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地铁英文站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北京地铁站英文改拼音说明什么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地铁英文站名?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地铁英文站名?

2024-07-17 14: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观前提示(必看)

1.本人只是北京一位17岁中学生,本文部分语言和观点可能有些偏激,部分反方言论不代表本人观点。请勿将本话题与性别、年龄等无关话题勾连如有严重的表达不当问题,可以在评论区反映,我会尽早修复

2.本人不是原*等任何常见手游/网游玩家,请勿以此攻击任何游戏玩家群体

3.如果你有自己的观点,请理性讨论。如果在阅读本专栏过程中产生身体不适或某些不良心理倾向,本文不对此负责。非要对骂请私信反正我不会回复

4.作为地铁圈的一份子,我坚决反对一切铁败行为,在取材过程中不扰乱运营秩序,不干扰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如果你与交通圈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建议不要继续阅读

如果你和我一样讨厌那些最应该好好看看却选择性无视以上文字的人,那么很抱歉浪费了你的时间来看我上面耗费10分钟构思编写的废话,让我们进入正题吧。

引子

近年来,有许多城市都出现了一个迷惑行为:将原本的地铁英文站名全部改用拼音书写,其改动之彻底、范围之广另许多车迷震惊不已。本人觉得最迷惑的莫过于北京地铁把车站后面的“站”字翻译成“Zhɑn”的操作了,论实用性真的没有什么东西能和它争倒数第一。

这个时候,网络上出现了一种声音,认为拼音化是“正道的光”,是“文化自信”的体现,抛弃外语才是对其他国家不屈服的真实表现。对于这种强行捧吹的营销号,有人信我也没办法,毕竟在全民互联网的时代网络社区生物多样性持续提高已经是不可逆转的现实。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拼音站名能够被外国人拼读,方便向其他人问路,相比之下国内还有许多人英语水平并不高,用外语问路路人有可能根本听不懂,也就是理解含义不重要,能问就成。

与此同时,车迷圈算是炸开了锅,目前所见大部分圈内人均反对这一做法,有许多UP主就这一情况发表了他们自己的看法,批判当今的魔幻现实,提出自己的改良方案。

(本来有两个视频,另一个因未知原因已被UP主删除)

当然也有UP经过理性分析,认为拼音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选择支持拼音。

(我虽然反对拼音化,但不代表讨厌所有支持拼音化的人,可恶的是那些强行炒作、用低劣作品蹭热度以及无脑跟风、喷人完全不过大脑皮层的口口)

除了这些,我想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讨论一些很多人没有关注到的部分,谈一谈我对英文站名使用的准则和看法。

拼音化&文化自信?

个人认为“拼音化是文化自信”本就是无稽之谈,根本没有切实的依据。研究这个问题,可以拆成两个部分,“文化自信是什么”和“拼音化为什么不能展现文化自信”。

近年来,国家大力表示要发扬“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自信”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信任自己”,所以文化自信的内涵是对我们的文化充满信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来没有“低人一等”,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世界文化的其中一个重要分支。如今世界多国都有庆祝春节相关活动,我们的文创产品被许多人喜爱,足以说明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当然,一个文化的价值不取决于外界的评价,它们都在自己的时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文化自信是不贬低自己的文化,这与尊重世界文化并不冲突。我们尊重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因为它们没有优劣之分,虽有冲突但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对人友好是我们的态度,因为我们希望对方也友好;增强实力是友好交往的“基础”,让那些不友好的也选择对我们友好。它们都不冲突。所以说排斥外语并不会让那些国家感受到什么,反而会成为一个笑柄,有些人可能以为这样会让某些国家为之一震,但是Who cares?中国的地铁不用英文站名能改变英语是世界上适用范围最广泛的语言这个现实吗?

