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行业专题报告:轻医美黄金赛道,三大玻尿酸巨头各有千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医美公司的品牌文化 医美行业专题报告:轻医美黄金赛道,三大玻尿酸巨头各有千秋

医美行业专题报告:轻医美黄金赛道,三大玻尿酸巨头各有千秋

#医美行业专题报告:轻医美黄金赛道,三大玻尿酸巨头各有千秋|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莞证券,魏红梅)

报告综述

我国医美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轻医美项目备受青睐。2019年,我国医美 市场规模为1769亿元,同比增长22.2%,2014年-2019年CAGR为29.81%。 预计到2023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将增加到3115亿元。近年来民营医美 机构数量大幅增加,网红文化催生当代人审美变化,医疗美容需求激增。 轻医美市场方面,我国轻医美规模占整体医美市场规模的比重维持在 65%-70%。2019年,中国轻医美市场规模为1191亿元,同比增长15.86%。

我国大陆地区医美渗透率有巨大提升空间。2019年中国大陆的医美市场 渗透率仅为3.6%,远低于韩国20.5%的渗透率。从渗透率增速来看,2014 年-2019年中国大陆医美渗透率每年增加0.24个百分点,低于韩国但远 高于美国和日本。在颜值经济大环境下,大众对医美的接受度日渐上升。

轻医美上游企业占据利润高地。轻医美上游产品在整条产业链中的确定 性最高,行业上游壁垒重重,技术、资金及牌照不可或缺,产品附加值 高。上游行业集中度高,企业议价能力强,医美产品毛利率普遍超过90%。 我国医美产业链中游鱼龙混杂,在严打黑医美大环境下,短期内医美机 构数量减少可能会影响上游企业销量,但长远来看,正规针剂和设备的 需求大概率会先降后升,有助于上游企业产能扩张。

年轻群体成我国医美消费主力军。近年来,90后和00后在医美消费者中 占比之和维持在80%以上。2020年,20岁-25岁消费者占比高达40%,26岁 -30岁消费者占比约23%,18岁-19岁消费者占比为19%。

玻尿酸为最热门轻医美项目。2019年,中国医美非手术之注射类疗程量 占轻医美疗程总量比例为84.72%,而注射类项目中玻尿酸占比高达66%。 2019年,我国玻尿酸医美终端产品市场规模同比上涨15.41%,达42.7亿 元,2015年-2019年CAGR为22.76%。玻尿酸产品中,2019年进口产品规模 占整体的68%,在国内企业技术不断革新的前提下,国产替代空间可观。

1、医美行业黄金时代,轻医美市场快速发展

1.1 走近医美,重拾自信

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医疗美容系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 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

医疗美容可分为手术类(重整形)和非手术类(轻医美)。手术类医美项目包含眼睑整 形、鼻整形、口腔牙齿矫正、植发等头面部项目,丰胸等胸部项目,以及吸脂等身体项 目。非手术类医美项目包含肉毒毒素、玻尿酸等注射项目,光子嫩肤等面部年轻化项目, 以及牙齿美容等其他项目。

国内外医疗美容市场均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国际医疗美容行业起 步较早,成长迅速。1992 年,肉毒毒素在国际市场上正式投入临床使用,标志着全球医 美行业步入成熟阶段。而国内医疗美容行业起步较晚,目前处于高速发展期,景象一片 繁荣。萌芽期和探索期,以公立医院整形外科为主,开展项目较少,求美者主要追求自 身缺点优化;成长时期,民营医美机构崛起,手术类型增加,针剂注射项目崭露头角, 求美者更倾向于追求面部年轻化;成熟时期,行业技术提升,细分项目优化,民营机构 成为医美行业主战力。2012 年,国内医美 APP 出现。在中国产业政策和“互联网+”浪 潮推动下,医美机构及渠道展开变革之路。2015 年,在颜值经济大环境下,医美市场呈 现爆发性增长,大众对医美的接受程度日渐上升,男性亦开始接触医美。2020 年,大众 审美需求逐渐回归到追求自然美,“高级脸”成为颜值消费的再次消费升级。

