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工程与技术科学创新人物科技创新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北京工业大学杨苗 杨庆――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工程与技术科学创新人物科技创新网

杨庆――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工程与技术科学创新人物科技创新网

2022-12-28 03: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专家信息:

杨庆,男,1979年出生于哈尔滨市,工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主讲教师。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98.9-2002.7,哈尔滨工业大学,获给水排水专业工学学士学位。

2002.9-2005.3,北京工业大学,获环境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

2005.3-2009.7,北京工业大学,获环境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2010.6-2013.6,北京工业大学/江苏天雨集团,联合培养博士后。 

现任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

学术兼职及社会任职:

1. 北京工业大学青年教师委员会委员。

2. 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师。

3. 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主讲教师。

4. 研究生工程实训平台-污水处理智能控制实训室负责人。

5. 江苏天雨集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6. 安徽省污水处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

7.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等国外英文刊物的审稿人。

主讲课程:

本科生:《水质工程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保护概论》等

研究生:《污水处理仪表》、《仿真与过程控制》等

培养学生情况:

1.【“挑战杯”全国创业计划竞赛银奖】:2012年12月作为指导教师,指导龚凌潇等人的项目“万家水务股份有限公司”,获第八届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银奖。

2.【“挑战杯”首都创业计划竞赛金奖】:2012年6月作为指导教师,指导龚凌潇等人的项目“万家水务股份有限公司”,获第七届“挑战杯”首都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3.【校星火基金优秀项目】:2011年指导本科生赵瑞,获北京工业大学第十二届“星火基金”重点项目,2012年4月结题,并被评为优秀项目。

4.【校科技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12年12月。

教学成果:

1.【北京市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一等奖】:《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原理与发展》,排名第1,时间:2011年1月。

2.【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构建‘名师、名教材、名课程、名专业’平台、可持续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排名第8,时间:2012年11月。

3.【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北京工业大学二等奖、最受学生欢迎奖,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第一名,时间:2011年11月。

研究方向:

污水生物处理

1.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新理论、新工艺。

2. 污水处理过程中N2O诱因分析与减量控制。

3. 污水处理过程控制与智能控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10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部级1项)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008005):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N2O的诱因诊断与减量控制,20.0万 (2011. 01-2013.12)。

2.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32010):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N2O的产生机理与影响因素研究,14万元,(2013.01-2015.12)。

3. 2010年度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硝化反硝化过程中N2O产生的微生物学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编号:20101103120019),3.6万元,(2011.01-2013.12)。

4. 2010年第四十八批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一等资助):城市污水生物脱氮低碳型新工艺及其过程控制研究(编号:20100480005),5万元,(2010.10-2012.10)。

5. 2011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四批特别资助:城市污水生物脱氮新工艺过程中N2O的减排控制研究(编号:201104515),合同金额:10万元,(2011.10-2013.6)。

6. 2010年校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城市污水生物脱氮低碳型新工艺及其过程控制研究(编号:X0005013201101),3万元,(2011.01-2011.12)。

7. 2009年11月,北京工业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指导教师资助项目”1.5万元。

8. 学科人才队伍建设优先支持项目:14.5万元。

9. 江苏天雨集团委托项目:城市污水生物脱氮新工艺过程中N2O的减排控制研究,7万元,(2012.04-2013.12)。

10.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公司委托项目:反硝化生物滤池中微生物种群结构分析,8.32万元,(2011.09-2013.12)。 

科研成果:

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低C/N比城市污水连续流脱氮除磷工艺与过程控制技术”,排名第5,时间:2013年1月。

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SBR法污水处理工艺与设备及实时控制技术”,排名第4,时间:2009年12月。

3.【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城市污水处理脱氮除磷关键技术与运行优化” 获2011年度,排名第4,时间:2012年3月。

4.【住建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SBR法污水处理工艺与设备及实时控制技术”排名第3,时间:2009年1月。

5.【住建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城市污水处理氧化沟工艺技术、过程控制与设备成套化研究”排名第10,时间:2010年12月。