那么我们不妨问另一个问题:英语是如何成为世界通用语言的?在16世纪,英国击败了欧洲的全部同行,成为了“日不落帝国”,也将英语带到了它的每一块殖民地。许多欧洲人随着航船,来到了“未经开发”的“荒芜之地”,打算闯出一番新天地,这为英语使用者的广泛分布打下了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巩固了英语在国际交往、学术研究等领域的地位,至今这一局势还没有完全转变,但逆转的趋向早已显现。可见,文化自信的根本是强大的国力,与其整些迷惑操作,不如将这些资金投入到国家建设中,等我们变得足够强大,总有一天,我们可以在世界的每个角落看到中文。

更何况,拼音与中华文化的关系真的有那么密切吗?汉语拼音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出现,是一款用于帮助人民学习汉字,加快“扫盲”的识字工具。实话实说,我觉得它与中华文化没那么近。你能从拼音里看出汉字的美,汉语的美吗?不能吧。汉语拼音是清末以来许多汉语研究者的智慧结晶,展现了我们国家扫除文盲,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决心,但这些精神,单把它放在站牌上,显然是看不出来的。如果我们真心想宣传汉语拼音,我们可以讲讲它背后的故事,可以去推广汉语教学,在地铁站名标识上做文章算什么?

总之,将地铁站名全面拼音化的做法只能说与文化自信一点关联也没有,有的只是某些人的自我感动和无处输出的自负情结。如果我们真想体现文化自信,那就打心底热爱我们自己的文化,去感受、去了解、去关心它的现状和发展。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但文化宣传一直落后于许多世界强国,国际话语权依然是一块短板。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各国文化,实事求是,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不刻意抬高他人、贬低自己,也不鄙视其他文化;积极向世界展现我们的好,承认一定的不足并加紧改正。

拼音的实用性?

上面先谈文化自信,是为了击碎这层虚假的、美好的滤镜,以免接下来谈实用性的时候被上面这层甲反弹回去。(别这么功利,没用就没有价值吗)那么我们就来想另一个问题:在实际的使用场景下,汉语拼音真的有那么好用吗?

前面已经说了,汉语拼音是借用拉丁字母标注汉字读音的一套汉语学习工具,尽管汉语拼音也被国际上认定为汉语的官方拉丁文转写方案,但学过英语的大概率会觉得拼音和英语发音不能说是略有差异吧,只能说是大相径庭。

(甚至连字母都不完全相同,“ü”就是拼音原创的,使用英文键盘打字时只好用刚好被忽略的“v”代替)

当然,有些场景下用英文发音规则读拼音也能读出个大概,但也有很多时候会走样。举个典型的例子:“can”读“参”(残、惨、灿),但在英语里更接近“kan”(在汉字输入法里指望我去找音标?实话实说我也没学过),这就是走样了,会被人误解。更有甚者,不是读的对不对的问题,而是让人看了一眼懵,根本没法读。“xue”我们知道是“学”或者“雪”。但一个外国人看到了肯定是满脸问号,因为在英语中“x”发“ks”的音,把它用在词首属实是把人整不会了。看完这几个例子,是不是觉得自己的观念被颠覆了?以我们的视角看外国人面对拼音时如何阅读,多少是会有些偏差的,毕竟我们学过拼音,知道它的“本来面目”。但在没有接触过中文的英语使用者眼里,这就是一堆从未见过的、奇形怪状的“词”。

以及,提出这一观点的出发点是“拼音站名方便外国人问路”,额……既然有什么不知道问就是了,那为什么要有标志牌?指示牌不就成为摆设了吗?指示牌存在的意义是像人提供去往某个地点或场所的方向信息,初衷在于代替“问路”,为每一位路过它的人做一个无声的回答者。需要问路,如果抛去某些指示牌在眼前都懒得看就在那里抱怨的巨婴,我觉得本质问题在于导向系统做的不够到位,不能提供人们需要的信息,所以才需要问路。(路痴就是另一个问题了,一般的指示牌和问路都都无法帮助他们摆脱迷路的结局)为了“拼音化”大费周章地更换巨量物料,不如想想如何让更多人不用问路仅凭自己就能找到需要去的地方。

