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匠心致敬 非遗

非遗

2024-06-29 08: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由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组织指导,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办,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承办的公益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讲座(培训)日前在越西县举行。

开班典礼

此次公益讲座培训主要围绕彝族服饰、彝族漆器、彝族银饰、古夷彝秀这四项当地非遗项目实施,邀请四川省非遗领域专家5人、越西本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专家学者15人,共计20人担任授课老师,面向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艺的培训提升,市场开发、文创设计、电商直播等课程,分别在贡莫镇“银饰加工第一村”瓦曲村开展12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城北感恩社区开展6期,远近闻名的“彝绣第一村”普雄镇呷古村开展12期,共计培训30期,越西县漆器传承人、绣花机师傅、银匠、绣娘及当地群众共3000余人参加培训。

漆器技艺培训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培训通过对彝族不同支系的服饰文化及传统工艺的了解,让学员认识到越西地区传统工艺的独特性,从而发展具有优势的当地特色文创产品,并更加注重本地传统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培训有效地提升了从业者的市场意识、质量意识。通过30场培训,既壮大了技艺传承队伍规模,又让学员拓眼界、增学养,增强文化自信和传承实践能力,提高专业技能,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激发非遗传承活力,扩大城乡居民就业、促进乡村振兴,为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培训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会好好利用这次培训的机会,认真跟老师学习,真正掌握一技之长,为自己以后就业创业打下技术基础。

展开全文

培训现场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有关负责人评价说,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更多地是对从业者的主体性培养与发展,让身怀技艺的他们成为传承的主体、创作的主体和获益的主体。从被凝视、被展现、被发展、被帮扶的客体,转变成主动地与外界沟通,与产业携手,与时代同行的主体,蜕变成越西县非遗赋能社区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角。

培训现场同时发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宣传手册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基础文件汇编,普及非遗知识,使非遗保护观念深入人心。

学员在认真学习

记者了解到,彝绣、银饰、漆器产品制作加工等如今已遍及凉山州17个县市,产品品种丰富,生产营销方式不断更新。据不完全统计,凉山全州已有数十万贫困群众通过参与类似学习提升了就业能力,拓宽了就业渠道,加速了脱贫致富的进程。本次公益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讲座(培训)的实施开展,既让彝族漆器制作、彝族银饰制作以及彝绣制作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传承和发展,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又给彝族群众带来了实惠。

(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供图)

责编:吴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