6. 【奥加诺(水质与水环境)奖学金】:“奥加诺(水质与水环境)奖学金” 二等奖;(本领域的博士每年全国仅评出10名),时间:2008年11月。

7. 【技术交易潜力奖】:“SBR法污水处理设备成套化与过程控制技术”获2008年度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暨上海青年科技创新创业成果大赛“技术交易潜力奖”。

8.【北京市发明创新大赛银奖】:“城市污水处理短程深度脱氮及其过程控制技术”创新技术方案,获第二届北京市发明创新大赛银奖(在近千名参赛者当中仅有20名获此殊荣)时间:2007年12月。

发明专利:

1.【发明专利】,一种应用SBR工艺供氧节能优化控制装置进行优化控制方法(ZL 200810114674.9)。授权公告日:2010年12月1日。

2.【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实现SBR法短程生物脱氮的方法(专利号:ZL 200810104988.0)。授权公告日:2010年6月2日。

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条件下实现短程深度脱氮的方法(专利号:ZL 200810104989.5)。授权公告日:2010年6月9日。

4.【发明专利】,脉冲进水SBR深度脱氮工艺及过程控制装置和方法(专利号:ZL 200610012076.1)授权公告日:2008年1月30日。

5.【发明专利】,SBR法交替好氧/缺氧生物脱氮工艺及实时控制装置和方法(专利号:ZL 200410029800.2);授权公告日:2006年3月29日;

6.【发明专利】,一种分散型村镇污水强化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与方法(申请号:ZL201110090900.6);授权公告日:2012年8月15日;

7.【发明专利】,低温条件下SBR法短程深度脱氮的快速启动方法(申请号:201010579890.8),申请日:2010.12.3;

8.【发明专利】,通过变频调速在线检测活性污泥微生物比耗氧速率的方法(申请号:201010579870.0),申请日:2010.12.3;

9.【实用新型】,SBR法鼓风机节能变频过程控制教学装置(专利号:ZL 200820108485.6),授权公告日:2009年1月30日。

10.【实用新型】,分段进水SBR深度脱氮工艺的过程控制装置(专利号:ZL 200620023027.3),授权公告日:2007年6月13日。

11.【实用新型】,交替好氧/缺氧活性污泥法污水脱氮工艺的实时控制装置(专利号:ZL 2004 2 0047805.3);授权公告日:2005年3月9日;

12.【实用新型】,反硝化生物滤池工艺碳源投加优化控制装置(专利号:ZL201120202858.8);授权公告日:2012年1月4日

13.【实用新型】,一种分散型村镇污水强化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专利号:ZL201120105582.1);授权公告日:2011年12月14日

14.【实用新型】,一种通过变频调速在线快速检测比耗氧速率的装置(申请号:201020650138.3),申请日:2011.4.12

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第1、2、通讯作者31篇,被SCI检索13篇(总他引:54次),(行业顶级期刊ES&T 2篇,被引用60次,他引27次)、个人H因子:4。 

出版专著:

1. 杨庆、彭永臻编著,《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原理与应用》,55万字,科学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代表性英文论文:

1.Yang Qing; Liu xiuhong, et.al. “N2O Production during Nitrogen Removal via Nitrite from Domestic Wastewater: Main Sources and Control Method”《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9,43(24),9400-9406(IF:4.63)

2.Yang Qing;Peng Yongzhen; et.al. “Nitrogen Removal via Nitrite form Municipal Wastewater at Low Temperatures using real-time Control to Optimize Nitrifying Communities”《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7,41(23),8159-8164(IF:4.63);

3.Yang Qing,Liu Xiuhong; et.al. “Advanced Nitrogen Removal via Nitrite from Municipal Wastewater in a Pilot-Plant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 2009,59(12),2371-2377(IF:1.24);

4.Yang Qing,Gu Shengbo, et.al.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rol Strategies for the SBR Process”.《Clean soil air and water》2010,38(8),732-749(IF:1. 502);

5. GongLingxiao, Li Jun,Yang Qing*,et.al. “Biomass characteristics and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 under long sludge retention time in an integrated reactor treating rural domestic sewage”《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2,Volume 119:277-284;(IF:4.365)

6. GuShengbo,Wang Shuying*,Yang Qing*, et.al. “Start up partial nitrification at low temperature with a real-time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blower frequency and pH”《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2,Volume 112(10):34-41;(IF:4.365)

