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寻根,解甲庄千年历史回眸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千年回眸图片 文化寻根,解甲庄千年历史回眸

文化寻根,解甲庄千年历史回眸

2024-07-14 22: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解甲庄街道坐落于辛安河畔,围子山下,辖68.63平方公里,21个行政村,人口2.3万。

  据传,元末曾有一将领路经此地,解甲休息,因而得名解甲庄。这里不仅有青山绿水环抱,俯仰之间的名胜古迹更是为小镇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钟灵毓秀之处必有传说,解甲庄亦是如此。

  现以孔辛头金马山、冶头村冶铸文化、林家疃定国寺、西解甲庄村尚书府四段历史,串联起解甲庄前世今生。

  

  (一)孔辛头金马山

  

  相传,孔辛头是玉皇大帝亲自选中的风水宝地。在村里金马山的一块岩石上,迄今还保留着一个很大的马蹄印,岩石下面是厚厚的红土,周边石山环绕,充盈着神秘色彩,此地历来被称为“玉皇顶”,曾建有玉皇庙。

  玉皇大帝东巡至牟平境内,见一片海水挡住东巡大军,便喝令海水北退五十里,海水乖乖地退到了养马岛,而今在孔辛头的农田里还能找到大量的蛤蜊皮。

  海水一退,玉皇大帝眼前一亮,龙颜大悦,赞叹道:好一块举世无双的风水宝地。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群山染绿,绿得好像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溪水清澈,清的像条流淌的水晶。绿树翠竹掩映中,有一个飘荡着暗香的小村庄,传来几声富含生机的牛哞,好不温馨。尤令他喜出望外的是,村东南有座不太高的山,却气势磅礴,为青山绿水平添了几许腾跃之气。玉帝当即颁旨,左山命名为东楼,赐予大公主,右山命名为西楼,赐予二公主,这些地名沿用至今,而那座山就叫金马山。

  玉帝的金口一开,“金马山中有金马”就传扬开来,老百姓仿佛亲眼目睹、煞有其事,说是山中有一大一小两匹金马,因吃了金马山的丰美水草而金翅金鳞、活蹦乱跳。不知过了多少年,传说被皇帝知道了,他立即派两名大将军,一名姓陈、一名姓宋,率领大队人马来捉金马。

  

  (金马山俯瞰)

  然而官兵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整座山几乎挖空,也没有找到金马,就连马驹也没有。两个将军愁坏了,这可怎么交差?陈将军朝中有后台,犹有托辞,年老的宋将军却一筹莫展、夜不能寐。他踏着月光到山下漫步,来到一个洞口,忽闻里面有说话声,一个稚气的声音道:“妈妈,他们怎么找不到我们呀?”一个老生老气的声音回答:“他们跟老百姓太远,浑身没有一点牛屎味,如果他们往洞里灌牛粪,我们早就受不了了。”宋将军一听无比高兴,立即命令士兵到村里收集牛粪。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洞里灌,小马驹受不了污糟,腾空而起,做了官兵的俘虏。

  整个过程陈将军早就了如指掌,他命令士兵把所有的牛粪都收集起来作为邀功请赏的资本。可怜巴巴的小马驹被五花大绑,即将押解京城,他急中生智说:“你们只抓了我一个,还有我妈妈哩,光把我自己押解京城,你们还是交不了差,不如让我回到洞口,让我妈妈上来。”

  这个建议令两位将军发生了分歧,按宋将军的意思,找到一只就算完成使命,何必贪心?可陈将军却贪得无厌,他自作主张,发号施令,要用小马驹引出老马。小马驹说:“你们得给我松绑,否则我妈妈看见我这副模样怎么会上来呢?”这个要求合情合理,于是给小马驹松了绑。

  这时,小马驹对着洞口连呼三声,只见好大的山洞里金光四射,官兵们正张网准备收获,突见一道金光刺眼耀目,说时迟,那时快,众官兵正在莫名惊诧时,一匹大金马蹿了上来,抱住小马驹就地打了三个滚,闪电般腾空而去,消失得无影无踪。此洞至今尚存,且此地寸草不生。

  从此,当地留下了“得了金马驹还想他娘”的俗语。那个大将军大彻大悟,山空了,辛苦也到了头,人家陈某回京无虞,朝中有人,我回去也只能当他的替罪羊。罢罢罢,就地颐养天年吧。从此,他隐居庐山麓,其地名为“空心头”,后来传为“孔辛头”。

  金驹人欲求,得之千辛,失之万憾

  马母谁不想?往者一言,来者三思

  (二)冶头村冶铸文化

  解甲庄街道南部,有一个历史悠久的人口大村——冶头。冶头村位于莱山区解甲庄街道南10公里处,东与徐家店村相连,西邻西汉冶铸遗址,南与孔辛头接壤,北与定国寺为邻。据《牟平地名志》(莱山区以前属牟平县管辖)记载:元末毛贵曾设军屯于此,明初为御倭患,实行空舍清野,养马岛与城北沿海一带的杨姓来此建村,因汉时设官炼铁铸钱之处,故名冶头。

