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德军装甲兵队形和战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北京哪里骨科医院比较好一点的 简述德军装甲兵队形和战术

简述德军装甲兵队形和战术

#简述德军装甲兵队形和战术|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战德军装甲兵队形

装甲兵战斗队形是决定装甲兵作战中作战效益的关键装甲兵部队在行军、开进、接敌和追击等战术行动时,根据敌情、地形和战术任务等不同,装甲部(分)队可采取不同的战斗队形,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出整体的作战威力。因此,可以说,一个优秀的装甲指挥官,其实就是一个战场上很会“排兵布阵”的能手。本文就是通过二战中德军装甲兵战斗队形的研究,来为那些无法接触到详细资料的我军装甲兵指挥官和步兵指挥官提供一个典型参考资料。

装甲兵战斗队形的基本概念

古德里安将军在他的《坦克 前进!》说到:“要想使坦克能机动作战,必须对其实施灵活而正确的指挥。为能利用地形迅速前进,并能在规定时间以全力冲击敌人,必须采取适当的行军队形、临战队形和战斗队形。各种队形必须简单,以便能根据地形条件和战斗情况迅速变换队形。死板地采用某种队形,不符合现代的坦克战斗运用原则。”

从一个大范围上讲,装甲兵行军、临战和战斗队形均属于“战斗队形”范畴,反之,装甲兵在与对手具体交战时所采用的队形就是狭义的战斗队形,亦称我们文中所称的“战斗队形”。但装甲兵在交战时,根据其遵循的作战原则,狭义的战斗队形实际上是与行军队形和临战队形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对战斗队形的理解应该是视其情况而定的。 

德军是大战前精确研究战斗队形运用和队形功能的军队之一,而且在反复的训练和演习中,积累了远远高于对手的经验与教训。这就使德军能够在大战初期,凭借灵活的队形,以凌利的攻势,总能在对手防御体系中找出可以利用的缺陷,并迅速加以放大,从而经常将战术胜利发展成为战役胜利。 

研究德军战斗队形,必须要了解德军装甲部队的编制我们仅仅以德军在1935年10月15日首批建立的3个坦克师的编制说明如下: 一个坦克旅辖设二个坦克团,每团二个营,每营四个连,每连十五辆坦克,全师共有240辆坦克。一个摩托化步兵旅,包括一个步兵团和一个摩托车步兵营总数约有3000名。一个反坦克营和包括三个连,起先装备了37mm炮。一个装甲侦察营,每营有二个装甲车连,一个摩托车连,一个混合连。装甲车总数约有50辆。一个炮兵团,每团二个营(每营六个炮兵连)装备有牵引轻型榴弹炮,每师72门。一个摩托化通信营。一个摩托化轻型工兵营。 

从编制上看,德军必将组成诸兵种“联合战斗”性质的合成队形。这就为我们继续研究战斗队形的编成、功能和变换,以及指挥控制等具体问题奠定了基础。

德军装甲兵编组战斗队形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1、为便于指挥各分队及其火力,必须使每个分队作为一个整体行动,为此,就必须使分队指挥官自己确定行军队形、临战队形和行军队形。 

