和单簧管改良中所做的贡献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引人深思的问题是,他没有弄清这两种乐器的关系。也有一个多年传下来的记载,明确地提到是在1690年或前后,一个早期的例证是姆尔(C.G.Murr)的《重要怪异现象之说明》(纽伦堡,1778年)一书中。近来的研究已经发现并披露了涉及这个时期的各种各样的沙吕莫管。

单簧管的最早证据要比沙吕莫管的新产品晚几年。从1710年雅各布-登纳(Jacob Denner)为纽伦堡格隆斯菲尔德(Gronsfeld)公爵交付的乐器发货清单中,除了沙吕莫管外,还有“两只单簧管”——这是在任何资料中已知的首次涉及单簧管。他有三支两键单簧管现存于柏林、布鲁塞尔和纽伦堡,其中两支为C调,一支为D调。

家 族

3

1、降B调单簧管与A调单簧管

没有其他乐器能像单簧管一样自诩拥有数量庞大的和种类繁多的家族成员,甚至演奏者要带两支乐器作为基础装备。虽然甚至在莫扎特、勃拉姆斯以及很多管弦乐队和室内乐队作曲家已经确信A调单簧管仍然不可或缺,但降B调单簧管占据最高的统治地位达到200年之久。

18世纪早期,两键巴洛克单簧管实际上被限制在演奏乐器本身调性的音乐,逐渐地、最早的C调、D调单簧管被补充进来,到1764年总数达到7种,分别是G调、A调、降B调、C调、D调、E调和F调。当更多的机械装置加到单簧管上时,作曲家逐渐地能感觉到有更多新鲜的东西呼之欲出,他们在探究单簧管的音色资源上穷尽其力,乐此不疲。

其中,最能够被清晰辨别出的是降B调和A调单簧管的声音,并在色彩上,人们更倾向于认为A调的单簧管是典雅的、忧郁的,甚至有点阴暗。降B调单簧管更倾向于明亮、欢乐。

2、C调单簧管

C调单簧管在19世纪期间不大引人注目,在与降B调单簧管的长期竞争中也无力与之抗衡——C调单簧管声音较为尖锐,相比那时降B调单簧管已经拥有了圆润的音质。但它最吸引人的特点如,反应灵敏、比较容易发音仍然保留着,它的辉煌程度并不需要以牺牲自己独特的恬美声音为代价而获得。

3、高音单簧管

一般来说,“小”单簧管的大家族全部成员有9个,但有几个仅仅有其名而无其实。其中较有名的是D调单簧管,它与降E调单簧管在一起,有相当多的独奏曲、室内乐和管弦乐作品。其他的高音单簧管为:F调单簧管,G调单簧管和降A调单簧管,使用的范围很有限。

4、巴塞特管

巴塞特管为单簧管的近亲。声音非常“温暖”甜美,曾经在一定时间内受到大众喜爱。通常有C、降B、A三种,以A为主。音域比单簧管还要宽广。莫扎特有五首嬉游曲和协奏曲为之创作。但是该乐器音准极难控制,指法极难掌握,当今世界公认最好的巴塞特演奏家是安东尼·施塔德勒(Anton Stadler)(1753-1812)——莫扎特的好友。但是施塔德勒过世后,该种乐器由于难度太大,渐渐淡出乐坛。其主要作品有:莫扎特的《共济会葬礼进行曲》(K.477)、《第十号小夜曲》(K.361)、歌剧《后宫诱逃》(K.384)、《狄托的仁慈》(K.621)、还有最后的《安魂曲》(K.626)。

还包括外形似萨克斯管,哨嘴管弯曲,喇叭口朝上,记谱用低音谱表的低音单簧管,参下图:

4

结 构

单簧管是全部木管乐器家族中,构造最特殊的乐器,其他木管都是以开管原理发音(泛音为8度),唯有单簧管似圆柱形,像长笛的情形,但却以闭管有效音柱原理发音(泛音为12度)。机械指键操作部份(上节管与下节管)呈圆柱形,可是吹口管(笛头)则是呈圆锥形。至于单簧管一族则是从头到尾都是用近似圆柱形。

乐器的管子全由木材制成,一共分成五节。作成五节的原因完全是为了便于修理与携带。因为气柱系闭管原理,所以管长只等于其他木管的一半。现在普遍使用的单簧管有降B调和A调两种调性,都是当作移调乐器。目前贝姆式(Boehm system)单簧管已成为除德奥地区以外世界通用的标准型了。

吹口:也称作笛头(mouthpiece)上固定着芦苇片,利用芦苇片和吹嘴间的缝隙,吹气使芦苇片震动发出声音,而固定芦苇片的方法又分为法式和德式两种。法式利用束圈(ligature),材质有金属、塑胶和橡胶;德式则用绳子(cord)缠绕捆绑。

簧片:还称作哨片(reed)一块薄的芦苇造的木片。

二节管:脖管(barrel)是主要起调整音准作用的部分,这部分的制造与吹口的制造关系十分密切。

上节管:上节管(upper joint)是左手操作的部分,在单簧管制造上需要高度技术。左手无名指所按的音孔,有的设有音孔键机,有的没有。如今不设键机的情形越来越普遍了,原因是因为最好事非得已才装键机。