提到这里,还有一点,问路之前至少需要确认你要去的是哪里吧?如果全部使用拼音,那外国人又怎么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是这里呢?拼音化之后的通名无法建立目的地性质和读音之间的联系,所以问路也无从下手,比如上面提到的“Zhɑn”,一个外国人看到它的第一眼肯定是无法得知它表示地铁“站”(Subway/Metro Station)的。(就算可以,那也是因为地铁站口有更多明显的标志物表明可以由此进入地铁站)对于任何人,在问其他人怎么去“Huochezhan”之前更重要的是知道他想去的“Railway Station”和“Huochezhan”是一个东西,显然完全拼音化的方案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我知道有人会提三行式标注,这个我们稍后再提)

这么一来,在已经抛去了“文化自信”这件虚假外衣的情况下,我们已经可以说只有拼音的英文站名毫无实用性了。不过请注意,上面提到的“拼音化”,在许多地方也会注明是“全面拼音化”,因为在这场闹剧中受到伤害的都是原本有英语单词可对应的概念,而有很多站名、尤其是地名,自始至终都保持着拼音形态。所以换句话说,拼音化肯定是没什么大用的,但走向另一个极端“全面英文化”也是不可取,更是不可行的。下面就来正式说一下,什么时候应当使用拼音,而什么时候不应该。

英文站名的来源

之前讨论这一事件时,大部分人都将其称为“XX地铁的英文翻译”,而我整篇专栏均使用“英文站名”来称呼,因为英文站名不一定来自对中文站名的翻译。在多语并用的环境中,不同的站名不一定有相同的来源,甚至不同语言的名称有不同的出处。这点上,MTR是国内最典型的例子:英国人近代占领了这片土地百年有余(新界原本只租99年我们成功提前收回了)客观上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属于它自己的独特文化。因此,在香港的汉语(粤语)使用者和英语使用者分别接手了中英文站名的“话语权”,并发挥着它的独特作用。

比如说,金钟站的英文是“Admiralty”(意为“海军船坞”),放内地一定是“货不对板”的典型案例,但英军在此处设立海军基地的时候,本地人就是依据基地前带着大钟的钟楼称这里为“大金钟”的,有问题吗?现在,当年的船坞消失了,殖民者早已离开他们再也无法染指的国家,两个地名却一起传了下来,成为了如今的四线超级转乘站。除此以外,有英翻中的(柯士甸站就是由英文站名Austin音译而来),表达方式有差异的(尖东East Tim Sha Tsui),还有应甲方改名的(欣澳站原名取自地名阴澳,迪士尼要求下改为"Sunny Bay",不过粤语报站依然是“阴澳”)……核心的一点就是,充分考虑用户需求,结合现实选择合适的站名。不同语言含义不统一?没事,都知道是一个地方就好。

就这点来讲,拼音也不坏事:港铁大部分车站使用的英文站名都是“粤拼”,本身没有实际意义,但听过报站就会知道,你念这个,只会粤语的人分分钟就能听懂,毫无障碍,不需要专门学习,完全符合英语的拼读方式也发出了粤语的读音。相比起来,汉语拼音在英语使用者看来就是串无厘头的字母,读不出来,强行发音也容易“出错”,不到非用不可时还是让它下线吧。Tips:不过,香港这种文化氛围属实特殊,在内地参考价值比较有限,摆出来只是为了论证“英文站名不一定是对中文站名的翻译”,认同这一点,下一步才好加入,不然强翻地名的搞笑事件又该出来了。

专名和通名

聊过这个题材的读者们应该已经了解这个概念了,专名是专门描述某一事物的词,也就是“名字”,而通名是描述具有一定特征的一类事物的统称。简单来说,专名就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只要认同,不需要理由”,而通名“是有是的道理,不是有不是的理由”,需要理性且准确的判断。(因为社会环境和技术进步会出现一些跳脱于传统概念,无法判断的情况,所以对一个通名的定义需要不断明确和完善)

