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落语的前世今生:江户时代幕府等级森严化与佛教世俗化的产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单口相声最有名的是谁 日本落语的前世今生:江户时代幕府等级森严化与佛教世俗化的产物

日本落语的前世今生:江户时代幕府等级森严化与佛教世俗化的产物

2024-07-13 01: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但是日本的落语师往往是正襟危坐,这种以口头语言兼顾"说唱"的表演形式在日本被称为"寄席艺",它有着固定的演出场所以及严格的演出规定。在演出内容方面,日本落语最大的特点就是"俗不伤雅",在诙谐之中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孤傲与操守。

日本在江户时代到明治时代之间的落语被称为"古典落语",这一时期的落语更加突出了它"俗不伤雅"的风格。儒道、日本佛教以及神道教三者的价值取向以及审美意趣在古典落语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中国明代的民间笑话集《笑府》给予了落语很多素材,《松山镜》更是直接脱胎于《笑府·看镜》这一节。

而落语尤其是古典落语,在表演过程中也并非是完全以"笑点"为根本目的的,它更加注重的是观众笑过之后的"余韵",所谓"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是落语师们最高的追求。

《笑府》对日本古典落语的直接影响是汉文化的渗透和深入,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落语作品并非是出自《笑府》,而是来自于日本民间传说以及故事集锦。在这些作品中体现了日本佛教的审美意趣以及神道教的道德规范,尤其是类似于《荞麦面》这类充满着日本人生活情趣的落语作品,集中体现了日本人日常的行为准则以及价值取向。

正如中国内地的相声与清朝末年的社会现实以及宋元时期的"话本艺术"有着密不可分联系一样,日本落语尤其是古典落语的诞生与流行也与日本江户时代的社会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落语的前世今生,其实就是一部日本江户时期佛教与日本幕府对抗的历史,它不仅体现了日本佛教的世俗化,还体现了日本幕府的等级化以及两者之间持续百年的对抗。

江户时代佛教的压抑化与世俗化导致了落语的产生

日本佛教起源较晚,从唐朝到今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七个过程,这与日本的历史是息息相关的。飞鸟时期是日本佛教的初创时期,佛教的传入在当时引起了日本国内的强烈震动,这一时期是由"草堂佛教"向"护国佛教"演变的历史。

佛教的传入不仅是日本国内的一次重大的文化选择,还与当时的权力斗争有着直接关系。苏我氏的崇佛与物部氏的排佛有着相当鲜明的政治意味,物部氏在当时是属于"神别"的"姓",他们代表的是以神道教理论为核心旧贵族,而新兴的苏我氏则是"皇别"的新兴贵族,两者之间的矛盾逐渐不可调和。

以苏我氏为首的新兴的贵族力图削弱神道教的地位以达到压制物部氏政治地位的目的,而物部氏在这一过程中显然是奋起反抗的。《新撰姓氏录 》明确地指出了物部氏在神道教语境下的地位,是要远远高于苏我氏的。

而在奠定日本政治基础,使其真正成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大化改新"之前,日本仍旧带有"祭政合一"鲜明的原始社会特点。佛教的传入成为了日本社会转折前夕的重点,日本圣德太子在这一时期开始了政治觉醒,他与苏我马子联手开始了飞鸟时期的社会大改造,而这一大改造的核心点就是削弱大贵族的势力以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

早期的日本佛教因此就带上了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这种影响在飞鸟时期日本民间与皇室中间对佛教的定位中就可以看出来。飞鸟时期日本社会对于佛教的定位与唐朝不同,他们仅仅是把它当作一个"能有所求"的神明信仰,而并非真正对佛教教义感兴趣,即便是圣德太子在《十七条宪法》中明确要求"尊佛崇佛",也仅仅是把它当作消灾祈福的手段而已。

这事实上也深刻地影响了日本后期的佛教。在飞鸟时期之后,日本佛教又经历了奈良、平安、镰仓、室町、江户等时期,并且逐渐形成了日本佛教的特色。

奈良时代是真正意义上日本佛教义理的开端,尤其是鉴真大师东渡传授日本僧众戒律,使得日本真正意义上有了"戒法"而完备起来。奈良时代继承的是唐朝的佛教义理思想,到了平安时期则形成了日本特有的宗派天台教,并且拥有了《辨显密二教论》这一充满日本民族特色的判教理论。