1.2 医美行业黄金赛道,行业规模稳定增长

全球医疗美容疗程数总量稳定增长,美国为全球第一医美大国。2019 年,全球医美疗程 数总量为 2498 万,同比增长 7.38%,2015 年-2019 年 CAGR 为 5.56%。2019 年,美国医 美疗程数总量为 398 万,占全球总量 15.94%,稳居医美大国首位。巴西、日本医美疗程 数总量占全球比重分别为 10.27%和 5.90%,分别位居全球第二、第三。

全球医美市场规模稳定增长。2019 年,全球医美市场规模为 1459 亿美元,同比增长 7.5%, 2015 年-2019 年 CAGR 为 8.94%。单从美国来看,2016 年美国医美市场规模约为 150 亿 美元,2014 年-2016 年 CAGR 为 11.80%。2017 年后,美国仅统计正规市场数据。2018 年 正规医美市场规模为 80 亿美元,同比下降 11.11%。考虑到医美需求日益增加,非正规 医美市场规模有可观利润空间,预计美国医美市场整体规模仍处于增长状态。

中国医美市场规模高速增长,近两年增速有所放缓。2014 年-2017 年,中国医美市场规 模快速增长,CAGR 为 32.79%,是美国医美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的 2.78 倍;期间民营医 美机构数量大幅增加,网红文化催使当代人审美变化,医疗美容需求激增。2018 年开始, 行业增速有所下滑,主要原因系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幅小幅下滑,从 2017 年的 9.04%下降到 8.68%,2019 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为 8.87%;同时,市场监管日 趋严谨,中小医美机构资质参差不齐,部分企业盈利能力不佳。2019 年中国医美市场规 模为 1769 亿元,同比增长 22.2%。2020 年受疫情影响,我国医美行业规模增速下滑,预计经过未来 3-5 年的行业自身调节,加以持续整治规范,正规医美市场可保持健康可持 续发展,医美市场将逐步回暖。根据艾瑞咨询预测数据,预计到 2023 年,我国医美市场 规模将增加到 3115 亿元,是 2019 年市场规模的 1.76 倍。

我国医美市场渗透率有巨大提升空间。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医美市场渗透率远低于国际市 场,但渗透率增长速度处于国际中上水平。2019 年,韩国、美国、日本这前三大医美大 国的医美渗透率分别为 20.5%、16.6%、11.0%,而中国大陆的医美渗透率仅为 3.6%,远 低于成熟的国际市场,约有 3 倍-5 倍的增长空间。从每千人诊疗次数来看,2018 年韩国、美国每千人医美诊疗次数分别为 86.2 次和 51.9 次,而中国每千人医美诊疗次数约 14.8 次,仅为韩国的 1/6。但从渗透率增速来看,2014 年-2019 年中国大陆医美渗透率 每年增加 0.24 个百分点,高于美国和日本。

我国人均 GDP 平稳增长,助力医美渗透率上升。医美具有医疗和消费两种属性,所以居 民消费能力的提升是医疗美容行业发展的重要根基。2014 年-2019 年,美国、韩国、日 本人均 GDP 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3.47%、1.72%和 1.10%,均低于中国人均 GDP 复合增长率 5.97%;这与中国医美市场渗透率增速更高的情况相符,国家整体经济快速发展将成为居 民消费升级的强力支撑。

1.3 轻医美热潮不退,受宠度稳超传统整形

轻医美与重整形在全球医疗美容中并驾齐驱,而医美大国更偏爱轻医美项目。从疗程量 看,2019 年全球轻医美疗程量占整体医美疗程量的比重小幅上升至 54.51%,近年来维持在 50%-55%。从国家来看,医美疗程总量前五的国家中,轻医美项目在美国、日本、 意大利和墨西哥更受欢迎,其中日本的非手术类医美疗程数总量占比高达 83.06%。

中国轻医美市场容量稳定扩张,占整体医美市场规模的比重稳定。我国轻医美市场占整 体医美市场规模的比重远高于手术类美容整形市场,近年来稳定在 65%-70%左右。2018 年,中国轻医美市场规模为 1028 亿元,同比增长 30.62%;2019 年,中国轻医美市场规 模为 1191 亿元,同比增长 15.86%。近两年轻医美市场规模增速放缓,主要系受市场中 小机构经营困难影响。2014 年-2019 年,中国轻医美市场规模 CAGR 为 30.72%,略高于 同期中国整体医美市场规模的 CAGR(29.81%),由此可推国内轻医美市场发展情况优于 国内整体医美市场。