2、排的行军队形为一个纵队;连和营,特别是在开阔地形上,可成两个纵队。 

3、战斗以前,连和营根据当前地形和战斗情况展开成临战队形。

4、战斗时,连成一线式战斗队形,各排坦克展开成散兵线。

5、各排成一线进攻时,即构成一个梯队。梯队的数量依照以下条件确定:上级长官命令中规定的战斗队形、坦克的数量和地形性质。

6、根据任务、战斗情况和地形条件,坦克集结时可采取各种保障安全的配置方法。

7、如果进攻是由团级或旅级单位实施的,这时的战斗队形可成一个梯队,也可成若干梯队(坦克营一线配置或前后配置)。

8、坦克部队(分队)指挥官根据情况应位于最便于观察和指挥所属部(分)队的地点。

德军装甲兵战斗队形的分类 

德军装甲兵的战斗队形可根据加强兵力的大小,战场地形情况,当前敌情及上级任务可分为:装甲队形和混合队形。其中,装甲队形就是指由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摩托车、工程车等机动力和防御力大致相等的车辆组成的战斗队形;混合队形则是由上述车辆与徒步步兵组成的战斗队形。必须注意,在部队整个战斗队形上空,还应当包括航空兵战斗支援机群。战斗队形分类所遵循的主要原则就是:灵活便于机动,优势便于发扬火力。“灵活便于机动”就是:战斗队形应当尽可能地使队形的整体简单易用,能够应付战场上的不同的意外情况。“优势便于发扬火力”就是:要求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与同一个对手交战时,战斗队形所形成的整体火力占据优势,即火力的集中。 

装甲队形

从德军的战斗编制来看,德军装甲兵战斗队形的最基本单元是以坦克排为基础的。具体可分为:纵队队形、梯次队形、线式队形、梯队队形、三角队形、“楔形”队形和“棱形”队形和“钟形”队形。

梯次队形包括左梯次队形和右梯次队形。梯次队形主要是为了在沿着前进方向运动时,防备侧方威胁。当战场左侧有敌情顾虑时,装甲部(分)队成临战队形或战斗队形时,则组成左梯次战斗队形,使坦克排便于向左侧发扬火力;当战场右侧有敌情顾虑时,装甲部(分)队成临战队形或战斗队形时,则成右梯次战斗队形,对右侧敌人实施最大的火力打击。

线式队形,也称横队队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线平摆式”战斗队形。线式队形一般是在敌情明确,地形开阔,便于装甲部(分)队以高速度冲击时采用。在所有队形中,线式队形是能够发扬坦克最大火力的队形。

梯队队形是在冲击防御纵深大的阵地时采用的队形,目的是增大进攻的冲击力,保持进攻的连续性。梯队队形可分为二个梯队队形,三个梯队队形,以至根据敌情和战场地形情况,可以编成为四个梯队。梯队队形最大的弱点是,不便于保持队形“转向攻击”的灵活性。

三角队形实质上是由梯队队形发展而来的,也就是在梯队队形的基础上,将各梯队中的坦克前后位置调整一下。形成各梯队的前三角形或后三角战斗队形。以一个连为例,德军坦克连共有17辆坦克,每排5辆,连部2辆。展开成三角队形(以前三角为例)时,1排5辆在最前方展开成三角形队形,2排在1排后的左侧展开成三角形,3排在1排右侧展开成三角形,连部则位于三个坦克排中间偏后位置。三角队形是德军装甲部(分)队最常用的进攻队形,也是当时各国装甲兵常用队形。

楔形队形实际上又是三角队形变化出来的。三角队形虽然进攻凌利,冲击力强,但仍然不能有效地发挥连三角队形中2排和3排内侧共4辆坦克的火力,而且,在苏德战争中,突入苏联红军大纵深防御阵地纵深时,由于遭到比以往更加猛烈的反坦克火力,并且如何在向内贯通时有效地打击突破口两侧敌人火力点,就成了诞生这种队形的根本原因。与三角队形不同之处就是,2排和3排的坦克同时沿着进攻轴线成“竖形”向前运动,但火力的打击点则是队形侧方和侧前方。德军装甲兵坦克连以上的单位均可采取“楔形”队形。

“棱形”战斗队形实际上是由“前楔形”和“后楔形”合并而成的综合战斗队形,在莫斯科会战中广泛采用。当“棱形”队形停止运动形成配置状态时,则被德军称之为“刺猬”队形,亦指这种队形可以使整个队形迅速地向任一方向前出,并便于在任意方向构成火力正面。那么,它在运动时主要目的是防御对方侧后方和翼侧攻击,并保持攻击的整体性和连续性。随着作战对手越来越熟练地使用装甲兵与德军对抗,而且为了突破对方坚固设防的筑垒纵深防御地带,德军后来将“棱形”战斗队形发展为“钟”式战斗队形。而且战后美军根据“钟”式队形的优点,发展出美军重型师的“箱”式战斗队形。“箱”式战斗队形在海湾战争中得以实战应用。 

