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中开展有效师幼互动策略的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区域活动有什么意义 区域活动中开展有效师幼互动策略的研究

区域活动中开展有效师幼互动策略的研究

2024-07-14 05: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在区域位置设计中,运用协商互动策略,让幼儿能够积极参与。

刚开学初,我们由小班升入中班,调换了新的教室。如何来计划我们新班级的区域环境,成为我们首先考虑的问题。如果按照以往,我们会以自己的思维角度出发,自行设计区域的位置,而现在,我们试图把问题抛给孩子,让幼儿自己讨论决定各个区域的位置。

2、在区域名称命名中,运用启发、建议等多种互动策略,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

区域设置好后,就该给区域命名了。当把起名字的任务交给幼儿后,幼儿分小组开始讨论。教师则参与到各个小组之中,或启发幼儿思考,或向幼儿提出建议,或引导幼儿协商,用启发式、建议式或协商式等互动语言与幼儿发起互动。在经过协商后,富有童趣的区域名称出现了。美工区被命名为七彩工作室,图书区被命名为小书屋、表演区被命名为小舞台,益智区被命名为智慧树等。

3、在区域标志设计中,运用展示、分享等互动策略,让幼儿愿意参与活动。

为了方便幼儿、教师在活动中进行观察记录,我们还请幼儿充当设计师,让他们带着问题回家请爸爸妈妈一起共同设计区域标志。为此,师幼还共同设计了海报,向每个家庭征集各个区域的标志。经过作品展示,“小设计师”的讲解,幼儿投票等环节,我们区域的标志确定了,如美工区用一个画板和一支画笔来表示,小书屋用一本书来表示,小舞台用一 个在舞台上跳舞的孩子来表示。

二、区域活动中的提问策略

提问是教师与幼儿之间常用的一种相到交流的方式,是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一个好的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启发幼儿的思维,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研究我们认为提高师幼互动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幼儿困惑点处,运用提问策略,让幼儿深入思考

设计提问内容为幼儿提供思考的机会,并能在提问中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幼儿感到困惑的时候通过教师的提问帮助幼儿解决难题。提问要能引导幼儿思考,让幼儿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发现“为什么”。

2、在幼儿兴趣点处,运用提问策略,促使幼儿积极思考。

提问内容的设计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幼儿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知识。老师要着眼于活动的主题,巧妙的构思设计提问,以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幼儿在生疑、解疑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并因此体味到思考与创造的欢乐、满足。

3、在幼儿疑难处,运用提问策略,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在选择幼儿回答问题时,应该因人而异。提问内容过于简单,达不到启发的目的,提问内容太难,幼儿无从下手。我们老师要为幼儿搭置一些合适的台阶,让幼儿循此台阶拾级而上,跳一跳,摘得到,保证幼儿的思维经历发现的过程,而不会感到高不可攀。可以让那些能力较强的幼儿起“带头”回答,并通过他的回答来带动其他幼儿的思考和表现。这样的方法经实践表明,可行性较好,不仅能力强的幼儿展现了自己,也鼓励了能力弱的幼儿,增强了他们的自信。

三、角色介入策略,提高互动效果。

认真的观察是了解幼儿游戏活动的前提;以情感介入,激发幼儿活动动机是重要因素;而深入地参与幼儿的游戏活动,以角色身份采取建议、评价等方式影响带动幼儿游戏,则能有效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我在游戏中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纪律的维持者,矛盾的调节者”,我所充当的角色是幼儿的游戏伙伴,是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用自己的积极行为解决了游戏中的问题,在与幼儿的交流、分享中让幼儿获得更多的游戏经验,促进了游戏的顺利进行。而幼儿也正是在游戏中,在与我的交往中,学会了从自我中心状态过渡到能够考虑到他人,并学习与他人协调、平衡,成为一个社会的人,为幼儿步入社会,作了最初的、必要的准备。

四、情景再现策略,提高互动效果。

通过对幼儿已有生活情景的再现,来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这种再现方式,我们一般会放在图书区。例如,每年的春节、国庆节过后,我们都会让幼儿带一些出游的照片,然后让孩子互相介绍,可是我们发现这种集体练习讲述的方式幼儿并不喜欢,效果也不是很好。于是,我们就改变了以往的教育形式,将讲述活动放在图书区,通过照片的投放和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即:个别幼儿讲述,教师倾听,并用各种问题帮助幼儿回忆,提高幼儿的讲述效果。

五、通过材料的投放提高互动效果的策略。

区域活动中材料的制作与投放,应是教师在分析了解幼儿上次活动的情况后,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需求以及教育目标而进行调整的,它是构成教师与幼儿隐性互动的桥梁。要使这个“桥梁”发挥其作用,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对材料的投放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材料提供必须要考虑幼儿的心理需求,体现情感趣味性。

每年我们都会针对小班、中班幼儿刚入园或刚升入中班学习使用勺子或筷子创设生活区,教师会为幼儿投放一些张着大嘴的小娃娃或小动物等,组织幼儿进行“喂小动物”或“为小娃娃”的游戏,帮助幼儿学习使用勺子或筷子。在这些材料的制作上,我们就要考虑年龄班的特点,准备趣味性较强的材料,可以是用大小不同的瓶子或纸盒制作的幼儿喜欢的娃娃或小动物的形象,大嘴巴也可以大小不一样,还可以选择把娃娃或小动物挂在墙上,吸引幼儿进区主动地与材料进行互动,在没有负担、压力,也非常乐意自主的情况下使用勺子或筷子进行练习。

2、材料投放必须结合班上开展的主题活动,体现整体性。

在进行“多彩的服装”的主题活动时,我们可以在多个区域投放和服装有关的活动材料。图书区可以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服装的书籍,和幼儿一起阅读、欣赏;益智区可以投放服装的图片、实物进行分类统计;美工区可以提供制作服装的多种材料,和幼儿一起制作各种各样的服装;表演区可以进行一场服装表演等等。

3、材料投放必须做到数量充足,体现适宜性。

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必须要做到数量充足,能满足幼儿自由选择的需要,尤其是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因为小班孩子的从众心理较强,喜欢模仿同伴,因此教师在提供活动材料的时候应注意多投放一些同一内容的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

4、材料投放必须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体现层次性。

材料投放的层次性应体现在我们为幼儿准备的材料能够随着幼儿的操作、探索过程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能够适应孩子不断地尝试、不断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不断积累各种经验、提高各种能力,在自身的发展上不断有提高。

总之,区域活动中教师在有目的适时进行材料选择与投放过程中,让幼儿自由选择,主动进行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尝试,自主地用自己方式进行学习、体验,轻松愉快地与材料进行互动,从而达到间接与教师互动的目的。

幼师宝典已获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幼师宝典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