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速递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北京蒋效遇 学术速递

学术速递

2023-07-05 16: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十届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

国际学术研讨会

The Tenth Annual PhD Stude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9月18日下午,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深圳大学、苏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7所高校的15位论文入选者参加了分论坛“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中国传媒大学陈文沁博士担任主持,中国传媒大学龚伟亮副教授担任点评专家。

分论坛线下会场

《媒介政治素养的生成要素与

建构路径》

北京科技大学 李媛

本文对媒介与政治、媒介素养与政治素养的关系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媒介政治素养是媒介素养的下位概念,是现代化公民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政治信息进行辨识、接收、运用和反馈的能力。针对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和独特的语言环境,还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的媒介政治素养的定义、研究主体和研究框架,用以提高公民的政治素养,并回应当前时代所面临的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重要问题。此外,媒介政治素养研究也要关注个体对媒介的依存、滥用和由此造成的个别媒介使用偏执和鸿沟的问题。

专家点评

李媛同学这篇论文使用了VOSviewer软件对2000年以来的中外文献进行了梳理、对比和研究值得鼓励。欠缺在于当作者构建这个新概念时,理论功底尚浅,未能形成较强的逻辑关联。媒介素养研究一般需要将责任归类于政府、跨国公司,个人方面综合考虑,文章再加入一些社会学研究方法或许会更好。未来,媒介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相联系,不失为一个好的研究分支。

《社交媒体使用对政治知识的影响:

信息处理策略和新闻找到我感知的

中介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 常明芝

随着社交媒体成为重要的新闻信息获取渠道,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闻信息有较强的互动性和偶然性,那么中国公众如何从社交媒体学习政治知识呢?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从新闻学习的视角,借鉴认知中介模型探索公众的社交媒体使用、新闻精细加工和人际讨论对事实政治知识和感知政治知识的影响,以及新闻找到我感知在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社交媒体使用和新闻精细加工正向影响事实政治知识,但人际讨论和新闻找到我感知不影响事实政治知识,新闻精细加工在社交媒体使用与事实政治知识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社交媒体使用、新闻精细加工、人际讨论以及新闻找到我感知对感知政治知识都有正向影响,且新闻精细加工、人际讨论和新闻找到我感知在社交媒体使用与感知政治知识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本研究检验了社交媒体环境下认知中介模型对政治知识获取的适用性,并拓展了该模型。

专家点评

这篇论文论证非常翔实,有三个方面可供参考:第一,社交媒体与政治知识涉及的范围都是比较大的,如社交媒体极化,社交媒体信息茧房等。所以由于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的复杂性,用事实政治知识和感知政治知识是否够科学涵盖中国公众的政治知识情况?第二,社交媒体平台类型是多样的,社交媒体本身的调性也是有差异的,不同政治倾向的媒体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第三,模型的使用是基于理性的分析,但是用模型意味着对一部分变量的强调,也意味着对一部分变量的忽略,那么模型强调的概念是否是主流,是否能涵盖大多数人的信息获取情况?

《主流媒体新型语态风格的传播效果研究——以人民日报微博为例》

中国传媒大学 张辰

本研究选取具有新型语态风格的微博新闻样本,从可信度、喜爱度、注意力、观赏性、互动性五个维度进行青年群体接受效果问卷调查,并结合深度访谈法,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结果发现:(1)青年受众对新型语态风格新闻评价均高于传统文字新闻,但可信度仍有提升空间;(2)青年群体对某项亚文化接触程度越深,对运用此类亚文化元素的主流媒体新闻报道越抵触;(3)受众媒介期望对新闻接受效果和分享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因而,本文认为,主流媒体在进行新型语态实践时,应警惕技巧陷阱,把握创新性与实用性的平衡;回应受众的媒介期望,兼容专业化和娱乐化的属性;保持融合与抵抗的动态平衡,促进主流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的合流。

