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汉到唐代,麒麟、符拔、天禄、辟邪、狮子、翼狮形象的区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华硕b360mplusgamings和麒麟的区别 从两汉到唐代,麒麟、符拔、天禄、辟邪、狮子、翼狮形象的区别

从两汉到唐代,麒麟、符拔、天禄、辟邪、狮子、翼狮形象的区别

2024-07-10 04: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从两汉到唐代,

麒麟、符拔、天禄、辟邪、狮子、翼狮

形象的区别

虎魄造办处

虎魄造办处——致力于学习研究探索中国古代琥珀艺术

特别是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琥珀制品

1982年,江苏邳州燕子埠镇尤村东汉缪宇墓出土画像石上的“骐驎”(上图右)

麒麟

首先,麒麟作为一种祥瑞的动物在中国古代出现的时间比较早。孔子生活的时代,“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传说麒麟见于郊野,为人所贱,孔子喟叹麒麟“出非其时”,标志着世界的日暮途穷和哲人的穷困,所写《春秋》于此绝笔,故《春秋》又别称“麟史”、“麟经”。这可能是史料中最早有关麒麟的记载。

战汉时期的文学作品《尔雅》:“麟,麕身,牛尾,一角。”

西汉史学家刘向的《说苑·辨物》曰:“故麒麟麕身、牛尾,圆顶一角。”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十》:“麒,仁獸也。麋身牛尾,一角。从鹿其聲。”段玉裁注:状如麕,一角,戴肉,设武备而不为害,所以为仁也。

西凉武昭王李暠《麒麟颂》曰:“一角圆蹄,行中规矩。游必择地,翔而后处。不蹈陷阱,不罹网罟。德无不王,为之折股。”

南朝·梁·沈约撰《宋书·符瑞志》指麒麟:“麕身而牛尾,狼项而一角,黄色而马足”。

南朝·梁·谢沈所注《毛诗义疏》:“白麟,马足,黄色,圆蹄,角端有肉,音中黄锺。王者至仁则出。”

唐代徐坚撰《初学记》卷二九引《孝经古契》:“如麕,头上有角,其末有肉,羊头。”

从史料对麒麟的描述来看,其外表像鹿或马,头有一角,角端有肉(圆顶),有蹄。麒,从鹿其声。从说文解字来看,其外形应该也和鹿有关联。

1995年,河南荥阳苌村东汉晚期壁画墓中的“麒麟”形象

1974年,河南洛阳偃师市寇店乡李家村窖藏出土东汉铜鎏金麒麟(上图)

大英博物馆藏东汉铜鎏金麒麟

全国各地出土汉代画像石上面的麒麟形象

目前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从有带“麒麟”榜题的“麒麟”形象来看,与文献记载中对“麒麟”形象的描述基本吻合。同时,全国各地汉墓出土的画像石上也常见这种造型。虽然大多没有榜题,但参考有榜题的“麒麟”造型,可以认定这些没有榜题的造型都是“麒麟”形象。因此,可见汉代时期“麒麟”的造型相对比较统一,其特征为长的像鹿或马、头有一角、角端有肉(圆顶)、有蹄;极少数有翼。

1957年,河南南阳邓州南朝画像砖墓出土画像砖上的“骐驎”形象

1957年,在河南南阳邓州(邓县,下同)南朝画像砖墓出土的画像砖上有一似马作奔跑状,肩有翅膀,头上有独角且角尖作弯曲状的造型,其前有榜题“骐驎”,此“骐驎”即“麒麟”(上图)。此画像砖上“麒麟”形象最大的变化是其头顶上的角,汉代时期像“肉髻”一样的圆顶消失了。到了南北朝时期,在画像砖上的形象呈弯曲状。南北朝时期出现此造型的“麒麟”亦非仅此一例。因此,所见南北朝时期没有榜题的此造型亦可以归类于“麒麟”。

北周“天元皇太后玺”麒麟金印

1993年8月,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发生一起盗墓案,位于底张乡的北周武帝孝陵被盗。其中周武帝皇后阿史那氏墓内有一方“天元皇太后玺”麒麟钮金印。电视剧《墓道》中,穿山甲私吞肚子里的那枚金印,就是根据此印改编的。

