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们认真拆毁的北京城墙,曾有过哪些“历史遗留”问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北京城墙视频 被我们认真拆毁的北京城墙,曾有过哪些“历史遗留”问题?

被我们认真拆毁的北京城墙,曾有过哪些“历史遗留”问题?

2024-06-25 13: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每当夜色降临后的紫禁城,故宫保卫处的工作人员都会登上城墙进行巡逻,据说这个行为已经延续了六百年。

从紫禁城建成伊始之日起,城墙上就驻有护军。清朝时,每面城墙上都有十几个哨所,配备有大炮。这样城墙连着城门,角楼与护城河,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作为中国最有名的城,据说紫禁城当年砌筑城墙共用一千万块城砖,每块砖长四十四厘米,若将所有砖连在一起,长度是赤道长度的十分之一,有四千四百公里。

六百年过去了,紫禁城已经更名为故宫,但紫禁城的城墙却始终矗立在那里。同样作为防御体系的北京城墙,最早修建于元朝,呈长方形状。明朝建立初期,为便于防守,将北边城墙向南缩5里,呈扁方形状,俗称内城。明嘉靖年间,苦于蒙古的多次侵犯,又新建外城墙,俗称外城。北京城也就有了“凸”字结构。

“凸”字格局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但在上世纪50年代的大拆运动中,大部分的内外城墙悉数拆除。如今仅剩下广安门外的金朝城墙,北三环与北四环间的元朝城墙和崇文门至东南城角楼一段的明清城墙。

大中国城

根据明清研究史记载:“清康熙年间,俄国人称呼北京为“大中国城”,城墙洁白如雪。说绕城需要一周的时间,骑行需四日。但根据当时的条件,俄国人应该是估算的,其中应该会含有夸张的因素。”

俄国人描绘北京的城墙很高,很坚固,比克里姆林宫高。每个城角都有高大的角楼,城墙中部也有高大的城楼。城口上每个窗口都架有大炮,每个城门口都有大炮和炮弹,并有二十来名卫兵守卫。足可见城防工事非常严。

也许俄国人的措辞略有夸张,但作为封建王朝的首都,城墙的坚固程度自然是冷兵器时代,防御的重中之重。

北京的城墙始建于元朝,元大都位于金中都的东北方,完全是拔地而起的一座新城。但元大都的昔日风光,我们只能从北三环与北四环间残存的一段千米古城墙窥知一二。

这是元大都北城墙遗址,全长6730米,用土夯筑而成,又名土城。土城遗迹高低不等,东段最高6-7米,西段最低2米,基宽约24米。为了加固城墙,在夯土中使用了“永定柱”(竖柱)和“絍木”(横木)。

过去老北京七十二行中有一行叫做玩泥巴,也就是泥制玩具。他们从元大都旧城墙挖黄土,因为这里的土当年筛过,比较细,此外加过夯,粘性强。

根据史料记载,元大都城墙周60里,东西城墙各2400丈,南北城墙各2100丈(14里,约6620米)。这些尺度主要由《易》经象数确定。

如城周60里,是一个甲子的周期,象征王气循环永续。120丈、1200丈、240丈、2400丈中的十二、二十四,象征一年十二月、一日十二时、一年二十四节气等等。

但是,元大都城墙经过勘探实测,四边尺寸不完全一致(南墙6680米,北墙6730米,东墙7590米,西墙7600米),这与记载的里数相差都不超过百分之一,出现少量误差,是古代用测绳在荒郊测量筑造土城的正常现象。

明朝建立后,因元大都北边过于广阔,为便于防守,徐达将北城墙南缩5里,构筑新城墙,由此奠定了明朝北京城的北界。

明成祖朱棣为迁都北京做准备,拓展南城墙,即从今东西长安街往南展拓到今前三门一线。还开始修建北京城,最重要的便是在土城墙外包砖。如今北京很多地名都带有一个“窑”字,这就是朱棣为建设北京需要,将大量山陕工匠迁入,而“窑”就是生产砖瓦的。

工部下辖五大窑厂,专烧制城砖。这些城砖重14公斤,形制大,又叫大城砖。黏土比例高达60%,砖块坚硬,不易裂。为保证城砖质量,明廷规定只能用柴火烧,因温度低,烧出的砖更匀称、更紧密,但成本太高,一窑砖要烧制一月,用柴八九万斤,不亚于故宫内的金砖。

然工程浩大,项目繁多,时间又比较紧迫,因此朱棣对北京的城建布局,只进行了初步草创,故当时的北京只有内城而无外城。明嘉靖年间发生了庚戌之变,成吉思汗后裔俺答兵临北京,在城外掠夺八日后退去。

其实早在一百年前的明正统年间,就发生了土木之变后,瓦剌首领也先攻打北京,兵部尚书于谦领导的首都保卫战。历史历历在目,尽管来犯之敌已然退去,但嘉靖皇帝还是决定构筑京师重城。

原方案是南北各筑十八里、东西各筑十七里,总计周长为七十里。其中利用元大都旧土城城址二十二里。所筑城墙基厚二丈,收顶宽一丈二尺。城高一丈八尺,上用砖为腰墙,加垛口五尺,共高两丈三尺。城墙拟用夯土坚筑。这样北京城格局为“回”字型。