专家点评

这篇研究条理结构非常清楚,在定量研究属上乘之作,文中揭示的一些反常识的结论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例如主流媒体新型语态风格兼容专业化和娱乐化属性讨论这部分。另外就是,媒体生产在表达上与流量逻辑的这个既疏离又靠近的张力关系其实可以再进一步观察一下,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

《美美与共:试论新媒体时代

公众审美素养的建构》

中国传媒大学 杨磊

从美学理论出发,提出审美素养的概念:人在进行各类审美活动时所需具备的素质、修养和能力。与媒介素养理论结合后,成为帮助人们在上网时分辨美与丑、获得更高层次精神生活体验的一项重要能力。新媒体时代,“土味视频”“审丑文化”“软色情”、追逐热点和刻意模仿等现象折射出公众审美素养的缺失,背后是“泛娱乐化”带来的审美空间挤压、网络平台及算法对审美问题的回避以及用户追逐快感和“猎奇心理”对审美体验的阻碍等问题。在“美美与共”的认知基础上,提出将审美素养纳入媒介素养教育和社会实践范畴的公众审美素养的建构路径。

专家点评

杨磊同学这篇和李媛那篇都是与媒介素养相关,隐含了一种对话的关系。每个时代体现自身风貌的媒介文化观念,值得从审美和艺术的角度上探讨。但在审美素养背后,是有更宽广的社会脉络的。从延安文艺座谈会开始,艺术和审美这个问题就不再是抽象地专业性的提高,而要聚焦在“为了谁”这个方面,提供这个历史和社会的视角供作者参考。

《春晚中的老年人:形象变迁与共识建构》

深圳大学 谢奋

春晚在大众狂欢的媒介仪式中,建构了不断变迁的老年人形象和涉老文化空间。作为社会变迁、政治权力、资本共同建构的产物,老年媒介形象和相关议题为观众在老龄化社会中如何认识老、理解老、对待老,提供了一个整体的视角。老龄化社会中,媒介应该重构一种社会广泛认可的尊老共识。

专家点评

这篇文章可能在新意和高度还需要再挖掘一下,春晚和老龄化的直接结合仍有裂痕。作者采用了仪式观视角,但是春晚当中明显的权力介入和资本介入会不会对研究有所影响?考虑代际问题时是否能加入城乡的区分,毕竟文化叙事离不开更深层、更广阔的社会结构,任何社会转型都不是空洞的。

《量化“喜欢”:交友平台中的

亲密异化与流动》

中国社科院大学 高艺

在中介化的情感社交中,当代青年在渴望亲密与情感社交倦怠之间来回摇摆。既有研究提出网络化亲密的流动性本质,本研究希望以交友平台M的“like”设计为微观切口,采用平台漫游和深度访谈法,分析“喜欢”如何被平台以用户右滑的简单行为进行量化和资本化,而速配的量化游戏如何形塑用户对于自我感知和网络亲密的理解。研究发现,量化指标已经渗透进了私人化的情感社交领域,M平台通过可累积、可见、可分级的设计将感性化的“喜欢”进行计量化,其目的是平台的流量资本化逻辑。平台将亲密量化和资本化,导致用户在这场量化游戏中对于亲密的感知逐渐异化:女性用户将“喜欢值”理解为一种衡量自我魅力值的标尺,也在数值的追逐中开启了一场数字化自我的竞争,男性用户则迷恋高效的速配游戏,最终导致网络亲密社交在异化感知中愈发倦怠和脆弱。

专家点评

这篇文章具有很强的问题意识,能抓住交友平台中的喜欢功能的量化设计作为切入口,将平台量化数据盈利模式、用户的情感认知以及数据隐私进行勾连,是一个新鲜和有趣的议题。论文整体结构非常完整,研究方法和调研数据也很扎实,是一篇紧扣当代社会问题的研究论文。