2、轻医美利润丰厚,“黑医美”急需整治

2.1 轻医美行业上游,现重重壁垒,占利润高地

轻医美产业链可以拆分为上游供应商,中游医美机构和下游消费者。上游供应商主要负责射频和激光等仪器、玻尿酸和肉毒毒素等药品耗材的供给;通过直销或者经销,将产品卖给中游医美机构。中游企业是医美服务机构,包括公立医院整形美容科,大型连锁和中小民营医美机构等;主要通过线上广告和线下合作等渠道吸引客户。受益于互联网高速发展,新氧、悦美等网上医美平台成为医美机构获客的重要渠道之一。

轻医美上游生产商占据利润高地。轻医美产品在整条产业链中的确定性最高,因为行业 上游的生产价值最高。研发和生产医美产品的前提是企业具备完善的生产设备、充足的 研发支持和先进的工艺技术,可见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较高。同时,国内医美监管日趋 严格,牌照壁垒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得益于行业上游重重壁垒,行业集中度高,企业议 价能力强,医美产品毛利率普遍超过 90%。而中游企业中,民营医美机构为主力军,根 据 Frost&Sullivan,2018 年民营机构收入占整体医美行业规模的 81.5%。医美机构的进 入门槛较低,行业分散且竞争激烈,大型/连锁企业较少,中小企业利润被销售费用侵蚀。 以专治颈纹的玻尿酸产品嗨体为例,供应商爱美客的嗨体 2019 年平均售价约为 353 元, 毛利率高达 92.99%。而新氧平台的嗨体售价在 780 元-3280 元之间,是出厂价格的 2.21 倍-9.30 倍;除去平台利润抽成,价差区间较大的主要原因系医美机构资质不尽相同、 获客能力差异较大、整形外科医生资历参差不齐。虽然医美产业链中游的整体利润空间 庞大,但单个企业利润率不及上游企业。

2.2 医美行业乱象丛生,黑市整治提上日程

我国医美产业链中游鱼龙混杂,黑医美、黑机构喧宾夺主。2019 年,我国正规医美机构 中医院类占 29.1%,门诊部占 32.9%,诊所类占比最高,达到 38.0%,总计合法医美机构 数量约为 1.3 万家。而我国不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黑机构超过 8 万家,约为正规医美机 构数量的 6 倍,占医美机构总数的比例高达 86%。同时,约有 14%的正规医美机构存在 违规经营现象。如医疗美容门诊部违规开展脂肪抽吸术等三级项目和颧骨降低术等四级 项目,医疗美容诊所违规开展隆胸术等二级项目,或在未设置整形外科的情况下开展割 双眼皮、隆鼻术等一级项目。

我国医美行业医师匮乏,飞刀医生、黑医师涌现。根据艾瑞咨询,按 1.3 万家医美机构 推算,非多点执业情况下正规医师需求数量约为 10 万名;而在多点执业情况下,2019 年我国实际从业的医美医师数量仅 3.83 万名,行业正规医师缺口巨大。但培养正规医 师需要 5-8 年,而行业黑市利润高诱惑大,导致行业黒医师频频涌现。根据中整协,医 美非法从业者数量超过 10 万人,不合法医生约占医美医生总人数的 72%。同时,约有 14% 的合法医师进行不合规操作。

我国医美市场上黑针剂、黑设备猖獗。由于医美针剂易携带、流动快、隐秘性强的特点, 针剂造假和走私现象频发。目前我国市面上流通的医美针剂中,约 2/3 都为水货和假货, 安全隐患问题不可忽视。光电设备方面,我国合法医美机构的光电设备中,约 80%来自 海外,9%为国产设备,11%为水货和假货。非法医美机构的光电设备中,90%都是假货, 主要原因系正规光电设备管控严而且价格高。

我国对医美行业的监管日趋严格。自 2002 年起,国家陆续发布了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 法、机构标准和分级管理目录,出台了医美机构评价标准及细则。2016 年,中国整形美 容协会成立,医美服务机构正式进入合规化时代。2020 年,卫健委等八部委联合下发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严打黑医美,进一步整治医美 行业。