但大学士严嵩表示“财力不够,恐难完成”,嘉靖皇帝只得先筑南城,再量情酌定。南城兴建仅七个月就完成,后因大内三殿失火重建,财力无法继续支撑东、西、北城墙的兴建。因此北京城格局成了“凸”字型,一直保持到新中国成立。

天塌西北 地陷东南

众所周知,我们从明清北京城的地图上可以发现,内城的西北角缺了一角,也许在现在是不足为奇,但在古代却非同寻常。

首先,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建筑的“至中至正”,凡事讲究规矩方正,建筑也亦如此,上至皇宫庙宇,下至平民四合院。其次,明朝重修北京城是在特殊背景下进行的,也容不得半点差池。

但是细心的人还发现了内城的东南角也不平整。这两个对称的现象不禁让人想到了中国古老的说法,“天塌西北,地陷东南”。

《山海经》描绘了这一说法的由来:“共工触不周山,使柱折,地维缺,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天不满西北,故日月星辰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这就是著名的神话“共工怒触不周山”。

因此有人认为明朝在修建北京城时,故意在西北角留了缺口,称为“天缺口”,能给皇帝带来无尽的财富和运气。

西北缺角的由来除了上述这一说法,还有其余几种说法。

一是流传最广的刘伯温和姚广孝按照八臂哪吒描绘北京城图样,姚广孝正画着,快要完工时,一阵风刮来,把哪吒的衣襟吹起了一块,他就随手把这画了下来。

刘伯温和姚广孝二人的设计图上呈后,朱棣觉得都很好,很难取舍。最终决议东城按刘伯温的描绘兴修,西城按姚广孝的描绘兴修。姚广孝所画的被风吹起的衣襟,正是那个西北缺角。

二是北京城在明朝前面是元朝的国都,其时叫大都。大都的西北角和其他各角相同,都是直角。明朝重修的北京城往南移了五六千米,这样一来,北城墙两半段就穿过积水潭最窄处,然后折叫西南,把枳水潭的西部栏在了郊外,城墙因此也变成了斜角。

在明朝,积水潭比如今大,水也比如今深,为了使城墙巩固和便于兴违,城墙按照地形建成了抹角。

三是人们通过卫星相片提出。在城墙西北角的外侧,有一条车公庄逐个德胜门断裂带。开始北京城墙的西北角也呈直角,但由于地基不牢,城墙不敷巩固,建成后屡次坍毁。所以不得不把城墙建成如今这种姿态。

刀光剑影

冷兵器时代,每一次的攻城战都是最惨烈的镜头。根据《北京地方志》记载,第一次发生在北宋初年的辽宋高梁河之战。

自后晋割燕云十六州予辽后,幽州(北京)即为辽的军事重镇,称为辽南京。宋太宗为夺回燕云十六州,率军数十万四面围攻幽州城。辽景宗令耶律休哥率十万大军增援,在高梁河与宋军交战。结果宋军大败,宋太宗南逃。

这次战役后,辽军开始轻视宋人,并由此开始了肆虐的南侵,宋辽二十五年的战争真正打响了。

第二次发生在金朝末年的金元中都之战。金中都在被蒙古骑兵围困14个月后攻陷,由于成吉思汗还没有做好入驻金中都的准备,蒙古人在大肆抢掠后,放火焚烧了这座金朝苦心经营62年的国都,大火月余未熄。结果是“瓦砾填塞,荆棘成林”。

第三次发生在元朝末年的明元大都城之战。徐达攻打元大都,从齐化门破城,攻入大都。而元顺帝早已见大势已去,趁夜携太子、后妃出健德门,由居庸关逃往上都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西北)。

城墙拆除是现实所迫

随着冷兵器时代的过去,从庚子国变开始,北京的城墙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但大体还留存尚好。50年代初,北京的城墙是保留还是毁灭的争论结果永久地改变了古都北京的历史风貌。

一种观点断定,城墙是古代防御的工事,现今已完全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并正在日益阻碍和限制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另一种观点则是专家学者的声音,梁思成、罗哲文、陈占祥提出了“梁陈方案”。该方案建议:

在北京城西再建一座新城,而长安街就象是一根扁担,挑起北京新旧二城,新城是现代中国的政治心脏,旧城则是古代中国的城市博物馆。

但是因种种原因,从1952开始,北京外城城墙被陆续拆除,办法是组织市民义务劳动,或动员各单位拆墙取砖取土。几年内,北京外城的墙被全部拆除,内城的墙被拆了一半,留下一半。

1965年7月,地铁工程开始动工,内城城墙的拆除工作也随即展开。1969年,内城城墙在修建地铁和备战备荒中被彻底拆除,城砖大多用在了“深挖洞,广积粮”的全民工程设施上。

根据孔庆普的《北京的城楼与牌楼结构考察》一书描述:当年拆除北京城墙是现实所迫。原因如下:

“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为预防美国飞机空袭北京,在内城的东西北三面城墙上各开辟两座豁口,以便市民疏散。在开豁口的同时,由于交通压力,北京的城楼、城墙也开始被渐次拆除。”

▎孔庆普:曾负责北京的城墙、城楼、牌楼、门楼等古代建筑的管理和维护修缮工作。1952年主持参与了分期分批拆除城墙、城楼、箭楼、牌楼、门楼。

后人已无法获知老北京的城墙上终究发生过哪些往事,也许只有从那些泛黄的黑白老照片中才能窥探一二吧。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