陕西咸阳唐顺陵(武则天之母杨氏之墓)前的石像生——“麒麟”

在陕西咸阳唐顺陵(武则天之母杨氏之墓)前的石像生中就有“麒麟”。这个石雕“麒麟”的造型,与邓州南朝画像砖上及北周金印上的“麒麟”造形一模一样。可见,唐代“麒麟”造型延续了六朝时期。南北朝至唐代时期的“麒麟”在延续汉代“麒麟”造型后,可能受不同文化的影响又进行了衍化。比如最明显的就是角的变化,并普遍出现了翅膀。

陕西乾县唐章怀太子墓出土“鉴若止水”镜(《咸阳文物精华》,48页)

1971年,陕西乾县唐代章怀太子墓出土一面太子妃房氏生前使用的铜镜,外饰铭文:“鉴若止水,光如电耀,仙客来磨,灵妃往照,鸾翔凤舞,龙腾麟跳,写态征神,凝兹巧笑。”根据铭文可知,镜背内区四面的形象分别是龙、麒麟、鸾和凤。其中麒麟的形象还保留着“鹿”的外形特征,如果不是有铭文,就有可能会将其误认为一只奔跑的“天鹿”了(上图中间钮下)。

笔者主要介绍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麒麟”形象。而有关宋元明时期的麒麟形象,笔者在此就直接引用陈奕宁《麒麟演化史》的内容。

在宋崇宁二年(1103年)出版《营造法式》中,有一张麒麟插图,虽然此图不在原书残卷之中,却还能在一些抄本里找到它。对比故宫所藏的清初抄本和陶湘所藏的民国抄本,两幅麒麟都是龙头麟身,这个特点在宋代以前都不见记载,却是明清至今最常见的麒麟形象,可见现代麒麟在宋代已经基本成型。

宋《营造法式》中的麒麟配图,上为清初故宫抄本,下为民国陶本

除了《营造法式》外,宋代可以确定为麒麟形象的文物非常少。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南宋马麟绘制的《三官出巡图》,图中有一头异兽被认为是麒麟,体态似鹿,头顶肉角,浑身鳞片。

台北故宫藏南宋《三官出巡图》中的麒麟

宋代麒麟的鳞片和龙头是怎么来的?

先说鳞片。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麟”和“鳞”两个字是长期混用的,前面提到的“鉴若止水”唐镜中,“麟”就写作“鳞”。在其他古籍里,这个现象也不少。望文生义,一种叫“鳞”的生物,长鳞片似乎理所当然。

另一个原因,可能和宋代多处“牛生麒麟”异象记载有关。牛生出畸形胎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晋书》记载:“元帝建武元年,牛生犊,两头。”现在看来不过是发育畸形,古人不知,视为异象。一直到唐代,牛生怪胎多是连体畸形,却在宋代出现了“麒麟”畸形。

经笔者粗略统计,牛生麒麟记载在宋代出现8次,最早是在宋徽宗时期。宋徽宗命人作图下发,求购麒麟,可能促成了宋代牛生麒麟说法的传播,以至于越传越多,越传越玄。同时期的金代也有1起类似记载,后来的元代有3起,明代20起,清代还有5起。

元代石雕栏板,背腹有鳞的独角马头牛形麒麟(首都博物馆藏)

从元代开始,对畸形牛犊的描述变得更详细,如“有鳞无毛”“体色青黄”“口目皆赤”等。明代的记录离奇如玄幻小说,麒麟出生时还伴有雷电绕母牛、小牛吐火鳖、夜空现火光等异象。下面摘录两段原文给大家欣赏一下:

弘治中,滦阳民家牛产一麟……俗谓麟能茹铁粪金,遂以铁灌之而毙。后献其皮于镇府。——《异林》

一位财迷以为麒麟能吃铁拉黄金,鬼迷心窍到给畸形牛犊灌铁,生生给灌死了。

崇祯十四年,兴县北乡高一奎家牛生麒麟。麟越,明年,复生一麒。——《山西通志》

这头牛可谓产麒麟专业户,今年生一头,来年又一头。

虽然记载的怪胎各式各样,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全身鳞甲。

至于龙头,其实是鳞片的“副产品”。宋代笔记《东斋记事》说水牛在水里受蛟龙影响,才生出了浑身是鳞的怪胎。群众深以为然,并在明代进一步夸大:牛龙交合生出麒麟。《五杂俎》里就说:“龙性最淫,故与牛交,则生麟。”既然是龙子,长个龙头也就不奇怪了。

经过宋明两代疯狂添油加醋,麒麟已经集鹿、马、狮、牛、龙形象于一身。到了元代,麒麟形象更加多元:无鳞独角马、周身覆鳞的双角鹿、背腹有鳞的独角马头牛、周身覆鳞双角龙头爪兽……麒麟已经没个统一形态,铭文说是麒麟那就是麒麟吧。

元代大瀛海道院记碑中的独角马形麒麟(浙江宁波象山县博物馆藏)

元代双凤麒麟纹石雕,麒麟四肢长爪,周身无鳞,龙头独角,狮头无角(国家博物馆藏)

明代,麒麟为龙子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所以龙头、鹿蹄、浑身长鳞的麒麟逐渐占据主流。从宋到明,中国神兽们都在逐渐“龙化”,白泽、龙马、獬豸、角端等神兽与麒麟极易搞混,明代以后认麒麟基本靠鹿蹄。

《大明会典》中的麒麟配图

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榜葛剌国(今孟加拉国)遣使进贡了一头长颈鹿,这是长颈鹿第一次入华,引起众人围观。当时翰林院的沈度写了一篇《瑞应麒麟赋》,写道:“臣民集观,欣喜倍万”,并配上画图。

第二年,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归来,直接从东非的麻林国(今肯尼亚或坦桑尼亚)带回一头长颈鹿,群众喜闻乐见,万人空巷。明朝人如此稀罕长劲鹿,以至于有段时间麒麟和长颈鹿几乎划了等号。

明代绘画及补子中的长颈鹿型麒麟

长颈鹿在明代称为麒麟,其实非常偶然。首先,长颈鹿并不符合麒麟形象,只有鹿身和肉角沾点边。其次,宋人早就见过长颈鹿,不仅明确记载过其外形,还命名为“駞牛”“徂蜡”,后来清代记载长颈鹿为“恶那西约兽”,和宋人一样没管长颈鹿叫麒麟。可见,只有明代人这么干。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1414年。那一年明成祖朱棣亲征漠北,八月凯旋,群臣歌功颂德,九月收到进贡长颈鹿,臣子把它当做祥瑞的麒麟,讨个欢心,岂不美哉?明代特产的长颈鹿型麒麟就此诞生。

最后一次长颈鹿入贡发生在1438年,考虑到长颈鹿的野外寿命约20年,可能1458年以后,明人再没见过真实的长颈鹿,画长颈鹿型麒麟只能临摹前作。从永乐到明末,就在这样的临摹传承中,长颈鹿型麒麟的形象渐渐走样。

初期的长颈鹿绘图,把长颈鹿身上的斑纹画成六边形的龟甲纹,后期临摹者真当那是鳞片了。到明代中晚期,长颈鹿大多身披细密的六边形鳞片,其实是长颈鹿与原先麒麟形象的融合。

另外,永乐时代的两幅《瑞应麒麟图》都比较写实,给长劲鹿画上了长脖子。明代中晚期的补子,以及配图版《异域图志》里,长颈鹿型麒麟的脖子越画越短,最后几乎与普通鹿无异,到清代便不再出现,被鹿型麒麟同化了。

这支绵延200多年的插曲固然精彩,但没有最终改变麒麟的形象。到最后麒麟还是麒麟,长颈鹿还是长颈鹿。

明代后期的麒麟补子(大都会博物馆藏),麒麟身形与普通鹿无异,鳞片是六边形的

麒麟 [明]王圻、王思义《三才图会》

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礼运第九》:“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可见麒麟地位起码与龙同等,并不低于龙。