7. GongYou-Kui, Peng Yong-Zhen*,Yang Qing*, et.al,“Formation of nitrous oxide in a gradient of oxygenation and nitrogen loading rate during denitrification of nitrite and nitrate”《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12,Volume 227-228(15):453-460;(IF:3.723)

8.Guo Jianhua,Yang Qing, et.al.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with real-time control using step-feed SBR technology”《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2007,40(6),1564-1569(IF:2.638)

9.Ma Juan,Yang Qing, et.al “Effect of free nitrous acid as inhibitors on nitrate reduction by a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sludge”《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10,175(1-3),518-523(IF:4.144)

10.Sun Hongwei,Yang Qing, et.al. Achieving the nitrite pathway using FA inhibition and process control in UASB-SBR system removing nitrogen from landfill leachate.《SCIENCE CHINA Chemistry》.2010, 53( 5): 1210-1216.(IF:0.83) 

代表性中文论文:

1 生活污水生物脱氮反硝化过程中电子竞争对N2O产生的影响 李鹏章; 王淑莹; 刘越; 彭永臻; 杨庆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5/8/15

2 不同碳源条件下污水处理反硝化过程亚硝态氮积累特性的研究进展 黄斯婷; 杨庆; 刘秀红; 冯红利; 彭永臻 水处理技术 2015/7/10

3 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厌氧-好氧工艺除有机物及深度脱氮(英文) 孙洪伟; 赵华南; 白宝霞; 陈玉英; 杨庆; 彭永臻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5/6/15

4 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探析——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 侯莹; 李娟; 杨庆; 初旭新 北京教育(高教) 2015/4/10

5 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的现状及对策——基于北京某市属高校硕士毕业生的实证分析 侯莹; 杨庆; 罗琳 教学研究 2015/3/31

6 厌氧氨氧化菌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功能 贾方旭; 彭永臻; 王衫允; 王淑莹; 杨庆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4/10/25

7 污水再生回用过程中反硝化滤池的实时过程控制与工程应用 刘秀红; 甘一萍; 李鑫玮; 杨庆 第12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摘要集 2014/10/10

8 污水再生回用过程中反硝化滤池的实时过程控制与工程应用 刘秀红; 甘一萍; 李鑫玮; 杨庆 2014年第12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2014/10/10

9 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的脱氮效果及N2O的产生 谷鹏超; 杨庆; 刘秀红 2014年第12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2014/10/10

10 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的脱氮效果及N2O的产生 谷鹏超; 杨庆; 刘秀红 第12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摘要集 2014/10/10

11 两种典型滤料厌氧氨氧化效果与工艺运行优化 优先出版 杨庆; 谷鹏超; 刘秀红; 周瑶; 彭永臻 化工学报 2014/9/23

12 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脱氮性能及微生物特性 刘秀红; 谷鹏超; 黄思婷; 冯红利; 李健伟; 杨庆 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章) 2014/8/22

13 厌氧氨氧化菌与其他细菌之间的协同竞争关系 贾方旭; 彭永臻; 杨庆 环境科学学报 2014/6/6

14 分段进水SBR短程生物脱氮过程中N2O产生及控制 巩有奎; 彭永臻; 杨庆 环境工程学报 2014/3/5

15 碳源对反硝化生物滤池系统运行及微生物种群影响 优先出版 刘秀红; 甘一萍; 杨庆; 李健伟; 李鑫玮; 邢旭 水处理技术 2013/11/13

16 盐度耦合FNA对短程反硝化过程中N2O还原的影响 刘甜甜; 刘牡; 王淑莹; 杨庆; 彭永臻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8/26

17 反硝化生物滤池在再生水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刘秀红; 李健伟; 甘一萍; 谷鹏超; 杨庆 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浦华环保优秀论文集 2013/8/1

18 不同载体填充率下一体化A/O生物膜反应器的启动特性 龚灵潇; 彭永臻; 杨庆; 王淑莹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3/26