而平安后期的内战使得净土宗颇为流行,尤其是在镰仓时代之后的室町时代,群雄割据的日本战国使得佛教不得不适应当时的形式,从高层开始逐渐向底层传播。到了江户时代,日本佛教世俗化的运动遭到了德川幕府的警醒,此时的日本佛教处在复苏的神道教和强有力的幕府的双重压制下,开始了它宗教之外方式的民间渗透。

落语这一形式的产生是江户时代佛教僧侣最后的反抗,或者说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是佛教被压抑之后的产物。室町后期即十五六世纪是日本的"战国时代",处在这一时期的佛教僧侣们受到了致命的打击,最著名的就是织田信长对天台宗以及净土真宗的毁灭性打击,其后的丰臣吉秀下令收缴天下兵器,要求僧人守戒回寺。

而1603年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的德川家康更是成立了江户幕府,《武家诸制度》和《诸士法度》的制定标志着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建立,日本的僧兵集团从此解体,完全被幕府压制。

日本佛教在江户幕府成立之后开始受到了严格的控制,一方面想方设法从寺庙收回大量的田产和土地,另一方面又对佛教的经济来源进行了限制。更为重要的是,江户幕府在政治思想上扶植儒学,但是在信仰上又默认了神道教的复苏,这就使得佛教在江户时期处在一个相当尴尬地位。

佛教内部开始了一股世俗化的潮流,儒家、神道教与佛教开始正式融合,而落语最开始则是佛教僧侣们以通俗的语言阐述佛理的方式,安乐庵策传在1623年编写的《醒睡集》是日本古典落语的开端。

江户时代幕府势力的扩张与森严的等级化

落语的祖师爷被公认为安乐庵策传,但是落语日本落语最为著名的还要数鹿野武左卫门了,他是江户前期日本落语的代表人物。更为重要的是,鹿野武左卫门的落语有着极强的讽刺性,因而遭到了日本江户幕府的忌惮,在他被流放荒岛之后,幕府禁止民众在公开场合表演落语,落语开始走向了低谷。但是颇为有趣的是,三笑亭可乐在幕府势力衰落之后,将改良之后的落语重新带上了舞台,而三游亭圆朝更是将落语带向了繁荣的巅峰,他也因此被称为"落语之神"。

可以说,落语这种曲艺形式在江户初期带有明显的叛逆色彩,这种叛逆色彩的来源与幕府是分不开的。落语是产生在日本寺庙的僧众之间的,它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消极反抗的意味,直到流行于民间之后,它同样是以一种更为激烈的反抗姿态出现,这点与日本江户幕府势力的扩张以及其森严的等级化是分不开的。日本江户幕府除了吸取室町末期僧兵势力的猖獗对统治势力冲击的教训之外,极力打击佛教的同时还加强了幕府统治的范围,以达到维护自身统治的目的。

江户幕府既是日本三大幕府中最后一个幕府,也是其中最为强盛体制最为完备的幕府,同时也是等级最为森严的一个幕府。德川幕府统治日本长达两个半世纪之久,虽然在幕府前期和中期给日本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繁荣,但是也造成了不少的社会问题,最为明显的就是江户时代到达顶点的中央集权,极大地压抑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

江户幕府除了一如既往地架空天皇权力之外,还精心构建了一个以幕府为核心的等级金字塔,这个金字塔不仅规定了将军、大名、家臣以及武士之间的等级次序,还规定了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商人以及"秽多、非人"这样的社会金字塔。

除此之外,江户幕府初期便确立了藩属体制,并且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制度。"石高制"以定量的方式否定了江户之前的"庄园制",由领主直接控制农民进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这是江户幕府赖以维系的内在经济体制。而锁国体制则是日本江户幕府维持藩属体制的外在条件,通过武士阶层掌握贸易特权,来掌控国内的商品流通进而达到控制百姓的目的。

同时,在丰臣吉秀时期就已经初见成效的度量衡统一以及通过佛教的力量来对抗外来天主教,很大程度上位江户幕府的商品流通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江户幕府建立的等级制度和藩属体制以及商品流通体系使得江户幕府的势力无限扩张,但是除此之外,江户幕府还对大名进行了严格的法令约束。"一国一城令"以及"元和令"的颁布使得大名的数量明显减少,大名的权力也受到了约束。