3、从需求端看国内医美动向

3.1 我国年轻群体爱抗老,90 后成医美消费主力军

年轻群体为我国医美消费主力军。2020 年,医美消费者中,20 岁-25 岁消费者占比高达 40%,26 岁-30 岁消费者占比约 23%,18 岁-19 岁消费者占比 19%。近年来,90 后和 00 后群体为主要医美消费群体,医美人数占比之和维持在 80%以上,这表明 90 后和 00 后 的求美行动更积极,体现了当今社会共识的改变。

长远来看,医美消费未来有望进入价量同步增长阶段。德勤发布的《中国医美市场趋势 洞察报告》显示,医美消费水平是随着消费者年龄增长而提高,并且 35-40 岁人群的平 均消费客单价最高;20-25 岁医美人群虽然占比最高,但相对消费力度较弱。在此逻辑 下,十年后 90 后群体将进入整体消费力较强的阶段,同时推动医美消费年龄结构上移。 由于医美消费具有较高黏性和使用频次,预计彼时医美行业规模增长势头更猛。

年轻群体的衰老焦虑程度严重,消费者的抗老意识增强。当代人面对机体衰老时呈现不 同态度,约 59.20%的人群在 20-30 岁的年龄段开始出现抗衰压力,26.76%的人在 31-40 岁时才开始重视抗衰,而 20 岁以前就开始考虑抗老问题的人群占比达到 6.69%。90 后 和 00 后群体比 60 后、70 后以及 80 后群体更早出现抗衰意识,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居 民的抗衰意识在逐渐增强。从具体细节来看,当代人在抗衰层面最关心的是皮肤松弛问 题,约 85.95%的人认为改善皮肤状态是抵抗衰老的第一需求。其次,身材变形、白头发 或脱发问题是当代人抗老的第二、第三需求。抗衰成年轻群体刚需,医美服务逐渐生活 化,预计未来消费频次会更高。

医疗美容为抗衰首选,美肤抗衰成火爆项目。新氧的《新青年抗衰老调查报告》显示, 约 91.30%的青年群体认为医疗美容是抗衰的最有效途径,64.55%的青年群体同意护肤是 防老的重要方式,63.55%的青年人接受以健身作为抗老的备选方案之一。就医美消费项 目而言,艾瑞咨询《2020 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调查结果显示,约 69.0%的 医美消费者都购买过皮肤美容项目(轻医美),其中美白亮肤和抗皱抗初老是最受欢迎 的美肤紧致项目;热度排名第二的医美项目是面部整形(手术类医美),约 60.6%的医美消费者有过购买历史,其中开双眼皮和隆鼻是最受喜爱的面部整形项目。这表明众多 求美者的关键出发点是满足自身社交需求和个人发展需求,而轻医美项目是多数医美消 费者抗衰和求美的第一选择。

3.2 男性医美消费群体日渐壮大,市场未来发展可期

我国医美消费者中男性比例偏低,但男性医美人数增速乐观。从比例来看,2019 年我国 医美消费者中,男性占比 9.98%,女性占比 90.02%。对比 2017 年全球男性医美消费者 14.40%的比例,仍有一定提升空间。从数量来看,2019 年我国男性医美消费者数量同比 增长 52.30%,虽然不及女性消费者数量 70%的同比增速,但增长潜力仍较可观。从医美 消费量看,男性对医美消费的积极性上升。更美 APP 公布数据,2020 年双十一期间男性 医美消费下单量占比达到 8.1%,比 2019 年增加 1.40 个百分点。

职业男性注重外表,更青睐轻医美项目。艾瑞咨询的《2020 新白领消费行为研究报告》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男性新白领的美容和面部护理投入占总收入的 22.7%,医美投入占 总收入的 17.2%。虽然男性白领在美肤和医美的投入比例不及女性白领的 2/3,但其月 均医美消费达到 1131 元,仅比女性白领月均医美消费少 66 元。从全球角度来看,国际 美容整形外科学会(ISAPS)数据显示,全球男性消费疗程量最多的医美项目是轻医美中 的肉毒毒素注射项目,其次是轻医美中的玻尿酸注射项目,2019 年由男性消费的肉毒毒 素疗程数量和玻尿酸疗程数量分别为 84 万和 49 万。职位越高的男性一般更注重形象, 消费能力更强,同时消费决策时间更短。随着男性医美消费者不断增加,未来男性轻医 美市场潜力可观。