19 生物滤池工艺污水与再生水处理应用与研究进展 岳三琳; 刘秀红; 施春红; 李鑫玮; 甘一萍; 杨庆 水处理技术 2013/1/10

20 短程脱氮中不同分段进水模式下氧化亚氮产量 王莎莎; 汪传新; 巩有奎; 杨庆; 彭永臻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12/26

21 SBR工艺处理实际生活污水节能降耗的中试研究 王淑莹; 杨培; 顾升波; 杨庆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2/8/10

22 生活污水短程生物脱氮过程中N2O的产生与控制方法 刘秀红; 鞠然; 刘立超; 杨庆; 甘一萍; 常江; 彭永臻 中国环境科学 2011/12/31

23 水质工程学课程两点一线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杨庆; 王淑莹; 彭永臻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10/10

24 快速启动短程硝化过程起始pH值对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王淑莹; 李论; 李凌云; 顾升波; 杨庆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1/7/15

25 CAST工艺设计计算方法探讨 廖钧; 杨庆; 彭永臻 给水排水 2011/4/10

26 变频控制溶解氧和低温下SBR工艺实时控制策略的实现及中试 顾升波; 王淑莹; 李夕耀; 杨庆; 李凌云; 杨培; 李论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1/3/15

27 以ORP作为SBR反硝化过程亚硝态氮积累过程控制参数 孙洪伟; 魏东洋; 时晓宁; 杨庆; 张树军; 彭永臻; 王淑莹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0/10/15

28 游离氨抑制协同过程控制实现渗滤液短程硝化 孙洪伟; 杨庆; 董国日; 侯红勋; 张树军; 杨莹莹; 彭永臻 中国科学:化学 2010/8/20

29 变频控制DO条件下温度对中试SBR脱氮除磷的影响 顾升波; 王淑莹; 杨培; 李凌云; 李论; 杨庆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0/8/15

30 中试SBR长期运行中粘性膨胀现象及原因分析 杨培; 王淑莹; 顾升波; 彭永臻; 杨庆 环境科学学报 2010/7/6

31 DO对高氨氮渗滤液短程生物脱氮反硝化过程动力学的影响 孙洪伟; 魏东洋; 王淑莹; 时晓宁; 张树军; 杨庆; 彭永臻 环境科学学报 2010/5/6

32 pH对高氨氮渗滤液短程生物脱氮反硝化过程动力学的影响 孙洪伟; 王淑莹; 魏东洋; 时晓宁; 张树军; 杨庆; 彭永臻 环境科学学报 2010/4/6

33 高氮渗滤液短程深度脱氮及反硝化动力学 孙洪伟; 王淑莹; 张树军; 杨庆; 侯红勋; 彭永臻 环境科学 2010/1/15

34 SBR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反硝化过程中NO2-积累的研究(英文) 孙洪伟; 杨庆; 彭永臻; 时晓宁; 王淑莹; 张树军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09/12/15

35 低温SBR反硝化过程亚硝态氮积累试验研究 孙洪伟; 王淑莹; 王希明; 时晓宁; 杨庆; 彭永臻; 张树军 环境科学 2009/12/15

36 单一缺氧/厌氧UASB同步反硝化产甲烷与A/O组合工艺处理实际晚期渗滤液 孙洪伟; 王淑莹; 时晓宁; 张树军; 杨庆; 彭永臻 化工学报 2009/11/15

37 UASB-A/O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短程生物脱氮的实现 孙洪伟; 彭永臻; 时晓宁; 张树军; 杨庆; 侯红勋 中国环境科学 2009/10/15

38 SBR工艺智能控制策略的研究进展 顾升波; 王淑莹; 杨庆; 彭永臻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09/6/28

39 两级UASB-SBR处理高氨氮垃圾渗滤液的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 孙洪伟; 彭永臻; 时晓宁; 王淑莹; 张树军; 杨庆; 陈莹 环境科学 2009/6/15