但在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地形训》中又记载:“毛犊生应龙,应龙生建马,建马生麒麟,麒麟生庶兽,凡毛者,生于庶兽”。这里又指麒麟为应龙之孙,与龙的等级又低了点。

明代《五杂俎》中记载:“龙性最淫,故与阳牛人交,则生麟……”

到了明代,麒麟的形象整合了龙、马或鹿,基本上就是:龙头、双角、麋身、龙尾、龙鳞、足为偶蹄。这种麒麟的形象,大致就是我们现在大多数人印象中的麒麟形象。

有意思的是,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瑞应麒麟颂序》中,将索马里网纹长颈鹿认为是麒麟。此画描绘1414年郑和下西洋时榜葛剌国进贡的“麒麟”,由明代儒林郎翰林院修撰沈度于永乐十二年作序,宫廷画家绘之,并将此序誊抄于画上。其实,仔细对比明代麒麟的形象,笔者发现,长颈鹿与明代麒麟的形象吻合度还是十分接近的。鹿头、双角、麋身、龙尾、龙鳞(长颈鹿身上的网纹)、偶蹄,除了长长的脖子外,几乎所有特征都具备了。这也难怪明代《瑞应麒麟颂序》中将长颈鹿误认为是“麒麟”。另外,可能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现在日语中长颈鹿和麒麟都是きりん,日语叫长颈鹿为“麒麟”。

桃拔(符拔)、天禄、辟邪

桃拔(符拔)出现的时间,主要在西汉武帝开辟丝绸之路后的史料中。

东汉班固编撰《汉书·西域传上·乌弋山离国》“……而有桃拔、师子、犀子”。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孟康曰:“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长尾。一角者或为天鹿,两角者或为辟邪。”笔者注:班固在《汉书》原文里并没有描述“桃拔”的外形,而颜师古注引100多年后孟康所说笔者认为前后矛盾。首先,他说:桃拔(符拔)似鹿,而我们所见的“天禄”和“辟邪”可似狮。其次,后面又说:一角者或为天鹿,两角者或为辟邪。作为食草类动物,大多都长有长。这里笔者用“或为”是对名称的不确定性。如果是说:“桃拔一名符拔,似狮,长尾。一角者或为天禄,两角者或为辟邪。”这样的话,就能跟我们现在所见汉代的“天禄”和“辟邪”形象相吻合。所以,笔者认为,孟康的“一角者或为天鹿,两角者或为辟邪。”这段史料记载显然有误或模糊不清。也正是后面这句话,被后来的学者所广泛引用,用来辨别和区分“天禄”和“辟邪”的主要依据。笔者认为这就是个坑,误导了后人。如果抛开后面这句,那么前面的那句“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长尾。”就与其它史料对“符拔”的形象描述基本一致了。

南朝·宋·范晔 《后汉书·和帝纪》还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安息国遣使献师子、扶拔。”《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中还记载:“初,月氏尝助汉击车师有功,是岁贡奉珍宝、符拔、师子,因求汉公主。”

同时,在《后汉书·西域传·安息》中还记载:“章帝章和元年,遣使献师子、符拔。符拔形似麟而无角。”这段文献中记载了符拔的外形特征:似“麒麟”,而无角。笔者注:而我们所见的“天禄”和“辟邪”形象却似狮均有角。

《后汉书·西域传·安息》又记载:“和帝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冬十一月,安息王满屈复献师子及条支大鸟,时谓之安息雀。”

东汉班固等人编撰的《东观汉记》中是这样描述狮子的:“(汉顺帝)阳嘉中,疏勒国献狮子、封牛。狮子形似虎,正黄有髯耏,尾端茸毛大如斗。”

奔跑中的藏羚羊,雄性有角、雌性无角

从文献来看,桃拔(符拔)不是指师子(狮子),是两种不同的动物,且根据文献记载可知:符拔似鹿或似麟(麒麟)是其主要特征。符拔似鹿又似“麒麟”,但肯定不是鹿也不是“麒麟”,不然不会用“似鹿和似麟”来说明。前面分析过,“麒麟”的造型似鹿、独角,而非猛兽形。那么符拔就应该是长的像鹿的某种食草动物。无角应该是它的另外一个特征。

