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北邙山古墓小说 【听见】: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

【听见】: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

2024-05-29 23: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诗云: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

俗语亦云:生居苏杭,死葬北邙。苏杭江南,气候适人,沃野千里,水软山酥,宜居之地,因此有生居苏杭之说。那死葬北邙,又是何意呢?

邙山,位于洛阳北部,其地,靠山面水,藏风聚气,形胜非常,合风水宝地之言,因此,自古以来,便是帝王将相,达官显贵的首选埋骨之所。此外,邙山地区黄土层深厚,质地细密,直立性强,适于安穴,加之地近国都重镇,人力物力众多,也为陵墓的营建,提供了有利条件。洛阳北邙山及周边地区,历代古墓葬 星罗棋布,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的专题性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其面积之大、风格之别致、收集古墓年代之久、类型及数量之多均属世界首位,是中国一大绝观。因此,洛阳古墓博物馆又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古墓博物馆之一,同时也成为目前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馆。所以,既来到洛阳,那古墓博物馆应该是必到的。

去古墓博物馆就是参观墓葬,那何为墓葬?其实,墓和葬是两个既相互区别有相互联系的概念。墓,是指安放逝者遗骸的固定设施,葬,是指安放逝者时的一系列活动。即,墓葬包括看得见的墓葬实物,又包括看不见的墓葬礼仪。之前总是将二者笼统的归结到一起,其实不然。

博物馆依托邙山陵墓群,以原墓搬迁,异地复原的形式,集中展示了西汉至宋金具有代表性的墓葬实物与格局。其为一座仿汉建筑,过了阙门,便是太虚殿,太虚者,天地玄奥之境也,也是人们生前死后向往的仙居之所,殿内除了两侧的文创商品外,正中有一个展示洛阳古墓分布的沙盘,过了太虚殿,便是玄堂,也就是陵墓。由此向下,便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一个异度空间。

穿过走廊和一个小展厅之后,是一条通道,两侧就是墓室展区,就如一个个的房间,并排罗列着,外观差不许多,但内部却各具特色。

其中有一座东汉时期的家族合葬的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前室和后室组成。随葬品主要有陶壶,陶罐,镇墓瓶,瓦当,铜车马器,铜钱,骨尺等。其中,镇墓瓶的出土对研究当时的丧葬习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全文

墓室内的温度比外面要低几度,通风也还好,不过,当你进去的时候,还是能明显感觉到,有一种味道。那是历经千年,长埋地下,土的味道,历史的味道。

古墓博物馆,真正的是让人们置身墓中,去直观的感受,去面对面的思考,真正走进那个时代,去体验这种跨越时空的交流。死亡也是另一种新生,就如这一座座陈列的古墓。

在一座北宋壁画墓内,有一幅“妇人启门图”。壁画正对墓门,画中门扇半掩,一女子开门欲出,其意暗示门后还有房屋,寓意墓主人庭院众多,殷实富有。体现了壁画的精巧传神。

从汉到宋,匆匆间,走过了千年。各式各样的墓葬在眼前闪过,惊叹之余,亦让我们感慨生死。

清晨的洛阳老街,没有了夜晚的喧嚣,行人寥寥,商户的布幌在晨光中轻轻晃动,那一刻,似有一种别样的感觉,千百年前的街道,或许也是这样吧,指尖轻触,旧影破碎,我只不过是历史的一个过客而已,可谁又不是过客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