3.3 医美消费地域性明显,低线城市有望成蓝海市场

一线、新一线城市医美行业下沉较深,二线及以下城市蕴含可观潜力。我国医美消费者 主要分布在 18-40 岁。以该部分人群作为基数,一线城市医美渗透率遥遥领先,2018 年 已经达到 21.16%;新一线城市跟随其后,18-40 岁人群医美渗透率为 8.73%。2020 年, 我国医美市场规模前十的城市均为一线或新一线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其 中北京连续 4 年夺得桂冠。相对而言,低线城市的医美教育深度欠佳,且合规医美机构 数量偏少,医美行业发展较缓慢。我国二线城市人口数量远超一线城市,但医美渗透率 仅为一线城市的五分之一,提升空间广阔。

低线城市处于医美渗透初期,有望为医美行业发展续航。新氧用户中,二线以下城市的 医美用户,问的多,买的少。一方面,二线城市消费用户数量占整体医美消费用户的 17%, 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仅 6%;另一方面,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对医美问题的回答数量 明显低于二线城市。根据新氧《2020 医美行业白皮书》,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医美用户 注册量较为稳定,二三线城市用户数量持续上升。随着医美教育深化和渠道下沉,低线 城市居民对医美的了解加深,医美消费转化率的提高指日可待。

4、从供给端看轻医美成长

4.1 针剂项目在全球脱颖而出,透明质酸在我国备受青睐

注射类项目风靡全球,肉毒毒素和玻尿酸为轻医美双宠。2019 年,全球注射类疗程量占 轻医美疗程数总量的比重高达 79.97%。全球轻医美细分项目中,2019 年疗程量排名前 五的有肉毒毒素、玻尿酸、激光脱毛、非手术溶脂和光子嫩肤。其中肉毒毒素疗程量为 627 万例,占轻医美疗程数总量的 46.1%;玻尿酸疗程量为 432 万例,占比为 31.7%。五 个项目中,疗程量增速最快的是玻尿酸,2019 年同比增长 15.7%;激光脱毛次之,2019 年同比增长 13.8%。

注射类项目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遥遥领先,玻尿酸超越肉毒毒素成最受宠品类。轻医美 项目中,注射类项目在大多数国家的受欢迎程度位居首位。2019 年,中国医美非手术之 注射类疗程量占轻医美疗程数总量的 84.72%,远高于美国和日本的占比(69.27%和 51.03%)。不同于全球市场,2019 年国内注射类项目中,玻尿酸占比高达 66%,肉毒毒 素占比 33%,仅为玻尿酸的一半。

4.2 玻尿酸备受追捧,大玩家占领市场

4.2.1 透明质酸应用广泛,填充护肤各取所需

玻尿酸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玻尿酸,又称透明质酸(HA),是一种不含硫的酸性粘 多糖,广泛地分布于人体的结缔组织、上皮组织和神经组织内。玻尿酸的透明质分子可 携带 500 倍以上的水分,被誉为理想的天然保湿因子。按用途分类,玻尿酸可分为注射 液玻尿酸、滴眼液玻尿酸、外敷玻尿酸和食品用玻尿酸。针对美容方面来看,医疗美容 主要使用注射用玻尿酸,属于分子量较大的透明质酸,具有更强的支撑性、抗降性和黏 弹性;生活美容主要使用外敷玻尿酸,属于分子量较小的透明质酸,能够穿透表皮实现 深层吸收。