这点应用在地名里,专名指的是特指这一区域,实际含义与指示功能无关的“标识”,通名是表示指示事物性质的概念。区分两者概念很重要的原因是,通名一般有确定的英文翻译,最好不应改动,因为拼音化之后通名就失去了原本的含义;而专名,有时候有规定的官方译名,更多时候只能用拼音来拼写。现在圈内旗帜鲜明一致反对的,是把通名全部无条件拼音化,起不到促进交流的作用,又无法有效传达信息,那“拼音化”的意义不就只剩作秀和骗经费了嘛。就让火车站是Railway Station,广场是Square,大学是University,公园是Park吧。

与此同时,有部分场所原本有官方的英文名称,在这一过程中被拼音化,这也是我们应该反对的。当英文名早已名声在外,地铁改用拼音反而是巨大的阻碍,“Universal Resort”用的好好的为啥要变成“Huanqiu Dujiaqu”啊……至于火车站名称的方位词拼音化,很多人也是反对的,但是我现在对它有了新的理解,这个下一个部分再谈。

地名中的指代现象——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通名”

前面一节的讨论中,刚把“通名”和“专名”区分得明明白白,这一节就有来捣乱的了。如果一个地方叫“XX桥”“XX寺”,你是不是觉得它一定指一座桥梁或者寺庙?

错!前面都说了是“一个地方”,换句话说,它一定是一个地名。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假设这样一个情景吧:在一条商道上需要通过一个荒无人烟的河谷,之前人们只能依靠渡船往来。有一天,有一群人在这里修了一座桥,管它叫A桥,从此因为交通更加便利,许多人都从桥上来往两岸,于是桥边建起了客栈和店铺供来往的旅人歇息,逐渐形成了村落,大家普遍管这里叫“A桥”。后来,村落发展成了城市,原来的桥因为年久失修在洪水中垮塌了,但这片地方依然被称为“A桥”,此时这个名称早已不指桥梁本身,而是依桥而兴的城市。类似的,很多地名表面上含有通名部分,实际上只是以标志物来代指它所在区域,标志物本身是否存在已经不重要了。

即使标志物还在,如果车站本身并不指原本的物体,那也应该将站名视为取自一个地名,用全拼音的方式标注。举个直观的例子吧:六里桥站的旧版站名就是LIULIQIAO,然而很多人倾向于把它改成"Liuli Bridge",毕竟桥还是在的。但从站位来看,个人认为“Liuliqiao”这个站名反而合适。不可否认的是河上的古桥确实称为“六里桥”,立在出广安门六里的地方,现在也有三环上的六里桥立交。然而,六里桥站不在三环下方,而是在三环外的六里桥长途汽车站附近,离六里桥本桥可谓不是一般的远,可见站名本义并非桥梁,所以称为“Liuliqiao”更能代表车站的位置,减少误导。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直接以道路命名的车站。在上海,这些车站统一将“路”翻译成"Road",北京曾有过“Lu(Road)”的翻译方案,在当时被视为多此一举。不过自从有一次在评论区看到一个观点,突然感到格局打开。通常情况下,以路为站名通常标志在此处和线路垂直交叉的道路,实际上并不准确,更难办的在于——一个模糊的地区名,标记的通常是一块圆形或矩形区域;而一条道路,表示的确实一个长条,可能长达数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其实不存在的,成都天府大道沿途多次换名,绝大多数城市中轴线都不是“一个名走到黑”),表面误差“不大”其实误差范围极长。因此,用“Lu”翻译可能是刻意为之,让这些站名作为一种特殊的地名形式存在,通过刻意地模糊本义来消除站名本身造成的误解,反而更能发挥指示功能。(火车站名的方位词拼音化,原理应该差不多,方位本身的含义对于乘客识别车站并不重要)

(ex:像“十三陵景区”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站名,真心说不好处理,主要是这站坐落在荒地里,没有客流也没有更合适的地标,怎么办好呢)

拼音化的对立面不是“英文化”,两者需要权衡,恰当地使用拼音是让英文站名更准确的重要方式。汉语拼音和英文翻译间的选择,核心原则还是关心真实需求,华而不实之物,终究会被抛弃的。并且,拼音拼写的英文站名,也需要有点英文的样子,不要为难他们。该分词就好好分词,该分大小写就不要连"Caps Lock"都懒得按——那些全大写的拼音站名,恐怕我们自己都得仔细观察才能分清楚读出来吧!