  清同治《宁海州志》卷三《金石考.汉半两范》记载:“冶头村地名官地,掘土多钱范模滑石为之,文皆半两,疑东牟候受封或敕赐泉局准其铸冶也……“今冶头村南有铁官山,村西七里许有铁清(清即矿),皆汉时冶铁遗迹”(民国《牟平县志》)。冶头冶铁遗址—官地。系西汉时官府冶铁铸币遗址,距今有两千多年,其面积约45000平方米。自古以来便是采矿、熔炼、铸造的重要基地,村民在生产过程中曾多次发现该处有冶铁铸币遗存。铜清遗址位于冶头村西北,矿井口为圆形,洞口现在已被后期开采的堵住;铁清遗址在该村于家岭山巅,铜清西南500米处,井口为长方形。在铜清和铁清之间的梧桐夼(一说无铜夼),地下储有高品位的铜矿,文革后由国家统一开采,至今留有一斜下横穿山体、深达十几公里的矿井,洞口附近有由碎石搭成的约600平方米的平台,有铁轨铺过的痕迹,平台的北面、东面是用石头砌成的高约10米的弧形装卸台,墙体上均匀分布着9个坡形出石口,离地约4米,已是锈迹斑斑,似有簸箕形的铁器镶嵌其中,从矿洞内采集的矿石就是从这里运往冶炼厂。

  1956年、1973年牟平县文化馆做过调查,1957年,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破坏较重。1983年,牟平县文物普查小组同地区文管会又重新调查,并清理一个残存的冶炼炉底部,炉经长期使用,皆单行排列,都有圆坑形炉膛及斜坡式出液口。采集的标本有陶器底、盆口沿、滑石“半两”钱范、“刀币”范、铁渣等,据遗物分析,冶头冶铁遗址应该在西汉到新莽之间。1957年和1963年,分别采集到滑石“半两”钱范长24厘米*宽12厘米一块和长23厘米*宽13厘米一块,笔者编写此文时有幸见到一村民家中收藏的钱范长16.5厘米,宽6厘米,厚度2厘米。“半两”二字为阴文篆刻,典型的汉代缪篆特点。范面竖列两排钱范,每排五枚,共两排十个,钱与滑石成四十五度排列,两排之间相邻的两个钱模中间有微小的凹槽浇道口与钱模相通,属于“直流分铸式晚期型”,此种类型的范产生时代大约在汉高后六年(公元前182年)前后。“直流分铸式晚期型”范是各式半两钱范中一次铸造成钱最多的铸范形式,这种范的工艺流程中普遍采用规画圆取方,改善了半两钱的规范程度,基本上实现了同范之间的钱型、径度、厚薄、文字的一致性,体现了工艺的成熟。石制范的使用是半两钱范工艺上的一次大变革。

  半两钱既是面文,又是纪重,篆书“半两”二字分别列于穿孔两侧,钱文凸起。造型合理,便于携带。从材料利用和制作工艺来看,“半两”钱的造型比其他任何形状都节省铸材,是一种最优化的选择,而且中间的方孔便于固定锉修,说明当时的人们在材料利用和工时效率方面都有过深刻的研究和探讨。

  

  (冶头遗址出土汉代半两钱范)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曾在东牟即今天的牟平设过铁官。铁是国家资源,由国家经营。冶头村西面有祥山铁矿、村南有孔辛头福山铜矿,村北有烟台铁厂,在此地设铁官,一是说明铁资源丰富,另一方面也说明当地制造铁器比较先进。在烟台市博物馆里,展示着开发区三十里堡的汉代铁剑、昆嵛山林场出土的铁锛、福山区林官庄出土的硕大厚重的铁犁铧等铁质农具。另外,生活用具如剪子、镊子,武器如铁剑等也出土很多。这些铁器的出土表明汉代烟台地区铁器的使用已相当普及。大量铁器应用在生产生活中,极大的促进了当时地方经济的发展。

  汉初对铸钱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允许民间私铸,七国之乱平定以后,景帝采取削减诸侯王国官吏等措施,把王国的行政大权收归中央,并接受贾山的建议,在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颁布了“定铸钱伪黄金弃市律”的法令,禁止民间私铸货币,只准郡国铸币。郡国是直属中央的,由中央委派官吏管理。这样,西汉政府才初步控制了铸币权。汉武帝时期,实行币制改革,初铸三铢钱,元狩五年(前 118)废除半两钱,始铸五铢钱。至此,流通了92年的半两钱在中国钱币史上寿终正寝,冶头村几十年的铸钱史也画上了休止符,大量的遗存存封地下,留给后人无限的历史财富……