就医美产品而言,透明质酸主要用于填充类玻尿酸和护肤式水光针。注射填充项目一方 面可用于组织填充除皱,如祛除法令纹、填充苹果肌等,另一方面可用于鼻子、下巴等 轮廓塑形。填充类玻尿酸和水光针项目的区别主要是由透明质酸的交联程度和分子大小 的差异造成。填充类玻尿酸主要是分子量较大的透明质酸,交联程度高,硬度和粘度较 高,适合用作祛除皱纹和填充塑性。水光针的玻尿酸成分主要是分子量较小的透明质酸, 交联程度低,容易被分解吸收,适合用作保湿嫩肤。同时,根据客户需求,还可以在水 光针中添加左旋维生素 C 等其他成分,从而达到美白嫩肤、收缩毛孔、紧致肌肤等功效。 就注射层次而言,水光针只需要注射到真皮浅层或中层便可发挥效果,而填充类玻尿酸 至少需要注射到真皮深层。就维持时间而言,玻尿酸注射一次可以维持 6-12 个月;而水 光针一个疗程需要注射三次,不同产品的维持效果从几周到几个月不等。

4.2.2 透明质酸市场蒸蒸日上,医美终端产品欣欣向荣

全球透明质酸销量呈现高增长状态,中国是透明质酸原料产销大国。2019 年,全球透明 质酸销量 580 吨,2015 年-2019 年 CAGR 为 19.97%。中国透明质酸原料销量占全球首位, 2019 年其销量为 470 吨,占全球比重高达 81.03%。2015 年-2019 年,中国透明质酸原 料销量 CAGR 为 18.20%,高复合增长率的主要原因系中国贸易政策鼓励。其中,2019 年 全球医药级透明质酸原料销量占整体的 3.97%,我国医药级透明质酸原料销量占国内整 体透明质酸原料市场的 2.6%,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表明中国医药级透明 质酸产业仍存有上行空间。

中国玻尿酸原料价格在国际上竞争力突出。虽然医药级玻尿酸原料销量所占比重较小, 但由于其多用于医疗美容,附加值高,单价远超化妆品级和食品级透明质酸原料。中国 医药级透明质酸原料出口价格约 2700 美元/公斤-25000 美元/公斤,海外企业医药级透 明质酸原料约 7000 美元/公斤-50000 美元/公斤。对于其他级别透明质酸原料,中国出 口价格在 150 美元/公斤-500 美元/公斤,海外企业价格在 400 美元/公斤-1200 美元/公 斤。整体来讲,中国玻尿酸原料出口价格不到海外企业售价的一半,具有明显优势。凭 借原料价格优势,我国玻尿酸终端产品价格优势不言而喻。

中国医药级透明质酸原料和医美类透明质酸终端产品市场规模双双增长。医药级玻尿酸 原料可用于医疗美容类、骨科治疗类、眼科治疗类以及其他医药级透明质酸终端产品。 透明质酸终端产品方面,2018 年我国医药级市场规模 68.8 亿元,2014 年-2018 年 CAGR 为 17.41%。医美类透明质酸终端产品方面,2018 年规模为 37.0 亿元,占整体医药级透 明质酸终端产品规模的 53.78%。2019 年,我国医美类透明质酸终端产品市场规模同比 上涨 15.41%,达到 42.7 亿元,2015 年-2019 年 CAGR 为 22.76%。

4.2.3 玻尿酸原料及医美产品格局良好

透明质酸原料市场全球竞争格局较好,销量前五的企业均为中国企业。中国透明质酸在 发酵技术、产量、质量上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前五大中国企业原料销量合计占比超 过七成。华熙生物是全球最大的透明质酸原料供应商,2019 年销量占比高达 38.24%。焦 点生物于 2019 年 12 月被鲁商发展收购其 60.11%股份,华熙生物在 2020 年 6 月收购东 辰集团佛思特全部股权。资本推动下,透明质酸头部企业整合加速,玻尿酸产能有望进 一步扩张。

填充类玻尿酸产品丰富,国产替代空间较大。目前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 玻尿酸细分产品有 20 余种,国外厂家主要有韩国 LG、美国 Allergan、韩国 Humedix 和 瑞典 Q-Med,国内厂家主要是爱美客、昊海生科和华熙生物。从销售额来看,玻尿酸产 品市场规模排名前四的企业均为外资企业,2019 年的合计占比达到 68%,进口产品占主导地位。其中韩国LG公司稳居第一,玻尿酸产品销售额占整体玻尿酸产品市场的24.2%。 国产品牌方面,爱美客、昊海生科和华熙生物的玻尿酸产品销售额占比分别为 10.1%、 6.5%和 7.2%。从销售量来看,国产玻尿酸销量在 2018 年已超四成,国产品牌逐渐崛起, 其中昊海生科排行业第二,占比达 18.4%。随着国产玻尿酸产品的交联方法和生产工艺 不断提高,使国产产品在浓度、交联度、颗粒大小、硬度、凝聚性等方面与进口产品的 差距逐渐缩小,玻尿酸国产替代进程将日渐深化。