40 SBR工艺实时控制策略研究进展 王淑莹; 顾升波; 杨庆; 彭永臻 环境科学学报 2009/6/6

41 SBR法短程深度脱氮过程分析与控制模式的确立 杨庆; 彭永臻; 王淑莹; 顾升波; 刘秀红; 李凌云 环境科学 2009/4/15

42 SBR工艺短程硝化快速启动条件的优化 李凌云; 彭永臻; 杨庆; 顾升波; 李论 中国环境科学 2009/3/15

43 高氮渗滤液缺氧/厌氧UASB-SBR工艺低温深度脱氮 孙洪伟; 彭永臻; 时晓宁; 张树军; 杨庆; 陈莹 中国环境科学 2009/2/20

44 传统生物脱氮反硝化过程的生化机理及动力学 王淑莹; 孙洪伟; 杨庆; 彭永臻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8/10/25

45 SBR法短程深度脱氮过程的控制软件与控制系统 杨庆; 彭永臻; 薄凤阳; 谭立国; 常来军 给水排水 2008/10/10

46 短程硝化的生化机理及其动力学 彭永臻; 孙洪伟; 杨庆 环境科学学报 2008/5/6

47 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技术的演变、机理及研究进展 孙洪伟; 彭永臻; 王淑莹; 杨庆; 侯红勋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08/2/28

48 脉冲式SBR法深度脱氮工艺及其控制 周利; 李凌云; 杨庆; 杨岸明; 彭永臻 工业水处理 2008/2/20

49 SBR法低温短程硝化实现与稳定的中试研究 杨庆; 彭永臻; 王淑莹; 杨岸明; 李凌云 化工学报 2007/11/15

50 变频控制DO下SBR硝化反应控制参数及节能的中试研究 杨岸明; 王淑莹; 杨庆; 郭建华; 彭永臻; 薄凤阳 环境工程学报 2007/10/5

51 脉冲式SBR法深度脱氮及在线控制的中试实验研究 李凌云; 周利; 彭永臻; 杨庆; 杨岸明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7/9/15

52 CSBR—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谭立国; 杨庆; 常来军 给水排水 2007/9/10

53 城市污水SBR法短程生物脱氮系统硝化菌群的定量分析 杨庆; 彭永臻; 曾薇; 杨岸明; Hiroyasu Satoh; Takashi Mino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7/8/15

54 中试规模的城市污水常、低温短程硝化反硝化 杨庆; 彭永臻 中国给水排水 2007/8/1

55 城市污水SBR法短程生物脱氮的中试研究 杨庆; 王淑莹; 杨岸明; 郭建华; 彭永臻 中国环境科学 2007/4/15

56 脉冲SBR处理城市污水深度脱氮的工艺特性 郭建华; 彭永臻; 杨庆; 杨岸明 中国环境科学 2007/2/28

57 SBR法在难降解废水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 李凌云; 周利; 彭永臻; 杨庆 工业水处理 2007/2/20

58 不同污水生物脱氮工艺中N2O释放量及影响因素 刘秀红; 杨庆; 吴昌永; 彭永臻; 周利; 尚会来 环境科学学报 2006/12/30

59 以pH和ORP作为脉冲SBR工艺的实时控制参数 杨岸明; 王淑莹; 杨庆; 郭建华; 李剑峰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6/12/5

60 采用FISH、DGGE和Cloning对短程脱氮系统中硝化菌群的比较分析 曾薇; 杨庆; 张树军; 马勇; 刘秀红; 彭永臻; 李军 环境科学学报 2006/5/30

61 基于三层网络的SBR法深度脱氮智能控制系统的中试研究 杨庆; 王淑莹; 杨岸明; 郭建华; 薄凤阳; 彭永臻 环境科学学报 2006/5/30

62 缺氮和不同pH值对活性污泥膨胀的影响 杨庆; 丁峰; 王淑莹; 白露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6/4/5

63 化学物质对硝化细菌的选择性抑制 宋学起; 彭永臻; 王淑莹; 杨庆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5/5/30

64 短程硝化的实现、维持与过程控制的研究现状 刘秀红; 王淑莹; 高大文; 杨庆; 吴凡松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4/12/26

65 应用实时控制实现和稳定短程硝化反硝化 高大文; 彭永臻; 杨庆; 刘秀红; 王淑莹 中国给水排水 2003/12/17

66 营养物质缺乏引起的丝状菌污泥膨胀及其控制 高春娣; 彭永臻; 潼川哲夫; 彭峰; 杨庆 水处理技术 2003/6/30

北京工业大学与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8月4日,北京工业大学与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协议。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杜修力,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高清洁、总工李达然出席签署仪式。