三行式标注——“我全都要”可能适得其反

上面说了英文站名应该区分使用英文和拼音的场合,那肯定会有另一种声音:我不区分了,一起标成不成?反正现实里已经有这么干的了。

真要说的话,反对拼音化的阵营里,也分激进派和保守派:激进派主张除了翻译无法表明本义的情况,全部只用英文站名,三行式翻译纯粹是浪费墨水;保守派认为“三行式翻译”兼顾了各方需求,其实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只要把英文加上就好。对于最激进的那群人,其他人往往都会举一个圈内经典例子:人家日本就是“三行式”(日本汉字+片假名+罗马音……好像是这样吧)啊,怎么不学呢……

正如前面所说,拼音使用英文字母拼写却经常不能兼容英语的拼读体系,读是不太可能读出来的,配在一般的英文站名旁边也没什么用。还需要“三行式标注”的,会是哪里呢?还记得前面提到的“站名多源”现象吗,这种时候出于保险考虑,可以加上一个拼音作为“备用名称”,避免一些交流过程中出现误解。或者,官方名称和通用的民间名称差异较大的,也可以标注一个。

但无论怎么说,拼音在这些场景下是个辅助工具,可以不用那么大张旗鼓。现在的三行书写,多是让拼音担当英文站名“正主”,把英文放括号里,在我看来不如调过来,英文站名就写成英语,拼音在旁边打辅助就好。不过大部分时候并不需要这样多此一举,“Beijingnan Railway Station”和“Beijing Nɑn Zhɑn”也要各写一行,烦不烦啊

总之,作为展现国家友好形象的窗口,便利我们与国际友人交往的英文站名,我们应该更多从实用性考虑它的书写规则,而不是被自称的“文化自信”蒙蔽双眼,让所谓“政治正确”在其中指手画脚。多数时候,汉语拼音并不能完美达成我们以为的功效,使用正确的英文站名更容易被阅读和理解,这才是它作为公共标识应该起到的作用。

后记

看到这里的各位读者,感谢你看到了最后。关于前些年许多地方的地铁英文站名开始大面积拼音化的事件,当时圈内基本都认为是无厘头的操作。不过,随着时间慢慢沉淀,当我们摆脱初看此事的激动情绪,收集了越来越多信息时,会有很多新的认识与看法。旧梗新梗掺在一起,我决定发表我的观点,供大家一同思考。初看时我的认识也是模糊的“全盘反对”,细看之下却觉得有些改动也有可取之处。(北京地铁至少把全大写改成首字母大写了,也算一个进步)进一步思考站名是否应该“翻译”成英文时,我感觉自己的思路似乎变得更加开阔了。这大概也是我第一篇实用性的议论文吧,不一定服众,至少我做到了。

这篇文章的完成,离不开各位圈内人的共同思考,感谢大家的支持。希望我们可以从实际出发,用我们的智慧共同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另外,我在本文中的主张,在我的自制图里都贯彻实施了,可以去看看:

这里展示的是本文发出时最新版,更新的版本看我动态找我要就好

制图思路↓

本文到此就彻底结束了,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给它点赞、收藏或者直接三连(冷知识:长按点赞也可以给专栏三连哦[Doge]),欢迎各位读者关注UP,在评论区发友好讨论。当然,表达认同的最好方式是将这篇专栏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我们共同的想法!

(说不定会改变现实呢)

@玉林狗粮-01066

2023.11.2起稿

2024.01.18完成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