4.3 肉毒毒素持续火热,国内双雄时代终结

4.3.1 肉毒毒素安全高效,除皱瘦脸齐头并进

肉毒毒素适应症丰富。肉毒毒素,又称肉毒杆菌素,是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毒 性蛋白质。A 型和 B 型肉毒杆菌素可用于医疗美容和临床治疗,其中 A 型肉毒毒素效果 更好且使用更广泛,B 型主要用于对 A 型肉毒毒素产生抗体的患者。迄今为止,肉毒毒 素已在眼科、神经科、康复科、消化科、泌尿科、皮肤科及美容科等多个科室有 50 余种 病症治疗的记录。

肉毒毒素在医美上主要用于祛除皱纹和放松肌肉。主要原理是对乙酰胆碱释放过程进行 干扰,从而达到维持肌肉细胞放松的目的。一方面,肉毒毒素被广泛应用于面部的祛皱 抗衰,对抬头纹、鱼尾纹等动力性皱纹具有明显功效。另一方面,肉毒毒素可用于缩小 面部咬肌、瘦肌肉型小腿、瘦肩部肌肉等,其中瘦脸针在亚洲地区广受欢迎。就注射深 度而言,除皱针一般注射到肌肉浅层,瘦脸针、瘦腿针需要注射到更深层次。就维持时 间而言,除皱针、瘦脸针、瘦腿针等一般注射一次可以维持 6 个月左右,可根据个人情 况重复注射或选择其他疗程法。

除皱针和瘦脸针大受欢迎。肉毒毒素使用较多的适应症是瘦脸和除皱,2017 年占比分别 为49.46%和45.49%。除皱方面,肉毒毒素应用最多的治疗部位是鱼尾纹,占比高达68.60%, 皱眉纹和额纹次之,占比分别为 15.88%和 14.44%。肉毒毒素注射操作简单,无须动刀,副作用小,见效迅速,凭借其治疗效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逐步得到认可。

4.3.2 肉毒毒素规模增长,两分天下格局被破

肉毒毒素全球市场规模稳定增长,中国市场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根据美国整形外科 医师学会(ASPS),2019 年美国肉毒毒素销售额约 31.4 亿美元。全球市场来看,2018 年全球 A 型肉毒毒素市场规模约 55 亿美元,2016 年-2018 年 CAGR 为 20.9%。2018 年中 国肉毒毒素正规市场规模为 39.2 亿元,2016 年-2018 年 CAGR 为 32.3%,远高于国际平 均水平。由于中国市场上充斥着大量非法产品,水货和假货数量是合法产品的 2 倍,肉 毒毒素实际年消耗量至少是正规产品的 3 倍。

2020 年以前,我国肉毒毒素市场竞争格局较好。2020 年 6 月前,我国 NMPA 通过的肉毒 毒素产品只有中国生物兰州所的衡力以及美国 Allergan 的 Botox(保妥适),获批时间 均超过 20 年,肉毒毒素市场长期处于两分天下的状态。双雄对比之下,国产衡力具有明 显价格优势,价格约为 Botox 的三分之一,弥散面积大,更适合瘦肩瘦腿;进口 Botox 具有明显质量优势,不易产生抗体,扩散速度较慢,弥散面积小,更适合祛皱,稳定性更好。由于 Botox 产品质量更高,效果更持久,其国内市场份额不断增加。IQVIA 样本 医院数据显示,Botox 的市场份额从 2014 年的 43.24%上升到 2018 年的 53.39%,首次反 超国产衡力。

