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生肖印记 感知文史变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十二生肖代代相传 触摸生肖印记 感知文史变迁

触摸生肖印记 感知文史变迁

2023-06-17 00: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兔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四,与十二地支中的卯对应,故称“卯兔”。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兔的形象是胆小、聪明、狡黠,所谓“狡兔三窟”是也。但同时,古人又认为它是一种预示着王道之治、长寿的瑞兽,还被视为月亮的化身。在《动物寻古》这本书中,作者说:“在山东安丘汉墓画像中,看到了月亮与持杵捣药的玉兔、蟾蜍共处同一画面的场景……可以说,最迟东汉晚期,兔子完成了从普通生灵到月中奔兔,最后成为月亮中常伴嫦娥的捣药仙兔之旅。”

  十二生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经典体现。这十二种生肖动物中,除了龙是虚构的,其余均在考古遗址中有所发现。《动物寻古》作者袁靖,主要研究动物考古、科技考古,有30多年丰富的前线考古经验。本书从动物考古学家的视角,分析各大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以及各种反映动物形象的青铜器、陶器、画像砖石、绘画,再结合相关的文字记载,还原生肖动物的起源、驯化,以及它们在华夏民族生产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仔细讲述了华夏民族与动物自新石器时代起,同行至今发生的种种有趣故事。

  说到狗,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它们作为宠物为人类提供的陪伴与支持。事实上,狗也是最先被人类驯养的动物。中国动物考古学家证实,距今约10000至9000年的南庄头出土了狗骨。狗的祖先是狼,为什么狼能被驯化为狗呢?袁靖认为,最重要的前提是狼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有被驯化的可能。古人不仅在生活中与狗相伴,也经常将它们体现在陶塑、画像石和绘画等艺术作品中。西汉景帝的汉阳陵出土了大量动物造型的陶俑,其中仅陶犬就有400多件。

  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生肖,因为除了它,其他十一种生肖都是真实存在的动物。多数学者认为,龙这种想象中的动物,其主体参照物是鳄鱼,跟蛇也有关系,总之是跟爬行动物有关。从西水坡遗址发现的蚌壳摆塑的龙和陶寺遗址出土的龙盘来看,古人从创造龙开始,就赋予龙以神圣含义。这种做法代代相传,并持续被融合、升华、神化,直至封建时代结束。值得一提的是,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淀,龙更成为我们这个多民族汇聚形成的大一统国家的象征。自上世纪20世纪以来,我们逐步形成把龙视为整个中华民族标志和象征的共识,开始自称是“龙的传人。”

  猪,在十二生肖里排在最末位。家猪的祖先是野猪,后来野猪崽偶然被人们捕获,开启猪的驯化之旅。在至少9000年前的贾湖遗址中,就已出现家猪的骸骨,证明此时先民已经开始饲养家猪。它是古人炫富的“工具”:考古学家在距今约5000多年前的凌家滩遗址23号墓的填土中,发现了一头庞大的玉猪;商周时期铸造的作为权力象征的青铜器精致美观,其中包含了造型不同的猪尊。家猪与人类定居生活相适应,最终成为人们主要的肉食来源,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化。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牛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勤恳老实、默默耕耘,所以在有关属相解读的作品中,牛年出生者的性格,往往被描述为勤劳、踏实、沉稳。袁靖通过对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进行研究及研读全国考古遗址出土的牛骨研究报告,发现黄牛这种起源于西亚地区的家养动物,至少在5000年前,就被古人以文化交流的方式引入中国。黄牛是古人的肉食资源,在构建礼制的活动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最突出的贡献是作为畜力,构成古代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生产力,是保证中国古代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可以说,本书是动物演化的“史诗大片”、实操式考古“破案指南”、先人的“图腾信仰诞生记”等,是一部将考古所得、扎实可信的知识与千百年来流传的浪漫传奇融合的典范作品,彻底讲透“十二生肖”这个特殊、有趣的中国文化符号。书中还附有200多幅精美配图,图文并茂地介绍古人如何利用动物,引领读者多维度感知古人眼中的动物形象。这是一堂每个人都能读懂的十二生肖考古课。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