《基于隐喻抽取法(ZMET)的00后

大学生媒介“元认知”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杨嘉仪

受众如何认识“媒介”,即受众对媒介的“元认知”。不同世代的群体随着技术与社会环境的变迁,对媒介的元认知存在巨大差异。本研究通过隐喻抽取(ZMET)技术研究了00后大学生的“媒介元认知”,从“媒介认知”共识地图的研究结果出发,再以媒介属性、结果、价值的分析链条提取并归纳00后大学生的媒介元认知,建构00后大学生的媒介元认知图谱。这一研究结论对未来媒介进化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研究方向具有一定意义。

专家点评

杨嘉仪同学这篇文章把媒介观这个宏大的问题具象化了很不错。“元认知” “共识图谱”本都是语用学上非常抽象、晦涩的概念,但是结合00后大学生的媒介认识来进行论述便清晰明了许多,方法上选用得较好。

《“万物互联”视域下的图像传播

范式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 李涵舒

万物互联致使媒介不断溢出其所属边界,延伸至传播主客交融动态群,亦将自身转化为图像思维范式,嵌入“日常生活化”的泛媒介与算法技术浪潮中。图像以崭新的话语生成方式,改变信息流动规模与量级,在视觉文化转向与传播媒介形态革新中,凸显媒介载体对信息传播松散耦合与分布式的交互协同关系。解析图像传播范式及其谱系重构有利于改善视觉传播对传播理性的损害,创新性架构与建构将促使视觉传播修辞范式完善进程,从秩序、表征、整合修正图像传播革新,以学科互涉的协作、流动,促动图像传播谱系重构从应然走向实然。

专家点评

同样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李涵舒同学这篇研究体现了思考的深度,是较为难得的哲学进路的媒介思考。建议可以再参考下精神分析的视角,如关于图像传播的符号效能问题,另外在哲学思辨上,总体上还缺乏有机融合,应尽量避免陷入一种理论的铺陈杂糅状态。

《从“游牧民”到“经济人”:

扎根理论下职业粉丝的

角色冲突及其调适机制研究》

苏州大学 曹瑞寒

使用扎根理论分析3组共24位粉丝的职业化过程,研究建构起了“数字时代职业粉丝‘聚合—离散’的角色调适模型”。研究发现,职业粉丝需同时扮演“迷”和“职员”两种冲突性角色。聚合化的调适机制提升了职业粉丝的文化参与度和群体荣誉感,纾解了不同角色间的紧张关系;离散化的调适机制试图通过薪酬制度、合同章程等组织工具将职粉塑造为理性的经济人。刚性的规则与以往弹性的文化脚本相矛盾,个体倾向于集中扮演一种角色,使自身的行动逻辑自洽。经由角色调适,职业粉丝成为数字平台内有形的制度节点,使得迷群在流动的虚拟世界中建立起固化的行为图式。职业粉丝就是当下粉丝社群外显化的组织律令。职业粉丝的角色冲突与调适见证了粉丝群体组织化、正式化的结构性转型,为数字文化变迁与平台治理提供了微观依据。

专家点评

论文体现了比较完整的研究过程与理论展开,通过这篇论文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下的社交平台与饭圈内部,资本对粉丝的规置与约束竟然到了如此之深的地步,科层化、组织化是如何构建了一个数字时代粉丝文化的制度框架的。当然,这种权力结构的外显过程也必将受到行政层面的束缚,使得职业粉丝的未来愈发充满不确定性。

《社交媒体用户的情境性封闭行为研究——基于微信朋友圈“三天可见”功能的用户分析》

中国传媒大学 黄笑

“情境性封闭(situational closure)”指在社交活动中,个体将与外界的交流限制在所设立的障碍之外,以保持障碍内部情境的封闭状态。微信朋友圈“三天可见”功能作为当代社交媒体用户的线上情境性封闭行为的重要实现方式,其用户在使用时表现出将“三天可见”功能视为线上情境性封闭的新维度、将不同的社交平台视为情境性封闭的天然墙壁、受个人意愿的影响而改变封闭行为的特征。通过问卷调查,微信朋友圈“三天可见”功能的用户出于缓解语境消解、平衡安全感与认同感、避免关系瓦解、纾解信息过载压力以及宣示自我人格五项动机,以个人隐私、社会距离以及社交意愿为封闭内容,借助微信朋友圈“三天可见”等功能实现线上社交的情境性封闭行为。