目前我国合法的肉毒毒素品牌已增加到 4 个,其产品定位各有千秋。2020 年 6 月和 10 月,英国的 Dysport(吉适)和韩国的 Letybo(乐提葆)前后获批。Dysport 在欧洲销 量第一,在韩国市占率第四;Letybo 在韩国的市占率位居首位,超过 40%。价格方面, Botox 最高,Dysport 第二,Letybo 次之,国产衡力保持最低价优势。因肉毒毒素行业 价格梯度明显,低端消费客户可选择衡力,中高端消费客户可选择 Letybo 或 Dysport, 或者更贵的 Botox。两个知名品牌的加入,将使得中国肉毒毒素市场格局将出现新的变 化。预计衡力因价格亲民而受影响较小,剩余三家进口品牌之间的竞争将逐步激烈。

肉毒毒素在研企业较多,未来市场格局可能继续变革。四环制药、华熙生物和爱美客等 多个公司代理国际肉毒毒素品牌,在国内开展临床试验。在研企业中,北京大熊伟业、 四环制药、华熙生物已进入上市申请阶段,爱美客处于临床阶段。

4.4 光电设备前景光明,国产替代空间可观

近年来,光电美容逐渐火热。光电医美又称能量源医美,是指将激光、射频、超声和离 子等能量形式应用于医疗美容,针对不同皮肤层对应解决不同问题。从皮肤层次来看, 针对表皮皮肤主要进行美白、祛斑、祛痘项目;针对真皮层,主要进行紧致除皱项目, 刺激胶原蛋白再生;针对皮下脂肪层,可以开展减脂瘦身的项目。从技术类别来看,医 美光电设备主要分为光波医疗设备、电磁波医疗设备和声波医疗设备。目前比较热门的 光电医美项目有热玛吉、光子嫩肤、射频紧肤、激光脱毛、热拉提、皮秒激光等。

热玛吉走红,在光电项目中脱颖而出。热玛吉又称电波拉皮,是一种单极射频美容紧肤 设备,治疗效果可维持 1-2 年。新氧《2020 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抗衰紧致医美项目 是医美消费者最爱,其中热玛吉最受欢迎。同年,更美平台订单量增速最快的医美项目 为热玛吉,2020 年同比增长 281%,增速前五的项目中有 3 个是光电项目。

国内医美光电设备依赖进口,国产替代空间巨大。虽然我国激光医疗美容设备企业众多, 但主流设备多为进口产品。光电设备行业中,外资巨头和本土优势企业相对成熟,行业 集中度较高。目前常见的进口激光医疗设备供应商有以色列飞顿(Alma)、美国科医人 (Lumenis)、美国赛诺秀(Cynosure)、欧洲之星(Fotona)、赛诺龙(Syneron)等, 在正规设备中占比高达 80%,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医美器械行业起步较晚,企业技术基 础相对薄弱。通过外延投资并购及自主研发等形式,国内激光医疗美容企业不断增强自 身研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市场份额逐步得到提升。具体产品来看,武汉奇致激光的 光子治疗仪和半导体激光脱毛仪、深圳半岛医疗的痤疮治疗仪、深圳吉斯迪(GSD)的多 元射频美容仪等产品,在市场上逐渐被认可。

5、相关企业分析(详见报告原文)

爱美客:产品差异化成就王者,嗨体稀缺性奠定增长。

华熙生物:各类产品销量稳定上升,功能性护肤品增长吸睛。

昊海生科:公司在眼科医疗领域全面布局。

风险提示

(1)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医美行业需求增长较快,主导产品平均毛利率较高,可能会吸 引多家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或者兼并收购的方式进入市场。

(2)新产品市场接受度不及预期。如果公司新产品市场定位未能适应市场需求,或者市 场推广策略不妥当,导致新产品市场推广效果预期,将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3)经营资质续期风险。医美行业监管严格,公司需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 械经营许可证等业务资质,生产相关产品也需取得相关产品的注册批件。若公司及子公 司未能如期取得相关经营资质和/或产品注册批件,将影响相关产品的生产或经营。

(4)新产品开发和注册风险。上述公司不排除未来新产品在研发和注册过程中可能会 受到不可预测因素影响,导致其未能通过或未能如期通过国家药监局的审批,从而面临 因新产品注册失败或新产品上市后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损失前期研发投入的风险。

(5)产能扩张风险。未来市场变化不断,项目建成至全面达产需一定时间,不排除未 来公司可能会面临因市场需求变化、竞争加剧等因素导致产能无法及时消化的风险。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官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