下节管:下节管(lower joint)是用右手操作的部分,在制造上以能发正确的音律为首务。

扬音管:又叫喇叭口(bell)是使管子里的气柱向管体以外扩大的部分。这使得低音音域纯厚,同时还有保证音准的作用。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莫扎特

第一乐章:快板,A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柔板,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A大调,6/8拍子,回旋曲式

单簧管协奏曲是莫扎特完成的最后第二部作品,比这部协奏曲更迟的作品只有一部:《共济会》康塔塔K623(伟大的《安魂曲》K626则是他未完成的作品)。他一定是在歌剧《魔笛》首演(1791年9月30日)后立即动手写这部协奏曲的。一个星期后,莫扎特写信给在巴登附近疗养的妻子说,他已于10月7日写好施塔德勒回旋曲的全部配器。估计他在一两天内就写完总谱。我们虽不知道首演的时期,但不会相距太久,因为按莫扎特的习惯,他总是要挨到演出日期逼近才动笔,紧巴巴地等到临演出前才交稿。

该曲的手稿现已遗失,但据说是专为施塔德勒的特制的单簧管写的,那支单簧管很特别,比当今普遍使用的A调单簧管低四个半音,可吹奏低音至大字组A(记谱音高为小字组C)。不幸的是,最早的版本都是在莫扎特去世后十年,甚至更晚才付印的,而且全部都把单簧管独奏声部修改得符合标准的A调单簧管的音域。直到最近,经音乐学家考证,才找出这些修改的范围和性质。独奏部份有三十来处经过改动,小至个别的特征低音,大至九小节长的段落,多半为移高一个八度,这样协奏曲失去了最重要的音乐性,并改变了旋律线.早期的编辑这样做,也是出于无奈,不然这部杰作就无法在一般单簧管上演奏。近年来已制作成有施塔德勒那样大的音域的A调巴塞特单簧管,因此,演奏者就可以吹奏莫扎特写的每一个音符,而不是人们熟悉并仍然喜爱的那个略经阉割的版本。

c.1791 莫扎特笔记:这是本笔记所示的是音乐天才莫扎特生命的最后八年,从没有哪位伟大作曲家如此详细的,按时间顺序列出他们的作品。这页显示有五条目录,包括《魔笛》和《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空白的部分用沉默证实,年仅35岁的音乐家突然离去的不幸。

《降E大调第二单簧管与钢琴奏鸣曲》 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晚年钟情于单簧管的音色,认为单簧管的音色更适宜与钢琴配合。他的两首单簧管作品是他创作的最后室内乐。这两首单簧管奏鸣曲,OP.120,作于1894年。与贝多芬的晚期作品一样,这两首作品亦是朴素、清纯、清冷之中寄寓着丰富。

第一乐章:甜美的快板,降E大调,奏鸣曲式。

从具纯真挚爱之感的第一主题的表达开始,由钢琴的低音与单簧管的对位形态融合;第二主题以降B大调,伴奏平静的弦音奏,给人深刻印象。发展部出现三连音符活泼的音型,经异名同音的转调而固定于基调后进入再现部。再现部有沉静的结尾。

第二乐章:热情的快板,降E小调,3段体,相当于谐谑乐章。

中段为B大调,以柔和的兰德勒舞曲形式,其中有多次调性转换。

第三乐章:稍快的行板 - 行板,降E大调,变奏曲式。

以钢琴与单簧管对位的主题开始,共5段变奏,属勃拉姆斯的最后变奏技巧之高超,且细微地在变奏中呈现出多种表情之融合。尾奏转为幻想曲形态,最后在钢琴刚劲有力的分散和弦下行状态中结束。

资料源自:

《单簧管》【英】科林-罗森,人民音乐出版社,部分源自网络:

http://m.trueart.com/news/22551.html

baike.baidu.com/item/单簧管/346415?fr=aladdin

baike.baidu.com/item/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9614720?fr=aladdin

https://www.sin80.com/work/brahms-clarinet-sonata-2-op120-2

文字编辑:朝去暮复离

图文整理:朝去暮复离

更多精彩请关注——

“秘密花园”单簧管讲解音乐会!~

2019年6月15日

第一场:14:00—15:00

第二场:15:30—16:30

丰台区马家堡东路94号2楼206

Drunktea音乐启蒙工作室

报名方式

② 提交报名信息

③ 转账交费

讲解音乐会课(3岁以上)

与普通听赏类的音乐会不同,本课程音乐会内容涵盖各种乐器、音乐常识及乐理知识,通过教师讲解、听众互动的方式,将枯燥、晦涩的音乐知识以具体、有趣、生动的形式呈现,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拓宽孩子的眼界和知识面,提高孩子的音乐综合素养。

*课程限1名成人携1名儿童听讲,如需要增加一名成人或儿童,需补交100元。

购买课包价格更优惠哟!~

注意事项

1. 所有场次讲解音乐会将优先保障课包会员名额,如报名人数较多,我们将会加开场次,内容相同,时间另行通知。

2. 如您使用转课或赠课的入场券参加,也请先交纳本场音乐会费用360元,音乐会当天确认您出席后,费用会原路径退回。但是音乐会当天请您务必携带入场券,如果忘带的话将按您购买单场音乐会计费。

3. 讲解音乐会实行提前48小时请假制度,如您有事需要请假的话请一定在音乐会开场48小时前告知我们。如未按要求请假缺席,所交费用恕无法退费,请您谅解!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