 

北工大研究生院副院长杨庆与国核电力院于大海主任签署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协议

杜修力副校长在讲话中表示,希望北工大和国核电力院充分发挥各自在产学研方面的优势,把国核电力院在电力行业,特别是核电领域的资源与北工大在教育、科研方面的优势相结合,以现有土木工程领域的科研项目合作模式为基础和起点,以点带面,进一步加强和拓宽双方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建立优势互补的科技创新合作平台,通过共建、联合申报科技研发基地、工程研究中心等形式,积极推动科研成果向工程实践的转化,逐步提升双方合作的规模和影响力。

座谈会上,北工大建工学院院长薛素铎向国核电力院介绍了建工学院产学研联合会的筹备情况,双方就产学研联合会的工作内容进行了讨论,国核电力院相关领导表示,将积极参与北工大建工学院产学研联合会的活动。校企双方相关领导对国核电力院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工作站的成立给予了高度评价,该项工作对于增强北工大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有重要意义。

国核电力院是我国电力行业一流的规划、勘测、设计、咨询企业,在电力行业规划咨询、勘测设计、工程监理、工程总承包、科技研发等方面业绩显著,所承担的项目遍及国内外,并赢得了广泛的品牌认知。北工大作为北京市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在各重要学科领域有着多年的积累,双方将以此次签约为未来合作的基础,共同开创校企战略合作的新局面,为我国核电、火电、电网和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发展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北工大对外合作联络处、研究生院、建工学院相关负责人及国核电力院相关部门主管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来源:北京工业大学 2015-08-07

北工大召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督导组专家会议

12月4日下午,北京工业大学召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督导组专家会,完成了第二届与第三届督导组专家换届工作,与会专家审查了各学科学位授予标准。副校长蒋毅坚、第二届督导组专家,第三届督导组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张忠占主持。 

张忠占常务副院长对督导组全体专家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督导组专家在研究生课程教学督查,研究生的开题、中期检查和学位论文答辩检查环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提高北工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水平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 

副校长蒋毅坚为第二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督导组专家颁发纪念牌,为第三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督导组专家颁发了聘书。他充分肯定了第二届督导组专家四年来的工作成绩,并指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督导组是学校聘请的专家组织,四年来,在第二届督导组的广泛参与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了5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9篇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分数逐年提高。更为可喜的是,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成果《扬长补短,强化团队,寓教于研——地方高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研究与实践》荣获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见证了北工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就。第三届督导组要充分发挥指导团、检查团和智囊团的职能,继续保障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副校长蒋毅坚要求督导组专家要“行为示范”,要深入调查,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大胆工作,并希望督导组成员不负众望,为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做出更大贡献。 

最后,研究生院副院长杨庆向督导组专家汇报了北工大制定学位授予标准工作的背景,学位授予标准制定的原则和流程,以及各学院上交的学位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到会专家认真审查了各学科学位授予标准,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第三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督导组的成立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2014-12-09

所获荣誉:

1. 2011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2. 2011年,获扬州市2010年度“绿杨金凤计划”优秀博士人才称号。

3. 2006年,获首都优秀青年学生评选活动科技类“创意之星”称号。

4. 获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师德先进个人”称号。

5. 获北京市科技新星称号。

6. 获北京市优秀人才称号。 

所获奖励:

科研奖励

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低C/N比城市污水连续流脱氮除磷工艺与过程控制技术”,排名第5,时间:2013年1月。

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SBR法污水处理工艺与设备及实时控制技术”,排名第4,时间:2009年12月。

3.【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城市污水处理脱氮除磷关键技术与运行优化” 获2011年度,排名第4,时间:2012年3月。

4.【住建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SBR法污水处理工艺与设备及实时控制技术”排名第3,时间:2009年1月。

5.【住建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城市污水处理氧化沟工艺技术、过程控制与设备成套化研究”排名第10,时间:2010年12月。