符拔为何种动物?据法国汉学家沙畹研究,“符拔”一词译自古希腊文boubalis,羚羊之类,即叉角羚。类似雄性有角雌性无角的羚羊品种不少,且羚羊的外形与文献中“似鹿和似麟”的记载相符。

因桃拔(符拔)的外形特征与汉代“天禄和辟邪”猛兽的外形特征完全不符,并将一角视为天鹿(天禄)、两角视为辟邪,可能是颜师古注引孟康的误解。所以笔者认为,符拔跟“天禄”和“辟邪”没有关系,只因三国孟康对符拔的错误注解所致。这也是导致后来人们对桃拔、天禄、辟邪、麒麟混淆不清的主要原因。而“天鹿”和“天禄”一词在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混用或通用。

南阳汉画像石博物馆藏石天禄,其肩上“天禄”刻画准确年代已经无法考证

“天禄”和“辟邪”作为一种祥瑞的动物出现的时间比麒麟晚,最早应该见于西汉时期。且天禄和辟邪的造型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议,可能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时期,古人自己都混淆不清吧。

“天禄”一词最早可见于周代《尚书·虞书·大禹谟》:“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又见于《周书·宣帝纪》:“帝王之量,未肃而成;天禄之期,不谋已至。” 这里“天禄”指天赐的福禄。后常指帝位。“辟邪”一词在古代主要意指“避除凶险”,汉代有辟邪功能的动物有很多,比如老虎和公鸡等。可见,最早“天禄”和“辟邪”并非指某种传说中的神兽。

从目前出土的相关文物来看,虽然在战国时期或西汉早期即已经出现有角有翼造型的猛兽,但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能说明这个时期出现的这种造型就是后来的“天禄”或“辟邪”。有理由相信,这种有角有翼兽的造型应该与草原文化甚至西域有联系,其原型应该是狮子。而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有角有翼兽,却在当时普遍被称为“辟邪”和“天禄”。

1992年12月,洛阳孟津油坊村出土石“天禄或辟邪”(独角)

西汉东方朔在《海内十洲记》中记载:“聚窟洲在西海中……及有狮子辟邪,凿齿天鹿,长牙铜头铁额之兽。……”这可能是“天鹿(禄)和辟邪”作为一种动物造型出现最早的文献记载。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八·灵帝纪》:“中平三年(公元186年)二月,复修玉堂殿,铸铜人四,黄钟四,及天禄虾蟆。又铸四出文钱。……”

1992年12月,洛阳孟津油坊村出土了一件石“天禄”(或“辟邪”),独角(上图)。将“天禄”视为祥瑞,并置于宫殿和陵墓前,在当时应该是具有镇守威慑辟邪等功能。

陕西省新庄汉元帝渭陵西北汉代遗址出土玉“天禄或辟邪”

西汉元帝时期,黄门令史游编著的《急就篇》:“ 係臂琅玕虎魄龍,璧碧珠璣玫瑰罋。 玉玦環佩靡從容,射鬾辟邪除羣凶。”中“辟邪”可能是指一种器物(饰物)。这种器物能避免或驱除邪祟的事物发生。

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感应》:“﹝ 老君 ﹞从黄童百二十人,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元武。前道十二穷奇 ,后从三十六辟邪 ,雷电在上,晃晃昱昱,此事出于仙经中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舆服志》记载:“皇后谒庙服,……假结。步摇,簪珥。 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九华,熊、虎、赤罴、天鹿、辟邪、南山丰大特六兽,《诗》所谓“副笄六珈”者。诸爵兽皆以翡翠为毛羽。 金题,白珠珰绕,以翡翠为华云。”

从上面这些文献中可以看出,“天鹿”和“天禄”通用,“天禄”和“辟邪”在文献资料中应该是一种神兽类造型的器物(或饰物)。那么“天禄”和“辟邪”到底长什么样子呢?只要和前面麒麟一样,找到有相关榜题的画像石或者其它相关文物能佐证即可。