混合队形

混合队形基本采取与装甲队形一样的战斗队形。但也有不同,这就是步坦协同战斗队形。当采取坦克与步兵混编进攻时,尤其是坦克引导步兵攻击时,步兵只须编组在上述装甲队形中。当地形不利,步兵引导坦克攻击时,坦克最好采取的是宽正面的“线式队形”,也就是横队队形,以便以更多的坦克火力支援步兵战斗。混合队形大体与装甲队形相同,只是在战斗序列中增加了步兵或者炮兵而已。

德军装甲兵成功运用各种战斗队形的战例 

进攻作战战例:在1941年10月进攻莫斯科的“台风”战役中,德军在莫斯科远郊和近郊接近地突破苏军防御阵地时,根据森林多,道路泥泞,苏军防御纵深不大的特点,多采用“楔形”战斗队形。突破后,由随后的步兵部队对被围苏军实施攻坚作战,装甲部(分)队则采用“楔形”的临战队形搜索前进,有时甚至成一路行军纵队直接开进。如,在向图拉的追击行动中,古德里安的部队则直接采取一路纵队开进。但随着苏军持续不断的顽强反冲击和反突击,德军装甲部(分)队遭受翼侧和侧后的攻击越来越多,在莫斯科近郊地的战斗中,德军被迫采取“棱形”战斗队形,以保持进攻的稳定性。但在罗斯索科夫将军强大的炮兵火力打击下,德军坦克因为密集的战斗队形,导致坦克大量损坏(注意:不是毁坏,榴弹炮打坦克的效能非常低,只能损坏坦克的外设装备,破坏坦克的战斗队形。)战役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德军坦克在连续的战斗中,已丧失初期的战斗威力,而且由于地形和气候也严重限制了德军坦克的行动。更重要的是,苏军已具备了反攻的能力,德军则成了强弩之末。在1943年7月库尔斯克会战开始的“堡垒”战役中,德军终于将传统的“楔形”战斗队形发展成为“钟形”战斗队形。“钟形”战斗队形实际上是战役和战斗行动必然趋势。在“堡垒”战役行动中,为了有效突破苏军的筑垒防御阵地,进攻的坦克为了集中火力,便于控制指挥,采取超重型坦克(“虎”式坦克营)在中央,中型坦克(“豹”式坦克营)在左右侧后成“八字形”,轻型坦克在重坦克后边,随时准备实施追击的新型战斗队形,则称“钟形”战斗队形。战斗中,“钟形”战斗队形能够有效地压制苏军宽正面、大纵深的反坦克火力,并使坦克指挥官与重武器观察员能够一道,有效地进行陆空协同。德军坦克兵将军甚至认为,编组这个队形实施进攻,如能组织好各兵种的密切协同,一般在复杂地形上都能获得成功。“钟形”战斗队形也在阿登战役突破巴斯托尼美军坚固防御时曾经采用。 

伏击战战例:在乌克兰的防御作战中,当苏军通常集中占绝对优势的坦克进攻时,德军的装甲兵通常处于下风,而且经常实施小范围的机动作战。德军这种相当范围内的机动作战所起到的“消防队”作用,仅仅是减缓了德军防线崩溃的压力。在长期的实战中,德军面对优势的苏军坦克部队,也采取了许多令人拍案惊奇的战斗队形。如在1943年8月一次防御作战中,根据防御战线一侧是森林,防御前沿在森林东北侧的拐弯处的地形特点,在查明苏军可能进攻时间和路线后,根据苏军夜间进攻时,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之间的距离以坦克尾部的红灯为准这一特点,决定在劣势情况下实施伏击作战。双方的坦克数量对比是:德军不足百辆坦克,苏军1个坦克军,约300多辆坦克。德军决心实施阵前伏击作战。他们利用夜间将伏击坦克悄悄地隐蔽在苏军坦克必经的路线上,战斗决定在第二天凌晨打响。第二天凌晨4点,苏军准时发起了进攻。第一梯队70多辆坦克与第二梯队保持间隔不足十公里,机动时间差为20多分钟。苏军坦克按预定时间和预定路线向德军前沿接近。当苏军第一梯队开出给5公里时,德军隐蔽的坦克也成连疏开队形(各排坦克以三角队形构成),悄悄地加速跟上去。这里,在苏军一二梯队之间实际上多出一支德军坦克部队。一梯队指挥员向后看了看,发现他的“第二梯队”正在跟进。二梯队指挥员向前看了看,我们的“第一梯队”在向前行进。不料亏就吃在这里。快接近德军防御地带了,苏军一梯队指挥员正准备下令成疏开队形,苏军坦克也准备展开成连队形了,大家警惕地注意着前方。突然,背后传来一阵雷鸣般的开炮声,几分钟内,70多辆坦克顿时被击毁60多辆,仅有六辆逃脱。苏军第一梯队坦克基本报销,但第二梯队却浑然不知,以为前面已经打响了,也加速开进。却迎头撞上早已休息几分钟的德国坦克,双方一阵猛打,苏军第二梯队又基本报销。仅此一战,德军只损失为数不多的坦克,而苏军损失了十倍于此坦克。后来,德军经常借用这种打法,利用战场地形,多次伏击成功。苏军吃了几次亏后,也变的小心翼翼起来。从而影响了整个战线的推进。 