  

  (冶铸遗址)

  

  (铸钱广场)

  (三)林家疃定国寺

  定国寺,位于烟台市莱山区解甲庄街道办事处西南,烟孔公路西,林家疃村南。

  定国寺历史上又称定国讲院或定国讲寺,清同治《重修宁海州志》记载:“定国讲院在檠山,金大定间敕赐额也,元至治三年重修,邑人鞠翰林孝恭撰碑文。”所在地明代称擎山,今作檠山。民国《牟平县志》记载:“檠山,在县西三十五里,有定国讲院,金大定间敕赐额也,峭壁危峰,迥绝尘凡。”

  寺庙占地几十亩,坐北朝南,东至罗锅桥,西至木瓜树,南至小河,北至银杏树。四围群峰嵯峨,绵亘三五里。有香炉顶、大岭、西大天、西小天、双官顶等九座大小山岭蜿蜒气若争赴,犹如九条游龙渴骥之奔泉,至此而一束,将寺庙合抱于山下盆地之间,其势自古被誉为“九龙汇聚”。周围古木成林,鸟鸣山幽,溪流潺潺,天人合一,直超尘而绝俗,宛如一幅青绿山水。

  寺庙建筑为前后两院,东侧后期增加一偏院。从东侧小路通往寺庙,一棵枝桠黢黑遒劲的柿子树旁,有一座青砖砌成的拱券形桥洞,过了小桥,一座近三米高的素心照壁面对着山门,上了一级台阶,连着山门为一排三间房屋,东西两侧屋里分别陈放着秦琼和尉迟敬德两个把门将军。

  第一进院为四合院式,进了院子,前方为“U”字形三间两柱出厦正殿,柱子底部柱础为鼓钉式,直径半米左右。正殿中间上方悬一蓝底金字匾额。登上五级台阶,门槛里侧地面中间有一块青色“如意石”(又叫拜石)。

  大殿正中有一如来佛像(民间称佛爷),佛像一共修了三次,每次均为在前次基础上加大,乃为大佛套小佛的三个佛像共体。佛像肚子里放着善男信女门供奉的钱币。东西两殿各陈列九个神采奕奕的彩塑罗汉。

  正殿门口,东侧矗立着一座近两米高的龙头石碑(现存,两面各雕刻着一条虬曲有力的四爪龙,从雕工和龙的形象分析最晚为明代,不知是否为此碑碑首。

  寺庙院落的外面西北方向有一棵粗大的木瓜树,保留至今,生机盎然。庙后山坡上,散布着十多棵古树,其中,年代最为久远的为一棵银杏,此树文革中拆毁寺庙的时候被有关部门卖给高陵水库做了船舶;一大一小两棵木瓜树;一棵葱郁苍翠、亭亭如华盖的本地赤松;两棵栗蓬树;四五棵莱阳梨;本地的香水梨三棵……寺庙西侧树林里有十多座僧人墓,毁坏时间晚于寺庙。

  

  (古木瓜树)

  据民国《牟平县志》记载,至民国时期,定国寺只剩两个僧人,属法眼宗。而法眼宗属于禅宗,则说明定国寺在后期已经没落,改变了初创时的派别。民国初年,定国寺改为檠山公学,现已不存。最后一任住持是孙香山,文登人氏。庙产鼎盛时达到方圆上千亩,至解放前,寺庙有18户佃户,民国后期,寺庙改为学校,规模兴盛时曾达到五六十个学生。1966年,附近林家疃村十几个村民带着工具,把寺庙拆毁了。

  另据当地百姓说法,定国寺建于唐代,为尉迟恭所建。此说法目前未见任何文字资料证明,存疑待考。元代翰林鞠孝恭题写的重修定国寺碑,几年前村里修路被埋在了地下。

  现散落着许多遗物。计有:四爪双龙汉白玉碑额一座;刻有“定国寺,古刹也……”残碑一块;不同时期的汉白玉、青石柱础;几个青石门枕,上面镌刻“狮子滚绣球”、“太狮少狮”趴狮(此形象为俯视状,比较少见,常见为侧面形象);八边形经幢残身、底座、幢顶;白色石质石桃一个;龙凤瓦当、各个朝代瓷片一宗……

  

  (四爪双龙汉白玉碑额)

  

  (龙凤瓦当)

  (四)西解甲庄尚书府

  尚书府位于西解甲庄村中央,是清朝雍正年间光禄大夫、工部尚书李永绍的故居,也是目前烟台现存规制最大的一所民居。尚书府的南面有大河遥遥相护,北面有高山巍巍相卫,周围阔二十亩,房屋百余间。当年,由朝廷拨款,奉旨勅建。地方官员路过府前,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如果把府中中门全部打开,就会看到尚书府的整体建筑格局:府内四幢宏大的五开间的屋宇依次建立在同一个轴线上,以地势自前而后一幢比一幢高,更显得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修缮后的尚书府)

