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向死而生”打造增长韧性,徐直军、孟晚舟回应生存现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华为现状怎么样 华为“向死而生”打造增长韧性,徐直军、孟晚舟回应生存现状

华为“向死而生”打造增长韧性,徐直军、孟晚舟回应生存现状

2023-04-05 12: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3月31日,华为在深圳坂田基地举行2022年年度报告发布会。报告显示,华为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6423亿元人民币,同比微增0.9%,净利润356亿元,同比下滑68.7%,净利润率5.5%处于低位;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下降70.2%至178亿元,净现金同比下降26.9%至1763亿元。

再分业务看,2022年,华为在运营商业务领域实现销售收入2840亿元人民币,华为企业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332亿元人民币,终端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145亿元人民币。面向未来,华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研发投入达到1615亿元人民币,占全年收入的25.1%,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9773亿元人民币。

华为2022年年度报告发布会现场

一面是华为净利润大幅下滑,另一面是研发投入再创新高。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业务挑战,实现持续生存与发展,华为颇有“壮士断腕”的雄壮。在年报发布会上,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CFO孟晚舟解读称,华为净利润大幅下滑有两项主要原因,一是终端营收大幅下滑,导致经营利润不佳;二是为了保证制裁下的业务连续性,华为进行了压强式研发投入。

而回顾2022年,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严峻的外部环境和非市场因素,继续影响着公司经营。“身处暴风雨中,我们在继续奔跑,努力保障业务连续,确保对客户的支持与服务;我们也努力多打粮食,使自己既能生存下来,也能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首次披露新兴业务营收情况

每年的华为年报发布会,都是得以窥见这家全球领先的ICT巨头的机会。尤其是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华为一直在“求生存”,外界也一直在关注这家备受制裁打压的企业到底活得怎么样。

目前,哪些业务领域正在成为华为新的增长点?应对挑战,华为的技术突破取得哪些新进展?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其战略定位又是如何调整的?在年报发布会上,徐直军、孟晚舟回应了有关华为生存现状的问题。

谈及未来的发展战略,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发布会现场表示,在2023年及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持续生存和发展都将是华为公司战略的核心命题。华为的战略举措是开创增长机会、提升发展韧性、以质取胜,压强式研发投入,确保高质量的业务连续性,提升产品竞争力。他预计,使能各行各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到2027年,华为可参与的市场空间达到万亿美元。

徐直军表示,在芯、软、硬、端、网、云的协同,是华为构筑差异化竞争的优势。要让每一个bit以最科学的方式被采集、传输、处理和呈现,以实现极简架构、极高质量、极低成本、极优体验的目标。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在今年的年报发布会上,华为首次披露新业务的营收情况。受益于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机会,华为数字能源和云计算初具规模。2022年,华为数字能源收入508亿元,云计算业务收入453亿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部件业务21亿元。

孟晚舟表示,企业数字化落地需要“端、边、管、网、云”的协同,华为云将基于ICT的技术积累,持续践行“一切皆服务”战略。她指出,华为云未来将力争发展超过100万家合作伙伴,联接超过1000万开发者,服务1000万企业客户,努力成为行业数字化的“云底座”和“使能器”。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华为数字能源和云计算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的侯金龙和张平安,在日前的华为公司董事会换届选举中,纷纷成为董事会成员。引领华为云高速增长的张平安更是晋升常务董事,与昔日的上级余承东同属一级,排名更是在余承东之前。

可见华为在干部的任用上,对于能打硬仗、贡献突出的年轻干部敢于提拔重用。也从侧面反映出华为在积极鼓励员工“开创增长机会,多打粮食”。

回应芯片、造车、5G等热点话题

今年3月24日,一份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硬、软件工具誓师大会上的内部讲话传出,徐直军在讲话中表示,华为公司芯片设计EDA工具团队联合国内EDA企业,共同打造了14nm以上工艺所需EDA工具,基本实现了14nm以上EDA工具国产化,2023年将完成对其全面验证。