虎式坦克排、连的作战队形 

第一个重装甲连以比较特别的方式投入到战斗,他们的任务不是去和俄国人作战,而是收集虎式坦克的使用经验,结果令人非常不满意。由于这个连也缺乏这种坦克的使用经验,所以损失很大,最后被迫退出了莫斯科前线,而在那个时候只有很少的作战指导思想被总结了出来。前线的状况依旧不能令人满意,紧随其后的国防军第501、502、503装甲营的的虎式车组由于之前只有轻型和中型坦克的使用经验,所以虎式坦克的损失数量还是居高不下。又是在古德里安的亲自干预下,前线的装甲部队得到命令,要求他们上交一切关于装甲车辆的使用经验,甚至一些步兵部队也被要求上交对抗苏联坦克的作战经验。一些行之有效的作战指导思想被总结了出来。 

大体的来讲,共有四种专门为虎式坦克制定的排级作战队形:线式队形(Linie),楔形队形(keil),纵队队形(reihe),双纵队队形(doppelreihe)。 

线式队形:虎式坦克排的排长位于队形的最右端,副排长则位于左边第二个位置,这种队形比较密集,排长和他左边坦克的距离为10m,副排长和他左边坦克的距离也是10m,但是副排长和他右边坦克的距离则为25m,这种队形通常用来集结、进攻。 

双纵队队形:这种队形实际上形成了一个盒子状的东西,我们可以将它看成楔型的预备形态,这种队形并不经常使用,通常使用的话用于通过一些被怀疑有埋伏的地域。如果此时遭到攻击的话,排长和副排长车后的坦克向队型的两翼转进,将队形变为楔形队形。 

楔形队形:最常见的进攻队型,是elreihe队型的一种演变。这时的队型很稀疏,排长和副排长之间的距离达到了110码,他们左右坦克的距离也是如此。当战斗开始时,不管原来排长和副排长的位置在哪里,他们都要移动到队型的前方,以便于观察和指挥。这种队型的优点就是由于队形比较稀疏,降低了被密集火力杀伤的概率,同时侧翼得到较强的掩护。 

纵队队形:行军或者集结时的队型,可以认为所有的队形都由此转变而来。排长在位于纵队的最前方,副排长在第三个位置。值得一提的是它变换成楔形队形的过程:当战斗开始后,排长保持战斗位置不变,副排长加速到排长的左方,第三辆坦克跟随副排长转进,当副排长就战斗位置后,第三辆坦克继续转进,直到位于副排长左方110码的位置,第四辆坦克转向排长右方,保持和副排长110码的位置。 

对于虎式坦克连的作战规定了两种队形: 

Kolonne型:3个虎式坦克排齐头并进的队形,连指挥官位于中间的1个排。剩下的1个虎式坦克排位于队形的正后方。 

Breitkeil型:一个比较宽的倒楔形作战队形,其中2个虎式坦克排位于队形的最前方,1个虎式坦克排在队形的后方,连指挥官在队形的后部中央位置,引导后方的这个虎式坦克排,这种宽楔形作战队形宽度为700米左右,前后则为400米。(这个队形没有提到第4个虎式坦克排位于什么位置,只说战斗开始后,第4个排转到队形的两翼)。 