目前出土的东汉青铜镜上,有“天禄”榜题的不少。通常是两兽居中央,面对面对视,在中间有“天禄”二字,且左边为两角、右边为一角的两只猛兽。这里要注意两个地方,一个是两只兽共用一个榜题,另一个那就是两只猛兽的角角尖都是朝后的。笔者是乎可以这样理解,一角和两角角尖朝后的均为“天禄”。

芜湖市博物馆藏青铜镜上的“天禄”和“辟邪”(笔者摄于芜湖市博物馆)

我们再看另外一件收藏于安徽芜湖市博物馆的东汉青铜镜,这枚青铜镜与“天禄镜”略有不同。此镜是1980年芜湖文物商店收购,同样是两只兽对视,但中间无榜题,且右边的一角兽其角角尖是朝前的。其镜中铭文为:“杜氏作镜……辟邪天禄居中央……”。可见,居中的两只猛兽有一只是“辟邪”,而另一只侧是“天禄”。那么,哪只是“天禄”?哪只又是“辟邪”呢?如果笔者参考前面的“天禄”镜的话,那么就是左边角尖朝后的为“天禄”,而另外右边那一只角尖朝前的为“辟邪”。

此图片来源于网络,出处等均不详,仅作为资料参考

此图片来源于网络,出处等均不详,仅作为资料参考

此图片来源于网络,出处等均不详,仅作为资料参考

这种东汉时期的辟邪天禄镜亦出现不少,有带铭文的,亦有不带铭文的,亦有称之为“交(蛟)龙白虎”的。但其镜中两只神兽的造型基本上没变。除此了天禄镜和天禄辟邪镜外,还有些东汉青铜镜的边缘亦见“辟邪”榜题的形象。但从这两面青铜镜上又见其角朝后。

上面这三张图中,这种角朝前或朝上的“辟邪”并不多见,结合前面青铜镜上面的造型,笔者也曾经一度认为,这才是“辟邪”的造型。纵观汉代遗存的“天禄”和“辟邪”形象除了独角和双角的区别,又或者是角朝后和朝前的区别之外,其它所有的特征几乎都一样。因此,笔者认为双角或独角角尖朝后为“天禄”,独角角尖朝前或者朝上的为“辟邪”。但是,单从青铜镜上来看,一会儿双角独角都叫“天禄”(参考天禄镜);一会儿双角或独角角尖朝后为“天禄”,独角角尖朝前为“辟邪”(参考天禄辟邪镜);再有就是独角朝后也叫“辟邪”。所以从目前来看,古人自己也是傻傻分不清。

河南南阳画像石博物馆藏独角和双角的“辟邪”“天禄”(笔者摄)

(符拔)

(笔者摄)

《后汉书·西域传·安息》无角。而三国·魏·孟康的注解:“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长尾。一角者或为天鹿,两角者或为辟邪。”直接把原本“符拔”、“天鹿(天禄)”、“辟邪”混为一谈,也造成无角、一角、两角的形象混淆不清。也因此才会有各路学者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比如有将无角的叫“辟邪”、也有将独角的叫“辟邪”、还有的将双角的也叫“辟邪”。

从目前学术界来看

师子(狮子)、翼狮

战国时期的《穆天子传》记载:“名兽使足走千里,狻猊、野马走五百里。”[晋]郭璞注曰:“狻猊,师子,亦食虎豹。”

战汉时期的《尔雅·释兽》中也有记载:“狻麑如虦猫食虎豹。”[晋]郭璞注曰:“(狻猊)即师子也,出西域。汉顺帝时疏勒王来献封牛及师子。”

两广地区西汉中晚期墓出土的琥珀狮形珠饰

中国不产狮子,而“师子”(狮子)一词为古代波斯语音译。西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狮子传入中国,汉语中也开始出现了“师子”一词的称谓。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文献中记载的写法亦为“师子”。狮子传入中国后,被视为“祥瑞之兽”,并开始被中原文化吸收和融入。丝绸之中的开辟,传入的不仅只有狮子,还有域外与狮子相关的文化及艺术。其中就有受佛教璎珞文化影响形成的各种材质的狮形微形圆雕饰物(见上图)。