"宽永令"和"宽文令"是对"元和令"的扩充和加强,其中的重点就是对"专心修练文武弓马之道"转变成为了"厉行忠孝,重视礼仪",这标志着幕府将军放弃了"武断政治"而转向了"文治政治"。这种从政治权力到经济以及军事乃至是思想上的无限扩张,引起了江户时期很多读书人的不满。鹿野武左卫门和他的落语可以看作是对这种现状不满的发泄,但无可奈何的是这种发泄注定是无用的,即便以今天的视角来看他有着进步意义和现实意义。

佛教、神道教与儒家三者的融合是落语的姿态

江户幕府前期的重心是在构建森严的等级制度以及与藩属制度向匹配的经济体系,但是在这些工作的完成之后,幕府的将军们将他们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放在了文化思想上。

日本有着政教合一的传统,虽然神道教在飞鸟时代与佛教的对抗中占了下风,但是这种传统并未从日本人的血液中消失。佛教在日本飞鸟时代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它成为了以苏我氏为首的新兴贵族对抗以物部氏为首的旧贵族的武器,使得日本在大化改新以后成为了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但是日本佛教与上层之间的联系也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从此以后再也无法与之分离。无论是飞鸟时期作为"护国教"存在,还是平安后期大量崛起的僧兵以对抗新兴的武士阶层,抑或是镰仓时期与武士阶层团结起来对抗大明还是室町时期与幕府势力的对抗,它都难以像中国佛教一样作为一门解脱生死的宗教而独立存在。

即便是全盛的江户幕府,对于佛教的态度也是既压制又拉拢,丰臣吉秀在对抗外来的天主教时就以佛教作为武器,而德川家康同样没有置佛教于死地。

德川幕府一方面将江户以前依附于佛教的神道教和儒家独立了出来,并且扶植神道教与儒家与佛教进行制衡,另一方面又赋予了佛教世俗层面上的功用使之不被前者完全吞噬。幕府规定居民的婚丧大事,都要到寺庙进行登记。

同时还设立了相当于"户籍制度"的"宗旨人别帐",以登记居民姓名、性别、年龄以及宗教信仰的方式来防止天主教传播,但是后来以及演变成为了一种特殊的从属关系,也就是"寺檀关系"。同时,幕府还规定佛教不许成立新的宗派,尤其是对于天台宗和真宗的监管控制,较之于禅宗要严密许多。

除此之外,幕府将儒学尤其是朱熹理学作为正统的官方学说,其后又吸收了阳明心学的内容,完全转变了儒学在此之前仅仅关乎个人修养的地位。同时,沉寂了多年的神道教由于脱离了佛教的束缚,从此以后开始独立了出来,并且在民间广泛传播开来。

日本江户幕府一面鼓励佛教僧侣阐扬"明心见性"的禅宗以及"念佛法门"的净土宗,一面又推动佛教的世俗化历程,利用儒家与神道教对佛教的攻击来促进三者之间的融合,力图抹去佛教过于突出的棱角以达到统治百姓思想的目的。

江户初期出现在寺院之中的落语是佛教徒们最后的反抗,即便是这种对抗最终以幕府的胜利告终。从殿堂走向来的日本佛教不可避免地和中国佛教一样,开始了它的世俗化历程,而出身于日本寺庙庭院的落语,也开始了它漫长的融合之旅。

这是庙堂与世俗的融合,也是日本三教之间的融合,《二十四孝》在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江户后期的落语也将这一部分内容吸收了进去,与此相对应的还有日本民间众多的神话传说以及志怪故事。

结语

日本落语是江户初期佛教与幕府对抗的产物,它的演变过程是漫长的,可以说它在不同时期有着截然不同的面貌,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部江户历史。

从佛教层面上来讲,它体现的是佛教在江户前中后期不断的压抑化和世俗化;从幕府的角度来讲,它反映的是幕府不断加强自身势力以及森严的等级化的历程;从文化角度来讲,日本在江户时代出现的"三教融合"能够从不同时期的落语作品中看到端倪。

这一独特的日本传统曲艺,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已经完全为日本民众所接受并且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虽然在近现代落语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但是它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是日本史上无法抹去的一部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