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十堰方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十堰市区是哪里 你不知道的十堰方言

你不知道的十堰方言

2024-07-14 22: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报头

在十堰,“孩子”的说法有很多种。以竹溪县为例,城关镇、水坪镇一带叫“这个娃子”,是河南话;桃源乡、向坝乡一带叫“这个娃儿”,是四川话;中峰镇、蒋家堰镇一带叫“各家伢子”,是湖南话。一个地区,同一词汇尚有不同叫法,整个十堰地区,方言更是千差万别。这种差别,与十堰发展史有直接关系。

南腔北调背后的移民史

新编的《中国语言地图集》,根据全国各地汉语方言的特点,把现代汉语方言分成了十个方言区,十堰地区方言被划入西南官话,但又不是典型的西南官话,而是一种过渡方言,混合方言。

出现这种状况,主要与移民史相关。十堰地区历史上比较有影响的区域性移民有4次:

第一次是两晋南北朝时期。西晋时期,爆发了长达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这段时期,迁入十堰地区的流民大多来自陕西关中、雍 、 梁、 秦诸州。

第二次是明朝时期。明成化七年,自荆襄迁入大批流民,政府在此时设立了竹溪县和郧西县,供流民和土著居民杂居相处。

第三次明末清初,由于战乱,十堰地区人口仅存十之一二。从康熙年间开始,湖广黄州、武昌、岳阳等地人口大量迁移到十堰地区。此外,江西移民沿着长江而上,经汉江到达郧阳、襄阳、老河口一带。

第四次因二汽建设全国各地人口大量迁入十堰。从1967年至1990年间,建设大军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十堰。

移民对十堰地区语言有哪些影响呢?

一是移民促成十堰地区方言杂合交融的特点。

二是二汽移民造就独特的方言岛。

1969年以来,由于国有企业职工来源、工作环境和生活区域的独特性,厂区内,大家讲方言,厂区外,普通话作为交际工具。

第三个影响是城乡移民造成十堰市区普通话与方言混杂使用的情况。

方言中的形象色彩

修辞手法上,十堰方言词语有着独特的形象色彩。

拟人修辞造词。比如,公狗叫伢狗子,月亮称为月亮爷儿。十堰地区还喜欢用“娃儿”“娃子”来构词,比如甲鱼叫“鳖娃儿”;猫叫“猫娃儿”;小猪叫“猪娃儿”。

比喻修辞造词。比如雾的俗称是“罩子”, 驼背被称为“背锅子”,决定叫“拍板”“咬牙齿印”。笨蛋被称为“木石疙瘩”。

避讳类词语。如:除了把成人死了说成“老了”“走了”;还有把“自杀”说成“寻短见”“寻无常”;把生病说成“不好”“不舒服”“不美了”等。

摹状造词。十堰方言中的词语,有摹写形态的,有摹写动态的,有摹写颜色的,还有摹写声音的。

摹写形态,如十堰地区把蚯蚓称为蛐蜷,把汤勺称作条杆勺儿,把馒头称作“实疙瘩儿”,把蛇叫“长虫”,饺子有说“扁食”“元宝”。

摹写颜色。如表示“拂晓”,十堰地区有“麻麻亮、银亮、银粉亮”几种说法。表示“黄昏”,有“麻子影儿、银黑儿、打麻黑儿、麻子影儿、煞黑”几种说法。 再如,雷阵雨称为“白雨”。

摹写动作。疟疾叫打摆子,油条叫油滚儿,发抖叫糠糠儿颤、糠儿糠儿擞,吝啬叫“抠掐”“扣经”。

摹写声音。悄悄话叫“咕哝”“区溜”,蟋蟀叫“蛐蛐儿”,喧哗张扬叫“邪唬”,哮喘叫“吼噜包儿”“吼包儿”,蝌蚪叫“蛤蟆咕咚”。

借代修辞造词。借代,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借乙事物来代指甲事物。例如:十堰地区方言中讲故事叫拍古今、讲古。拍是聊、谈的意思,古今和古就是借代用法,用古今和古指代故事。饺子丹江话里说成“面叶儿”,是用饺子的原料之一面儿皮来指代饺子。

附加式构词和特色词类

十堰方言构词方式中,最具特色的是附加式构词。

后缀“子”。例词:猫子、狗子、锯子、磨子、啥子。

后缀“的”,读作di。例词:昨的、今的、屋的、城的、学校的。

后缀“娃儿”。例词:椅娃儿、桌娃儿、狗娃儿、鸡娃儿、树娃儿、花娃儿等。

后缀“头”。例词:裤头、针头、线头、上头、下头。

叠音后缀“叽叽”。例词:苦不叽叽、酸不叽叽、辣不叽叽、花不叽叽、臭不叽叽。

除了构词后缀,十堰地区方言中的合音构词也可以体现本地的地域特色,而且合音词往往使用频率比较高。十堰地区方言常见的合音词有以下一些:

阵——这么   如:今儿的阵热呀!

恁——那么   如:你有恁好吗?

抓子——做啥子   如:你在抓子?

果——给我   如:把东西果拿来。

除了构词后缀、合音词以外,通过重叠的方式构成的词语或句子也很丰富。第一种是AA声或AA声声。例词:跑跑声(声)、哈哈声(声)、抢抢声(声)。例句:你看这娃子笑得哈哈声的。

第二种是AA式。虽然普通话中也有AA式词语,如:哥哥、姐姐、星星;但是十堰地区的方言重叠AA式数量上更多,而且还有一些独特的用法。

例如:AA式儿化后表小、亲昵、喜爱:包包儿、盖盖儿、本本儿、车车儿、桌桌儿、盒盒儿、娃娃儿、袜袜儿、牌牌儿;AA式加后缀“子”表数量多:一盆盆子、一条条子、一片片子、一块块子、一枝枝子、一本本子、串串子。

第三种是多次重叠式。十堰地区方言中有一种特殊的重叠形式,口语色彩非常浓,即多次重叠“得A”。“A” 是“狠、多、远、高”等表示高强程度的形容词,重叠后表示对程度的强化。例句:“她美得狠得狠”“他比你吃得多得多得多”。

十堰地区方言中的特色词类。

动态助词。如果要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除了有跟普通话中相同的“着”这个助词来表达以外,还可以用“的”“到”“在”来表达。比如,表达“书在桌子上放着”这句话,方言中还可以说成“书在桌子上搁的”,或者“书在桌子上搁的在”。

句末语气词——“啥(轻声)”。祈使句、疑问句、陈述句尾带“啥(轻声)”,表示多种语气。 如:“快说啥”“他不走,你就先走啥”。

语气助词“看(轻声)”。普通话口语中有“看把你美得!”十堰地区方言中,也有与之相同或相关的句式,但常常会把“看”放在后面,说成“把你美得看”。

(本文由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汉江师范学院语言保护课题组提供资料整理)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