1943年后,一种新的队型被提了出来,实际上这是一种虎式坦克和其他的中型坦克配合作战的队型(包括以后的豹式坦克),它被命名为“铃形”。当虎式坦克数量较少,不得不与一些中型坦克作战时,中型坦克组成1个将虎式坦克包在中间的队型,甚至虎式坦克的后方也有1~3辆中型坦克负责掩护。

那么,德军坦克又怎么能够在俄军的对坦克防御中打通一条道路呢?回答这个问题是困难的。究竟采取什么方法,这要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和作战的兵力而定。“堡垒”战役能够取得一些战果,是由于准备工作十分周密,地空部队的协同组织得好。在“堡垒”战役中德军坦克部队成“楔形”队形行动。这种队形事实证明是很有效的。“楔形”的顶部是重坦克,虎式坦克对付俄军纵深配置地对坦克防御是很得力的。虎式坦克的88mm炮优于俄式各型坦克的火炮,但是,据我所知,豹式坦克还处在发展期,是不成熟的。我们的IV号坦克对突破俄军纵深配置的反坦克防御还没有把握。我们所以能占领许多俄军阵地,是由于我们能够很好地配合使用所有的重武器。 

“堡垒”战役和其他一些战役都能证明,进攻的坦克如能集中火力,而且指挥得当,就能压制反坦克防御的火力。这样的理论付诸实施,就引起了坦克队形和战术的变化。坦克的“楔形”队形被“钟形”队形所代替。“钟形”队形.就是超重型坦克在中央,中型坦克在左右侧后成八字形,轻型坦克在重坦克后边,随时准备实施追击。这种队形对压制反坦克的宽正面火力是最为有效的。坦克指挥官,同所有重武器的观察员一起,在“钟形”队形内紧随先头的中型坦克行进。他利用无线电台与战斗轰炸机和支援地面部队的其它飞机进行联系。乘坐装甲输送车的工程兵在“钟形”队形中先头坦克之后跟进,随时准备在地雷场开辟通路。编成这种队形实施进攻,如能组织好各兵种的密切协同,一般都能获得成功。 

夜间进攻是经常带有某些恐怖感的。为能在夜间突破纵深梯次配置的对坦克防御,采取了其它一些办法。夜间要选择便于坦克行动的地形,天候条件要好,最好是月夜。进攻部队的指挥官应在白天勘察地形。由于我们的坦克上没有适用的罗盘,夜间应沿易于辨别的公路或乡间土路行进。即使在夜间进攻,“钟形”队形也是适用的。前进时的队形要稍密集一些,坦克的间隔也要缩小。黑夜对防御的火炮影响很大,经周密准备的夜间进攻,一般也不会遭受很大损失。当然,在夜间条件下,需要有训练有素的军官和熟练的坦克驾驶员。

《坦克战》古德里安

坦克前进上的装甲战斗队形装甲兵的战术简述

侦查

通常德军在一场开始前会先进行全面的战地侦察。战场整体侦察由空军,陆军集团军或者军直属飞行侦察中队完成。而战地局部侦察则一般由装甲师或装甲掷弹兵师内的装甲侦察营负责。其主要装备装甲车,半履带车和其它车辆,强调高机动性。侦察部队的职责是侦测敌军阵地位置,部队部署情况和搜索适合装甲部队行进的道路,炮兵以及反坦克炮安置的位置,可以架桥或者渡过突击艇的渡口等等。而装甲掷弹兵部队在徒步行进中,也要适当进行侦察。通常分为两种

搜索——当一个装甲掷弹兵排前进时,每排由2-3名掷弹兵担任搜索员。搜索员应当在排之前200-400米之处。他们的任务是暴露敌人的阵地,通常的方法是诱使敌人开火。

巡逻——由装甲掷弹兵连负责,根据地形和战术情况的不同每次进行一到数次巡逻。而每次巡逻由1名巡逻队长和3-6名掷弹兵组成。每支巡逻队将定时派出1名巡逻兵回到连部报告。而巡逻队长应当学会如何使用无线电方法将信息传达。在必要情况下,巡逻队甚至可以借用一名连部的无线电或电话操作员同行。每支侦察巡逻部队在完成任务时都必须能够清晰准确的回答以下5个基本的问题:

1、何时进行的侦察?