南朝(梁)时的一部佛教类书《经律异相》卷四十七《杂兽畜生部上》:“师子王有十一胜事二”条云:师子王生住深山大谷,方颊巨骨,身肉肥满,头大眼长,眉高而广,口鼻畟方,齿齐而利,吐赤白舌,双耳高上,修脊细腰,其腹不现,六牙长尾,鬉髦光润,自知气力,牙爪锋芒,四足据地,安住岩穴,振尾出声,若有能具如是相者,当知真师子王……(注:出《涅槃》第二十五卷,又出《大智论》)。将狮子的外形、神态等都描述了出来。

1960年,咸阳市国棉二厂工地出土。西安碑林博物馆藏东汉石狮子一对(笔者摄)

1960年,咸阳市国棉二厂工地出土。西安碑林博物馆藏东汉石狮子一对(笔者摄)

河南省博物院藏东汉石狮子(笔者摄,博物馆标注为石辟邪)

(笔者摄)

山东济宁嘉祥武氏祠中出土了一对东汉石狮子,其《石阙铭》明确记述了石狮凿刻的年代及详细情况:“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太岁在丁亥,三月庚戌朔四日癸丑,孝子武始公,弟绥宗、景兴、开明使石工孟孚、李弟卯造北阙,直(值)钱十五万。孙宗作师(狮)子,直(值)四万。”

南京博物院藏:南齐帝陵出土模印砖狮子(笔者摄)

1968年,江苏丹阳胡桥宝山吴家村南齐帝陵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南朝墓出土模印砖狮子(笔者摄)

1968年,丹阳建山金家村南朝墓出土模印砖狮子,砖背有铭“师子”二字(见上图)。

河南邓县南朝画像砖墓中的“师□”

这种头上无角肩上无翅的就是“狮子”。

武周孝明高皇后杨氏顺陵 朱雀门石狮

唐贞观九年,西域进贡狮子,唐太宗特命虞世南作

从西汉到唐代,文献对狮子外形的描述,和目前所见各种遗留下来有关狮子的造型来看,基本上都还是写实和统一的。唐以后的狮子造型在此就不再一一叙述。

(笔者摄)

南京栖霞山西南朝梁萧景墓石翼狮

南京东晋博物馆(江宁博物馆)藏南朝·梁石翼狮(笔者摄)

江苏省镇江丹阳南朝石翼狮(笔者摄)

南京南站门口仿南朝石翼狮标志形象(笔者摄)

南京博物院藏:西晋翼狮青瓷器

南京博物院藏:西晋翼狮青瓷器

“翼狮”的造型比较好区分,它是以狮子为原型,仅在狮子的肩膀处添加了两翼,故名:“翼狮”。“翼狮”造型从目前出土文物来看,是这些造型中出现时间最晚的,主要流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无角,在南京地区,亦被很多学者称为“麒麟”或者“天禄”和“辟邪”。这都要归于对“符拔”的无角、一角、两角的描述所造成的。

经过笔者的梳理,笔者认为:麒麟≠

符拔:长的像鹿或麒麟,无角、长尾的动物。(由于一角和两角可能是误解,在此不归于其外表描述。具体是现实中何种动物待考)。

天禄和辟邪:长的像狮子,其头上有双角或独角,且肩生双翼的猛兽形动物(神兽)

麒麟:长的像鹿或马,头上有一角、角上有圆顶形肉髻,有蹄类食草类动物(神兽)

狮子:师子似虎,正黄有,尾端茸毛大如斗。(现实生物)

翼狮:狮子的肩膀上有翅膀。(神兽)

参考资料

陈奕宁《麒麟演化史》

《麒麟的由来众说纷纭,唯独说它是长颈鹿的最为可笑!》

杨晓春《关于南朝陵墓神道石兽的名称问题》

石云涛《汉代外来文明研究》:《符拔与天禄的关系》、《狮子入贡与狮形艺术的产生》

刘卫鹏:《东汉“天禄”铜镜的发现与探讨》

张宏林:《试论汉代的杜氏铸镜作坊》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