在年报发布会上,徐直军也回应了近期关于实现14nm以上EDA工具国产化的热点话题。他强调说,不是华为解决了14nm以上EDA工具国产化的问题,而是华为和产业界伙伴一起共同打造了14nm以上工艺所需EDA工具。“中国半导体产业近几年被连续制裁,我想产业界也不会坐以待毙,肯定会自救、自立、自强,制裁中重生。”徐直军说。

华为联合产业界伙伴实现14nm以上EDA工具国产化,背后也是为了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徐直军此前介绍,华为三年来围绕硬件开发、软件开发和芯片开发三条研发生产线,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工具,完成了软件/硬件开发78款工具的替代,保障了研发作业的连续。

此外,在回答消费者何时能用上华为5G手机时,徐直军表示,华为受制裁影响最大的就是手机业务,华为手机业务一度做到全球第二,但如今只能排进“其他”。如果要期待买到华为的5G手机,要期待获得美国商务部的5G手机芯片许可。

徐直军还谈到了5.5G和6G的发展,他表示,在2025年左右,华为要在全球部署5.5G,让消费者在各种场景下的体验大幅提升,同时促进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而对于6G,他认为目前这只是一个概念,是产业界的目标。华为正在和产业界共同定义6G是什么,围绕6G做一些技术研究和验证。

作为发布会当天的一个热点,徐直军现场给出最新回应表示,华为重新发布了不造车的决议,大家很关注决议的有效期只有5年,这是因为华为发文的有效期就只有三年、五年。徐直军强调,华为不造车的战略没有变,只会作为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他提到,“有些部门、个人,或者合作伙伴在滥用华为的品牌,这件事情我们一直在查处中。华为经历30多年时间构筑的品牌,不会被任何人滥用。”

徐直军表示,华为不会造车,也不会有华为品牌的汽车。“我们最新的决议要求,严禁华为品牌出现在汽车品牌之中,我们会对所有旗舰店的宣传物料进行整顿,使之回到华为不造车的战略定位上来。”

在发布会现场,徐直军颇为严厉地将“矛头”指向了华为内部的有些部门和个人,以及合作伙伴,可见华为“造车”纠偏的力度不小。此前,徐直军就曾明确表示,产业界不需要“华为牌”汽车,更需要华为的ICT能力。

“雪后疏梅”“向死而生”传递压力下的信心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华为今年对外发布的年报封面上是一株雪后疏梅。

徐直军在解读这株梅花时说:“2023年,是华为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之年。今天的华为,就像梅花,梅花飘香是因为她经历了严寒淬炼。我们面临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但我们也有增长机会、有产业组合韧性、有差异化优势、有客户和伙伴的信任和敢于压强式投入。因此,我们有信心战胜艰难困苦,实现持续生存和发展。”

孟晚舟则引用了一首诗作为总结,“雪后疏梅正压枝,春来朝日已晖晖”,她表示,面向未来,华为有压力,更有信心。

不难看出,“雪后疏梅”正是向外界传递华为在压力下的信心。这样的信心也同样体现在财务数据中,孟晚舟表示:“2022年末,华为的资产负债率为58.9%,净现金余额1763亿元人民币,近万亿的总资产规模中,现金、短期投资、运营资产等高流动性资产构成了资产的主体部分,财务状况持续稳健,具有较强的韧性与弹性。”

这样的发展韧性同样体现在华为的产业组合里。徐直军表示,华为不断优化产 业组合,现在已经形成由ICT基础设施、终端、华为云、 数字能源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等面向客户的产业组合,以及由2012实验室、海思作为后盾的技术支撑平台。这些产业中,既有传统的优势产业,也有开创型的产业; 既有稳定发展的产业,也有快速成长的产业;有依赖先进工艺的产业,也有不依赖先进工艺的产业;有硬件主导型产业,也有软件主导型产业。“无论从产业结构看, 还是从未来发展空间看,我们已经构筑了一个有强大韧性的产业组合,从而为公司的持续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孟晚舟说:“只要我们持续奋斗,永不言败,我们的每一分光阴和每一份付出都不会白费,我们不一定能成功,但我们向死而生,怎么能不成仁?”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