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兴衰50年:吴仁宝离世,亲人掌权,90%资金在四个儿子手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华西村衰落 华西村兴衰50年:吴仁宝离世,亲人掌权,90%资金在四个儿子手上

华西村兴衰50年:吴仁宝离世,亲人掌权,90%资金在四个儿子手上

2024-07-04 00: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大包干”也富不起来的小岗村

“一夜越过温饱线,二十五年不富裕。”

这是沈浩初到小岗村最真实的感受。

为了发展好农村改革典型小岗村,安徽省财政厅委派已是副处长的沈浩空降到小岗村,以求让这个举国闻名的村子焕发出新的生机,从温饱走向富裕。

有人不禁要问,小岗村不是靠着土地改革而声名远播吗,难道还没富起来吗?

1978年某天深夜,穷的锅都揭不开的小岗村人做了个惊世骇俗的决定,在村主任严宏昌的带领下,18个人秘密签订了一份“大包干”协议,把集体土地分到个体单干,并承诺对外保密。

小岗村分田没多久,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在全国推行,土地包产到户,农民做土地的主人。因此,小岗村被称为分田第一村。

分田到户后,曾经吃大锅饭的惰习一扫而光,个人身上蕴藏的生产力被唤醒,有了土地的农民忙得热火朝天。

1979年,小岗村的粮食产量由以前的3万斤一下子涨到13.29万斤,脱离了常年吃救济粮的日子。

不过,随着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发展农业,国家经济发展也不断迈上新台阶,小岗村的“辉煌”似乎变得不值一提。

依靠小农个体经营,毕竟增产有限,二十多年小岗村人均收入都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唯一值得自豪的是,1998年安徽省为了纪念小岗村大包干20周年,迎接国家领导人视察,各部门齐心协力在小岗村搞起“形象工程”:修路、种树、建小学、安电话、建大包干纪念馆……

说到底,小岗村靠着名气赢得了关注。

然而,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小岗村分田二十年过去了,村里没有建起一座工厂,水利设施落后,农民种田热情骤减,村集体还牵着4万元的债。

2004年,沈浩到小岗村上任后,面对当地“一夜越过温饱线,二十五年不富裕”的困境,不断走访分析,找到了小岗村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也探寻到了一条适合小岗村的发展道路。

还据此写下《沈浩日记》流传于世。

根据沈浩的调研,小岗村发展停滞的根本原因在于领导班子缺乏生命力、村民没有凝聚力,整个村子长久个体小农经营,如同一盘散沙。

村子里有很多次可以开办工厂的机会,都因为村民们太过计较,为了领导职位抢到脸红耳赤,而不得不搁置。

也为了顺应时代潮流,沈浩决定在小岗村实行股田制,走农村合作社的道路,把个体再次并入集体,发展互助合作。

2008年,小岗村大多数村民同意再次将土地流转到村委会,这标志着沈浩的股田制计划正式步入正轨。

天妒英才,2009年,沈浩因心脏病去世。幸运的是,小岗村将沈浩的发展思路完美贯彻下来,村里的种地的少了,但是种地大户却多了。

2012年起,几家大型国有农垦集团陆续到小岗村建设大型农业种植基地。

土地有了统一规划,种地水平和方式都有了提高,特色农业、生态化种植发展得如火如荼。

那些将土地流转出去的年轻人一开始选择出外务工,但随着小岗村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村,有人搞特色农产品电商、有人开办工厂、有人在搞特色旅游……

如今的小岗村,村容整洁、村民都靠着不同的方式走着自己的致富路,虽然行业不同,但都在村领导班子的统筹下良性发展。

由大包干出名,再到在温饱线挣扎了二十多年,如今的小岗村终于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农村发展道路,未来前景一片大好。

二、“天下第一村”华西村走向衰落

“70年代造田,80年代造厂,90年代造城。”

这句话是对华西村发展轨迹的精准概括。

提到华西村,关于它的“丰功伟绩”不胜枚举:天下第一村、家家住几百平大别墅、教育养老医疗全部免费、人均存款超百万……

华西村,是一个比现代化大都市还吸引人眼球的农村。

曾几何时,这个富到流油的天下第一村也和小岗村一样,在贫困线上挣扎。

华西村土地贫瘠、人口稀少、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产业,嫁女儿不要嫁到华西村成为当地一条不成文的规则。

吴仁宝来到华西村担任书记后,下定决心让华西村大变样。

首先,吴仁宝带领村民们向农业奇迹大寨村学习,填沟造地、制定发展规划,一群人玩命一般在庄稼地里劳作,最终华西村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被评为农业学大寨的典型。

眼看靠种地不能掀起什么惊天大浪,吴仁宝决定带着村民办工厂。60年代末,在别的农村还在忙着搞清算时,华西村的五金厂早已如火如荼地办起来。

改革开放后,全国各个地农村搞土地改革,像小岗村那样把土地分到个体农户的村子数不胜数,但吴仁宝坚持走集体经济道路,着力发展工业。

1985年,吴仁宝鼓励村民每人拿出2000元入股,村子里建起了钢铁厂、纺织厂、药械厂等,农民每年拿分红。

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吴仁宝将农民收入和工厂效益结合在一起。村里的企业每月只发一半工资,剩下充当流动资金,到年底按股分红。