  李永绍,字绳其,号省庵,晚年自称"痴愚老人"。生于顺治,康熙进士,雍正尚书,卒于乾隆。一生经历了四朝皇帝,在其中的两朝任过职,以其廉洁修身传说闻名于世。

  

  (李永绍画像)

  为民义杀御赐牛

  李永绍为官清廉,爱民如子,解甲庄一带至今流传着他义杀御赐牛的故事。

  "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明清两代有帝王在先农坛祭祀先神的传统,每年开春,皇帝还要扮演一次普通劳动者,亲耕陇亩。康熙帝时,有一年又到了御驾亲耕的时候,皇帝问左右:"哪位爱卿可以扶犁耕田,做一下示范?"身边的大臣面面相觑。这些多年寒窗苦读的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哪里有过种田的经验?这时,自幼耕读的李永绍说:"臣愿试试。"话毕,挽起袖子扶着犁,赶着牛稳稳当当地向前走去。皇帝很高兴,当众就把这头牛赐给了李永绍。这头御赐的黄牛被送回了宁海州西解甲庄老家,不敢圈养,也不能让它干活,只能是由着它乱窜,"东吃八百亩,西吃八百亩",这下老百姓可遭殃了,谁家那点薄田经得起这么糟蹋?百姓敢怒而不敢动手,后来李永绍知道了此事,立即令人把这头牛处死了,然后奏告皇上,说牛不服水土得暴病而亡。从此,乡邻得以太平。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春,文登、宁海州等地因为大旱引起大饥,饿死者大半。李永绍写下了著名的代表诗作《甲申叹---康熙甲申岁荐饥》,诗作描述了当时"千村万落寂无烟,卖妻瘗子啖人肉" 的真实情景,发出了"安得高廪千万斛,大庇一郡穷民果其腹"的呼声,为民呐喊,后来朝廷下令减免了三年的田租。

  举贤避亲传佳话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朝廷任命李永绍为顺天乡试主考官,其间所录取的名士张经南、储中子等,皆为一时耆宿,一时舆论翕然,人们把他称为"伦鉴"。此间也发生了一段小插曲。

  话说解甲庄南冶头村的杨家也是书香门第,与西解李家世代友好,李尚书的大女儿就嫁给了冶头村杨家的一位书生。这位书生女婿聪敏过人,勤奋好学,经过多年寒窗苦读,这年秋天,要参加乡试了,李家有人告诉他,说"你今年定能金榜题名"。杨公子起先只当别人是说吉利话儿,后来才得知话出有因,原来此次考试的主考官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岳父大人、尚书李永绍。杨公子想自己多年饱读诗书,本想凭真材实学考取功名,但如果是岳父大人做主考的话,考中了别人也会说三道四的,所以,他毅然放弃了这次考试。后来李尚书闻听此事,把自己的女婿大大赞扬了一番。并告诉他自己确实是主考官,但不是本省的,而是顺天(今北京地区)主考官。这位杨公子终于在雍正朝考取了举人,那时李尚书已告老还乡了。

  晚年的李尚书致仕归里,雍正皇帝恩准于其故里修建尚书府及后花园约山亭,退休后的李尚书"徜徉其中,日莳花竹,畜禽鱼,焚香观书,饮酒赋诗以为乐。"并留下一部《约山亭》诗稿。

  清正遗训警后人

  成于民国年间的《清史稿》洋洋近三百卷列传,收录的个人传记成千累万,却唯独没有这位一品部院大臣的传记。这是为何?最近,笔者看到一位李氏后人整理的一篇资料,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团。

  1914年袁世凯当权,为编纂《清史稿》,在北京设立以赵尔巽为首的一百多名文人参加的清史馆。《清史稿》历时14年,期间因经费拮据,不得不多次向民间募集资金。

  李永绍的裔孙李子宾,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投机经商发了财,在烟台北大街开设了经营批发绸缎的商号"裕兴祥"(地址在今市文物店西侧),并在日本大阪开设了分号。有一年,清史馆经费困难,与李子宾关系不错的总纂柯劭忞派人持亲笔信到大阪找他,让他为《清史稿》捐五万"袁大头",李子宾是李氏家族中有名的"三倔子",对送信人说:"你回去告诉柯公,我家尚书爷临终有遗训,子孙后代不许拿钱买虚名!"

  柯劭忞将这一情况报告了赵尔巽,赵在馆务会议上公开声明"不许为李永绍立传",于是一部《清史稿》,独缺李永绍。

  

  

  (胶东民俗文化展览馆)

  来源:烟台融媒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