2、谁进行的侦察?

3、侦察到了什么?

4、是如何去侦察的?

5、在何处进行的侦察?(这也是德军军事理论中的精华之一—— “问与答”。由普鲁士时期军官团所创,用于各兵种,目的是明确部队的作战目的和培养各级官兵对于任务认识的条理性和准确性。)

从大战中后期开始,由于其高度的机动性,装甲侦察营的作用显得越发重要,古德里安在1943年3月9日任装甲兵总监后第一次向希特勒所作的备忘录中甚至提出到“装甲侦察营已经成为可装甲师的后继者”。足可见对其的重视程度。

进攻

战斗正式打响后,德军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攻击方式:

侧翼攻击,以步兵部队在正面牵敌,装甲部队及机械化快速机动部队对敌军两翼进行攻击。

正面攻击,以我方主力部队进行正面突破。

包封式攻击,同时采取侧翼和正面攻击,一般在我方兵力占优的情况下使用。

远距离穿插攻击,以长距离的运动尽量深入攻击敌人主要战线后方。

包围,以主力部队迂回敌军侧翼,攻击其后方阵地,扰乱防御,并形成合围之势,然后紧缩歼灭之。

攻击方式的使用则依据德军战地指挥官对战地地形,敌军兵力部署以及我方可用攻击力量等因素来决定(德军在理论上延续腓特烈大帝时期的传统:既认为上级对战场上的指导部署只要提及大原则与战略目标,其它战术细节则由中下级军官自行判断裁决,而整个大战期间德军一直都强调希望各级指挥官都能拥有这种勇于判断和负责的特质。)。而无论使用何种方式,其坦克/步兵突袭战术都十分相似:坦克被用于突破防线和攻击敌炮兵阵地及指挥所。步兵伴随坦克,主要任务是消灭敌反坦克武器和步兵。敌军坦克则主要由随行的自行反坦克炮来对付。突击的先锋一般是一个装甲师的装甲团(或者是一个装甲掷弹兵师的装甲营)。在大战初期,德军攻击的标准形式由3个攻击波组成,尽管有一些变更,但是基本战术是一致的:第一攻击波是由坦克组成推进线。通常使用的阵型是“钝楔形”队形,一个营的2个装甲连并排前进,之间的间距大约在200-300米内,每连掩护前线400-500米的范围。营部在先锋的2个装甲连后方500米,第3连和第4连作为预备队,在营部后方900-1000米排成两列纵队队形。先锋的装甲连首先要尽快突破至敌军炮兵和反坦克防御阵地。如果遇到激烈抵抗,先锋连应当迂回,或者由营指挥官增派其它连的坦克来支援。坦克步调一致的推进,随时都要尽可能依靠地形来掩护。后方梯队则为前进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当领头的坦克抵达理想射击点后,马上开火再为跟进的坦克掩护。这种“交互越进”的前进方式是德军在二次大战中最为基本的坦克进攻战术,这要求作战官兵拥有高度的作战素质和合作精神。通常德军一个团内最好的坦克都会放在第一攻击波,而由于第一波的角色都会由第一营担任。

第二攻击波负责为第一攻击波提供火力支援,其包括第一营剩余的或第二营的坦克部队以及伴随的搭乘Sdkfz.251半履带装甲运兵车的装甲掷弹兵。第二波主要攻击残余的敌反坦克阵地,重型步兵支援武器和机枪等等。

第三攻击波,包括第二营内其余坦克和剩下的装甲掷弹兵,用于巩固第一波取得的战果,清扫突击部队迂回的敌抵抗力量和为先锋部队预备。大部分第三波的装甲掷弹兵都是搭乘卡车的,也就是我前文所提到的“橡皮掷弹兵”。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