6. 【奥加诺(水质与水环境)奖学金】:“奥加诺(水质与水环境)奖学金” 二等奖;(本领域的博士每年全国仅评出10名),时间:2008年11月。

7. 【技术交易潜力奖】:“SBR法污水处理设备成套化与过程控制技术”获2008年度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暨上海青年科技创新创业成果大赛“技术交易潜力奖”。

8.【北京市发明创新大赛银奖】:“城市污水处理短程深度脱氮及其过程控制技术”创新技术方案,获第二届北京市发明创新大赛银奖(在近千名参赛者当中仅有20名获此殊荣)时间:2007年12月。

教学获奖

1.【北京市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一等奖】:《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原理与发展》,排名第1,时间:2011年1月。

2.【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构建‘名师、名教材、名课程、名专业’平台、可持续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排名第8,时间:2012年11月。

3.【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北京工业大学二等奖、最受学生欢迎奖,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第一名,时间:2011年11月。

论文获奖

1. 2008年获第二届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

2. 2008年10月获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优秀展示奖”。

3. 2008年10月《中试规模的城市污水常、低温短程硝化反硝化》获2007年度《中国给水排水》杂志“威立雅优秀论文奖” ——特等奖。

4. 2007年获第一届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

5. 2007年10月获“青春奥运”第二届首都大学生创意文化节博士生系列学术论坛优秀论文奖。 

6. 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Nitrification- Denitrification via Nitrite for Nitrogen Removal from High Nitrogen Soybean Wastewater with On-Line Fuzzy Control. Proceedings of IWA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ong Nitrogenous and Agro-Wastewater.2003年在韩国釜山举办的国际会议中,获得了最佳论文奖。

7.博士学位论文:“基于实时控制的SBR工艺短程深度脱氮基础研究与中试”获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问水哪得清如许

——记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杨庆博士

凭着对科研的热爱和执着,他在一次次试验中不轻言放弃,总能抓住创新机遇;凭借对学科的博学和慎思,他在实践的弯路中总结问题,寻找突破。在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民生活的今天,有一位年轻的学者,他将所有的热血倾注于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及其过程控制中,所取得的突破性成绩更令国内外审评专家赞叹不绝。

他就是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杨庆博士:一位在试验中回答“问水哪得清如许”的科研新秀。 

锐意进取:用技术证明实力 

杨庆博士认为做学问需要“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而他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正是在对国际前沿知识的广泛积累中,他不断超越自己,也超越他人。近年来,杨庆博士都做了哪些创新性突破呢?

首先是在污水短程生物脱氮技术方面。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对于节省能源和碳源具有重要意义,杨庆博士通过前期实验室研究,提出了通过实时控制实现短程硝化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在北京北小河城市污水处理厂建立中试基地。2006年,中试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国内外首次采用实际城市污水,在平均溶解氧大于2mg/L的条件下,温度为11.8~25℃的范围内,在中试规模中(有效容积54m3)实现了稳定的常温、低温短程硝化反硝化;系统在保证总氮去除率在98.2%的基础上,亚硝化率保持在95%以上。该成果发表在环境工程领域最重要的权威学术刊物《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影响因子5.23)上,相关研究成果得到了多位审稿人的高度评价,目前该文章已被引用54次,一位审稿人认为“该文章反映了在污水处理厂节能与安全稳定运行,这一十分重要领域内的优良原创性技术成果”,另一位审稿人认为,“这篇投稿和这项研究的新颖性具有重要意义……作者较好地进行了这项研究的试验,并且得出了新颖的研究结果”。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认为“利用实时过程控制实现低温城市污水短程生物脱氮”的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同时,以该成果为创新点之一的项目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其次,在对于脉冲SBR工艺深度脱氮的研究成果中,杨庆博士也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通过采用分段进水交替好氧缺氧的运行方式,结合实时智能控制方法,既可以有效利用原水中的碳源反硝化,又节约了氧化有机物所需的供氧量。在充分利用原水中有机碳源的前提下,可使出水TN小于10mg/L。通过对工艺过程DO、ORP和pH值的在线检测,建立的脉冲式SBR法深度脱氮智能控制体系,更有效地控制SBR法多段进水的运行方式,提高运行系统的稳定性,为开展城市污水处理脱氮除磷运行优化关键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再次,在关于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N2O产生与释放的研究中,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他们初步考察了生活污水脱氮过程中N2O产生途径及其影响因素,初步认为N2O可能由氨氧化菌以氨氮为电子受体,在亚硝酸盐的还原过程中产生。分段进水的运行方式降低了产生N2O的两种底物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浓度,强化了缺氧反硝化作用,成功地降低了短程脱氮过程中N2O的产生量。该方面发表在环境工程领域最重要的权威学术刊物《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的相关研究论文,得到了编辑和多位审稿人的高度评价。目前该论文已被引用22次,他引19次。外审专家对N2O产生及减量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论文的责任编辑认为“几位审稿人都认为该文完成了一项及时的研究,为污水处理过程中N2O产生量方面,提供了一些新的见解……”,一位审稿人认为“分段进水运行模式是一种有效降低生活污水脱氮过程中N2O的生成量的方法,具有很高的实际价值……”,另一位审稿人认为“这是一篇及时而有价值的稿件,对于理解和降低废水处理系统中N2O产生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稿件。”