如果一个村民离开了村集体,那么所有股份就作废。

有资金有战略,华西村的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惊人,钢铁、纺织、旅游是支柱产业,其中钢铁营收占比60%以上。

华西村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吴仁宝一个人的决策在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1992年,通过对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研究,吴仁宝当机立断筹集资金大量囤积原材料。果不其然,很快全国兴起经济建设高潮,华西村靠囤积的原材料赚翻了。

在吴仁宝的领导下,华西村成为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的模范生,村办企业为村民的教育、医疗、养老省去后顾之忧。

土里刨食的农民开豪车住别墅,腰包里还有百万存款,村里海拔328米的龙希酒店建设成本多达30亿。

华西村成为全国农村学习的典型,前来取经的人络绎不绝。吴仁宝作为天下第一村的书记,被奉为传奇人物,2005年登上了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

如今评价华西村,有人笑言,华西村成也吴仁宝,败也吴仁宝。2013年,万人敬仰的吴仁宝辞世,华西村进入后吴仁宝时代。

吴仁宝离开后,其子吴协恩继续担任华西村书记。只是,在吴协恩这里,华西村并没有延续辉煌。

首先,那些奔着吴仁宝来旅游的人没了,华西村的旅游业遭遇寒冬。

其次,华西村的支柱产业是钢铁、纺织等传统行业,新时代下,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亏损已是常态,而传统纺织业则面临转型疲软面临淘汰的局面。

2017年,一篇标题为《中国最富村负债389亿,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到底经历了什么?》的文章率先发出了叫衰华西村的声音。

由此,公众视线再度被拉回这个风光无限的天下第一村。虽然吴协恩一再澄清华西村衰落的传闻,但摆在眼前的事实却让旁观者们看到了一个转型乏力的第一村。

据估算,2017年的华西村负债389亿,资产负债率高达60%以上,这个数据对服务行业、金融地产等行业可能还不算糟糕,但对一个以传统实体作为支柱的集体经济而言并不乐观。

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吴协恩也努力带领华西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投资金融债券行业、关闭传统企业,发展金融产业,投资股票债券、医疗、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可惜都收效甚微。

传统行业转型乏力面临淘汰、新任带头人没有吴仁宝般“一锤定乾坤”的魄力、村办企业负债累累面临资金断裂的风险,华西村天下第一村的位子恐怕坐不稳了。

三、小岗村和华西村,为什么走向不同结局

20世纪80年代,中国广大农村陆续走上改革道路,而改革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化整为零解散村集体,让农民自谋生路;

二是先化整为零,随着时间推移暴露弊端后,再次整合到一起,统筹规划资源;三是一直坚持走集体主义传统,从农业集体主义发展到工业集体主义。

目前来看,小岗村走的是第二条道路,华西村走了第三条道路,虽然方式不同,但都是怀抱着带领农民实现富裕走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前进。

然而,同是改革先行者,小岗村历经曲折后慢慢走上正轨焕发生机,而华西村却在万众瞩目中日渐衰落,这是为何呢?

就小岗村而言,在经过大包干改革后虽然实现了温饱,也获得了政府关注,但随着时间推移弊端暴露,依然迈不到富裕的行列,小农主义风气盛行,徒有虚名。

沈浩入驻小岗村后,经过实际考察将小岗村再次带到发展集体经济的道路上,生态农业、特色旅游、农村电商搞得有声有色。即使沈浩离开了,小岗村的发展模式也依然有条不紊。

而再看华西村,仿佛给人一种错觉,有吴仁宝的时候一片大好局面,吴仁宝走了反而显出疲态,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抛却经济发展对华西村传统行业的冲击外,华西村的管理模式值得反思。

在华西村集团董事会中,领导班子过半是吴仁宝家族,而超过90%的可支配资金掌握在吴仁宝四个儿子手上。

既然村集体成为企业,那么应该按照现代企业的发展制度,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而吴仁宝去世后他的位子相当于被儿子吴协恩“世袭”,遭人诟病。

另一方面,华西村从教育就业到医疗养老都为本村村民提供一条龙服务,前提是不得离开村子。

年轻一代学有所成后也要为华西村效力,但这种人人占股的方式就像吃大锅饭,造成部分人不思进取推卸责任的惰习。

与此同时,华西村极度排外,外来的人得不到重用,有举贤不避亲之嫌。

通过走村集体经济道路,华西村顺利发展成为现代化企业模式,但却没有顺应时代按照企业管理的路子走下去,最终造就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吴仁宝,但也让村集体的发展陷入窘境。

华西村能否摆脱被动局面重回辉煌,保住“天下第一村”的美誉,这还是个未知数。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无法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心向吾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