专家点评

这篇文章对于朋友圈情景性的封闭、屏障的切换和终止使用现象的发现很敏锐。另外有意思的是,这种朋友圈的公平原则是否也是一种锱铢必较的市场理性的体现?线上交往和平台技术的文化关联若有机会可以深挖一下。

《网络购物态度是否因年龄而异?媒介依赖视角下的中国消费者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 冯冉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和繁荣,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网络购物消费的流行,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在疫情的影响下都是如此。本研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2017,N=1615)的数据,考察了不同年龄段消费者在媒体依赖、网购态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在强度与指示依赖两方面,年轻人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都高于老年人。年轻群体比中年群体对网购的态度更积极。但是,年轻群体和老年群体对网上购物的偏好并没有显著差异。此外,对新媒体的指示依赖与网购态度呈显著正相关。该研究填补了媒介依赖理论视角下的网上消费研究的空白,讨论了中国网络购物行为研究的现实意义和未来方向。

专家点评

作者重点考察了网购与年龄差异的关联,但研究数据略显单薄,需要思考在影响网购态度的众多因素之中,哪些因素发挥主导作用。此外,有关媒介依赖与网购态度到底是相关关系还是因果关系,还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流动噪声与电子寂静:听觉媒介技术变迁下的城市声音秩序重塑》

中国传媒大学 王一淳 孙晗

人为何佩戴降噪耳机?本文从噪声作为非实体性事件的本体论探讨出发,回溯过往听觉媒介变迁历程,梳理听觉媒介技术具身、私人化倾向背后的社会语境变化。通过声音漫步与深度访谈,研究发现在政治经济权力控制之下的城市听觉空间中,人们产生了区隔听觉空间的个体需求,降噪耳机则给人们提供了重塑声音秩序的技术可能,也具备了交往听觉空间中的人际边界与反控制装备、生存听觉空间中的感官屏障等多种社会功能,在流动的噪声中制造了一片电子寂静。

专家点评

这篇文章的问题意识和理论选择都很好,两位作者非常敏锐地提出了声音建构秩序的内在区别,既包含哲思的部分,也概括进政治、经济的因素,或许在二者间内在的逻辑上可以再加强一些。

《融入与断连:农村老龄群体数字实践的民族志考察》

中国传媒大学 吴浚诚 张欢

以技术话语为政治经济学着眼点的数字融入话语长期以来忽视了其生活意义的考察,形塑了一种单向性的话语霸权。因此,本研究聚焦于农村老龄群体数字实践的生活意义阐释,勾勒了数字实践、数字融入、数字断连三者对于老龄群体的基本生活意义及其背后的动因、过程与阻碍因素。研究发现,农村老龄群体在主要讲手机媒介作为一种家庭公共媒介来使用,维系基本的亲密关系连结;同时在数字融入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身份的确认,而这种身份感的缺失则源于其边缘化的生命历程。这也使得老龄群体不断在数字融入与数字断连中摇摆,连接行为并不稳定。最终,本研究提出了以人文关怀为基本导向的数字融入以取代作为技术关怀的数字融入,推动老龄群体的数字化行为逐渐融入其日常生活意义。

专家点评

这篇文章与前面几篇观察现象的论文不同,作者关注的对象是一个群体。特定传播政策和路线对某些群体例如老年群体的忽略,本身是需要被追问的公共性问题。在今天很多情况也相同,尤其是疫情之后,老年群体使用智能手机的问题得到了学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这篇研究推进了对于老年人数字断连问题的学理思考,本身作为一种文化实践也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

最后,龚伟亮副教授总结大家的论文各有亮点,研究思路也相对成熟规范,充分体现了各位同学的学术能力和研究旨趣。主持人陈文沁博士提出大家的钻研领域都有相近之处,未来可以增加交流,期待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文字:蒋效妹

编辑:孟祥袖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