同时在学术交流方面,杨庆博士也表现出了积极活跃的一面。他先后于2005年10月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并发表论文;2005年11月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亚洲国际过程自动化技术研讨会;2005年7月—8月曾赴日本前桥工业大学访问学习1个月,期间参加了中日水环境污染防治与修复学术研讨会及国际给排水设备与技术交流会;2009年6月赴澳大利亚凯恩斯参加IWA国际会议,并作口头发表;2012年9月赴韩国参加IWA水大会。 

春蚕吐丝:在教学中探索新法 

除了科研工作,杨庆博士在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中也做出了不俗的成绩。他认为,如何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既抓住重点又能了解丰富的相关知识,是每一门课都需完成的基本任务。因此针对学校开设的《水质工程学》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学科交叉内容多的特点,杨庆博士提出了“两点一线”的教学模式,即在每一堂课上都按“重点”、“难点”和内容主线的模式来展开。

他提出提纲挈领抓“主线”,即对于复杂事物的理解,如果能找到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建立其发展脉络或主体线索,将最主干的内容总结出来,就能在整体方向上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形成逻辑性较强的系统结构,并加深了理解和认知。由于《水质工程学》课程内容丰富,涉及到的原理、工艺非常多,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杨庆博士就在讲授每一个大的章节前总结一下该章节的课程内容“主线”,使学生对该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既加强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也锻炼了他们的思维方式。”杨庆博士说。

其次是“突出重点、难点”杨庆博士说,在把握了课程主线的基础上,在教学中还突出了“重点”内容的讲解,并通过反复强调、运用多媒体课件丰富、形象的可视化资源等方式,加深学生的记忆。通过备课时对“难点”的把握,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多媒体演示等方法把难点讲透。

而在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中,他们则坚持“1:10”原则。杨庆博士说,一套结构清晰、重点突出、内容丰富的教学课件体现了教师在备课准备工作上的辛勤付出,因此他认为讲课的时间与在备课过程中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间应至少满足“1:10”的原则,即制作课件备课的时间要10倍于课堂授课的时间。开展多媒体教学以来,杨庆博士完成“水质工程学”课程全部的PowerPoint,不仅摄制、下载了大量的图片资料,更重新制作了大量的动画纳入其中。他们还与“北京东方仿真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仿真培训教学事业部”联合,结合《水质工程学》教材,开发了污水处理系统的仿真控件(以FLASH的形式)。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该仿真控件起到很好的效果。

从杨庆博士在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年轻的教师对学生培养的重视和所付出的心血之多。……“业精于勤,行成于思”,杨庆博士就是这样在勤勉中做学问,在慎思中抓教学,这一优良品质将不断激励他在科研的道路上铿锵前行!

专家简介:

杨庆,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1979年出生于哈尔滨市;2002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给水排水专业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环境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9年于北京工业大学获得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学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等国外英文刊物的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及其过程控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教师基金1项,出版专著1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原理与应用》(55万字),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第一、二作者25篇,被SCI检索9篇、被EI检索4篇;申请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均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获奖20余项,2009年作为第四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2年作为第五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3年第7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